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110
hotline110
湖州城里的
关注数: 225
粉丝数: 669
发帖数: 59,548
关注贴吧数: 31
漩涡潭 港里水流的急形成的漩涡潭
青蛙和田鸡的区别? 何人给上个图片?
讨论讨论上海“石库门”。 其实我对于上海人讲的石库门一直有种糊涂的感觉,我在湖州蹲过不少好人家个老房子,参看上海人讲的石库门 以及照片,发现上海人的石库门建筑大门明显是受到西洋建筑风格的影响,那些装饰花纹都是。而湖州的建筑,那个大门明显是中国传统的装饰花纹,云龙纹那些装饰,也许湖州的建筑更早,是属于清朝时期的。 我想对比说明的是,首先那个大石头门,是有黄麻石凿出来的,左右各一长条,上面再一块石头横在上面。组成一个石头门框,右边的石头门框与墙头有一个斜面斜进去,斜015公分到20公分的样子,斜进去可能与风水有关,那种两扇大门的石头门框大部分都是这样建造的,石头门框上面以及边上有些传统的花纹装饰在上面。由于我蹲过的老房子已经被全部拆完拆光,现在没有办法去拍个照片了,下面画个简图。其实大石头门和墙面不是平面的,右边的部分斜进墙面的。大门口有麻石板是作为起步石的。我大门上画的黑点是铁泡钉,记得是铁的不是铜的,因为木头大门包上铁皮要用泡钉钉牢。门里面关上大门用“门杠”杠上。
啥个叫热疖头?图解。 由于现在空调的广泛使用,小百细大人也照料周到,所以现在六月里生热疖头个小百细基本上无不哉,靠十年之前吾到中医院去,看见一个女个抱个小百细来看病,医生讲:这个就是热疖头啊,介歇么无不哉啊,看不见哉啊,你怎么把小人热的闷出来的?要风凉通风... 所以讲,现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图片中,年纪轻的要弄清什么是热疖头?已经蛮困难了。更不要讲什么是疽,什么是痈,什么是疔,疮,连脓窠疮是什么估计认得都有困难。 还有热疖头的疖怎么读?估计读起来都有问题,各地估计也不尽相同。我们湖州热疖头nyih tseh dei,注意疖读tseh。 所以,我好不容易网上寻着这么一个图片贴出来,大家看看,当然热疖头有些外形还要吓人,因为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不一样。
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正确理解。 这个就是宇宙的天网。
提意见:为啥咾我发的“麻腐和凉粉是两种东西”这个帖子被删? 几个月前我发“麻腐和凉粉是两种东西”一文,是因为现在吴语区人明显受到北方人凉粉这个观念的影响,概念混乱。 我们吴越地区原本有凉粉,是用凉粉果,就是浙江金华叫“木莲”这个藤本植物的果子挤压揉搓出果胶,用凉水沉淀做成的。(木莲就是薜荔,侪家查一查网路就晓得) 这个不同于用苦槠粉,绿豆粉,番薯粉等做的麻腐。所以当时我写了个帖子说明。 无缘无故删除我的帖子我不太高兴的,毕竟花了不少精力写的真宗贴子。
吴歌中这个“擷”字怎么读的?? 见图片:
鴉字如何读?老鸦? 其实湖州人的土话老鸦如何读,我也不清楚。因为城里无不啥个乌鸦,故而好像没有听过老老头老太婆讲过这个读法,也可能我忘记了。浙江永康的讲法我清楚,因为我老头子常讲。 查汉典: 鴉,《廣韻》《集韻》《正韻》於加切《韻會》幺加切,音椏。 於加切,这个应该是ua,符合永康的读法,而且永康人的椏也是读ua的,树椏。所以完全正确。而且永康“夏”是读ghua,下也是ghua。 但是椏字在湖州是读o的,同丫头的丫音。如此看来北吴语“鸦”是读o的。 最后,潘悟雲“鸦”写成ua,夏写成ghua,这种是浙南的。
长生果与长生果肉 长生果,花生也,湖州人老法皆是讲长生果,估计北吴语多用之。我老家浙江永康是讲“落花生”的,先贴张照片。小辰光,吾在五七干校,当时田畈里种长生果,秋天辰光去拔,就是图片中这样子,长生果都生在根上的,这是个奇异的植物,故而有特殊功用的,多吃使人长生的,中药中那些古怪的中药都如此。 再讲长生果肉,长生果肉当然就是长生果的肉咾,见照片:油氽长生果肉,应该是标准的北吴讲法。现在这种油氽花生米讲法并不是标准北吴语,从花生的生是个文读sen也晓得,这是个媒体官方词汇。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已经被北方土人占领!且不学无术。 什么姥姥姥爷一般在口语中使用较多,什么姥姥比书面语外祖母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 这活脱脱就是一个北方土人的口语。 普通话是什么?,上海是江南吴越语重要的城市,吴语讲什么?上海教委教研室不懂吗??? 上海教委教研室尊重原著了吗?就是原著是姥姥的也要注上是上海外婆。平且纠正姥姥 这个错别字写正字为嫽嫽。
汉语有黄大豆黑大豆?看的我昏倒了! 50多年来一直就讲的黄豆,黑豆,赤豆,绿豆。.... 那里有什么黄大豆黑大豆?是不是再来个花大豆??? 是不是不加个大字就难过?
论“兮”音。 说文解字:語所稽也。从丂,八象气越亏也。凡兮之屬皆从兮。胡雞切 康熙字典:《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 这样,我先从代表河南宋音的永康言话来看胡雞切,胡,永康方岩有胡公,姓胡的特别多,所以取匣母gh,鸡,永康人正确读法kie,这样比较能够推断胡雞切。 写这个主要是为了解决湖州人言话中的语气词问题,这种語有所稽也。 寻个汉典中的举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周南·葛覃》”,这个兮就是语气词,可认证为湖州言话语气中的ghe,ghie。
在知乎的河南分类上寻到“父”的读音了。 他们自己也不晓得为什么父亲叫baibai,白音,以为什么伯伯, 写者都是不晓得什么清浊声母的,写的普拼注音。其实这就是pai,与永康一模一样。
从人名称呼有没有阿字头发语词看南北文化的差异。 以前我就看过考古出土的秦军家书竹简,发现上面写的是什么叫一个“喜”的人这样的讲法。 众所周知,现在至少从江南而南,称呼人名,传统是绝对要带上阿字头的,网上随便寻个人名”唐卫斌“举例,江南传统叫”阿斌“,不会叫小斌之类。历史上象三国演义之类,除了江东吕蒙叫阿蒙外,曹操叫阿瞒,但是曹操当官之后就不能这样叫了,江南吴语也是如此,有身份了就不能在公众场合这样叫阿什么了,公众场合礼貌不好。也不晓得曹操为什么会叫阿瞒?历史上亳州还是江南文化圈的吧?是否春秋吴越以及更早的良渚文化形成这个地方的文化。 言话讲转来,总的来看,南方文化称呼人名是带上阿字头的,阿龙,阿丽等等。 但是江南的宋朝移民,那些中原河南的河北的(是否还有山西的就不晓得了),反正在浙江永康,称呼父亲叫”父pai“,或者”阿父“(估计受周边吴越语的影响),名字称呼也不带阿,比如人名林祥,叫”详“,这好像和我上面提到的秦简家书吻合了。
关于北语“怼”的吴语对应词。 今朝想着了,湖州人用“厾”toh。 譬使讲“言话厾回转”。就是别人讲话不顺我意,我用话反击回敬。厾如同厾石头一样,是击,回击。 考虑到toh这个发音,舒化的就是to,那么和怼可能是同源的,o>eu,to>teu. 我们考虑一下猴的发音,楼的发音都有同种规律。湖州猴读ghoh,读ghueh的是一种变音(活音),湖州乡下头读ghu(胡音),这是gho>ghu。ghoh是个促音。浙江永康读ghou。这些读音都有关系,明显看出,现在北吴读猴gheu的其实是文读音,文读音结棍,已经覆盖了不少北吴白读音,如我下面将要讲的楼,人民的人,仁义道德的仁。 楼字,湖州老白读是lo,loh,还是有正常的lo音和促化音loh,例证湖州老地名花楼桥(现在写华楼桥),但是现在一般人以为白读是leu(湖州成lei音),这实际就是文读覆盖了白读,而让人以为文读是白读了。楼字永康读lou 。这些读音也是都有关系的。
刚刚用吴语湖州言话在炒股同花顺上写的几句言话
嚼孛相,谈谈为啥咾鸟tiau官话读成niau ??? 其实这是唐宋之前t母转为n的一种现象,吴越鸟都是读tiau的,包括浙江金华永康都是读鸟tiau,个么为啥咾现在的官话鸟会得读成功niao,甚至现在很多吴越人都被官话这个鸟niao音带过来去了,还振振有词讲什么文读音,根本就是个官话,现代北方官话。 这个t变成n说来也话长了,永康人大多应该是宋朝移民,根据永康人的口语来看,这个t变n应该从南宋之后就开始了,尽管永康人鸟是读tiau的,但是很多t声母的字在永康确实变成n的,比如讲灯,丁这些,都是读ning,打读nai,等等。 所以,鸟读成niau也是有些历史的,不过当初宋朝移民难逃辰光,这么鸟tiao还没有变,只变了一部分字音,鸟niau是北方在南宋以后变得。
也谈我家家谱(附家谱几十贴图以郷吴语吧阅者) 最近几天吴语吧谈家谱的帖子比较多,我也来插一脚讲讲,顺便把自家的老底也抖出来了。 关于家谱,在浙江我感觉是浙江上八府比较重视,浙江上八府历来和浙江下三府不同,上八府作为一个文化集体,以前在外面就是老乡,上八府的,上八府老乡。而杭嘉湖作为下三府,与苏锡上海是一路的。 上八府的文化习俗和村坊布局,与太湖流域也是不同的,金华地区的农村村庄传统上家族组织严密,家族都有祠堂,一个村庄有几个姓就有几个祠堂,逢年过节就要祭天拜祖,家谱是都有的。 本人姓趙,走肖趙。宋太祖赵匡胤三十二世。先祖是北宋末年迁居到浙江的,约890年了,在元朝初从永康城里西街跑到永康乡下也740年了,以后就在原地没有动过了。 我家的家谱,是个统谱,也就是说涵盖了永康东阳武义地区赵姓的家谱,把赵匡胤系,赵匡义系,赵匡美系都包含的一个家谱,故称统谱。1931年以前修的统谱都是合修的,2005年这次,有一支他们自己单独修了,故这个我手里的统谱少了一支。而且现在修的家谱把女儿也编进去了(以前是只写入男丁的,女儿出嫁只写适某某地方某人),所以现在开始混乱了,而且我估计,这次续修家谱也是村里中老年有传统文化精神的人干的,工作量很大,以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家谱的修纂工作将难以为继了,中华文化处于一个极其糟糕的境地了。 下面我把我手里的家谱贴一点图片,大家可以阅览阅览 ,
3658商城安全?? 这个和钱宝网是否一个性质?? 月利率7%~15%,不要吓我,年利率都100%了。
注册十年多,发帖4.8万,百分之90以上都在吴语吧。 用户名:hotline110吧龄:10.2年发贴:4.8万
伏羲女娲图说明什么?? @江海鸿鹄 ,我想你可能对这个感兴趣,伏羲女娲图。正文之前,先讲讲吴越老读音和古音,伏羲读bu(bo) xi,女娲读na gua,这是现在吴越地方原旧存在的单字读音。 这幅伏羲女娲古画,画上是人首蛇身,蛇身缠绕。手上一个拿规,一个拿矩,背景是宇宙星辰,人身经脉明点。等。 这个古画,如果熟悉华夏民族道文化,就比较容易解读,不了解的看后也容易理解寓含的意义。 这个人首蛇身蛇身缠绕,寓含的是人身生命细胞基因的双螺旋结构,表示男女生命结构的根本。伏羲女娲表示了男女阴阳,双螺旋结构是一对阴阳的联合体。 伏羲女娲各自手里拿着规矩,规矩是表示宇宙的规律--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宇宙尺度,万物的总纲。 总而言之,这副伏羲女娲图实际就是一幅科学和生命的根本画卷,华夏道文化本质上就是科学,中国古代叫道,现代科学是研究道的学问。
200元的AC9还不如多年前49元买来的N4上网速度快。 49元买来的N4,150M无线路由器,小巧玲珑,设置方便,上网打开网页快,, 现在双11买个200多元的AC9,外形很大很笨,关键是上网很慢,有时打不开网页,有时网页图片显示不出或者很慢!! 腾达怎么搞的??当时还搞0元购,弄个屁啊??当然我买的是零售版,想弄个5G接智能电视,谁知道5G智能电视搜索不到!!!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