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instein ImEinstein
我真的不懂数学~~
关注数: 233 粉丝数: 1,914 发帖数: 39,277 关注贴吧数: 83
看大家在讨论老师上课,我也来说说在这边上过的一些课 去年上一个带出过菲奖学生的俄罗斯老爷爷的李群课(他的名字数学圈的人应该都听过),然而感觉一般,大概是年纪大了吧,有些东西算不清楚也讲不清楚,而且有时候过分纠结简单的细节,有时候重要的point又一带而过,感觉有点不分主次。说明有名的老师上课不一定好,亲身试过才知道 这学期上三门课,有一位德国中年女教授讲得很负责,上代数课,每次上完课的同一天都会把课程笔记上传到网页上,所以我上课基本不需要做笔记,跟着听就行了。不过鉴于我代数基础不太行,老师讲得有点快,有些地方跟不上,只好事后看笔记。 另一门复代数几何课,上课的是个犹太人,风格比较飘逸。一学期讲了太多内容,但基本每个点都是蜻蜓点水戛然而止,感觉很散很乱,不是正常的授课范围。而且他上课基本不讲严格的证明,就讲思路和几何直观(对代数几何熟悉的人应该知道这里面的证明很多都是抽象的、“反直观”的)。大概是他本人实在太聪明了吧,23岁哈佛数学PhD毕业,不太了解我们这种蠢人的思维到底处在什么水平,总是assume我们知道很多东西,结果讲课的时候发现我们并不知道,然后就抛开课程主线不讲,先给我们补基础,有时候一补半节课就没了。。不过老师人很nice,不管多蠢的问题都会回答,而且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启发你进行思考,有时候甚至会让你尝试naive但是是错误的思路,然后让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行不通,要怎么修改。而且他上课讲了很多例子,给人比较concrete的感觉。
智商方面,我最佩服的是围棋职业棋手 RT,尤其是职业顶尖棋手,曾经独霸棋坛若干年,天下无出其右的那种,比如十几年前的李昌镐我对这种人有一种无脑的崇拜 像我这种蠢人,也有读数学PhD的机会,然而在围棋方面,一辈子都只能被业余低手碾压,遑论职业棋手。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这两个行业哪个对智商要求更高 我依稀记得,初中的时候,在围棋天地上看到木谷实对忘了对手是谁的一局棋,木谷实在对方铁桶般的厚势里硬生生做活了一块棋,当时那种震惊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我就喜欢这种变不可能为可能、绝境求生的霸气 其实职业棋手的收入不一定很高,社会地位不一定很高,然而这都不能影响我对他们的智力和才华的无脑崇拜。真正欣赏一个人,不需要他的外在条件多么显眼,只要TA在一个方面特别棒,足以让我佩服就行了 至于为什么是围棋不是其他智力运动,因为我从小接触的就是围棋,从小就觉得围棋是一项逼格很高的活动(当然当时还不知道逼格这个词)——等级森严,你比对方差一个档次就是差一个档次,就得乖乖被对方碾压,或者求对方让子贴目。如果非要按照吧里的规矩排个序的话,我是会把职业棋手排到北清本科生前面的,原因很简单,这个吧里也颇有几位北清学生,但可有哪怕是一位职业棋手?
yurimanin说美国学校研究生是民工,我再来给你们讲点真相 其实大部分数学研究生都是民工。丘老板拿菲奖的工作,对蒙日安培方程的C3估计,就是很多人都看不起的PDE估计,基本是体力活。张益唐做的工作,方法也不是他原创的,他改进了原来的方法而已。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方法也不是他发明的,Ricci flow是Hamilton发明的方法。据说Hamilton不是很看得起老佩在几何拓扑领域我觉得Thurston是真正的聪明人,几何化猜想就是他提出来的,佩证明了他的猜想。 不是什么人都能像Grothendieck一样,能建立起一个宏大雄伟的新理论体系。大部分人也就是做点小修小补,对已有的方法和结论做点小改进而已。在这里我要粉碎你们对数学家的一些幻想,数学家也不是个个都牛到逆天能一手解决一大堆问题,大部分人也就搬砖而已,然而很多时候数学就是在搬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 我以后倘若运气好,也要搬砖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对自己的领域有比较好的认识。我自认不是聪明人,没那个智商和天赋来建立什么新体系,我只能做点我看得懂的数学替大佬们搬搬砖而已。 不知这位yuri先生到底是何许人士,一会嘲笑我们数学品位不行,一会又说我们是民工,似乎自己卓尔不群一般。可否亮亮自己在什么会议上做过报告,写过哪些重量级论文,以让我等屌丝开开眼界,瞻仰一下真*数学大神的尊容呢?
转篇古文,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略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论酒吧的“适应现实” “适应现实”在酒吧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刚才发的那个潜规则的帖子,也只有几个理想主义者在反驳我。其实很好理解,潜规则这种事情就是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就是一种现实。既然是现实有什么好反对的呢?“存在即合理”嘛(好吧我知道这句话本意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适应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成本”最小的一条路。因为不需要思考什么,跟着大流走就行了。不需要思考对错,只需要追逐眼前的利益就行了,“活得轻松”啊。别人不都是这么走的么?我为什么要想那么多呢? 然而有时候“适应社会现实”,付出的代价,真不小。吧里很多人都是学生或者刚毕业不久,对社会的“厚黑”缺乏足够了解。以为“适应现实”只是说说而已就行了么?以为追逐金钱真的不会改变人性么?真的以为精神追求是一件很虚的事情,一无是处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作为支撑,有多少人会堕落,会沉沦,会变成自己年轻时候讨厌的那种形象呢? 人或许不能改变社会,人或许不可避免地要被社会所改变,但是人应该还是有一部分自主权,能够选择什么东西可以被改变,什么东西不能被改变。这就是精神追求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意义。绝不是说“没有经济基础就不能进行精神追求”,恰恰相反,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反而更应当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要被物质所腐化,要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这种活法或许很累,但是很值。因为这才是人的活法,而不是社会上一颗螺丝钉的活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