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云 汉之云
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
关注数: 25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11,007 关注贴吧数: 184
印顺导师这些话我非常赞同 早期的印度佛教,值得我們尊重,他到底去佛不遠。但他不一定比後代流行的佛法,適合於百年千年後的時代,適合於千里萬里外的環境。從這佛法流行的觀點中,怎能以自以為然的佛說或不說,論斷他的是否佛法呢!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關於大乘經的編集出現,我們不能把他看為作偽。無論如何,古人是並不如此。有人說,四福音,不是耶穌的事跡,也不是那一個作偽,這是耶穌門徒無意識歌唱出來的東西。這說得相當好,大乘經也應該這樣看。有傳說中的佛言佛行,有論究出的事理真相,有佛弟子成佛的心願,有社會救濟的事實要求:這一切,漸成為佛弟子間的共同意識。在不斷的流行中,結構為幾多理論與事實。自己沒有聽見佛說,但卻是展轉從人得來,並非憑空撰出。從理論上看,從實踐的道上看,這不能不說是佛法,是佛法的必然結論,非此不足以表現佛陀的真精神!在進步的佛學者看來,這真是道出自己心中的深奧。起初,大乘思想是潛流、醞釀,在不斷的演繹充實中。但也是流行中的演化,非某一人有意的增飾。一到成熟的階段,自然有人把他編集出來。是佛說,當然加上如是我聞了。有意的推演補充,在古人或者也有,但必然自覺是忠實的吻合佛意。入佛法相,也就不妨是佛法了。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佛法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在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之下的。证据如下 增支部4集95經/火葬場的燃燒木柴經(莊春江譯)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哪四種呢?既非為自己利益也非為他人利益的行者、為他人利益而非為自己利益的行者、為自己利益而非為他人利益的行者、既為自己利益也為他人利益的行者。   比丘們!猶如火葬場的燃燒木柴,兩端已被燃燒,中間沾了糞,既不能在村落中當木材,也不能在山林中[當木材],比丘們!凡這個人既非為自己利益也非為他人利益的行者,我說這個人像這樣的譬喻。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為他人利益而非為自己利益的行者,這位是這[前]二個人中比較優勝、比較勝妙者;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為自己利益而非為他人利益的行者,這位是這[前]三個人中比較優勝、比較勝妙者;凡這位既為自己利益也為他人利益的行者,這位是這四個人中最高者、最勝者、上首者、最上者、最頂尖者。   比丘們!猶如從牛有牛乳;從牛乳有凝乳;從凝乳有生酥;從生酥有熟酥;從熟酥有熟酥醍醐,在那裡,熟酥醍醐被說為其中之第一。同樣的,比丘們!凡這位既為自己利益也為他人利益的行者,這位是這四個人中最高者、最勝者、上首者、最上者、最頂尖者。」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