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
xfxy0907
关注数: 28
粉丝数: 230
发帖数: 8,677
关注贴吧数: 4
虽然是转译游戏,不过好像也没那么差吧? 20%损耗下没优化的游戏相当于“130w”的5700xt?
M1Max Premiere Pro跑分性能已出 导出性能和CPU相关 实时播放应该有ASIC单元参与 特效和GPU都是GPU相关 对比5600M的Macbook和Win最强笔记本11800H+3080laptop
苹果官方给的M1MAX理论性能相当于135w3080M 对比型号微星GE76 Raider 11UH-053
极乐迪斯科M1对比1070 最近Steam Mac版做了个大更新,加入了arm64的sdk,因此可以直接从Steam启动Arm原生版的游戏了。极乐迪斯科这个游戏虽然在Mac Store里很早就更新了M1原生版,但没有FPS计数器不好比较,现在它在Steam上也更新了原生版,就可以看帧率了。
GFX有WinARM版了,8cx和888差不多 跑30帧,和888、1065g7,和3dmark没什么区别
6700K古墓暗影多线程测试 最近朋友借给了我一台旧PC,拿来做个测试。 CPU:6700K 4核8线程OC 4.4G GPU: GTX1070 默认1850MHz,显存4000MHz RAM: 8GBx2 DDR4 OC 2666时序比较垃圾
高画质移植TGA最佳叙事《艾迪芬奇的记忆》登陆iOS 《艾迪芬奇的记忆》是由Giant Sparrow开发、并由安纳布尔纳互动发行的冒险游戏 ,于2017年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平台推出,2019年在任天堂Switch平台发布。 整个游戏以芬奇家族的最后一人,伊迪·芬奇为中心。她发现了一个使得其家族所有成员都遭遇了非正常死亡的诅咒。游戏中,此前因为家族矛盾而与母亲一起离开的伊迪·芬奇回到了位于华盛顿州海岸边上的祖宅,并且重新进行探索。她在探索中进入她的家人们的卧室,解开尘封的往事,了解到每个人独特的死亡事件。 伊迪·芬奇的秘密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广泛好评。诸多评论家称赞其游戏剧情与最终表现,将它视为对“艺术形式下的电子游戏”一词的绝佳诠释。它获得了第14届英国学院奖(2017年年度最佳游戏),并且在2018年的游戏开发者选择奖与2017游戏大奖中获得了最佳叙事的相关奖项。
Fantasian后章更新,这体量作为单机手游RPG够牛了 前半部:20~30小时,我玩了大概25小时 后半部:40~60小时,目前玩了27小时,感觉差不多有一半了 前半部主线推进,后半部有大量角色支线任务,可以自由探索地图。 主要还是Boss战比较费时,需要根据Boss特点调整队伍配装和天赋,在任务推荐等级打比较有难度,需要研究打法。 一共8个角色可以操控,场上3人,但可以在所在回合换人,不消耗当前回合。 优点是玩起来很舒服,专门以手机触屏开发,虽然是暗雷但有机制避免遇敌和批量高效清怪(中 后期还可以不打)。没有需要特意去刷和肝的地方,天赋树任意洗点,战斗系统成长平滑,每个boss都有特点,配乐很强,特效做的很好。 缺点剧情还是比较老套,各种地方都透露着经费不足,比如没有配音,大多数角色剧情都是用文字过场,没有中文。 作为FF系列衍生作品不错了,喜欢回合制JRPG的强推
M1平板锁GPU频率深度测试,谜底终于揭开 一楼审核
实测M1iPad无散热跑原神A12Z分辨率基本没问题 之前已经测过M1的11寸iPadPro渲染精度中对应的分辨率大概是1982x1384。后期效果设为高,关闭动态模糊(这个基本上都会关),设置如图
arm转译x86在实际大型软件中效率根本不行 苹果的Rosetta2的翻译效率已经是最高的了,gb5和spec综合平均在80%左右的性能折扣。然而实际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效率。 之前转译版本的IDEA使用起来非常卡顿,编译速度也和原生版差了2-3倍,全靠M1的高性能才能勉强不至于落后x86太多。 这两天Unity也终于推出了beta版的editor,它里面的切换项目平台,比如从Win切换到iOS,非常耗时,全程吃满CPU,同一个项目下M1使用x86版耗时需要90分钟,而原生版只要15分钟!! 所以类似Rosetta这种转译也只能过渡用用,实际效率根本没有理论那么好。因此生态推动能力非常重要,必须要找这些大型软件开发商给开发原生版才能用
苹果在内存上抠真的是业界毒瘤 不仅对自己的游戏生态没好处,安卓手游一样受影响
Wildlife加了一个更大压力的极限测试 手机还是别跑了
Unity3d测试项目,高通u似乎能正常跑了 把项目和unity都更新了一下,在三星865平板上测试貌似正常了,阴影可以正常显示,vulkan下画面看上去比较接近pc、mac版了,opengl下感觉还是有些不正常,可能是有些特性不支持。 可以直接对比pc的gpu。欢迎870、888、9000测试。 感谢@巴萨7号😂 帮忙测试
M1跑iOS版原神功耗和cpu占用率负载
原神有些地方确实可以吹一下 之前玩到30级主线结束就没玩了,周末上线抽一下甘雨碰碰运气,于是乎把剩下的剧情通了。 我觉得mihoyo主线任务和角色任务做的非常好,镜头什么的也很有电影的感觉,整体的代入感很好。并且画面、音乐、故事的协调性出类拔萃,在手游这个领域可以说独树一帜了。希望后续的剧情能够保持璃月这个水准就好了。 除了剧情方面,人物模型动作国内顶尖水平,毕竟老本行。场景就有点拉垮了,主城还是小了点,与其说是主城更像是一个村子。地名用词等文字方面十分考究,意境优美。 至于缺点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希望mihoyo能把故事讲好,赚到足够的钱以后也不是不可能做出真正的3A大作,比腾讯网易恰烂钱还是高一个层次
iPhone整机只能跑3w? 室温大概20度,帧率波动是跑动,20分钟后面是静止,看看功耗有区别吗?
不行了,这游戏一定得再发个帖 目前为止我玩了2个Boss战,以这两个的制作水平来说,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2020年的手机平台上的年度最佳了
假如k9k上平板算神U的话 那么A12X是超神 A14是超神二阶 A14X是超超神? 现在iPadPro2018二手能卖多少 另外苹果平板散热设计没问题,但11寸20多度室温下整机也就能带12-13w。300nit屏幕功耗2.1w,扬声器1w,cpu压力也会更大一点,gpu分个7w差不多了。 别把被动散热的平板想的多强,11寸持续性能也就a14刚好能完全发挥。15w以上参考笔记本一般都是要上风扇的
gpu跑分cpu内存功耗测试
三星5nm至少要比台积电n7p强吧 现在865机型可以看出芯片成本不高了,如果三星5nm不如台积电n7p,为什么不用n7p生产
关于linux/arm版的7zip p7zip停更后是不是就停留在16.02版本了?有更新的版本么?
大跌眼镜,gcc11下M1跑spec2017
魔兽世界可以吃满M1的GPU 目前唯一的原生Mac原生游戏。dota2 gpu功耗只有3.5-4.2w,打团甚至会掉到3w以下
好了,既然安卓的vulkan成绩都上来了 可以把曼哈顿测试这种六七年前的基准测试扔进垃圾堆了么
M1多核软解性能测试 2年前做的测试,来测一下m1 视频为5分钟的8k vp9 代码只做解码这一步,收到帧数据不保存和处理,计数后就下一帧 解码线程数设为8 除了m1都是以前跑的,m1用的ffmpeg也是4.0.3版本 4770hq是mac跑的 7700hq是Ubuntu
IDEA已发布预览版原生支持m1 这速度真的可以,离发布会刚过去一个月
Mac Mini M1游戏测试 占坑
mali24核的规模比A12Z还大 这真的是平板的规模
转别人测试m1魔兽世界正式服野外boss表现 视频up用的窗口模式,机器是MacBook Pro,分辨率1888x1062,5档画质,带常用游戏插件,后台开启录屏,最低34帧
TensorFlow发布更新加速Mac端性能 借助TensorFlow 2,可在各种不同的平台,设备和硬件上提供一流的培训性能,从而使开发人员,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能够在他们喜欢的平台上工作。现在,使用苹果公司针对Mac进行优化的TensorFlow 2.4版本和新的ML Compute框架,使用Intel Mac或采用Apple新型M1芯片的Mac上的TensorFlow用户可以利用加速培训的优势。这些改进与Apple开发人员能够通过TensorFlow Lite在iOS上执行TensorFlow的能力相结合,继续展示了TensorFlow在支持Apple硬件上的高性能ML执行方面的广度和深度。
win上的Cinebench是不是已经是icc编译的了
The Pathless试玩
a14gpu单个核心真的小 用平均面积算了下一个核才3.35亿晶体管,a14也就是13.4亿晶体管,M1也才28亿。
2年前我说7700hq不如a12x没人信 现在有R23了,a12x单核是987,多核4500
A14修复大核离线的bug了
12pro拍照动态范围 拍照发现天空的动态范围很高,就好像那一小片的屏幕亮度拉高了,但在微信里和别的设备上看又没有,截屏也没用。是smart hdr3的效果吗?还是屏幕的效果?11p和12是不是也有这效果?
A14跑分 有些人的散热器是假的吗
今天用这货跑了分,骁龙XR2
时过境迁,原来安卓也早已切换到了Clang/LLVM Android NDK 从 r11 开始建议大家切换到 Clang,并且把 GCC 标记为 deprecated,将 GCC 版本锁定在 GCC 4.9 不再更新; Android NDK 从 r13 起,默认使用 Clang 进行编译,但是暂时也没有把 GCC 删掉,Google 会一直等到 libc++ 足够稳定后再删掉 GCC; Android NDK 在 r17 中宣称不再支持 GCC 并在后续的 r18 中删掉 GCC,具体可见 NDK 的版本历史。那么A站使用LLVM跨平台就毫无问题了,并且A站也说了不使用MSVC或ICC这种闭源编译器
tbdr动态点光源运行于A11。别再造谣手机gpu对延迟渲染支持不好了,什么最大只支持4个点光源,还有什么半精度贴图
移动端的gpu有多弱 2020年末最强的A14的gpu的“持续”性能大概可以有MX250的水平。这乍一听好像还挺强的,手机都可以赶上几年前的笔记本入门独显了。虽然iPad上有更强的A14X,但是基本上性能都会给分辨率吃了,手机上带1080p,平板带2k。但想想,A14的gpu已经是2020年手机端的旗舰gpu了,那么有MX250水平的桌面旗舰显卡是什么呢?不考虑双芯卡,也就是2009年2月出的GTX 285或 2009年11月出的HD 5870。 也就是说,2021年出的移动游戏的最高画质其实也就是09-10年的游戏的最高画质的水平。那时候的高画质大作有那些? 孤岛危机 地铁2033 GTA4 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 孤岛惊魂2 生化危机5 蝙蝠侠:阿甘疯人院 极品飞车13:变速 尘埃2 如果拿2018年的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60帧作为标准,手机带1080p需要GTX 1060级别的性能,平板带2K需要GTX 2060的性能才行,即使制程小更新提升20%,大更新50%,大概也要A18/A18X才能实现,所以说手机性能够的洗洗睡吧
iPadPro11空载整机功耗 连Perfdog测的,所以cpu会有些负载,实际空载会比这个数据稍低些(但如果是连perfdog测游戏功耗,那直接减这个数据就行) iPadPro 11(2018) 亮度 1/4 - 150nit:1.51w 2/4 - 300nit:2.15w 3/4 - 450nit: 3.03w 4/4 - 600nit: 4.67w
这个吧要是可以改名就好了 改成AppleSilicon
A12X和平精英帧率功耗数据 设备:iPad Pro 11寸(2018) 分辨率:2388x1668点对点 画质:流畅90帧,抗锯齿关 室温:26度空调 亮度:1/4(150nit)音量:1/5
Mac版A14Z性能估算 只是根据现有的爆料估算,各位看着玩玩就行 1.单核: 爆料A14单核GB5成绩大约1700,刚发布的iMac2020上的10700K(
[email protected]
)单核成绩最高是1389,单核功耗30w。
小白测评光明山脉测试问题先不说以前小白测出过gt970跑崩坏 小白测评光明山脉测试问题 先不说以前小白测出过gt970跑崩坏3稳60帧的事情,就现在这个光明山脉看上去也很有问题。当然iPhone的散热是很差,但是也不至于差到这种地步。 首先,这个游戏安卓和iOS的特效支持是不同的,在画面特效设置里,安卓版有5项设置无法打开,而iOS版却可以,并且这5项对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当不知道的人看到这张图当然默认两个平台特效是一样的。同时只要稍微有点逻辑就知道这个曲线很不“正常”,一个正常的降频曲线,应该是一开始很高,然后下降到某一帧数再在某个范围里波动,像极客湾的曲线图那样
SPEC2017rate鲲鹏920对比Intel,AMD 有浮点成绩了,感觉还可以啊
iOS设备现代渲染特效演示 低配版Amazon Lumberyard Bistro。我加了个FPS计数器和切换1080p的功能,方便对比。Demo可以调节一天中的时间、雾的浓度、曝光,带自动镜头,还包含了A13最新特性。源码也提供了mac版,理论上可以直接和mac上gpu比较,然而我的垃圾intel集显根本不支持。有兴趣的又不能直接编译的可以把udid发我通过adhoc安装,最低支持A11和iOS13。 另外@这就是小号咋删号了,还有问题想问你,看到的话私我下
为什么2020年了还有人在妖魔化FP16 来罗列一下比较常见的黑移动端gpu的说法: 1.移动端比不上pc是因为API阉割了。 这个应该已经有不少人知道现在的移动端gpu都可以比较完整的支持跨平台的vulkan、metal等API了。 2.移动端比不上pc是因为没显存,带宽不行。 MX350和750Ti游戏表现是差不多的有些甚至更好些,然而750Ti的带宽是86.4G/s,而MX350只有56G/s。木桶原理,带宽的需求应该匹配gpu的算力和架构。而A12X的理论内存带宽也有66.6GB/s, 实际GPU模式也能达到45.9GB/s。同时移动端gpu设计才用tbdr、unified memory architecure、混合精度等技术都可以有效降低带宽需求。 3.移动端比不上pc是因为移动端都是用FP16渲染的,画质差。 这种说法就纯粹是某些人带节奏来误导大众了。 1)FP16不等同于画质差,要看使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定义一个变量计算1+1=2,使用Int64会比Int8算出来更香吗?该用FP16的地方去用FP32,反而浪费了内存和带宽。如果FP16实现的效果和FP32,使用的资源更少,功耗更低,那么应该支持还是反对?PS4、Switch上的gpu都支持FP16来提高算力,为什么不去喷主机,反而说主机优化好?2)移动端用的是混合精度,在某些人口中就变成了像切换DX11和DX12那样FP16和FP32非此即彼了。看看移动端的这个《Respawnables Heroes》FP16和FP32的情况:同理,即便是Demo的GFXBench,我相信也不能仅靠FP16完成,说全都是由用FP16的依据在哪里? 再回到古墓丽影暗影这个游戏,这游戏按苹果说法是直接通过Rosetta运行未经修改优化的,那么首先要损失大概40%的CPU效率,GPU通过Metal可以相对比较高效的运行,Mac上的游戏针对的硬件很多都没有对FP16很好支持,所以FP16带来的优化无从谈起,更何况很多移动端上的特性比如对带宽的优化都无法利用上。 再说一下火力全开2。拿这个游戏的画面去给路人看Aztec Ruin、Grid Autosport等游戏,大家觉得哪个更有说服力?它根本反应不出移动端gpu的真实表现,说服力会比GFXBench高?再者,火力全开2里存在延迟渲染的问题我之前发帖说过,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而且这回苹果可是很贴心的在Xcode直接自动给提示了:用火力全开2开着bug去比,就好比把移动端gpu的特性全都阉割了,怎么不把pc显卡把显存都扣了去比?
华为12000充电宝快充测试 这玩意儿发布时有所关注,体积重量挺小的,还支持40w快充,兼容性也不错,就是价格偏高。最近远途旅行正好需要再添置一个充电宝,搜了下价格240,果断入手。
细数苹果近几年给自己的游戏事业挖的坑 Apple Arcade的开张表明苹果重新关注游戏内容,订阅制按游玩时间分账,是真正的独立游戏斗技场,画面强不好玩没用,大厂名气响不好玩没用,媒体吹得分高不好玩没用,谁能真正抓住休闲单机玩家的喜好,占据更多的时间,谁才能赚钱。苹果虽然有着性能强到爆炸的A系芯片,但是近几年“抠门”策略也给自己的游戏事业挖了不少坑。通过这几点,可以探讨大型高画质单机很少移植的原因。
Arcade游戏IrisPro5200 pk A10X 一楼 先说下设备 MacbookPro15 2014-mid: i7-4770HQ集成gpu Iris Pro Graphics 5200 最大功耗47W Apple TV 4k:A10X 带风扇,整机最大功耗13W
关于Aztec场景之前Anandtech有一篇分析
火力全开2里的延迟着色特效基本可以确定是bug 延迟着色是通过增大内存开销、带宽开销、部分特效来换取性能提升的优化方法,在火力全开里开了帧数却大幅下降,不是代码问题就是内存/带宽瓶颈。同样也包含已经基本淘汰的FXAA等 所以这游戏拿来测试是有严重问题的,虽然跨平台。 OpenGL教程里有详细说明:
iOS好玩的买断制单机游戏追踪 买断制游戏:一次性预付费或者内购解锁全部游戏内容,资料片或者人物另购也可以算 不包括含游戏币内购的游戏,除非游戏本体质量特别高 不包括进入Apple Arcade的游戏 个人主观挑选 不定期更(弃)新(更) 由于上个帖子用户名有bug导致贴吧搜索不到,重新发一下
FFmpeg纯软解8K VP9简单测试 参赛选手:A10(iPhone 7 Plus)、A12x(iPad Pro 11)、i7-4770HQ(Macbook Pro 15)、i7-7700HQ(GS63VR-7RF) 说明:只保证代码逻辑各平台一致, 不保证代码没有细节问题,不求多严谨,看个大概就行 代码只做解码这一步,收到帧数据不保存和处理,计数后就下一帧 FFmpeg版本: iOS: 4.0.3 github上下载,参数楼下会发 Mac:4.0.2 homebrew安装 Ubuntu:4.0.3 自己编译 解码线程数设为8
8250u比A12x多核性能硬件强五倍,实际比不过因为苹果系统作弊 求大神给个nb的ffmpeg神油滤镜秒飞垃圾a12x
A12X粗算实际游戏可能接近GTX950 不考虑带宽和内存大小的影响,GFXBench上性能接近950低功耗版,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Grid Autosport目前看来是为数不多的手机端画质和性能成正比的游戏了,而且这个游戏要求iOS11起步,应该是针对Metal做了开发。目前来看iOS版1.2.4特效基本接近PC了。我用1060 6G跑PC版自带benchmark,特效全开1080P 2xMSAA,85~130帧,平均106。算上手机上的一些细节阉割,假设PC端平均120帧,而GFXBench上A12和1060差不多是1:5。也就是说A12平均达到24帧,目前来看是有的。 如果真的靠谱的话,那就是A12X~=GTX950 low power > 750Ti > MX150(GT1030)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