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instein
ImEinstein
我真的不懂数学~~
关注数: 233
粉丝数: 1,914
发帖数: 39,277
关注贴吧数: 83
据说数学界不存在千老 因为大部分数学博后不接受PhD毕业后三年的人的申请 这意味着一轮博后做完,要么实力够牛直接拿好学校ap,要么将就下去个破学校,要么被强制转行进业界或者无奈之下滚回国寻觅教职 这算好事还是坏事呢?通过淘汰大龄PhD的方式来强制止损,大概算是良心做法吧 所以数学不会伪,因为学术民工被长期剥削的基础已经被这个体制排除了
看大家在讨论老师上课,我也来说说在这边上过的一些课 去年上一个带出过菲奖学生的俄罗斯老爷爷的李群课(他的名字数学圈的人应该都听过),然而感觉一般,大概是年纪大了吧,有些东西算不清楚也讲不清楚,而且有时候过分纠结简单的细节,有时候重要的point又一带而过,感觉有点不分主次。说明有名的老师上课不一定好,亲身试过才知道 这学期上三门课,有一位德国中年女教授讲得很负责,上代数课,每次上完课的同一天都会把课程笔记上传到网页上,所以我上课基本不需要做笔记,跟着听就行了。不过鉴于我代数基础不太行,老师讲得有点快,有些地方跟不上,只好事后看笔记。 另一门复代数几何课,上课的是个犹太人,风格比较飘逸。一学期讲了太多内容,但基本每个点都是蜻蜓点水戛然而止,感觉很散很乱,不是正常的授课范围。而且他上课基本不讲严格的证明,就讲思路和几何直观(对代数几何熟悉的人应该知道这里面的证明很多都是抽象的、“反直观”的)。大概是他本人实在太聪明了吧,23岁哈佛数学PhD毕业,不太了解我们这种蠢人的思维到底处在什么水平,总是assume我们知道很多东西,结果讲课的时候发现我们并不知道,然后就抛开课程主线不讲,先给我们补基础,有时候一补半节课就没了。。不过老师人很nice,不管多蠢的问题都会回答,而且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启发你进行思考,有时候甚至会让你尝试naive但是是错误的思路,然后让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行不通,要怎么修改。而且他上课讲了很多例子,给人比较concrete的感觉。
为什么你萌吧这么多想申cs phd的啊? 印象中看到好几个帖子问cs申phd还是ms好了。我一直以为酒吧推崇cs是因为cs ms时间短来钱快啊,何必想不开申phd呢?就算是宇宙机的phd,也是一样读5年甚至更长啊5年过去了真能比cs ms赚更多么?酒吧不是一直强调“年轻的优势”么? 说句实话,我已经看过本校好几个cs phd quit找工作了。如果不是对自己能力和意志力有自信,且在科研方面有一定志向,慎重申请phd。phd就是要做科研的,就是一项脑力活兼体力活,且和钱没有直接的关系——好像cs phd的奖学金也没比我们高多少 当然如果你原本的打算就是申个phd骗两年奖学金然后quit找工作那当我什么都没说,这么做除了有点损人品外好像也没啥坏处,当然前提是你申得到phd
美国的感恩节也没啥好过的 超市关门买不了菜,餐馆关门饭都没得吃
Islamic State的宣传还是用了心的,很有蛊惑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xOTMxNTUxNw%3D%3D%26mid%3D400911552%26idx%3D1%26sn%3Db6c9f5865ac1799d3b2e33502a152f29%26scene%3D2%26srcid%3D112338AoN3uTg6kzWJ1FxINF%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dcd4457dfb6330b31366ff30dd8a4b26 他们并不是一群失去理智,一时冲动杀人的疯子,而是一群非常冷静,有组织有计划杀人的恶魔,其中甚至可能不乏高智商者。说实话我竟觉得他们跟三体组织有点像危险的不单纯是这个政权实体,而是这种极端的反人类的意识形态。如果在舆论宣传上占得上风,抵制极端思想的渗透与侵蚀,大概也是所有西方媒体和东方媒体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吧
教职难找的原因之一,是老教授们都不肯退休 RT,国内我不清楚,也许可以强制退休。美国这边的tenure真心是“终身教职”,我们系甚至有90岁的老爷爷给本科生上微积分。。 终身教职,就是除非出了教学事故,或者别的方面犯了大事,否则学校基本不能开除。要退休只能是自愿退,别人不能强迫。我们系真心没几个退休的教授,基本只有两类,活着的、拿钱的,以及挂了的。。 那学术界的位子当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退,新人当然难以上位,因为经费只有这么多。所以tenure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保障了教授们的职业稳定,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新人进入学术界。其实学术界才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啊。。
吧里留学也不要只盯着名校 有的项目真没那么好申。不要动不动就哈耶普麻的。我就认识有武大数院的同学去专排综排都在70开外的学校读计算数学phd的。如果学校只是普通985,个人又不是排名比较靠前,科研也不是很有亮点,美国前100的phd还真不是想申就能申的。 ms我不是很清楚。众所周知某些名校(也包括我宾)开了一些水项目,特别喜欢招中国人而且招的多,门槛也不高。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留学不能只看学校,还要看专业项目。同一个学校的不同项目,申请难度、录取人数、毕业后的出路去向,完全可以千差万别。
吧里做物理或者化学的有懂crystallographic gp RT,crystallographic group,晶格的对称群。本辣鸡这几天正在看这方面论文
智商方面,我最佩服的是围棋职业棋手 RT,尤其是职业顶尖棋手,曾经独霸棋坛若干年,天下无出其右的那种,比如十几年前的李昌镐我对这种人有一种无脑的崇拜 像我这种蠢人,也有读数学PhD的机会,然而在围棋方面,一辈子都只能被业余低手碾压,遑论职业棋手。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这两个行业哪个对智商要求更高 我依稀记得,初中的时候,在围棋天地上看到木谷实对忘了对手是谁的一局棋,木谷实在对方铁桶般的厚势里硬生生做活了一块棋,当时那种震惊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我就喜欢这种变不可能为可能、绝境求生的霸气 其实职业棋手的收入不一定很高,社会地位不一定很高,然而这都不能影响我对他们的智力和才华的无脑崇拜。真正欣赏一个人,不需要他的外在条件多么显眼,只要TA在一个方面特别棒,足以让我佩服就行了 至于为什么是围棋不是其他智力运动,因为我从小接触的就是围棋,从小就觉得围棋是一项逼格很高的活动(当然当时还不知道逼格这个词)——等级森严,你比对方差一个档次就是差一个档次,就得乖乖被对方碾压,或者求对方让子贴目。如果非要按照吧里的规矩排个序的话,我是会把职业棋手排到北清本科生前面的,原因很简单,这个吧里也颇有几位北清学生,但可有哪怕是一位职业棋手?
没错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在你萌吧被捧成这样 难道不是因为你萌吧太low么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把普通人当大神啊 捧我的也是别人,损我的也是别人,别人干的事情,然后又通通算在我头上。你萌吧的逻辑啊 不就水个贴吧么,还非得把人分个三六九等,排个一二三四,无不无聊?
想炫富,别入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NzI3NDg4MA%3D%3D%26mid%3D401777139%26idx%3D1%26sn%3Dfe08209819dbb59c53e1c370c544cb29%26scene%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eff96176a599a7b6d27b2bcc10e65987 关键句:“1、用合法收入搞奢靡享乐,不行!”“说白了,党员用合法收入挥金如土,照样会受到处分。” 注意这里全部说的是“党员”不是“党员干部”哦
【水】你萌写作业答案喜欢写小数还是分数? 我是比较喜欢写分数的。因为数学里面符号和表达式远多于具体数字,写分数明显更省事。然而最近批美国学生作业,有些人喜欢写小数,大概是工科生喜欢写得比较“具体”,一眼能看出数字大小?反正看起来怪怪的
【水】你萌知道宾大经济系比数学系还穷么? 注意是经济系(department of economy)不是沃顿商学院(business school)。宾大的经济系在文理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下面,并非隶属沃顿商学院。 反正我听说经济系的phd奖学金比数学低大概他们也做的比较理论,拿不到多少funding吧 所以国内国外国情差别还是蛮大的,大家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不要想当然
酒吧没必要造神 我觉得10年后能在美国前20学校找到ap的只有聂神一个人,不限定数学专业,其他任何专业都是如此 什么“哈佛最年轻的华人教授”,这种人永远只能成为本吧的谈资。我在此断言,本吧10年之内都出不了这种人 没有逼格的人才会昏了脑袋去追求莫须有的逼格。我反正觉得自己10年后收入还不一定赶得上酒吧中位数(按照酒吧特色的统计方式),甚至10年后还在博后没有稳定工作都有可能。数学屌丝苦啊
我博士后学长正在申请第二轮博后 RT,第一轮3年已做完。仿佛看到了将来的我的悲惨生活 跟前辈们聊天得到的说法也确实是博后期间要多发论文,博后到tenure track是一道坎啊。。当然PhD毕业到博后也是一道坎
某个美黑一个劲地黑MIT数学本科生不会交换代数 我来上个真牛人的网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math.harvard.edu%2F~yifei%2F&urlrefer=e0bb2a2d3b135e46e7cb4232474579ac 比我低一届,哥大数学本科,哈佛数学PhD。本科阶段在arXiv上灌了3篇文章,而且是代数几何/表示论领域的。并且在个人网页上po了代数几何和表示论的学习笔记(learning note)。 这才是美国高水平数学学生的代表。你一个劲地黑普通学生水平差有什么意义?普通学生又不会去做数学科研。和你们法国数学界竞争的,是这种学生,谢谢。
【转】“金领行业”现罕见离职潮!未来这些职业最稳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NzI3NDg4MA%3D%3D%26mid%3D401027082%26idx%3D1%26sn%3D7986e9408f5014642aeeb5b374f532ea%26scene%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88a77ec9573fca80626cdd4a23418032 人民网文章,你萌怎么看?
数学物理真是个大染缸 https://schms。math。berkeley。edu/events/penn2015/ (由于度娘智商好像有点拙计,不能直接贴URL。。。) mirror symmetry本身就是辛几何和代数几何的对应,看看这个会的speakers和topics,非交换几何,deformation quantization,组合(里面涉及到很多组合结构),表示论,很深的范畴论和同调代数,甚至用于区分不同微分结构的Donaldson不变量都跟mirror symmetry有关。跟几何分析也有点关系,毕竟丘老也来了好像是说有可能可以通过mean curvature flow来构造special Lagrangian。 这个会议实在太高大上了,明天还要不要去听呢?完全就是去凑热闹的。。
yurimanin说美国学校研究生是民工,我再来给你们讲点真相 其实大部分数学研究生都是民工。丘老板拿菲奖的工作,对蒙日安培方程的C3估计,就是很多人都看不起的PDE估计,基本是体力活。张益唐做的工作,方法也不是他原创的,他改进了原来的方法而已。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方法也不是他发明的,Ricci flow是Hamilton发明的方法。据说Hamilton不是很看得起老佩在几何拓扑领域我觉得Thurston是真正的聪明人,几何化猜想就是他提出来的,佩证明了他的猜想。 不是什么人都能像Grothendieck一样,能建立起一个宏大雄伟的新理论体系。大部分人也就是做点小修小补,对已有的方法和结论做点小改进而已。在这里我要粉碎你们对数学家的一些幻想,数学家也不是个个都牛到逆天能一手解决一大堆问题,大部分人也就搬砖而已,然而很多时候数学就是在搬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 我以后倘若运气好,也要搬砖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对自己的领域有比较好的认识。我自认不是聪明人,没那个智商和天赋来建立什么新体系,我只能做点我看得懂的数学替大佬们搬搬砖而已。 不知这位yuri先生到底是何许人士,一会嘲笑我们数学品位不行,一会又说我们是民工,似乎自己卓尔不群一般。可否亮亮自己在什么会议上做过报告,写过哪些重量级论文,以让我等屌丝开开眼界,瞻仰一下真*数学大神的尊容呢?
列举一下(好学校)数学本科可能的出路 纯数应数读研自不必说,此外和数学关系比较大的,还有概率统计,运筹,控制论,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等。 数学也可以和其他理科发生关系,比如说计算系统生物学,计算化学,计算物理等等,主要还是计算数学这块。 数学也可以和“工科”发生关系(打引号是为了区分传统工科)。比如EE CS,像信息论这种其实都是数学,通信很大一块也是数学。CS的话,聂神就搞过CS研究,虽然是理论计算机 此外计算数学的话还可以和石油工程什么的扯上关系。我本科一个室友就去加拿大学石油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本科学得好,学得扎实。如果只是数分高代刷刷题,会做几道考研题,但脑子不够“灵泛”,没有主动寻求与其他方面的联系,或者想做研究却在本专业学得不够扎实,都是不太靠谱的。 最后说一下,北清华五的数学和非数学强势学校的数学专业真的不是一码事,就好比名校金融专业和二本金融专业不是一码事一样。学数学就得去好学校,因为好学校的资源和一般学校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吧里有些人不要为了黑而黑,有些东西不了解就不要妄自评论。
9吧正在制造一些逻辑陷阱 比如说,凡是扯到和学习相关的事情就一定要引导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学术追求的二元对立上去,凡是提到二本就一定引导到二本学生能力不行/二本与985之二元对立上去,凡是提到社会热点话题就引导到politics/左右之立场的对立上去,凡是扯到专业问题就一定引导到金融宇宙机与伪化生的对立上去。 总之就是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姑且称之为“9吧思维”吧,无论什么事情都能转化为9吧语境下的撕逼,这也真是神奇像极了普通话考试最后一题,或者TOEFL口语考试,事先预定几个话题,然后无论说到什么话题,通通引导到事先给定的话题上去 也许上酒吧的大多数人都心情不好吧,需要某些有张性的话题来激起共鸣,便于发泄。对于正常的话题讨论,反而不太习惯,不太适应了
酒吧正在制造一些逻辑陷阱 比如说,凡是扯到和学习相关的事情就一定要引导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学术追求的二元对立上去,凡是提到二本就一定引导到二本学生能力不行/二本与985之二元对立上去,凡是提到社会热点话题就引导到politics/左右之对立/五毛与美分的对立上去,凡是扯到专业问题就一定引导到金融宇宙机与伪化生的对立上去。 总之就是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姑且称之为“酒吧思维”吧,无论什么事情都能转化为酒吧语境下的撕逼,这也真是神奇像极了普通话考试最后一题,或者托福口语考试,事先预定几个话题,然后无论说到什么话题,通通引导到事先给定的话题上去 也许上酒吧的大多数人都心情不好吧,需要某些有张性的话题来激起共鸣,便于发泄。对于正常的话题讨论,反而不太习惯,不太适应了
转篇古文,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略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某些数学之艰深真是让人望洋兴叹 下面是我读代数几何的同学发的一段话: “尤其是上周他花两节课用 deformation + algebraization + approximation+ limits证明了SGA4.5 里两段话,然后说道:如果用基本的工具,这个证明可能要讲一年...当时真是...望洋兴叹” 仅仅是两段话,用基本工具要讲一年时间,用比较高端现代的工具也讲了两节课(而且我可以肯定我同学没有听懂)。而SGA EGA FGA加起来有几千页之多。。真是浩如烟海。。一辈子都学不完真不是开玩笑
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 Algebraic geometry is bizarre. Number theory is beautiful but not accessible. Analysis is cumbersome. Combinatorics is cool but not managable. Topology drives people crazy. Logic? That's ridiculous. Aha? You are talking about stuffs like noncommutative geometry or math physics ? What the hell is it! Only differential geometry is user friendly.
庄小威下个礼拜来宾大 你萌说我要不要去听?
其实想想从严治党也挺好的 当官就是要有信仰有情怀当然还要有能力的人才能当,就是不能过分追逐物质利益。像酒吧某些市侩气十足、功利心十足的人,绝对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权力,或者与掌权者勾结。 至于组织对个人的控制加强(不能参加自发组织的校友会什么的),这些都是小事,反正对体制外的人也没太大影响 希望“最严党纪”能严格贯彻下去
你萌还想入党么?最严党纪出台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NzI3NDg4MA%3D%3D%26mid%3D400128371%26idx%3D1%26sn%3D3f023d962c8c5ddc387aaba32cbe375f%26scene%3D0%23rd&urlrefer=1f2d15b7f1c85674c7139d2b1fe50ec8 这届越来越左了啊,基层公务员不好当啊 总觉得有点像当年朱元璋定的规矩,真能一直严格贯彻下去么?
贫困专项和少数民族加分,省优秀学生加分有本质区别么? 私以为本质上就是一回事。不公平,暗箱操作显然不是贫困专项独有的问题,而是所有招生优惠政策都必然存在的问题。 但是少数民族有国家撑腰,“民族团结互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呢,也不敢多说什么。何况改个民族户口也不是很难的事 省优秀学生受益群体太小,且操作比较隐蔽,引不起广大学生的注意 自主招生的话,门槛并不是很高,很多人都享受过这一政策,所以情感上不愿意黑自主招生 至于什么农村专项,人数多,限制严,非要什么农村户口。加上农村学生又不是地位高的群体,话语权缺失,虽然说可以靠弱势群体的身份争取道德正义,但是酒吧显然不吃这一套所以农村专项就像个比较好捏的软柿子,所以大家就死命黑,恨不得把专项学生都赶回农村才好。特么老子考的分数比你高那么多,结果你还能去那么好的学校,以后找工作还完爆我(这句话是我加的)不把贫困专项黑死誓不为985学生
美国倒是有个好处,信用发达 我在微信群里问了个问题: “话说网上用支票支付似乎只要输routine number和account number就行了?那这样岂不是有很高的被盗付的风险?比如我给别人写一张支票,他不就知道我的routine和account了?” 然后有人回复我: “So what? This is America, not China. You simply give the bank a call and the bank will return money to your account and send that guy to prison.” 竟稍微有些感动呢
这几年来眼界其实提升了很多 高中毕业的时候数学老师说他以前有个学生保研中科院,觉得这学长好牛,而且还奇怪“中科院怎么也招研究生”? 高考结束后才知道什么叫985 211,以前真的是只听说过清北复交,以及同济南开中科等几个很有名的学校(我感觉弗兰省同济的名气很大。。),以及本省的两个985和一个211(国防科大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在长沙。。)。自主招生的时候知道西交(以前的华约成员),像华科这种我都是在有同学去了那边之后才知道。。 大二的时候第一次听说普林斯顿,以前就只知道哈佛耶鲁牛津剑桥。 大二的时候觉得GRE是不可逾越的天堑,后来也越过去了。 直到13年6月份GRE成绩出来我才放弃保研的打算,决心出国。 其实这种“软性”的常识要补起来很容易,跟层次高一点的人多聊聊天就行了。但是像真正的实打实的硬功夫,必须要自己亲自练习才能掌握。所以,部分赞同以前老学长说的“高中学好文化知识,等到大学再长见识”的说法
一个个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寒门什么时候容易过? 整个历史上有寒门易出贵子的时代么?难不成以为古代科举不如现代高考竞争激烈?社会的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怎么分配都会造成有人不满。所以整天bb寒门难出贵子有什么意义?这不是显然的,符合逻辑推论的事实么? Life is hard. 不要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过得比别人好。这个社会上有人过得好就有人过得差,凭什么过得好的就得是你过得差的就得是别人?
其实本辣鸡单身狗大一也是有机会的 大一的时候在软院,因为上大英课被分在同一个组,所以和一个女生熟了起来。后来她上软院专业课,有些问题不会经常问我。软院的课大家也懂的,coding是免不了的,甚至找我借过代码。。有两次还跑到我寝室问我问题。不吹不黑,这是本辣鸡大学四年唯二有女生因为我的原因主动进我寝室的。(意思是发传单什么的不算) 后来她说学业上得到了很大帮助,请我吃饭,我,竟然,没有,回她短信!大家尽情吐槽我情商低吧 后来我转到数院,和软院同学联系也越来越少。大四的时候去看他们的毕业晚会,发现她也已经成为软院高冷女神——是挺高冷的,据说平时都不怎么跟人说话。。 不过时过境迁,这么多年过去了,早没有当初的感觉了。大四的时候QQ上问她近况如何,也一直没有回我。大概以后就成路人了吧。 PS:转到数院以后,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我本身交流能力又不是很强,性格内向,所以和班上同学都不太熟。。直到大二大三才有所好转。大一的时候其实和软院同学相处挺融洽的,和女生们走得也不算太远。 PPS:数院男女比例比软院高 所以学弟萌哪,大一如果有想法就要把握机会啊,有些事情等你老了就真的没机会了啊
【转】纯粹数学走出象牙塔:丘成桐和三维科技有何关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3OTgzMzUzOA%3D%3D%26mid%3D400037280%26idx%3D1%26sn%3Dd4bab159fbedf5abbb154aa564d7410f%26scene%3D2%26srcid%3D10198XPwOvMgjlVfZSqhybJq%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urlrefer=167a9af7d129a09c47a6b64e76d335d1 说实话这些里面提到的数学基本都算微分几何的范畴,这阵子对应用学科的观念一直在刷新,应用一样也可以高大上
吧里的各位,你们觉得自己有安全感么? 就我的感觉,这个吧很多人都是没什么心理安全感的。看不清自己的未来,迷茫,纠结。害怕吃亏,患得患失,害怕挫折和失败。因为心里缺乏安全感,所以反而不愿意让别人看出心里的脆弱,所以辩论好争胜,好面子,需要别人的夸奖和认同来对抗内心的不安与不自信。一方面嘲笑鸡汤文励志文,一方面又觉得内心无所寄托,不知自己以后要怎么做,要往何处去。 其实有时候很多问题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不安的本质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但人生就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就是不能由你所完全左右的。所以顾虑那么多干什么呢?该干啥干啥去。人很多的担忧,都是庸人自扰而已 愿大家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以后倘若遇到困难与逆境也能安然度过
我们这一届phd有两个女生转硕了,你萌怎么看? 一个是个女生,之前已经拿过一个硕士学位(所以比我大2-3岁),去年寒假的时候出去找实习(这在数学phd里是比较非主流的选择)。其实学得不错,大概就是不想读了,目测以后会进咨询公司之类的地方。 另一个是个男生,本科直接申的phd,所以和我一年。他应该是属于学不下去了,上个学期翘课翘了大半学期。跟他聊天的时候他也说觉得课程有点难,表露过转硕的想法。 PS:两个都是美国人,既不用担心会对“美国学生申请美国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也不用担心OPT H1B之类的破事
political bureau比尔盖茨巴菲特怎么选? 来来来我们比个够。你萌是喜欢在金融领域叱咤风云,还是喜欢在技术行业开天辟地,还是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享受使用权力和支配他人的快感?
如果能压线进北清本部或者复交专业任选,你萌怎么选? 我估计尝试进北大转专业或者和现在一样
转个知乎问题,CS专业留学生毕业之后留美的难度有多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8302246&urlrefer=d24c523b079969fb49d820cc8d0e34b6 最高票答案说的看起来挺有道理的
【转】大变局:为什么说“通缩”大周期即将结束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wallstreetcn.com%2Fnode%2F224577%3F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1&urlrefer=5872e83a9732d7203a0246f0d420d304 经济学大蛤们进来看下。人口老龄化真有这么大影响么?
妈蛋上个月忘记办退税了! 扣了300多刀 虽然说原则上扣的税会退,但是去年的税到现在还没退!美国税务机构真是拖沓 下个礼拜吧友们记得提醒我去退税
【转】你真的会谈恋爱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MzU2NDY1OQ%3D%3D%26mid%3D209271063%26idx%3D1%26sn%3D970c15b5c8c4b5264a4836c6f29df640%26scene%3D2%26srcid%3D1010btiDkG1PW6hv1qdsFncw%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urlrefer=c2ebb5a5a70a21302992235beea999c7 私以为把“谈恋爱”改成“结婚”更好,很多年轻人大概也就是谈着玩玩
你萌平时喝咖啡么? 本人平时基本不怎么喝咖啡,因为怕影响睡眠,也算是数学系的一个特例吧。数学系每天下午有下午茶,有速溶咖啡,除了我我没见过系里有谁不喝的 有个美国同学说自己喝咖啡上瘾,不喝就头疼,也是略悲催 记得两年前考GRE的那个上午,借了室友一袋速溶咖啡,不过感觉似乎也没多大卵用
发个我旦bbs截图,一年前的
论酒吧的“适应现实” “适应现实”在酒吧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刚才发的那个潜规则的帖子,也只有几个理想主义者在反驳我。其实很好理解,潜规则这种事情就是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就是一种现实。既然是现实有什么好反对的呢?“存在即合理”嘛(好吧我知道这句话本意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适应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成本”最小的一条路。因为不需要思考什么,跟着大流走就行了。不需要思考对错,只需要追逐眼前的利益就行了,“活得轻松”啊。别人不都是这么走的么?我为什么要想那么多呢? 然而有时候“适应社会现实”,付出的代价,真不小。吧里很多人都是学生或者刚毕业不久,对社会的“厚黑”缺乏足够了解。以为“适应现实”只是说说而已就行了么?以为追逐金钱真的不会改变人性么?真的以为精神追求是一件很虚的事情,一无是处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作为支撑,有多少人会堕落,会沉沦,会变成自己年轻时候讨厌的那种形象呢? 人或许不能改变社会,人或许不可避免地要被社会所改变,但是人应该还是有一部分自主权,能够选择什么东西可以被改变,什么东西不能被改变。这就是精神追求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意义。绝不是说“没有经济基础就不能进行精神追求”,恰恰相反,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反而更应当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要被物质所腐化,要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这种活法或许很累,但是很值。因为这才是人的活法,而不是社会上一颗螺丝钉的活法。
你萌对电子竞技职业玩家怎么看? RT,我对他们是很尊敬的,我觉得他们和我们其实一样,都是把爱好当职业,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很充实 当然我嫉妒他们赚钱或许比我们来得快来得多 不过一想他们是吃青春饭的早晚要转行也就释然了
其实数学界的情况是这样的 10%的人是天才,能自己找问题做问题move on,比如聂神这样的。 20%的人是地才,智商不够忘性大,比如我这样的。 处于中间的70%,姑且称为人才吧。这部分人才是主体。他们处于某种边缘状态——悟性不够,需要老板给指点,但是在有人推的情况下能move on。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机遇与运气,有时候也能做出很好的结果,有时候就混得一般了。 所以数学需不需要智商?需要,但也不完全需要。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Serre Atiyah这样的大师。数学界有大量的中间阶层,大量公众不知名的“灰色人士”,而他们则主要来自于中间那70%。
其实酒吧完全可以变得正常一点 比如yurimanin可以发帖子介绍一下法国学校的申请流程,可以介绍一下所了解的法德乃至整个欧洲学术界的情况。聂神可以传授下竞赛解题经验、科研经验以及如何成为会卖萌的大神的经验。我可以挨个帖子点赞 其实都是有真才实学可以提高酒吧姿势水平的人,何必把过多的精力投入无意义的撕逼上呢?
其实除了中医,世界其他民族也有各自的传统医学 RT,很多民族都有传统的草药吧。那么这些传统医学和各自国家的“正统医学”(一般就是西医吧)是什么关系呢?这些民族对待各自的传统医学又是什么态度呢?以及这些传统医学是不是可能只对本民族有效,出了国就不灵了? 望学医的尤其是了解一点中医的吧友出来解惑
刚上一亩三分地看了一下,申纯数的越来越多了 还有个统计转申纯数的。想当年申请定位都没多少历史资料可查询,现在我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后来者提供最近的参考,也算些许帮助吧
在聂神和yurimanin进驻酒吧的情况下 我决定放弃对本吧数学舆论的主导权。 yurimanin战斗力比我强多了你们去找他撕不要找我啊我承认Penn被ENS吊打,至于什么法国德国能不能吊打美国就不关我的事了神仙打架,凡人看戏
酒吧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 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个表达方式
【转】在所有喧嚣之上:首先,这是关于拯救生命的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Tg1MjI3MzY2MQ%3D%3D%26mid%3D213107899%26idx%3D4%26sn%3De1c946c106bc825f4dc47d406b53a1ba%26scene%3D2%26srcid%3D1006RGMiFJcO4qoXOEb1t9Sa%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urlrefer=8363415adc6ae304e3cccc13fc0ddbf2 目测火不了,因为无逼可撕。 真有人要在这帖子下面撕逼,那情商也是拙计了。
这次获诺奖主要是因为青蒿素解决了疟疾的问题 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贵吧只会强行把这件事情和北大清华谁更强联系在一起,我看不到对人类生命的怜悯和医学工作者的敬佩之心,简直可以用冷漠来形容。就这种心态,永远出不了伟大的医学工作者。 有些人不要觉得情怀是多么虚的东西,在这件事情上,我就是看不到多少情怀。有些人的格局,也就局限在“拿个诺奖扬名立万”上了。
闹个大新闻 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今天美国东部时间下午两点策划对费城学校发动恐怖袭击。坑爹学校不放假。你们说我到时候该躲到哪里去?
吧里居然有大言不惭骂我煞笔的 来来来,按照中美实际购买力1:4换算,年薪12万人民币以下的,我叫你不要说话就不要说话。在我帖子里骂我,被我鄙视也得乖乖认了。“工资碾压”不是你们定的规矩么? 没按美元实际汇率算我还算仁慈了呢 跟吧里的某些人真没法讲道理。有些人真不值得同情。
贴吧本来只是玩玩而已,只是有人玩得起有人玩不起 我发那些帖子不是“心态不好”,就是心血来潮想发个帖子而已。有些人就事论事啊,不要扯到我个人身上。 发现本吧玻璃心还挺多的。但我绝对不是玻璃心,我的精神力和剃头黑化学的战斗力是一样的才不会因为几句风言风语和无厘头的瞎喷就否定自我了呢 半夜失眠发个帖子,继续躺尸去了
我从来没说人生是容易的 如果有人觉得我昨天发的帖子不过是“何不食肉糜”之类的话,那么你大错特错了,我没这么肤浅。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方向,人有思想,人有价值观。物质欲望不过是原始求生欲的延伸,随大流也是动物性的体现——动物不都是跟着群体走的? 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人能在艰难的人生中,克服自己的动物性,保持自己可贵的独立人格。这个远比什么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难多了。找工作是一两年的事,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 不幸的是,就我所见,本吧里面,做人方面可圈可点的,实在是没有几个。当然我也不算,我不过是本科毕业稚气未脱的小p孩而已。一个人以人生之艰难为借口放弃做人方面的追求,委身于物欲,让攀比、嘲笑弱者跪舔强者等世俗思维占据自己的脑袋,实在是一个人内心之懦弱的体现。这种懦弱,体现于人内心本质的空虚与自卑——因为本质是自卑的,所以需要通过碾压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对吧里的很多人,我要说一句话:你们和被你们鄙视的二本学生,并无任何区别。相反,有些学历不如你们的学生,活得比你们更丰盛,更精彩。因为不被物欲所捆绑,不让世俗评价遮盖自己眼界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和大写的人。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适合读书 应该说是酒吧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算是考上985的大部分学生,也不适合读书。 因为看你们的帖子,我看不到精神方面的需求,只能看到各种无意义的物质层面的攀比炫耀。很多人也许成绩还凑合,但只能说是“读书匠”而已,根本算不上“读书人”。 大部分人读书主要就是找个工资尽可能高的工资。当然我并不是说收入不重要,但是我很奇怪你们老是把“读书”“学术”和“生存”对立起来。说个极端情况吧,我就算转了CS硕,也照样能学数学欣赏数学,不是么?读书是内在的精神实现需求,不是外在的“荣誉”“面子”啊。 所以你们吹学历什么的还是省省吧。也许你的学历对你而言只是“好工作”的一块敲门砖,但是对另外一些人而言,本科的教育经历,有着比就业更为重要的意义。不要让某些人的言行把某所学校的学历价值给贬低。也许很多人就是“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高级技工”,但我仍不愿意相信,所有的大学生都被培养成了“高级工匠”。毕竟大学,是育“人”的地方啊。
列举数学中一些如雷贯耳的大问题 数论:BSD conjecture 数学物理、辛几何:Mirror symmetry conjecture 复代数几何:Hodge conjecture 纯代数:Jacobi conjecture(这个其实不是很“重要”,但是很有趣,很多大数学家都给出了错误的“证明”) 综合性:Langlands program,横跨分析代数几何等几个大领域 PDE:Navier Stokes equation 当然还有统率三军的Riemann hypothesis,重要性不必多说。 以后不要看到数学就只能想到哥德巴赫猜想了,上述这些问题在当今数学界远比哥猜更“主流”(Jacobi conj可能不是,我把他列出来是有特殊原因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