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很甜 可乐很甜
关注数: 4 粉丝数: 4 发帖数: 1,278 关注贴吧数: 0
关于通迅工具的一些想法,请问大家。。。。。。。 众所周知,目前国人用的最多的即时通迅工具是QQ。可是,据一位朋友告诉我说,由于可能存在监控的原因,QQ的安全性不是太好。并且,QQ的消息是通过服务器转送的,这意味着,安全性有隐患。 在他的建议下,我注册并使用了MSN。它的用户群体遍布世界各地,不过在中国的使用者较少,大多为职业人士。我的一些同学,就在毕业前夕注册了MSN,以备工作时用。由于中国的QQ使用人数较多,所以两者在使用人数上还是旗鼓相当的。 关于QQ和MSN的区别,我作一些说明吧。1 就功能而言,QQ的功能较多,多了QQ游戏、网游账号等功能。2 就共有拥有的功能而言,MSN往往占优。如电子邮件功能、即时通迅功能、视频聊天功能。3 QQ的设计深得国人心理。一些功能,如等级制、隐身,很多人喜欢。4 关于安全性。也是我最在意的一点。据说MSN是直接进行点对点传输的,消息不需要通过服务器--据说是MSN不能给离线好友发消息。 请问大家一些问题:1 在通迅领域,有线电话的安全性保密性是不是最高的?我想其次应该就是无线电通话或者网络通迅了。2 在网络通迅领域。即时通迅工具和电子邮件,哪个更安全和有保密性?3 在即时通迅工具领域,MSN是否为最安全的流行通迅工具?MSN适合用于机密文件的传输吗?4 电子邮件能确保安全性吗?比如商业机密性质的东西,是否不适合用电子邮件传播? 谢谢大家!
让英国海军发疯的古代骑士冯.卢克纳尔伯爵【转载】 “陛下,给我一条纵帆船出海一战吧,让我把英国佬打得灵魂出窍。”   假如这是在中世纪,这样敢于挑战大不列颠的军官固然有些鲁莽,至少会获得勇敢刚毅的美名。然而,当德国皇家海军菲力克斯.冯.卢克纳尔少校当面向威廉二世皇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时光已经到了1916年,且不说德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刚被英国人打得缩回基尔港口不敢出门,这位少校提出要用来和英国人交战的居然是要一艘帆船!这个时候,对于大多数水手来说,帆船早已成为一种古董了阿。   因此,从上述要求判断,冯.卢克纳尔少校需要的大概不是一条帆船,而是一个比较好的精神病医生吧。   然而,威廉二世却认真的听取着这位少校的“疯话”。   不是每一个帝国的少校都有机会和皇帝陛下来一番这样的恳谈,但是卢克纳尔不是一个平常的少校,他是德国著名贵族卢克纳尔家族的长子,普鲁士伯爵,他的家族世代盛产骁勇善战的骑兵将领。更让威廉二世相信他没有疯的原因是这位皇帝对此人的经历了如指掌。卢克纳尔伯爵相貌堂堂,是德国贵族中的另类,他从小富于反叛精神,胆大心细,善于独出心裁。此人13岁就混上远洋轮船,用假名当过货船的侍者,灯塔看守员,救世军团员……甚至还混到墨西哥的军队里当过兵,他还当过铁道工人甚至农民,纯粹是为了锻炼自己。这家伙没有在墨西哥的内战中把性命送掉,相反发了一笔小财,说明卢克纳尔天生就是那种冒险家。   此后,伯爵进入航海学校,当了八年海军士官,从海军出来,先后五次见义勇为,抢救落水儿童——错了,不仅是儿童,还有妇女和寻短见的。(邪了,老萨活了这么大,一回也没有碰上,怎么他老碰上往水里掉的人啊?)因为这些事迹目击证人们要求给他授奖,他却学雷锋拒绝领奖。当然最后这些事迹还是被宣传了出去,以至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战争爆发的时候,卢克纳尔伯爵正以少校身份在公海舰队服役,亲身参加了惊心动魄的日德兰大海战。   威廉二世因此认定卢克纳尔少校的独出心裁并非发疯,而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卢克纳尔的确有自己的主意,他向威廉二世再次解释——“我们海军的头儿们认为我是在发疯,既然我们自己人都认为这样的计划是天方夜谭,那么,英国人一定想不到我们会这样干的吧,那么,我认为我可以成功的用古老的帆船给他们一个教训。”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卢克纳尔独特的思维,他的想象力浪漫而实用。   一位被他俘虏的意大利船长写过自己被俘的经过,也能够反映卢克纳尔的狡诈——“那艘帆船的船长很客气的请我到他的船上做客,我们走进他的船长室,在桌子前坐下。就在这时,整个桌子忽然落下——原来这桌子下面是一个电动的升降台!等我明白过来,周围已经有二十只枪指着我的脑袋,而那位风度潇洒的船长则脱去制服,露出了德国海军的军装,宣布我和我的船成了他的俘虏……”   这自然是伯爵的手笔了,把饭桌变成可以升降的笼子,既体现了卢克纳尔的想象力,也体现了德国人热衷机械的特点。   威廉二世被说动了,他同意了卢克纳尔的计划,用一条帆船去袭击英国人的海上航线,指挥官当然就是卢克纳尔本人。——他赌对了,卢克纳尔没有疯,倒是几乎让大英帝国的海军部差点儿疯掉。   得到皇帝的支持,卢克纳尔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用一条古老的风帆战舰充当水面袭击舰,在英国佬的后腰上狠狠捅上一刀。这个离奇而富有古老浪漫主义的计划让卢克纳尔干劲儿倍增,不过,事情还是有很多麻烦的。   完成这个计划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船。不幸的是德国这个工业化进程迅速的国家没有保留多少古老的风帆战舰,风帆游艇倒是不少,无奈吨位太小,不适合出海作战。勉强找到的几艘大型帆船造型上又都有着鲜明的德国风格。卢克纳尔开始羡慕英国人了。英国因为是老牌殖民帝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保留着不少老式的帆船,要是能借来一艘……
when you believe Many night we've prayed 许多个夜晚我们祈祷 with no proof anyone could 不能证明谁能听得到 In our heart a hopeful song 我们的心就是希望之歌 we barely understood 我们刚刚明了 Now we are not afraid而如今我们不再惧怕 Although we know there's much to fear 虽然我们有太多害怕的事情 we were moving the mountian long 我们能够移山 Before we knew we could 在我们知道之前 There can be miracles 这一定是个奇迹 when you belive 当你相信的时候 Though hope is frail 尽管希望如此脆弱 it's hard to kill 但也不能轻易扑灭 who knows what miracles谁知道奇迹是什么 you can achieve你可以做到 when you belive 当你相信的时候 somehow you will 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就会做到 you will when you belive当你相信的时候就会做到 And this time of fear在这个令人寒心时刻 when prayer so often proves in vain 当信徒们徒劳无功地证明 hope seems like the summer birds 希望像是夏天的小鸟 too swiftly flown away 飞快地掠过 and now i am standing here 现在我站在这里 my heart's so full i can't explain 我的心满满的 无法解释 seeking faith and speaking wordsi never thought i'd say 我从未想过我会说 there can be miracles这是个奇迹寻找信仰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当你相信的时候 though hope is frail 尽管希望如此脆弱 it's hard to kill 但也不能轻易扑灭 who know what miracle 谁知道什么是奇迹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achieve) 你可以做到 when you believe 当你相信的时候 somehow you will 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就会做到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当你相信的时候就会做到 they don't always happen when you ask 当你询问的时候它们不经常出现 and it's easy to give in to your fear 而且很轻易地带给你惧怕 but when you're blinded by your pain但是当你因为痛苦而盲目无助 can't see you way safe through the rainthought of a still resilient voice says love is very near 想象一种很平静的声音说爱是如此靠近不能在大雨中看清你的道路 there can be miracles (miracles) 这就是奇迹 奇迹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 当你相信的时候 当你相信的时候 though hope is frail 尽管希望如此脆弱 it's hard to kill 但也不能轻易扑灭 who know what miracles 谁知道什么是奇迹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achieve)你可以做到 你可以做到 when you believe 当你相信的时候 somehow you will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就会做到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你会做到当你相信的时候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你会做到当你相信的时候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你会做到当你相信的时候 just believe 就那么相信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你会做到当你相信的时候 许多个夜晚我们祈祷 也许无人曾经听到 但我们在心中默默地唱着 那我们自己还不怎么理解的希望之歌 我们知道还有许多艰难困苦 但现在我们并不胆怯 早在我们还不知道是否能办到之前 我们已经开始搬开座座大山 只要你坚信 奇迹就会发生 虽然希望会是脆弱 但是难以扑灭 谁也不知你能达到 什么样的奇迹 但只要你坚信你定会 你定会达到 -- 只要你坚信 ...... 每当你的祈祷毫无结果 也许畏惧会随之而来 希望会象夏天的飞鸟一样 从天上一飞而过 但是我依然坚强站立 我的内心是如此充实,我自己都无法解释 寻找那信念,许下那 我从未曾想过我会许下的诺言 只要你坚信 奇迹就会发生 虽然希望会是脆弱 但是难以扑灭 谁也不知你能达到 什么样的奇迹 但只要你坚信你定会 你定会达到 -- 只要你坚信 ...... 他们不知你是常常的祈求 你很易会在畏惧面前低头 但是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你会发现 痛苦会提醒我度过难关 你会听到还是那么有力的声音说道 爱就是安慰 只要你坚信 奇迹就会发生 虽然希望会是脆弱 但是难以扑灭 谁也不知你能达到 什么样的奇迹 但只要你坚信你定会 你定会达到 -- 只要你坚信
圣经紧急救援电话(转)  当你遇到以下情况,这些号码比起999更有效  当你忧伤时,请拨 * 约翰福音 14  当你犯了罪,请拨 * 诗篇 51  当你面对危难,请拨 * 诗篇 91  当所有人都令你失望,请拨 * 诗篇 139  当你的信心需要鼓励时,请拨 * 希伯来书 11  当你又孤单又惧怕时,请拨 * 诗篇 23  当你担忧时,请拨 * 马太福音 8:19-34  当你受伤害,心怀不平时,请拨 * 哥林多前书 13  当你怀疑基督信仰时,请拨 * 哥林多后书 5:15-18  当你觉得被遗弃被隔绝时,请拨 * 罗马书 8:31-39  当你寻找平安时,请拨 * 马太福音11:25-30  当你觉得世界比上帝更大时,请拨 * 诗篇 90  当你需要基督就像需要保险时,请拨 * 罗马书8:1-30  当你出门远行时,请拨 * 诗篇 121  当你为自己祷告时,请拨 * 诗篇 87  当你需要勇气去完成一项工作时,请拨 * 约书亚书 1  当你为投资与通涨昼夜思虑时,请拨 * 马可福音 10:17-31  当你心情低落时,请拨 * 诗篇 27  当你的银行户口结余是零时,请拨 * 诗篇 37  当你对所有人失去信心时,请拨 * 哥林多前书13  当你觉得周围的人不友善时,请拨 * 约翰福音15  当你失去盼望时,请拨 * 诗篇 126  当你觉得世界比你小时,请拨 * 诗篇 19  当你希望结出果子时,请拨 * 约翰福音15  使徒保罗拥有喜乐的秘诀,请拨 * 歌罗西书 3:12-17  当你碰到很好的机遇或洞察先机时,请拨 * 以赛亚书 55  当你想与其他人和睦相处时,请拨 * 罗马书12  辅助号码  面对惊恐,请拨 诗篇3:47  寻求保护,请拨 诗篇121:3  寻求保障,请拨 马可福音 8:35  寻求双重保障,请拨 诗篇145:18
中国教会简介   中国教会属改革宗 其标志性信条为 海得堡要理问答 属基督教加尔文派 改革宗传统简介 使用"改革宗"(Reformed)一词,乃是为了使加尔文派传统(Calvinistic)与信义宗(Lutheran)及重洗派(Anabaptist)传统有所区别。改革宗传统的开山鼻祖是苏黎世第一个改教者慈运理(Ulrich Zwingli, 1484-1531)和日内瓦的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64),其中加尔文更是在其圣经注释,小册丛书,特别是在《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一书中,发展出一整套新教神学(Protestant Theology)。从宗教改革时期直到如今都有许多人和团体随从加尔文的教训,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循着相同的思考或发展路线前进。因此改革宗传统中的加尔文主义者,尽管在许多方面基本上都彼此认同且相似,但因着历史或地理上的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就形成了此传统中的许多路线或门派。 宗教改革和改革宗传统 改革宗传统发展出的第一路线,为西北欧、瑞士、法国、荷兰和德国所共享;并且也影响到匈牙利东部和意大利南方的瓦德西亚教会。改革宗教会在这些地区活跃于编制早期的信仰告白与要理问答,许多教会视其为教义标准。1537年加尔文起草了第一篇改革宗要理问答,并于1541年重新修订。这项工作被翻译成数种文字,并产生莫大影响力。而更为重要的是1563年出台的海德堡要理问答(Heidelberg Cathecism),它至今还是大多数欧洲改革宗教会内标准的信仰告白文件。比利时信条(The Belgic Confession,1561年)也清楚说明了加尔文派的教义立场。 越过大不列颠群岛的水道,加尔文主义乃是宗教改革时期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当时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强迫英格兰教会(Church of England)保留半天主教式的崇拜仪式和管理方式,但加尔文主义仍如呈现于1563年《三十九信条》(Thirty-nine Articles)中一样是基要的神学(此三十九信条是克兰麦大主教[Archbishop Cranmer]于1553年所著的四十二信条的翻版)。步入十七世纪,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也为说英语的神学生提供了基础神学的指导。当时由独立教派 (Independents),长老会(Presbyterians), 以及更为坚定的加尔文派人士所形成的清教徒(Puritans),坚持要根除国立教会中一切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的残迹。同时,一群为数可观,受重洗派影响的新教徒,虽然接受为成人施洗是执行圣礼的唯一适当方式;另一方面也接受改革宗绝大部分的教义。因着他们相信预定的教义,因此人称之为"特别"浸礼派("Particular" Baptist),以区别那些拒绝预定论的"自由意志"浸礼派("Freewill" Baptists)。而这些不从国教的团体也就负起了起草《韦斯敏斯德信条》(Wes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和《韦斯敏斯德要理问答》(Westminster Catechisms)、教会行政方式和崇拜规程的责任,直到如今这些都仍然是一切说英语的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的标准。苏格兰长老会和苏格兰教会最初使用《苏格兰人信仰宣言》(1560)和《日内瓦要理问答》,后于1647年采用了韦斯敏斯德信仰准则;在独立派以压倒性的多数占据英国国会之后,他们就拒绝接受英国国教的信仰标准。 十七和十八世纪 在全世界欧洲和英国的殖民地上的改革宗和长老会,都是十七世纪末移居麻省、纽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他处的移民者所建立的。虽然起初母会并未给什么帮助,可是他们还是遵循母会的教义、崇拜仪式、和行政传统,发展了自己的教会。大多数长老会都采用《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Document)的基准,而根源于欧陆改革宗传统的教会则坚守其原有的信仰告白和要理问答。 改革宗传统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毫无争议的。有时出现难题,令那些坚守改革宗立场的人对其基本信仰作重新检讨和辩护。其中最有影响的明证之一,是一场始于荷兰神学家雅各·阿民念(James Arminius)的争论。阿民念反对加尔文有关恩典的教义。1610年他的信徒发表了一份《抗议文》(Remonstrance),反对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合的人,使事态陷入白热化。1618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神学家们为此在荷兰的多特勒克(Dordrecht)举行了一次专门会议,与会者谴责了阿民念派的观点,确认:(1)人类完全堕落;(2)神无条件拣选;(3)基督的赎罪仅限于选民;(4)神恩之不可抗拒;(5)信徒蒙保守直到永远。阿民念派(Arminians)人士被驱出改革宗教会,成立了自己的教会,并且声势浩大,成为卫斯理主义循道派(Wesleyan Methodism)及其他非改革宗和抗改革宗教派的根基。多特总会的《多特信经》(Canons of the Synod of Dort)与《比利时信条》(Belgic Confession)、《海德堡要理问答》(Heidelerg Catechism)合称为三项联合信条(Three Forms of Unity),是大多数改革宗教会持守的信仰基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