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江晓鹤 江小鹤2023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05 发帖数: 4,857 关注贴吧数: 55
琉球在中日之间位置与作用的变化 第一,1600年8月,萨摩坊津的商人将朝鲜战争即壬辰之役中被扣押的人质茅国科(大明总理军务都指挥茅国器的弟弟)送到福建福州梅花津,而且将萨摩藩岛津氏的信件(由德川氏的外交顾问禅僧西笑承兑起草)交给茅国器,表示希望日明和平,并且重申了对“金印”和“勘合”的希望。明朝皇帝对此表示嘉奖,并同意每年允许两艘贸易船从福建赴萨摩。第二年中国船赴萨摩,但由于遭海盗抢劫并沉没,因此,萨摩与福建的直接贸易并没有实现。 第二,1602年,陆奥伊达政宗把漂流的琉球船三十九人送往江户,德川将军让他们返回琉球,并由岛津忠长负责遣送。琉球国王尚宁曾要求遣使来谢,这时正值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可是不知为何,尚宁这次却没有为此遣使送礼。1606年,岛津忠恒曾向德川家康提出要求,准备出兵奄美大岛,但同年6月,因为明朝的册封使(夏子阳、王士祯)来琉球,这一计划就暂时没有实行。 第三,这时,刚刚由德川家康赠字而改名为岛津家久的萨摩藩主,还派遣岛津宗安到琉球,打听虚实并向来自大明的册封使表示祝贺。这一年9月,岛津氏还有《呈大明天使书》,诉说“两地不通商舶者三十余年,颇以为慊矣。恭惟天使两老大人感我恭顺之诚,自今以往,年年使中华商舶来于我萨摩州,阜通财贿,何幸如之,然则皇恩德泽,当永矢而弗谖矣”。但同时给琉球国王《呈琉球国王书》则说,你们没有给萨摩送聘礼,是三司官的疏忽责任,“今岁不聘,明年亦懈者,欲不危而可得乎哉”。还指责琉球国与明朝通商,却没有承担明朝与日本的往来,“岂复非太平之象哉,我将军之志在兹矣”。纸屋认为,显然这是日本幕府与萨摩藩试图借着明朝皇帝遣使册封琉球的机会,通过琉球作为中介达到实现勘合外交。 第四,1608年,萨摩曾派遣两个使者(市来家政、村尾笑栖)去琉球,但仍没有达成目的,因此,萨摩才以桦山久高为将军,率三千军人于1609年3月4日经由奄美大岛、德之岛进入冲绳,把国王尚宁、王弟尚宏作为人质,这就是征服琉球事件。 纸屋敦之认为,即便如此,日本当时对琉球国王,还是把他当作国王看待的,尚宁面见德川家康时,还是穿着琉球的中国式衣冠,乘坐玉舆(凤辇),与家康对坐,显然,日本方面为了勘合交涉,还是希望琉球作为明朝的朝贡国,继续存在的。以上分析,也许可以让我们了解1609年琉球历史大转折的背景与原因。
看懂了琉球的命运,就认清了世界的真相 在琉球群岛中有一个叫庆良间群岛的小群岛,它景色优美,离琉球本岛(日称冲绳岛)很近,是著名的潜水胜地。 不过在70多年前的一天,这里曾发生过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 那一天岛上的一些居民突然对自己的家人和邻居痛下杀手,在把家人和邻居杀完后,他们又集体自杀。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正值1945年美日冲绳战役期间,准备进攻冲绳岛的美军打算先拿下庆良间群岛,将其作为前沿基地。 于是岛上的日军自然就要进行防守,那么他们打算怎么个守法呢? 先杀一下岛民再说。 日本人的脑回路真的是异于常人,你打仗就打仗,没事跑去杀岛民干什么? 按照日军的说法,这么做是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行动不受非战斗人员打扰”。 也就是说杀你是因为怕你打扰我认真作战。 在这个奇葩的理由下,日军用洗脑和逼迫的方式勒令岛上的居民自杀,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最终庆良间群岛的1000多居民几乎被屠戮殆尽,这下日军终于可以“认真作战”了。 然而等美军真打过来的时候,这帮人跑的跑降的降,总共就没放几枪。 被俘的日军: 美军攻占庆良间群岛仅用时5天,伤亡仅为31人,还不到死亡岛民的零头。 这城门失火,烧的全是池鱼,然而这只是日军琉球大屠杀的冰山一角。 在整个冲绳战役中,日军阵亡10万人(包括2万多强征的琉球壮丁),美军阵亡2.8万人,那么琉球居民死亡了多少呢? 当时琉球登记在册的人口是47万人,结果美军战后一清点,发现岛上只剩下11万人。 琉球死难者中真正死于战火的很少,大多数是被日军屠杀,根据专家的估算,琉球居民被日军直接屠杀的数量在27万以上。 此时的琉球并非刚刚被日本侵占,而是已经被日本占领了60多年。一代人都过去了,琉球人还是没被日本当人看。 那么琉球到底做错了什么,要遭此劫难呢? 这个群岛在历史上一直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主打就是一个与世无争,如果硬要说有什么错的话,那就是它太过弱小。
海飞新作《昆仑海》发布 呈演台州琉球双城暗战 作家、编剧海飞的新作《昆仑海》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日前在浙江台州临海举行,而临海的紫阳街、桃渚古城,正是故事的主要发生地。   《昆仑海》首发于《收获》2023年夏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海飞古谍世界”继《风尘里》《江南役》后推出的“锦衣英雄系列”的完结之作,讲述了古代战士维护沿海边境、抗倭击敌的故事。   海飞新作《昆仑海》。作家出版社供图   为何会有写台州与琉球双城暗战的想法?海飞表示,琉球遗留了太多明清两朝的遗迹和风俗。这里有充满海腥味的码头,有异域风情和升腾着的生活气息。小说中,在台州的春分日,海边渔民跳起热闹的花龙滚舞,戏台上演《花关索》剧目;在桃渚营,有官兵们春耕时抛秧、插秧的场景;在琉球,有当地人赤膊上阵的太鼓表演……街头巷尾、节气习俗、文化底蕴等纷纷跃然纸上。海飞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放置在自身“谍战世界”的地理谱系之上,将这部小说中无数的真实细节,一砖一瓦地构建起来。   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认为,《昆仑海》里有好看的故事和有韵味的文字,这些故事从临海的紫阳街开始生长,发枝散叶。在重重谍影中,读者阅读的乐趣和想象的翅膀,贴着古城的砖瓦飞行。明代抗倭的背景,让一个少年的大义和柔情刺破暗战迷雾,完成了一次精神成长。   
2023年中秋台湾教育人才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 24日上午,“双向奔赴·圆梦榕城”——2023年中秋台湾教育人才交流活动在榕职业学校推介座谈会在闽江学院报告厅举办。福州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围绕台湾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举措做沟通讲解,闽江学院、阳光学院、福州理工学院、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市属在榕高校围绕教学需求和面向台湾教师入职待遇等向在场台湾教师做岗位推介。 活动由福州市委人才办、福州市台港澳办、福州市人社局、福州市教育局、大学城管委会、闽江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精神,加大在榕职业学校招聘台湾教师力度,持续办好“扎根榕城·融合发展”在榕台湾人才系列交流活动,为台湾教育人才来榕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与便利保障。 座谈会现场,与会台湾教师反响热烈,并围绕关切问题同各相关单位做沟通交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台湾教师李锦雄、阳光学院台湾教师黄柏钦还结合在榕工作生活经历向大家作心得分享。 活动后,大家纷纷表示,祖国大陆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福州多区叠加的政策机遇优势明显,并对福州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的便捷生活和宜居环境感触颇深,希望有机会能来榕城就业创业、施展抱负,助力福州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设和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台湾教师站上大陆三尺讲台 24日,2023年中秋台湾教育人才交流活动暨在榕职业学校推介座谈会在闽江学院举办,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市直部门,闽江学院、阳光学院等6所市属高校相关负责人,围绕教学需求和台湾教师入职待遇等话题,与近50名省内外高校的台湾教师面对面交流。 会上,面向台湾的人才政策引起与会台湾教师热烈反响,大家围绕关切问题沟通交流,在榕台湾教师还通过亲身经历,分享在榕工作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在台湾高校任教超过10年的李锦雄2018年来到大陆,入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协助学校创建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信任是双向的,学校不仅将建设新专业的重任交给我,还支持我参与了许多科研项目,聘任我为教授。所以,留在这里发展,是最好的选择。”李锦雄说。 李锦雄的祖籍地就在福建,对故乡的情怀,也让他与妻子决心扎根下来。“我与太太也计划在福州买房、买车,在这里养老。”李锦雄说。 “到大陆一定要来福州看看。”来自阳光学院的台湾教师黄柏钦获得感满满。“我的孩子在福州读幼儿园,全家都缴了社保和公积金,进行人才认定后还能享受到真金白银的购房补贴。” “来这里不愁没项目做,就怕时间不够用。”黄柏钦说,福州有很多台企,台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专长,进行横向课题研究。
《琉美亲善条约》 《琉美亲善条约》,中、英文本各四份,双方各执两份。笔者据陶德民主编《卫三畏在东亚》一书图版,整理条约条文如下: 一、此后合众国人民到琉球,须要以礼厚待,和睦相交,其国人要买求物,虽官虽民,亦能以所有之物而卖之,官员无得设例阻禁百姓。凡一支一收,须要两边公平相换。 二、合众国船或到琉球各港内,须要供给其薪、水,而亦公道价钱支之。至若该船欲买什物,则宜于那霸而买。 三、合众国倘或被风飓漂坏船于琉球或琉球之属洲,俱要地方官遣人救命、救货至岸,保护相安,俟该国船到,以人、货附还之,而难人之费用几何,亦能向该国船取还于琉球。 四、合众国人民上岸,俱要任从其游行各处,毋得遣差追随之、窥探之,但或阑入人家、或妨妇女、或强买物件,又别有不法之事,则宜地官拿缚,该人不可打之,然后往报船主,自能执责。 五、于泊村以一地为亚国之坟所,倘或埋葬,则宜保护,毋毁坏其坟。 六、要琉球国政常养善知水路者以为引水之用,使其探望海外。倘有外国船将入那霸港,须以好小舟出于沙滩之外,距引其船入港,使知安稳之处而泊船。该船主须以洋银五员而谢引水之人。倘或出港亦要引出沙滩外,亦谢洋银五员。 七、此后有船到琉球港内,须要地方官供给薪、水,薪每千斛价钱叁千陆佰文,水每一千斛六百文。凡以中大之琵琶桶六个即载水千斛。 合众国全权钦差大臣兼水师提督被理以洋书、汉书立字 琉球国中山府总理大臣尚宏勋、布政大夫马良才应遵执据 纪年一千八百五十四年七月十一日 咸丰四年六月十七日在那霸公馆立 条约原文按当时中国习惯,每一条款前都是数字“一”字,现改为按顺序编号,共七条。从行文看,这份条约中文本似乎是英国传教士伯德令所起草,未经罗森校正,有些行文不规范、不准确,不符合当时汉文官文书习惯。条约中还有个别漏字,如第四条的“地官”似应为“地方官”。前后不一致也是这份条约一个缺点,如开头将美国称为“合众国”,第五条却称为“亚国”,这种简称不应在正式条约中出现。这份琉球-美国条约的一个突出亮点,是依然使用“咸丰”年号。
冲绳知事访华为何要去通州祭拜? 请愿书没有改变清政府的决定,林世功遂决定以死殉国。同年11月20日,他以个人名义向总理衙门呈递了一封请愿书。书云: “……敝国惨遭日人益肆鸱张,一则宗社成墟,二则国王、世子见执东行,继则百姓受其暴虐。……惟有以死泣请王爷暨大人俯准,据情具题,传召驻京倭使,谕之以大义,威之以声灵,妥为筹办,还我君王,复我国都,以全臣节,则功虽死无憾矣!” 当日上午,林世功自杀殉国,留下绝命诗二首: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林世功之死,多少触动了清朝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叹道:“此诚忠臣也!实属可悯。”赐银二百两,将其安葬于通州张家湾琉球国人墓园。 通州张家湾的琉球国人墓园,如今已不复存在。但这段历史始终铭记在关心琉球历史的人们心里,曾多次有琉球国人后裔到访张家湾,来寻访遗迹。7月4日,来访的冲绳知事玉城丹尼在此为先辈亡灵奉上祭祀用品,双手合十,喃喃低语。他说,他祭拜时遵循的是琉球习俗,所用的香也是中国传过去的,和日本用的香不一样。通州区博物馆向玉城丹尼赠送了琉球人王大业墓碑拓片,这是曾经的张家湾琉球国人墓地仅存的遗迹之一。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