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太极拳
终南山太极拳
关注数: 0
粉丝数: 77
发帖数: 4,805
关注贴吧数: 10
形莫若就 虽然,就不欲入。
形正 真的需要探讨。
都没搞清套路的作用 因为没脱离末技。
太极拳就是王拳。
不粘不离 太极拳中一项很高的境界。
功不间断, 其艺乃精。
最好是把拳术的本质看透 这关乎你对拳术的正确理解和实践。
圆以知来,方以藏往。
理到真处总关情
除了与古人论太极拳 还能怎样呢?
需向伏羲老子处讨根源。 舍此不足以论太极拳。
自学是一种无奈 并不是优选。
人得一以灵。 太极拳,得一之术。
不怕真的少,就怕偏执多。 太极拳百年前已多偏执。能得一点点真的已几乎绝无仅有。
胎婴养虚 能婴儿乎?
太极拳是一种道德实践 练吧,德在其中焉。
什么时候能悟到真正的拳术就好了 现在见到的几乎都很难是。
拳术的本质 教育、塑造-----体育?
战无不胜的拳术 胜已胜者也。
无勇功,无智名。 太极拳境界。
是不是能说的都说了?所谓藏着掖着的到可能真是误人害己的。 苍天有怜悯他人之情!却不饶恕自作自受之人!
说什么,难是什么! 说太极拳,难是太极拳。
为什么大家都有学不到东西的感觉呢? 自身问题?还是拳术问题?
追求太极拳的 一言以蔽之。
诚也者,竟能成。 正心诚意。
念善不善,本善是善。
得鱼忘筌 舍掉的必是越精美的筌,你才可能得到的是大鱼。 不要以为“得鱼忘筌”就是不在乎“筌”的优劣。 筌之不济,鱼之何来。
说来说去就那么一句话。 但却少不了说来说去。
顾此失彼 太极拳一病。
人定胜天 有多少赞成,有多少反对。
教创拳的容易,找继承的难。 在太极拳,像陈王庭、杨露禅、武禹襄、吴廉泉、孙禄堂等创拳的人太多了,只是都没这几个人幸运罢了。找几个真正继承传统的却极难,代不数人。
知识产权合理吗? 我也不愿轻易与人分享太极拳,这么怪?
是传播,还是误导? 很多传统文化都是这样的境遇。
我们很容易有指向性地理解中国文化 这大概就是肤浅!
用意,不用力。 用意,我现在还没把握说个一二三。不用力,不仅仅是不用拙力,也不是用巧力,既然不用力,那什么力都不该用才和逻辑。所以,单独说不用力似乎不合情理,相对于用意来说就较为合理一些。那就是相对来说,用意重于用力。在正确的用意的同时,该用什么力,能用什么力,你能使出什么力就那么力吧!
在太极拳上我们所有的分歧都可追索到我们对太极拳的假定上 我们都带着不同的有色眼镜,这个有色眼镜就是各自的太极拳。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太极拳 不论怎么表述,都显得既罗嗦,又残缺。
太极拳到底练什么呢? 还真没人知道啦,虽说老祖宗在拳谱上说的明明白白,我们现在就是视而不见。
“传承的是精华” 没传承,那就是不好说的东东了!反过来,站在这个乱七八糟的地方怎么理解传承。 有传承和藐视传承他们之间有时候真不好多说。
从太极拳一招一式的技击用法上学练却始终学不到真正的太极拳技击 你同意这个观点? 还是反对这个观点?
肚里面的东西。 这“肚里面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有几乎睡着闭着眼睛走路的经历吗? 闭着眼睛练拳呢?
象形,文字首先是的。 太极拳也不列外。一举手投足,如果全无方位定向,你还练什么拳呀!
围棋是给人一半自己留一半的博弈。 太极拳呢?
弱者的武术 太极拳!
太极拳就是老弱孤寡享受技击梦想的首选
身形 真没人意识到现在的太极拳身形都太不完善了吗? 身形不完善,内在的会怎样?
为什么中国的学问很有点你怎么看待就有点是你看待的那样 量子学说:你怎么观察这个世界,世界就呈现给你什么。我是这么看,事实就是这样吗?
中国武术人的“藏器不用”。 “明哲”则“保身”。 现在人讲:安全、环保。
没有什么问题能在他产生的层面得到解决。
技击,肯定是千锤百炼的好 途径呢?1、模拟实战! 2、拳架套路! 后者真的不好使吗?这事关中国武术的名誉!
主干锯掉了,之后 枝丫丛生!
太极拳能创派的都是其他拳种的人。 陈、杨、武、吴、孙不都吗?
你推翻一下你的假定会如何?试试! 你学太极拳是因为你有一个“太极拳好”的假定。 你学你现在样式的太极拳是因为你有“这种样式的太极拳好”的假定。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人相轻,所以,没人承认你第一! 这“武无第二”呢?
泄天机必遭天谴! 不传呢?
硬与君子打斗,不与小人对眼;多与智者狡辩,不与弱智搭腔。
整劲就是抽抽 好像是现在的通解?
中华武术是一个多元的 抬杠、狡辩、推脱、掩饰、吹牛等都能找到不错的理由。
搞清源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拳 并不是为了争谁正宗,当然,使用这个“正宗”的称谓也没有什么错,只是现在的人们把这个赋予了更多的手段意义在里面,使得正宗的神圣意义被抹得乱七八糟。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