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無覺
無心無覺
因吸引而关注,因同频而共鸣,因接纳而强大;因自卑而自大,因盲目而愚昧,因排斥而沉沦。
关注数: 4
粉丝数: 48
发帖数: 2,689
关注贴吧数: 16
“吃喝拉撒”原意客家人知毋知? 如果明知故用能否视为一种自虐行为?
“吃喝拉撒”能否用“呼吸打捞”来代替? 要讲出详尽分析过程
粤语词源分析 通过分析词源追寻到正字,对规范书写有莫大好处。 希望大家展开良性探讨得出公论。
修正并雅化客家话系吾辈应尽责任吗?
客家人客家话庸俗化系自身放任自流还系俾外力压制千年所致?
原始客家话(雅言嫡传)第一人称分三格道理何在?
尔虞我诈应该读nji/ni ngo还系?
讲紧客家话俾人话请讲普通话,尔会如何回应?
客家话俾鄙视应归罪于客家人还系客家话本身?
学几十年英语无正式讲过一句系物感受?
𠊎代替吾作为主格到底好还系坏?
“毋该”应如何解释?
自家、几多,本来就读入声还系後加?
i厓/吾毋知会书写客家话到底好还系坏,哪人话我听?
一lug/luk样般/怎写?有无人知?
“些几”正字应该系“摋sied其ki”。 “些几”正字应该系“摋sied其ki”。同理“莫mog[not]m>n”音变为“moi”也系入声脱落所致。 摋sied(侧手击打,扫灭) slap[slæp] n. 掌掴;掌掴声;侮辱 vt. 猛打;用力放置;尖刻批评、侮辱 vi. 拍击 adv. 直接地;猛然地
“道可道”可能系:rule可rule,而非:rule可talk 由rule[ruːl]衍生出个字: rule[ruːl]儒=道>路ru/lu, 三字原始读音及意思一样,乃同一语音所生,“道”后世讹变为tau[talk]。
假使讲记单词有用,中国岂非英语专家遍地 ?
古诗注读——蒹葭 蒹葭 [先秦] 佚名 蒹葭蒼蒼, giam ga cong cong 白露為霜。(白bag,pag) pag lu vui song 所謂伊人, so vui ji ngin 在水一方,(方fong[form]方式) cai sui jid fong 溯洄從之, sog fui cung zii 道阻且長。(長z/c-hong[long]? ch>l) tau zu cia chong 溯游從之, sog jiu cung zii 宛在水中央。 von cai sui zhung iong 蒹葭萋萋, giam ga ci ci 白露未晞。(未mui/mi,vui/vi) pag lu mui hi 所謂伊人, so vui ji ngin 在水之湄。 cai sui zii mi 溯洄從之, sog fui cung zii 道阻且躋。(道tau[talk][rule][route]) tau zu cia zi 溯游從之, sog jiu cung zii 宛在水中坻。(坻zii,cii,dei) von cai sui zhung cii 蒹葭采采,(采cai/coi) giam ga cai cai 白露未已。 pag lu mui ji 所謂伊人, so vui ji ngin 在水之涘。(涘sii,cii) cai sui zii sii 溯洄從之, sog fui cung zii 道阻且右。(道dau>輪,番,環van[round]) tau zu cia jiu 溯游從之, sog jiu cung zii 宛在水中沚。(沚zhi,zii) von cai sui zhung zii
只有多书面交流方能收窄彼此语意分歧,逐步融合缩小各地差异 为将来整合成标准通语作准备,如此客家话当有望重生,否则始终一盘散沙或消失于不久之时。
暂时无标准音就先将标准书面语基础打好,以待来时完美配合
想细人学客家话,大人必须要能写好客家话。 未经书面斟酌修饰,随口所讲必然土。
客家人系咪好容易俾带偏从而失去自身原则?
来到客家话吧都毋显露客家话,何时何地配尔讲?
如果有人毋准尔同老乡讲家乡话,尔会样般/怎做?
客家话吧应毋应该大面积存在非客家话? 请讲出若想法及因由。
无确切证据或非亲口承认者不宜宣扬为客家人 要确认某人为客家人就要做到证据确凿,否则会招来争议,毋单净受毋到赞誉还会得不偿失。
moi因何而来 客家话中:moi(not),来自于“莫mog[not] m>n”之音变“moi”,其实直接讲“莫mog”更好。
到底读lug gi还系lu gi? 山区最主要个燃料,正字样般/怎写?有无人知?
纯客语发布,想起就写,跨语种都有可能,故内容会比较杂 各位朋友一时未能用省内话书写,可学会后再发言,畀滴心机一定得,要相信自己。
高度异化个“嘢” “嘢”本出自“也”,乃语气助词。形容做得好,东西好时可以讲 好也;问人做甚时讲 做物也,有疑问时讲 物也。形容好东西时可以讲 靓货、靓xx,毋应该讲 好嘢。毋知几时 嘢 异变为包打天下,实在难以想象,其实完全可以弃之不用。
本省ip建议用本省话讲 来吧,尽情发挥吧...
客家话消亡与(la/lau)客家人自身有莫大关系 客家话消亡很大程度上由于客家人自卑造成,试想写都毋敢写出来又如何讲得雅致高级,粗俗又如何能吸引人呢?只有抛弃普通思维按自身思维书写方能提升精炼客家话,而后方能带动别人来学习应用。
油炸鬼因何得名,系毋系“油炸馃”? 刷到一個视频,突然发觉“馃/粿”闽南语似乎系读成“gui”?
“俺”从何而来? “i厓”非“俺”变,恰恰相反,请看以下语音演变规律: 你>您:你ni+n=>您nin 每>们:每mei+n=>们men 咱:za+n=>zan 等:di+n=>din(我ngo等di;等din级gib) 眼:eye+n=ai+n=>an=>ngan 俺:i厓ngai+n=>ngan=>an
讲起打压,其实客家话俾人打压得比粤语还厉害,做物客家人毋出声?
“東西南北”新解
普通話有ong/ɔŋ/這個音嗎? 突然發現好像沒看到過發ong/ɔŋ/的字?
上古詩——碩鼠 碩鼠 [先秦] 佚名 碩鼠碩鼠,la 無食我黍!cia 三歲貫女,nja 莫我肯顧。ga 逝將去女,nja 適彼樂土。ta 樂土樂土,ta 爰得我所。sia 碩鼠碩鼠,la 無食我麥! mag 三歲貫女,nja 莫我肯德。 dad 逝將去女,nja 適彼樂國。 guad 樂國樂國, guad 爰得我直。 chad 碩鼠碩鼠,la 無食我苗! miau 三歲貫女,nja 莫我肯勞。 lau 逝將去女,nja 適彼樂郊。 gau 樂郊樂郊, gau 誰之永號? hau
上古詩一首 有瞽 [先秦] 佚名 有瞽有瞽,ga 在周之庭。tiang 設業設虡,gia 崇牙樹羽。ja 應田縣鼓,ga 鞉磬柷圉。ngia 既備乃奏,zau 簫管備舉。kia 喤々厥聲,sang 肅雍和鳴,miang 先祖是聽。tiang 我客戾止,ziai 永觀厥成。chang
上古詩一首,須用心思考 山有扶蘇 [先秦] 佚名 山有扶蘇,sa?su 隰有荷華。fa/su? 不見子都,da?du 乃見狂且。cia/zu? 山有橋松,sang?sung 隰有游龍。lang?lung 不見子充,cang?cung 乃見狡童。tang?tung
超长诗一首,大家来试试 縣齋有懷 [唐代] 韓愈 少小尚奇伟,平生足悲吒。 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 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 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 谁为倾国谋,自许连城价。 初随计吏贡,屡入泽宫射。 虽免十上劳,何能一战霸。 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 蹉跎颜遂低,摧折气愈下。 冶长信非罪,侯生或遭骂。 怀书出皇都,衔泪渡清灞。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髂。 军书既频召,戎马乃连跨。 大梁从相公,彭城赴仆射。 弓箭围狐兔,丝竹罗酒炙。 两府变荒凉,三年就休假。 求官去东洛,犯雪过西华。 尘埃紫陌春,风雨灵台夜。 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娅。 虽陪彤庭臣,讵纵青冥靶。 寒空耸危阙,晓色曜修架。 捐躯辰在丁,铩翮时方䄍。 投荒诚职分,领邑幸宽赦。 湖波翻日车,岭石坼天罅。 毒雾恒熏昼,炎风每烧夏。 雷威固已加,飓势仍相借。 气象杳难测,声音吁可怕。 夷言听未惯,越俗循犹乍。 指摘两憎嫌,睢盱互猜讶。 只缘恩未报,岂谓生足藉。 嗣皇新继明,率土日流化。 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劚嵩开云扃,压颍抗风榭。 禾麦种满地,梨枣栽绕舍。 儿童稍长成,雀鼠得驱吓。 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 闲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为什么要挑起广东省内三大族群内斗,大家团结一致不好吗?
唐诗押a韵一首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唐代] 李白 遠海動風色, 吹愁落天涯。nga-i 南星變大火, 熱氣余丹霞。ha 光景不可回, 六龍轉天車。cha 荊人泣美玉, 魯叟悲匏瓜。gua 功業若夢裏, 撫琴發長嗟。zia 裴生信英邁, 屈起多才華。fa 曆抵海岱豪, 結交魯朱家。ga 複攜兩少妾, 豔色驚荷葩。pa 雙歌入青雲, 但惜白日斜。sia 窮溟出寶貝, 大澤饒龍蛇。sha 明主倘見收, 煙霄路非賒。sha 時命若不會, 歸應煉丹砂。sa (注:唐音"涯"nga,i已脫落)
古詩——碩鼠 碩鼠 [先秦] 佚名 碩鼠碩鼠,su 無食我黍!shu 三歲貫女,nju 莫我肯顧。gu 逝將去女,nju 適彼樂土。tu 樂土樂土,tu 爰得我所。cu?so 碩鼠碩鼠,su 無食我麥! mag 三歲貫女,nju 莫我肯德。 did/ded 逝將去女,nju 適彼樂國。 gued 樂國樂國, gued 爰得我直。 chid 碩鼠碩鼠,su 無食我苗! miau 三歲貫女,nju 莫我肯勞。 lau 逝將去女,nju 適彼樂郊。 gau 樂郊樂郊, gau 誰之永號? hau
客家话古汉语英语比较 客家話古漢語英語比較 英语客语人称代词与时态用法对比 一 主格 宾格 所有格 英 i me my 客 ngai𠊎 ngo我 nga吾 例句: I take my book come with me 𠊎 提 吾 簿 共 我 二 主格 宾格 所有格 英 you you your 客 nju汝 nju汝 njog若 客 ngi尔 ngi尔 ngia若 例句: You must see(look) your dad 汝 务 视 (睩) 若 爹 三 主格 宾格 所有格 英 he him his 客 ki其 ki其 kia厥 客 gi gi gia 例句: he leave his seat 其 离 厥 席 进行时 in-g 等(d in) 紧(g in) 例句: I finding my company, give me... 𠊎 翻 等 吾 共 朋 , 给 我... I singing song,do not bother me 𠊎 呻 紧 嗓, 莫 打扰 我 过去式 id ed 毕(b id) 忒(t ed) 例句: danced for an hour 颠 毕 一 小时 He burned his car 其 焚 忒 厥 车 古汉语中人称代词应用示例 按:上古时,“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今者吾(ngai)丧我(ngo)。 ——《庄子·齐物论》 与我(ngo)其拱璧,吾(ngai)献其柩。 ——《左传》 吾(ngai)知子之所以拒我(ngo),吾(ngai)不言。 ——《墨子·公输》 以吾(ngai)一日长乎尔,毋吾(nga)以也。 ——《论语》 吾(ngai)日三省吾(nga)身。 ——《论语》 吾(nga)翁卽若(ngia)翁。 ——《史记·项羽本纪》 吾(nga)儿,久不见若(ngia)影。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者,若(ngia)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若(ngi)肯发兵助我(ngo)乎? ——《汉书·匈奴传上》 若(ngia)翁廉,若(ngia)辈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方命厥(gia)后。 ——《诗·商颂·玄鸟》 思厥(gia)先祖父。 ——宋·苏洵《六国论》 将尽厥(gia)职焉。 ——明·顾炎武《复庵记》 第一人称读音演变 ngaal?=>ngai=>nga=>wa闽南 ngaal?=>ngai=>ngo=>wo现汉 客家話第一人稱用法詳釋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格: 吾<單數>:主格(後接動詞,讀作:ngai) 所有格(後接名詞,讀作:nga) 我<單複數>:賓格(前接動詞,讀作:ngo) 兼作謙稱或泛稱(複數)主格、所有格 可能原因: “我”最早使用,用法最廣泛,後“吾”取代“我”成為主要第一人稱,“我”變為次要;故所,吾為主(尊,專)、我為次(卑<謙>,泛)。 [我ngaal?(人出生時叫聲?)=>ngai?=>吾ngai=>nga=>我ngo] 應用示例 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史記: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雜詩 [魏晉] 曹植 僕夫早嚴駕,(僕bug,pug) bug fu zau ngiam ga 吾行將遠游。(主:吾+動ngai;屬:吾+名nga) ngai hang ziong ion iu 遠游欲何之?(遠ion/ien) ion iu iug ho zii 吳國為我仇。(賓:動+我me,us;屬:我+名our) ng gued vui ngo siu 將騁萬裏途,(將ciong,ziong) ziong cang man li tu 東路安足由? dung lu on zug iu 江介多悲風,(悲bui/bi) gong gai do bui fung 淮泗馳急流。 fai si cii gib liu 願欲一輕濟, ngien iug id kiang zi 惜哉無方舟。(惜sid,siag/sed) sid zai mu fong ziu 閑居非吾志,(吾nga:第一單數所有格) han gju fui nga zii 甘心赴國憂。 gam sim fu gued iu 音转: b~f;b~p;c~s;c~z;d~t;d~z;f~p;f~v;g~k;k~h;h~f;l~r;m~w;m~n;n~l;n~r;q~k;s~z;w~y;w~v;v~y 第一组:[p、b、f、v、m] 它们叫唇音,是一组同源发音。也就是它们的发音特点一样,正因如此,它们的发音也更难以区分、而且容易混淆。这些发音特点相同而且容易混淆的音叫同源发音,那么这些字母就叫同源发音字母。[p、b、f、v、m]的同源发音字母有:p、b、f、v、m、ph等。 第二组 :[n、l、r] 它们叫响齿龈音,是一组同源发音。 [n、l、r]的同源发音字母有:n、l、r等。 第三组:[t、d、z、c、s] 它们叫阻塞齿龈音,是一组同源发音。[t、d、z、c、s]的同源发音字母有:t、d、z、c、s等。 第四组:[h、k、g、ŋ] 它们叫软颚音,是一组同源发音。[h、k、g、ŋ]的同源发音字母有:h、k、g、ŋ、n、c、q等。 第五组:[m、n、ŋ] 它们可以叫作鼻声音,所以又是一组同源发音。[m、n、ŋ]同源发音字母有:m、n、ŋ等。 第六组:(略) 当字母n后面衔接字母p、b、m,而且这些字母发的是[P、b、m、f]音时,就会出现同化现象。正是因为m、n是同源发音,而[p、b、f、v、m]也是同源发音,从发音顺口的角度考虑,m接p、b等发音比n接p、b等发音更加容易发出和顺口。 例如: burn焚(bun,fun) 分糞(bun,fun) 斧釜婦俯(bu,fu) book簿(bu,pu) 部(bu,pu) 笆罷吧(ba,pa) dict迪(did,tid) 狄(did,tid) food哺(fu,pu) 扶(fu,pu) gather加(ga,ka) 家(ga,ka) hap恰 (hab,kab) 客(hag,kag) cook焗(kug,gug) 菊(kug,gug) move舞(mu,vu) 武(mu,vu) pose步(pu,bu) 埔(pu,bu) rude魯(rud,lu)rot落(rot,log) thank謝(sia,cia) 斜(sia,cia) try試 (cii,sii) 賜(cii,sii) rain溦(vui,mui) 尾(vui,mui) 應用示例: 《同人毋同命》 人家有錢 山珍海味日日換 吾爸無錢 屋家餐餐食鹹菜 真系 同人毋同命 同遮毋同柄 (注:人家ngin ga,屋家vug ka) 《無題》 斜風狂怒吹 橋斜草木摧 (注:斜風cia fung,橋斜kiau sia) 語言皆先有音後有字,讀音決定意思,其它只作輔助,由簡單變複雜。 英語:詞根+前綴、後綴 漢語:詞根+偏旁、音調 (其實漢語也系拼音文字,只是表現形式與字母文字毋同罷了) zen/tsɛn/,cen/tsʰɛn/ (疊加<已經,重疊,加多,高、深>) 曾=>層,罾,增,竲,橧,熷,矰,磳,僧,憎,譄,蹭,贈,甑,(臶,洊,薦,雋) 曾zen/tsɛn/,cen/tsʰɛn/ (曾經,層疊,增加) gen general adj.一般的,总的 generalization n.概括 generalize v.总结,归纳 generally adv.通常,大概 generate v.产生,发生,生殖 generation n.世代,一代人 generator n.发电机 generosity n.慷慨,大方 generous adj.慷慨的,丰盛的 奇怪誒“等”字: 寺si,時si,侍si,詩si,恃si,持ci,峙ci,畤zi;全讀i或ii。 按理“等”應讀:di,ti或dii,tii。 等di+n-g=>din-g 我等ngo di,爾等ngi di,其等ki di; 等閒din han,等待din toi,等級din gib
客家話第一人稱用法詳釋 客家話第一人稱用法詳釋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格: 吾<單數>:主格(後接動詞,讀作:ngai) 所有格(後接名詞,讀作:nga) 我<單複數>:賓格(前接動詞,讀作:ngo) 兼作謙稱或泛稱(複數)主格、所有格 可能原因:“我”最早使用,用法最廣泛,後“吾”取代“我”成為主要第一人稱,“我”變為次要;故所,吾為主(尊,專)、我為次(卑<謙>,泛)。 [我ngaal?(人出生時叫聲?) =>ngai?=>吾ngai=>nga=>我ngo] 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史記: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史記•項羽本紀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記•項羽本紀 否定詞後毋用主格: 非我所能,無我境界,無吾事 跟隨其它主語時用賓格 爾我,敵眾我寡,爾多我少 無專指行為時用泛稱: 爾虞我詐,我行我素,敵眾我寡,爾情我願, 古詩: 雜詩 [魏晉] 曹植 僕夫早嚴駕,(僕bug,pug) bug fu zau ngiam ga 吾行將遠游。(主:吾+動ngai;屬:吾+名nga) ngai hang ziong ion iu 遠游欲何之?(遠ion/ien) ion iu iug ho zii 吳國為我仇。(賓:動+我me,us;屬:我+名our) ng gued vui ngo siu 將騁萬裏途,(將ciong,ziong) ziong cang man li tu 東路安足由? dung lu on zug iu 江介多悲風,(悲bui/bi) gong gai do bui fung 淮泗馳急流。 fai si cii gib liu 願欲一輕濟, ngien iug id kiang zi 惜哉無方舟。(惜sid,siag/sed) sid zai mu fong ziu 閑居非吾志,(吾nga:第一單數所有格) han gju fui nga zii 甘心赴國憂。 gam sim fu gued iu 現代應用示例: 《只要講一聲》 哪人為爾忙? 我 哪人為爾生? 系我 哪人為爾死? 還系我 爾問我為何? i 話i 凈知 爾系吾至愛 只要爾講一聲 i 就會為爾 上刀山下火海 此生不置 此志不移 (注:哪nai) 亻厓(正字不分離)毋知因何違規,故用i代替,畢竟音近義同,省卻麻煩。 《夏天來誒》 柔風突然熱情起來 似乎在暗示 夏天來誒 其熱烈撫摸我 撩起吾不安分之心 想想美女沙灘海浪 在殷切等待 i 不禁大呼一聲 i 來誒
客家話第一人稱用法詳釋 客家話第一人稱用法詳釋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格: 吾<單數>:主格(後接動詞,讀作:ngai) 所有格(後接名詞,讀作:nga) 我<單複數>:賓格(前接動詞,讀作:ngo) 兼作謙稱或泛稱(複數)主格、所有格 可能原因:“我”最早使用,用法最廣泛,後“吾”取代“我”成為主要第一人稱,“我”變為次要;故所,吾為主(尊,專)、我為次(卑<謙>,泛)。 [我ngaal?(人出生時叫聲?) =>ngai?=>吾ngai=>nga=>我ngo] 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史記: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史記•項羽本紀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記•項羽本紀 否定詞後毋用主格: 非我所能,無我境界,無吾事 跟隨其它主語時用賓格 爾我,敵眾我寡,爾多我少 無專指行為時用泛稱: 爾虞我詐,我行我素,敵眾我寡,爾情我願, 古詩: 雜詩 [魏晉] 曹植 僕夫早嚴駕,(僕bug,pug) bug fu zau ngiam ga 吾行將遠游。(主:吾+動ngai;屬:吾+名nga) ngai hang ziong ion iu 遠游欲何之?(遠ion/ien) ion iu iug ho zii 吳國為我仇。(賓:動+我me,us;屬:我+名our) ng gued vui ngo siu 將騁萬裏途,(將ciong,ziong) ziong cang man li tu 東路安足由? dung lu on zug iu 江介多悲風,(悲bui/bi) gong gai do bui fung 淮泗馳急流。 fai si cii gib liu 願欲一輕濟, ngien iug id kiang zi 惜哉無方舟。(惜sid,siag/sed) sid zai mu fong ziu 閑居非吾志,(吾nga:第一單數所有格) han gju fui nga zii 甘心赴國憂。 gam sim fu gued iu 現代應用示例: 《只要講一聲》 哪人為爾忙? 我 哪人為爾生? 系我 哪人為爾死? 還系我 爾問我為何? i 話i 凈知 爾系吾至愛 只要爾講一聲 i 就會為爾 上刀山下火海 此生不置 此志不移 (注:哪nai) 亻厓(正字不分離)毋知因何違規,故用i代替,畢竟音近義同,省卻麻煩。 《夏天來誒》 柔風突然熱情起來 似乎在暗示 夏天來誒 其熱烈撫摸我 撩起吾不安分之心 想想美女沙灘海浪 在殷切等待 i 不禁大呼一聲 i 來誒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