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_candy welcome_candy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3,454 关注贴吧数: 12
【姜洋-伴你飞翔】【新闻】中国风云3号气象卫星今日发射 每天全球   中新网5月27日电 综合报道,中国首颗“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将于5月27日上午11时左右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据了解,中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01星将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  发射准备工作圆满完成  新华网报道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发射测试、燃料加注等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全体科技人员和勤务保障人员正紧张有序工作,测试火箭、卫星的数万项技术指标全部符合发射要求,所有岗位和专业全部实现零故障、零隐患、零差错。  风云三号卫星具有全球性  新闻晨报最新报道称,今天上午11点02分,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根据当地天气预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今天的天气为多云,高空有一定云层,满足发射条件。  报道援引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高火山介绍说,风云三号卫星是极轨卫星,每天会对全球扫描2次,每次扫描宽度为2900公里,具有全球性。由于风云三号上携带着多达11种有效载荷和90多种探测通道,可以不分白天黑夜,对任何气象环境进行探测。风云三号携带有垂直探测仪,可以对地面上空30多公里的范围形成立体的彩色图像,从而大大增强了气象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度。
【姜洋-伴你飞翔】【感动】第一个着陆汶川战士:灾民面向直升机跪  魏建红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一群男女老少,头缠绷带,“扑通”跪在地上,嘴里喃喃不停。  5月14日,第一架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穿破阻隔了40多个小时的世界,飞抵汶川。拉开舱门,魏建红第一个跳了出去,踏上那片废墟充斥的土地。  当地人哭着围了上来。他们拿出红绸带,尽情挥舞,“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此前两天,陆航团已连续6次尝试开进汶川,但因为天气原因,均告失败。地震把汶川和外界,彻底阻隔成了两个世界。世人陷入一片焦灼。  14日8时,天气好转了一些。作训部门立刻安排了3架飞机,再飞汶川。长机机长由一名副团长亲自担纲,水、火腿肠、饼干、药品、帐篷等早就装上了飞机。9时许,魏建红爬上长机,心里仍打着鼓。  峡谷里漂浮着团状的浓雾,能见度很低。沿途目之所及,仍是民房垮塌、山体滑坡的景象。机舱内沉默着。机长和副机长崩紧了弦。两人一人看近处,一人观远方,握着驾驶杆,小心穿行。  一小时后,一座河水环绕的小城出现了,“那是汶川!”螺旋桨发出“哒哒”声,把下面的土地惊醒了。稀疏搭建的帐篷下,人们陆续跑了出来。男女老少们,仰望着天,又吼又跳。不断有红绸布挥舞起来。  没有合适的着陆点,直升机盘旋了好几圈。舷窗下,人们点点散开,却又随着直升机不断汇集,追着跑。长机最终选择了一座山头的空地,泊下。魏建红挂上相机,拉开舱门,“咚”地一声,跳了下去。  他脚下的土地,已经被地震隔绝了40多个小时。  他同时也呆了。一群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跑了过来,向着直升机,齐刷刷跪下。有的缠着绷带,全身灰扑扑的。老人们在哭泣,含混不清说,“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姜洋-伴你飞翔】【分享】杨澜倡议设立”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 天降不幸,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灾区的一切让人牵挂,孩子们惶恐的眼神和无助的哭泣牵动着所有母亲的心。这些孩子不仅经历了家园被毁的灾难,更要面对失去双亲的心理创痛。为了帮助他们,全国政协委员、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首先捐款30万元,并倡议开展“关爱孤儿行动”,在全国妇联的支持下,决定在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以协助相关部门安排灾区孤儿现阶段的基本生活、灾后的心理辅导和长期抚养教育工作。据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莫文秀介绍,此次设立的“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将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进行专项管理和运作,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也是民政部评选出的全国6家5A级基金会之一;这笔专项基金将利用全国妇联在基层的系统和渠道优势、特别是落实到乡村一级的妇代会,收集孤儿的信息资料,把关爱送到他们身边,充分发挥该基金的最大效用。“这些孩子们已经失去了母亲,但是不能失去母爱,‘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设立后,首先会迅速投入目前最为紧急的抢险救灾之中,更会着眼于这些孤儿在灾后重建中长时间的生活、教育、心理辅导等层面,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特别希望这个行动得到更多女性朋友的参与,给失去母亲的孩子们送去母爱”, 杨澜这样介绍该专项基金的成立初衷。据悉,杨澜已经捐款30万元给“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目前也有众多母亲们和企业表示尽快将相关款项捐赠给该基金。这次“关爱孤儿行动”的特约专家之——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副研究员、儿童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王文忠,将和其他5名专家一起组成6人领导小组于5月15日前往成都,再经当地安排后直接进入灾区进行危机干预救助。天佑中华,大爱无疆!以下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款帐号信息:开户单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开户银行:中国北京中国工商银行华润大厦分理处银行帐号:0200214519200002640 捐向: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
【姜洋-伴你飞翔】【分享】如何让小朋友对地震灾区不冷漠 苦难,是检验道德的最佳标准。这句话暂时还不是名人名言,而是我的脑海刚刚冒出的一个看法。这一看法来自眼下四川的这次地震。这场巨大的苦难面前,多数人或忧心如焚,或义施援手,但也不乏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之辈。如果一些小朋友对地震漠不关心,算不算冷漠呢?多数人估计会选择否定,但有些孩子家长却不这么看。这不,广州有位家长就率先对其孩子不关心地震的行为表达了严重不满。《南方都市报》5月15日的报道说,祈福新村有位业主在社区论坛发帖,称他每天都在报纸和电视上关注四川灾情,可他儿子却不关心这些事,坚持要看动画片,老爸做思想工作也不行。他担心儿子太“冷漠”,在论坛求助,希望业主们合作为孩子们搞点公益活动。很快,他的帖子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共鸣。我认为,家长们的担忧正逢其时,过早发现儿童的冷漠,是远比智力早教还重要的事儿。现在,什么都讲究从娃娃抓起,学英语、练钢琴、下围棋,家长们都不惜血本,在道德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却不太用心。诚如专家所言,防止孩子长大后变得冷漠和自私,从小开始做引导工作确有必要。不过这“引导”二字,可是“简约而不简单”啊。强行给孩子讲解,强制要求孩子看救灾新闻,显然不是个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应首选“榜样的力量”。如何树立榜样?现在就是好时机——如何表现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如何融化孩子的冷漠,家长们现在大有可为。“冷漠”其实也是一种传染病。父母不孝顺老爹老妈,孩子长大后八成都会模仿一点;同样,父母助人为乐,儿子将来品德优良的几率必然大增。央视有一公益广告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昨天,一同乡就去当了回孩子的道德老师——捐款捐血。他提及另一当老板的同乡之表现时,一脸的不屑:一个子儿也舍不得捐。于是联想到老板那从来不拿正眼瞧人的11岁儿子,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原因。前年,沈阳有一知名血案,与孩子的冷漠不无关系。一男子与妻子发生争吵,一怒之下,挥斧上阵,砍死了她。他们9岁的儿子就像看一场电影,目睹了整个过程,既不哭闹,也不求助或报警。心理学家后来找到了孩子冷漠的原因:原来父母在家吵嘴与打架,一直都跟吃饭一样正常。“冷漠”易传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年头孩子们多系独生子女,特别是都市里的孩子,从小缺乏交流的伙伴;加之人与人之间有着本能的防范心理,多数家长一般不鼓励子女与陌生的孩子打交道。久而久之,孩子的“冷漠”就自然形成了。看来,我们还是得感谢那位率先发现孩子“冷漠”的家长,没有他的提醒,就没有本篇文章,当然也就少了我们共同思考少儿冷漠的一个契机。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