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乐寿李保坤 庆云乐寿李保坤
书法爱好者,喜欢创作诗词歌赋。
关注数: 271 粉丝数: 505 发帖数: 28,609 关注贴吧数: 6
【村庄由来】河北庆云镇 庆云镇(39个村) 【庆云】位于漳卫新河北岸。据李氏谱书记载:自唐初李氏居此,称李太谱家,属庆云乡。《庆云县志》云: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为避燕王棣讳,将西无棣县改称庆云县。同年县治移至于此,遂改称庆云。分东关、西关、东城里、西城里四个行政村。 【王母庙】位于庆云镇东北偏北3.5公里处。据宗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宗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村旁有一王母庙,借此取村名王母庙。 【四合村】位于庆云镇东北偏南1.4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崔、齐二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崔、齐二家座落有距,各以姓氏取村名崔家、齐家。嘉靖年间,李氏由庆云太谱街迁来,又立一村,沿用原籍名称,为李太谱家。后冉氏由河间冉家三角迁来再立一村,称为冉家。世经历代,四姓宗嗣繁衍,村域延伸,渐融一体,统称四合村。 【马家】位于庆云镇东北偏北3.1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马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马家。 【杜家】位于庆云镇西北偏南1公里处。明宣德年间,杜氏二世祖由杜南(今属山东庆云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杜家。 【陈家】位于庆云镇北偏西0.8公里处。明万历年间,陈氏七世祖由大陈家(今属山东庆云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陈家。 【冯家】位于庆云镇东北偏北1.7公里处。据冯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冯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瓦寺庄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冯家。 【石家】位于庆云镇东北偏北1公里处。明永乐初,石氏迁此立庄,借姓氏取名石家。石门宗嗣已绝,但村名仍用旧称。 【前秦】位于庆云镇北偏西1.5公里处。据秦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秦氏三户奉诏由山西洪洞县秦村迁此,三户南北分居,因该村居南,故名前秦。 【玉皇崔】位于庆云镇北4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崔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红庙迁居庆云城北五里营占产立庄。因村西南有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所建玉皇庙一座,故以此取村名为玉皇庙崔家庄。后简称玉皇崔。 【中秦】位于庆云镇北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秦氏三户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三户南北分居,该村居中,故名中秦。 【小秦】位于庆云镇北4.4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秦氏三户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三户南北分居,该村居北,取名后秦。后因村小,被称小秦。 【小宋】位于庆云镇西北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宋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为宋家。后因村小,改称小宋家。 【贾家】位于庆云镇北3.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贾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氏取村名为贾家。 【北尹】位于庆云镇北偏西7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尹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该村位于庆云城北,以方位、姓氏取村名北尹。 【北邓】位于庆云镇北7.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邓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因该村位于庆云城北,以方位、姓氏取村名北邓。 【油坊】位于庆云镇北7.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杨氏由河间卧佛堂镇迁此立庄,因开油坊,故以此冠姓取村名为杨油坊,后简称油坊。 【徐家】位于庆云镇北10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徐氏先祖名菠萝者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为徐菠萝,后改称徐家。 【簸箕李家】位于庆云镇北4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立庄,因以编簸箕为业,遂以此取村名为簸箕李家。分前簸箕李家和后簸箕李家两个行政村。 【可王】位于庆云镇北4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占产立庄,村内有名王强者,职掌课税,乡人称其村为课王。“可”为“课”之谐音,后演变为可王。该村属前簸箕李行政村。
【艺术欣赏】安宗波先生书法遗作大展 安宗波(1941-2003),字乐天,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生前历任县广播局局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渤海印社名誉社长等职。 宗波先生受家庭熏陶,八岁即开始临池学书。在京求学期间,饱览名碑法帖、牌匾楹联,见闻日广,眼界日高,为后来的书法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宗波先生对书法极其执著,常年笔耕不辍,多次拜访郭沫若、舒同、高启云、邹振亚、魏启后等书法名家,得其指教,书艺日进。真草隶篆无不涉猎,在溶汇诸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雄强朴茂、大气典雅的独特风格,从用笔结字到章法布局都能自出机杼,自成一格,得到书画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其作品在二十余个省市及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多次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传略被多家专业性辞典和地方志收录,有《安宗波书法集》行世。 宗波先生是庆云的早期文化拓荒者之一,倡议组建了庆云书法家协会、渤海印社等专业组织。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培养了大批书法爱好者。组织领导了冀鲁四县市、冀鲁八县市书法联展等大型书法展,促进了周边县市书法爱好者的沟通和交流。慕其德艺登门索书者络绎不绝,先生广结书缘,有求必应。其书作不但深得国内人士所喜爱,还被外国友人所收藏,书名远播。
【书法常写】四字名句 书法常写的四字名句 禅语洗心,戏墨听禅,自然天成,教学相长,度比江河、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 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 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 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 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 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 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 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 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 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 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 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 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