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傻子 黑马傻子
干过厨师,开过饭店,当过会计统计,当过文书,发过文字、摄影作品,曾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党刊报纸网络发表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得过优秀奖、一二三等奖。。。。。。现在任鹿邑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石化河南摄影协会理事,独家通讯报道。。。
关注数: 248 粉丝数: 449 发帖数: 26,195 关注贴吧数: 16
鹿邑:志愿者关注自闭症儿童  2013年4月2日,第六个“世界自闭症日”。为了救助自闭症患者,联合国大会于2007年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宣传日”。人们把自闭症患者叫做“星星的孩子”,蓝色是他们的主题色。人们相约在这一天,在世界许多城市的主要建筑物上点上蓝灯,意在传递温暖,驱散孤独。 给昭迪送去欢乐 鹿邑县赵村乡邱营行政村的邱范红梅今年10岁,有人蹲下,尝试跟昭迪打招呼时,他把脸扭向一边,不理会我们。41岁昭迪的爸爸邱海燕说,如果写报道,能否不写昭迪的学名,他不愿意让人们都知道昭迪是自闭症患者。听到昭迪爸爸这句话,昭迪妈妈范红梅的眼圈红了。邱昭迪出生时因缺氧导致癫痫病,10年来,为治愈孩子的顽疾,邱昭迪父母跑遍全国各大医院,花费30余万元,也没能根除。如今,邱昭迪在家见东西就摔,到处乱跑,邱海燕、范红梅夫妇说:我们是在没有办法,我们出去办事或走亲戚,怕别人笑话,总是把昭迪一人关在屋里。能有康复机构帮助孩子康复治疗改善自理能力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4月2日,鹿邑县一角爱心社团的助残志愿者张强强、岳军豪带着礼品看望了自闭症儿童昭迪,给昭迪送去节日的欢乐和祝福。 说起自闭症,仅刚刚过去的2012年,就有很多温暖人心的事情在中国发生——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全面实施。2011年至2015年间,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该计划于2012年度在全国各省市全面铺开。其中将对3.6万名0—6岁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给予补助,救助金额提升至12000元。   2012年6月25日至7月9日,中国残联康复部主办、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承办了“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学科带头人研修班”。由国家层面统一协调安排,全国知名专家作为讲师逐步开展的规范性培训对未来自闭症行业规范化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   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之“十百千万”计划(简称:蓝色关爱行动)在广州启动。主办方计划在未来3—5年时间内,期望惠及万名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     吴侠的“特殊经历” 38岁的吴侠是卫真办事处文化街24号居民,她有一个8岁的自闭症儿子吴明洋,吴侠的丈夫在孩子一岁时就离婚了,7年来靠吴侠一人的小卖部维持生计,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坚强的妈妈吴侠没有放弃,近年来,去郑州儿童医院、商丘爱诺康复中心为儿子康复治疗,如今,儿子终于可以喊妈妈了   照顾自闭症儿童不仅需要爱心,更要有耐心。
独家采访:张绿峰,家乡父老乡亲眼中的勤快孩子 被誉为河南正能量的火海救孕妇的19岁英雄张绿峰,在家乡父老乡亲的眼中是一位勤快的孩子。 当了25年村支书张祖俊这样说道:“绿峰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一直是很勤快,虽然话不多,勤于帮助别人,是个好孩子”。 “去年收麦下大雨,绿峰在自己地里抢收麦子,看到邻居张正里麦子被大雨泡汤,他丢掉自己家里的麦子,赶快去帮助他家里收麦,73岁的张正里直夸这孩子仁义,老张的孩子落户到新疆,每年都是绿峰这孩子帮助老张干农活的”邻居张正国插话说着张绿峰。 张绿峰的妈妈今年46岁,是个地道的农村家庭妇女,一问起儿子救人的事情,她说“我昨天才知道,要不是乡里书记镇长今天上午来家里看望,真不知道儿子在外的事情”,妈妈心里很平静,朴实的表情絮叨着绿峰的情况。 “绿峰是我的二儿子,今年19岁,这孩老实不爱说话,就是勤快,谁家有事不叫他知道就去帮忙,出去打工快一年啦,省事,不喝酒、不吸烟也不给赖孩子掺和,家里活不干也得给别人帮忙,邻居都喜欢这孩子,他上学初中勉强毕业,就是想挣点钱给家里减轻负担”妈妈小声絮叨着孩子的情况。 绿峰上小学时成绩还是可以的,还是班里的班干,负责卫生,平时离学校很近,都是第一个到校打扫卫生。绿峰的四所楼希望小学是河南省交通厅扶贫帮扶的援建希望小学,当时在全省也是示范希望小学。现任校长张建东说道“学校出个见义勇为的英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与光荣,我们已经在师生中号召学习张绿峰的救人事迹”。2002年教过张绿峰的班主任孔令梅回忆起张绿峰情况,那是一个劲地高兴,“这孩子太有印象啦,不仅学习好,还是班干,交给他的任务准能完成”。孔老师拉着我们找到一块墙体瓷砖讲述9岁大的张绿峰的印象故事。当时希望小学建好后,墙体瓷砖被一位调皮孩子砸掉两块,绿峰看到后,就从家里正在盖房的爸爸手中要回几块瓷砖,让爸爸现场教会粘瓷砖的活儿,带着水泥和瓷砖,到学校沾补整齐,校长老师到校后直夸哪个村民干的好事,可学生告诉是张绿峰干的,直让校长老师直感钦佩。“这孩子有建筑才能,长大肯定有出息,这不就出名啦”孔老师夸着孩子笑的拢不住嘴儿。 张绿峰救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派出文明办、团县委、网络办等负责人前往张绿峰打工之地慰问看望他,送去表彰信一封,慰问金5000元。家乡的观堂镇陈东震书记带领班子到英雄的家里慰问英雄妈妈,送去大米等生活用品,二高一角爱心团队、远志高中爱心团队、鹿邑助残联络站等自愿者慰问英雄的妈妈,送去锦旗一面以及营养用品。妈妈孙玉平说“孩子救人摊上谁都会做的,没有多大贡献,俺家也能过得去,只要儿子开心就行啦” 据悉,共青团鹿邑县委发出了号召全县青年向张绿峰学习的通知。
鹿邑籍战士张金涛击败外军夺比赛8个第1 震撼当地电视台 两次参加军区比武、两次参加国际竞赛、两次参加中印尼联训,次次有不俗表现,次次有金牌佩胸。   济南军区某团七连排长张金涛,就是牛!   1月21日傍晚,为备战全军大比武进行了一整天高强度训练的张金涛,拎只铁马扎坐在本排宿舍前,边擦拭爱枪,边语气平和地向记者讲述他的传奇——   2008年,为在济南军区组织的比武中斩获佳绩,张金涛在30米悬崖攀登课目训练中,悄悄在自己背囊里多塞两个哑铃,即使这样,他还不断给自己增大训练量。   训练场多流汗的结果,使张金涛在比武中一“黑”到底。当年7月的比武场上,有个课目要求选手翻山越涧后执行任务。200多米高悬崖绝壁之间,河流湍急。张金涛在接近终点时,由于身体下沉,锚头松动,他伸手抠住一条石缝,把锚头摘下来咬在嘴里翻上崖壁,完成全部动作。比武结束,他在近百名全区精锐战士中脱颖而出,以战士组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摘取桂冠,随后被军区评为“十大精武标兵”。   2009年,张金涛和其他7名队员一起,远赴斯洛伐克参加国际竞赛。   7月2日零点左右,轮到中国队亮相。障碍场上,打开头灯可视距离不足15米,但200米的距离却设有10多处高难度障碍。比武要求,参赛队员要各背负25公斤重背囊,协同将40公斤重的圆木连人带木翻越障碍物,圆木着地则扣分。张金涛与队友都没见过这个课目,他鼓励大家:“课题再难,也得服从实力!”   此后,他们正是凭着过硬素质,以3分11秒的成绩通过终点。而这个成绩,超出原纪录1分零9秒。一旁围观的外籍裁判热烈鼓掌,连称“不可思议”!   这次比武,张金涛与队友们摘取了13个项目中的8个第一,国际裁判组和外军领队等50多人纷纷祝贺。次日,当地电视台报道:“中国军人让世界感到震惊!”   如今,当上排长的张金涛仍是联训比武中的种子选手,至去年7月中印尼联训结束,先后参加军区以上比武6次,先后夺得17个小组第一,6项个人第一,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一等功各1次。2012年9月,张金涛被济南军区授予“优秀教官”和“特等射手”荣誉奖章。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