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王luffy 海盗王luffy
关注数: 28 粉丝数: 58 发帖数: 8,249 关注贴吧数: 44
《镜之边缘》新作专为次世代而生 不再只是跑酷 EA近日在2013年的E3上举行了一次分析师会议,会议上透露了一些关于《镜之边缘》新作的信息。根据总裁Frank Gibeau的说法,《镜之边缘》新作不会是射击游戏,将会有更多油腻的师姐Faith跳来跳去的部分,并且不可能在本世代平台上实现(包括当代PC)。 Frank Gibeau原话为: “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将带来和《镜之边缘》不同的游戏体验。” “很显然,和你在预告片中看到的一样。有些元素将保持不变。我们不想打破游戏所擅长的部分。但总的来说,会有一些更好的变化。” 这会让很多粉丝陷入苦恼,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见到《镜之边缘2》,而不是《新镜之边缘》。大部分粉丝想要更多的《镜之边缘》系列作品,而不是全新的重制版。虽然总裁这么说了,但是游戏并不会集中在“跑酷”这一核心要素上。 Frank Gibeau继续说: “初代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游戏。虽然你一直在跑啊跑,但你也希望Faith是个强大的女斗士……她是个富有魅力的性格角色,你想去控制她进行游戏,你会在游戏中慢慢发现这一点。” 再重申一次,我们不打算将游戏变成射击游戏。相反,我们要发展Faith的故事。一旦我们展示了更多细节,人们将会真正的兴奋起来。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的。” 因为EA和DICE没有透露任何关于这个《新镜之边缘》的消息(除了预告片),很自然,人们害怕这游戏会砸了DICE的招牌。我们知道,《镜之边缘》将会是一个开放游戏,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其实EA和DICE还是喜欢这款作品的。 Frank Gibeau总结: “我们知道我们会重启这一系列的,我们有一个小团队一直在制作游戏概念。直到某一天他们找到我说,‘我有一些东西想给你们看看,’——然后我就惊讶于眼前的一切。于是我说,‘好吧,就是这个。现在是时候重启它了” “我们在等待正确的点子。我很兴奋,这个点子本身是如此的不同,它只能在次世代主机上进行这些壮观的工作,比如Xbox One,PS4和未来的PC。” Gibeau声称,《新镜之边缘》只在Xbox One,PS4和PC上登陆。这可能意味着,这款作品将利用云技术?这似乎是合理的。毕竟,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除了它的视觉效果),为什么这游戏不登陆X360或PS3。 这款《新镜之边缘》不会和原作相同,这是一个事实。但最大的问题是:它是否会比原作更好呢? E3宣传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3dmgame.com%2Fnews%2F201306%2F2285382.html&urlrefer=40a357b273018a837d48e253cb756675
乔布斯策略暴露短板 库克沿袭或将败走麦城 Marketwatch 专栏作家辛奈尔 (John Shinal) 撰文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库克所沿袭的正是乔布斯一贯的策略,即独力控制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部可能的领域,而不与任何人结盟,这样的策略曾经让苹果在近十年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曾经让苹果在八十年代败走麦城,而麻烦在于,今天的智能设备市场看上去和当年乔布斯落败的个人电脑市场非常相似。 以下即辛奈尔的评论文章全文:   听了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 (Tim Cook) 周一在公司开发者研讨会上的讲话,我们的印象愈来愈清晰了——无论你觉得是好还是坏,库克确实是正在按照乔布斯 (Steve Jobs) 的脚本行事。   对移动操作系统和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程序如信息、天气、浏览器和图片共享等进行了升级,苹果其实也是借着这样的行动表明了态度,再度走上了硬件和软件创新的道路。   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而且研发开支的成本也都很客观,因此苹果才会估计,他们第二财季的利润率将为 36% 至 37%,低于去年同期的 42.8%。   现在,iPhone 和 iPad 的粉丝们都在等待着预计将于秋季到来的新机型,苹果在旧金山发布了改头换面的新 iOS,这至少意味着,在很多重要领域,苹果还是可以和谷歌的安卓系统打个平手的,比如关键的多应用程序同时运转功能。   至于 iTunes Radio 服务,也超越了下载和媒体流层面,扩展到了数字消费环境当中,而在这一领域当中,他们的对手既有 Pandora Media(P)、Spotify 和 Rdio 这样的后起之秀,也有谷歌和亚马逊这样久负盛名的玩家。   换言之,苹果是在众多的市场上多线作战,面对着各种不同的竞争对手摆出了或攻击或防守的姿态。库克并不是只专注于软件或者硬件市场,而在另外一个市场上更多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相反,他要在手持设备、个人电脑、笔记本和数字媒体各个领域多点开花。   这正是乔布斯的脚本,一种独特的管理策略,一种可能会耗尽公司财力的策略。事实上,在 1980 年代,苹果的麻烦就出现在这里,而乔布斯之所以被从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赶走,这也是关键的原因之一。   想当年,竞争对手微软全心全意投入 Windows,同时与众多个人电脑厂商建立收入可观的合作关系,而苹果的个人电脑业务却在大量来自海外的硬件打压之下,被迫收缩到一个极小的市场当中。   不错,那时的苹果确实还有很不错的软件产品,但是很少有消费者真正使用这些产品,他们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当然,今天的情况还远说不上是那样,哪怕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三星产品近期风生水起,但是整体而言,iPhone 依然是美国市场是覆盖最广泛的智能手机产品。   在我看来,乔布斯了不起的地方之一就在于,早在二十一世纪之初,他就发现,初生的手持设备市场正如 1970 年代的个人电脑市场一样,想要控制这一市场,就同时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创新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换言之,尽管乔布斯的策略在与微软的个人电脑大战中败下阵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因此才使得苹果一度成为了世界上市值第一的公司。   不过,到了那一刻,乔布斯也到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苹果也无法继续前进,市值第一的宝座再度被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夺走。   问题在于,库克现在还在坚持乔布斯的策略,即和行业当中所有人作对,却不和任何人结盟,但今日的智能手机市场却已经不是十年前初生时的样子了。   事实上,这个市场变得愈来愈像是 1990 年代初,而不是 1980 年代初的个人电脑市场。甚至我们还可以说,智能手机日用品化的速度还要超过个人电脑,因为实际上,哪怕是价格最昂贵的产品,其起步价也不能和当年的个人电脑同日而语。   比如说,对于苹果而言,销售 399 美元的 iPhone 和 199 美元的 iPhone 的差别,就等同于利润成长和疲软的差别。   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日用品化的潮流已经开始了,在截至 3 月的财季当中,苹果的利润率较之前一财年同期下滑了 18%,而在前一财季则和前一财年同期持平。   库克继续乔布斯的策略,就意味着苹果必须在创新方面同时压倒谷歌、三星、微软,以及众多其他的重量级科技行业玩家,而这对他们的研发整体开支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这种开支也会让苹果的运营利润率受到长期影响,除非他们能够推出某种再度一鸣惊人的新产品,刺激营收大涨,不然公司的麻烦就大了。   当然,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现在,智能手机正越变越大,而笔记本和平板正在越变越小,更何况,从加州丘珀蒂诺到韩国三星总部,关于手表之类新产品的传言都愈演愈烈。   总而言之,现在并没有人真正知道移动消费计算设备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无论怎样,从现在到明年开发者研讨会的十二个月当中,苹果到底会推出怎样的产品还是至关重要的,将最终决定库克是否会像当年的乔布斯一样,亲历这个科技巨头的兴起和衰落。
中国父亲遭遇尴尬父亲节:礼物数量仅为母亲1/8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父亲节前夕,淘宝网发布了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 数据显示,同为节日,父亲节却没有情人节那般喧嚣,没有母亲节那般温暖,更没有儿童节那般欢快,与关键词“爸爸”相关的宝贝仅32万件,中国父亲遭遇尴尬父亲节。 儿童节是刚刚过去,原本属于孩子的一个欢乐的节日,在淘宝网上却变成了一个全家的节日,玩具、新衣服、亲子游、美味大餐,商家们都赚的盆满钵满。登录淘宝搜索儿童,按照销量来排序,每款的商品月成交都超过万件。   但是像爸爸或者父亲这样关键词的相关商品,最近一个月成交仅仅28万笔,平均每1千个中国爸爸仅有一份礼物,在最近一个月内平行每天仅有800多人次搜索父亲关键词的礼物,算下来爸爸的淘宝待遇仅为孩子的1/30,不足妈妈的1/8,情侣的1/20。   大家会给爸爸在淘宝网上买什么呢?很多人可能会记得孩子喜欢什么,情侣喜欢什么,妈妈喜欢什么,却不知道爸爸喜欢什么。淘宝数据显示,在临近节日的两个月,88%人是给妈妈买了T恤,只有少部分人购买了像钓鱼杆、鞋子、茶具这样一些比较特殊的礼物,可以说T恤是可悲的成为和父亲节的神器。   另外还有一些微博网友表示,最好要教会老爸自己来网购,让他们给自己挑选礼物,比如使用支付宝充钱或者是代付的方式。据淘宝网数据显示,其实越来越多的爸爸们选择网购了,最近3个月内,全国45岁以上的男性用户网购的人数超过了113万,同比2012年增长了35%,成交金额同比也增长了60%,在3、4线的城市增长较快。
一打诺基亚EOS照片曝光:全金属 或已量产 近日@C科技曝光了系列金属诺基亚EOS的照片,与此前泄露的诺基亚EOS将采用聚碳酸酯材质的消息相冲突,究竟金属诺基亚EOS只是工程机还是量产机一直无法确定,不过今天@C科技又放出了两张金属EOS的照片,从照片中我们似乎已经找到答案。第 一张是EOS的侧边照,可以看到有三个键位槽,继承了Lumia系列手机的一贯设计,应该分别为音量键、电源键和相机键,从侧面照也可以看出诺基亚EOS 确实为全金属的。第二张图片更有看点,图片是一张EOS的背面斜角俯视照,这似乎没有什么看点,但其背景是一打金属EOS半成品,数下来,整张图片中一共 有13部EOS,从环境来看,应该是生产车间。也就是说采用金属材质的EOS有很大可能性已经量产。 由于此款金属EOS与此前曝光的EOS在外形上有一些不同,不排除诺基亚将效仿Lumia920和Lumia925的做法,推出塑料和金属版本EOS,不管怎样,距离7月11日诺基亚纽约发布会已经不远了,真相很快将揭晓。 根 据此前泄露的消息,诺基亚EOS将采用1280X768分辨率OLED屏幕,搭载4100W像素pureview 卡尔蔡司镜头,带氙气闪光灯,能同时拍摄一张3500W像素和一张500W像素照片,前者用于保存,后者用户社交网络分享,机身厚度9.7毫米左右,机身 存储空间为32G,支持FM收音机,翻转静音,内置Pro Camera拍照软件,搭载WP8 V 8.0.10322.71系统。
小米要推47寸电视?外包装盒现身 小米要做笔记本的传闻无疾而终之后,“小米电视”又悄然现身。相比上次毫无根据的猜测,这次看起来就靠谱多了。昨晚,网友@Only_搞机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称 小米公司将会发布一款新品,这次主角不是手机也不是盒子而是电视,据了解电视的尺寸为47寸1080P全高清屏幕,支持杜比音效、DTS、米联和WLAN。此电视应该会在8.16发布。从微博中提供的照片来看,应该是产品的外包装 ,“小米电视”四个字很是显眼,旁边是小米的Logo,产品型号为“L47M1-AA”。下方则是功能介绍,包括1080p分辨率、支持杜比及DTS音效、支持米联(Airplay、DLNA和Miracast)、支持Wi-Fi无线连接等。 如果该谍照属实,那么这将是小米在手机、盒子之后,首次进军电视行业。而且相比笔记本,小米做电视似乎更合情理一些。而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合作伙伴富士康。 事实上,小米盒子就是小米向电影音行业进军、打造硬件生态系统的一个信号,也算一个初步的尝试;而富士康投资过面板大厂夏普,和乐视合作推出超级电 视就是一个例子。有如此好的资源,小米利用起来推一款电视产品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而且最重要的是,小米一经通过手机积累了大批的用户,未来电视推广 起来也容易的多。 按照消息来源的说法,小米会在8月16日发布这款电视, 我们目前关心的是小米电视是否还会和小米手机一样走“发烧路线”,价格是否又会一样亲民呢?
谷歌眼镜调查:分散注意力和售价高令人止步 北京时间6月16日消息,虽然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鲜Google Glass,但大多数人表示对购买Google Glass没有兴趣。据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的最新调查显示,人们对Google Glass不感兴趣的两大主要原因为分散注意力和价格。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项调查发现Google Glass的关注度非常高,在受访的1210位移动产品拥有者中,有超半数表示知道Google Glass。此外,听说过Google Glass并对其感兴趣的人群中,男性的比例稍高于女性。 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称,他们可能将在旅行等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Google Glass。当被问及为何不戴Google Glass时,三分之二的受访者称分散注意力,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售价太高。目前,针对早期开发者的Google Glass的售价为1500美元,谷歌尚未宣布其消费者版本的售价。此外,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担忧个人隐私问题。而一些男子则特别担心使用Google Glass会看起来傻乎乎的。 虽然售价1500美元对大多数人而言确实非常贵,但也有约三分之一受访者称,即使Google Glass再便宜,他们也不会购买。40%的受访者称,Google Glass最多值100美元,另有20%的受访者认为其最高售价为200美元。不过,西北大学的调查结果明显好于移动应用开发商Bite Interactive在5月份进行的另外一项调查。Bite Interactive的调查显示,只有一成美国人表示会在未来经常佩戴Google Glass。
索尼PS4将沿用PS3时代的二手游戏政策 在本年度的E3展会上,索尼新一代游戏主机PlayStation 4终于与我们见面了。在看到强大性能的PS4之后,玩家们也更多开始关注PS4二手游戏的交易方式。 作为索尼强劲的竞争对手微软,他们对于二手游戏政策的态度是,如果出版商授权,那么玩家可以将光盘版的游戏出售给零售商,微软并不会在中间收取任何费用。同样,如果出版商授权,玩家也可以将你的游戏借给自己的好友,但是好友间必须保证在Xbox Live账号的好友列表中存在30天以上,并且只能使用一次。而出版商在二手游戏交易中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收取额外的版权费用。 索尼公司在E3展会上曾经明确指出,将不会对二手游戏有任何的限制,玩家可以自由的赠予或是转卖给其他人。而今天早些时候,索尼公司给国外科技资讯网CNET的一份声明中称:“像PS3一样,在PS4中我们没有规定在线游戏的相关政策,这将取决于我们的出版商合作伙伴。就像目前的PS3在线通行证系统,有些游戏只能让游戏光盘的第一个买家享受免费在线游戏的功能,而之后转让或是借给朋友,他们必须付给出版商一定的费用才能再次享受在线游戏的网络功能。” 这其实和微软对于二手游戏的交易方式有些类似。这将意味着,玩家可以将PS4的二手游戏出售给发行商,或是转让、借给自己的好友,而索尼公司不会从中收取任何费用。但是第三方出版商(如EA、Ubisoft等)可能会在某些在线联机游戏功能上给出限制,或是收取额外的费用。 对于出版商是否会收取额外费用上,上个月,游戏界巨头EA公司就已经明确表示将彻底放弃“在线通行证”模式。EA曾是最早的几家在游戏中加入在线通行证系统的开发商之一,而这一系统最初的目的是为玩家们提供更多的在线内容和更好的在线服务。可其实玩家们更明白,这也是游戏出版商和发行商为了打击盗版和二手游戏的另一种做法,并可以从二手游戏玩家手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EA此次的决定,无疑想在业界起到表率的作用,从而也给喜欢EA游戏的玩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许,不远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游戏开发商取消自己的在线通行证系统,让玩家们可以更加自由的对二手游戏进行交易。 而无论索尼还是微软,都在积极的寻求更好的二手游戏交易方式,以及努力完善各项服务的细节。今年的游戏主机之战已经打响,自E3索尼发布会结束之后的几天里,胜利的天平已经逐渐开始向索尼倾斜了,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低于Xbox One的售价。当然,这场游戏主机大战最后的胜者还将取决于各自的独占游戏以及未来相关的各项服务。
战锤40K系列网游新作曝光 预计2015年上市 游戏厂商Behaviour Interactive与英国 Games Workshop在E3展共同宣布,将推出一款以《战锤40K》世界为背景的MMORPG新作《战锤40K:永恒远征》(暂译,原名:Warhammer 40,000: Eternal Crusade)。该游戏将会在PC、PS4、Xbox One平台上登场。 Behaviour Interactive表示,玩家在游戏中,将选择《战锤 40K》中的种族之一,直接成为旗下的勇士参与为领土而战的激烈战役。游戏中,将由每个阵营的社群透过掌控星球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游戏将让成千上万的玩家进入真正大规模的冲突中,为了领土与资源而战,游戏中还将可利用载具(如 Rhino APC、猎食者坦克、战斗要塞等)。游戏将是第三人称视角,结合枪战与近战等玩法。虽然官方尚未公开游戏实际画面,但根据国外媒体报导,游戏将采免费制营运、强调会是以控制星球的PvP战斗为主轴,除了玩家间的彼此竞争外,还将有由计算机AI控制的Tyranid族来搅局。玩家将可以扮演星际战士、灵族、兽人族、混沌星际战士等势力之一,参与每次三个月的星球控制战役,军队将会突破障碍、占领游戏世界的领土,并且防止敌人的反击。 玩家在游戏中,必须搜集资源来制作所需的物资,包括武器、装备、载具等。当三个月结束后,游戏就会宣布胜利者,紧接着又将开启另一场星球控制战。 对于外界质疑Behaviour Interactive是否有能力制作MMORPG,外电报导指出,领导研发团队的是前Funcom加拿大工作室的执行长Miguel Caron,他曾研发《神秘世界》等作品,而《神秘世界》的地下城首席设计师 David Ghozland 也是《战锤 40K:永恒远征》的创意总监。 PC/PS4/Xbox One《战锤 40K:永恒远征》预定于2015年问世。
谷歌和Facebook有没有在监听问题上撒谎? 虽然谷歌和Facebook曾多次否认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却始终挥之不去,那就是:它们是否在监听问题上撒了谎?“只有当这两家公司受到传唤并宣誓作证时,我才会关心它们说些什么。”科技研究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首席执行官雷·王(Ray Wang)在周四发布的一条Twitter消息中说道。“就目前而言,一切都是谎言。”“但是,如果它们必须按照法律义务来否认收到过查询请求,那又如何?拒绝作危害自己的证词吗?”另一名Twitter用户这样回复道。 以上的对话凸显了谷歌和Facebook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这两家公司已经陷入了一桩渐渐浮出水面的丑闻,这桩丑闻的起因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操作下的一项名为“PRISM”的数据收集秘密计划被揭露了出来。鉴于谷歌和Facebook各自在网络搜索和社交媒体领域中占据的主导地位,这两家硅谷巨头已经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在谷歌和Facebook的“带头”作用下,雅虎和微软等其他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否认它们曾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直接合作以系统性地、秘密地发掘用户信息。但是,这两家公司所发起的公共关系“闪电战”未能消除人们的疑虑,这是因为它们都面临法律约束:根据联邦法律的规定,这些公司可能被禁止公布美国政府曾强迫其披露什么信息。换而言之,谷歌和Facebook可以在新闻稿和公开信中否认它们想要否认的任何东西,但如果它们在联邦政府强迫其做过什么事情的问题上“多嘴多舌”,那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谷歌和Facebook拒绝就此发表言论,称其除了最初发布的有关这场争论的声明以外无可置评。在这场争论于上周爆发时,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发表过类似的言论,对监听一事作出了否认,但却于事无补。 “在昨天以前,我们甚至都没有听说过PRISM。”扎克伯格在其状态更新中写道。而在此以前,佩奇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发表了相似的言论。但电子自由基金会(Electronic Freedom Foundation)分析师伊娃·戈尔佩林(Eva Galperin)对此指出:“这意味着,它们对PRISM有其他的称呼。” “(对谷歌和Facebook来说)主要的‘绊脚石’是,联邦政府可能对它们下了‘言论禁止令’,不让它们说出任何事情。”戈尔佩林在接受美国著名财经网站MarketWatch采访时说道。“如果你仔细研究它们否认此事的言论,就会发现这些言论都经过小心的措辞。” 但是,佩奇和扎克伯格到底撒谎了没有呢?戈尔佩林承认,现在还说不准。“那些言论具有误导性。”她在谈及谷歌和Facebook及其各自首席执行官的否认言论时说道。“有可能是不够诚实的话,但未必是撒谎。” 华盛顿律师事务所Paul Hastings的合伙人本纳姆·达耶尼姆(Behnam Dayanim)称其也认同这个观点。“如果这两家公司作出了虚假陈述,那么我会感到非常惊讶。”达耶尼姆向MarketWatch说道。“我怀疑它们的声明是真的,但很可能不够完整,其部分原因是其不能披露相关细节,因而没有办法完整地陈述事实。” 事实上,谷歌和Facebook曾在对监听丑闻作出回应的其他声明中“摊牌”。在佩奇发表博客文章否认曾与联邦政府合作的四天以后,谷歌向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FBI)发出了一封信函,要求获许披露有关政府数据查询请求的更多信息。谷歌在信函中提及《外国情报监视法》(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这项法案向政府赋予了广泛的权力,允许其获取私人信息,其中包括科技公司所收集的信息。 在这封信函中,虽然谷歌首席法务官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再次否认谷歌曾向美国联邦政府提供自身网络的“无限制入口”,但他同时指出:“对于按照《外国情报监视法》发出的有关国家安全的信息查询请求次数,政府规定谷歌有义务不披露这些信息,此外这些查询请求所覆盖的账号数量也同样不得披露,这种规定引发了市场(有关谷歌提供‘无限制入口’的)猜测。”他还补充道:“谷歌没有隐瞒什么事情。” 但戈尔佩林则认为,这封信函强烈暗示谷歌可能正在隐瞒什么事情,原因是谷歌实际上已经承认该公司一直都根据《外国情报监视法》的规定向政府移交信息。她指出,谷歌向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提出的这项请求是“最好的证据”,表明谷歌一直都在向振幅提供大量信息。“我们所看到的是,谷歌先是否认,然后就推翻自己的说法。”她说道。 如果联邦政府确实下达了“言论禁止令”的话,谷歌这种推翻自己说法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违反了这一禁令。达耶尼姆据此猜测,在公开要求提高透明度以前,谷歌和其他公司甚至可能曾通知过联邦政府或是请求其批准这种行为。“如果到最后我们发现,这些公司曾通知政府称其想要发表那样的声明并为此寻求批准,那么我不会感到惊讶。”他说道。 戈尔佩林把这种情况比作“一场类似于‘妈妈,我可以这么做吗’的游戏”。达耶尼姆则指出,这些公司要求提高透明度之举可能是摆脱司法和公共关系困局的最好方式。他补充道,毕竟PRISM“计划已经被揭露了出来。我怀疑,这些公司觉得自己已经是别无选择”。 达耶尼姆继续说道:“我们不知道完整的故事是怎样的,只知道已经外泄的东西,听到了一些片面的否认言论。”他还补充道:“很明显,(就透明度规定)展开进一步磋商是它们感兴趣的事情,否则它们就不会提出要求了。”
微软已经被玩坏索尼“超贱”PS4广告放出  腾讯游戏讯 6月14日消息,就在11日的时候,索尼的PS4以及微软的Xbox One都已经完全揭去了面纱。至此,今年的主机大战可以说是完全奏响,也可以说是决出了胜负。PS4的功能条条针对Xbox One,也一一抽了Xbox One的脸。而之前这两家主机厂商对各自主机所做的那些扑朔迷离的宣传也让玩家跌入了坑中。好在发布会结束后,索尼带着玩家从坑中爬了出来。   到目前为止,索尼推出的广告中,以下这一组是笔者认为最富有创造力以及最有价值的一套。因此我希望趁它们还没被其他网络新闻淹没的时候,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以下。   这一组广告的亮点在于条条针对Xbox One的缺陷进行对比,用大量简单的文字、视频,以及E3发布会上的令人兴奋的消息组合而成。在索尼和微软的主机大战中,我们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在抹黑微软,因为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工作,微软由于自己的失误,已经把自己黑得彻底了。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有玩家评价“这些广告贱的真好”
外星人Alienware全线更新 配置可定制化 戴尔旗下顶级游戏品牌Alienware今天在E3公布了三款高端游戏笔记本,规格是14英寸、17英寸与18英寸。它们分别对应三种型号M14x, M17x与M18x,这三款机型已经可以从美国戴尔官网购买到。最低版本Alienware M14x售价1199美元(7354元),和新款MacBook Air 11价格相同。其含14英寸WLED HD屏幕,分辨率 1366 ×768,内置Haswell 3.4GHz 英特尔酷睿i7-4700MQ,1GB Nvidia GeForce GT 750M显卡,750GB硬盘和8GB DDR3内存。Alienware M14x (图片来自于THE VERGE)Alienware M14x(图片来自于THE VERGE)   整体配置乍一看并不高,尤其是独显并不算高端。不过在网站上,用户可以选配1920×1080屏幕,2GB显存的GTX 765M显卡,16GB DDR3 RAM和512GB RAID 0固态硬盘阵列,这样一来价格当然就会往上翻。Alienware M17x (图片来自于THE VERGE)   Alienware M17x起价1499美元(9194元),标配17.3英寸屏幕,分辨率1600×900,2GB GTX 756M显卡,内存、处理器、硬盘和14完全一样,都需要定制以后才能玩的爽游戏。最高可配4GB显存的GeForce GTX 780M,32GB DDR3 RAM,1.5TB的RAID 0固态阵列,以及1920×1080 3D显示器。Alienware (图片来自于THE VERGE)Alienware (图片来自于THE VERGE)Alienware (图片来自于THE VERGE)   Alienware M18x则带来了18.4英寸的1080p屏幕,2GB Nvidia GeForce GTX 765M显卡,最高可配备被超频至4.3GHz的酷睿i7-4930MX处理器,4GB GDDR5显存,32GB DDR3 RAM和1.5TB RAID 0。唯一遗憾的是并没有看到卡皇GTX 780M的身影。
育碧称只有任天堂增加销量 才继续制作独占游戏  在与外媒Kotaku的一次访谈中,育碧CEO Yves Guillemot被问及是否会制作Wii U独占游戏,Guillemot则表示这要根据Wii U的销量来看。Wii U   Guillemot答道:“我们需要更多的销量,”虽然他没完全否定,但他继续说道“也许他们会在今后采取措施增加主机的销量。”   自Wii U在去年年末发售以来,育碧一共向这一平台输送了3款独占作,分别是《Zombi U》,《兔子大陆》以及《Sports Connection》,这其中《Zombi U》最为畅销。《Zombi U》   官方还曾打算在这一平台推出《雷曼传奇》,但一再一起后这款游戏变为多平台作品,最新的消息显示它也将登陆索尼PSV掌机,不过即使这样,玩家在任天堂Wii U平台还将获得独特地游戏体验。   在育碧与任天堂的合作中,Wii U被似乎当做先期测试平台。Guillemot在随后的访谈中表示公司去年在接触Wii U时,看到了新的二屏游戏技术,并加紧利用这一主机所带来的新能力研发游戏。今年玩时候将发售的《雷曼传奇》就是这些游戏中的一个,效果很好。但这也预示育碧将能把学到的技术用到其他平台上,如与XBOX ONE配套的Smart Glass。《雷曼传奇》   不过无论如何Wii U将在今年年末迎来其他诸多新作,如《刺客信条4:黑旗》、《看门狗》与《Just Dance》虽然同《雷曼传奇》一样均非独占作,另外动视今日也表示将会把《使命召唤10:幽灵》继续发布至Wii U平台,这些作品都足以满足粉丝的胃口。
为何越来越多公司采用扁平化设计 应该有许多人和我一样,熬夜看了WWDC,而其中更多人关注的是 iOS7 的部分。iOS7是有人喜欢有人厌,除了部分配色和App图标让我感觉显得粗糙,整体还是没有出乎自己对于iOS向后发展的预测 – UI会效仿 Windows Phone ,而功能则会效仿 Android,当然现在说这话你可以说是马后炮。从功能上说,Android 因为其开放性使得功能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iOS要往后发展难免会吸收一些 Android 已经拥有的特色功能。但对于 Metro 设计语言与 Holo 主题的扁平化模仿,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在 Windows Phone 7 诞生后,扁平化的 Metro Design(微软改名太频繁,现在已经不知道叫什么UI了)带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喜欢和讨厌它的人几乎是各占一半。之后Google 也为 Android 推出 Holo Theme,几乎 Google 所有的UI设计都拍扁了。而现在,连最爱拟物设计的苹果也把自己拍扁了。但为什么遭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这些IT界巨头都开始采用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呢?我的确在新的 iOS7 里看到了熟悉的 Metro 风格,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新的 音乐播放器,与PC端的 Zune 软件有极大的相似度,而在 AppStore 中又看到了很明显的 Holo 风格。好了,在微博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开始大骂苹果抄袭,甚至有人调侃说IOS7的顾问是袁隆平先生(杂交水稻之父)。但我不认为是苹果黔驴技穷,这是未来的UI设计趋势,只是谁先做谁后做的问题。尽管有许多地方与WP或是Android相似,但我依然看到了苹果自己的扁平化风格,虽然不一定喜欢,但只能说,苹果这次发布了一个不成熟的作品。类似微软的 Windows Phone 和 Windows 8,在UI上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