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instein
ImEinstein
我真的不懂数学~~
关注数: 233
粉丝数: 1,914
发帖数: 39,277
关注贴吧数: 83
你萌高数课是不同班级统一考试么? 就是说同一个level(同样的选课代码)的课的所有班的学生放在一起考试。同一张试卷,所有人按照同一个标准阅卷给分。复旦我刚来的时候是每个高数班的老师自己出题目,后来好像变成统考了(当然ABCD不同难度考的不一样。。)宾大这边calculus一直是统考。 话说这样就会导致和高中类似的班级之间的分层现象。成绩好的班级可能A拿的特别多,成绩差的班级整体挂的特别多因为班级之间相互有对比有竞争,所以大家也会学得更努力。同时也不敢随便吐槽考试难了,要是同一张卷子别的班整体考得比自己班好很多不是很打脸么?
电脑什么时候可以设计死活题? 老是搞些人机对抗的“被动模式”有啥意思,能不能主动创造些东西出来啊?比如编本“AI发阳论”之类的
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让电脑出来打比赛了吧 不说什么啊法狗,单是zen在配置比较好的PC上就有业3业4水准了吧,完全可以参加人类的业余围棋比赛了啊
原来武大那个袁航是株洲人 就是丘赛拿银奖那个没想到居然是老乡据说也申了宾大拿到面试,不过应该能去更好的地方吧
瑞雪兆丰年
我宾应数phd拿30万是个例。。 正常人拿不到那么多的。。不然大家早趋之若鹜了。。之前纯数这边也有phd学长(是拿到了phd学位的学长)转码工,大概也就十多万。 步神说“顶尖数理phd”能赚大钱,然而在我眼中顶尖就是指普林MIT哈佛这种级别的,就是聂神这一类人。宾大显然不算顶尖,只能算中上。的确会有一些公司会给他们开很高的薪水,但这种岗位并不多,竞争也很激烈,而且主要看重的是他们的“聪明”,而不完全是数理背景。。北美的数理phd屌丝多了去了。。100多所学校都招数学phd,混得差的比混得好的多多了。。
30万美元offer和应数phd学位你萌选哪个? 假设你是一名应数5年级phd,再过几个月就要做毕业论文答辩拿phd学位了。但是这时候你申请的一所公司给了你offer,30万刀年薪,但条件是尽快入职,但这样你就不能参加答辩了,只能quit phd。你怎么选? 不是yy,是真事,就去年的时候我们楼下一个学应数的phd学长的事情。他果断quit直接去工作了 至于为啥能拿到这么高薪水的offer,我猜是金融类的岗位吧,毕竟宾大应数是可以跟沃顿的导师的,完全可以做金融数学的研究
【水】出国党要买外文书籍先在国内买好影印本再带出去 不然到了国外就是价格乘以2以上单位换成刀我暑假回国可能也得买点书了
为什么吧里很多男的都喜欢找女教师做女盆友啊? 我觉得教师是个很累的活啊。要管好学生很不容易的,很容易脾气暴躁的。而且从小我们不就看到很多“女老师忙着为自己的学生答疑解惑备课以致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的故事么?你萌真觉得女老师会很顾家么? 要我说还不如找学术女性呢。论稳定,世界上有什么工作比大学终身教职更稳定?而且大学教授的工作比中学老师实在轻松不少啊。你见过大学老师为自己班上的学生成绩不行而发愁么?收入也比普通中学老师高不少吧,除非是超级中学老师才能拿的很高,但是超级中学老师岂不是更累。。 所以不找学术女性的主要原因还是不敢找hold不住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学术界要拿到tenure才算稳定,40岁以前的工作稳定程度确实不如中学老师 以上仅是个人对择偶的看法,并非对女性从事什么职业做出评价
想去沃顿的其实可以考虑申宾大AMCS PhD 直接申沃顿的PhD项目肯定是非常困难的,MBA的话我猜大部分吧友出不起这个钱也没有工作经验。。AMCS(就是应数)这边我认识有PhD跟金融或者统计的导师的(宾大统计在沃顿下面而非数学系下面,所以这也导致宾大统计PhD非常难申。。)。 不过要曲线救国估计也得申请PhD,master项目实在有点水。。沃顿那边的老师不会要的。。 申请难度的话,华五数学或者统计中上水平有希望吧。我感觉跟宾大纯数申请难度差不多。不过总归是比直接申沃顿简单一点。沃顿的统计PhD项目,今年招了北大数院某个方向的第一名,大家可以想象下有多么难进。。
给大家推荐本书 张奠宙的《20世纪数学经纬》。看这本书不需要任何数学基础,因为他是科普数学史的不是讲数学的。看完这本书你就能了解很多你不懂的术语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可以在别人面前装数学逼
说起化学突然想起我大一选的化院的大物 首先说明一下,复旦的选课体制,只要是课程代码相同就能选,不一定非得选给自己院开的基础课。当时乒乓球课和软院的大物课时间冲突,我果断放弃软院大物选了化学专业的大物 转过来之后,通过和软院同学交流,发现我们似乎少学了一些东西,比如电学好像没学交流电然后最奇葩的是期末考试。考试最后一题,是,写!作!文!对,整整25分的一道大题,写作文,好像是写写你对某个物理现象/物理理论的认识和感想吧。我记得好像写的量子力学。最后轻松拿A事后和软院同学交流,感觉化学的大物,无论是授课难度还是作业难度,还是考试难度,确实比别的理工科简单一些
吧里的直男萌,你萌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家庭主妇还是职场女性? 抑或学术女性? 家庭主妇的话,承担主要家务责任和生育养育责任。但与之同时主要的经济责任也就落在你身上了,也就是你必须得养得起两个人(生了孩子就是3-4个人)。 职场女性,能和你一起分担经济压力。但同时你也不要指望她能承担大部分家务责任。毕竟谁上班不累呢? 有些男生可能真的想找既能分担经济责任又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的女人,这也就怪不得他们单身了
斯内普挂了 吧里为啥没人讨论? "爸爸,如果我进斯莱特林了怎么办?" "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你的名字里包含了两位霍格沃茨校长的名字,其中一位就来自斯莱特林,而他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都说女性适合学文科 可文科教授大多数也是男的啊女作家好像也比男作家少的多啊,甚至女记者都未必比男记者多吧 而且我感觉文科的性别歧视比理科更严重说白了在数学界是照顾女性的,而据我所知,国内的文科学术界似乎是比较排斥女性的 说白了现阶段女性在整个学术界都占劣势,不论学科。也许确实跟社会地位社会观念有些关系吧
当代有哪些顶尖女数学家? 斯坦福那个女菲奖确实令人钦佩,虽然我忘了她名字了。。法国的Voisin也绝对是一代大师,应该可以和Demailly相提并论吧。 @yurimanin 你见得比谁都多,科普一下?
【水】国象和中国象棋的规则差异 中国象棋如果无子可走(走任何一颗子即导致被将军),那众所周知按规则判负。但是在国际象棋里面,同样的事情发生,按规则好像是判和棋吧里不是有专门学过国象的么?能解释下这种规则的合理性么?一直没想通为什么要这么设定。。
我住那一栋楼的邻居的小孩们,不知道有几个能上一本的 在我们家这边,“成绩好”大概指能上一本,“成绩优秀”大概指高考600分以上,能上个不错的211或者垫底985。“大神”这个词,可以用来指中九这种级别的学生。我高中母校是我家乡最好的学校,能上中九的学生,基本都是平时考试能进第一考室的学生(我们考室是按照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排名来排的,一个考室30个人)。 所以看到吧里有些人悲观啊,抱怨啊之类的,真觉得有点怨天尤人的感觉。你萌的起点已经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高了,只是你萌可能意识不到这个“绝大多数人”的存在而已。我初中最好的朋友,去长沙读了专科。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复读一年上了二本,他家里都还挺高兴的。我两个表姐,都好像读的专科,高考400多分的样子,我家也照样为“家族里终于出了大学生”而自豪。有时候想想,穷人或许比富人更容易感到满足。只是人哪,一旦发达了,胃口就越来越大了,欲壑难填啊
明天就要见准老板了 要谈谈定方向的事。可是我寒假什么都没看啊,他要是知道我寒假没好好学习会不会不要我了啊?好方啊
转知乎上一个做围棋软件的人的看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7169866&urlrefer=89320a1452e64c14f2047880b61ba667 “围棋难的地方在于它的估值函数非常不平滑,差一个子盘面就可能天翻地覆,同时状态空间大,也没有全局的结构。这两点加起来,迫使目前计算机只能用穷举法并且因此进展缓慢。”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其实并不是什么档次的学校学生就一定是什么档次的水平 宾大下一届数学phd有个新西兰过来的学弟,真大神级别。Hartshorne看完前三章,同时在看各种弦论啊表示论啊的专门论文。上学期上代数几何课,吊打我们这些博二博三的学生,和博四的专门做代数几何的学长谈笑风生,从来不和我们讨论课上的问题,大概觉得太水了没有讨论的必要。。而我可以表示课上80%的学生(包括我)并没有搞懂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因为老师讲得太飘逸,不按常理出牌。。 反正我觉得他放到普林MIT等(甚至是巴黎高师)也丝毫不虚那里的学生。老实说我想不通他怎么才来了宾大。也许新西兰本科申美国学校没啥优势?又或许是特别想跟本系的某一位教授?
大胆猜想为何中国一些职业高手不太遵守围棋礼仪 是不是因为有些不太守规矩的人很聪明啊?~老师出于爱才之心,就疏于管教了至于那些老老实实遵守礼仪的人,可能下不过他们,就冒不出头了
我个人的判断标准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 我也希望大家多对“事情/话题”进行讨论,而少对“某个人/某类人的人品”进行讨论。我知道有时候很难做到,因为人都有成见,有时候你就是看某个人不爽,就是要和他抬杠撕逼。不过贴吧作为一个用户广大的公共平台,发帖还是多一些理性,少一些个人情绪比较好。你们见我有很多次点艹哪个ID,直接否定/攻击某个ID么?我承认我看有些人也是不太顺眼,然而发帖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克制,尽量以理服人。
我觉得很多人小时候喜欢计算机应该不是跟钱挂钩的 就200x年那时间段,计算机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新鲜(或许也有点贵)的玩意,大家一想到计算机,可能就和“智能”“自动化”“机器人”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或许觉得很高大上很有意思很geek 可是怎么现在在酒吧一提到CS大家全是和高薪或者短命联系在一起?不谈论工作什么的,CS本身不也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么?利用计算机设计产品改变世界,本身不也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么?为什么吧里没有多少对“CS本身的内容”的讨论,而非得和钱扯在一起? 如果未来CS不再是(相对的)高薪行业了,现在学CS的人们你们还会继续做CS么?我觉得驱动大家从事某一个行业的动力,应该不仅仅是钱吧
给大家说说数学phd的申请难度 我和小王子都算是美国前20。美国一所学校大概录3-5个数学phd,有些大型公立学校会录得多一些。那么我就按5个来算。那么就是100个人。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瑞士加拿大以色列荷兰等等也有和美国前20同等水平的项目,那么翻一番,200人。也就是说中国差不多有200人有比较大的机会申到等同于美国前20的项目。200个人么,主要也就分布在北清华五以及南开武大等传统数学强校里面了,非传统数学强校申上去的基本都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 好了,然后据我所知,某些学校的某些硕士项目,一个项目就可以招一百多近两百中国人。。 所以你萌可以理解小王子为什么一直强调评价留学要看具体项目了吧
兴趣和能力其实不是分离的,是相辅相成的 有基本的能力才会有真正的兴趣,我很难想象数学不及格的人会对数学产生兴趣,或者我这种手残的人会对练书法产生兴趣 有真正的兴趣才会发挥出能力。因为对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你不会过多思考“做这个有什么用”。你只会自觉地去做,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自觉地想办法解决。你们如果有喜欢玩游戏的人,会质疑“这个游戏有什么意义”么?会玩到一半卡住了过不去了不玩了么?真正有兴趣的人,不会问那么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而会思考“我要怎样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关于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给大家说说数学专业的情况 国内直博,一个月大概2000人民币工资。美国phd,一个月2000美元。论进学术界,哪怕是国内好学校也要求海归经历。论进业界,美国转quant或者转IT的机会不知道比国内多多少。至于国内外学校学术实力对比,也没必要多说了。让你选,你能出国难道不出? 之前还有人质疑小王子能不能读北大数学硕,我就笑了,北大本科前20%的人会觉得直研北大有任何压力就见鬼了。 也不是说“鄙视本校研究生”,只是就事论事指出数理基础学科国内研究生的平均水平(我也不说所有人,因为国内厉害的研究生也是有的)不如出国的而已。就客观水平而言,国内好学校数学本中直研的确是中等水平学生,或者英语不好(或者法语不好),或者国内有哪个特别厉害的导师值得跟,确实不是最好的那一批本科生的出路。
盘点本吧大蛤对应各职业棋手 剃头:崔哲瀚,素有毒蛇之美誉,每次都直击要害,骂得业余棋手冯叔不能自拔。 小王子:古力,力量派棋手,实力镇压,吧友莫敢不服。 聂神:李昌镐,石佛,传说中的神。可惜最近退居二线,不常上酒吧了。 患者:李世石,搅局功力无人能敌,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棋硬生生下活。 波波:聂卫平,”恬不知耻的吹牛大王”,不解释 等我脑子清醒了再更
你萌觉得“传统学数理的人”应该是啥样的? 我有个同学,Berkeley数学phd,佛教徒,素食主义者,充分说明“搞科研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数学家里面犹太人不少吧,里面肯定也有严格遵循犹太教法的。 我们系里有个80多岁的老头,数学教授,同时手里还有一个MD学位(我对美国医学教育体制不熟,总之有行医资格)。说明聪明人可以在两个以上领域都做得很好。 我也认识喜欢看(甚至喜欢写)百合漫画的数学phd,喜欢逛B站的代数几何博后,喜欢逛街喜欢包包的女数学phd,etc.常人喜欢的事情,搞数学的照样有喜欢的,没什么两样。 搞数学的并不是都像陈景润那样苦逼兮兮,不食人间烟火。可能吧里有人觉得我和小王子“不像传统学数学的”。然而我们也是人,我们喜欢数学不假,但这不代表数学=我们生活的全部。数学界也是个大的community,里面的人其实是非常多元的。
不得不说国内院士能调动的社会资源还是吊打美帝top30的 RT,副部级待遇,大把科研经费,崇高的社会地位,庞大的人脉资源。这些才是院士最吸引国人的地方吧。至于学术水平究竟如何,who cares? 真论学术水平,中科院院士恐怕不一定比得过海对岸的中研院院士吧。然而你萌心目中觉得哪个比较牛?
你萌说有没有人能同时拿职业围棋赛事世界冠军和数学phd? RT。我认识的最接近的人是某IMO金,普林数学PhD,业余顶尖棋手,弈城9段水准,牛得不行 不过职业棋手同时还要顾及数学学习估计太难了我知道职业棋手有保送资格(国家二级运动员),也有保送到北清和我旦的,不过似乎没听说过里面有谁读数学的
北清学生牛的地方主要在于顶尖学生和中层学生整体水平 比如在北大数院,前几名和其余的学生的差距可以是非常巨大的。除去前十名大神外,其他人对我而言基本都是可望可及的存在,差距是可以控制的。 比较个例是没有意义的,北大排名和我差不多的学生,可能也只是申到宾大(当然申请本身有随机性)。但是北大和我水平差不多的人的数目,肯定比复旦的数目多。正是中坚力量的支撑,以及顶尖学生的亮眼表现,才给人“北大清华学生很强很靠谱”的印象。 其他学校的顶尖学生也并不会逊色。看看丘赛成绩就知道了,需要注意的是,丘赛能拿奖的学生,即使在北大也是顶尖学生了。然而北大显然做不到完全垄断,清华和科大尚能与北大分庭抗礼,我旦浙大武大也能分得一杯羹。顶尖学生其实根本就是不可控因素。北大清华招揽到最好的学生的概率当然是最大的,但也不能排除同层次的顶尖学生旁落到其他学校的可能。
虽然小王子天天发帖说Rutgers可能让人不适,但是 有些人的回复还是naive。 就数学来看Rutgers和宾大还真是一个档次的。当初我没申他家,因为自己托福不够,他家数学实力还是没的说的。 吧里有些跟风黑小王子的,这么跟你们说吧,你们学校数学专业第一名,也未必申得到Rutgers数学phd。 小王子有时候发帖子是嘲讽语气有点过,引起不满也是正常的。不过个别吧友的回复呢,实在是不懂又乱酸。转专业申请到美国前20数学phd,不是等闲之辈可以做到的。
你萌听说过Faltings下围棋的事么? 相传Faltings某日听闻围棋这一项高智商活动,于是拉着一位数学家开始干仗。无奈棋艺不精竟然输了,激愤之下怒道:“你也就围棋比我强了,敢跟我比数学么!”对方听罢掩面羞惭退去。 哦忘了说,对方也是个菲尔兹奖 这个故事是听本系的博后说的,可信度当有80%吧 像Faltings这种聪明又勤奋的人(相传能跟丘老先生比勤奋程度的也就Faltings了),恃才傲物也是很正常的吧
我觉得数学专业上物理实验课真是没什么用 RT,复旦所有理工科专业必修基础物理实验,数学当然也不例外。记得当初上的时候就是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偏离很大也没办法,一节实验课就两个小时,折腾不出来也没办法,随便编几个数据糊弄了事。当然最让我不爽的是最后只拿了个B。 现在完全想不起当时做了哪些实验了,只记得有个实验要用液氮,还蛮好玩的 (这个帖子纯粹是仿照“xx专业学xx课有什么卵用”的形式发的)
博后和ap有质的区别 先为部分吧友科普一下:ap指的是assistant professor,即所谓的“x年非升即走”,干满x年通过绩效考核即转为正式教职(一般是副教授),不通过就滚蛋。x依赖于所在学科,所在国家和学校。 在数学界,普林的博后,最后只拿到宾大的ap也不稀奇(其实没拿到任何学校的ap也不稀奇。。)ap就代表这个学校有意向要你了,但是手头经费不足,先观察几年再说,毕竟直接给正式教职还是要花不少钱的。而博后不能代表任何事情,只是表明学校愿意给你提供一个2到3年的临时岗位而已。有时候学校多招几个博后,也无非是教学任务应付不过来,多招点人手而已。毕竟博后辣么便宜 真正看学术界简历,个人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的出版物当然是最重要的。不过大部分人的出版物也没特别的出彩之处。所以接下来就看论文合作者,PhD学校,PhD老板,以及ap所在学校就行了。博后在哪个学校做倒是无所谓的事情,能拿到前50学校的ap,绝对是比拿任何一所学校的博后更好的事情。
【水】变幻 风云几卷 乱世起惊澜 变幻 风云几卷 乱世起惊澜 血仍殷 何人心念 烈火清平愿 慧剑 借别红颜 无意续余年 帝阙巍 豪气仍在 冰心誓破长夜天 昔年朱弓 壁上空悬 征途望断 铁甲犹寒 明眸在心 青山难掩 江山如画 是我心言 关山横槊 谁可补天 碧血长枪 昨日少年 孤影归途 不见烽烟 一笔千秋 后人心间 风起 云散 对没错这几天正在补琅琊榜~~之前一直在准备oral exam没时间看,现在放假了,别人推荐,看了一下,果然不错。喜欢剧情和歌
要说完全不与他人比较,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就最现实的找教职的事情,就是个竞争很激烈的事情,就是要与他人比较,就是要把别人比下去自己才能上位。美国学校一个ap的位置,几百个PhD和博后在抢,要说全凭绝对的实力,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宣传自己不靠人脉关系就能随随便便拿到,那也是太天真。学术界照样是社会,该有的利益冲突什么的,都是会有的。 不过我也只关心能决定我命运的人对我是什么看法。一般人怎么看我,真的无所谓。不给自己发工资的人,吹捧你或是贬损你,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其实欧洲确实数学文化底蕴深厚 比利时那么小一个国家,居然出了Deligne和Bourgain两个不同数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当然酒吧需要知道的就是他们都是菲尔兹奖得主就行了)。而且他们大学都是在比利时读的,Bourgain的PhD学位也是在比利时拿的,比利时的大学在大家眼中是不是几与野鸡无异? 英雄不问出处。普通人需要以自己的国籍、学历、家境身份等等来向他人介绍自己宣传自己,真正的牛人不用,他们只要凭自己的名字和成就就够了。
正在给美国学生监考微积分,看了一眼题目我瞎了 全部都是判断题或者选择题。。要计算的大题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的
【转】复旦姑娘的怕与爱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wNjA1ODE4Mw%3D%3D%26mid%3D401148633%26idx%3D1%26sn%3D24c986f931b27a1e97175e88aac676ed%26scene%3D1%26srcid%3D1215Fjo2G4EoIdCkhVK6ZBo4%26from%3Dgroup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d42bf9b165908a8bfd3b5fb416970957 “在传说脱单易如反掌的复旦校园里,复旦姑娘的单身率竟然高达71.66%”,真没想到有这么高
如果大学宿舍改为单人间,8000块一年 你萌接不接受? 其实真要这么改不接受也得接受。比如复旦附近我不觉得能租到1000元以内月租的公寓。只要比外面租房便宜,校内就仍然是第一选择 现在宿舍住宿费也就一千多一年,只是表面收一下而已,上面肯定给了不少住房补贴。真要全改成单人间,不能指望只涨三到四倍(假设原来的宿舍住三到四人的话),因为本来就是亏本买卖,涨得更多才能回本
给你们看一封推荐信 充分体现了什么叫 less is more
你萌觉得菲奖和菲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哪个牛? 当然每届委员会都是不一样的。很多委员都是没拿过菲奖的,印象里也有一些中国人。 不过好像评选当年要保密,过一段时间才能公布委员身份。
【转】林森浩作死的过程中,家人送上了神助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I5MzA2NjEzOA%3D%3D%26mid%3D400744337%26idx%3D1%26sn%3D7f8f9717af4aa386ed412666f25ad954%26scene%3D2%26srcid%3D1211kWFbZV4eq6YtH0Ncnf9g%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7e3f13cd0e1d61ce6252d03e35c4bd95 大家自己判断。某些强行给受害者泼脏水的人可以闭嘴了。
学生坚称作业被弄丢了咋办? RT,这学期TA,现在已经是本校期末考试周了,有个学生跟我TA的课的老师发邮件说她有三次作业交了但是被我们弄丢了,所以没有成绩。现在我们两个都不知道该咋办。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三份“交了”的作业,起码是两个礼拜以前的了。你要是真交了当时没发下来/没有成绩,你当时就跟我们说啊!现在临近期末才跟我们说是几个意思?就算要找咋帮你找? 要是她存心骗我们想骗平时成绩分,那也是刷新了我对美国名校学生的人品下限的认识了
我觉得MBA才是真土豪 去年有幸认识了一个沃顿的MBA,据说光学费一年就得花十几万刀 吧里有没有什么MBA啊出来认识一下
人工智能已经通过图灵测试了,你萌怕不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3MzI4MjgzMw%3D%3D%26mid%3D401148927%26idx%3D1%26sn%3D71dfd63b7e2f56f28c77db1107e9e74f%26scene%3D2%26srcid%3D1211q1L9m8lFkBqGPeFNetGu%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0e2ab25b67eb7df7ae3ae014a7ebc774
我倒是觉得要求杀人偿命是人的正常心态 我就问问如果大家的亲人被杀害了你会不会让凶手偿命?不要说被杀了,就算是被欺负了没闹出人命来(比如房子被强拆了),你也会想和对方拼命吧?就算受害者有过失,蒙心自问你真的会管这么多么?谁心里不是袒护自己人的? 的确有人会原谅凶手,那是真正的心胸宽广与博爱,而且他们往往有某些宗教信仰,正是这些信仰支撑他们做出这些原谅的举动。然而我们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正如我们无法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样。
【转】不可解的物理学难题,源于数学核心的悖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NDA1Njg2MA%3D%3D%26mid%3D401096207%26idx%3D1%26sn%3D01b6c28c8cd14111015ad57e1f00a107%26scene%3D1%26srcid%3D1210sEnMS0cQdO6zRmko4PlS%26from%3Dgroup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urlrefer=982a4c1207ce82a5e0c610ded7248292 这算不算宇宙机(图灵机模型)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
我觉得国内应该取消直博通通改为硕博,然后扩招授课型硕士 直博是个邪恶的政策,凭什么直博退出就不能拿硕士学位了?按照国际惯例PhD退学都能混个硕士学位,国内非得自己搞一套,以加强对学生的控制。 其实我的观点基本就是借鉴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硕士可以涨学费,多收的学费拿来养博士,所以博士工资可以上涨。同时博士缩招硕士扩招,双方各取所需。这样才是比较正常比较健康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读博士本来就有淘汰率的,直博的人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难道让他们读个5年空手而归么?未免也太不人道了。
要说高校招生公平,美国比中国不公平多了 比如说,如果你的父母是宾大校友(对,校友就可以,都不需要在宾大工作),那么你申请宾大本科的时候,在网页上有一栏会让你写父母是否曾经在宾大学习/工作。那么根据这个,你可以获得优先录取,基本只要成绩不是太难看都能进。 当然宾大是私校,私校原则上爱怎么录怎么录,别人不太能管得着(不过也不是完全管不着,政府/法院还是能对某些明显的歧视行为做限制的)。公立学校么也没好到哪里去。公立学校都是州政府建的,本州公民自然优先录取,而且还减免学费。试想一下,如果北京学生进北大清华不仅比例高,而且还享受减免学费,你能忍么? 美国高校真正的优势,在于高校数量巨大(加社区学校可超一万所),层次丰富,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人群有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至于顶尖名校,招生方面可是“制度性的不平等”。什么国内的点招啊,跟美国比都是小巫见大巫。美国可是摆在明面上的倾斜招生政策。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大概也在于美国经济发达,就业竞争压力小于中国,随便读个什么大学都能找到过得去的工作。所以就算有这种明显的不公平,也不太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吧
各个学科逼格最高的会议分别是什么? 纯数显然ICM,国际数学家大会,4年一次,菲尔兹奖就是在那上面发的。
你萌觉得下面两个人谁的发展前景更好? 一个出身于弱二线城市,家庭资产500万左右,父母身份,假定经商吧(二线经商500万会不会太少了。。)然后学历是和二本相差无几的某普通一本财会类专业。 另一个出身于四线城市,家庭资产50万左右,父母是底层工薪阶层,几乎没有任何人脉关系。然后学历是普通985热门工科专业,比如CS? 资料全是我瞎编的,我就想看看在酒吧人的眼里,家境和学历到底是怎样的平衡关系?
其实科大申请结果比我们好也是应该的 人家上课内容就是比我们深比我们难。科大偏微上Evans的教材,我们和偏微相关的课也就大三的数理方程,也就讲讲三类基本方程,没什么深的东西。
相比智商什么的,我觉得学习态度更重要 或者说做事情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愿意付出精力,等等。 你说你智商高天赋高,就是吊儿郎当不想学习,结果挂科绩点低。这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发挥出来的智商,跟没有智商有什么区别呢? 相反我也见过一些资质平庸但是做事情很认真很负责的人,对自我有约束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对这些人我甚至是有些佩服的,因为我自己是个缺乏自我约束的人。 其实绝大部分人智商都是分布在一个正常区间里,老是扯什么智商碾压,有意思么?这个世界上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不一定会大富大贵,但他们一定比自诩聪明其实只是有点小聪明脑子转的快点就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过得好。
都知道名校前10%和中等水平差距大,其实垫底10%也是一样 我记得我们院还有过绩点零点几的。。我觉得这和绩点3.9一样难做到。。或者说更难做到 单就数学能力,本院后一半的学生实力还真不咋地,估计要被武大这种级别的学校的前一半完爆若干倍。垫底的学生,比如什么绩点不上2的,那更是惨不忍睹。说句实在话,普通学校绩点能上3的,来到我旦同专业,努力一把,上3其实不困难。反正我旦给分那么水但是3以上再往上走就没那么简单了。我可不相信双非上3.7的到我旦照样能上3.7。 所以有人说什么双非国奖放到名校会是什么水平,我觉得双非前10%爆我旦后20%大概没太大问题,不过再往上走就有难度了。尤其是进前50%,本院前50%是能保研的水准,前30%是能出国申到不水的master甚至某些phd的水准。个人感觉这个差距都是一档一档的,并不是连续分布的。所以我觉得普通学的好学生来我旦,大概能分布到中档,但是再往上走哪怕10%,都会是很困难的事情
哥大统计硕被黑出翔,然而哥大统计PhD还是逼格高爆表吧 给大家看个申请数据: “2011级,statistics@columbia,PhD 绩点:overall 3.85,专绩3.99 (math@FDU) GRE成绩:150/170/3.0 TOEFL成绩:102” 我下一级的学弟或者学妹(其实具体是谁我不知道。。),这绩点怎么也能进前5吧@k阶子式 你知道是谁不?
其实本科再多花点时间刷绩点的话,应该能更高 RT,比如说调整选课策略,选给分好的课之类的。我专业绩点3.88左右,主要是非专业选修课拉了后腿,如果通识选修课再在选课方面花点功夫,平时再多花点时间的话,应该还能提上去。有几门数学课没拿到A,应该还是有机会的,有些就期末复习个几天没刻意刷题,也没以一定要拿A为目标。 然而对刷绩点这种事情一直不感冒。我有个大神同学(说他大神是因为他数学能力确实厉害,不单纯是绩点),把大量的通识选修课放到大四来修,申请的时候总绩点3.86,全院第三(不过他敢选很难的数学选修课并且拿到A我很佩服)。大四毕业的时候绩点陡降至3.7以下,比我还低(真实原因是他选了学分很重的法语课,差点挂科,低分飘过。然后这货大四上的时候把军理给挂了。。所幸补考过了。。) 所以绩点的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也并不觉得绩点不如我的同学就真的不如我。相差0.2以内,真的不能说明什么。然而申请的时候相差0.2就是天壤之别了,也是比较残酷的一件事情吧
酒吧老说考研二本集中营什么的 但是多余的名额不给二本难道浪费掉么? 一个学校他就想招那么多研究生,985211想保研的学生/放出来的保研名额就那么多,剩下的名额不给双非一本二本,难道让他们硬生生浪费掉么?不能理解有些人的逻辑啊。。 至于说考研考不过二本的,这种事情不应该感到羞愧么?考不过别人还成别人的错了? 有些人可能要黑国内研究生扩招严重二本生源泛滥,要是有实力读研的人这么说倒也没什么,没有实力读研的人也这么跟风黑,是想自己打自己的脸么?研究生都扩招得这么厉害了,自己还是读不上研啊,还有985本科的先天优势啊,除了说明自己不行还酸葡萄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