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棵葱 凡间一棵葱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12,981 关注贴吧数: 22
《最忆是杭州》五一惊艳亮相 张艺谋来杭,今晚有导演采访 总导演张艺谋来现场为节目做最后的把关。 4月28日晚,杭州苏堤西侧,水上实景演出《最忆是杭州》正在进行五一节前的最后彩排。此次亮相夜西湖的旅游版《最忆是杭州》,将把G20峰会版的元素保留在70%以上。总导演张艺谋也来现场对演出进行最后的审查和调整。据了解,这场美轮美奂的演出,从五一开始就会在西湖天天上演,每天基本会安排两场。西湖上跳起芭蕾舞《天鹅湖》。刷爆朋友圈的绝美巨扇经典重现。演员们在《最忆是杭州》的歌曲中谢幕。 钱江晚报 【直播预告】《最忆是杭州》5.1正式开演,今天晚上张艺谋导演将亲临现场对演出进行审看。 钱江晚报将独家探秘,网络直播部分节目,结束后还有张艺谋导演的群访。到时候不要走开呀!!张艺谋昨晚彩排《最忆是杭州》 5月1日起夜西湖天天诗情画意环球网 作者: 杨晓政 2017-04-29 08:27:00 查看源网址阅读数:9 《最忆是杭州》旅游版彩排隆重举行。 浙江在线4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杨晓政)苏堤上有六座拱桥,从北往南数的第二座桥叫东浦桥,桥南西侧,有与苏堤垂直的金沙堤,贯通苏堤与曲院风荷,堤上又有桥——乾隆皇帝时,它被称作玉带晴虹。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的《春江花月夜》被演绎成琵琶曲,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夜都将在东浦桥、玉带晴虹、曲院风荷与岳庙广场四面围合的这片西湖水域悠扬响起。 昨天19:20,天色和灯光俱寂,观众们屏息以待,《最忆是杭州》旅游版彩排隆重举行,张艺谋亲临现场,指点调整。 9个节目转瞬即逝 观众舍不得退场 观众的第一声“哇”来自开场不到1分钟之时,苏堤之桥、玉带晴虹等近水远山随着琵琶曲被渐次点亮,一幅西湖月夜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还未从琵琶嘈嘈切切的拨弦声中回过神来,采茶女已经戴着斗笠踏水而来。 《化蝶》中缓缓打开的“绝美巨扇”,全息投影的“天鹅”真假难辨,优雅的《难忘茉莉花》当然会让人想起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图兰朵;《欢乐颂》的“人工喷泉”震撼逼真……这些精彩自不必讲,网上多的是美图。 单是提一提《高山流水》这个节目,其中有“呦呦鹿鸣……”等淡定悠扬之时,莫不扬起观众内心对诗经楚辞书法等中国文化具象化的满足感。 9个节目转瞬即逝,落幕曲沙宝亮《最忆是杭州》结束,演员谢幕,在座观众都还舍不得退场:演出就这么结束了? 唯有掌声不息。 张艺谋赞不绝口 词好歌美诗情画意 散场后,明星不再是聚光灯下的芭蕾舞者,总导演张艺谋被热情的团队成员们追着合影。他接受访问时说,对于没有机会看上原版的游客市民来说,“一点都不会失望,而是惊艳”,能保留下这台节目,可以让更多人留下对杭州独特的记忆。 张艺谋说,跟很多城市不同,西湖是特别不一样的,是人文的、诗情画意的、品位不一般的景点,所以,像《天鹅湖》这样的艺术经典,在西湖这样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上进行演出——是“两湖”的结合。西湖和经典、科技和风貌的结合,就是诗情画意的。 诗情画意做起来很难,除了交响乐合唱队之外,在湖面上、在情景表演中,整体画面感觉是要让每个人自动联想到四个字:诗情画意。这只有在西湖上才是匹配的,才是有韵味的,有中国人典雅的、古典的美。 对此次新增的《最忆是杭州》谢幕曲,张艺谋也赞不绝口:“词好、歌美。” 5月1日起,《最忆是杭州》将正式在夜西湖之上拉开帷幕,天天演,每天基本为夜里1-2场,按往年常规,一般演出会到12月底,1月和2月休息,3月1日再开始演出。 票价每位360—680元。门票已经开始预售,印象西湖(岳庙广场)现场窗口和各大网络平台都可以购买。 节目单中,除德彪西的《月月光》曲换成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其他节目与峰会版节目单基本一致。
imdb国外评出的国产电影前十 ——张艺谋一人独占五席! top 10 《满城尽带黄金甲》 张艺谋导演 imdb评分:7.0top 9 《叶问3》 imdb评分7.1 功夫片一直饱受国外观众喜爱,其中《叶问1》在IMDB中文网排行前250.top 8 《赤壁》 imdb评分7.4 《赤壁》其实真的拍的不差,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喷。top 7 《十面埋伏》 张艺谋指导 imdb评分7.6top 6 《金陵十三衩》 张艺谋指导 imdb评分7.6 如果知道会发生这种惨剧,又有几人敢南下渡江。top 5 《霍元甲》 imdb评分7.7top 4 《英雄》 imdb评分7.9 老谋子指导 时代周刊评选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排名第一 风!风!风!!!top 3 《无间道》 imde评分8.1 imdb中文网全球前250英文过四级的来翻译一下 top 2 《霸王别姬》 imdb评分8.1 哥哥张国荣最出彩的一部电影top 1 《大红灯笼高高挂》 老谋子导演 imdb评分8.2 老谋子的第二部电影被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开奖前评选的二号人物都已经跑过来告诉老谋子,很可能被评上。结果还是落选了,最后是被意大利的一部电影获得。不过,意大利把他们国内最出色的大卫奖颁给老谋子了。该影片也被英国《帝国》杂志评为影史百部最佳外语片第28位,国内电影最高排名。 老谋子和巩俐前期合作的电影,都是一等一的文艺片,当时90年代很多国外的大奖都是他们联手第一次获得。老谋子也曾为巩俐和前妻离婚,但是就不愿意和巩俐结婚,结果巩俐最后伤心不已,嫁给了一个富商。之后,老谋子的文艺片就不行了。一方面,也是因为老谋子转行商业片;另一方面,离开巩俐就是拍不出文艺范了。90年代的巩俐,绝对是颜值巅峰期。以前从书偶然看到她的照片,惊艳不已。
美媒评选全球最佳100位导演 张艺谋贾樟柯居亚洲前三 美国新媒体新闻网站Quartz日前利用大数据分析,评选出自1992年以来全球最受好评的100位导演。执导过《爱在黎明破晓前》《少年时代》《各有少年时》的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位列第一,成为25年来的最佳导演。中国导演张艺谋和贾樟柯以相同的分数排名第23名和24名,位居亚洲导演前列。   该评选先将电影评论转换成数字,再在这些数字的基础上给出0至100的总体评分。参选影片大部分为美国电影,也有许多在美国发行的外语片。为筛选出最好的导演,候选导演至少要有超过六部以上的电影作品,最后取每位导演1992年后获得最高评分之六部电影的平均分值。   按此计算方法,拍摄出《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等片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当选最有前景的新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和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红》成为三部获得满分(100分)的影片。   榜单中,排名前三位的亚洲导演分别为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中国导演张艺谋和贾樟柯(并列),张贾二人成绩均为78.2分。此外,李安以76.8分位列第31名,王家卫以75.5分位列第37名。韩国导演朴赞郁和金基德以71.7分和71.5分位列第59名和60名,日本导演黑泽清以69.7分位列第69名,香港导演杜琪峰以68.7分位列第76名。   以下是根据大数据演算出来的25年100名最佳导演:   1、理查德·林克莱特 88.5   2、迈克·李 85.7   3、贾法·帕纳西 85.5   4、让·皮埃尔·达登 85.2   5、柯恩兄弟 84.7   6、是枝裕和 83.2   7、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82.3   8、马丁·斯科塞斯 81.7   9、佩德罗·阿莫多瓦 81.5   10、沃纳·赫尔佐格 81.5   11、保罗·托马斯·安德森8 0.8   12、迈克尔·哈内克 80.5   1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80.3   14、史蒂文·索德伯格 80.3   15、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80   16、彼得·杰克逊 80   17、大卫·欧·拉塞尔 79.8   18、斯派克·李 79.2   19、昆汀·塔伦蒂诺 78.8   20、迈克尔·温特伯顿 78.5   21、亚历克斯·吉布尼 78.3   22、斯蒂芬弗雷斯 78.3   23、张艺谋 78.2   24、贾樟柯 78.2   25、诺亚·鲍姆巴赫 77.8   26、雷德利·斯科特 77.8   27、克里斯托弗·诺兰 77.7   28、乔纳森·戴米 77.7   29、韦斯·安德森 77.5   30、吉尔莫·德尔·托罗 77   31、李安 76.8   32、丹尼·博伊尔 76.8   33、大卫·芬奇 76.5   34、大卫·克罗伯格 76.2   35、凯文·麦克唐纳 76.2   36、埃罗尔·莫里斯 76   37、王家卫 75.5   38、吉姆·贾木许 75.3   39、保罗·格林格拉斯 75.3   40、罗伯特·奥特曼 74.7   41、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74.5   42、朗·霍华德 74.2   43、安德列·泰西内 74   44、丹尼斯·维勒弗 74   45、弗朗索瓦·奥宗 73.8   46、肯·洛奇 73.8   47、伍迪·艾伦 73.3   48、法提赫·阿金 73.2   49、凯瑟琳·布雷亚 72.8   50、克莱尔·德尼 72.5   51、罗杰·米歇尔 72.5   52、布鲁诺·杜蒙 72.3   53、尼古拉斯·温钉雷弗恩 72   54、蒂姆·波顿 72   55、克劳德·夏布洛尔 71.8   56、大卫·戈登·格林 71.8   57、米歇尔·冈瑞 71.8   58、罗曼·波兰斯基 71.8   59、朴赞郁 71.7   60、金基德 71.5   61、科比·迪克 71.5   62、迈克尔·艾普特 71   63、罗伯特·泽米吉斯 70.7   64、迈克尔·曼 70.5   65、泰伦斯·马利克 70   66、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69.8   67、大卫·马麦特 69.8   68、苏珊娜·比尔 69.8   69、黑泽清 69.7   70、利兹·加巴斯 69.7   71、托德·索伦兹 69.7   72、乔恩·费儒 69.5   73、山姆·雷米 69.3   74、尼尔·约翰逊 69   75、约翰·麦登 68.7   76、杜琪峰 68.7   77、拉斯·冯·提尔 68.7   78、布莱恩·辛格 68.5   79、大卫·叶慈 68.5   80、詹姆斯·曼高德 68.5   81、米歇尔·阿米瑞亚德 68.3   82、西恩·迈德斯 68.3   83、让·皮埃尔·热内 68.2   84、雷蒙德·德·费里塔 67.8   85、本·维特利 67.7   86、道格·李曼 67.7   87、沃尔特·塞勒斯 67.7   88、尤里西·塞德尔 67.5   89、卡尔·富兰克林 67.3   90、大卫·马肯兹 67.3   91、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66.8   92、安妮·芳婷 66.7   93、罗勒·莎菲 66.5   94 、萨姆·门德斯 66.3   95、比尔·康顿 66.2   96、贾森·雷特曼 66   97、迈克·内威尔 65.8   98、帕特利斯·勒孔特 65.8   99、柯蒂斯汉森 65.7   100、迈克尔·摩尔 65.7
美媒评选全球最佳100位导演 张艺谋贾樟柯居亚洲前三 美国新媒体新闻网站Quartz日前利用大数据分析,评选出自1992年以来全球最受好评的100位导演。执导过《爱在黎明破晓前》《少年时代》《各有少年时》的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位列第一,成为25年来的最佳导演。中国导演张艺谋和贾樟柯以相同的分数排名第23名和24名,位居亚洲导演前列。   该评选先将电影评论转换成数字,再在这些数字的基础上给出0至100的总体评分。参选影片大部分为美国电影,也有许多在美国发行的外语片。为筛选出最好的导演,候选导演至少要有超过六部以上的电影作品,最后取每位导演1992年后获得最高评分之六部电影的平均分值。   按此计算方法,拍摄出《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等片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当选最有前景的新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和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红》成为三部获得满分(100分)的影片。   榜单中,排名前三位的亚洲导演分别为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中国导演张艺谋和贾樟柯(并列),张贾二人成绩均为78.2分。此外,李安以76.8分位列第31名,王家卫以75.5分位列第37名。韩国导演朴赞郁和金基德以71.7分和71.5分位列第59名和60名,日本导演黑泽清以69.7分位列第69名,香港导演杜琪峰以68.7分位列第76名。   以下是根据大数据演算出来的25年100名最佳导演:   1、理查德·林克莱特 88.5   2、迈克·李 85.7   3、贾法·帕纳西 85.5   4、让·皮埃尔·达登 85.2   5、柯恩兄弟 84.7   6、是枝裕和 83.2   7、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82.3   8、马丁·斯科塞斯 81.7   9、佩德罗·阿莫多瓦 81.5   10、沃纳·赫尔佐格 81.5   11、保罗·托马斯·安德森8 0.8   12、迈克尔·哈内克 80.5   1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80.3   14、史蒂文·索德伯格 80.3   15、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80   16、彼得·杰克逊 80   17、大卫·欧·拉塞尔 79.8   18、斯派克·李 79.2   19、昆汀·塔伦蒂诺 78.8   20、迈克尔·温特伯顿 78.5   21、亚历克斯·吉布尼 78.3   22、斯蒂芬弗雷斯 78.3   23、张艺谋 78.2   24、贾樟柯 78.2   25、诺亚·鲍姆巴赫 77.8   26、雷德利·斯科特 77.8   27、克里斯托弗·诺兰 77.7   28、乔纳森·戴米 77.7   29、韦斯·安德森 77.5   30、吉尔莫·德尔·托罗 77   31、李安 76.8   32、丹尼·博伊尔 76.8   33、大卫·芬奇 76.5   34、大卫·克罗伯格 76.2   35、凯文·麦克唐纳 76.2   36、埃罗尔·莫里斯 76   37、王家卫 75.5   38、吉姆·贾木许 75.3   39、保罗·格林格拉斯 75.3   40、罗伯特·奥特曼 74.7   41、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74.5   42、朗·霍华德 74.2   43、安德列·泰西内 74   44、丹尼斯·维勒弗 74   45、弗朗索瓦·奥宗 73.8   46、肯·洛奇 73.8   47、伍迪·艾伦 73.3   48、法提赫·阿金 73.2   49、凯瑟琳·布雷亚 72.8   50、克莱尔·德尼 72.5   51、罗杰·米歇尔 72.5   52、布鲁诺·杜蒙 72.3   53、尼古拉斯·温钉雷弗恩 72   54、蒂姆·波顿 72   55、克劳德·夏布洛尔 71.8   56、大卫·戈登·格林 71.8   57、米歇尔·冈瑞 71.8   58、罗曼·波兰斯基 71.8   59、朴赞郁 71.7   60、金基德 71.5   61、科比·迪克 71.5   62、迈克尔·艾普特 71   63、罗伯特·泽米吉斯 70.7   64、迈克尔·曼 70.5   65、泰伦斯·马利克 70   66、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69.8   67、大卫·马麦特 69.8   68、苏珊娜·比尔 69.8   69、黑泽清 69.7   70、利兹·加巴斯 69.7   71、托德·索伦兹 69.7   72、乔恩·费儒 69.5   73、山姆·雷米 69.3   74、尼尔·约翰逊 69   75、约翰·麦登 68.7   76、杜琪峰 68.7   77、拉斯·冯·提尔 68.7   78、布莱恩·辛格 68.5   79、大卫·叶慈 68.5   80、詹姆斯·曼高德 68.5   81、米歇尔·阿米瑞亚德 68.3   82、西恩·迈德斯 68.3   83、让·皮埃尔·热内 68.2   84、雷蒙德·德·费里塔 67.8   85、本·维特利 67.7   86、道格·李曼 67.7   87、沃尔特·塞勒斯 67.7   88、尤里西·塞德尔 67.5   89、卡尔·富兰克林 67.3   90、大卫·马肯兹 67.3   91、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66.8   92、安妮·芳婷 66.7   93、罗勒·莎菲 66.5   94 、萨姆·门德斯 66.3   95、比尔·康顿 66.2   96、贾森·雷特曼 66   97、迈克·内威尔 65.8   98、帕特利斯·勒孔特 65.8   99、柯蒂斯汉森 65.7   100、迈克尔·摩尔 65.7
美媒评选全球最佳100位导演 张艺谋居亚洲前三(全球第23名) 美国新媒体新闻网站Quartz日前利用大数据分析,评选出自1992年以来全球最受好评的100位导演。执导过《爱在黎明破晓前》《少年时代》《各有少年时》的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位列第一,成为25年来的最佳导演。中国导演张艺谋和贾樟柯以相同的分数排名第23名和24名,位居亚洲导演前列。   该评选先将电影评论转换成数字,再在这些数字的基础上给出0至100的总体评分。参选影片大部分为美国电影,也有许多在美国发行的外语片。为筛选出最好的导演,候选导演至少要有超过六部以上的电影作品,最后取每位导演1992年后获得最高评分之六部电影的平均分值。   按此计算方法,拍摄出《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等片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当选最有前景的新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和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红》成为三部获得满分(100分)的影片。   榜单中,排名前三位的亚洲导演分别为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中国导演张艺谋和贾樟柯(并列),张贾二人成绩均为78.2分。此外,李安以76.8分位列第31名,王家卫以75.5分位列第37名。韩国导演朴赞郁和金基德以71.7分和71.5分位列第59名和60名,日本导演黑泽清以69.7分位列第69名,香港导演杜琪峰以68.7分位列第76名。   以下是根据大数据演算出来的25年100名最佳导演:   1、理查德·林克莱特 88.5   2、迈克·李 85.7   3、贾法·帕纳西 85.5   4、让·皮埃尔·达登 85.2   5、柯恩兄弟 84.7   6、是枝裕和 83.2   7、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82.3   8、马丁·斯科塞斯 81.7   9、佩德罗·阿莫多瓦 81.5   10、沃纳·赫尔佐格 81.5   11、保罗·托马斯·安德森8 0.8   12、迈克尔·哈内克 80.5   1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80.3   14、史蒂文·索德伯格 80.3   15、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80   16、彼得·杰克逊 80   17、大卫·欧·拉塞尔 79.8   18、斯派克·李 79.2   19、昆汀·塔伦蒂诺 78.8   20、迈克尔·温特伯顿 78.5   21、亚历克斯·吉布尼 78.3   22、斯蒂芬弗雷斯 78.3   23、张艺谋 78.2   24、贾樟柯 78.2   25、诺亚·鲍姆巴赫 77.8   26、雷德利·斯科特 77.8   27、克里斯托弗·诺兰 77.7   28、乔纳森·戴米 77.7   29、韦斯·安德森 77.5   30、吉尔莫·德尔·托罗 77   31、李安 76.8   32、丹尼·博伊尔 76.8   33、大卫·芬奇 76.5   34、大卫·克罗伯格 76.2   35、凯文·麦克唐纳 76.2   36、埃罗尔·莫里斯 76   37、王家卫 75.5   38、吉姆·贾木许 75.3   39、保罗·格林格拉斯 75.3   40、罗伯特·奥特曼 74.7   41、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74.5   42、朗·霍华德 74.2   43、安德列·泰西内 74   44、丹尼斯·维勒弗 74   45、弗朗索瓦·奥宗 73.8   46、肯·洛奇 73.8   47、伍迪·艾伦 73.3   48、法提赫·阿金 73.2   49、凯瑟琳·布雷亚 72.8   50、克莱尔·德尼 72.5   51、罗杰·米歇尔 72.5   52、布鲁诺·杜蒙 72.3   53、尼古拉斯·温钉雷弗恩 72   54、蒂姆·波顿 72   55、克劳德·夏布洛尔 71.8   56、大卫·戈登·格林 71.8   57、米歇尔·冈瑞 71.8   58、罗曼·波兰斯基 71.8   59、朴赞郁 71.7   60、金基德 71.5   61、科比·迪克 71.5   62、迈克尔·艾普特 71   63、罗伯特·泽米吉斯 70.7   64、迈克尔·曼 70.5   65、泰伦斯·马利克 70   66、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69.8   67、大卫·马麦特 69.8   68、苏珊娜·比尔 69.8   69、黑泽清 69.7   70、利兹·加巴斯 69.7   71、托德·索伦兹 69.7   72、乔恩·费儒 69.5   73、山姆·雷米 69.3   74、尼尔·约翰逊 69   75、约翰·麦登 68.7   76、杜琪峰 68.7   77、拉斯·冯·提尔 68.7   78、布莱恩·辛格 68.5   79、大卫·叶慈 68.5   80、詹姆斯·曼高德 68.5   81、米歇尔·阿米瑞亚德 68.3   82、西恩·迈德斯 68.3   83、让·皮埃尔·热内 68.2   84、雷蒙德·德·费里塔 67.8   85、本·维特利 67.7   86、道格·李曼 67.7   87、沃尔特·塞勒斯 67.7   88、尤里西·塞德尔 67.5   89、卡尔·富兰克林 67.3   90、大卫·马肯兹 67.3   91、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66.8   92、安妮·芳婷 66.7   93、罗勒·莎菲 66.5   94 、萨姆·门德斯 66.3   95、比尔·康顿 66.2   96、贾森·雷特曼 66   97、迈克·内威尔 65.8   98、帕特利斯·勒孔特 65.8   99、柯蒂斯汉森 65.7   100、迈克尔·摩尔 65.7
专访|张艺谋:面对“票房论成败”的现实,新老导演都一样 马特·达蒙来华宣传接受采访时评价《长城》是一部“爆米花电影”,并且表示:“如果我是小孩子,我一定会很喜欢这部电影的。”这句话无关褒贬,但很直接地说明了《长城》可能被诟病的问题——太过直白简单。“好莱坞的怪兽电影,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怪兽出现,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英雄出现,赢了。”张艺谋如此总结作为好莱坞打怪类型片的规律。“套路”这个词在采访过程中全程高频出现。显然这个“套路”限制了他的创作,也给了他不同以往的创作体验。 张艺谋参与《长城》的身份,和片中的马特·达蒙一样,其实是个“雇佣兵”,项目好莱坞开发了七年,几经兜转才找到张艺谋。电影里能看到张艺谋从《英雄》以来一路拍大片、做大型晚会的积累。但关于《长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并没有期待中那么多的展现。上海的路演时,张艺谋说,“不能野心太大,贪多嚼不烂。我们要先普及,再提高。”这听起来像是提前给自己“留后路”,因为他是张艺谋,也自知承担更大的期待。 “世界大片”是张艺谋介绍他最新的电影《长城》时冠上的定语。这部号称耗资1.7亿美元的史诗巨作,无论从场面还是明星阵容来说都堪称庞大。自《归来》之后的三年,张艺谋一直都和这部电影“纠缠”在一起,三天两头飞洛杉矶的频率飞成了终身白金卡,从剧本开始不断与好莱坞磨合博弈,争论妥协。最终当这部电影面世时,他这样定义这部电影的定位和意义:一部标准的符合好莱坞工业流程标准的大片,第一次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无论是不同城市的路演、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以及看片会之前的见面打招呼,张艺谋都在不断强调电影的前提,以及好莱坞工业体系和叙事模式的框架。“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好莱坞的第一次。首先保证在他们的流程体系里面去完成整个作品,再在其中找空间加入中国的文化、元素和精神。” “没有一部电影是万能,每一部电影应该有属于自己类型的评价体系,《长城》就应该被放在好莱坞大片的体系里去评价。而且这部电影的成王败寇全部体现在它的商业成绩上。”张艺谋很明白《长城》的处境。 他希望《长城》可以成功,如果成功孵化成一个可持续的IP,也许会有更多的长城二三四五六部,这个IP系列的长度会持续十五年,培养起数以亿计的粉丝。而更多的中国导演也将有机会加入这个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英雄拯救世界的行列。
【长城】影评汇总贴 @电影玩家罗众《U长城 》:一部中国风浓郁的爆米花大片,可能是老谋子节奏最快的一部电影,无影禁军与饕餮的第一场大战非常壮观(IMAX更佳)。 主题关乎人的成长与转变,标准的好莱坞大片故事模板,但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仅在讲#MattDamon# 饰演的主人公威廉自身的成长与转变,也在强调集体的作用,抵御饕餮并非一个人的战斗,互相影响和配合的过程有着重提现,毕竟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中国没有仅仅成为一个地标或背景舞台,威廉仍会受到集体主义文化和五军牺牲精神的洗礼而产生转变。 这里不得不提#鹿晗# 饰演的熊军将士彭勇,彭勇的戏份比想象中还要多,且拥有完整的成长线,可以说这是是片中除威廉之外最出彩的角色之一,最后亦有一个悲壮的结局,可谓有血有肉。 另,达蒙与#佩德罗·帕斯卡# 之间的配合还是很有化学反应的,两人时不时地拌嘴成了良好的气氛调节剂。 《#电影长城# 》起码解决了近些年来,许多蹩脚的合拍片中西大乱炖的语境错位问题,片中大量的中国元素和设定(如五军的色彩典故、排兵布阵、饕餮与60年的时间典故)都是服务于故事本身的,张艺谋的初衷是用好莱坞工业(制作流程、特效)和爆米花娱乐电影为载体,去传递中国文化和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影片基本达到了目标。 从饕餮到无影禁军,诸多细节的设定背后都有可供解读的历史典故,比如五军的五种色彩实际上来源自古时的“墨分五色”,且中国历来就有以颜色区分军种的传统,且怪兽饕餮从名字到形象都直接取材自《山海经》,在这基础上利用维塔数码和工业光魔的数字技术打造出了目前呈现在大银幕上的饕餮。 饕餮60年进犯一次的时间设定,背后也有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的典故,60年为一个甲子。饕餮的造型很惊艳,尤其是兽王,作为一群智慧生物,它们甚至也拥有自己的一套寻找体系,相当狡猾。 备受关注的小皇帝#王俊凯# 龙袍加身,宫廷戏场面之雍容华贵堪比《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中无论将士还是皇帝、大臣,其服装和武器上都有复杂图案和纹理,越是重要的人物,图腾越发复杂和华丽,这其实很贴合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富贵并非体现在物质上,还有图腾,建筑、室内以及服装和武器的图腾,都是文化和象征。 同类题材的怪兽电影或魔幻片,往往喜欢架空历史,但张导是让想象力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土壤,没有人会飞,没有人能以一敌百,所以抵御饕餮才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硬仗。所以,这些设定都非空中楼阁和生搬硬造,没有从故事中割裂或是怪诞,因为语境是对的。 因为定位是爆米花电影,所以张艺谋在故事上做减法,整体上立求去个人化,没有任何多余的赘述和表达,故事和节奏流畅、场面精彩是第一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艺谋没有放弃在细节处进行个人发挥的余地,如烽火台狼烟四起时,鹤军女将们敲击战鼓的场面,比如无影禁军的排兵布阵、比如秦腔和大风歌的适时出现等诸多细节,仍有老谋子的影子和坚持。 对《长城》的预期和评价或许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无需刻意以张艺谋过往的作品作为参照,你会发现,张艺谋在用不同的尝试去打磨自己作为一个导演的弹性。 他在映前的一系列采访中曾多次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借水行船”,打造一部面向世界的商业娱乐大片,定位很明确,如果影片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其他国家的青年观众们能借此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军种和《山海经》、纪年法、上古神兽、兵法和冷兵器、四大发明等传统文化,岂不美哉?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