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溪流 草色溪流
文革之初呱呱坠地,三十而立却未立,四十不惑而常惑,如今已奔五十去,天命所归是凡人。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188 发帖数: 11,725 关注贴吧数: 63
【罗援四问吴建民,吴四次无言】 【罗援四问吴建民,吴四次无言】 四次无言:   1、吴问罗,你是不是要打仗?罗援的回答是;我们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但是支持一切反侵略战争和正义战争。同时罗援反问吴建民,大使先生,马列主义的战争观是否已经过时了?吴建民无言以对(一次无言)   2、吴建民在演讲中说,罗援犯了时代性的错误。而当时在节目中,罗援反问吴建民,大使先生,小平同志在1978年、1984年指挥打了两次边境反击作战,依您的说法,是不是小平同志也犯了时代性的错误?吴建民再次无言以答(二次无言)   3、当时吴建民被问得恼羞成怒,竟然没有一点外交官的风度,站起来用手直指罗援,声嘶力竭地说;谁高举战争的旗帜,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罗援回答说:这句话你应该去与平均4年打一仗的美国人去说,而不应该与30年没有打过仗的中国军人说。吴建民又一次无言以答(三次无言)   4、吴建民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因此所有争端应该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罗援回答说,请记住小平同志在说“当代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之后,紧接的一句话是,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罗援反问:我们1988年在南海夺回来的6个岛礁,有哪个岛礁是纯粹通过谈判给谈回来的?现在已经被别人吞进肚子里的岛礁,如果你想纯粹通过谈判让人家给你吐出来,可能吗?我们必须争取和,准备打。两手都要准备。当时吴建民更是无言以对。
昆仑岩:对“过剩产能”应该有个正确认识——供给侧系列谈之二 2016-03-20 昆仑岩 昆仑策研究院 (点击上方【昆仑策研究院】可关注)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时,法新社发过一篇社论,写道:“如果马克思泉下有灵,恐怕也会暗笑。因为他的预言再度成为现实。”这话放在大呼“产能过剩”的今日中国,是否值得思考?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辩证关系的科学原理,相对于资本需求的过剩并非劳动人民实际需求的绝对过剩。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以非常通俗的语言说过:“人民群众缺乏的那些商品,怎么会没有需求呢”;“因为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性地生产得太多了。”[1]   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无论是新自由主义政策,还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从而也不能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但过剩又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没有过剩就没有竞争,没有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市场经济的过剩问题,不存在需求与供给不可调和的矛盾,完全可以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办法,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自觉调节处理社会主义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来避免造成那种生产力严重破坏和劳动人民深重灾难的危机后果。   13亿人口的中国需求体量大得很,但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对城里人过剩的供给,对农村人并不过剩;对东部过剩的供给,对西部并不过剩;对富人过剩的供给,对穷人并不过剩。关键是不能忘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不能总是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扩张需求来评价供给过剩,如果真正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来评价,现在很多所谓“过剩产能”实际上可能还是短缺的。我曾经写文章说过,一面是工业“产能过剩”,要“清理淘汰”,一面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连保命的抗震房都住不上,中国经济的供需结构究竟该怎么调整?我国西南地震多发地区,由于居民住房简陋,遇有中小地震也会造成人员死伤严重灾情,让海外不可理解,连台湾人都笑话。就是像江苏这样富裕的省份,苏北广大农村也普遍房屋质量很差,几乎没用什么钢材,这是小康水平吗?   当年搞“彩电下乡”,就是解决彩电产能过剩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现在就不能搞“钢材下乡”,让农村普遍盖起具备抗震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房?难道中国只有把房子“炸掉”也不能让穷人住的资本主义一条路?再说,我国钢产量才人均500公斤,还不如70多年前美国的人均水平(近600公斤)。中国好多地区好多县还没通高速公路,现代化的桥梁隧道也不多,水泥钢铁过剩吗?如果真正把需求充分激发起来,会产生多大的带动效应?当然也需要从供给侧调整结构,发展高新尖产能。但也要看到不同档次的产品适应不同档次的需求,市场都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去搞,也会过剩的。到那时你能说,要处理过剩的高新尖产能吗?   就像马克思说的,“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2]。搞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总被资本需求牵着鼻子走,得主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供给结构调整去引导资本需求。我们不是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嘛,那就不要让人民当资本的奴隶,不要让社会受资本的惩罚,不要让自己的人格资本化。说到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能偏,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再生产比例规律也不能丢。比较合适的提法,所谓“去产能”,不该是破坏生产力的摧毁过剩产能,而应是“化解滞销产能,改造落后产能,取缔危害产能”(“危害产能”指严重污染环境和毒害身心健康的产能)。还得说,这应该是一项常态化任务。   中国市场是梯次化的,且容量和潜力巨大,完全可以用梯次化的办法来化解产能矛盾,带动产业结构有序调整转换,有步骤可持续地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避免灾难性后果。
疫苗谎言韩少坤2015-11- 疫苗谎言 韩少坤2015-11-21 13:16 · 根据疫苗定义,当人体多次感冒后就应该对多种感冒病毒产生了抗性,可以对各种血清型病毒产生交叉免疫反应,可人体依然会感冒;当被狗咬注射狂犬疫苗后,应该产生了对狂犬病毒的预防抗体,可如果再次接连被狗咬,你还得必须再次注射狂犬疫苗;冬天里吃火锅或者受寒嘴皮上就会长疱疹,即使疱疹结痂刚痊愈不久也会再次长疱疹等等。疫苗理论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依据疫苗理论制备的艾滋疫苗也无法治疗艾滋病。 当人体多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再次给予高剂量的某种抗原时人体仅出现轻微的反应或不反应,这种现象叫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或称之为低应答(hypo-responsiveness),它被认为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这才是疫苗的理论依据,疫苗持续效果与免疫耐受的建立、维持和终止相关联。 婴幼儿早期感染乙肝病毒,就是以乙肝病毒HBV为活疫苗的最好例症,那么乙肝病毒经过母婴传播后带来的危害,也就暗示着疫苗的危害。乙肝病毒经母婴传播后,有的婴儿会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90%以上的婴儿会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虽然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不受影响,但二三十年后易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一.如果人体不感冒了会咋样? 俗语称:“常感冒者不患癌症,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可现代医学千方百计让人体不感冒,让人体远离微生物,期望生活在无菌环境中,所以各种疫苗和抗菌药物层出不穷。 人类的免疫系统因为与微生物斗争而进化,也因为与微生物斗争而存在;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因与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壮大。可是使用各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建立了免疫耐受,不再发生可见的免疫战争,小孩子不再长脓包疔疮,导致体内毒邪没有发散出路,使体内毒邪积滞,日久便形成现代疾病如癌症等。 免疫系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特别是在新生期,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的斗争将影响人体一生的生命状态。相比于自然界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疫苗的毒性和发生量都低了许多倍,以少量的疫苗毒邪屏蔽免疫系统,不让免疫战争爆发是否是明智之举?在国家规定强制免疫之前,每一个孩子都有长脓包疔疮的经历。现在的孩子很少长脓包疔疮,实际上在平静的外表之下早已埋下祸根,导致“疹出不畅”,为日后产生各种疑难杂症留下隐患,例如脓包如果无法熟透就会演变成癌症等疾病。 各种脓包疔疮就是中医所讲的“疹”,是体内毒邪的发散途径。疹为邪气外达之表象,治宜透发,疹出而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所以治病应升阳透疹,将陷入细胞内之毒邪透过皮肤屏障充分排出,才不致发生证候由简单变复杂,由轻变重。 给邪出路、控制入路,才能建立良性的体内健康秩序。因此攻邪必须有畅通的排邪渠道,麻疹患痘后闭住发不出来就会毙命,治疗感冒中医则想办法让身体出汗,给毒邪出路。 每一次感冒发烧就像进行一场政治运动,坏分子得以清除,不良机体得以修正。 如果人体将来不感冒了会咋样呢?你懂的。 二.疫苗的理论基础错误 1. 免疫耐受才是疫苗理论基础 免疫耐受(immune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状态,或称为负免疫应答,表现在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仍正常存在。免疫系统为了识别“自己”和“非己”,在胚胎期通过免疫耐受机制,对自身成分不予排斥,但对外源性异物发生免疫应答予以清除。 人体细胞在细菌致病产物的作用下, 出现以细胞凋亡为特征的细胞死亡现象, 但是宿主在细菌致病产物的作用下并非总是被动的。他们积极主动的调动宿主抗御死亡的机制来对抗细菌的攻击, 降低并缓解细菌对宿主的损害程度。当人体多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再次给予高剂量的某种抗原时人体仅出现轻微的反应或不反应,这种现象叫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或称之为低应答(hypo-responsiveness),它被认为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所有疫苗均适用于免疫耐受理论,疫苗持续效果与免疫耐受的建立、维持和终止相关联。耐受的诱导一般在胚胎期最易,新生期次之,成年期最难,所以各种疫苗都拼命地在新生期特别是8月龄内开始使用,就是让免疫系统建立对该疫苗的免疫耐受,之后不发生针对疫苗的免疫排斥反应。免疫耐受形成后,免疫系统对毒邪不敏感,导致毒邪集聚于体内,日后发生各种疾病。 穿天花病人衣服和挤牛奶的姑娘不患天花,是免疫耐受的结果。 类毒素疫苗的应用,佐证了疫苗理论是免疫耐受。 2. 新生期特异性免疫功能缺失 人体个体发育是种系发育的重演,胚龄20周免疫细胞发育成熟后,开始出现IgM,出生后第3个月形成IgG,第4-6月形成IgA,IgD和IgE形成较晚。各种抗体在血清中的含量达到正常水平的年龄:IgM是1/2-1岁、IgA是4-12岁、IgG是5岁。 也就是人体在5岁时才具有正常的特异免疫功能,3月龄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异免疫功能。那么在新生期特别是3月龄以前注射疫苗能建立特异性免疫功能吗?答案刚好相反:不能,是建立对疫苗的免疫耐受。 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儿童必须在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那么国家规定给4岁以下婴幼儿强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国家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3. 记忆B细胞在哪儿 疫苗的现代定义: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疫苗激活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特异性抗体,并由记忆B细胞维持持续的免疫功能,问: ①. 记忆B细胞的寿命多长?如果B细胞寿命只有几十天,如何维持免疫效果? ②. 如何保证多次的防疫作用于相同的记忆B淋巴细胞? ③. 在特异性抗体空缺期间为什么不会出现病毒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记忆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需要约1周的诱导期,且当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后,立刻发生免疫战争也会导致发热等临床症状。按照疫苗的现代定义无法解读这个问题,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建立了免疫耐受。 ④.在经历了多次感冒病毒感染后,应该产生了多种血清型抗体的记忆B细胞,可为什么还会接连发生感冒?感冒记忆B细胞在哪儿?即使感冒病毒变异,也就是几个基本血清型的组合,相同血清型的抗体可以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如果真有记忆B细胞存在且具有免疫预防功能,除非出现非基本血清型的感冒病毒,否则在多次感冒后就会不再感冒了。 4. 艾滋疫苗为什么会失败 按照疫苗理论,在人体成年后特异性免疫功能更健全,再接种疫苗应该更有预防效果,可艾滋病毒疫苗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成年后很难对艾滋病毒建立免疫耐受,且耐受维持时间很短,无法对艾滋病毒进行预防和治疗,除非在新生期注射艾滋疫苗才能建立对艾滋病毒的远期免疫耐受。 狂犬疫苗的机理:免疫耐受。被狗咬伤导致狂犬病毒感染,感染期明确,在多次注射疫苗后建立免疫耐受,之后就不会发生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的感染期无法确定,不能通过建立免疫耐受对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加以治疗,所以不能像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那样来制备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的治疗用疫苗。 5. 疫苗与现代疾病 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和破坏与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关,因此人们企图用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性的方法来防治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对某些传染性疾病和癌症,想通过解除免疫耐受,激发免疫应答来促进清除病原体和癌症。 疫苗促使毒邪内陷,特别是某些减毒活疫苗,能在体内持续存在,迫使免疫耐受性不易消退,将导致毒邪蕴结不解。在机体内毒邪发散不畅,蕴结在气血之中,耗伤津液败坏脏腑,郁结成疾且深重难愈,这就是现代疾病的困惑所在。 人们普遍认为每一种疫苗只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不会对其他病原体发挥免疫效果。实际上每一种疫苗都是一种毒邪,皮下注射激活了网状内皮吞噬细胞系统,以毒攻毒也会对其他病原体或异物发挥免疫效果,但是以疫苗的毒性和毒量带来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相当有限,相比于自然界的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疫苗的毒性和毒量都低了许多倍。因此用少量的疫苗毒邪屏蔽免疫系统,不让免疫战争大规模爆发不是明智之举。 生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利用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人体(约5岁)免疫系统基本成熟后,使用细菌毒素刺激免疫系统可以治疗许多疑难杂症,而如果在新生期大量使用疫苗,促使免疫系统保持沉默,致使毒邪“疹出不畅”, 将严重影响日后的生命状态,所以现代疾病一定与大量疫苗的应用有关。 三.疫苗的未知危害更可怕 各种疫苗都有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大量例症,谁也没能搞清楚这是为什么,至于许多隐蔽不可见的疫苗危害就更不知道是为什么了。
(转)在基辅餐厅用餐,眼前一幕 (转)在基辅餐厅用餐,眼前一幕让我产生强烈的感慨 杨屏 2016-03-24 22:49 北京西三环外,万寿路与老中央电视台之间,有个乌克兰人开的基辅餐厅。西餐,面积看上去不足500平方米,是地下室。刚才,我在这个餐厅吃了顿饭。去得最晚,走得最早,匆匆离开。 与饭菜好坏无关,因为产生了强烈的感慨。 许多年不吃晚饭的我,架不住女儿的执拗,跟她于晚上6:30分走近了这家餐厅。 至少有两个多月了,女儿告诉我,这家餐厅货真价实,更主要的是乌克兰国家的功勋演员现场表演节目,特棒!女儿断言,我一定非常喜欢。 落座不久,演出就开始了。餐厅里没有音响设备,没有管弦,伴奏的只有一架手风琴。用不着谦虚,唱歌,我具备专业男高音水平。也就是说,只要别人一开口,我就能够听出“门道”。果不其然,餐厅里的乌克兰功勋演员们绝非滥竽充数,无论是合唱,还是独唱,没有相当深厚的造诣,是不可能达到他们现场极高水平的演唱效果的。演员们的翩翩风度,端庄气质,明明确确地传达出了他们的严肃认真。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 我一瞬间想起一件往事。 1990年,俄罗斯国家大马戏团受邀到洛阳炼油厂演出。演出之前,厂办主任刘明银悄悄对王厂长说:俄罗斯演员们餐桌上的可乐都被他们偷偷装进自己口袋里了。怎么办?俄罗斯人能喝酒,且普遍酒量很大。由于晚上要演出,炼油厂虽是宴请,没有上酒,而是给每个餐桌上配了听装的可乐。刘明银问王厂长的意思,宴请开始之前,还给不给餐桌上配可乐? 王厂长出乎意外地问刘明银:咱们库房里还有多少可乐?够不够给每个演员送一箱的? 当得知库存充足的时候,王厂长果断决定,每个人送一箱给俄罗斯的演员们,马上。 我不想用任何词汇描写俄罗斯演员们现场惊喜、惊讶的表情。但是,深深记住了王厂长当时的一句话:当年的苏联多强大呀! 晚上演出的时候,说老实话,俄罗斯演员们不仅仅是拿出了高难度动作,而且是拿出了危险动作…… 1940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密山的王厂长,可以说是被苏联红军从日本人铁蹄下解放出来的。王厂长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俄语。应该说,王厂长对苏联人的感情很有些特殊。他没有瞧不起这些把可乐藏进口袋里又舍不得喝的俄罗斯人,而是想到了国家的层面,想到了当年俄罗斯的强大,想到了当今中国的崛起…… 那天,我也感触良多。因为我对俄罗斯文学非常偏爱,我是读着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俄罗斯作家的作品长大的。 又是26年过去了。在中国地下室的餐厅里,我看见了当年苏联的一级功勋演员,已经年迈的他,在虔诚地演唱。如果这些演员所在的国家足够强大,我不可能今天晚上在这个餐厅里见到他们。尽管这些演员未必就是以此谋生。 我匆匆地离开了,不忍心看见这些原本是世界级的演员殷勤地献歌于每张餐桌前。更不忍心看见一些中国食客拿着钱在点歌时的嬉皮笑脸…… 没有伟大的国家,哪有伟大的演员?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无时不刻不与身后的国家相连!
关于对东营市部分路段进行限速的公告 2016-01-15 10 2016-01-15 10:56 阅读 61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公民的人身 关于对东营市部分路段进行限速的公告 和财产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及《中小学与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GA/T1215-2014)等规定,东营市公安局决定于2016年2月1日起,对市内部分路段实行限速和新增区间限速系统,现公告如下: 一、以下3条路段变更限速值 1、东营区沂河路育才学校路段,限速值由40KM/H更改为30KM/H(7:00-19:00) 2、东营区西四路辛店中学路段,限速值由40KM/H更改为30KM/H(7:00-8:00 11:00-12:00 13:00-14:00 15:30-17:30) 3、东营区西四路东胜工贸公司门口路段,限速值由80KM/H更改为70KM/H 二、新建固定测速系统 1、东营区南一路前进村路段,限速60KM/H 2、东营区郝纯路稠油厂铁路道口路段,限速30KM/H 3、东营区北一路油田三中门口路段,限速30KM/H(6:50-7:50 11:20-12:00 13:20-14:20 17:20-18:30) 4、东营区华山路金山小区路段,限速60KM/H 5、东营区东二路东胜乐安公司门口路段,限速70KM/H 6、东营区烟台路油田一中以西100米路段,限速70KM/H 7、东营区北一路与锦华路路段,限速70KM/H 8、东营区东三路与潍坊路北路段,限速80KM/H 9、东营区S228(郝纯路)晨曦公司门口路段,限速80KM/H 10、东营区S231(辛河路)王营村路段,限速70KM/H 三、新建区间测速系统 1、东营区S230(潍坊路-钻井五公司)路段,全长4.7公里,区间限速70KM/H 2、东营区S320(潍坊路-S316)路段,全长5.3公里,区间限速80KM/H 3、东营区烟台路(油田一中-垦利西麻王村)路段,全长7.4公里,区间限速70KM/H 4、东营区烟台路(油田一中-北二路)路段,全长1.8公里,区间限速70KM/H 5、东营区南一路(前进村-耿家村)路段,全长2.6公里,区间限速60KM/H 6、东营区S231(胜利发电厂铁道路口-王营村)路段,全长10.5公里,区间限速70KM/H 7、东营区S228(稠油厂铁道路口-晨曦公司门口)路段,全长10.8公里,区间限速80KM/H 8、 东营区G220(南二路)路段,全程区间限速80KM/H,个别地点限速值有低于区间限速值的,按照设置的低限速值执行 交警部门在各限速路段和新增测速路段两端,都设有限速和测速标志和摄像头等警示标志,提醒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文明出行。
逼良为娼! 退休院长一语惊人:原来的医改就是“逼良为娼” 2016-01-08 北京论坛 退休院长一语惊人:原来的医改就是“逼良为娼” 2016-01-07 世界参考 如今的医院怎么样?官方与民间看法大有差异,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病人到医院,只有任凭医院宰割的份,所以医患之间纠纷不断、医院腐败案件层出不穷。那么,为何出现如此情况呢?一位退休的深圳公立医院副院长一语惊人:“医院落到今天的局面,医德医风败坏如斯,就像‘逼良为娼’一样啊!” 许多人都看到了,医疗腐败林林总总,医患纠纷此伏彼起,其“原罪”就是此前失败的医改。认识不到这一点,针对医院的任何措施都只是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来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和医生,现在却是医德不再,腐败不断,医患双方都不满意。最近,深圳市专门在卫生医疗系统掀起廉政风暴,就足以说明,至少在深圳医疗系统的腐败已经十分严重,这些年深圳医疗系统确实发生了许多震惊全国的医患纠纷大案。表面上看来,根源在于医德缺失和管理失当,而实质问题是政府强行将医院推向市场,90%的经费医院自筹,使得医院由公益性变为营利性。 自从1985年医改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现在只剩下10%,90% 的经费要靠医院自筹。一位退休的深圳公立医院副院长说:“这10% 就像天秤上那最后一根稻草,把医者父母心的传统彻底破坏了,巅覆了很多东西,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公立医院本身就有公益性质,但公益是要政府买单的,10% 的拨款实际是宣布政府不再为公益买单了。这位老院长分析说:“政府放弃了自己的责任,落得一身轻松,但医院更没能力为公益买单了,得先求生存啊,于是就常见到医院因患者无钱而见死不救的情况,社会上都骂医院和医生冷血,眼里只有钱,可有多少人知道医院和医生的辛酸和难处呢?” 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从患者身上下功夫,而能让患者掏钱的,一是药,二就是设备。各科室为了多卖药,就各施奇招,比如开大处方,设法让你小病大养等等。医院再进些高级设备,无论毛病大小,先让你在这些设备上一通检查,检查一次就得花上数百上千。医院在创收、增收的压力下,就不得不把目光盯着患者的口袋。随之,大家都朝钱看了,收红包就成了行业潜规则。医院里掌握药品与设备采购大权的头头脑脑,自然成为腐败的重灾区,采购什么药品,购买什么设备,以至每一个岗位都找到了捞钱的办法,形成了“救死扶伤、一切向钱看”的奇特怪状。 退休院长说:“在医院内部,一些产生腐败的部位和人员,是外界无法想象得到的。”他说,内地有家医院的网络中心主任,掌握该院HIS系统的最高权限,既能看到前台界面的内容(如病区医生站、护士站、门诊医生站、电子病历等),也可以看到后台数据库的内容,通过数据库他可以掌握全院各个病人的用药情况等。不少药商瞄准了这一点,就向他购买“信息”,几年就捞了上百万。这样的细节,外人怎么可能知道。 时下,药口集中招标采购很时髦,殊不知这也是假像。一位药商透露,“药厂就算中标,医院也不一定就会采购你的药,因为中标企业一般同时会有几十家,医院选择余地很大。所以得活动,前后得过多道关口,少一关都不行。”首先要向主管院长示好,确保自己“脱颖而出”费用标准:5000-20000元。其次要让相关科室主任拿到好处,药剂科主任、药剂师、统计员、会计都得打点。第三是给医生好处,开什么药、开多少药,医生说了算。药商深有感触地说:“医院是片江湖,水很深,是江湖就有规矩,就有三山五岳,八大门派,七十二洞,三十六堂口,还有好多大小码头,你药品想进来,就得逐个去拜,去交买路钱。”这些买路钱最后都会摊进成本,由病人买单。 由于医药双方结成了利益同盟,于是就有力量左右医药市场。为何高价药销售得很好,低价中标药却无人问津?原因在于医院与药商赚头太小,一些临床普药品种由于价格低、差价小,医院不用或者少用,药厂就不生产,销售企业也不经营,从而退出了市场,使老百姓买不到也用不上低价药。这样,就使得药品价格虚高,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位退休副院长坦言,他在医改前的公立医院也工作过,现在的情况让他很痛心,“抓几个人进去无法治本,关键要从制度上入手。”他说,“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完全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会导致种种社会怪象。”“如果说这些都是以前医改失败的后遗症,那么应该从未来新医改中寻求治本之道。” 看来,让医院回归公益的本位,政府为公益事业买单,斩断医药之间的利益链条,才是根本之策。 尽管人民意见再大,政府绝不会再为医院买单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