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其麥💫 我真的叫小屁孩
GDOWN资源站站长正版游戏汉化,游戏设定集,游戏原声http://kunser.xyz/
关注数: 10 粉丝数: 54 发帖数: 1,853 关注贴吧数: 68
【讨论帖】天际线到底为我们提供了怎么样的一种轨道交通模式 由于本人是个重度轨交迷,每次建城都先考虑一番如何最优化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所以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天际线中这么多轨道交通到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怎么样的模式 我把天际线的公共交通分为了三个层次,I级II级和III级 I级:火车 根据P社的官方教程也可以了解到,实际上对于跨区域的运输,也就是每个大格子之间的运输,火车是最快的也是最方便的,火车的设定站点不宜过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天际线的奇怪比例使得火车铁轨非常占地,远比现实生活中的铁路割裂城市,单拉一条还好,如果是枢纽站这种,懂不懂拉六七条,占地面积实在太大。 II级:地铁 地铁可以作为区块内运输的主力工具,我的理解是作为火车的接驳线,专门弥补火车设站少的缺陷,天际线的ai设计使得地铁优先度极高,因此两个火车站之间尽量不设直达地铁站,不然火车站形同虚设了。 III级:公交or有轨电车 这一类作为补充,增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覆盖到地铁线路所不能延伸的社区,CBD之中,满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线路不宜过长,站点密集,主要是接驳地铁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这里再提一句,实际上,地铁的作用应该仅限于市内交通,也就是说,大部分国内的地铁都在越俎代庖,承担着不该承担的任务,实际上中长途的运输应该由更快的市域火车来承担,一味的延伸地铁到远郊区看似方便了很多,运椅子的情况实在太多,实际上,港铁的东铁线和前西铁线现屯马线承担的就是类似市郊通勤铁路的任务,再由观塘线荃湾线等真正的地铁系统运输到市区的各个角落,所以在天际线中我认为应该遵循火车—地铁—公交的优先级来构建公共交通系统。 另外,对于换乘站的态度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我个人觉得能保证一条线路覆盖面够广不换乘就尽量少换乘,地铁接驳火车的设计我觉得也是为了更少的减少地铁换乘,增加火车直达的效率,过多无意义的换乘会造成乘客的不便,因此我个人觉得中心放射型结构比较合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