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豫绥闲人
包头豫绥闲人
关注数: 220
粉丝数: 136
发帖数: 8,142
关注贴吧数: 10
中国工程院撤销李宁院士称号 凤凰网报导:中国工程院撤销李宁院士称号。从这一信息中,要以读出三重意义: 一、院士只是称号,犹如白面可以做成面条、也可以做成面包、也可以做成其他样子的食品一样,所变的只是外形,而其是粮食的本质却一直未变。 二、既然院士是称号,那么教授、校长等等,也应该是称号了。既然不是本质,那么其本质亦然是知识分子,还仍然是老百姓。 三、所有一切称号,不论多么高大上,都非真实。那么真实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是什么称号都没有;许多达人在死前时会留下“不封不树”的遗言,更有高僧在圆寂时会示现“无名、无姓、无我”的禅机。 懂了“有无相生”或“空有”的道理,也就懂得“不封不树”的道理了。
电视上的商业广告,绝大多数都是句字不通或句意错乱的广告 一则卖奶粉的商业广告说:”58年专为中国儿童研究,一年销一亿罐“。岂不是在宣传它研究了58年才研制成这样吗?你们的研究水平也太差劲了吧! 一则广告的首句广告语说:“不忘绍华”,请问“绍华是什么意思?不懂得,只好去查词典,谁又会为了一则广告去查字典呢?真不知道,他是为了显摆文化高呢,还是故意为广告的效用设置障碍呢? 平实点好,没人喜欢你的错误及显摆。
中国这次的战“疫”,是天大的好事 新冠肺炎,来得太过空然而猛烈,为我国造成了莫大的损失。按理说,这是一件坏事,但若静心地想一想,这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正所谓“祸兮福所依”也。这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一、但是否够强大了呢?在敌人的武装侵略面前,我们不怕;在敌人的经济利封锁面前,我们亦不怕;但能不能被天灾所屈服呢?于是就来了一次新冠肺炎的天灾之考验,考验来得快去得也快,证明了中国不惧任何困难的静神。 二、这次的新冠肺炎,得病者八万多人,死了也有几千人。为什么孩子大都没事,而死的都是中老年人?因为孩子们思艳情都是纯正的,而中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份人属于狂妄之人,不该说的便要说,不能吹的便要吹,本来穷得要命却说“不太富裕”,本来一无所知便要“当理论大家”,这些人若不死,中国的人文道德环境如何能纯正下来? 三、美国这首的西方,总想着霸凌中国,这次的新冠肺炎令他们对中国刮目相看,令他们肃然起敬。目前中国正在倔起,在国际方面正在被受非议,恰恰在此时,他们改变了对中国的旧有之看法,岂不正迎合了中国的倔起之需要么! 四、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也许十年或二十年,中国必定再也不用怕任何人了!
邪师净空与小丑梁宏达 邪师净空说,南怀瑾曾问他“自己是否出家为好”。 这是净空在蹭南师的光环亮度。这个视频是南师往生后,净空自己说的。致于是不是南师向他问过此事,已无从对证;但存疑点如下:南师的首任老师是袁焕仙先生,袁焕仙先生虽是在家人,但修心的成就比净空高得多了,那么南师为何不与袁先生商量呢?南师在“大坪寺”时为何不与当时的和尚商量呢?若是出家好,自然早就出家了,何必与你个邪师商量呢?纯是子虚乌有,纯是蹭南师的光环亮度而已。邪师就是邪师,南师的光环救不了你。 梁宏达曾经批判过许多人,这一次连南师也被他批了。批什么呢?一点具体的论据都没拿出来,只是说南师没有学过西方知识。西方知识能造就出一个南师一样的圣人吗?南师是无学,西方出了无学之人?南师不是于丹之流,凭你梁宏达一个有学的人,能批倒吗?真是不自量力!
瘟疫之说 瘟疫之说 瘟者,病也;非高烧、非暴冷者也。既无非高烧、非暴冷的现象,所以人们不以为病而不主动治疗也。 疫者,病势扩散也,扩散的范围大,犹如战役波及人数及地狱极多也,故曰疫。 瘟易治而疫难防,故防疫是关健。历史上之多次瘟疫横行而日久者,皆因瘟已扩散而治之晚也。目前的冠状病毒性肺炎,已成扩散之势,所以为防扩散而禁止人员流动也。 瘟都是发生于春季,到了夏季就会自然地灭失,所以夏季就会疫消了。 今年的瘟疫发生在早春,其实是还属于冬末之冬,所今年的瘟疫不会到夏季才消亡,春末夏初必消亡也。 既是“冠状病毒”,冠状者,则易飘浮在上面也;空气不仅是其飘浮的载体,而飘浮在空气的上层,所以地势低的地方不易扩散也。 既是飘浮之物,易于雾状药剂从上向下喷散而来之。 用不了多久,一打雷一下雨,飘浮的病毒必被雷之热灭之,被雨之湿带入地下而伏之,定能还你一个明睸的晚春。
庚子年 庚子年,上庚下水,乃是上庚下水而泄庚,且纳音是火而克庚;故今年的年力较衰。 今年的冠状病毒性肺炎,以本人的意见分析如下: 1、以其病毒的形状而论,冠状者则易浮易飘而动,所以呼吸器官易感染也。 2、既然易浮易飘,治之则应以雾状药济为易。 3、既易感染肺部,当以固肺药为主。 4、能克肺而至病者,不处乎病毒是火性,故雾状药济就应以火性药物为重。 5、既然春天会发生此病,夏天会疫情过去。 6、之所以会发生在今年的早春,是因为今年的年力较衰之故。 7、不必惊惧,心安是战胜病魔的法宝。 8、若会《内经之风运篇》者,一切皆在牚握之中矣。
《黄帝内经》中说的“膀胱之室”,到底是指什么器官 《黄帝内经》中说的“膀胱之室”,到底是指什么器官?
心与自性 心 什么是心?网上的解释,可能是净空之流的妄说,简直是误人之解。 准确地说,会思会想的那个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心,而只能叫作意识心,或叫作妄心。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心? 《楞严经》中说,真心就是觉了能知之心,简称为觉知心。可以肯定地说:真心不会想,只会觉了能知。 比仿说:你觉得脚上痒痒,你肯定会直接用手去挠,这个痒的觉知与挠痒的行动,就是真心;如果觉得痒了之后,又去想是蛟子咬的,还是长时间不洗澡所致的皮肤搔痒,是该狠狠地拍过去,还是天明后洗洗噪,这就是不是真心了,而是意识心了。 一般讲,意识心不作妄想就是真心,一旦它产生了妄想就是妄心。 自性 什么是自性?查了一下网上的解释,皆不知所云:不是东引西索,就是言不达意。那么,自性到底是什么?今解如下: 所谓自性,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妙真如性。 这个妙真如性,是什么东西的妙真如性呢?就是现实世界反映到真心里的见。比仿说:你看到一只狗走过来,当你第一眼见到狗时的见,它就是妙真如性。如果你见到狗时又产生许多的联想,这些联想就是妄见。
求测 哪位大师给测一下,本月9号收到孩子的电话说“有快迪邮给我”;到今天也没收到快迪。请问:快迪是丢了吗?
“吧”内除了相相攻击外,没有一篇讲解、心得的好文章 “吧”内除了相相攻击外,没有一篇讲解、心得的好文章。 大小吧主们,难道你们都不感到太低能了吗?
“老子吧”的吧务管理团队实在太低能 看了一下老子吧的管理团队,有大吧主2名、小吧主30名。事实证明:“老子吧”的吧务理团队实在太低能,必须解散而重组。 大吧“大二笨",还算水平最高者,可以保留。 小吧主,如唯一道,小平也算较高,可以保留。 余者,统统解散。 又不是看家护院,养那么多叭儿干什么!
《黃帝内经》除开头的几篇和末后的“岁运几篇”,根本算不上经 《黃帝内经》除开头的几篇和末后的“岁运几篇”,根本算不上经。 开头的几篇,确实称得上经;岁运几篇,也确实称得上经。中间的许多章,大都是专题之论文;且章与章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怎能称为经呢? 《黃帝内经》中“岁运篇”乃是该书的重点。
time某路人就是个道貌岸然的虚伪小人 time某路人: 事实证明,你就是个道貌岸然的虚伪小人。 一、你自己说会发专贴,为何一直不见专贴呢?吓跑了?等你好长时间不见你的专贴,只好先发我的专贴了。 二、披着和尚袈裟,干着破坏佛教的事,与”净空“之流是一伙的。 三、满口佛学名词,实无半点实证的成果,俨然一副修行人浱头,毁坏僧人的形象,堪称佛门败类也。 四、要别人证到”实相“,大谈什么”禅机“,还自称”路人“,真正的修行人连上后架的空都舍不得空过,有这样的真修 行吗? 五、是和尚,为什么不在”佛吧“去妄议呢!有和尚混在《老子》之道学吧的吗! 说明,本不想难为你,为众吧友不受蒙骗计,不得不为之。
重发:儒释道之三家圣人是一家 儒释道之三家圣人是一家,任你反儒、反佛,反道,都是自绝于圣人之道。理由如下: 三家之圣人,儒家偏重于外行而讲治国安天下,佛家偏重于内行而讲修心无分别,道家则外行与内行都讲。 儒家虽偏重于外行而讲治国安天下,并不是不讲修心之内行,孔子本是老子认可的“第一个老门毕业生”,如老子曰“可矣,丘得之矣”。这就证明儒道本是一家。 佛家偏重于内行而讲修心无分别,治国安天下必须先达到大公无私,而达到大公无私的唯一途径就是修心,这就证明儒佛是一家。 道家外行与内行都讲,但在修心上不如佛讲得详尽,在治国安天下上不如儒家讲得详尽。只有三家同用,才能又详尽又不偏费。 学老子的朋友,千万别再犯一叶障目的毛病了! 如有不同意思者,请站出来批评之。 本贴之所以重发,是因为不是引来思想上的深思,而是引来了许多无意义的争吵。为了严正贴子的质量,凡不注明引申义的原文者,凡回贴不回答所问者,凡是缺标点符号而难读的句子者,凡伺意惹起争吵者,都将被视为违规的贴子而统统删除。
大二笨的“不争之谬论”实是对《老子》的反动 大二笨的“不争之谬论”实是对《老子》的反动。 大二笨之所以是谬论,就在于他故意不录出有关于“不争”的段略,仅就“不争”而发表謬论,实是下劣之极。 有关“不争”的段略,有好几处,今仅依一处而阐述之: 如: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两句话是说,如果人们“都不尚贤”,自然“也就不争了”。批判“假尚贤”的风气是其前提,“不争”才是追求的目的,如果假尚贤的风气息止了,岂不是“不争”而天下太平了吗! 提醒众网友注意:千万不要信他的话,他就是一个唯恐“吧内”不乱、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白皮书之名的真义 中国发表了白皮书,各国都有各国的白皮书,那么白皮书是什么意思呢? 白皮者,没有任何颜色也。白皮书中阐述了许多为政方略,明白地告诉你“我将怎么办”而不加任何隐瞒,这就是白皮的真义。 一旦你触犯了我的既定方针,就别怪我没有事先警告;这就是白皮书的目的。
感觉香港影业很快会枯谢 没事可干,常在家中看电视,发现纯香港片少得可怜,似乎其艺人都跑来和大陆演员合伙了。 纯香港片里语音,虽然不再是港语了,但所用的汉语也是话剧式的平调汉语,没有大陆演员的抑扬顿挫式的辽亮。而且做作的动作太多,给人一种比画式的感觉。 私认为:大陆的演员不可能对演技迁就,而为港戏人的生存而迁就之;一代人能迁就,数代人还能迁就吗?必走向枯谢而已。
唯一道请出来 你在“《对阵王振今》中贴中,多次跟贴而对本人“恶语相向”,特请你在此贴子中一亮缘由,如何? 另外,此贴只与“唯一道”讨论,他人请勿言,一旦有,则一律不回复。
叫阵王振今 王振今,你连中国话都不会说,还有何本事出阵?
儒释道之三家圣人是一家 儒释道之三家圣人是一家,任你反儒、反佛,反道,都是自绝于圣人之道。理由如下: 三家之圣人,儒家偏重于外行而讲治国安天下,佛家偏重于内行而讲修心无分别,道家则外行与内行都讲。 儒家虽偏重于外行而讲治国安天下,并不是不讲修心之内行,孔子本是老子认可的“第一个老门毕业生”,如老子曰“可矣,丘得之矣”。这就证明儒道本是一家。 佛家偏重于内行而讲修心无分别,治国安天下必须先达到大公无私,而达到大公无私的唯一途径就是修心,这就证明儒佛是一家。 道家外行与内行都讲,但在修心上不如佛讲得详尽,在治国安天下上不如儒家讲得详尽。只有三家同用,才能又详尽又不偏费。 学老子的朋友,千万别再犯一叶障目的毛病了! 如有不同意思者,请站出来批评之。
请“天舞仙人、大二笨”另立贴论辨 原贴子放不下太多的小贴子,还是另立贴论辨的好。请出你们出反佛的题目吧。
请教奇门大师们 《奇门遁甲原文中说的”勃“是何意?
儒家修身的“七步功夫”与佛家修身的“三观”何其相似 先说佛家的“三观”。所谓佛家修身的“三观”,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所谓观,就是统观的观;也有人说是“三关”,犹如闯关或守关的关,有一关过不去也不算成功。翻译出来:奢摩他就是止观的意思,三摩钵提就是幻观的意思,禅那就是禅虑的意思,简称为止观、幻观、禅观。 所谓儒家的“七步功夫”,就是《大学》中提出的“知、止、定、静、安、虑、得”。 这里的“知”,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觉了能知”。只要你找到了“觉了能知”就算是“知”了。 在“知”的基础上保持住此心而不散乱,就是“止”了;所谓“止”,就是止住一切妄念的意思。 一旦“止”的功夫保持住了,就会心如铁桶一样不使外部的干扰侵入进来,内心里一片清净而鸦雀无声,在这种情况下,心就能“定”下来。在未定时,心里总是不停地东想西想而妄想不停,一旦“定”了,就没有任何妄想了,所以叫作“定”。 不“定”之时,不是东想,就是西想,内心一刻也不得安静;“定”了之后,自然就没有东想西想的妄想而静了,这就是“静”。 所谓“安”,就是禅宗二祖回答禅宗老祖时所就的“我心不安”的“安”,也就是安稳的“安”。 所谓“虑”,就是禅虑的“虑”,也就是精思;此“虑”只有在“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否则内心妄想不断又怎能“虑”呢?只有经过“虑”,才能知道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于是内心里也就不会产生邪见或妄见了。 所谓“得”,就是彻底的得道了。什么是彻底的得道了?就是《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的最后之境界,也就是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了杆头再怎么进一步呢?杆头又没有上天的梯子;更进一步,就是再下到地面上来,也就是外表上和老百性一模一样。 有人说,儒家不讲修心,实则大错也。只是儒家在修心上讲得不如佛家多而已。
无分别不是不分别 无分别与不分别,往往被人误解成一个意思;实乃大错也。 所谓无分别,乃是在明了的基础上的一个思想行为,它不是不去分别,也不是傻子一样的不会分别,而是全部都明明了了而不需去分别。比如:你在一群孩子地叫声中一下子就能知道是不是你的孩子在叫,这就是不分别;因为自己孩子的声音太熟悉了,用不着去在一群叫声中进行分别,就能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这种无分别,虽是我们的本能,但若用在普度众生中却非要广大的慈悲心不可。比如:你听到了落水者的呼救声,千万不可去分别一下是男人声、还是女人声,是老女人声、还是青年女人声,只要你会游泳,立即下去救人就是了。 所谓不分别,乃有两种,一种傻子,一种是本来了了分明但却故意假装傻子。对假装傻子的行为,称之谓别有用心;别有用心的行为,就是邪道净空的行为。试想,净空能是一个真***?在破坏佛法上若真不分别,岂不认狼为羊而被狼吃了吗? 佛菩萨都是无分别,她们的无分别是指众生一律应该被救而言;若真是不分别,岂不海浪声与海难的呼救声混成一片了吗?观音菩萨又怎么救海难中的人呢? 邪道、邪师就是这样地曲解佛法而拉我们初学者下水,岂能不当心乎!
神与仙不是一回事 人们都知道神仙比我们人类的水平更高,来无踪,去无影,人们的肉眼看不见他;但却末必清楚何谓神、何谓仙。 所谓神,就是品德上高尚的人死后成了神;也有不死之前,就已经有了神的本事者。阴间的鬼王,也是神,俗称鬼神。 所谓仙,就是不仅品德高尚,而且修炼心行的人,他不必到死后才成仙,而是活着时就能成仙。仙居天上,能与玉帝对话,也能下降到人间除恶扬。 神与仙,都属欲界。比神仙更高级的是佛家之罗汉,他们属色界;比罗汉更高级的是大阿罗汉,他们属无色界;比无色更高级的,就跳出三界外了,称之菩萨;比菩萨更高级的是佛。
修行人的“天”是怎么升上去的呢 修行人的“天”是怎么升上去的呢 《楞严经》中介绍了欲、色、无色之三界的总规律,其中欲界还包括了六道,所以本人称之谓三界六道总格局。从人以上,总格局中称为“天”,难道真有如此多层的“天”吗? 天空的“天”,到底有几层?科学界至今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反正有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无尽的虚空。修行得好的人,是怎么上升到最高层“天”的呢?他们吃什么东西以活命呢? 本人认为:天空中的“天”与佛教所说的修行人的“天”,是一致的。每个星系之间,都会一个稳流层,其稳流层就是修行人的“天”。从低层的“天”上升到高层的“天”,既没有运载工具可搭乘,也不须要去搭乘,只要你的心修到了与“四禅八定”相应的层次,就自然地升上去了。修到了“第九次第定”,也就上升到虚空了。阿罗汉们,都是在四禅八定的基础上上升到相液压之“天”的,菩萨们都在虚空中度日。而人、畜、鬼、地狱之众生,之所以都没能升上“天”去,就是因为它们修心不够、或不不修心、或恶业严重而造成。
待事实去证明 台湾的政局,本与我们无关,但还是引起关注。 民进党,肯定要下台。 郭台铭肯定胜不了韩国瑜。
讨论 讨论题如下: 1、血管里是什么? 2、经脉是不是血管里的血? 3、筋与经脉及血管是什么关系? 若有知道者,可否给大家讲一下。 谢谢!
“玛雅预言”的困惑 常有人提到“玛雅预言”,它是不是预言得非常准确?没有必要去争论,只要看一看邵康节的《皇极经世》就会明白,我们汉人比他们预测得还准确。 如果没时间读《皇极经世》,也没关系,只要读一读文革前出版的《奇门五总龟》,也能知其大概。 两书都是说:人类社会的时间,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12个纪元为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分为十二纪元,一纪元有10800年;这个纪元过完了,下个纪元继续进行下去。犹如一个星期是七天,过完了星期日再过下个星期,永远不会停止。 《玛雅预言》只说了五个纪元的事,后面的没有再说。这五个纪元用《皇极经世》的理论来验证一下就明白了:
明天算是什么节 明天算是什么节 今天阴历是四月七日,阳历是5、1号,同时是周六。两个最小的孙子来家中团聚,于是他俩问我“明天到底是什么节”? 哥哥认为是佛诞节,弟弟认为是母亲节,而我这个老头一直认为是佛诞节。 我应该如何回答呢?说实话,我不承认什么泊来品的母亲节之类的西洋节,因为它没有真实的来历而毫无意义;只有有来历的、值得记念的伟人或伟事,才是值得过的节日。弟弟太小,我不能对他的求知精神有所打击,哥哥开始懂得思辨了,我不能瞎说八道,所以只能两节混成一个节来说服他们。 我说:四月初八是佛诞节,爷爷已经过了一辈了,爷爷的爷爷也是这么过的,怎么能过错了呢?但明天也是西洋人的母亲节,既然是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能不过呢?可以合到一起过。照样可以给母亲献鲜花,照样可以给佛上供品。 孙子非要我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于是我总结说:母亲伟大,但是她的伟大是因为生了我们的身,没有母亲,哪有我们呢?佛更伟大,虽然我们不是佛所生,但他为我们指出了解脱轮回之若难的方向,如要我们认真地学佛,就能解脱轮回之若;一个是生身的母亲,一个是解脱轮回的母亲,你们说,难道不是都应该过的节日吗? 两个孙子,到中午吃饭时都在沉思着这个答案。
念佛法门的“念”是什么意思 念佛法门的“念”字是什么意思?净土宗受邪师净空的影响,将“念”字说成是念书的念,于是天下的念佛人就形成了一声连一声“阿弥陀佛”的念法。 这种念法管不管用?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不管用,而且还容易舌干口燥而上火。我见过一帮子嫂子级女众在一起这样地念佛,没过几天,就有几位嫂子病倒了。 “念”不是“唸”,“唸”字才是一声一声地“唸”。那么“念”字是什么意思呢?此“念”字是想念的“念”,所谓念佛,就是心里想念佛,就如同你与新婚的妻子分离开了而不得见面,你心里想念她的那种“念”,一日之中,在事没事都会念起她。 在《楞严经》中有大势至菩萨介绍的“忆念法门”,就是这种念法。 如若不信,你可亲自试验一下:用“唸”的方法唸佛,能坚持一个星期而不病的,就算你胜了;用“念”的方法忆佛,坚持一个星期下来,必有心喜的收获。 建议你,若要学佛修佛有成就,千万别再“吟佛”了,最好能改成“忆念佛”。
天堂与地狱全由你的心行所决定 我们所说的天堂与地狱到底有没有?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原来,全是由你的心行决定的。 我们人及一切生合体,之所以会自动的趋吉敝凶,全是由其明了心所决定的。明了心有一个决定性的功能,那就是觉了能知,也叫作觉知心。这个觉知心能否应时而觉知,又是由其是否觉明所决定。如果觉知心当时没有觉明而黑洞洞的,或者是妄为明觉,就失去趋吉敝凶的能力。 如果你的觉知心的明觉非常明,就会全吉而无凶而上升为天人或跳出三界外而成大阿罗汉。 如果你的觉知心的明觉半明半暗,就会半吉半凶而降生人间。 如果你的觉知心的明觉三分明七分暗,就会少吉多凶而变成牛马等动物。 如果你的觉知心的明觉全黑无明,就会堕入地狱。 怎样才能使觉知心的明觉明亮起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精研《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等了义经,除此则没有第二条路。 如果你读透了上述经典,即使不会跳出三界,至少得到了“乾慧”而不会转成牛马等动物,更不会下地狱。 如果你再能按《圆觉经》、《金刚经》而实践之,少说会升到色界而为罗汉;实践得好,则会上升到无色界而为大罗汉;实践得彻底好,则会跳出三界外而成大阿罗汉。 有一个故事:一个秀才到庙里上香,问大和尚道“有地狱否”?大和尚答“有”。秀才曾做过一些坏事,担心自己将来会下地狱,所以才来上香问大和尚。既然有地狱,干脆破罐子破摔就算了。和尚见其色忧,又道“地狱会消的”。秀才一听大喜,问“怎么能消”?和尚道“心明则消,心暗则有,全在你的心”。秀才一心求问心明之法,于是住下来与和尚学习、且实践了义三经。
我们修的道是什么? 我们修的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我们修的道又是什么?为什么要修道?下面一一述之: 所谓道,就是《道德经》中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天地万物的总规律谓之道,只要你在身心行为上做得符合了这个总规律也就得道了,但万不可认为它就是茶道、或妇道之类的平常生中的小道。 它既不是平常生中的小道,那么它是个什么样的道呢?就是《道德经》中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这几句话是说:有个事相是多种因素合成的,这个事相的形成比天、地还还要早,虽然早但却寂然、寥然地存在那里,即合偶与他物混合而成终也会独立的存在,它就是这样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地存在于混成的过程而从不收变自己的因有物性,正是由于它的这种行为性所以才在天地万物地混成中没有一点物性的变迁。道心之吾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只好名字之叫作道, 怎么修它?《道德经》中没有明说,只是形容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其中“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说它的难得用其往往错过去认识它的机会。其中“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是形容修道时的心行之慎重,否则你还是不会修。 到试怎么修?《道德经》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是在大的治国、用兵方面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道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怎么修,儒家也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怎么修,只是《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确实是修道的七步功夫,但却没有具体讲明白。《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许他们经弟子们讲过,但没有留下文字,我们后人又怎么能知道呢!《中庸》中还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它所告诉我们的只是“慎其独”,这却正是我们难做到甚直不会做的功夫,所以儒家文只是停留在学术文字上的原因。即使《论语》中颜渊喟(kuì)然叹曰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也只是形容了孔子的道,也可以说是形容了修道与得道之人的行为,但到底怎么修,也还有说。 儒道两家,都没有具体讲怎么修,倒是佛家讲得很明白。 我们修的道是什么?《楞严经》中讲得很明白:那就是觉了能知之心。为了讲清楚什么是觉了能知之心,佛讲了“七处征心”与“八还辨见”的事例,这此事例都证明了“觉了能知之心”的无处不在而又不沾著,这正于儒道两家所说的道相同。《圆觉经》中讲得最明白,那就止观、幻观、禅观之三观,也就是三观所组成的二十五轮。 我不是有意抬高释家,但释家的方法确实是好方法。 为什么要修道?目的是为了驾驭道,也就是容入道,只有如此,才能永远不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浪生死。你大概不愿意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浪生死,那就快点修道吧!
诽谤、漫骂是自作死的行为 诽谤、漫骂是无能的表现,更是自作死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 若真有理,何必诽谤!何必漫骂!理曲词穷了还想胜过别人,只好靠诽谤!只好漫骂。 每当诽谤、漫骂时,自己好像得到了宣泄,但空中却有无数的眼睛及手指在指点着你;被诽谤、被漫骂的人可以视若不见,但空中的指点却不会不发生,正是它们不放过你。 岂能不慎乎!岂能不当心乎!
唯物之“物”的真意 唯物与唯心,是一对矛盾。那么“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康熙字典》中说:物者,色也。再查”色“字,《康熙字典》中说:色者,物也。似乎两个字的解释是对调了一下。于是就没人真地弄懂了。 这个色字到底怎么讲?色,就是物相,也就是一个事物形成的全过程之相。既然唯物与唯心相对偶,那么心中相的产生过就来源天事物形成的全过程,故而唯心与唯物对偶也。 这个物字不仅出现在《老子》中,还出现在《大学》中,佛经中也有色界、无色界的说法,基本上哲学领域里都离不开它。所以弄懂它十分必要。
巴黎圣母院焚毁事件 巴黎圣母院焚毁,对于西方而言,不论是艺术还是精神的传承,都受到了莫大的损失。 焚毁的原因,不论是什么,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焚毁而偏偏是在东西方文化历史大转拆的拐点时焚毁了呢?背后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还记得“红月亮与兰月亮”的天文现象吗?原来“红月亮”的现象来得晚了些而已。 以历史的大规律而言,一万捌百年分四季加四个过渡季,其五季,第二季合两千一百三十年。中国正处在春季,所以美国与整个西方都正处在秋季,越往后,美国与西方的国运越差,中国的国运蒸蒸日上。 春夏两季,都有益于中国;两季共合4000多年,所以中华有5000年的盛运,难怪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也。 让我们欢呼,让中华复兴的时化早点到来吧!
“令和”的义理 日本新改年号为“令和”,日本人认为很满意;真的很好而满意吗?今分析如下: 1、“令和”者,它们希望“令一出就能天下平和”,这恰恰说明它们不平和。如果天下平和,还用得着命令去和吗?正是由于天下不平和,所以才希望靠命令而天下平和。再说,总出命令,人们岂不是视命令为儿戏吗? 2、“令和”二字是下克上,下克上者,说明百姓不满意而反抗也。水不载舟,岂不翻船吗? 3、也许三年后,或十五年后,就等着看日本的现实吧。
国学是什么 所几年,到处都成立了“国学研究组织”以及学校,甚是干拢了国家教育事业的进行,于是国家不得不下大力气进行整顿。 本人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原来的六经,加上四经五书、道德经、南华经、佛家的了义经。 即使含有国学精神的其他书,无论你认为有多么好,也不能算是国学,只能算是中华文化。
王振今怕了却会禁言别人了 你怕什么? 说句“不懂”不就完了么!何必对别人禁言呢! 你读过《黄帝内经》吗?“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句话,是内经中说的吗?这句话出在何处? 连中医都不懂,还谈什么“医国、医人、医病”,不被你医死就烧高香了。 在痛打落水狗的形执下,还滚开的好,快滚吧!
王振今出来回答 王振今出来回答:中医之名字的本意是指什么? 说得出,充你横冲直撞;说不出,滚出群去。
吕不韦真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从书中及电视剧中看,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这到底可能还是不可能? 从书中及电视剧中看,吕不韦确实是秦始皇的生父,但从事理上推敲,却不尽合理。饱受秦始皇伤害的人们,难免不受到文人小说氏的编排,要不怎么能叫小说家呢!
狂妄地没边了 狂妄地没边了 现在的人,特别是些文化圈的人,都狂妄地没边了,且看: 此人说:“我是古月,我是旅行家”。——没几个人知道“古月”是谁,他却说“自己的旅行家”,是不是“狂地没边了”:古人说自己时都是谦虚了又谦虚,例如自称“晚辈”或称孩子为“犬子”,焉有自称“旅行家”者乎!若自称“旅行者”,也就没有狂妄之嫌了;“家”字也是你敢自称的吗? 再如,《子午流注》的解释,从网上到贴子上,似乎都懂,实则皆妄解也。动则言“子时什么穴开,丑时什么穴开”,子时丑时每天都有,岂能每天到时都会开吗?可以说,中华这么大,没一个人真正懂得《子午流注》。 例如《子午流注的第一句“甲日戌时胆窍阴”,明明说的是甲日的戌时才是胆窍阴开,岂能当成每天的戌时都会?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干么用的?怎么用?能否举例说明。
论打坐 论打坐 什么是打坐?许多人认为,打坐就是采取坐的方式进行佛法的修持;而且还有着许多坐姿的规定。 真的如此吗?非也。这种坐势只是打坐方法的一种方法而已,若以这种打坐的方法而否定其余的方法,则是犯了以偏盖全的妄说。 所谓“坐”,并不是坐着的着,而是指产生的结果而言;比仿说,今年的桃花开的很多,但坐的果却不多,难道坐果的坐就是坐着的坐吗?坐果的多少又称坐果率,这个坐果率才是丰收的指望。同理,佛法的修持也是指精神境界提高的坐果率而言。也就是说,佛法的修持全凭精神境界提高的几率而定。 所以,修持上的打坐,坐下也行,站着也行,躯下也行,甚至干着活也行。关键在于心行是静、虑,也就《园觉经》中的止、幻、禅三步功夫。
给各们大德先师、各位同道、各位同修拜年 给各们大德先师、各位同道、各位同修拜年!祝获得新成就!
人电视剧中学会了看鼻相 可能是因为拍摄“电视剧”的门栏降低了,所以各式题裁的“电视剧”被搬上了银屏。由于“电视剧”看得多了,所以以前半生不熟的“相面术”中的鼻相,也就学会看了。 鼻相中,有各式各样的鼻相,但其木上是根据鼻子的长短而分人格与富贵;我今天所说的,是鸡嘴式的鼻子。姑名思意,所谓鸡嘴式的鼻子,就是样子像鸡嘴,尖尖的很长。举例如刘德华的鼻子相。 相书中说“鼻相广长,必多技俩;鼻相尖尖,为人尖酸,鼻相短促,愚痴凡夫”等。又曰“鼻子如鸡,好斗奸欺”。如若不信,可对照周围的人而参详之。
自由如风888先生请讨论: 看来,你还是很认真的人,欢迎来此讨论。
理论难题——脑中风的病人还会发生面部中风吗? 一种观点认为:脑中风,本已中风,怎么还会再发生面部中风呢? 一种观点认为:不是面部发生了中风,而是脑中风的旧病在复康过程中,出现的正风冲击病灶的必然现象。 还在一种点认为:会发生面部中风的症状。 究竟哪种观点对,众说不一,有待吧友参与,以广思路。
理论难题——脑中风的病人还会发生面部中风吗? 一种观点认为:脑中风,本已中风,怎么还会再发生面部中风呢? 一种观点认为:不是面部发生了中风,而是脑中风的旧病在复康过程中,出现的正风冲击病灶的必然现象。 还在一种点认为:会发生面部中风的症状。 究竟哪种观点对,众说不一,有待吧友参与,以广思路。
腹中有屎则气不通 有一段好看的电视剧,所以硬是憋着大便而看完,于是肚子鼓胀而感觉气不通。 电视播放完了,立即去解决了大便的问题,再回来看电视,感觉气气就通了。 于是想到“要想不死,腹中无屎”与“要想气通,腹中常空”的两句话,觉得说地非常对。
舍利子形成的猜想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化学成份,一直没有标准的答案。 四于没见过老和尚专用的焚尸炉,既不知其构造,也不知其升温曲线,于是只能猜想之。 我见过耐火砖的烧制,一般都有升温曲线图;先是平缓的上升曲线,再是保温的平直线,最后才是急速的上升曲线。如果“老和尚专用的焚尸炉”也是同样的情况,那么舍利子的形成之迷就解开了。 耐火砖,之所耐火,就在于它的保温平直线段的保温;可能保温段是在600度时保温三到五天,经过600度的砖坯,化学成份出现了渗出体,此渗出体在保温段的时期就会变成耐火质,变成耐火质后再升温成耐火砖。如果没有经过保温段的保温,而直接升温烧成砖,砖就会变形、甚直变得脆硬。于是乎猜想,老和尚专用的焚尸炉也有一个保温的曲线,舍利子就是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 以上,只是舍利子形成的物理原理,其化学成份又是什么呢? 它肯定不骨骼,也不是结石,而是“精气神”的混合物。所谓“精”,就是肾精之精。所谓气,就是脾精之气。所谓神,就是心精之神。此三者,人活着时是全靠它维持身命;人死后,尸体若埋葬了,就是自行消散;人死后,尸体若是现在人的火葬化尸,则没有保温段的保温,就直变成骨灰了。 以上,纯是猜想。希望有能力者得之而实践之,以证明此猜想是否正确。
“前朱后玄左表右虎”确实存在 道家气功中所说的“前朱后玄左表右虎”确实存在,但往往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当你静下来之后,就会感觉到这四条经脉的存在:朱雀——从肚脐通过,上通于咽,下贯于两足内侧而直达脚钟;玄武——从脚钟走小腿肚、大腿跟,再内拐至尾骨,再延脊椎上行而到后脑的下窝;左青龙——从左足外侧上行,过踝外侧,延腿外侧而上行,过腰躯外侧,绕肩井而直至耳前及耳上;右白虎——直势同青龙。中脉暂时还未感觉到。
“一以贯之”绝不是“以一贯之” “一以贯之”这句话,本是《论语》中的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对不治之病患的思考 闲着没事,总爱动点小脑子,见周围的人多有不治之病患,于是就有下面的一些别思。 一、糖尿病:虽然死不人,但常年离不开吃药打针;翻诸医书,也只是称为“消渴”类,但到底得么治,皆没有真法。于是思考:这种病可能是福德不够的人群才会得;为什么呢?他(她)本该贫困而吃粗咽糙,但国家富裕了而人人吃精咽细,粗纤纤少了,于是不得糖尿病才怪哩! 二、肿瘤病:人人谈肿瘤而色变,何也?因其死亡而怕人也。肿瘤是现代之医说,早时不叫肿瘤,而分别叫作疽与痈,不知是现代医生不懂,还是科技发达了!癌者,阴分之疾也,常生于脏;痈者,阳之疾也,常生于腑;现在有肠癌、胃癌、种种癌名,不知是癌变得智能而生生在腑了,还是现在的医生的手术刀在杀人!不管是癌,还是痈,皆是气分偏致所致也。为什么是“气分偏致所致”呢?吃得又好则能量多,活动量又少则能量消耗的少,思虑又多则宜引起气分的的积聚,三者叠加则形成了癌。只有吃得好、活动量大、思虑少的人才会得痈。为什么孩子不会得癌而长疮疱的人很多,皆因此也。 三、脑血栓:脑血栓的人,也不少。究其原因,多是脑力过度而生活又好的人。脑力过度,则脑部供血量大,而生活又好则血液粘稠,于是血的流动必阻滞,阻滞的时间多了,必难免形成脑血栓。从没有听说过,傻子会得脑血栓的事。
可怕的现实 旧电视机实在为能使用了,所以刚刚习了一台电视机。是智能的,遥控操作的,按理应该非常好;但接通之后,发现每两个中央台之间就有一个“卖东西的广告台”,每个地方台之间都有多个“卖东西的广告台”。这到底是“卖东西的广告台”,还是供人看破的电视机! 佛经上说的“末法时期”,总以为还早着哩;难道现在就到了。悲乎!
佛法到底怎么修持 修习佛法,共有三种基本功夫,一种是止观,一种是幻观,一种是禅观。三种基本功夫,组合起来则有二十五种组合,用任一种组合皆能成功。现在不说二十五种组合的事,单说说三种基本功夫怎么做。 所谓“止观”,乃是讲止妄念的功夫而言。妄念怎么止?就是坐下来之后,先取至静,至净就是“不起思念”,只要不起思念,静极了也就感觉到了。到了“静极便觉”的境界,也只是初步的觉;还要“从于一身‘至一世界’”及“觉遍满一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还要觉世界中的所有众生,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甚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心里想什么;都觉得清清楚楚地了,就算成就。 所谓“幻观”,乃是用幻的方式去观。怎么幻观呢?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这还不算完,还要依佛菩萨的“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修三摩钵提’”,还要“广发大愿,自薰成种”。所谓“依种种门”,就是《楞严经》中的二十五位大菩萨所各自介绍的法门,乃到万千法门。所谓“勤苦三昧‘修三摩钵提’”,就是勤苦地修持息虑凝心的正心行处的功夫。之所以“勤苦三昧‘修三摩钵提’”,就是为了“自薰成种”。 所谓“禅那”,乃是禅虚的方式去观。怎么幻观?就是“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还要“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所谓“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就是在二十五轮的修法中先择数轮修习之,在止、幻、禅三种功夫之单修与组合修之每一种修法中都要清楚。这一步虽然很难,但“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更难,这正是对幻观之功夫是否成就的纵合性检验,检验合格了才算成功。
佛学名词的别解 《诸佛如来》 关于“诸佛如来”一词,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诸佛与如来。 这种解释到底对不对?似乎是对了,但却不对。因为:既然“诸佛”了,那么“诸佛”包不包括“如来”?如果不包括,那么“佛”与“如来”就不是一回事;若不是一回事,那么什么是“如来”呢?如果包括,把“诸佛”与“如来”组成一个词组,岂不是句法上的累赘吗? 现别解如下: 所谓“佛”,是指修行到无尚正等正觉的觉者而言。 所谓“诸佛”,是指所有修行到无尚正等正觉的觉者而言。 所谓“如来”,是指你在身心上修行得都与佛一模一样了无尚正等正觉的境界就来了,故曰“如来”也。 那么“诸佛”与“如来”组成一个“诸佛如来”的词组,怎么解释呢?“诸”字不是“佛”的前缀形容词,而是后面“如来”的前缀形容词。“佛”字在此处,并不指佛的名号而言,也是“如来”之二字的前前缀形容词。“如来”在此处,实实在在地,是指你在身心上修行得都与佛一模一样了无尚正等正觉的境界就来了而言。合在一起就是:诸位学佛的尚未成佛但终将成佛的人而言。
也说“佛性” 平常时,以及网络上,总有人说“佛性”一词;比如说:“某某人佛性很高”。 什么叫“佛性”呢?或者说“佛性是什么”呢? 翻遍佛经,也未见到经中有佛性的解释。人的本性,无外乎“善、恶、无记”之三性,仅仅是“善”不是佛性,仅仅是“恶”也不是佛性,仅仅是“无记”也不是佛性;佛性应当是完美的人性,应当三性全备才是佛性。有人认为,佛性怎么能有“恶性”呢?比仿说,秋天到了,不刮秋风怎么能使叶黄叶落呢!叶黄叶落正是收获的季节,难道不应该吗?用一句话来说,佛性就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趋”性。 《楞严经》经中有一句“妙真如性”词,细思之,所谓“佛性”,当是“妙真如性”也。
生辰八字真的会影响人的命运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 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之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他们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无大患;所以释迦世尊禁止弟子们从事星相、风水、卜筮等的行为,但也没有反对他们的存在。 星相,就是天体的运行和我们所处地球位置的关系,彼此间有其一定的轨道,而产生了气候季节的变化、地理位置的配置和人物居住的环境。若配合了出生的时日年分,予以相加、相乘和相除,便成了生辰八字的命理原则。比如马年生于冬天的北方命不会好,因为马在冬天的北方没有草吃;如果兔年生于春天的南方,在近山靠水之处,则命运一定会好。 可是从佛家的立场说,人的祸福吉凶是由于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这是先天的;如果加上后天的努力或懈怠,就会改变或影响这生的命运,这是后天的因素加上先天的条件,而构成所谓命运的好坏。因为过去世所造不同的业因,所以感受到今生不同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父母的遗传、文化和文明的背景、养育和教育乃至兄弟等亲戚、师长、朋友、同事、同学,都会影响一生的命运。如果前生的业因虽坏,感得今生的环境也坏,那也未必是决定的坏;只要注意内心的修养、身体的健康、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开发,就会改变原有的命运。所以,仅仅根据生辰八字的命理来判断人一生的运道,对中下等人不无道理,对中上等人特别是上上等人是无法掌握的。 命理和相理应该分开来说:命理是到出生为止的所谓生辰八字,属于先天的。相理是从出生之后,一方面接收了父母遗传的身相,包括面相、骨相、声相、手相;另一方面由于后天的锻练或糟蹋,健康或残障以及心理的是否正常平衡,而会使得出生时的身相随着生命的过程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才是相理的总和。所以,命理不能转,相理随时变、随心变,因此相无定相、命无定命,当然是可信可不信。 至于风水、地理是依据天体的方位和地理的形貌而决定它对于人的影响力的好坏利弊,这是属于自然,也是属于常识的。顺乎自然即可以得天时之正、获山川之利;背乎自然,则相反。这从哲学上讲,是属于形而下的应用哲学或自然科学。近代的人又以磁场、磁力的科学依据来说明风水、地理的原理;磁力集中点,磁场的顺方位,对于人体有益,也对于人的心情有助;否则,也是相反。 所谓风水,风是空气,是来自空中的活力;水是万物生长之必需,是来自地下的活力。有了这两种活力的配合,再加上能够吸收充分阳光的地理位置,那不等于近人所说的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吗?可是我所熟识的名地理学家李易浓先生说:要有积功累德、生辰八字、地理风水,三个条件都配合得好,才能够富贵寿考。所谓生辰八字,就是先天的命理;所谓积功累德,就是后天的努力修养;地理、风水只占其中三分之一。如果命坏而又心恶、行为不正,不会找到好的风水;纵然已得好的风水,也会遭受水灾、地震等的自然灾变所破坏。而且他又说:“三分风水七分做。”也就是风水必须加上人为的努力,去改善环境。
名字确实对人生有影响 名字会对人有很大影响吗?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名字,是陪伴人一生的称号。作为一个人的标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有意义、寓意好的名字,不仅要好听,还要印象深刻,有内涵。 正因如此,在很多人心中,名字被赋予了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属性——似乎名字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运势;而名字的改变,足以带来命运的转变。 从世俗看来,名字代表着人的德行和寓意,好比佛家弟子们常念的阿弥陀佛,也是个名号,但长期持念却能得到圆满究竟的功德。如此看来,起个具有好意头和正能量的名字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如果真的很重视名字,最好能好好想一个皆大欢喜的名字,免得因此而产生烦恼。只要家里面的意见一致,想一个有寓意、有正能量的名字就行。或者找一位值得信赖的法师,起个符合孩子性格的名号,也不无不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