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c9668 zxc9668
关注数: 39 粉丝数: 687 发帖数: 64,430 关注贴吧数: 20
感觉18年之后,动画的技术又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两年摄影技术对于动画的辅助突飞猛进,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质变的效果,上次这种感受还是在10年之后动画高清化制作的普及,《凉宫》《小圆》《FZ》这些给当时还在看土豆网看在线480P的我全新的体验,而现在都已经发展到4K了。 而说起18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开年的《紫罗兰》了,也诞生到啊!这光!啊!这水!的梗不过我个人认为京都的另一部作品《利兹与青鸟》更能代表,画面所带来的表现实在太过于细腻,山田尚子说想到达到“像透过玻璃偷窥她们一样的画面”,这种如玻璃般通透的感觉,以及调色,光影,变焦的实现是摄影技术所能带来的效果,传统手绘想到达这种几乎不可能实现从这之后这两年的动画制作摄影的比重可以说是越占越大,鬼灭,刀剑都可以明显的看出后期摄影的处理即便说不是这种特效大场面,而是日常的场景,摄影技术也能带来很好的效果,小露营分享城市夜景这一幕如果纯手绘得要多费时费力,而且不一定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动画一直是在进步的,往大了说影视产业的发展本来就是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电影的诞生就是因为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哪次不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动画也是这样,只要技术不断的进步,动画的创造力就会继续持续下去。
30个小时通关美末2,感觉对剧情没啥意见,倒是对玩法有意见 非阴阳怪气,可能是因为早就被剧透,也可能我个人一代是站双方都有理的,大部分人是站乔尔,当然乔尔没做错啥,不过我觉得火萤也没做错啥啊,反正我在玩一代的时候我就觉得火萤并不是什么邪恶组织,这点在马林告诉乔尔事实的时候就有感觉,这点可不是编剧二代才补充,这是一代就有的内容。 说回二代,二代反正被骂了这么多问题,我感觉安排的都还行,还算合理。开头那段尸潮真的吓人,一代有点但是绝对没二代那么恐怖,当时我玩的时候看到路上有三个跑者准备去暗杀了,刚摸上一个突然冲出来了一大波感染者,着实吓了一跳,一直到乔尔被杀我都沉浸在气氛当中,没有心情去多想。 至于最后的复仇,我不知道艾莉怎么想,但既然我是玩家,我控制艾莉,那么我怎么想就是艾莉怎么想。反正我打到后面真的是不想去复仇了,可能是玩累了,可能是受刺激了,可能是觉得都是可怜人。说白了二代的故事就是一个错误去弥补另外一个错误,错上加错,导致最后这么拧巴。我觉得最后艾莉和艾比在海滩的打斗挺有意境的,让我想到了《银翼杀手2049》里面两个复制人在河提的对决那场戏,两个人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两个人父亲的好女儿彼此斗死,作为观众的上帝视角反正看的是挺难受的,末日之下是如何走到这样万劫不复的一步。不过我觉得最后应该像K把JOI溺死在水里,艾莉也应该这样,倒不是我支持复仇,而是这样带来的遗憾会更强烈,至少对于我来说。再极端点,艾莉杀了艾比之后直接自杀,这样我会看的更内疚,如果主题是关于放下仇恨的话,这样会传达的更好。 很多人在喷哈草,讲道理末日连人性都快没了,还要啥道德准则,况且玩到后面哈草相比真的不是个啥事,这代对于痛苦的描述太真实了,让人真的心理不适,有恶心的感觉。杀到后面,孕妇在死,母亲在死,不过好像这作是没有小孩死。感觉玩到后面没心情杀下去了。抽个大烟而已,简直清流中的清流了,再说也不是艾莉他们种的。 本作的问题玩法比剧情问题大,这作实在太长了,我是困难难度,在流程里反正尽量全收集,30个小时实在太累了人。尤其是两个人的剧情,相当于我要重复玩两遍,再加上艾比的剧情越到后面越杀越惨,真的煎熬。实在应该精简一点,或者在剧情编排顺序改下。 另外制作那么多内容,所以不可避免的重复地方就变多了。一代是什么,是公路片,风景,场地,季节都在变,时刻给玩家新线感,就算场景会有重复,也不可能所有元素都同时重复。而这代就在西雅图,我拿艾莉探索过去,我再拿艾比探索回来。每段的潜入制作肯定是高精良的,场景设计肯定是出神入化的,但是架不住一遍一遍又一遍的玩,再好的场景也看烦了。艾莉剧情先还有新鲜感,到了艾比那才叫个重复。 而且这代地图也太大了,虽然说神海4已有制作大地图的经验,但是神海4是探险啊,是淘宝,肯定需要当初跑。况且神海4的气氛多活跃轻松,逛起来嘻嘻哈哈的。艾莉这是来复仇,是有明确目标的,更别说这是末日背景,稍不注意就没命,搞这么大做什么。有人说你可以不收集直接走主线啊,我想说你把地图非要做那么大,然后留那么多空间,却让玩家不收集,这不是扯淡呢么。本来就要玩多遍,结果多遍还要探索那么大空间,错上加错。 说了这么多,美末1给9分的话,美末2就8分吧,肯定是不如一代,但是二代也是个优秀作品,特别是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末日腔调,既然制作组起名叫Part 2,那应该是有part 3计划的,我个人还是很满意这次游玩体验的,有第三部我一样会购买
蓝光出完,把巨人的第三季也补完了 官方都分了两部分,我也按照两部分来说吧。首先是PART 1来说,我觉得前半段我是不太满意的,关键是在于政变这部分戏,也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吹的太狠的缘故,我本来是对巨人描述政治还有所期待的,但是表现的却有点想当然,虽然政变的整个决策我个人觉得是没啥问题的,不过感觉是不是因为动画演的太快了,三下五除二政变就成功了,看着感觉:这就完了?不来点波折、反转之类的?而且你这些人物没咋塑造就退场了,不太行啊。带着这样的心情到了后半段,后半段基本上就是在各种揭秘,不过这里的观感算是起来了,之前退场过快的一些角色,也给了回忆去补充他们的塑造。尤其是《旁观者》这集,水平真的很高,把一个有着抱负,却没有实力的人塑造的是真的好,这也是99%普通人会走过的一生,说到这里,我看第三季的时候感觉,创哥貌似很喜欢通过角色的口来和读者对话,尤其是通过一些配角的口来阐述作为读者的想法。所以从这里往回去看,其实政变演的快点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既然有可能驾驭不住就点到为止,达成目的铺垫好之后转回去写自己擅长的部分。当然这或许也跟动画删减太多的关系有关,有时候看几集会翻翻评论区,评论区里面补充了漫画的大量细节以及台词,很多台词确实了解了之后才觉得原来是这个意思。之后就进入了PART 2,玛利亚夺回战那是真的牛皮,这我感觉也就不需要怎么吹了,当时出一集热度爆发一集,什么推特登顶,IMDB满分,全网都在吹,印象最深的还是团长举手,当时我就控制不住了,神之分镜,很少能作品里有人死去是为他感到欣慰。创哥的台词写得实在是太出色了,句句名言,“因为这是你自己开启的故事啊”,我勒个去,这种历史的跨越感不管何时看,在什么作品中看到都让人为之振奋。其实我觉得巨人对于我的深刻性还是体现在这里,我并不认为只是单纯的做文戏,述说一些好的道理,就算深刻了。好的道理,要结合着好的背景,能把武戏和文戏结合的如此出彩,又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又能让人残酷可怕,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才是字字珠玑。所以说我觉得那些评价巨人不是只看燃的观念是不对的,我认为巨人是看燃的,只不过巨人的燃包含着非常多的感情,非常多的道理。就像鬼灭讲了那么多的情感,但是直到19集这些情感才在激昂的战斗中爆发。其他的我也懒得再赘述一遍了,总之牛皮就完事。话说我算是明白莱纳为什么被天天玩梗了。之前以为是莱纳战绩太差被玩梗,看完才知道,MD莱纳的水平也太菜了,从来没有过一次是占据过主动权,没有过一次是给主角危机的,全程被打过来打过去,不是在恢复身体,就是被砍掉身体,这就算了,还被打的精神分裂了。就算是输你看其他人是啥表现,你又是个啥表现,失败也分个虽败犹荣或者被吊着打吧。 话说我还记得当时第一季播的时候,因为巨人和军国主义纠缠,很多人就说这是墙里墙外这是影射日本和中国,但是看了他爸的回忆之后,感觉情况恰好相反的样子。不过巨人解密了这么多,创哥也一直反复强调,你看到的真实并不一定就是真的真实,都会有关于自己立场的变动,所以现在也不敢下定论,确实是很期待马莱篇到底是个什么发展,应该第三季的最后一话就对应漫画的马莱篇之前的最后一话吧,到了新的一话是不是直接进入马莱篇,剧情天翻地覆了,不知道当时追漫画的人看到最新一期漫画是不是有产生怀疑人生的感觉。 现在马莱科技应该是一战前的水平吧,感觉连一战后期都不到,如果真的按照剧情所说,几十万的巨人碾压过来,就凭一战的火力,一个国家挡得住么
蓝光出完,把巨人的第三季也补完了 官方都分了两部分,我也按照两部分来说吧。首先是PART 1来说,我觉得前半段我是不太满意的,关键是在于政变这部分戏,也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吹的太狠的缘故,我本来是对巨人描述政治还有所期待的,但是表现的却有点想当然,虽然政变的整个决策我个人觉得是没啥问题的,不过感觉是不是因为动画演的太快了,三下五除二政变就成功了,看着感觉:这就完了?不来点波折、反转之类的?而且你这些人物没咋塑造就退场了,不太行啊。带着这样的心情到了后半段,后半段基本上就是在各种揭秘,不过这里的观感算是起来了,之前退场过快的一些角色,也给了回忆去补充他们的塑造。尤其是《旁观者》这集,水平真的很高,把一个有着抱负,却没有实力的人塑造的是真的好,这也是99%普通人会走过的一生,说到这里,我看第三季的时候感觉,创哥貌似很喜欢通过角色的口来和读者对话,尤其是通过一些配角的口来阐述作为读者的想法。所以从这里往回去看,其实政变演的快点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既然有可能驾驭不住就点到为止,达成目的铺垫好之后转回去写自己擅长的部分。当然这或许也跟动画删减太多的关系有关,有时候看几集会翻翻评论区,评论区里面补充了漫画的大量细节以及台词,很多台词确实了解了之后才觉得原来是这个意思。之后就进入了PART 2,玛利亚夺回战那是真的牛皮,这我感觉也就不需要怎么吹了,当时出一集热度爆发一集,什么推特登顶,IMDB满分,全网都在吹,印象最深的还是团长举手,当时我就控制不住了,神之分镜,很少能作品里有人死去是为他感到欣慰。创哥的台词写得实在是太出色了,句句名言,“因为这是你自己开启的故事啊”,我勒个去,这种历史的跨越感不管何时看,在什么作品中看到都让人为之振奋。其实我觉得巨人对于我的深刻性还是体现在这里,我并不认为只是单纯的做文戏,述说一些好的道理,就算深刻了。好的道理,要结合着好的背景,能把武戏和文戏结合的如此出彩,又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又能让人残酷可怕,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才是字字珠玑。所以说我觉得那些评价巨人不是只看燃的观念是不对的,我认为巨人是看燃的,只不过巨人的燃包含着非常多的感情,非常多的道理。就像鬼灭讲了那么多的情感,但是直到19集这些情感才在激昂的战斗中爆发。其他的我也懒得再赘述一遍了,总之牛皮就完事。话说我算是明白莱纳为什么被天天玩梗了。之前以为是莱纳战绩太差被玩梗,看完才知道,MD莱纳的水平也太菜了,从来没有过一次是占据过主动权,没有过一次是给主角危机的,全程被打过来打过去,不是在恢复身体,就是被砍掉身体,这就算了,还被打的精神分裂了。就算是输你看其他人是啥表现,你又是个啥表现,失败也分个虽败犹荣或者被吊着打吧。 话说我还记得当时第一季播的时候,因为巨人和军国主义纠缠,很多人就说这是墙里墙外这是影射日本和中国,但是看了他爸的回忆之后,感觉情况恰好相反的样子。不过巨人解密了这么多,创哥也一直反复强调,你看到的真实并不一定就是真的真实,都会有关于自己立场的变动,所以现在也不敢下定论,确实是很期待马莱篇到底是个什么发展,应该第三季的最后一话就对应漫画的马莱篇之前的最后一话吧,到了新的一话是不是直接进入马莱篇,剧情天翻地覆了,不知道当时追漫画的人看到最新一期漫画是不是有产生怀疑人生的感觉。 现在马莱科技应该是一战前的水平吧,感觉连一战后期都不到,如果真的按照剧情所说,几十万的巨人碾压过来,就凭一战的火力,一个国家挡得住么
蓝光出完,把巨人的第三季算是补完了 官方都分了两部分,我也按照两部分来说吧。首先是PART 1来说,我觉得前半段我是不太满意的,关键是在于政变这部分戏,也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吹的太狠的缘故,我本来是对巨人描述政治还有所期待的,但是表现的却有点想当然,虽然政变的整个决策我个人觉得是没啥问题的,不过感觉是不是因为动画演的太快了,三下五除二政变就成功了,看着感觉:这就完了?不来点波折、反转之类的?而且你这些人物没咋塑造就退场了,不太行啊。带着这样的心情到了后半段,后半段基本上就是在各种揭秘,不过这里的观感算是起来了,之前退场过快的一些角色,也给了回忆去补充他们的塑造。尤其是《旁观者》这集,水平真的很高,把一个有着抱负,却没有实力的人塑造的是真的好,这也是99%普通人会走过的一生,说到这里,我看第三季的时候感觉,创哥貌似很喜欢通过角色的口来和读者对话,尤其是通过一些配角的口来阐述作为读者的想法。所以从这里往回去看,其实政变演的快点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既然有可能驾驭不住就点到为止,达成目的铺垫好之后转回去写自己擅长的部分。当然这或许也跟动画删减太多的关系有关,有时候看几集会翻翻评论区,评论区里面补充了漫画的大量细节以及台词,很多台词确实了解了之后才觉得原来是这个意思。 之后就进入了PART 2,玛利亚夺回战那是真的牛皮,这我感觉也就不需要怎么吹了,当时出一集热度爆发一集,什么推特登顶,IMDB满分,全网都在吹,印象最深的还是团长举手,当时我就控制不住了,神之分镜啊。创哥的台词写得实在是太出色了,句句名言,“因为这是你自己开启的故事啊”,我勒个去,这种历史的跨越感不管何时看,在什么作品中看到都让人为之振奋。其实我觉得巨人对于我的深刻性还是体现在这里,我并不认为只是单纯的做文戏,述说一些好的道理,就算深刻了。好的道理,要结合着好的背景,能把武戏和文戏结合的如此出彩,又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又能让人残酷可怕,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才是字字珠玑。所以说我觉得那些评价巨人不是只看燃的观念是不对的,我认为巨人是看燃的,只不过巨人的燃包含着非常多的感情,非常多的道理。就像鬼灭讲了那么多的情感,但是直到19集这些情感才在激昂的战斗中爆发。其他的我也懒得再赘述一遍了,总之牛皮就完事。话说我算是明白莱纳为什么被天天玩梗了。之前以为是莱纳战绩太差被玩梗,看完才知道,MD莱纳的水平也太菜了,从来没有过一次是占据过主动权,没有过一次是给主角危机的,全程被打过来打过去,不是在恢复身体,就是被砍掉身体,这就算了,还被打的精神分裂了。就算是输你看其他人是啥表现,你又是个啥表现,失败也分个虽败犹荣或者被吊着打吧。 话说我还记得当时第一季播的时候,因为巨人和军国主义纠缠,很多人就说这是墙里墙外这是影射日本和中国,但是看了他爸的回忆之后,感觉情况恰好相反的样子。不过巨人解密了这么多,创哥也一直反复强调,你看到的真实并不一定就是真的真实,都会有关于自己立场的变动,所以现在也不敢下定论,确实是很期待马莱篇到底是个什么发展,应该第三季的最后一话就对应漫画的最后一话吧,到了新的一话是不是直接进入马莱篇,剧情天翻地覆了,不知道当时追漫画的人看到最新一期漫画是不是有产生怀疑人生的感觉。 现在马莱科技应该是一战前的水平吧,感觉连一战后期都不到,如果真的按照剧情所说,几十万的巨人碾压过来,就凭一战的火力,一个国家挡得住么
【TNABO】我倒觉得这次的天气之子是诚哥的成长,特别是结尾 虽然瑕疵真的不少,但是我认为这片突破性也很足,特别是结尾。我一刷的时候觉得这个结局太长了吧,东京被淹了还要讲这么久,改下是不是比较好,只讲到男主拯救出女主。三刷完感觉确实不能改,改了那就是纯粹的谈恋爱了,没有东京淹了,没有男主的思考,以及最后男主的呐喊是根本达不到新海诚想要表达的,这种凌驾于社会身份抛弃社会责任,只关注最私人的个人情感,如此的激进的立场势必会带来不少的瑕疵和质疑,不过这也是让人吸引的地方,特别是当男主喊完之后,歌曲随之响起,那种迸发感非常强烈,这种纯粹的个人感情表达感觉是比拯救世界什么的更让人舒爽。感觉某些程度比《你的名字》更耐看。附上诚哥访谈 自古以来存在着一种“正确的故事”,自然陷入异常,人们通过努力和牺牲与自然达成了调和,使自然恢复正常的故事。我们日本人从小就接触到这些故事,早已习惯了这种正确。 但是,虽然可能有些牵强,如果把这种“正确的故事”带入到现实中又怎么样呢。比如说大气污染的问题,各国的领导人们都在宣扬着“这样是没问题的”,不去做出改变,这样下去真的能迎来happy end的未来,达到与自然的调和吗。恐怕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是很难的。 世界都在转向极端排外主义,本应该自由的互联网却变为互相监视的工具。这些都是我身为一个中年人实在感受到的。世界变成这样是我们大人没有能阻止,从结果来说正是我们选择了这样的世界。但是对于本片所要传达给的少年少女来说,他们是无法选择的。身为大人的我们如果强加给他们一个主角们努力牺牲,达成调和的故事,未免有些过于自作主张,不负责任了。 所以我决心要去讲一个“不正确的故事”。去讲一个少年少女们自己选择的故事。我想要描绘即使进入了无法挽回的世界,却仍能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的他们的样子。 希望这部电影能带给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一些惊叹和思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