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敬崇焕
最敬崇焕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278
关注贴吧数: 0
辞职 由于我很忙,没有时间再管理贴吧,所以提出了辞职。(有些时候我是叫别人帮我管理贴吧的,但是现在我们都很忙,没有时间再管理贴吧,所以辞职)
【公告】袁吧被封ID 我从注册雷武格勒起我就不想挺袁,现在我注册新的就是要反袁 作者: 塞桓雷 封 2007-3-11 08:17 回复此发言 删除 ------------------------------------------------此人冒充塞恒雷,已被封帖和封ID
【介绍】袁崇焕生平简介 袁崇焕生平简介 生辰: 1584年4月28日.农 祭日: 1630年8月16日.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袁崇焕是明末杰出军事家、爱国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等。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阻止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问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但崇祯帝听信谗言,中皇太极设下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磔刑处死,其尸身被百姓所食。其部下佘义士夜窃其尸葬于今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即原广东义园,并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袁崇焕被后代史学家誉为“明朝第一将军”。 袁崇焕将军之死,是中国社会千年之悲剧。
崇焕八景(转贴) 崇焕八景八景之一文阁春晖文阁--即文笔之意,位于水南东江边脉洲处,与崇焕偶像熊飞将军故乡的榴花塔相对影,水南历史上名人辈出,兵部尚书袁崇焕、谭御史、植榜眼,举人唐承恩等,才高八斗,不计其数,鼓励著后人努力争取功名。除了文边,还有武将,袁崇焕文武双全,镇守三关,武进士叶镜海,飞星踢斗,成为佳话,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大力士陈镜开亦是水南人,著名红角牛的故事就发生在水南的陈屋村。 八景之二水南学宫水南学宫,又称缘瓦背书院,书院正厅供奉著孔夫子像,凡儿童入学之前,必拜孔子,学生跳皮、懒惰,家长、老师罚其跪拜,崇焕小时候就读于此,他勤奋好学、聪敏过人,经常得老师赞许,自然他就成了村中小孩学习的榜样。但有一次,后金又进犯中原崇焕心急如焚,他在土地庙前急书…土地公公,土地公公,崇焕要你守辽东!崇焕的举动被村中一些人指责是渎犯神灵,无奈何老师、母亲要他在孔子像前罚跪。 八景之三石街晚渡 水南在东江河边,地名由来南边是水之意,昔日水南西至石碣圩,东至石龙林屋,称十八坊,河边石街繁华热闹,米辅、青楼、烟馆、茶居林立,傍晚穿梭南北的人群,靠摆渡过河,崇焕爷爷在此开了木材行,当年的徐尚书就住在河对面鳌峙塘,小崇焕智斗徐尚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八景之四虾毑戏夷 水南有金虾毑庙,形似虾毑,(一种介于蟹与蟛蜞之动物)相传庙前小水井繁衍著金虾毑,洋夷入侵,妄想掠夺,搬来洋水泵,郄吸不尽井中源源之水,费尽心机,但无法获井中实物,唯有望井长叹,悻然离开,溜之大吉……故事比喻水南民众扎根乡土爱家爱国。又传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起义前,曾在此活动,传授拜上帝会。 八景之五三界灵腃 三界庙又称袁督师祠,是水南十八坊中著名的古建筑,袁崇焕受奸臣所迫,辞官回乡时,将打算在罗浮山修小茅庐隐逸的银两,捐此维修,并写下著名的┏重修三界庙疏文┓,民间传说崇焕小时背上曾生疮,其母亲叶氏往三界庙拜神,见瓦面漏雨,伤了泥菩萨蕯脊,即找泥水匠修好,结果小崇焕背上疮亦好了,所以传说袁崇焕是三界公的化身。袁崇焕被害后,乡人为纪念他,冒着朝庭追究,要杀头的危险,在三界庙后增建一进,为袁督师祠。 八景之六袁大司马 袁大司马是专门纪念袁崇焕的庙宇之一,供奉著袁崇焕的座像,四面八方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故乡人 民永远怀念英雄。“学英雄,爱祖国,建家乡”是英雄故里人民的誓言。 八景之七三宝庵慈 三宝庵亦是水南十八坊的古建筑,在三界庙袁督师祠东面,为纪念袁崇焕,水南每年游会,必是以袁崇焕书像领头,其余各庵庙均派出人手,撑持著各种书像礼仪,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古老的传说…人们盼望神护佑,保一方平安,有唐洪村美女,嫁现神为妻,后称金花夫人,使此带人民安居乐业。袁崇焕誓言“忠魂依旧守辽东”可见,他是人民心目中一个更伟大的神! 八景之八榕阴天涯 天涯亭在水南北面,古有好善者,在大榕树下筑亭,供路人乘凉避雨,有小贩等在此卖茶点、糖水、因为此地离河边较远,挑水不便,有小贩直接用鱼塘的水煲糖水,另有一番风味,古有民遥道…“天涯饮糖水,‘塘’水又加糖”出于此处,这里成了周围人来往古镇石龙的歇脚点。几百年前,有关袁崇焕的民问故事在此传颂,脍炙人口。
祝本吧的所有人:新春快乐! 祝大家春节快乐!谢谢大家对贴吧的支持。虽然我们贴吧的贴子不多,但是每一个贴子都代表我们对袁督师的无限的崇仰,我想只要精神在,我们这个贴吧总会有繁荣的那一天的,大家说,是吧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美满幸福!
袁崇焕贴吧吧主预祝大明宫词贴吧吧主及其所有人新春快乐 祝大家新春快乐!
去过袁崇焕纪念园的人请谈谈经过和感想 若是吧里有人去过纪念园的,请你们把自己参观的经过以及感想贴上来,讲给没有去过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儒将排行榜[转帖] 一 孙武:春秋吴国将军,可谓世界级的军事鼻祖人物,一部《孙子兵法》已开全世界军事理论之先河。最牛比的则是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经典战例——五战五胜,直取郢都,更是让后代无数军事专家为之望尘莫及。应名列中国古代战史十大儒将之首。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的袁崇焕(剧照) 袁崇焕
《袁崇焕》北京开演新传统 彩排曝剧情内幕 演“京城报警起狼烟”,于魁智步履匆匆登场,亮相。他头戴改良帅盔,身着黑底金色软甲,披着红绒斗篷,不戴髯口,眉宇间透出睿智英武之气,一代令后金将士胆寒的儒将站在了观众面前。于魁智接下去唱的?眼西皮原板?演转?眼流水?演酣畅淋漓,又迎来一阵掌声。 剧中,袁崇焕于狱中唱的大段?眼反二黄散板?演转?眼原板?演,有愤,有忧,有英雄的气概,有壮志未酬的抱憾,更有着为国为民的心焦不安。唱到“眼见那夕阳无语下苍山”一句的清吟时,身陷囹圄的袁崇焕胸中的无奈与对国家安危的焦虑之情,跃然而出。最后一句“却不知何日里扶河汉、挽狂澜,扫尽狼烟,勒石燕然”,于魁智陡然拔高,唱得激情澎湃。接下来,袁崇焕与成基命对啃的?眼快板?演,既唱出了成基命的心理过程,也唱出了袁崇焕性格中乐天的一面,而且于魁智、杜镇杰两位名老生咬得非常紧,颇似老生间的《坐宫》,很有欣赏性。 最后一场袁崇焕赴刑场时唱的(高拨子导板·回龙·慢板·原板·散板·摇板)中,(高拨子慢板)是京剧中从未有过的板式。这段唱腔,于魁智唱得荡气回肠。而结束曲“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令观众既为袁崇焕叹息扼腕,又给观众留下了许多思索。
袁崇焕祠、墓和庙 !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位于东花市斜街52、50号和龙潭路8号。袁崇焕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和抗清名将,现存祠堂五间,壁嵌石刻,祠后为墓园并存清道光十一年(1831)吴荣光撰“有明袁大将军墓”碑,龙潭湖公园畔有袁督师庙三间,内有康有为等人撰书石刻及门联多方。 袁崇焕(1584-1630),祖籍广东东莞,后落籍广西藤县。明万历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他心系辽疆,关心国家安危,毅然投笔从戎,官至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获宁远、宁锦大捷。阻遏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攻下遵化,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闻讯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后皇太极未敢再犯京师。但昏庸的崇祯帝却听信阉党余孽的谗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而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袁崇焕被处死于西市。其部下佘义士深明大义,“夜窃督师尸”,葬于北京崇文门东花市斜街,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世佘幼芝女士。乾隆四十七年(1782)真相始大白于天下,千古奇冤得以昭雪。 袁崇焕祠墓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崇文区东花市斜街(东二环广渠门立交桥西北),乘公交车57、23、715路在广渠门站下车。
中秋节,使我不禁又想起了袁将军在中秋写的那首诗,唉...... 这是袁将军过的最后一个中秋,唉......想起来就使我心痛啊...... 狱中对月 天上月分明,看来感旧情。 当年驰万马,半夜出长城。 锋镝曾求死,囹圄敢望生。 心中无限事,宵柝击来惊。
“听雨”为何意? 袁崇焕故居正中有一座小小的“听雨亭”,上悬崇焕手书“听雨”匾额。这究竟何意?有篇文章中说“想起《诗经》中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句,有志之士乘时奋起,袁崇焕身处末世,想必“听雨”二字寄托的正是他在那个风雨飘摇时代壮志满怀的感受吧!” 大家认为“听雨”是何意?
袁将军写给亲人的诗(唉......) 记 母 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归来。 母年已老家何有,国法难容子不才。 负米当时原可乐,读书今日反为灾。 思亲想及黄泉见,泪血纷纷洒不开。 寄 内 离多会少为功名,患难思量悔恨生。 室有莱妻呼负负,家无担石累卿卿。 当时自矢风云志,今日方深儿女情。 作妇更加供子职,死难塞责莫轻生。 忆 弟 竞爽曾殇弱一人,何图家祸备艰辛。 莫怜缧绁非其罪,自信累囚不辱身。 上将由来无善死,合家从此好安贫。 音书欲穿言难尽,嘱汝高堂有老亲。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这是袁将军的《哭熊经略之二》中的诗句。大家觉得袁崇焕的结局是否跟熊廷弼的结局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处?我觉得是这样,而且我又觉得袁崇焕可能当时会料到他以后的结局。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见袁将军非常伟大了!!!
有人谈及大汉帝国军队时竟然这样说袁将军的军队,太过分了!!! 言词如下,括号里的:“汉武帝时期的大汉帝国军队 哪一句话可以称为中国最让人自豪得热血沸腾的话? 很难找得到比这么一句更好的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也许这句也不错: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很威风的御驾亲征,结果差点回不了家,他可能会想,如果是韩信带兵……不过他的后人很替他争气(这和垃圾的明朝不一样呀,想当年土木堡,可是后来明朝的军队除了戚继光那会还可以玩一玩,估计包括袁崇焕的军队拿到早些时候连陪练都轮不上),李广、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对匈奴主动出击,那时候的汉军和匈奴打,可以以一敌三!(当然是考虑了汉人兵器更好的缘故)联想后来被迫西迁的上帝之鞭们,这支部队绝对是当时世界第一。 不过后来汉武帝尊儒,汉人的战斗能力从此每况愈下。” 在赞扬别的历史上的军队及其军事家时,也不应该这样贬低其他的历史上的军队及其军事家!大家说,是吧?!
讨论:祖大寿的叛逃,袁崇焕、崇祯...... 很多历史书上说他是因为害怕被杀所以才叛逃的,后来,袁崇焕在狱中写信将其召回(当然是崇祯命令的)大家对袁崇焕有何看法?对祖大寿又有何看法?对崇祯呢? 这是我依次对这些事是这样看待的: 祖大寿是厌恶崇祯,可能并非是怕杀吧。而袁将军真的太无私、我又觉得他太吃亏了。至于崇祯在这件事上又显得无耻。 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袁崇焕遗迹(图)
讨论:求和的原因 袁崇焕曾两次提出要向后金求和,一位驰骋战场的爱国将军为什么会想到求和呢?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明朝的社会太黑暗,因此他认为光靠几个爱国将领在那里浴血奋战而奸臣把持整个朝政,这样能否不被朝廷干预而把后金军队赶走?显然,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他想到了求和。 这是我的观点,我想听听大家的观点。
请大家帮一个忙 哪个网站有袁崇焕的诗的注解,我现在只看到有诗却没有注解。麻烦大家找找,谢谢!
广东东莞人?广西藤县人?袁崇焕是哪个地方的人的可能性大? 两个地方的人各有各的证据,哪个可能性大?
袁崇焕临刑前的诗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谁能教我怎样帖图??
佘家乃大英雄!!! 1630年,明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深夜,一名男子来到西四刑场,取下了悬挂在高杆之上的一具尸首,尸身血肉模糊,体无完肤,这是被皇帝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将军的尸体,男子将尸体盗走,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过了200年,清道光年间,在北京城东南的广东人墓园里,立起了一座墓碑,上面写着,有明袁大将军墓.人们开始知道,当日盗走袁崇焕尸首的,是他军中一位姓佘的部下,这位佘姓义士把袁将军安丧以后,就隐姓埋名,在他的墓旁居住下来,一直到死,并且还留下了遗言,要求子孙世代不许做官,不许回南方老家,要居住在袁将军墓旁,为将军守墓. 佘幼芝,便是佘义士的后代.
太不象话了!!竟然有人说袁崇焕是"愚忠"!!气死我了!!!! 说这些话的人自以为自己是什么先进的新观点,其实这些人又迂又可笑.忠于国家有什么不对?都像他们一样自私国就完了!!再说如果是他们这样的观点,那历史上的大部分英雄人物岂不都成了"愚忠"?荒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