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無心無覺
楼主
客家話第一人稱用法詳釋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格:
吾<單數>:主格(後接動詞,讀作:ngai)
所有格(後接名詞,讀作:nga)
我<單複數>:賓格(前接動詞,讀作:ngo)
兼作謙稱或泛稱(複數)主格、所有格
可能原因:“我”最早使用,用法最廣泛,後“吾”取代“我”成為主要第一人稱,“我”變為次要;故所,吾為主(尊,專)、我為次(卑<謙>,泛)。
[我ngaal?(人出生時叫聲?)
=>ngai?=>吾ngai=>nga=>我ngo]
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史記: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史記•項羽本紀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記•項羽本紀
否定詞後毋用主格:
非我所能,無我境界,無吾事
跟隨其它主語時用賓格
爾我,敵眾我寡,爾多我少
無專指行為時用泛稱:
爾虞我詐,我行我素,敵眾我寡,爾情我願,
古詩:
雜詩
[魏晉] 曹植
僕夫早嚴駕,(僕bug,pug)
bug fu zau ngiam ga
吾行將遠游。(主:吾+動ngai;屬:吾+名nga)
ngai hang ziong ion iu
遠游欲何之?(遠ion/ien)
ion iu iug ho zii
吳國為我仇。(賓:動+我me,us;屬:我+名our)
ng gued vui ngo siu
將騁萬裏途,(將ciong,ziong)
ziong cang man li tu
東路安足由?
dung lu on zug iu
江介多悲風,(悲bui/bi)
gong gai do bui fung
淮泗馳急流。
fai si cii gib liu
願欲一輕濟,
ngien iug id kiang zi
惜哉無方舟。(惜sid,siag/sed)
sid zai mu fong ziu
閑居非吾志,(吾nga:第一單數所有格)
han gju fui nga zii
甘心赴國憂。
gam sim fu gued iu
現代應用示例:
《只要講一聲》
哪人為爾忙?
我
哪人為爾生?
系我
哪人為爾死?
還系我
爾問我為何?
i 話i 凈知
爾系吾至愛
只要爾講一聲
i 就會為爾
上刀山下火海
此生不置
此志不移
(注:哪nai)
亻厓(正字不分離)毋知因何違規,故用i代替,畢竟音近義同,省卻麻煩。
《夏天來誒》
柔風突然熱情起來
似乎在暗示
夏天來誒
其熱烈撫摸我
撩起吾不安分之心
想想美女沙灘海浪
在殷切等待
i 不禁大呼一聲
i 來誒
2022年02月13日 04点02分
1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格:
吾<單數>:主格(後接動詞,讀作:ngai)
所有格(後接名詞,讀作:nga)
我<單複數>:賓格(前接動詞,讀作:ngo)
兼作謙稱或泛稱(複數)主格、所有格
可能原因:“我”最早使用,用法最廣泛,後“吾”取代“我”成為主要第一人稱,“我”變為次要;故所,吾為主(尊,專)、我為次(卑<謙>,泛)。
[我ngaal?(人出生時叫聲?)
=>ngai?=>吾ngai=>nga=>我ngo]
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史記: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史記•項羽本紀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記•項羽本紀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記•項羽本紀
否定詞後毋用主格:
非我所能,無我境界,無吾事
跟隨其它主語時用賓格
爾我,敵眾我寡,爾多我少
無專指行為時用泛稱:
爾虞我詐,我行我素,敵眾我寡,爾情我願,
古詩:
雜詩
[魏晉] 曹植
僕夫早嚴駕,(僕bug,pug)
bug fu zau ngiam ga
吾行將遠游。(主:吾+動ngai;屬:吾+名nga)
ngai hang ziong ion iu
遠游欲何之?(遠ion/ien)
ion iu iug ho zii
吳國為我仇。(賓:動+我me,us;屬:我+名our)
ng gued vui ngo siu
將騁萬裏途,(將ciong,ziong)
ziong cang man li tu
東路安足由?
dung lu on zug iu
江介多悲風,(悲bui/bi)
gong gai do bui fung
淮泗馳急流。
fai si cii gib liu
願欲一輕濟,
ngien iug id kiang zi
惜哉無方舟。(惜sid,siag/sed)
sid zai mu fong ziu
閑居非吾志,(吾nga:第一單數所有格)
han gju fui nga zii
甘心赴國憂。
gam sim fu gued iu
現代應用示例:
《只要講一聲》
哪人為爾忙?
我
哪人為爾生?
系我
哪人為爾死?
還系我
爾問我為何?
i 話i 凈知
爾系吾至愛
只要爾講一聲
i 就會為爾
上刀山下火海
此生不置
此志不移
(注:哪nai)
亻厓(正字不分離)毋知因何違規,故用i代替,畢竟音近義同,省卻麻煩。
《夏天來誒》
柔風突然熱情起來
似乎在暗示
夏天來誒
其熱烈撫摸我
撩起吾不安分之心
想想美女沙灘海浪
在殷切等待
i 不禁大呼一聲
i 來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