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散人
金谷散人
关注数: 118
粉丝数: 2,068
发帖数: 9,121
关注贴吧数: 12
斗柄月建 斗柄月建 北斗七星, 首,四星,名:魁, 尾,三星,名:罡。 罡星,又谓:斗柄。 斗柄,所指处:吉, 斗柄,所坐处:凶, 指寅,则月建寅, 指卯,则月建卯。 一岁,十二移, 则为:十二月, 所指之处,有旺气。 观此可知:扭转气机之道。 人之刚气,如天上之:罡星, 刚气运外,则外吉而:内凶; 刚气运内,则内吉而:外凶; 如:罡星,所指处:吉, 如:罡星,所坐处:凶。 人自:有生以来, 因其:交于后天。 人之刚气,尽用于外, 争胜好强,认假弃真, 内而:三宝受咎, 吉气散外,凶气聚内, 年远日久,阳尽阴纯, 不死,岂能之乎! 至人,扭回斗柄,运转魁罡; 刚气,用之于内, 斩三尸,除六贼, 绝万缘,扫诸尘; 不以假,伤真, 不以外,动内, 吉气日生,凶气日消; 生而又生,消而又消; 其吉气纯,而凶气化, 若能达此,必得长生。
斗柄月建 北斗七星, 首,四星,名:魁, 尾,三星,名:罡。 罡星,又谓:斗柄。 斗柄,所指处:吉, 斗柄,所坐处:凶, 指寅,则月建寅, 指卯,则月建卯。 一岁,十二移, 则为:十二月, 所指之处,有旺气。 观此可知:扭转气机之道。 人之刚气,如天上之:罡星, 刚气运外,则外吉而:内凶; 刚气运内,则内吉而:外凶; 如:罡星,所指处:吉, 如:罡星,所坐处:凶。 人自:有生以来, 因其:交于后天。 人之刚气,尽用于外, 争胜好强,认假弃真, 内而:三宝受咎, 吉气散外,凶气聚内, 年远日久,阳尽阴纯, 不死,岂能之乎! 至人,扭回斗柄,运转魁罡; 刚气,用之于内, 斩三尸,除六贼, 绝万缘,扫诸尘; 不以假,伤真, 不以外,动内, 吉气日生,凶气日消; 生而又生,消而又消; 其吉气纯,而凶气化, 若能达此,必得长生。
斗柄月建 斗柄月建 北斗七星, 首,四星,名:魁, 尾,三星,名:罡。 罡星,又谓:斗柄。 斗柄,所指处:吉, 斗柄,所坐处:凶, 指寅,则月建寅, 指卯,则月建卯。 一岁,十二移, 则为:十二月, 所指之处,有旺气。 观此可知:扭转气机之道。 人之刚气,如天上之:罡星, 刚气运外,则外吉而:内凶; 刚气运内,则内吉而:外凶; 如:罡星,所指处:吉, 如:罡星,所坐处:凶。 人自:有生以来, 因其:交于后天。 人之刚气,尽用于外, 争胜好强,认假弃真, 内而:三宝受咎, 吉气散外,凶气聚内, 年远日久,阳尽阴纯, 不死,岂能之乎! 至人,扭回斗柄,运转魁罡; 刚气,用之于内, 斩三尸,除六贼, 绝万缘,扫诸尘; 不以假,伤真, 不以外,动内, 吉气日生,凶气日消; 生而又生,消而又消; 其吉气纯,而凶气化, 若能达此,必得长生。
橐龠运用 橐龠运用 橐龠之为物, 两头,有:窍, 窍门,有:舌, 中空,而:干直。 中空,即:体, 干直,即:用。 两头窍,是:出入之门。 两舌,即是:开阖之机。 干之来往,一收一放, 虚而不屈,动而风生, 开阖消息,自然而然。 观此可悟修真体用之道。 人能:中虚,以为:体, 人能:心直,以为:用; 无私无欲,天理流行, 则: 刚柔相当,动静合宜, 曲直得中,潜现随时; 可以:与虚空,同气机, 可以:与天地,同造化; 亦,如:橐龠 中空干直,一来一往, 呼吸自然,气机不息, 若能达此,必得长生!
橐龠运用 橐龠之为物, 两头,有:窍, 窍门,有:舌, 中空,而:干直。 中空,即:体, 干直,即:用。 两头窍,是:出入之门。 两舌,即是:开阖之机。 干之来往,一收一放, 虚而不屈,动而风生, 开阖消息,自然而然。 观此可悟修真体用之道。 人能:中虚,以为:体, 人能:心直,以为:用; 无私无欲,天理流行, 则: 刚柔相当,动静合宜, 曲直得中,潜现随时; 可以:与虚空,同气机, 可以:与天地,同造化; 亦,如:橐龠 中空干直,一来一往, 呼吸自然,气机不息, 若能达此,必得长生!
财利 修道,先过:财利关 至圣云: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老祖云: 不贵难得之货。 又 云: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吕祖曰: 堆金积玉满山川, 神仙冷笑应不采。 此皆教人: 不可贪图财利,有坏大事。 财有:世财、法财,之别。 世财,即:金银珠玉; 法财,即:功德精诚。 图世财者, 重金银,而轻功德, 千谋百计,明取暗窃, 损人利己,轻出重入。 恨不的: 天下之财,为我一人所有, 世间之利,为我一人独得。 无财不觅,无利不搜, 舍身拼命,而不顾, 瞒心昧己,而不管。 有了十万,想百万, 有了百万,想千万, 有了千万,想万万。 贪心不足,至死不肯回头。 殊不知:大限一到, 纵然:富如石崇,财似万山, 买不转:阎王老子, 避不过:生死轮回。 只落的:罪孽随身,满载而归, 分文钱财,不能带去。 到的此时,悔之何及? 更有一等:迷瞪汉, 只知:积财, 吃,也舍不得, 穿,也舍不得, 不肯:恤孤怜寡, 不知:扶危救困, 独为:看财奴,悭贪鬼。 断气,在于眼前, 而犹吩咐子孙 如何生财?如何聚财? 何人:少我债? 何处:有我钱? 呜呼!三寸气断,万有皆空, 此身,亦不属我,何况于财? 岂不:愚哉? 积法财者, 重功德,而轻金银, 俯视一切,万缘不起。 积功累行,苦己益人,广行方便, 以,性命,为:珠宝, 以,仁义,为:金玉, 以,惜气养神,为:货利, 以,存诚保真,为:富有, 以,清净无为,为:家业。 至于:尘世金银财宝, 犹如:石土,视之。 所求者,先天之真宝, 尘世一切假宝,何足恋之? 学道者, 若有丝毫:贪财谋利之心, 便碍:大道。 虽修行人, 此身:未离尘世, 不能:全废世财, 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 不得:分外贪求。 即遇:自然之财, 还当:审其来历, 可取方取,可弃则弃。 所谓:以义为利, 外虽取,而心未尝取, 何碍于取? 孔子,周游列国, 孟子,游食诸候, 未尝,不受诸候之馈, 皆出自然,非是强求。 长春祖师,始而 粒米文钱,不敢妄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受,人之:所不能受, 忍,人之:所不能忍, 及至:苦尽甜来,否极生泰, 为:宋、金、元,诸帝之隆宠, 有赐未尝不受,受之而: 祷雨救旱,禳灾扶国, 修造宫观,大兴教门。 皆:用财得当, 亦是:先积法财,至命。 而后:借其世财,立功。 世间糊涂学人, 不知:急求其法财, 而只:以世财为重。 哄骗十方,为衣为食,挪账累债, 又,一功不行,一德不积, 来生,与人填还。 求其为人,尚不可必, 何敢望仙? 更有一等:造孽头, 指东化西,拐骗善信, 不做:一件好事,赌博闹酒, 每每,因其:几文钱, 轻,则:口角争吵, 重,则:打架横行。 又有一等:假道学, 口道德,而心盗跖, 装模作样,俨然神仙。 一见钱财,便露马脚, 争论多寡,不顾廉耻。 真是:性命不如:二百钱。 吾劝真心学道者, 速将:财利关口打通, 不可见利忘义,心生贪图。 须知的: 堆金积玉,买不得生死, 财多累多,利多害多。 与其:背道而亡, 莫若:守道而死,还有好处。 否则,利心重,而道心轻, 正不胜邪,妄想明道,难矣。
橐龠运用 橐龠,两头有窍,窍门有舌,中空,而干直。 橐龠,就是:风箱。 中空,为:体, 干直,为:用。 两头窍,即:出入之门。 两舌,即是:开阖之机。 干之来往,一收一放,虚而不屈,动而风生, 开阖消息,自然而然。观此可知:修真体用之道。 人能: 中虚,以为:体, 心直,以为:用; 无私无欲,天理流行,刚柔相当,动静合宜,曲直得中,潜现随时; 可以 与虚空,同气机, 与天地,同造化; 亦如:橐龠,中空干直,一来一往,呼吸自然,气机不息, 焉有不能:长生者哉!
橐龠运用 橐龠运用 橐龠,两头有窍,窍门有舌, 中空,而干直。 橐龠,就是:风箱。 中空,为:体, 干直,为:用。 两头窍,即:出入之门。 两舌者,开阖之机也。 干之来往,一收一放, 虚而不屈,动而风生, 开阖消息,自然而然。 观此可知:修真体用之道。 人能: 中虚,以为:体, 心直,以为:用; 无私无欲,天理流行, 刚柔相当,动静合宜, 曲直得中,潜现随时; 可以 与虚空,同气机, 与天地,同造化; 亦如:橐龠, 中空干直,一来一往, 呼吸自然,气机不息, 焉有不能:长生者哉!
婴儿天真 婴儿初生,无识无知, 酒色财气,而:不着, 恩爱牵绊,而:绝无; 富贵穷通,而:不晓, 水火刀兵,而:不加; 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万物皆空,诸尘不染; 铁面无情,纯然天真。 观此可知:返老还童之道。 人能:猛醒回头,脱离万有; 居于:无事之境, 处于:无色之界; 拔去:历劫根尘, 扫尽:现世习气; 头头放下,万有皆空。空空洞洞,清清净净; 形虽老,而:能还童。 人心去,而:性复初, 外虽弱,而:内实壮, 即是:返老还童, 即是:婴儿本面。 否则, 天真已丧,形强体胖, 如豕如牛,有何益哉!
枯木寒灰 枯木,则:焚之无焰, 灰寒,则:拨之不热。 观此可悟:变化气质之道。 人秉:气质之性,为害最大, 稍有触犯,暴躁无忌,伤天害理, 蹈水火,而不知, 入窟井,而不晓, 性命不顾,生死不管,其为祸,不一而足。 若能: 克己复礼,反刚就柔;扫去万般:慎恨烦恼, 除去一切:好胜心肠;变化血气:暴躁之性, 归于温和:平静之性;专气致柔,虚心养神; 无我无人,无彼无此;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近观其身,身无其身;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无识无知,空空洞洞; 亦如: 枯木,焚之无焰, 寒灰,拨之不热; 可以 在造化之中,而不为:造化所移; 处阴阳之内,而不为:阴阳所拘。
近朱近煤 近朱之物,日久,则为朱染,而必赤; 近煤之物,日久,则为煤染,而必黑。 观此可知:善恶习染之道。 人与善人居,则: 常闻者,善言, 常见者,善行。 善言善行,闻见于:耳目, 日久,种之于:心地, 不期善,而自习于善。 人与恶人居,则: 常闻者,恶言, 常见者,恶行。 恶言恶行,闻见于耳目,日久,种之于:心地, 不期恶,而自习于恶。 善恶之人,虽曰:秉性则然,大半,由习而成, 故,君子,居必择邻,交必择友。
神龙变化 龙之为灵,而其昭昭,能大能小,能上能下, 能隐能显,能升能降,穿山破石,腾云行雨, 何以能如是?是以神而运之。观此,可知:神化不测之道。 人之所以得为人者,得之以神。 神存则生,神去则死。 神之为物,通天彻底, 达古知今,无微不入, 无处不在;入水不溺, 入火不焚,入金石不碍; 大,则:量充宇宙, 小,则:细入毫端;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 不可以言传,不可以笔肖;善于用之,变化随时, 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会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亦如:神龙变化,不可:以形迹窥。
鲤鱼老狐 鲤鱼老狐 鲤鱼,能化为:云龙, 老狐,能化为:羽人, 此皆神全,而形能变化。 观此可悟神通变化之道。 鲤鱼老狐,得:天地之偏气, 不过所恃赖者,含灵之丝毫。 人,为:万物之灵, 得:天地之正气, 五行皆全,五德俱备, 居:三才之中, 有:天地之全能; 若能: 养:天地之正气, 保:五行之和气, 不偏不倚,浑然一气之流行, 即有:天地之造化。 人,亦是:一小天地。 可以: 变而为圣,化而为仙,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方且:千变万化,化化无穷, 岂仅:化形,而已哉!
鲤鱼与老狐 鲤鱼老狐 鲤鱼,能化为:云龙, 老狐,能化为:羽人, 此皆神全,而形能变化。 观此可悟神通变化之道。 鲤鱼老狐,得:天地之偏气, 不过所恃赖者,含灵之丝毫。 人,为:万物之灵, 得:天地之正气, 五行皆全,五德俱备, 居:三才之中, 有:天地之全能; 若能: 养:天地之正气, 保:五行之和气, 不偏不倚,浑然一气之流行, 即有:天地之造化。 人,亦是:一小天地。 可以: 变而为圣,化而为仙,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方且:千变万化,化化无穷, 岂仅:化形,而已哉!
鲤鱼老狐 鲤鱼,能化为:云龙, 老狐,能化为:羽人, 此皆神全,而形能变化。 观此可悟神通变化之道。 鲤鱼老狐,得:天地之偏气, 不过所恃赖者,含灵之丝毫。 人,为:万物之灵, 得:天地之正气, 五行皆全,五德俱备, 居:三才之中, 有:天地之全能; 若能: 养:天地之正气, 保:五行之和气, 不偏不倚,浑然一气之流行, 即有:天地之造化。 人,亦是:一小天地。 可以: 变而为圣,化而为仙,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方且:千变万化,化化无穷, 岂仅:化形,而已哉!
洼实突消 洼低,日久,则自实; 突高,日久,则自消。 虚者,实之兆; 高者,低之因。 观此,可知:损益虚实之道。 人若:自高自大,恃才恃能,予圣自雄,人多厌恶。 每每:因满招愆,终必:落于人下,而不高。 亦如:地突日久,践踏而自消。 人若:自卑自小,黜聪毁智,低心下气,人多敬爱, 每每:虚心受益,终必:进于人上,而不低, 亦如:洼低日久,上积而自实。 故君子 道愈高,而:心愈低, 德日大,而:心日小, 傲气全无,躁性尽化。
洼实突消 洼低,日久,则自实; 突高,日久,则自消。 虚者,实之兆; 高者,低之因。 观此,可知:损益虚实之道。 人若:自高自大,恃才恃能,予圣自雄,人多厌恶。 每每:因满招愆,终必:落于人下,而不高。 亦如:地突日久,践踏而自消。 人若:自卑自小,黜聪毁智,低心下气,人多敬爱, 每每:虚心受益,终必:进于人上,而不低, 亦如:洼低日久,上积而自实。 故君子 道愈高,而:心愈低, 德日大,而:心日小, 傲气全无,躁性尽化。
取坎填离 坎象来填,离卦成乾, 天地定位,返本还原。 取出坎中画,补离还复乾, 纯阳命本固,灵砂珠性圆, 克念全天理,离尘合上禅, 采铅知下手,三叠舞胎仙。 阳丹结在阴海中,犹如坎里一爻雄, 擒来离内温温养,此即神仙颠倒功。 铅汞,即:太极初分,先天之炁。 先天之炁,即是:龙虎初弦之炁。 虎,居:北方,坎水之中, 坎,中:阳爻,原属于乾。 劫运:未交之先, 乾因:颠蹶驰骤,误陷于坤。 乾之中爻,损而成离,离本汞居。 故曰:坎内黄男,名:汞祖。 龙,居:南方,离火之内, 离,中:阴爻,原属于坤, 混沌:颠落之后, 坤因:含受孕育,得配于乾。 坤之中爻,实而为坎,坎本铅会, 故曰:离中玄女,是:铅家。 似此: 男女异室,铅汞异炉, 阴阳不交,则天地否。 圣人以意,为:黄婆。 引,坎内:黄男, 配,离中:玄女。 夫妻一媾,即变:纯乾。 谓之:取坎填离, 复我:先天本体。 悟真篇云: 取将:坎内,中心实, 点化:离宫,腹内阴, 正是:此义。
高台 大树 百尺高台,从地而起; 十围大树,自蘖而成。 非是:一朝一夕之故, 而其由来,只是一渐。 观此可知:深造自得之道。 性命之事,为:天下第一大事; 保全性命,为:天下第一难事; 非可:容易而成,躐等而求; 必须:脚踏实地,渐次做去, 一步步走去,一事事阅历; 自卑登高,由浅入深; 渐次用功,不计年月; 不堕志气,最终必到:得意之处; 万万不可:因循过日, 半功而止,自贻伊戚。 特以,经久不易之事, 必须:经久不已之功,方能成功。 如果:始勤终怠,悬空妄想, 而欲:保全性命, 以成:天下希有之事,万无是理。
高高之台,与大树 百尺高台,从地而起; 十围大树,自蘖而成。 非是:一朝一夕之故, 而其由来,只是一渐。 观此可知:深造自得之道。 性命之事,为:天下第一大事; 保全性命,为:天下第一难事; 非可:容易而成,躐等而求; 必须:脚踏实地,渐次做去, 一步步走去,一事事阅历; 自卑登高,由浅入深; 渐次用功,不计年月; 不堕志气,最终必到:得意之处; 万万不可:因循过日, 半功而止,自贻伊戚。 特以,经久不易之事, 必须:经久不已之功,方能成功。 如果:始勤终怠,悬空妄想, 而欲:保全性命, 以成:天下希有之事,万无是理。
高台大树 百尺高台,从地而起; 十围大树,自蘖而成。 非是:一朝一夕之故, 而其由来,只是一渐。 观此可知:深造自得之道。 性命之事,为:天下第一大事; 保全性命,为:天下第一难事; 非可:容易而成,躐等而求; 必须:脚踏实地,渐次做去, 一步步走去,一事事阅历; 自卑登高,由浅入深; 渐次用功,不计年月; 不堕志气,最终必到:得意之处; 万万不可:因循过日, 半功而止,自贻伊戚。 特以,经久不易之事, 必须:经久不已之功,方能成功。 如果:始勤终怠,悬空妄想, 而欲:保全性命, 以成:天下希有之事,万无是理。 经云;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而况:性命大事乎!
高台大树 百尺高台,从地而起; 十围大树,自蘖而成。 非是:一朝一夕之故, 而其由来,只是一渐。 观此可知:深造自得之道。 性命之事,为:天下第一大事; 保全性命,为:天下第一难事; 非可:容易而成,躐等而求; 必须:脚踏实地,渐次做去, 一步步走去,一事事阅历; 自卑登高,由浅入深; 渐次用功,不计年月; 不堕志气,最终必到:得意之处; 万万不可:因循过日, 半功而止,自贻伊戚。 特以,经久不易之事, 必须:经久不已之功,方能成功。 如果:始勤终怠,悬空妄想, 而欲:保全性命, 以成:天下希有之事,万无是理。 经云;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而况:性命大事乎!
降龙 降龙 说 降龙未得岂成仙?降得真龙丹可圆, 须信神仙活手段,一毫头上见龙天。 头角峥嵘势莫当,云收雨霁暗济藏, 从今不许翻潭洞,养颗骊珠夜夜光。 离日为汞,中有己土, 强名曰龙,其形狞恶。 主,生人杀人之权, 专,成佛成仙之道, 威能变化,感而遂通,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乾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子曰:龙德而正中也。 世人,不悟此龙:生生之功,每被其害。 若人,悟而畏之,调而驭之, 则能:降此狞恶之龙,而积至精之汞。 降之者,制其:心中真火, 火性不飞,则龙可制,而有得铅之时。 故曰: 不积汞,何以:取其铅, 不降龙,无以:伏其虎。 且:真铅、真汞,未易相投, 而:真虎、真龙,亦难降伏。 学道者,若能:了得这个字, 其他事,皆是:未务。
降龙说 降龙 说 降龙未得岂成仙?降得真龙丹可圆, 须信神仙活手段,一毫头上见龙天。 头角峥嵘势莫当,云收雨霁暗济藏, 从今不许翻潭洞,养颗骊珠夜夜光。 离日为汞,中有己土, 强名曰龙,其形狞恶。 主,生人杀人之权, 专,成佛成仙之道, 威能变化,感而遂通,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乾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子曰:龙德而正中也。 世人,不悟此龙:生生之功,每被其害。 若人,悟而畏之,调而驭之, 则能:降此狞恶之龙,而积至精之汞。 降之者,制其:心中真火, 火性不飞,则龙可制,而有得铅之时。 故曰: 不积汞,何以:取其铅, 不降龙,无以:伏其虎。 且:真铅、真汞,未易相投, 而:真虎、真龙,亦难降伏。 学道者,若能:了得这个字, 其他事,皆是:未务。
降龙 降龙 降龙未得岂成仙?降得真龙丹可圆, 须信神仙活手段,一毫头上见龙天。 头角峥嵘势莫当,云收雨霁暗济藏, 从今不许翻潭洞,养颗骊珠夜夜光。 离日为汞,中有己土, 强名曰龙,其形狞恶。 主,生人杀人之权, 专,成佛成仙之道, 威能变化,感而遂通,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乾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子曰:龙德而正中也。 世人,不悟此龙:生生之功,每被其害。 若人,悟而畏之,调而驭之, 则能:降此狞恶之龙,而积至精之汞。 降之者,制其:心中真火, 火性不飞,则龙可制,而有得铅之时。 故曰: 不积汞,何以:取其铅, 不降龙,无以:伏其虎。 且:真铅、真汞,未易相投, 而:真虎、真龙,亦难降伏。 学道者,若能:了得这个字, 其他事,皆是:未务。
动热静寒 动热静寒 凡人 行动,则:生热, 静坐,则:生寒; 寒,则行动,又:生热, 热,则静坐,又:生寒, 是:寒热,不由天,而由其人。 观此可知:窃夺阴阳造化之道。 刚者,属阳, 柔者,属阴; 刚而太躁者,自卑自下, 则自不躁,而归于和平; 柔而过懦者,立志强行, 则自不懦,而登于高明。 能刚能柔,顺理顺时,知进知退, 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虚能实, 可以:夺造化,转生杀,逆气机,出死就生; 亦如:行动生热,静坐生寒, 会得此法,人力:能以回天。
混水垢镜 混水本浊,澄之即清; 垢镜本昏,磨之即明。 观此可知:明心见性之道。 人之:心不清、性不定者, 贪嗔痴爱,般般皆有, 喜怒哀乐,件件皆全; 加之: 历劫根尘,积习客气, 蛊惑心君,茅塞灵窍, 如水之混,如镜之垢; 本来真心真性,全然迷却, 一任三尸搬弄,六贼猖狂, 无尘不染,无物不纳, 胸中秽污,不堪言之。 若能:顿悟回头,涤尘洗垢。 把那:有生以来 等等,偏病客气, 样样,妄念邪行, 渐次炼磨,愈久愈力, 炼磨到:无可炼磨处, 矿尽金纯,本心本性, 自然全现,慧光顿生, 照见三千,大千世界, 如在掌上,绝无遮碍; 亦犹: 混水,澄之,仍清, 垢镜,磨之,复明, 本性,依然:无亏。
瓜果子仁 瓜果中,俱有:子, 子中,俱有:仁; 其仁,两瓣, 瓣中,又有:一心, 此心,乃:一点生机, 其:瓜果生成,皆本于此, 所谓:天地之心。 观此,可知:阴阳生机之道。 阴阳相合,方:有仁, 有仁,即含:天地之心; 阴阳不合,即:无仁, 无仁,即无:天地之心。 天地之心,为:生生之本; 得此心者,为圣为贤,作佛作仙; 失此心者,为人为兽,为鬼为魔。 有此心、无此心,总在:阴阳离合之间。 学者若能:调和阴阳, 不偏不倚,归于中正,则:天地之心,复见; 随手拈来,头头是道, 信脚走去,步步皆真, 造化枢扭,可以在吾:掌握之中。
魂魄 阳神,曰:魂。 阴神:曰:魄。 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 口鼻之所以呼吸者, 呼为阳伸,吸为阴屈。 魄者,精之神,有虚有实, 耳目之所以视听者, 视为阳明,听为阴灵。 生,谓之:精气。 死,谓之:魂魄。 天下公共底,谓之:鬼神。 鬼云,为:魂, 鬼白,为:魄。 云者,为:风, 风者,为:木; 白者,为:气; 气者,为:金。 风散,故:轻清, 轻清者,魄从魂升。 金坚,故:重浊, 重浊者,魂从魄降。 圣人,以魂:运魄, 众人,以魄:摄魂。 魂昼寓目,魄夜舍肝。 寓目能见,舍肝能梦。 梦多者,魄制魂; 觉多者,魂胜魄。 因魄,有:精, 因精,有:魂, 因魂,有:神, 因神,有:意, 因意,有:魄, 五者,运行不已。 神 魂 意 魄 精 所以, 我之伪心,流转造化, 几亿万岁,未有穷极。 然, 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株。 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 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 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 是以圣人,万物之来, 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 性者,心未萌也。 无心,则:无意, 无意,则:无魄,无魄,则:不受生,而轮回,永息矣。
魂魄 阳神,曰:魂。 阴神:曰:魄。 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 口鼻之所以呼吸者, 呼为阳伸,吸为阴屈。 魄者,精之神,有虚有实, 耳目之所以视听者, 视为阳明,听为阴灵。 生,谓之:精气。 死,谓之:魂魄。 天下公共底,谓之:鬼神。 鬼云,为:魂, 鬼白,为:魄。 云者,为:风, 风者,为:木; 白者,为:气; 气者,为:金。 风散,故:轻清, 轻清者,魄从魂升。 金坚,故:重浊, 重浊者,魂从魄降。 圣人,以魂:运魄, 众人,以魄:摄魂。 魂昼寓目,魄夜舍肝。 寓目能见,舍肝能梦。 梦多者,魄制魂; 觉多者,魂胜魄。 因魄,有:精, 因精,有:魂, 因魂,有:神, 因神,有:意, 因意,有:魄, 五者,运行不已。 神 魂 意 魄 精 所以, 我之伪心,流转造化, 几亿万岁,未有穷极。 然, 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株。 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 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 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 是以圣人,万物之来, 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 性者,心未萌也。 无心,则:无意, 无意,则:无魄,无魄,则:不受生,而轮回,永息矣。
魂魄 阳神,曰:魂。 阴神:曰:魄。 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 口鼻之所以呼吸者, 呼为阳伸,吸为阴屈。 魄者,精之神,有虚有实, 耳目之所以视听者, 视为阳明,听为阴灵。 生,谓之:精气。 死,谓之:魂魄。 天下公共底,谓之:鬼神。 鬼云,为:魂, 鬼白,为:魄。 云者,为:风, 风者,为:木; 白者,为:气; 气者,为:金。 风散,故:轻清, 轻清者,魄从魂升。 金坚,故:重浊, 重浊者,魂从魄降。 圣人,以魂:运魄, 众人,以魄:摄魂。 魂昼寓目,魄夜舍肝。 寓目能见,舍肝能梦。 梦多者,魄制魂; 觉多者,魂胜魄。 因魄,有:精, 因精,有:魂, 因魂,有:神, 因神,有:意, 因意,有:魄, 五者,运行不已。 神 魂 意 魄 精 所以, 我之伪心,流转造化, 几亿万岁,未有穷极。 然, 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株。 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 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 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 是以圣人,万物之来, 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 性者,心未萌也。 无心,则:无意, 无意,则:无魄,无魄,则:不受生,而轮回,永息矣。
水上火下 水,本:寒, 火,本:燥, 火上水下,水火异处, 彼此不能:既济。 若水上,而火下, 则燥者,而不焰, 而寒者,而能温。观此,可知阴阳离合之道。 人之阳气,为刚, 刚而无制,则过燥,如火在上; 人之阴气,为柔, 柔而无扶,则过懦,如水在下。 刚柔不济,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生气息之。 若刚而不燥,以柔运刚, 如:火之在下; 若柔而不懦,以刚扶柔, 如:水之在上。 刚柔得中,阴阳和平, 性清混合,水火相济, 是为:坎离颠倒。 取坎真离,乃是:还精补脑之别名。
尸肉尸发 尸骸埋久,片肉不化,则为邪崇,而伤人; 尸发露久,湿热熏蒸,即成鬼火,而迷人。 观此,可知:脱离大患之道。 人身之中,上下内外, 无一物,不是:邪崇鬼魅。 外,而眼鼻口舌身,朋党以招客邪; 内,而心肝脾肺肾,牵连以起妄念。 内外交攻,斫丧天真, 不至于:倾丧性命,而不止, 其伤人迷人,尚可言哉? 老祖云: 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吾若无身,患从何来? 可知:此身为吾大患, 若能:脱去此患, 自有:无患者存。 无患,方是:真我。 去患之道,先要认得:真我。 认得真我,方知此身:是他, 他,与我,两不相关, 以我,而去他, 易如反掌,绝不费力。 世间之修道者, 每多:以他为我,以患为真, 爱之恋之,与鬼为邻,而不肯舍去。 更有一等愚人,无知下士, 在大患之物上,搬东弄西, 采下补上,推前运后,妄想成道。 此等之辈, 皆是:以奴作主,认贼为子, 不但,不能去患, 而且,更增其患, 无怪乎:一生忙迫,终落空亡。
木炭坯砖 木枝暴露日久,则:朽而腐烂, 经火煅而成炭,则:千年不损。 水土和坯经雨,则:破而损坏, 遇火烧而成砖,则:万载常存。 观此可知:修真锻炼之道。 人不能:成道者, 是因其:未在大造炉中锻炼; 若在:大造炉中, 步步,脚踏实地, 事事,经历闯过, 在其:生死关口,不动不摇, 如同:真金,愈炼愈明, 似其:宝镜,愈磨愈亮, 炼磨到: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之处, 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亦如:木炭坯砖,经火煅成, 可以:永久长存,不能伤损。
松心竹节 松,心实, 竹,节坚, 遇冬寒,而不凋, 经雪霜,而长茂。 观此可悟:修持立命之道。 人能: 无愧无怍,主敬存诚, 大同无我,则心实。 心实,则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临事不惧,遇难不忧; 吉凶福祸,境遇在彼,造命在我。 人能: 持身制事,止于其所, 立不易方,则节坚。 节坚,则: 非礼不履,非道不处,非义不行; 可苦可甘,可上可下,可生可死; 常应常静,不为物移。 心实节坚, 可以,处平易, 可以,处危险; 可以动,可以静; 可以:变通无碍,方圆不拘; 可以:纵横逆顺,绝无遮拦。
只要是我发的,都是全真无假的 修仙修佛,必读以下经书, 明理后,又得明师口授心传, 今生即可成此大事,不用来世, 此事,须共神仙仔细论,不然,不可下手。 《道门语要》《性命圭旨》 《伍柳仙踪》《大成捷要》 《女丹合编》《生生秘诀》 《道书十二种》《七真因果传》 《太乙金华宗旨》 《天堂游记》《地狱游记》《玉历宝钞》 《唱道真言》
木茂水长 木,根深,则叶自茂, 水,源远,则流自长 因其有本,方能如此。 观此,可知:护持根本之道。 人身之:元精、元气、元神,即是:性命之根源。 元精不亏,则形全, 元气不伤,则命坚, 元神不昧,则性明。 形全、命坚、性明,则:万物不能移,造化不能拘, 性命由我,不由天。 亦如: 木之:根深叶茂, 水之:源远流长, 本立道生,生机常存,方能永久不息。 但人,多不知在:根源上护持, 乃于:枝梢处做作,妄想成道, 如同:缘木求鱼,终必落空,岂不:愚哉!
水冻冰消 水遇寒,而冻成冰, 冰遇热,而化为水。 观此,可知:为圣为凡之道。 人之初,性本善,原无:圣凡之分; 因其:积习之气,即有:凡圣之别。 习于善者,不失天赋之性者,即为圣; 习于不善,失其天赋之性者,即为凡。 若不善者,而知改过迁善, 去邪归正,习之于善,复其天赋之性者,虽凡亦圣; 若本善者,不知:戒谨恐惧,随风起尘,习于不善, 迷其天赋之性者,即圣亦凡。 善如水,不善如冰。 圣可作凡,凡可作圣, 亦如:水能成冰,冰能化水。 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鹤胎龟息 鹤,善存神,故胎固,而千年长生; 龟,善养气,故不食,而百岁不死。 观此,可知:延年益寿之道。 人能:自卑自下,柔弱朴诚, 不耗气,而常养气,则气足; 人能:无私无虑,寡欲少谋, 不劳神,而常存神,则神全。 气足神全,根本坚固, 基址稳妥, 久而不衰, 延年益寿,理有可决。 鹤龟,一全其神,一全其气 尚能:长生, 而况:神气兼全者, 焉有:不能长生乎?
鹤胎龟息 鹤,善存神,故胎固,而千年长生; 龟,善养气,故不食,而百岁不死。 观此,可知:延年益寿之道。 人能:自卑自下,柔弱朴诚, 不耗气,而常养气,则气足; 人能:无私无虑,寡欲少谋, 不劳神,而常存神,则神全。 气足神全,根本坚固, 基址稳妥, 久而不衰, 延年益寿,理有可决。 鹤龟,一全其神,一全其气 尚能:长生, 而况:神气兼全者, 焉有:不能长生乎?
发化水蛇 发化水蛇 人之头发,落入水坑, 暑日晒之,则化蛇形。 何以然哉? 发虽死物,得水之湿,日之热, 湿热搏聚,凝而为一气, 杳冥之中, 有:一点生机,氤氲活动, 故能:化而为蛇, 曲折摇摆于水中。 观此,因悟的固本凝命之道。 人之:阳气属火,阴气属水, 阴阳和合,水火之气相济。 其中,有:一点生机, 由微而著,生生不息, 衰者,可以旺, 弱者,可以强, 无命者,可以凝命, 无寿者,可以延寿, 此即: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今生成仙必读 《道门语要》 《性命圭旨》 《伍柳仙踪》 《大成捷要》 《女丹合编》 《生生秘诀》 《道书十二种》 《七真因果传》 《太乙金华宗旨》 《性命法诀明指》 《天堂游记》 《地狱游记》 《玉历宝钞》
今生成道,必读之书 《道门语要》 《性命圭旨》 《伍柳仙踪》 《大成捷要》 《女丹合编》 《生生秘诀》 《道书十二种》 《七真因果传》 《太乙金华宗旨》 《性命法诀明指》 《天堂游记》 《地狱游记》 《玉历宝钞》
种黍种麻 种黍,即得:黍, 种麻,即得:麻。 麻不成黍,黍不成麻,因其种异。 观此,因悟的造作因果之道。 一念为善,则所作所为,亦善,必受其福; 一念为恶,则所作所为,亦恶,必招其祸。 善念恶念,即:事之因, 受福招祸,即:事之果。 有因必有果, 未有种善,而果不善, 未有种恶,而果不恶,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定不易, 只在:种善种恶之间,分别好歹。 故君子,作事谋始,谨之于始,自能:全之于终。
弄影侮像 弄影侮像 童子弄影,自以为乐, 不知:被影所弄,枉费精神。 狂夫侮像,自以为能, 不知:为像所侮,徒劳唇舌。 观此,因悟的避祸致福之道。 举世之人,贪图无厌, 谋利而得利,求名而得名, 自谓:足以,养身荣身。 殊不知: 日夜劳心,费精耗神,因假伤真, 到时,气血衰败,大限一到, 有财,买不得生死, 有名,敌不得无常, 惟有:罪业相随, 来生,各受报应,而去, 与:童子弄影、狂夫侮像,何异? 若是:明哲上士,别有高见, 以性命为重,以道德为贵, 俯视一切,惜气养神,绝不以假伤真,虽阴阳造化,且不能迁移,而况于他乎!
安炉立鼎 安炉立鼎 烧炼家,炼药, 必先:安炉立鼎。 鼎之为物,刚,所以藏药; 炉之为物,柔,所以运火。 鼎不坚,则药易失, 炉不妥,则火乱飞。 观此可知:煅炼身心之道。 修道,志念坚固,即:鼎; 愈久愈力,百折不回, 不动不摇,即:立鼎; 修道,随时觉察,即:炉; 渐次用功,从容不迫,即安炉。 鼎炉稳当, 煅去:历劫以来,轮回种子, 露出:生身之初,乾元面目, 脱尽一切:后有滓质, 矿尽金纯,即是:革故鼎新。 从此,再换炉鼎,别置钳锤, 以做:向上事业, 镕化真金,为汁为霜, 返于父母:未生以前面目,而后已。 故丹经,先以安炉立鼎,为首着。
黒铅水银 炉火之术, 水银见火则飞,得黑铅投之, 水银被制,即结成块而不飞。 观此,因悟的以阳制阴之道。 人心易动,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见景生情,随风扬尘, 如:水银,见火,则飞。 若道心常存,防危虑险,随时觉察, 则人心无隙而生,如水银见铅凝结。 再加:勤修增减之功, 增其:道心之阳气, 减其:人心之阴气, 增之又增,减之又减, 到得:无所增减处, 则人心死,而道心固,真种到手, 可以为圣,可以为贤, 可以成仙,可以成佛, 性命之大本,已立, 再做:向上事业, 未有不深造,而自得者。
蜣螂狮兽 蜣螂滚弹,狮兽团毬, 日久,弹中生子,毬中出狮。 弹毬,原是死物, 内中,一无所有, 彼则形不交,而神交, 以雌雄二气感通, 一意不散,神凝气结, 即能:无质生质,无形生形。 观此,可悟:无中生有之道。 人秉天地阴阳二气,而生, 身中即有:此阴阳二气。 人能:运阳就阴,以阴顺阳, 阴阳抟聚,恍惚杳冥之中, 有一点生机,自无而有, 能以结圣胎,能以生法身, 功力到处,打破虚空,身外有身, 步日月,无形, 入金石,无碍, 可以:超出造化之外!
阳燧方诸 阳燧,与日相隔,不知几千万里, 而能取:日中之火; 方诸,与月相隔,不知几千万里, 而能取:月中之水; 是因:阳燧方诸之气,与日月同类。 观此,因悟的招摄阴阳之道。 人身阴阳,本来和合一气, 因其交于后天,阴阳相离,各居一方, 生气日消,死气日长, 消而又消,长而又长,终于殆而已。 若知:回光返照,借假修真, 瞬息之间,则阴阳, 不期交,而自交, 不期合,而自合, 自然而然,无容勉强。 迷之者,远隔千里, 是在于,人能否:下肯心。
安炉立鼎 烧炼家,炼药, 必先:安炉立鼎。 鼎之为物,刚,所以藏药; 炉之为物,柔,所以运火。 鼎不坚,则药易失, 炉不妥,则火乱飞。 观此可知:煅炼身心之道。 修道,志念坚固,即:鼎; 愈久愈力,百折不回, 不动不摇,即:立鼎; 修道,随时觉察,即:炉; 渐次用功,从容不迫,即安炉。 鼎炉稳当, 煅去:历劫以来,轮回种子, 露出:生身之初,乾元面目, 脱尽一切:后有滓质, 矿尽金纯,即是:革故鼎新。 从此,再换炉鼎,别置钳锤, 以做:向上事业, 镕化真金,为汁为霜, 返于父母:未生以前面目,而后已。 故,丹经,先以安炉立鼎,为首着。
月借日光 月亮本来:纯阴无阳, 借日之光,而后生明, 月光以此,而盈亏之。 观此可悟:借阳化阴之道。 人本来一身:纯阴无阳, 须借他家之阳,以为阳。 他家之义:是对我家,而言。 即是:天地日月,万物万事。 他家之阳,即:先天虚无真一之气。 即我:不死之人。 人自有生以来,此气本具,因交后天, 渐次,将此先天虚无真一之炁,散于天地日月、万物万事之中, 不为我有,而:属于他家之物。 知的此气,在于他家, 随时盗来,归于我家, 无而复有,失而又得, 亦如:月借日光,而生明。 此乃:窃夺造化、颠倒阴阳之天机。
四时代谢 春夏秋冬:四时, 春而生物,夏而长物, 秋而收物,冬而藏物, 各有代谢,周而复始, 相接相连,末有间断。 观此可知:损益相因之道。 损者,损其刚躁之有余, 益者,益其柔弱之不足, 刚,不使太过, 柔,不使不及, 刚以柔接,柔以刚用, 刚柔相济,阴阳相当, 可大可小,可高可低, 可进可退,可顺可逆, 方圆不拘,曲直并行, 即与四时,合其序,变通无碍。 吾身,自有一天地, 吾心,自有一造化, 而可:不为天地造化所拘!
雷鸣风吹 雷鸣猛烈,而刚, 风吹渐远,而柔, 风雷相搏,两而合一, 刚烈中,藏柔缓, 柔缓中,藏刚烈,刚柔相需。 观此,可知:刚柔中和之道。 凡人,修道立德,应事接物。 一味刚,则: 性急好强,而过于躁, 作事不久,其锐必挫; 一味柔,则: 逡畏不果,而失于懦, 作事难成,其柔无用。 若能: 刚以果决,柔以渐行, 不急不缓,不躁不懦, 刚柔相济,得其中和, 则:攸往攸利, 以之学道,终必明道, 以之修道,终必成道。 故,儒云: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之道,岂小焉哉!
日月归临 日月归临 日之运用, 昼升于天,以照外; 夜入于地,以照内。 月之运用, 前半月生明,以照外; 后半月退明,以养内。 日月明内明外,总是一明。 观此,可以悟的用明之道! 人能:用明于外, 谨言慎行,非礼不履, 非义不行,非道不处, 不为酒色财气所迷, 不为富贵功名所诱, 不为尘缘世情所染, 是能如日月之外明。 人能:用明于内, 闲邪存诚,去妄归真, 惩忿窒欲,烦恼不生,嗔恨不起, 伐三毛,除六贼, 扫七情,净八识, 消灭人心,振发道心, 戒慎恐惧,无丝毫之妄念, 是能:如日月之内明。 内明外明,无一不明,与日月同明, 养到极处,圆陀陀,光灼灼, 万物难瞒,一灵妙有,法界圆通, 即与:日月同功运。
天高地厚 天体至高,虚圆不测, 廓大无边,其大无外, 无物不覆,无物不容, 始万物,而不恃德, 恩万物,而不望报。 人尊敬,也由他; 人欺瞒,也由他; 人感戴,也由他; 人毁骂,也由他; 人之喜恶美丑,物之凶顽驯顺, 听其自然,而皆不计。 无所计较,即是真性。 地势至厚,居卑处下, 无物不载,无物不育。 泰岱崧华至重,也能负; 江河湖海冲崩,也能受; 树木草茨穿钻,也能忍; 飞禽走兽,践踏,也能随, 一切垢污,欺侮而皆不知。 观此,可以悟得:效天法地之道。 人能: 度量宽宏,无物不容, 恤老怜贫,扶危救困, 施德不望报,有怨而不结, 人我同观,彼此如一,即可:与天为徒。 人能: 柔弱自下,谦卑自处, 躁气全无,火性尽扫, 有毁谤,而不嗔, 有凌辱,而不晓, 艰难困苦,随时, 疾病灾害,顺受, 一切大险大危,不顺境遇, 绝无:烦恼怨尤之心, 即可:与地为配。 崇效天,卑法地, 即与:天地合其德, 而与:天地并长久!
内药了性 道德经云: 有欲,以观其窍。 无欲,以观其妙。 此二语,乃:金丹大道之始终,古今学人之要诀。 外药不得,则不能出乎阴阳; 内药不就,则不能形神俱妙。 上德者,修内药,而外药即全; 下德者,修外药,而内药方就。 外药,是:渐法。 内药,是:顿法。 外药,所以:超凡, 内药,所以:入圣。 有欲观窍者,外药,窃夺造化之功,幻身上事; 无欲观妙者,内药,明心见性之学,法身上事。 外药已得,而不修内药,吕祖所谓:寿同天地一愚夫。 大丹,最难得者:外药, 外药到手,即是:内药, 圣胎有象,阴符之功,即在如此。 参同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所谓:无欲观妙,即是谓此。 无欲观妙者,即是:无为之道。 但此无为,非是:枯木寒灰,绝无一事之谓, 其中有:朝屯暮蒙、抽铅添汞、防危虑险、固济圣胎之功。 所以:融五行,而化阴阳,以至:道法两忘,有无不立,十月霜飞, 身外有身,极往知来,归于:真如大觉之地, 即佛祖所谓:正法眼藏,涅盘妙心,最上一乘之大道。 若非:了命之后,而遽行此功。 根本不固,虚而不实,不曾在:大造炉中,煅炼出来。 总然,了得:真如之性, 若有:一毫渗漏,难免:抛身入身之患。 后人,不知古人:立言之意,多以性理,为:不足贵, 试问世间学人, 有几个能明:涅盘之心乎? 有几个能见:真如之性乎? 涅盘心、真如性:净倮倮、赤洒洒、圆陀陀、光灼灼, 通天彻地,非可以:后天人心血性,而目之。 古曰:了性不了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是特为:未修命,而仅修性者,言之。 若已了命,焉得:不修性? 若不修性,则应物固执,空有家财,而无主柄。 若不修性,虽幻身已脱,而法身难脱。 若不修性,只可长生,而不能:无生。 若不修性,虽生身之初能了,而未生之前难全。 内药了性之功:所关最大, 无穷的事业,皆要在此处结果,何得轻视性乎? 未修性之先,急须修命; 于了命之后,急须了性。 阴阳并用,性命双修,自:有为,而入无为。 至于:有无不立、打破虚空,入于:不生不灭之地。 修真之:能事,毕矣。
审明火候 经云:圣人传药不传火,火候从来少人知。 修真之道,药物易知,火候最难。 药物虽难觅寻,若遇:明师点破,真师口授。 真知灼见,现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 修道之火候: 有:文烹、武炼,下手、休歇,内外, 有:先后,时刻、爻铢,急缓、止足。 有:一步,有一步之火候; 有:步步,有步步之火候。 其: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 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所以火候最难。 何为火?即:煅炼之神功; 何为候?即:运用之时刻。 运用时刻,在:鸿蒙将判、阴阳未分之际; 煅炼神功,在:天人合发、有无不立之内。 有:外火候, 有:内火候。 外火候,攒簇五行,和合四象; 内火候,沐浴温养,防危虑险。 虽:内外二药相同,而火候运用大异, 若:不遇真师心传,焉能知的真火候? 攒簇五行,和合四象, 盗:天地之生机;窃:阴阳之祖气。 回斗柄而转天枢,开坤门而塞艮户, 其妙在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之时。 此时: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所谓: 一年,只有一月, 一月,只有一日, 一日,只有一时,即是此义。 惟此一时, 易失,而:难寻, 易错,而:难逢。 得之,则入于生道; 失之,则入于死道。 圣人于此一时,运动阴符阳火, 拔天根,而钻月窟, 破混沌,而拈黍珠, 回:七十二候之要津, 夺:二十四节之正气。 水火相济在此,金木交并,在此, 铅汞相投在此,安身立命,在此, 出死入生在此,成仙成佛,在此。 若过此时,阴阳分离,真者藏,而假者用事,已落后天,不堪用矣。 修道之火候如下: 曲江岸上月华莹,生药之火候; 风信来时觅本宗,采药之火候; 水生二药为正真,若待其三不可进,老嫩之火候;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急缓之火候; 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用文之火候; 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温养之火候; 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成之火候; 托心知,谨护持,照看炉中火候飞,保丹之火候; 忽见现龙在田,须猛烹而急炼;但闻虎啸入窟,宜倒转以逆施,用武之火候; 以上皆是:还丹之火候。 大丹火候,别有妙用: 受气吉,防成凶,结胎之火候; 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固济之火候; 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当,养胎之火候;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抽添之火候; 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沐浴之火候;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防危之火候; 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完入圣基,胎成之火候;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脱胎之火候; 以上是为:大丹始终之火候。 内外两用之火候: 凡俗欲求天上事,用时须要世间财,采药火候中之火候;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结丹火候中之火候; 第七日阳复起首,别妙用混合百神,结胎火候中之火候; 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是为:脱胎火候中之真火候; 内外二丹火候之秘,尽之于此。 其中,又有细微奥妙之处, 是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临时变通, 非可:以文字而传之。
访求真师 古仙云:若无师指人知的,天上神仙无住处。 悟真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私度而知。 昔, 道光,顿悟圆通,自知:非向上事,后来,得遇:杏林,而成大道; 上阳,即得:缘督之诀,不敢自足,犹必:见其:青城,而备火候; 三丰,嵩山,苦历十余年,一无所得,后感:郑吕二仙指点之后,方知大事。 世间:微艺薄技,要赖:师传而知, 何况:性命大事,岂能:无师而晓? 性命之道, 乃: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 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顺天时之道, 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 得之者,立跻圣位,直登彼岸。 是:天下第一件大事、天下第一件难事, 苟非:圣师附耳低言,如何知之? 独是:旁门三千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 谁为盲师?谁为明师?甚难辨别。 但是,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 不滥交,不谄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 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 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 贪、嗔、痴、爱,而俱无; 意、必、固、我,而悉化。 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胸襟脱洒,个个所不能到。 间或:援引志士,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 果其:白玉无瑕,方肯指示端倪; 如其非人,决不敢轻泄天机。此所以为明师。 世间:盲师,无而为有,虚而为盈, 不肯:自思己错, 更将:错路教人。 或有:指男女,为阴阳者, 或有:以经粟,为黍珠者, 或有:以炉火,为外丹者, 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 或有:以存想,为凝神者, 或有:行子午,为抽添者, 或有:转辘轳,为周天者, 或有:认顽空,为无为者, 或有:以运气,为有为者, 或有:以忘形,为修静者, 或有:以炼睡,为退阴者, 或有:服硫黄,为进阳者, 或有:避五谷,求延年者, 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此等之辈,功德不言,节操不立, 身衲衣,而腰钱囊, 头簪冠,而心蛇蝎, 见富贵,而留心, 遇困苦,而忘道, 饮酒啖肉,不顾十方血汗, 丧名败教,哪知万劫沉沦。 行步时、只在钱财上用功夫; 举动处、尽于衣食上费心思。 一头一拜,即收为徒; 一茶一饭,即便传道。 借圣贤之门户,而自欺欺世, 窃仙佛之法言,而捏怪作妖, 只知一身饱暖,那管他人死活。 学人,若听其言,而不察其行, 以有道目之,未有:不入于网中,而伤害性命者。 况,一惑其言,认假为真,固结不解, 虽有高真圣师,欲为提携,亦无门可入。 天下道人,遭此难者,不一而足。 缁黄之流,东走西游,谁无几宗公案?谁无几句话头? 只以:口头三味取人,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 试问:学道者千千万万,成道者能有几人? 大抵,圣贤不常见,仙佛不多得, 以其不常见、不多得,所以为高人。 高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岂得:以口头三昧,为高人乎! 当年,予师,秘授“试金石”一方,善识:人之高低身份。 若遇:修行之人,以酒色财气,试之,而不能动者,必非凡品。 更以:《悟真篇》《参同契》诘之,若能:随口应者,即是:明师。 屡试屡验,百发百中,愿以此法,共诸同人。
尽心穷理 儒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可知,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 穷理透彻,则:性能全,命能保,直入:无上至真之地; 穷理恍惚,则:命难修,性难了,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今之学人,糊涂出家,糊涂学道,糊涂修行, 生时,既然:糊涂; 死时,焉能:亮净? 性命何事?如此妄为! 金丹之道,乃包罗天地、窃夺造化之道。 至尊至贵,至神至妙,非可:容易而知。 今时之学人, 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 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 日,则:浪荡打混, 夜,则:高枕安眠, 以,丹经,为:无用之言, 以,道书,为:哄人之套。 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 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 即有:一二信心之士,亦不过是:走马看花, 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古谓:“若还纸上寻真义,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 特为:不求师者,而发之。 非言:丹经道书,为无用。 后人,不知:古人之意, 每多,借此:以为凭证, 置其:经书于不闻不问,大错!大错! 古今诸仙真之:法言, 一字一意,不敢妄发; 一言半语,尽藏妙义。 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 为后人:作个阶梯, 与教门:留个眼目。 而反:毁之谤之,其罪:尚可言乎! 后世:高人贤士, 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 究其实落,未必:能高过于古人。 今之高人,不哄学人, 古之仙真,不误后世。 有志之士, 取古人之法言, 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 毫无半点:疑惑之后,方可下手。 慎勿: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 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 至于:不通文字之学人, 须于:俗语常言中,辨别实义。 俗语常言之中,藏有大道。 只是因人未曾:深究细思。 如: 没体面、没人形、有窍道、好自在。 颠三倒四、随方就圆,随机应变、 沙里淘金、无中生有、七死八活、 有己无人,不知死活、不顾性命。 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走三家,不如守一家。 礼下于人,必有所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此等言语,天机大露, 何妨:拈出一二,作个悟头, 可以:朝参幕思,深穷细究。 虽然:大理不明,大道未明。 而其:知识渐开,与道相近, 以免:空过岁月,一无所得。 此穷理之学,不论贤愚,人人可做。 果能:功夫不缺,日久:自有所悟。 但自己所悟者, 只是一己之私见,不得;贸然下手。 得遇明师,彻始彻终,追究个清白, 真知灼见,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知:前,不知:后, 知:后,不知:前。 知:阴,不知:阳, 知:阳,不知:阴。 知:体,不知:用, 知:用,不知:体。 知有为,不知:无为, 知无为,不知:有为, 见元关,不知:药生, 知药生,不知:老嫩, 知结丹,不知:服丹, 知结胎,不知:脱胎, 知文烹,不知:武炼, 知武炼,不知:文烹, 知阳火,不知:阴符, 知进火,不知:止足, 知温养,不知:抽添。 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未许成真。 阴阳,有:内外, 五行,有:真假。 性命工夫,两段, 先后二天,各别。 真真假假,有假有真。 有:真中之假、假中之真, 有:真中之真、假中之假。 此等机关, 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 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吕祖,三次还丹,未成,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 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重复修持,方了此大事。 如二翁者,皆是:神仙中之领袖, 稍有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
修道必读之书 《大成捷要》一书 言:双修之真功,甚为详确。 论:节次之功夫,咸臻玄妙。 其:拟义之立论,尤见精工, 诚:玄门之秘典,上天之梯。 只有:修道,方能:与天地同其长久。 能知:性命双修之法,涵养日久,发白复黑, 齿落重生,返老还童,寿同天地,长生不死。 大成捷要,开巻明了,和盘托出,直泄天机。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