金谷散人 金谷散人
关注数: 118 粉丝数: 2,068 发帖数: 9,121 关注贴吧数: 12
财利 修道,先过:财利关 至圣云: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老祖云: 不贵难得之货。 又 云: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吕祖曰: 堆金积玉满山川, 神仙冷笑应不采。 此皆教人: 不可贪图财利,有坏大事。 财有:世财、法财,之别。 世财,即:金银珠玉; 法财,即:功德精诚。 图世财者, 重金银,而轻功德, 千谋百计,明取暗窃, 损人利己,轻出重入。 恨不的: 天下之财,为我一人所有, 世间之利,为我一人独得。 无财不觅,无利不搜, 舍身拼命,而不顾, 瞒心昧己,而不管。 有了十万,想百万, 有了百万,想千万, 有了千万,想万万。 贪心不足,至死不肯回头。 殊不知:大限一到, 纵然:富如石崇,财似万山, 买不转:阎王老子, 避不过:生死轮回。 只落的:罪孽随身,满载而归, 分文钱财,不能带去。 到的此时,悔之何及? 更有一等:迷瞪汉, 只知:积财, 吃,也舍不得, 穿,也舍不得, 不肯:恤孤怜寡, 不知:扶危救困, 独为:看财奴,悭贪鬼。 断气,在于眼前, 而犹吩咐子孙 如何生财?如何聚财? 何人:少我债? 何处:有我钱? 呜呼!三寸气断,万有皆空, 此身,亦不属我,何况于财? 岂不:愚哉? 积法财者, 重功德,而轻金银, 俯视一切,万缘不起。 积功累行,苦己益人,广行方便, 以,性命,为:珠宝, 以,仁义,为:金玉, 以,惜气养神,为:货利, 以,存诚保真,为:富有, 以,清净无为,为:家业。 至于:尘世金银财宝, 犹如:石土,视之。 所求者,先天之真宝, 尘世一切假宝,何足恋之? 学道者, 若有丝毫:贪财谋利之心, 便碍:大道。 虽修行人, 此身:未离尘世, 不能:全废世财, 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 不得:分外贪求。 即遇:自然之财, 还当:审其来历, 可取方取,可弃则弃。 所谓:以义为利, 外虽取,而心未尝取, 何碍于取? 孔子,周游列国, 孟子,游食诸候, 未尝,不受诸候之馈, 皆出自然,非是强求。 长春祖师,始而 粒米文钱,不敢妄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受,人之:所不能受, 忍,人之:所不能忍, 及至:苦尽甜来,否极生泰, 为:宋、金、元,诸帝之隆宠, 有赐未尝不受,受之而: 祷雨救旱,禳灾扶国, 修造宫观,大兴教门。 皆:用财得当, 亦是:先积法财,至命。 而后:借其世财,立功。 世间糊涂学人, 不知:急求其法财, 而只:以世财为重。 哄骗十方,为衣为食,挪账累债, 又,一功不行,一德不积, 来生,与人填还。 求其为人,尚不可必, 何敢望仙? 更有一等:造孽头, 指东化西,拐骗善信, 不做:一件好事,赌博闹酒, 每每,因其:几文钱, 轻,则:口角争吵, 重,则:打架横行。 又有一等:假道学, 口道德,而心盗跖, 装模作样,俨然神仙。 一见钱财,便露马脚, 争论多寡,不顾廉耻。 真是:性命不如:二百钱。 吾劝真心学道者, 速将:财利关口打通, 不可见利忘义,心生贪图。 须知的: 堆金积玉,买不得生死, 财多累多,利多害多。 与其:背道而亡, 莫若:守道而死,还有好处。 否则,利心重,而道心轻, 正不胜邪,妄想明道,难矣。
内药了性 道德经云: 有欲,以观其窍。 无欲,以观其妙。 此二语,乃:金丹大道之始终,古今学人之要诀。 外药不得,则不能出乎阴阳; 内药不就,则不能形神俱妙。 上德者,修内药,而外药即全; 下德者,修外药,而内药方就。 外药,是:渐法。 内药,是:顿法。 外药,所以:超凡, 内药,所以:入圣。 有欲观窍者,外药,窃夺造化之功,幻身上事; 无欲观妙者,内药,明心见性之学,法身上事。 外药已得,而不修内药,吕祖所谓:寿同天地一愚夫。 大丹,最难得者:外药, 外药到手,即是:内药, 圣胎有象,阴符之功,即在如此。 参同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所谓:无欲观妙,即是谓此。 无欲观妙者,即是:无为之道。 但此无为,非是:枯木寒灰,绝无一事之谓, 其中有:朝屯暮蒙、抽铅添汞、防危虑险、固济圣胎之功。 所以:融五行,而化阴阳,以至:道法两忘,有无不立,十月霜飞, 身外有身,极往知来,归于:真如大觉之地, 即佛祖所谓:正法眼藏,涅盘妙心,最上一乘之大道。 若非:了命之后,而遽行此功。 根本不固,虚而不实,不曾在:大造炉中,煅炼出来。 总然,了得:真如之性, 若有:一毫渗漏,难免:抛身入身之患。 后人,不知古人:立言之意,多以性理,为:不足贵, 试问世间学人, 有几个能明:涅盘之心乎? 有几个能见:真如之性乎? 涅盘心、真如性:净倮倮、赤洒洒、圆陀陀、光灼灼, 通天彻地,非可以:后天人心血性,而目之。 古曰:了性不了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是特为:未修命,而仅修性者,言之。 若已了命,焉得:不修性? 若不修性,则应物固执,空有家财,而无主柄。 若不修性,虽幻身已脱,而法身难脱。 若不修性,只可长生,而不能:无生。 若不修性,虽生身之初能了,而未生之前难全。 内药了性之功:所关最大, 无穷的事业,皆要在此处结果,何得轻视性乎? 未修性之先,急须修命; 于了命之后,急须了性。 阴阳并用,性命双修,自:有为,而入无为。 至于:有无不立、打破虚空,入于:不生不灭之地。 修真之:能事,毕矣。
审明火候 经云:圣人传药不传火,火候从来少人知。 修真之道,药物易知,火候最难。 药物虽难觅寻,若遇:明师点破,真师口授。 真知灼见,现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 修道之火候: 有:文烹、武炼,下手、休歇,内外, 有:先后,时刻、爻铢,急缓、止足。 有:一步,有一步之火候; 有:步步,有步步之火候。 其: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 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所以火候最难。 何为火?即:煅炼之神功; 何为候?即:运用之时刻。 运用时刻,在:鸿蒙将判、阴阳未分之际; 煅炼神功,在:天人合发、有无不立之内。 有:外火候, 有:内火候。 外火候,攒簇五行,和合四象; 内火候,沐浴温养,防危虑险。 虽:内外二药相同,而火候运用大异, 若:不遇真师心传,焉能知的真火候? 攒簇五行,和合四象, 盗:天地之生机;窃:阴阳之祖气。 回斗柄而转天枢,开坤门而塞艮户, 其妙在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之时。 此时: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所谓: 一年,只有一月, 一月,只有一日, 一日,只有一时,即是此义。 惟此一时, 易失,而:难寻, 易错,而:难逢。 得之,则入于生道; 失之,则入于死道。 圣人于此一时,运动阴符阳火, 拔天根,而钻月窟, 破混沌,而拈黍珠, 回:七十二候之要津, 夺:二十四节之正气。 水火相济在此,金木交并,在此, 铅汞相投在此,安身立命,在此, 出死入生在此,成仙成佛,在此。 若过此时,阴阳分离,真者藏,而假者用事,已落后天,不堪用矣。 修道之火候如下: 曲江岸上月华莹,生药之火候; 风信来时觅本宗,采药之火候; 水生二药为正真,若待其三不可进,老嫩之火候;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急缓之火候; 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用文之火候; 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温养之火候; 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成之火候; 托心知,谨护持,照看炉中火候飞,保丹之火候; 忽见现龙在田,须猛烹而急炼;但闻虎啸入窟,宜倒转以逆施,用武之火候; 以上皆是:还丹之火候。 大丹火候,别有妙用: 受气吉,防成凶,结胎之火候; 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固济之火候; 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当,养胎之火候;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抽添之火候; 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沐浴之火候;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防危之火候; 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完入圣基,胎成之火候;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脱胎之火候; 以上是为:大丹始终之火候。 内外两用之火候: 凡俗欲求天上事,用时须要世间财,采药火候中之火候;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结丹火候中之火候; 第七日阳复起首,别妙用混合百神,结胎火候中之火候; 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是为:脱胎火候中之真火候; 内外二丹火候之秘,尽之于此。 其中,又有细微奥妙之处, 是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临时变通, 非可:以文字而传之。
访求真师 古仙云:若无师指人知的,天上神仙无住处。 悟真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私度而知。 昔, 道光,顿悟圆通,自知:非向上事,后来,得遇:杏林,而成大道; 上阳,即得:缘督之诀,不敢自足,犹必:见其:青城,而备火候; 三丰,嵩山,苦历十余年,一无所得,后感:郑吕二仙指点之后,方知大事。 世间:微艺薄技,要赖:师传而知, 何况:性命大事,岂能:无师而晓? 性命之道, 乃: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 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顺天时之道, 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 得之者,立跻圣位,直登彼岸。 是:天下第一件大事、天下第一件难事, 苟非:圣师附耳低言,如何知之? 独是:旁门三千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 谁为盲师?谁为明师?甚难辨别。 但是,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 不滥交,不谄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 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 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 贪、嗔、痴、爱,而俱无; 意、必、固、我,而悉化。 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胸襟脱洒,个个所不能到。 间或:援引志士,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 果其:白玉无瑕,方肯指示端倪; 如其非人,决不敢轻泄天机。此所以为明师。 世间:盲师,无而为有,虚而为盈, 不肯:自思己错, 更将:错路教人。 或有:指男女,为阴阳者, 或有:以经粟,为黍珠者, 或有:以炉火,为外丹者, 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 或有:以存想,为凝神者, 或有:行子午,为抽添者, 或有:转辘轳,为周天者, 或有:认顽空,为无为者, 或有:以运气,为有为者, 或有:以忘形,为修静者, 或有:以炼睡,为退阴者, 或有:服硫黄,为进阳者, 或有:避五谷,求延年者, 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此等之辈,功德不言,节操不立, 身衲衣,而腰钱囊, 头簪冠,而心蛇蝎, 见富贵,而留心, 遇困苦,而忘道, 饮酒啖肉,不顾十方血汗, 丧名败教,哪知万劫沉沦。 行步时、只在钱财上用功夫; 举动处、尽于衣食上费心思。 一头一拜,即收为徒; 一茶一饭,即便传道。 借圣贤之门户,而自欺欺世, 窃仙佛之法言,而捏怪作妖, 只知一身饱暖,那管他人死活。 学人,若听其言,而不察其行, 以有道目之,未有:不入于网中,而伤害性命者。 况,一惑其言,认假为真,固结不解, 虽有高真圣师,欲为提携,亦无门可入。 天下道人,遭此难者,不一而足。 缁黄之流,东走西游,谁无几宗公案?谁无几句话头? 只以:口头三味取人,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 试问:学道者千千万万,成道者能有几人? 大抵,圣贤不常见,仙佛不多得, 以其不常见、不多得,所以为高人。 高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岂得:以口头三昧,为高人乎! 当年,予师,秘授“试金石”一方,善识:人之高低身份。 若遇:修行之人,以酒色财气,试之,而不能动者,必非凡品。 更以:《悟真篇》《参同契》诘之,若能:随口应者,即是:明师。 屡试屡验,百发百中,愿以此法,共诸同人。
尽心穷理 儒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可知,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 穷理透彻,则:性能全,命能保,直入:无上至真之地; 穷理恍惚,则:命难修,性难了,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今之学人,糊涂出家,糊涂学道,糊涂修行, 生时,既然:糊涂; 死时,焉能:亮净? 性命何事?如此妄为! 金丹之道,乃包罗天地、窃夺造化之道。 至尊至贵,至神至妙,非可:容易而知。 今时之学人, 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 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 日,则:浪荡打混, 夜,则:高枕安眠, 以,丹经,为:无用之言, 以,道书,为:哄人之套。 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 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 即有:一二信心之士,亦不过是:走马看花, 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古谓:“若还纸上寻真义,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 特为:不求师者,而发之。 非言:丹经道书,为无用。 后人,不知:古人之意, 每多,借此:以为凭证, 置其:经书于不闻不问,大错!大错! 古今诸仙真之:法言, 一字一意,不敢妄发; 一言半语,尽藏妙义。 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 为后人:作个阶梯, 与教门:留个眼目。 而反:毁之谤之,其罪:尚可言乎! 后世:高人贤士, 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 究其实落,未必:能高过于古人。 今之高人,不哄学人, 古之仙真,不误后世。 有志之士, 取古人之法言, 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 毫无半点:疑惑之后,方可下手。 慎勿: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 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 至于:不通文字之学人, 须于:俗语常言中,辨别实义。 俗语常言之中,藏有大道。 只是因人未曾:深究细思。 如: 没体面、没人形、有窍道、好自在。 颠三倒四、随方就圆,随机应变、 沙里淘金、无中生有、七死八活、 有己无人,不知死活、不顾性命。 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走三家,不如守一家。 礼下于人,必有所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此等言语,天机大露, 何妨:拈出一二,作个悟头, 可以:朝参幕思,深穷细究。 虽然:大理不明,大道未明。 而其:知识渐开,与道相近, 以免:空过岁月,一无所得。 此穷理之学,不论贤愚,人人可做。 果能:功夫不缺,日久:自有所悟。 但自己所悟者, 只是一己之私见,不得;贸然下手。 得遇明师,彻始彻终,追究个清白, 真知灼见,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知:前,不知:后, 知:后,不知:前。 知:阴,不知:阳, 知:阳,不知:阴。 知:体,不知:用, 知:用,不知:体。 知有为,不知:无为, 知无为,不知:有为, 见元关,不知:药生, 知药生,不知:老嫩, 知结丹,不知:服丹, 知结胎,不知:脱胎, 知文烹,不知:武炼, 知武炼,不知:文烹, 知阳火,不知:阴符, 知进火,不知:止足, 知温养,不知:抽添。 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未许成真。 阴阳,有:内外, 五行,有:真假。 性命工夫,两段, 先后二天,各别。 真真假假,有假有真。 有:真中之假、假中之真, 有:真中之真、假中之假。 此等机关, 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 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吕祖,三次还丹,未成,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 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重复修持,方了此大事。 如二翁者,皆是:神仙中之领袖, 稍有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