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云 汉之云
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
关注数: 25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11,007 关注贴吧数: 184
释迦牟尼亲口说,一切祈祷和希求是无效的。证据如下。 增支部5集43經/令人想要經(莊春江譯)   那時,屋主給孤獨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世尊對屋主給孤獨這麼說:   「屋主!世間中有這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五法,哪五個呢?屋主!壽命是世間中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美貌是世間中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快樂是世間中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名聲是世間中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天界是世間中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屋主!世間中有這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五法。   屋主!我說世間中這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五法不因祈願或因希望獲得,屋主!如果世間中這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難得的五法因祈願或因希望而有,這裡,誰會失去什麼?   屋主!想要壽命的聖弟子不該發願或歡喜於壽命或熱望壽命,屋主!導向壽命之行道應該被想要壽命的聖弟子實行,因為,當導向壽命之行道被實行時,[才]導向壽命的獲得,他成為天或人壽命的得到者。   屋主!想要美貌的聖弟子不該發願或歡喜於美貌或熱望美貌,屋主!導向美貌之行道應該被想要美貌的聖弟子實行,因為,當導向美貌之行道被實行時,[才]導向美貌的獲得,他成為天或人美貌的得到者。   屋主!想要快樂的聖弟子不該發願或歡喜於快樂或熱望快樂,屋主!導向快樂之行道應該被想要快樂的聖弟子實行,因為,當導向快樂之行道被實行時,[才]導向快樂的獲得,他成為天或人快樂的得到者。   屋主!想要名聲的聖弟子不該發願或歡喜於名聲或熱望名聲,屋主!導向名聲之行道應該被想要名聲的聖弟子實行,因為,當導向名聲之行道被實行時,[才]導向名聲的獲得,他成為天或人名聲的得到者。   屋主!想要天界的聖弟子不該發願或歡喜於天界或熱望天界,屋主!導向天界之行道應該被想要天界的聖弟子實行,因為,當導向天界之行道被實行時,[才]導向天界的獲得,他成為天界的得到者。」   「壽命、美貌、名聲、名望,天界、高貴的出生、上妙的喜樂再三欲求者,    賢智者稱讚,在應該作的福德上不放逸。    不放逸的賢智者,持有二種利益:    在當生中的利益,以及後世的利益,    現觀利益的堅固者,被稱為『賢智者』。」
常应省思之事经 “诸比库,有五件事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哪五件呢? ‘我有老法,无法避免老。’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我有病法,无法避免病。’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我有死法,无法避免死。’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一切我所喜爱、可意的会分散、别离。’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我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我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我将是它的承受者。’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诸比库,缘何理由,‘我有老法,无法避免老。’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呢?诸比库,有众生在青春时有青春骄慢,因陶醉该骄慢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他经常省思此事,则在青春时的青春骄慢皆能全部被断除,或者减弱。诸比库,缘此理由,‘我有老法,无法避免老。’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诸比库,缘何理由,‘我有病法,无法避免病。’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呢?诸比库,有众生在健康时有健康骄慢,因陶醉该骄慢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他经常省思此事,则在健康时的健康骄慢皆能全部被断除,或者减弱。诸比库,缘此理由,‘我有病法,无法避免病。’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诸比库,缘何理由,‘我有死法,无法避免死。’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呢?诸比库,有众生在活着时有生命骄慢,因陶醉该骄慢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他经常省思此事,则在活着时的生命骄慢皆能全部被断除,或者减弱。诸比库,缘此理由,‘我有死法,无法避免死。’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诸比库,缘何理由,‘一切我所喜爱、可意的会分散、别离。’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呢?诸比库,有众生对喜爱、可意的[对象]生贪欲,因染著该贪欲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他经常省思此事,则对喜爱、可意[对象]的贪欲皆能全部被断除,或者减弱。诸比库,缘此理由,‘一切我所喜爱、可意的会分散、别离。’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诸比库,缘何理由,‘我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我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我将是它的承受者。’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呢?诸比库,有众生有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他经常省思此事,则所有恶行皆能断除,或者减弱。诸比库,缘此理由,‘我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我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我将是它的承受者。’是女人、男人、在家人或出家人应经常省思的。 诸比库,该圣弟子如是审察:‘并非只有我才有老法,无法避免老,只要众生有来、去、死、生,一切众生皆有老法,无法避免老。’他经常省思此事则能生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则能断除所有诸结,灭尽随眠。 诸比库,该圣弟子如是审察:‘并非只有我才有病法,无法避免病,只要众生有来、去、死、生,一切众生皆有病法,无法避免病。’他经常省思此事则能生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则能断除所有诸结,灭尽随眠。 诸比库,该圣弟子如是审察:‘并非只有我才有死法,无法避免死,只要众生有来、去、死、生,一切众生皆有死法,无法避免死。’他经常省思此事则能生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则能断除所有诸结,灭尽随眠。 诸比库,该圣弟子如是审察:‘并非只有我才会与一切所喜爱、可意的分散、别离,只要众生有来、去、死、生,一切众生皆会与所喜爱、可意的分散、别离。’他经常省思此事则能生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则能断除所有诸结,灭尽随眠。 诸比库,该圣弟子如是审察:‘并非只有我才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我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我将是它的承受者;只要众生有来、去、死、生,一切众生皆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都将是它的承受者。’他经常省思此事则能生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他经常修习、多作该道,则能断除所有诸结,灭尽随眠。 病法、老法和死法, 如其自性存在,凡夫皆厌恶; 我厌恶此法,众生也如此。 我并不适合如此住[于厌恶]。 我如此[省思]而住, 了知无所依的[涅槃]法后, 征服对健康、青春 和生命的一切骄慢。 见到出离的安稳后, 我说他是见到涅槃的勇猛者。 我现在不可能再受用诸欲, 我将不退转,至梵行终点。” 玛欣德比库敬译
如果ACG爱好者都是像某些人那样,我宁愿不做ACG爱好者 看来投票结果是这样了,我只能说某些人妖魔化我或丑化我很成功。既然提到了当年,我就把我还没忘的事说说。 网络暴力是想制造出第几个三浦春马呢?我不知道。 我的病就是被网络暴力造成的。 我应该跟车芸他们说过了,为防止有些人不知道,我就再说一遍。 我2009年得了(日本語:統合失調症)的病,这病就是被网络上那些自以为正义的人的无数封不负责任的吵架贴造成的。 这个病的病情有几个,一个就是幻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另一个就是妄想,有N种妄想。 如果幻觉和妄想结合起来,就会造成失去判断能力的行为。 所以,如果我曾经做过什么,肯定与网络暴力非要跟我吵架有关。这是你们自己造成的我的病,你们就应该承担后果。 所以,如果我曾经做过什么,肯定与网络暴力非要跟我吵架有关。这是你们自己造成的我的病,你们就应该承担后果。 所以,如果我曾经做过什么,肯定与网络暴力非要跟我吵架有关。这是你们自己造成的我的病,你们就应该承担后果。 而且我曾经2011年、2016年、2018年做过三次MECT,MECT这东西能让人忘掉一些东西,所以基本记不得2018年以前我说的话的细节了。 而且我曾经2011年、2016年、2018年做过三次MECT,MECT这东西能让人忘掉一些东西,所以基本记不得2018年以前我说的话的细节了。 而且我曾经2011年、2016年、2018年做过三次MECT,MECT这东西能让人忘掉一些东西,所以基本记不得2018年以前我说的话的细节了。 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不打算让你们赔偿我的损失了,只希望你们不要再说我坏话,能理解我就行了。 我不打算让你们赔偿我的损失了,只希望你们不要再说我坏话,能理解我就行了。 我不打算让你们赔偿我的损失了,只希望你们不要再说我坏话,能理解我就行了。 幸运的是,我的病还是有救的,因为找到了一个目前看来很优秀的中医,他说吃他的药2年就能基本好了,不知道2年后的我是怎样的,但这个药还是有较好的效果的。 满口道德的,估计一本伦理学名著都没读过。诺齐克估计都没听说过。 满口道德的,估计一本伦理学名著都没读过。诺齐克估计都没听说过。 满口道德的,估计一本伦理学名著都没读过。诺齐克估计都没听说过。 不过是一个游戏贴吧的一个精品而已,值得那么看重吗? 一、百度如果放弃贴吧了,不但精品会没,连讨论的地方都不会有。 二、经过某人前些天的那个贴子,让我深受打击。深刻认识到ACG爱好者内心的阴暗,深刻反思了ACG的弊端。如果这贴子还有人攻击,我宁愿不做ACG爱好者。这样的贴吧,这样的游戏,教出来的都是你们这样的人吗?那贴吧都是内心阴暗的,精品就根本没价值啊! 三、我还是不明白,动精品怎么跟道德和法律有关的?无逻辑、无慈悲,有些贴吧还把所有水贴都加精了呢!我觉得加精是自由!!!!! 在我们那个圈子里,从来没有人跟我过不去。我的老师、我的同修,他们都非常慈悲,跟ACG爱好者动个精品就扯到道德的无逻辑、无慈悲的行为不可相比。 在我们那个圈子里,从来没有人跟我过不去。我的老师、我的同修,他们都非常慈悲,跟ACG爱好者动个精品就扯到道德的无逻辑、无慈悲的行为不可相比。 在我们那个圈子里,从来没有人跟我过不去。我的老师、我的同修,他们都非常慈悲,跟ACG爱好者动个精品就扯到道德的无逻辑、无慈悲的行为不可相比。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说道:【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你们可以百度查查《妙法莲华经》里有没有这段话,找不到的话我给链接。 从这句话来看,我读过N遍法华经,骂我的话比骂佛罪还重。 从这句话来看,我读过N遍法华经,骂我的话比骂佛罪还重。 从这句话来看,我读过N遍法华经,骂我的话比骂佛罪还重。 百度这东西还是不要去指望能有正确的佛学知识了,电子佛经都用CBETA这个软件,比电子佛经更专业的就是大正藏了,不懂什么是CBETA、大正藏的可以百度。 百度这东西还是不要去指望能有正确的佛学知识了,电子佛经都用CBETA这个软件,比电子佛经更专业的就是大正藏了,不懂什么是CBETA、大正藏的可以百度。 百度这东西还是不要去指望能有正确的佛学知识了,电子佛经都用CBETA这个软件,比电子佛经更专业的就是大正藏了,不懂什么是CBETA、大正藏的可以百度。 至于CBETA、大正藏,里面的东西内容有没有问题,还得看作/译者的,那就更专业了。 我这贴没有恶意,但如果有人身攻击,我会删贴,另外开贴删不了的举报百度。我不想做第N个三浦春马。如果你们希望我的病好的话,就别跟我吵。如果想造成我家家破人亡的话,后果就是我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来。 我这贴没有恶意,但如果有人身攻击,我会删贴,另外开贴删不了的举报百度。我不想做第N个三浦春马。如果你们希望我的病好的话,就别跟我吵。如果想造成我家家破人亡的话,后果就是我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来。 我这贴没有恶意,但如果有人身攻击,我会删贴,另外开贴删不了的举报百度。我不想做第N个三浦春马。如果你们希望我的病好的话,就别跟我吵。如果想造成我家家破人亡的话,后果就是我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来。 前几天我发病,N个人打电话来慰问(包括我的母亲和我的老师),都不想让我寻短见,我死之后,我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的。 再重复三遍,我这贴没有恶意,如果这样讲道理都有人扯过去的事情纠缠不休,那么ACG教给我、教给你们的是好是坏,就不敢恭维了。 再重复三遍,我这贴没有恶意,如果这样讲道理都有人扯过去的事情纠缠不休,那么ACG教给我、教给你们的是好是坏,就不敢恭维了。 再重复三遍,我这贴没有恶意,如果这样讲道理都有人扯过去的事情纠缠不休,那么ACG教给我、教给你们的是好是坏,就不敢恭维了。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中关于什么是随顺智慧之想的话。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6:「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CBETA 2020.Q1, T26, no. 1536, pp. 432c17-433a1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3:「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無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無常。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云何?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其事云何?答:於諸糜飯,應起膖脹死屍勝解。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於麨,應起骨屑勝解。於餅,應起人皮勝解。於鹽,應起碎齒勝解。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死想云何?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CBETA 2020.Q1, T26, no. 1536, pp. 423c4-424a3)
如果生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此福功德不可称量,证据如下 增壹阿含經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 (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邸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長者曰:「云何,長者!汝家中恒布施耶?」 長者白佛:「貧家恒行布施,又飲食麁弊,不與常同。」 世尊告曰:「若布施之時,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然不用心意,復不發願,復無信心,由此行報,所生之處不得好食。意不貪樂,意亦復不樂著於好衣裳,亦復不樂著好田業,心亦不著五欲之中,正使有僕從奴婢,亦復不受其教。所以然者,正由其中不用心故,故受其報。若長者布施之時,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當至誠用心,勿有增損,廢後世橋梁。彼若所生之處,飲食自然,七財具足,心恒樂五欲之中,正使有奴婢使人,恒受其教。所以然者,由於中發歡喜心故。 「長者當知,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毘羅摩,饒財多寶,真珠、虎珀、硨𤦲、瑪瑙、水精、琉璃,好喜布施。爾時,布施之時,用八萬四千銀鉢盛滿碎金,復有八萬四千金鉢盛滿碎銀,作如是施。復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施。復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皆作如是布施。復以八萬四千玉女布施,衣裳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臥具,皆用氍氀文繡毾㲪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衣裳布施。復以八萬四千龍象布施,皆用金銀挍飾。復以八萬四千匹馬布施,皆用金銀鞍勒自副。復以八萬四千車布施,作如是大施。復以八萬四千房舍布施,於四城門中布施,須食與食,須衣與衣,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皆悉與之。 「長者當知,彼毘羅摩雖作是布施,不如作一房舍,持用布施招提僧,此福不可計量。正使彼作如是施,及作房舍持用施招提僧,不如受三自歸佛、法、聖眾,此福不可稱計。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又受三自歸,雖有此福,猶不如受持五戒。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歸,受持五戒,雖有此福,故不如彈指之頃慈愍眾生,此福功德不可稱計。 「正使彼人作如是施,作僧房舍,受三自歸,奉持五戒,及彈指之頃慈愍眾生,雖有此福,故不如須臾之間,起於世間不可樂想,此福功德不可稱量。然彼所作功德,我盡證明,作僧房舍,我亦知此福;受三自歸,我亦知此福;受持五戒,我亦知此福;彈指之頃慈愍眾生,我亦知此福;須臾之間,起於世間不可樂想,我亦知此福。 「爾時,彼婆羅門作如是大施者,豈是異人乎?莫作是觀也。所以然者,爾時施主者,即我身是也。長者當知,過去久遠所作功德,信心不斷,不起著想。是故,長者!若欲布施之時,若多、若少,若好、若醜,歡喜惠施,勿起想著,手自布施,莫使他人,發願求報,後求受福,長者當獲無窮之福。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申精】把《月与海的摇篮曲》品词分解了,请各位批评指正 月と海の子守唄 作詞:打越鋼太郎 作曲:阿保剛 長弓(名)背負い(四・用)し(過・体) 月(名)の(格助)精(名) 夢(名)の(格助)中(名)より(格助) 待ち(四・用)をり(ラ変・用)ぬ(完・終) 今宵(名)やなぐゐ(名) 月夜見(名)囃子(名) 早く(形ク・用)来(カ変・未)ん(推・体)か(係助)と(格助) 待ち(四・用)をり(ラ変・用)ぬ(完・終) 眠り(四・用)たまふ(四・終) ぬくと(形ク・幹)丸み(四・用)て(接助) 眠り(四・用)たまふ(四・終) 母(名)に(格助)抱か(四・未)れ(受・用)て(接助) 真櫂(名)掲げ(下二・用)し(過・体) 水(名)の(格助)精(名) 夢(名)の(格助)中(名)より(格助) 待ち(四・用)をり(ラ変・用)ぬ(完・終) 今宵(名)とりふね(名) うずまき鬼(名) 早く(形ク・用)来(カ変・未)ん(推・体)か(係助)と(格助) 待ち(四・用)をり(ラ変・用)ぬ(完・終) 眠り(四・用)たまふ(四・終) ゆるゆる(副)揺ら(四・未)れ(受・用) 眠り(四・用)たまふ(四・終) 海(名)に(格助)抱か(四・未)れ(受・用)て(接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