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ゞLIGHT SUMMERゞLIGHT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祂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1:12
关注数: 23 粉丝数: 219 发帖数: 9,534 关注贴吧数: 81
净空法师:【不执着身是我,跟怨亲债主划界线】六道众生都执着身 净空法师:【不执着身是我,跟怨亲债主划界线】 六道众生都执着身是我,现在佛告诉你,身不是我,你能相信吗?当然相信。 相信,还是执着身是我,执着照执着,相信照相信,这个相信跟放下是两把事情。 这个信,疑没有断。疑真断了,真放下,就证得果位。真正晓得身不是我,好多烦恼都没有了。 多少烦恼是从身生,譬如疾病,身不是我,疾病不是我的,与我不相干,头一个永远不会得病。 执着身,怨亲债主报(偿)你,是因为你有身,你爱这个身,我就在这下手。你把身丢掉,他没着落了,怨亲债主找麻烦找不到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不执着,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怨亲债主缠身的人,要好好听这个道理,真搞懂了,永远跟怨亲债主划一条界线,咱们不相干了。没有我,一切附不了身,没有身。身不是我,假(相),身只是我所有。 我所有,随时可以丢掉,你们找麻烦我就丢掉,一丝毫留恋没有,不痛不痒,他就不找你了。有痛有痒,找你,不痛不痒,他再不找你了,所以真难。 见惑,头一个身见,第二个边见,就是对立。凡夫喜欢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物对立,麻烦来了。再就是成见,自以为是,不如我的意思生烦恼,如我的意思就生贪恋,都是麻烦。 断烦恼,从这儿下手。没有成见,就随顺众生,样样都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才能做到,自己得大自在,真正解脱。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301集
净空法师:【赤子之心,感动父母照顾,表现心心相应】悲心,怜悯 净空法师:【赤子之心,感动父母照顾,表现心心相应】 悲心,怜悯众生心生出来,你会全心全力帮助需要的众生。帮助众生人这个心,被帮助这个众生的心,心心相应,是真的不是假的。 每个人这种真心都表现过,什么时候?童年,叫童真,赤子之心,是真的大悲心。 所以我常说,人生百日,小孩出生一百天,这时候你观察,他的大悲心,感动他的父母,特别是母亲。 他需要母亲帮助,母亲对他照顾无微不至,母亲真正慈悲,那不是假的,没有任何条件,母子是一个心。要很细心观察,有机会不要放弃,才了解佛经说的道理。 像阿弥陀佛一样,以大悲心看一切诸佛刹土里六道众生。六道众生在受苦受难,没人帮助,阿弥陀佛看到,阿弥陀佛教这些学生,希望学生都像他一样,从这个地方大悲心发出来。 这是同体大悲心,全宇宙一切众生跟自己确实一体。 我们跟阿弥陀佛一体,跟一切诸佛一体,跟菩萨一体,跟天人是一体,跟**是一体,跟饿鬼、地狱也是一体。 这个心怎么生起来?他不是我,我不是他,他受苦关我什么事情?他造业他承受。这种想法迷于情见,看不到事实真相。 情见放下,错误想法统统放下,智慧就现前,智慧是真心起作用。智慧现前,你才真正看到事实真相。 这一点很难很难,为什么?众生情执太深太深了。见到,问题就能解决,见不到,没办法。 佛苦口婆心,真正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真诚慈悲心发出来了,为什么?没有这个心不能往生。临命终时发一念这个心,就能往生。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念心永远不会失掉,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慈悲心加持你,你的慈悲心永远不会再失去,肯利益群品。 群品是一切众生,尤其是一切苦难众生,所以说「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盖愿刹中人民,皆能如佛,视诸众生,等同一体,均发同体大悲心也。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253集
净空法师:【加持力,与大乘经义相不相应,要用智慧辨别】北方同 净空法师:【加持力,与大乘经义相不相应,要用智慧辨别】 北方同学送一些数据,我看了,里面讲感应。年轻得重病,中医、西医束手无策,他信佛,最后想想没办法,放弃医疗,一心念佛。 念几个月,病好了,念二、三年,连病根都断掉,完全恢复正常。愈来愈相信,本来根本不能拜佛,现在一天能拜四千拜,不简单。 我过去见到真用功拜佛的,一天拜三千拜,没有听说四千拜,真正消业障。这种人出现,给我们作证转,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所以讲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什么第一?念佛是第一,没得比,全靠的是信心、愿心。 早晨吃饭,这光盘没看完,我看了一点点。其中一个小学三年级程度,看他唱歌,没人给他作曲,也没人给他写词,随口唱出来的,唱得好听,非常感动人。 唱完之后,你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记得。永远唱不完,一句接一句,这是佛菩萨威神加持。 像他这样的人,地球上很多,我们跟这些人接触要留意,为什么?有真有假。这种能力佛有,魔也有,天神也有,要用智慧辨别。 他所说的,与大乘经义相应,(与)大乘经讲的原理原则相应,可以相信,不相应的地方要删除。 一百句话,九十九句是佛法,讲的话有一句不是,那一句要删除,这就对了。那一句不删除,你就会受害,这要有高度智慧去决断。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454集
净空法师:【十善业道,早课提醒自己,晚课认真反省】真正看破放 净空法师:【十善业道,早课提醒自己,晚课认真反省】 真正看破放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在这个世间不再计较,不再竞争,全放下了,一心一意求生净土,除这桩事情之外没事。 海贤老和尚一生就如是,一生就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他说:其他啥都是假的。啥是当地口语,意思就是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假的你执着它干什么?执着,就造轮回业。天天造轮回业,你怎么出得了六道轮回。 老和尚对人、对事、对物都没有放在心上,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的好样子。在这个世间,老师教我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随缘,这个缘是善缘,是对一切众生有利的缘,可以做,遇到不能不做。不做你没有菩提心,菩提心待人是大慈大悲,那你没有慈悲心。 应该做,不着相,决定没有自己的名闻利养在里头。如果有自己的名闻利养,那就被染着,你又在造轮回业。 一向专念西方极乐世界,不造轮回业,善缘我做,做了之后跟没做一样,绝不放在心上,绝不希求果报,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不善,决定不能做,对一个人不善都不可以做,对大众不善就更不能做了。善不善,标准在哪里?《十善业道》,佛门的标准,不能不知道。 世法的标准,在中国,五伦五常八德,我们归纳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起心动念与这十二个字相应,如果不相应,马上改过。与十二个字相违背,就造恶业,果报在三途,与十二个字相应,人天福报。 学佛先把人做好,来生人天资格都拿不到,你怎么能往生?每天做早晚课,什么叫真正早晚课,早晨提醒自己,晚上认真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讲过失。 过要逐渐逐渐减少,善要逐渐逐渐提升,这才是修行人,才是真正报恩者,报佛恩。 本经说: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这个我是阿弥陀佛自称,已经把极乐世界造成。极乐世界怎么成的?清净之行,清净平等觉所造成。 今天修行没有别的,就是修清净平等觉。不善决定远离,善可以做,做了之后不染污自己,也就是保持清净平等心去断恶修善,这就跟阿弥陀佛相应。 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57集
净空法师:【用真心,如实安住,用妄心,心浮气躁】阿弥陀佛将建 净空法师:【用真心,如实安住,用妄心,心浮气躁】 阿弥陀佛将建造极乐世界最重要的原因说出来,就是如实而安住。实是什么?真实之际也,是谓具德。我们常常劝勉同学,要用真心待人接物。为什么?跟阿弥陀佛相应。 阿弥陀佛住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阿弥陀佛的心,真心。对人、对事、对物真诚到极处,慈悲到极处,爱护到极处。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凡夫不知道,不承认。 大乘经佛常常比喻,真心自性像大海,一切众生,海里的水泡。每个水泡都没有离开大海,水泡代表众生,众生迷了,认为水泡就是他,大海不是他。水泡里还有许多水泡都对立,这就迷了。 这个水泡(没)破裂,就是轮回。水泡一破,轮回没有了,回归大海,原来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才知道自己错了。为什么以前不知道?没人说。 遇到佛,佛跟你说,不相信。真正相信,佛就有方法帮助我们把水泡打破,让我们回归一真。什么时候打破?生到实报庄严土就打破了,回归常寂光就圆满了。 没有破无明,没有证法身,我们生活在十法界四圣法界。没有出轮回,没有了生死,这是六道凡夫,最苦、最可怜的。 四圣法界,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居住的环境,修行的场所,比六道好多了。六道的竞争、斗争、战争,种种苦难,四圣法界没有。 四圣法界已经觉悟,众生跟自己一体,所以他们烦恼障破了,所知障没破。见思烦恼、尘沙烦恼破了,无明烦恼没破,比我们高明。 所以如实安住,用真心的人确实安住,用妄心的人心不安,他所表现的是心浮气躁。 用真实,就能够安住,真实就具足庄严。故知极乐世界如是庄严,由于如实而安住也。 实,真实之际。本经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是真如本性,真实之际是体,真实智慧是相,真实利益是作用,从体相用上讲,就是一个真实。这叫具德,是谓具德。 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57集
净空法师:【念佛没感应,菩提心有漏洞】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究 净空法师:【念佛没感应,菩提心有漏洞】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究竟圆满的菩提心,任何邪恶都不能侵犯。好好培养这个慈悲心,重要,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十往生经》说,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派遣二十五位护法菩萨日夜照顾你。 纵然是怨亲债主,想找麻烦,都不得其便,有护法神守护,他没有办法接近你。也许同学反问,我发心很久了,念佛念了几十年,为什么没有感应?为什么不像经上说的好效果? 请自己反省反省,好好想想,是不是真发菩提心?你的心真诚吗?清净吗?平等吗?慈悲吗?如果不圆满,你的菩提心有漏洞,所以功德漏掉了,没保住。 如果真发菩提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什么业障全部化解,碰到菩提心就化解了,跟菩提心融成一体,怎么会起副作用?不可能。 问题是心没发得出来。怎么说没发?有没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的心,真诚就没有,所以我们不真不诚。 诚这个字,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下了个定义,什么叫诚?一念不生谓之诚。照这个说法,诚就是真如,就是自性,没念头,有念就不诚。 佛法讲,无念是真心,有念是妄心,妄心虚伪,不是诚,诚太难得了。佛法要想成就,用什么心?真诚心,学佛快。 学佛要无量劫,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时间,其实说的是菩提心发不出来。如果菩提心真发出来,当下就成佛,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什么是佛?用真心就是佛,用妄心就是凡夫,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5集
净空法师:【最好的意念,是清净平等觉】方东美先生说:学佛是人 净空法师:【最好的意念,是清净平等觉】 方东美先生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享受是什么?不是财富,不是地位,与那个不相干。 最高的享受,是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三种心在经题上,最重要的修学纲领,决定不能忘记。 真正得清净心,就是阿罗汉,得平等心,就是菩萨,(彻底)觉悟就成佛。自受用,所以我们念念不离清净平等觉。 外国科学家讲念力,念力有负面的,伤害人。咒人,咒真管用,能把人咒得精神不正常。不是好事情,你害人,将来果报自己承受,决定不可以。 原始社会里,用咒语对付敌人,对得罪自己的人,往往用这个方法反抗,报复,它很管用。但是不知道,也伤了自己。 我常讲,伤害别人,三分,那个反作用的力量,伤害自己是七分。冷静仔细想想,能体会得到。 中国古人讲:害人者自害也。有道理,反作用不是一比一,是三比七。明白道理,就决定不敢伤害人。 防止别人伤害,最好的意念是极善的心,回忆做过很好的事情,很快乐的事情,回忆这些,他就伤害不到。 如果有菩提心,就决定不受伤害。为什么?清净平等觉,什么样的恶念都夹杂不进来,一句阿弥陀佛就无比殊胜,统统包在里头,叫自受用。 他受用,慈悲。我用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解释菩提心,大家好懂,很具体。 我们要常存这个心,这个心是阿弥陀佛的心,是诸佛果地上的心,诸佛如来的心。这个心好,是自己的真心。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5集
净空法师:【如来常住】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生灭无常《大涅盘 净空法师:【如来常住】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生灭无常 《大涅盘经.如来性品》说:「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证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这个常住是讲如来,讲佛所证的境界,也就是一部《大涅盘经》所宣演。 《大涅盘经》是佛最后遗嘱。八年说《法华经》,一天一夜讲《大涅盘经》,《大涅盘经》是佛的遗教。 《三藏法数》有简单解释,「常住」这一条很清楚,「谓此涅盘之理」,大般涅盘理体,「彻三际以常存,亘十方而常在」。 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常存,超越时间。下一句是超越空间,所以叫常住。换句话说,这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从它而生。 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的体是常住,常住之体生出的现象,当然也是常住。 譬如以金作器,金不变,把这些黄金造一尊佛像,佛像就是黄金,黄金就是佛像。性是黄金,相也是黄金。 将这些黄金熔化,再去造一尊菩萨像,像不一样,但是这尊菩萨像就是前面佛像的黄金。 相改了,性是黄金,菩萨像还是黄金,不能说相不是黄金。再把这些黄金造一个人像,亦如是,人像的体是黄金,相也是黄金,这就是常住的意思。 所以佛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佛又说,一切法生灭无常,我们听了不懂,到底是无常还是有常? 佛说的完全正确,怎么说都正确,我们怎么说都错,什么原因?对错到底是什么标准?不起心不动念,一切是对的,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一切都是错的。 佛经说,哪一法是佛法?在六道众生心目之中,心之所思,眼之所见,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为什么?佛法常住。 佛问菩萨,这一切万法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不执着就叫佛法,执着就不叫佛法。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249集
净空法师:【舍,是离一切相,慈悲喜,是即一切法】《弥陀经》说 净空法师:【舍,是离一切相,慈悲喜,是即一切法】 《弥陀经》说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成熟才能往生,我们过去生中修积善根,不是没有,没有善根,你遇不到这个法门。 为什么说善根不足?我们没有真干,口里说,想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还不愿意去。如果阿弥陀佛现在来了,接你到极乐世界,愿不愿意去?掉头跑掉了,这要我的命,还得了,生命重要。 这里要打个佛七,告诉大家,七天统统往生,看看有没有人敢来?没有一个人敢来。这就是善根不成熟,我们有善根,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叫它成熟?不难,真求往生的心,善根立刻就熟了。 甚至得重病在床上,一念求往生的心,非常恳切,对世间一点留恋都没有,善根剎那之间就成熟了,圆满了。 早成熟好,现前就成熟好。现前成熟,随时可以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这个世间还有些有缘众生,多住几天帮助他,劝导他们,自己没有了,住世是为众生,这叫乘愿再来,多自在,多欢喜。 虽住在这个世间,一尘不染,你们搞什么我都知道,你们所作所为我不参与。事上可以随缘,心地一尘不染,这叫功夫,叫慈悲喜舍。 舍,就是离一切相,慈、悲、喜,是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这是菩萨行,真实功德,与法相应。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311集
净空法师:【五逆十恶,自性没有,转识成智就烟消云散】信愿是发 净空法师:【五逆十恶,自性没有,转识成智就烟消云散】 信愿是发菩提心,持名是一向专念,这是快捷方式。 华严会上,华藏世界是法性土,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为什么法身菩萨还要到极乐世界去?极乐跟华藏平等,这些菩萨没有必要到那边去。 普贤菩萨这个表法意思太深了,华藏是释迦牟尼佛的一真法界,极乐报土是阿弥陀佛的一真法界,地位平等,没有两样。 华藏世界菩萨还跟着文殊、普贤到极乐世界参访阿弥陀佛,说明同样是一真法界,弥陀的一真法界殊胜,要不殊胜,这些法身菩萨不会到极乐。 这些地方学习经教要特别留意,华藏世界菩萨都求生极乐世界,我们能不去吗?什么时候去?赶快去,不要再等,这是真的,表法真正意思就在此。 极乐世界最殊胜的,无过于六道凡夫,而且里面还有造作极重罪业的五逆十恶,(本来)马上到无间地狱去了。 这些人很幸运,寿命还没终了,遇到这个法门,他能信,肯发愿,忏悔业障,佛还是接引,一丝毫不嫌弃。 这些人到极乐世界什么品位?有人说造作罪业的凡夫往生是下品,下三品。但是我们知道,忏悔能量不可思议。 何况大乘经常常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不善,包括五逆十恶,自性没有,它在哪里?在阿赖耶里。既然转识成智,这个罪业烟消云散,痕迹都找不到。 就像惠能大师(证悟)一样,见到是清净、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自性。我们要从这些地方体会,句句都是真话,那么我们对此地所说就不会怀疑了。 凡夫例登补处,凡夫包括五逆十恶,补处是等觉菩萨,后补佛,跟妙觉如来就差一级,菩萨到这儿是顶头,没有更高了。 像观音、弥勒,观音是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弥勒是娑婆世界下一位出现在世间成佛的补处菩萨,都是特殊例子。所以说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凡夫无法想象,也是不可思议。 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44集
净空法师:【听经觉悟,是真实说,听不懂,是方便说】佛所说的一 净空法师:【听经觉悟,是真实说,听不懂,是方便说】 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方便说。听的人如果听懂,觉悟了,就是真实说,听不懂,没觉悟,是佛方便说。 到底是方便说、真实说,在听的人这一边,不在说的人那一边。说(法)的人,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般若经》上佛说,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谁要说佛说法了,那叫谤佛。什么意思?佛为什么这么说?无非是教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彻底放下,放下,无有一法不是佛法。 一个念佛人真正把万缘放下,心目当中一切万法全是阿弥陀佛。一切法皆是阿弥陀佛自性流露,无有一法例外。阿弥陀佛好比黄金,用黄金造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法不是黄金。 今天整个宇宙,上自诸佛剎土,下至六道众生,一切依正庄严全是自性流露,自性是本来佛,怎么(有一法)不是佛?《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众生。这个现象包括情与无情,包括今天所说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无一不是自性流露。 那么讲净宗,无一不是阿弥陀佛本愿流露,自性功德成就,所以法法皆是阿弥陀佛。 对这些事情清楚明白,属于解悟。一心专注在听经上,听多久?听了几十年,才明白过来。有没有契入?契入少分,用百分比来说,大概只契入一、二分,还有九十七、八分没契入。 契入就得受用,不契入不得受用。但是能帮助我们修行,让我们时时刻刻想到,应该放下,不应该再执着,不应该再分别,不应该再打妄想。 对于修行好的概念,愈来愈多。一定要勉励自己真干,真干就能够契入,往生能大幅度增高品位。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249集
净空法师:【任何时候走,阿弥陀佛都会来接我】七十九岁,那一年 净空法师:【任何时候走,阿弥陀佛都会来接我】 七十九岁,那一年是个关头,我在庐江,身体有点不舒服,到北京就病倒了,住在旅馆里,四天。他们找中医来看,我自己心里有个感觉,寿命到了,四十五岁延长到七十九岁。 真的见到阿弥陀佛,是病的第三天,第三天见佛,境界非常清楚,似梦非梦,因为不像一般梦中境界,就像睁着眼睛看得很清楚。 我在床上睡着,醒过来,看到天空非常明亮,在我面前是青山,没水,一重一重的,以后我到云南看到,就像大理青山一样,一层一层。 看到满山遍野全是人,面孔都对着我,我感觉很奇怪,是不是讲经听众,这么多人?这个念头起来后,忽然那些人全变成**,我觉得不大对,一个人都看不到,个个都变成**,各种不同形样的**。 这个时候我念了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我每天拜佛,第一拜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拜南无本师阿弥陀佛,第三拜是南无本师毘卢遮那佛,几十年养成习惯了。 所以那时候,就念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出现了,多大?跟天空一样大,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全身放光。 我又接着念第二句,南无本师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不见了,阿弥陀佛出现了,真现大身,身跟天空一样大,就半边天。我接着念,南无本师毘卢遮那佛,阿弥陀佛不见了,毘卢遮那佛出现了。 最后我念了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现相也是那么大,毘卢遮那佛没有了。这时候有人在我旁边,我看菩萨像,没有回头,一心专注看,这么大的佛像从来没见过。 旁边人问我:你还有没有什么事情没了的?我说:了了,我没有事情。你还有没有人要见面的?我说:没有,我不需要跟任何人见面。 他说:那你全都放下?我说:是,全都放下了。我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想跟佛到极乐世界去。不过如果佛要留我在这个世间,帮助苦难众生也可以,我听佛的吩咐。 这样就醒过来了,不像是梦,非常非常清楚。醒过来怎么样?病就好了。第二天我回香港,在香港养了二个星期,就恢复讲经。 所以告诉大家,我死过二次,我有二次濒临死亡的经验,这个经验太好了。我不怕死,我很喜欢死,不像别人。 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我到那里上学,提升自己。成佛后,像诸佛如来一样,遍法界虚空界帮助一切有缘众生,多快乐的事情。 别人看我这一生过得很辛苦,我自己觉得这一生非常快乐,他们不知道,我们境界不一样,想法、看法都不同。 别人看这个世界是灾难,我看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一样不在帮助我觉悟,帮助我提升。 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有把握,任何时候走,阿弥陀佛都会来接我,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没有一天离开阿弥陀佛,这部经典就是阿弥陀佛,每一天读经,每一天跟大家分享,坚固不动,决定不受外头境界动摇,不受外头境界影响,一切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就真正得利益了。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114集
净空法师:【一剎那,三百二十兆个色受想行识】十法界依正庄严决 净空法师:【一剎那,三百二十兆个色受想行识】 十法界依正庄严决定在念头,谁的念头?自己的念头,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起心动念,影响之大,自己完全不知道,也许在地球没有看到影响,其他星球上产生影响。 念头遍法界虚空界,速度之快,光、电都不能比,那个太慢了,念头才起,遍法界虚空界全知道。 心跟物永远连在一起,我们在经典看到,弥勒菩萨专门研究唯识,法相唯识祖师,《瑜伽师地论》他造的,分析法相是专家。学校里有心理学,我们可以称弥勒菩萨是佛教心理学专家,他讲得透澈。 世尊曾经问他:「心有所念,几念几想几识耶」?这是经典原文,意思是,凡夫动个念头,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这一个念头里有多少念,就是多少微细念头成为一个念头? 这微细念头有多少物质现象?几相。几识,识是心理现象,就是受想行识。合起来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凡夫动个念头,有多少个五蕴在里头? 弥勒菩萨说:「拍手弹指之顷」,一弹指时间很短,「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也就是三十二亿乘十万,得出结果是三百二十兆。 换句话说,三百二十兆个细的念头,才成为一剎那。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421集
净空法师:【极乐世界在当下,是真谛,在西方是随俗谛说】大乘教 净空法师:【极乐世界在当下,是真谛,在西方是随俗谛说】 大乘教告诉我们,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时间是假的。佛又告诉我们,没有远近,就是没有空间。 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当下。为什么?没有远近,没有距离。极乐世界什么时候在?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 前念过去了,像作梦一样,痕迹都找不到。大乘经常说就在当下,这一句是真的,给你说过去、未来,方便说,依俗谛而说。 佛是依二谛说法,二谛就是真谛、俗谛。真谛是他亲证的境界,告诉你没有空间,没有时间,这是真谛。 告诉你有过去,有未来,娑婆世界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有极乐世界,随俗谛说的。为什么?容易接受,容易相信,用这个方法引导你,从俗谛引入真谛。 然后真俗二谛都不立,都不能放在心上,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了。清净平等觉,对于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就亲眼看见了。 然后再回头看佛所说的一切经,你会赞叹释迦的善巧方便,把不可说不可说都说出来了,引导一切众生觉悟,回头。 成一大缘起,这是起二用。一法成一切法,十法界全现出来,就是一念。我们用屏幕、电视(譬喻),真正看透就懂了。 屏幕不生不灭,屏幕什么也没有,好比是自性。说它什么都没有是真话,说它什么都有也是真话,为什么?它能现。 电视台播放节目,只要一按钮就出现了。这个出现,同时出现,没有先后,出现在哪里?出现在屏幕,没有屏幕不能出现,一定要依靠屏幕。 一切法依靠自性,没有自性,一切法不能现前。换句话说,自性里有一切法。但是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自性是真的。 真假怎么说?凡是有生有灭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 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44集
净空法师:【魔障全在境界,最大的心障,是自信不足】佛说的障法 净空法师:【魔障全在境界,最大的心障,是自信不足】 佛说的障法,跟魔说的障法不一样,魔说的障法全在境界里,佛说的障法是自心。 最大的障碍,是你对佛信心不足,从哪里来?你的自信心不足。它是心法,自己对自己不相信,怀疑,所以你就怀疑佛法,怀疑圣贤之法。 外面再有诱惑、引诱,思想就歪了,就邪了,你守不住,就堕落。如果自己能守得稳,信心坚固而不动摇,你顺利通过。 我们看八相成道,降魔之后才成道,魔要降不住,道就成不了。魔用什么方法对佛?第一个是美女,天女诱惑,表演给我们看,这是表法。 财色名利是手段,佛不动摇,就变化一些妖魔鬼怪,拿着武器、火炬,要杀释迦牟尼佛,要把你害死、杀死。 佛有定力,有智慧,现在讲念力,佛有至善的念力,把魔王军队,拿着武器,都变成莲花。魔一看就吓跑掉,立刻就退了,威武不能屈。 这一关通过,就成佛了。不经过这个考验,成不了佛,一定要经过考验。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何尝不是考验?五十三位善知识,有表正法,也有表贪瞋痴慢,关关都通过,后面才能证果。五十三关,有一关不能通过,你就被卡住,在这个关里走不出去。 五十三位善知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就是社会实际状况。我们从早到晚,接触人事物,就是五十三参。 这些全都是善知识,只要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是善知识,佛菩萨。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他们是六道众生。 记住,境随心转,你的心是佛心,你看到一切人事物,全都是佛。你是菩萨,看一切众生,人事物,都是菩萨。我们是六道的心,看这些全是六道众生,真的境随心转。 我们要转自己,不要转别人,转别人决定不能成就,自己转了,外面境界都转了。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101集
净空法师:【宇宙万象是一合相,统统有见闻觉知】佛六种神通具足 净空法师:【宇宙万象是一合相,统统有见闻觉知】 佛六种神通具足,三明六通。我们心唯信佛,佛就知道,他心通。口里念佛,佛听到,天耳通。身拜佛,佛看到了,天眼。 不但佛知道,物质现象离不开受想行识,科学家发现极微(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所见),物质现象最小的,所有物质统统是它组合起来。 《金刚经》讲「一合相」,就是基本物质,合起来,产生整个宇宙万象。基本物质是五蕴,有物质现象,有受想行识,换句话说,所有物质现象都能看,都能听,都能懂人的意思。 江本博士水实验,证明水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台湾高雄有个刘医生,替我看牙齿,他觉得很好玩,找了几个朋友搞个实验室。 比江本博士还殊胜,因为机器新,完全用新仪器,成就非常可观,比江本博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证明物质统统有见闻觉知,没办法欺骗人。我们起心动念,桌子知道,墙壁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到外面,树木花草知道,山河大地知道,你能瞒谁! 这桩事情,美国修.蓝博士证明,他来参观摄影棚,告诉我们,摄影棚里一切物质统统有见闻觉知。 我是从江本博士水实验联想到,水是物质,有这种能量,应该所有物质现象都有才对,果然没错。 修ㆍ蓝博士用念头治病,不用医药,也不针灸,病人不需见面,他只要四样东西。第一个病人姓名,第二个出生年月日,第三个现在住的地方,第四个病历,其他不需要。 怎么治?病人距离几千里没有关系,他用意念治病,佛家讲观想。把病人跟自己观成一体,病人所生的病就是自己的病,用观想来治病。 病是不正当的念头所产生,只要把念头拨正,带着病毒的细胞自然就好了。一天做半个小时,连续做三十天,自己病毒细胞没有了,恢复正常,距离几千里外的人病就好了。 他治好几千人,现在世界闻名,人非常慈悲。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421集
净空法师:【一切法无我,体是无为,相用是有为】《百法明门论》 净空法师:【一切法无我,体是无为,相用是有为】 《百法明门论》在总纲领上写一句话,提出:一切法无我。百法,把一切法归纳成一百法,清楚明白了,里头没有我。 我有二种,无人我,也无法我。大乘从这里入门,《百法》是法相入门,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 有为法分为四大类,心法讲八识,心所法是讲心理作用,有五十一法。色法是物质现象,有十一个,五根六尘,眼耳鼻舌身(及色声香味触法),是物质现象。 六识,属于心,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属于心法。五根是色法,意(根)不属于色法。六尘,是色声香触味法,(意根)对法尘,有心法,也有色法。 还有二十四个不相应,不相应是抽象概念,不属于心,也不属于心所,也不是色法。譬如空间、时间,不能说没有,包括在不相应行法里,抽象概念不是真的。剩下六个,是无为法。 所以有为法九十四个。有为是什么?有生有灭,只要有生灭现象都称作有为法。没有生灭现象就不能说有为,并在无为法,像虚空,没有看到它生灭,属于无为。 其实真正无为只有一个,真如无为。其他五个无为法,因为有为里没有有为的现象,我们可以说是相似无为,不是真的无为,真的无为只有真如,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诸法实相。 所以体是无为,相用是有为。《百法》首先教我们,学大乘基本的概念。一切法都是从这一百法扩展,变成遍法界虚空界,百法是总纲领,说明一切法的真相。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111集
净空法师:【从小看父母尊重祖父母,小孩就会模仿学习】古时候, 净空法师:【从小看父母尊重祖父母,小孩就会模仿学习】 古时候,恭敬心从哪里生?从孝顺父母生。 现在人不孝,根本不懂为什么要孝顺父母,能把父母看作朋友就不错了,多少子女把父母看作冤家对头。管他,干涉他的自由,非常不满意。不管他,父母又不忍心。管不了,不听话。 中国古时候大家庭,古人有智慧,今人比不上。大家庭,小孩从出生就要学恭敬,如果大家不尊重,家就不像家,家破人亡。 所以家礼比什么都重要,小孩一出生就看到所有人都规规矩矩,都懂得尊重老人,从小看到,他就学到了。 《弟子规》是中国家庭共同学习的一部经典。怎么学?要做,一生都要做到,从小到老都守规矩,就是轨则义边。 小孩出生,睁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就在模仿学习。父母对祖父母怎样奉侍,他都看到了,将来长大也一样孝敬他的父母,是这么来的。 上学,把对父母那一分恭敬转移到老师身上。父母在儿女面前,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礼,那是教小孩尊师重道,不是口头上教,做给你看。 小孩一看,爸爸、妈妈对老师三跪九叩首,还能不尊重吗?还能不听话吗?不需要多教,一次表演就够了,一生不会忘记。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26集
净空法师:【佛有他心通,众生信佛全知道】《弥陀疏钞》曰:清凉 净空法师:【佛有他心通,众生信佛全知道】 《弥陀疏钞》曰:清凉大师云,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这是莲池大师在《疏钞》里,引用清凉大师一段话。 参考数据从《莲宗宝鉴》节录。大行和尚宗崇念佛,《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信卷第五》,把出处说出来。 「大行和尚遣念佛人」,就是教导念佛人。「心唯信佛」,这一句很重要,心要真信。真信佛,佛知道,佛有他心通,六通在如来果地上达到究竟圆满。 究竟圆满是什么意思?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心里起念头,佛知道,口里言语,佛知道,做些什么,佛也知道,佛没有不知道的。 范围,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空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又何况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那就完全错了,是自己不知道。不但佛菩萨知道,实际上一切众生没有不知道的,(只)是迷失本性,(暂时)不(觉)。 这桩事情,佛经说得很清楚,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科学研究念头奥秘,念力能量不可思议,愈来愈多,变成很时髦。 自从物质谜底揭穿后,新兴科学起来了。物质是什么?量子力学家的答案是,宇宙之间根本就没有物质,物质是(念头波动产生的幻相)。 物质从哪里来?从念头生的。佛法讲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就是物质现象。佛在三千年前早就说过,境随心转,境是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随念头转,念头是主宰,怎么想,物质环境就怎么变。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421集
净空法师:【障道是增上缘,修行如法就通过】魔王外道扰乱,让修 净空法师:【障道是增上缘,修行如法就通过】 魔王外道扰乱,让修行人不能证得佛果,方法或理论,在这里做障碍,佛都知道前因后果,能不能制止?佛也不能制止。什么原因?就像《华严经》所说的无量因缘。 实际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佛在大小乘经都说,真听明白,真听懂了,自然就顺利通过。 障道都是增上缘,逆境、恶人来考验,看看我们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定力通过。 魔也能变化善人,做护法,非常热心护持你,生不生贪爱之心?如果生贪爱,你也完了,也堕落了。 这个魔法,比正面用不善方法更可怕。因为遇到逆境、恶缘,你警觉性高,遇到顺境善缘,你完全不知道,久久就出问题了。 时间长,根已经扎下去,这时候怎么办?审时度势,一要问自己,一要看众生有没有福。 众生有福,自己有德行,魔障不住,魔也不敢障。自己没有德,众生没有福,魔得其便,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都能够利用。 中国老祖宗一句话,说得非常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确确实实不在外面,在里面。 顺境、善缘不生贪恋,身心端正,大公无私,念念为正法久住,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魔不障道,魔对你也佩服,魔变成护法。 释迦牟尼佛在世,都表演了。我们自己衰了,修行不如法,社会风气坏,佛弟子也随着风气渐渐变质,这时候魔王外道可大行其道,甚至将佛法灭绝。 我们看得清楚,学佛六十年,走过很多地方,什么境界都遇到。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101集
净空法师:【永远保持童真,无忧无虑,就不容易老化】细心观察这 净空法师:【永远保持童真,无忧无虑,就不容易老化】 细心观察这个身,外面五官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经脉联络着,血液循环,周而复始,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一天中断,这多妙! 科学家告诉我们,估计人体总共是五十兆个细胞组成的。细胞从哪来?细胞生灭,新陈代谢,七年是一个周期。现在身体所有细胞,七年前旧的,一个都没有了,全是新的,再过七年又换一批。 新的不如旧的,怎么回事?应当新的愈来愈好,为什么愈换愈坏?换成一些老化细胞,换成一些带着病毒的细胞,这是什么道理?如果细胞愈换愈新,不就是年年十八吗?人不就不老了吗? 转变都是心在主宰,境随心转。想一想,十八岁跟二十八岁比,是十八岁时心地纯洁,还是二十八岁心地纯洁?人经历愈多就愈不纯洁,愈复杂,所以(细胞)愈换愈坏。 如果心地永远保持童真,一点杂念、恶念都没有,到老还是童年。古人讲童颜鹤发,头发白了,但是身体跟童子一样。什么原因?他没有改变,永远保持童年,那样单纯,那样洁净,道理在此地。 心地愈干净,愈单纯,就愈年轻,不复杂。最怕的是自私自利,忧患很多,顾虑很多。中国古语说:忧能使人老。 人怎么老化?忧虑太多了,就迅速老化,无忧无虑,就不容易看到老化。没有忧虑,没有担心的事情,也没有提防的事情,天下本无事。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5集
净空法师:【信观音菩萨,常念阿弥陀佛,老实决定灵验】海贤法师 净空法师:【信观音菩萨,常念阿弥陀佛,老实决定灵验】 海贤法师没有出家之前,他二十岁出家,十八岁那年,他的腿害了个毒疮,母亲找医生求药,都治不好。 虽然年纪小,他明白了,这个病是冤业病。古人所谓妙药难医冤孽症,所以他放下医疗,跟妈妈讲,不要找医生,不要再为他找药。 听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放下万缘,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念了一个多月,这个病自然好了。 我看到这一段,想到修.蓝博士,念力,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病就治好了。 许多人生了重病,念观音菩萨,为什么治不好?他的心不真诚,不专一,不诚不敬,希望侥幸,这个不可能。 你说是观音菩萨治好,对,没错,你用他的方法,实际上是自己的清净心,自己真诚恭敬没有杂念,这样才好的。 有理有事,理事搞明白,你就一点都不怀疑,真正相信,可以远离一切医疗,自己得什么样的病,都能治好。 大乘经常说,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就是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什么病都能治。 观世音菩萨能治的,难道阿弥陀佛不能治吗?阿弥陀佛既然能治,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本经教我们,遇到急难恐怖,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菩萨会帮助我们化解? 因为(民俗)信观世音菩萨的人多,有这个习惯。世尊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就老实念观音菩萨,不必改。 于是我们知道,常念阿弥陀佛,就不必改念观音,一直阿弥陀佛念下去,决定灵验,产生效果。总在信心坚定不移,就产生不思议的效果。 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11集
净空法师:【深心清净,不染利养,是菩提核心】「深心清净,不染 净空法师:【深心清净,不染利养,是菩提核心】 「深心清净,不染利养」。什么叫清净心?利养就是染污,还有名闻利养,不清净,远离名闻利养,清净心就能现前。 世尊当年在世示范,全部财产就是三衣一钵,印度热带地区,三衣一钵够了,树下一宿,日中一食。 每天托钵,所以僧团栖息处所,不能离都市太远,一般是三里路,乞食方便。雨季就结夏安居,每年雨季三个月不(托钵),由在家弟子(定点供养),这是应该接受的。 今天社会过分重视利养,坚固执着,贪而无厌,不能惠施,于是福报就享尽了。阿赖耶里还有不善的习气种子,遇到缘会起现行,那个现行就是灾难。灾难怎么来?不是无缘无故,有原因。 真正修行非常重要,深心清净,是菩提心的核心,体是真诚,自受用就是这一句,经论都是这个说法。 《观经》讲菩提心,体是至诚心,自受用是深心,他受用是回向发愿心。《起信论》讲菩提心,心体是直心,自受用也是深心,他受用是大悲心。 经论合起来看,意思更清楚。真诚就是直心,直心就是真诚,直,没有委曲,这是真诚的意思。 深心相同,就是不染利养。祖师大德说,好善好德,这个心是深心。清净,不染利养,是善德之上者,最殊胜的。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160集
净空法师:【心平气和,忍辱功德生信悟】心平气和,忍辱功德就现 净空法师:【心平气和,忍辱功德生信悟】 心平气和,忍辱功德就现前了。心没有贪瞋痴慢,清净平等,生智慧不生烦恼。忍辱是三昧的前方便,不能忍怎么得三昧?三昧,简单说就是制心一处。 修忍辱波罗蜜,一举一得算不错,最好是一举多得。我们把心止在阿弥陀佛上,再不能忍的事情,合掌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事就没有了,化解了,忍辱就圆满了。 样样放得下,忍辱才能成就,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连寿命都不求,还有什么不能忍? 学佛这么多年,别的东西没有得到,诸法实相看破一些,真正明白佛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从念头生,念是心理,物质是假的,念头也是假的,清净心一念不生,起一念叫无始无明,也叫根本无明。 所以佛教我们,不起心不动念,真心现前,真(性)什么都没有,(现)所有相皆是虚妄,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虚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这个道理深,很难懂,世尊二十二年讲《般若》,有多少人开悟?肯定不是全体,释迦如来当年法会真正开悟,有十分之一,就相当不得了。 于念佛法门当中开悟,是什么?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下定决心(生净土),这就开悟了。 而今而后杂心闲话统统放下,一句弥陀念念相继,决定往生,这是净宗大彻大悟,决定得生。 对世间没有留恋,就像再来人一样。再来人,到极乐世界再回来,干什么?回来帮助众生觉悟,自己一点都不迷惑。 自己真正做出极乐世界人的样子,就能够接引很多有缘众生,做给他看,忍辱当中生决定心。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160集
净空法师:【我对老师的诚敬,顶多是百分之三十】时时刻刻抓住宝 净空法师:【我对老师的诚敬,顶多是百分之三十】 时时刻刻抓住宝贵光阴,提升自己,认真学习。经一定要多听,不要听杂,不要听乱,就是一部经,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只有真实智慧,真正善根的人懂得,一般人不懂,所以学佛的人很多,真正成就的人不多。 我讲过很多次,我也不是真正老实人,我对老师的诚敬顶多是百分之三十,在古时候不及格,但是今天有百分之三十恭敬心的人没有了,所以我就被选中。 在过去旧社会,我不会被选中,会淘汰掉,为什么?人家对老师恭敬心至少有六、七十分,我三十分怎么可以?现在人十分都没有,难得有个三分、五分就不错了。 我虽然遵守老师教诲,自己还打折扣,没有完全做到。老师教我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没做,只做到什么? 学习时一门功课,就是一部经论,确实学这个课程当中,我不看其他东西,是一门深入,但是这部东西学完,也会另外找一部东西来学。 我这一生当中学了几十部,所以没有得三昧,没有开悟,现在老了后悔,后悔来不及了。如果六十年专门讲一部经,专门学一部经,现在还得了,历代祖师,我就不比他们差了。 真正搞一部会得三昧,会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可惜我没做到,客观因素是我没有一个固定住所,到处流浪。 流浪总得随众生意思,他们想听什么经,我就讲什么经,学习什么经,随众生不是随自己,没有那么大福报。如果一个地方安居,吃住不成问题,我决定学一样,不会学两样。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40集
净空法师:【好事不如无事,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今天念 净空法师:【好事不如无事,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今天念佛没有至诚心,问题在这个地方,我们对净宗,说老实话,是半信半疑,没有把它当作真实大事,念佛心还夹杂杂念,对世缘没有真正放下。 真正放下是什么态度?随他去,管这个干什么!大乘教,祖师大德说,好事不如无事。 唐朝庞居士,庞蕴,佛门大德,家里富有,学佛了,家财收集起来装在一条大船上,大船划到江中心,船底打个洞,沉下去了。 别人就问他,你这么多钱财,为什么不多做一些好事?他说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整个家财付之东(流),就为一句话留给后人,这句话比那一船金银财宝还值钱。人到无事,至心就现前,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一船财宝消不了。 愿文句句字字都要留意,不能轻易放过。至心信乐,这样的心态念佛才管用。 至心是真诚到极处,一丝毫虚假都没有。至心信,至心喜欢,乐是爱好,爱好极乐世界,喜欢极乐世界,这个世间,连身体,依报所有全放下,不再放在心上,叫至心信乐。 这样念佛,令声不绝,功德就具足,这个功德念念都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佛来接引,决定往生。所说十念,直是持名念佛,决定不怀疑。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160集
净空法师:【法身菩萨能同时现观音、地藏、鬼神、无量身】过去李 净空法师:【法身菩萨能同时现观音、地藏、鬼神、无量身】 过去李老师常说,灵魂这个名词有问题,为什么?它不灵,它灵,能到**道投胎吗?不可能。它要是灵,怎么会到地狱?怎么会到饿鬼道?所以佛法讲迷魂,是对的,它迷而不觉。 中国《易经》讲得好,李老师很赞叹,游魂为变,精气为物。游魂是什么?它动荡,非常不稳定,而且速度非常快。(例如)附体,他们没有身体,灵魂速度很快。 我们一想他,马上就来,不管是几千里路,念头一动,(相应)他就来了。你请他们吃饭,供养他们,这里一请,他就到了,速度太快了,他没有障碍。游魂为变,这个游字,用得好。 如果见性,就是性德起作用,在十法界可以同时现无量身,像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同一个时间,一千处、一万处、无数处有感,同时能应,应现种种不同身,因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因地无量劫来,在六道生生世世跟多少众生结过缘,缘里有善缘、恶缘。只要是有缘众生,就格外亲切,他遇困难时,起心动念求佛菩萨帮助,这个信息立刻就收到。 他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就现观世音菩萨,他求地藏菩萨,就现地藏菩萨,他求鬼神,也能现鬼神身,随他的愿。 法身菩萨有能力,阿罗汉、辟支佛都有,范围没这么大。法身菩萨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现身,随心应量,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真的不是假的。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44集
净空法师:【我不照顾自己,一生靠佛菩萨加持】一生靠佛菩萨加持 净空法师:【我不照顾自己,一生靠佛菩萨加持】 一生靠佛菩萨加持。早年章嘉大师教我,自己只要真正发心,将身心奉献给佛菩萨,一生都是佛菩萨照顾,我就放心了。 一生没有为自己想过,我为自己想,佛菩萨就不照顾了,护法神也不照顾了。为什么?你会照顾自己,他就省事了。 我不照顾自己,他就一定要照顾,不照顾不行。我听大师教训的话很欢喜,这一生自己不操心了。 念念在佛法,有缘可以团结宗教,真正明了宗教教育重要,宗教教育可以化解社会冲突,可以化解地球灾难,可以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谐,念念念这些。 天天不离经教,一有时间读圣贤书,学经律论。世法放下了,没有时间涉及,电影、电视、报章杂志完全拒绝了。 现在手机都不要,以前还要一个,跟外头人联络,现在年岁大,不联络了,没事,天天念佛。你们要想我的话,念佛就可以了。 念佛重要!念佛是第一桩好事,没有比这个更好。你要问我学佛六十多年,得到什么?我得到就是阿弥陀佛,终于明白这句佛号的意思。佛号不可思议,我明白了,所以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 身外事情随缘,对正法久住有帮助,对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有帮助,这是第一个条件,可以做。 第二个条件,我有没有能力做?我做这桩事情有没有障碍?如果有能力做,可以做。如果有障碍,可以不必做,没有障碍很顺利,行,可以做。 随缘而不攀缘,这个路子才走得正,走得稳,不偏不邪。至于外人批评,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时代民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我们在这里面修忍辱波罗蜜,决定不能跟人结冤仇,学吃亏,学忍让。 古人讲,吃亏是福,难得胡涂,非常有道理,这是古大德成功经验之谈,都是我们重要的学处。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101集
净空法师:【念佛没杂念,净念与净土感应道交】我们往生净土真正 净空法师:【念佛没杂念,净念与净土感应道交】 我们往生净土真正的道理,就是心净则佛土净。用什么方法把心净下来?用念佛的方法。 第一个阶段是把清净心念出来,只有一句佛号,有杂念了,赶快佛号提起来。第一个念头是杂念,第二个念头是佛念,把杂念放弃了,这叫真念佛,会念佛。 就是用这一句(正)念,取代所有杂念、妄念。因为杂念、妄念断不掉,我们没有禅定功夫,就用这个方法,用一念除一切念,这是第一步功夫。 一切妄念没有了,念佛功夫成一片,里头没有杂念,这是念佛三昧最初阶段,在佛法里叫做功夫成片。 有这个效果时,往生就有把握了,我只有佛念,没有杂念。说实在话,想什么时候往生都可以去,还有寿命,不要了,想早一点去,真行,阿弥陀佛就来接你,因为相应。 有杂念就不相应,你念,佛不来,没有杂念,你念,佛就来。净与净起感应道交,净与杂不起感应道交。 不管是杂念、净念,佛都知道,净念他来,杂念不来。为什么?你还有业障,还有习气,还有烦恼,必须在那里折磨。 到净念时,你的业障、烦恼可以放下了,他真帮助你,接引到极乐世界。道理搞清楚,一点都不怀疑,才知道这是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搞别的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搞错了。 这么单纯,这么简单,才是无上的妙法。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153集
净空法师:【没开悟之前,用至诚感通佛法智慧】我讲(经),你们 净空法师:【没开悟之前,用至诚感通佛法智慧】 我讲(经),你们统统记录下来,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这是真的。讲完之后,你问我讲些什么,我完全不知道。现在录音,得把录音拿来自己听听,否则的话,我不知道。真的,不落痕迹。 东西是活的,不是死的,活活泼泼,字字句句含无量义。无论对什么众生,什么样的时节因缘,讲起来一样通顺,毫无障碍,让人听得都生欢喜心。这是李老师教的,全凭感应。 没有开悟之前,要求感应。用什么感?用诚敬,要诚敬到极处,用至诚感通,这是老师教我的秘诀。不是至诚心,就不能感通,你所学的是知识,不是智能。 所以学贵有恒,学贵遍数多。古人提出,这是真话,是经验之谈,是真理,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要有妄想,一遍一遍读去,读一千遍之后心定了,自然明白。 那你讲的时候,叫善巧方便,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无一不自在。基础是知足,关键是放下,放下言说相、文字相,名字相就是名词术语,都不能执着,放下心缘相,不能用我的心去想这什么意思,不可以,没有意思。 恭恭敬敬读,恭恭敬敬听,会入定,会开悟。佛法的教学方法跟世间不一样,用世间这套东西把佛法变质了,变成一种学术,变成佛经哲学来教了。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82集
淨空法師:【苦樂憂喜,反求諸己,很容易化解】每天所遭遇的苦樂 淨空法師:【苦樂憂喜,反求諸己,很容易化解】 每天所遭遇的苦樂憂喜,統統是自作自受,決定不能怨天尤人。為什麼?是從心想生,自己的心想。別人有別人的心想,自己有自己的心想,他心想不善,想加給我,不接受,沒事。 我要接受,不叫自生煩惱嗎?何必接受。所以自己負責任,不能怪別人,好事、壞事都不可以怪別人,自己苦樂憂喜,跟別人根本不相關。 老祖宗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特別在苦難時,要反省,找到原因,自己造的因,從這個地方化解很容易。要到對方、外面去找化解,永遠找不到。 國際和平會議解決不了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不知道向內反省,全都(指向)別人,不能解決問題。我參加十幾次,現在年歲大了,不參加了,深深知道他們不能解決問題。 用佛法,用孔孟學說,孔孟學說只有四個字,仁義忠恕,這四個字就能解決問題。仁是愛人,這是最重要的核心觀念,一定要愛人如己,用這種心態。 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求合情、合法、合理,情理法面面顧到。忠,是待人接物的心不偏不邪,沒有偏心,沒有邪念,用真心。恕,做什麼壞事都要原諒他,不要責備,不要追究。 為什麼做壞事?為什麼起惡念?因為沒有人教他。沒有人教,不會做壞事,那是聖人,佛菩薩再來,不是凡人。 凡人決定會做錯事,決定會幹壞事,六根接觸境界都在誘惑他,魔王波旬誘惑他趕快做壞事,多多做壞事,魔在那裡接引。明白道理,不能怪罪任何一個人,要原諒,勸他回頭學聖賢教育,這就對了。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188集
净空法师:【真正学佛,从经教学起,帮助看破】真正学佛的人太少 净空法师:【真正学佛,从经教学起,帮助看破】 真正学佛的人太少了,佛从哪里学起?从经教学起。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如果不必从经教学起,为什么讲四十九年?经教是什么?就是帮助我们看破,真正看破,后头是修行。 修行,佛就不必说了,为什么?你全都明白了。佛只帮助你看破,放下是自己的事情,他不能帮助你。他讲得很清楚,三大类烦恼,(见思、尘沙、无明)统统放下,就成佛,你跟他一样。 你知道了,没有办法放下,那还得继续搞六道轮回,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了。这一生遇到净(土)法门,能够往生(极乐)净土,我们的放下就圆满了。 但是要晓得,绝对不是这一生才遇到,过去不知道经历多少生、多少世学习,都没有放下,没有真搞清楚,没有下定决心。 所以经上说,能信能愿,念佛往生的人,过去生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得无量诸佛如来加持,才会信,才愿意到极乐世界,才肯念佛。 这是把底牌掀出来,原来如此,不是一世、二世。十世行善,中国古人说,家里十世积德行善,能出一个尚书,就是今天的部长,能出一个做大官的人物。 能发大财,做大官,十世,五世、六世,大概做个县市长,一世、二世,大概做个村长、里长。统统都有因,没有因,没有你的分。做大官,发大财,都是前世积功累德。 但是最重要是觉悟。觉悟什么?有机会不堕落,有机会超越六道。行善积德不容易超越,他对世法留恋,心不开明。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08集
净空法师:【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全都建立在爱心上】诸佛如来, 净空法师:【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全都建立在爱心上】 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全都是建立在爱心上。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强调,真正去做,学着爱人爱物,爱花草树木,爱山河大地,爱一切众生,什么样的怨亲都会化解。 《会疏》曰:拔苦为悲。拔苦是救苦,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悲心,怜悯心。真实平等之悲,故谓大悲。真的悲心,平等悲心,叫大悲。 《涅盘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怎么成佛?他有慈悲心。 中国古时候,读书人向佛门大德请教,什么是佛法?佛门大德告诉他: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慈悲、方便代表全部佛法,做不到是搞佛学,不是学佛,学佛要从这个地方落实。 真正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不学都做到。没学过,但是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所做完全相应,一点都没违背,这是性德。 古人教诲清净心,现在人所讲免疫力,清净心是最高的免疫力,不会受到细菌侵犯。慈悲心是化毒,什么剧毒,慈悲都化解。 我们保养身体,慈悲二字妙极了,有了慈悲,药物不(一定)要,慈能解毒,悲能免疫,身心自然健康。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99集
净空法师:【听经目的,加强自己的信愿】「福慧始闻第四十七」说 净空法师:【听经目的,加强自己的信愿】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说:如来深广智慧海,唯佛与佛乃能知,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只有佛能够知道,证明。 这部经绝待圆融,一乘当中的一乘,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实在不可思议。佛说这部经,是从自性自自然然流露出来,妙不可言。 思是意业,议是口业。意思是佛讲这部经,不像凡夫通过思考,佛也没有通过研究议论,大定之中自自然然流露,这叫称性。 这部经不可思议,我们也有不可思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读这部经,学习这部经,演说这部经,听这部经,就跟自性奥秘相应,你才能懂。 如果有分别执着,决定听不懂,看不懂。想一下应该会懂,愈想愈糟糕,想落在第六意识,落在妄想里。通过思考就落到心意识,那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正开悟,开悟不用心意识,真不容易。 经听懂,听不懂,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听的过程,真正建立信心。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真有,相信真正有阿弥陀佛,相信真想去,决定去得成。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就成功,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读经、听经,真正目的,加强信心,能听懂很好,可以帮助提升境界,听不懂,加强自己的信愿,决定往生。得阿弥陀佛加持,就什么都懂了。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14集
净空法师:【爱放光,遍照宇宙,极乐世界全修普贤行】《华严经》 净空法师:【爱放光,遍照宇宙,极乐世界全修普贤行】 《华严经》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十愿就不能成佛。普贤行愿是大菩萨必修课,这个功课心量大,境界高,凡夫达不到,但是一定要理解,努力向这个目标提升。 为什么?极乐世界是普贤世界,极乐世界没有不修普贤行。换句话说,普贤大士的修行方法,完全落实在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全看到了,各各都在修。 我们不能没有普贤心,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心量要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自己一体,这是普贤心。 我们把身体比作整个宇宙,一个人,比作身体里的一个细胞。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体大概有多少细胞?五十兆个细胞。如果每个细胞都认为,我这个细胞是我,别的细胞不是我,这个认识错误了。 整个身体五十兆细胞,每个细胞都是我。从这个比例再扩大,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自己一体。 然后晓得,神的爱,圣人的爱,真主的爱,佛的爱,中国古圣先贤的爱,我们概念里没有。那叫真爱,对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真诚、平等、无私的亲爱。 神的爱,我们有没有?每个人都有,发不出来。为什么?有障碍。什么障碍?自私自利障碍,把本来那么大的爱,纯真的爱,变得很小很小,只爱这一身。好像全身五十兆细胞,只爱一个细胞,其他都不爱,这还活得成吗? 大乘佛法高明,整个宇宙一体观,比一家亲得多。一家有几个人,它完全变成自己。佛法叫法身,(证显)万法(的)法(体),整个宇宙跟我一体。 这个爱放光,遍照宇宙,没有一样不爱。这个人是最健康,最幸福的人,怎么会有病?没有听说神生病了,圣人生病,佛菩萨生病,没听说过。《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真的不是假的。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295集
净空法师:【法喜充满,极乐跟娑婆没有差别】如何忆念弥陀?如何 净空法师:【法喜充满,极乐跟娑婆没有差别】 如何忆念弥陀?如何忆念极乐世界?都在经本里。我们每天想经本上这些教训,经本上所讲的理事真相,都属于正念。 正念有好处,帮助你断除疑惑,断疑生信,断疑开智慧,让你的信心、愿心天天增长,在修行功夫上法喜充满。 真正契入境界,虽然生在这个环境,依然是清净无染,无异于极乐世界,你有能力不受六尘境界干扰。像宗门大德开悟时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所有境界,善、不善都不放在心上,心地确实是清净心、平等心,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句话重要,放在心上就错了。 这个人于我有怨,那个人于我有恩,都不是真的。六道轮回是假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讲到最后,连实报庄严土都不是真的。 真的只有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是什么?自性。所以修行成佛,回归自性。我们迷了自性,转了一个大圈,最后回归自性。 这个大圈是一场大梦,回归自性是梦醒了,梦(境)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道理搞通,才真正能得法喜,真正慈悲心生出来,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前几年我们常常说,跟不同宗教往来,慈悲遍法界,善意满人间。这个生活多快乐,不就是极乐世界。 极乐跟娑婆没有差别,就在你的念头,念头真的转过来,娑婆无异极乐,念头转不过来,极乐世界去不了,没分。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70集
净空法师:【境随心转,染污化成清净】联合国成立到今天,教科文 净空法师:【境随心转,染污化成清净】 联合国成立到今天,教科文主要宗旨就是消弭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我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第一次就提出来,不可以用消弭这个词,因为这个概念永远没有办法把冲突消除。为什么?对立。 东方人的精神文化用化解,不是消弭,消弭不了的。医学上,西方人是消毒,要把毒消灭掉,中国人,解毒,把它解开,自然化解,用心不一样。 中国人对付敌人,都有爱在里头,把它消除、灭掉,怨恨在里头。怨恨心不能解决问题,留着遗毒,后头还有回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解决问题,先要把自己有毒的念头统统清除干净,才能够从事国际纠纷调停工作。 自己有成见,还有对错,不行。不管哪个对,哪个错,不要把它放在第一。把仁慈的心放在第一,怜悯心,同情心,爱心,放第一,希望大家都洗刷干净。 爱心是真的,是本有,不是外来,那是性德。用这个心,无论什么问题都化解了。佛菩萨以什么方法和天下,普度众生?就是那一点爱心。 这个心的基础就是一体,生佛不二。不说佛生,说生佛,这是对众生尊敬,众生跟佛不二,自己谦虚,尊重别人。经典用这些文字,我们要细心体会,认真学习,变成自己的思想、理念、行为。 这真受用,身心舒畅,身心健康,纵然偶尔感一点风寒,很快就能恢复。心清净,没有染污,染污到我心里就化成清净,这个境界就是境随心转。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295集
净空法师:【清除善恶记忆,心一片清净】断除诸见烦恼,见就是五 净空法师:【清除善恶记忆,心一片清净】 断除诸见烦恼,见就是五种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叫诸见。 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些要断除,常常有,一发觉,赶快就放下,什么时候发觉什么时候就除掉,除就是放下。 修.蓝博士来看我,提到治病方法,他很会用除觉分。他说对自己最重要的,把记忆清除掉,记忆不是好东西。 这是真的,每回味一次,又造一次业,无论善事、恶事,只要回想一遍,就造一遍。 清除是正确的,没有这些记忆,心,一片清净,什么都没有,替人治病,真管用。 治病理论,跟佛经讲的完全一样,他就是非常懂得用除觉分,用舍觉分,这二个他用得好。 要断除,要舍离,一般讲放下,二个字都是说彻底放下。中国人讲心,把自己的良心去装乱七八糟的肮脏东西,这个人愚痴,没有智慧。有智慧,怎么可能把良心当作别人的垃圾桶,专门收垃圾。 不但恶的东西不接受,不把它放在心上,善的也不要放在心上。为什么?恶的是三恶道,善的是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 懂道理才晓得,佛教诲用意之深。佛教我们心里只有什么?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除这之外都没有。断恶,不要把断恶放在心上,修善,也不要把修善放在心上。 断恶修善要做,放在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放,这才能成就,这样念佛叫会念。 该放下的不放下,最后都成了障碍,临命终时业障现前去不了,太多太多了。 尤其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势,很不容易放下,退休聊天聊什么?都聊过去得意的事情,或者冤枉的事情,都想这些。 每想一遍,说一遍,就又造一遍业,天天造业,不知道念佛,多可惜。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70集
净空法师:【念佛人遇到困难,不会想观音菩萨】盖弥陀名号正是真 净空法师:【念佛人遇到困难,不会想观音菩萨】 盖弥陀名号正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亦复不可思议。 这几句话比什么都重要,你要不要念佛?这一天你念了几多佛?真正清楚明白,二十四小时里一秒钟也不肯空过,真念佛人。 宋朝莹珂法师念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他怎么念?一分一秒都不敢空过。所以《弥陀经》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莹珂是出家人,破戒比丘,恶习气非常重,五欲六尘一诱惑就造孽。 他自己知道,造了地狱业,如果不能往生,肯定在无间地狱。他害怕,想到地狱苦就拼命念佛,三天三夜不吃饭不睡觉,把阿弥陀佛念来。 如果遇到困难,遇到恐怖,佛告诉我们,不必惊慌,急难时放下万缘,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菩萨会现前,把灾难化解。 这是世尊无尽的慈悲,在无量寿会透出这个信息,要记住,要会用。 这个话,我相信不是对念佛人说的,是对一般大众。为什么?如果是修净土的人,遇到困难一定会想到阿弥陀佛,天天念阿弥陀佛,不会想到观世音菩萨。 念阿弥陀佛有没有效?当然有效。如果还有寿命不要了,放下了,阿弥陀佛就带你到极乐世界去,这叫生死自在。寿命可以要,可以不要。 那还要寿命,希望寿命再延长?行,延长不是享福,是跟诸佛菩萨一样,到这个世间代众生苦。 佛也能帮助你,怎么帮?寿命到了再延寿,要知道,延寿不是享福,是代众生苦。肯不肯干?肯干,佛菩萨会帮助,满你的慈悲大愿。 本文节录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609集
净空法师:【清净平等是福,觉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神通光明是智 净空法师:【清净平等是福,觉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 神通光明是智慧,是福德,智福相辅相成。古人所谓福至心灵,福报现前,智慧开了,心就灵了,反过来,心灵了,福就到了。 大乘佛法里,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就是福至,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就是心灵。 大乘是福德跟智慧,这二位上首代表,在圣众当中,智慧第一,慈悲第一,特别重行门,观音就排在前面,慈悲要依智慧,否则慈悲会出乱子。 祖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慈悲,有方便,没有智慧,那不是一桩好事情,一定要有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二个因缘,因缘所生法,体是一个,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不是从外头来。 什么样的缘,智慧才能现前?一个是善根福德,有深厚善根,有大福德,这种因缘自性般若会现前。 另外,没有这种善根福德,那就是求学,闻法。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是启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慢慢从经教把事实真相明白了,明白你才肯放下,放下智慧就现前。 本有智慧,为什么不现前?有障碍,妄想分别执着,能够放下,智慧就开了。经教在在处处,以无尽善巧方便启发我们。 佛说这么多法门,原因是众生根性不一样,每个人开悟因缘不相同,所以必须宣说无量法门,契无量众生的根性,一契入智慧就现前。 我们今天学了不少,智慧为什么不现前?没有应用在实际生活上。分别执着放不下,贪瞋痴慢放不下,都以为身是真的,万事万物是真的。 《金刚经》讲得好,世出世间一切法是一合相,(觉照)一合相,妄想分别执着自然就没有了,清净平等觉就现前。清净平等是福,就是慈悲,觉是智慧。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378集
净空法师:【自己的灵性,就是阿弥陀佛的自性】为什么不能信?佛 净空法师:【自己的灵性,就是阿弥陀佛的自性】 为什么不能信?佛说得好,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加上自己烦恼习气很重,学了一辈子没有感应,不知道自己信心,夹杂多少妄想、杂念,从妄想、杂念又衍生出严重业障,这才是原因。 看到别的东西希奇,马上就相信,就接受了,妄想、杂念还没加进去,灵,真灵。学个二、三年之后,不灵了,为什么?妄想、杂念加进去了,道理就在此地。 念老说得好,外圣易信,己灵难明,己灵跟外圣要融合成一体,问题解决了。 今天讲信佛,信阿弥陀佛,信里头有问题,充满了妄想、杂念,怎么会灵?如果知道阿弥陀佛是自己,自己的灵性,就是阿弥陀佛的自性,不二,死心塌地,一丝毫怀疑都没有。 从什么地方看?念佛时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就是真信。一面念一面打妄想,还有杂念进来,自己要提高警觉,我对这个法门有问题。 问题从二方面来,一个是自己业障太重,没这么大的福分。佛介绍这个法门,说得很清楚,这个法门谁相信?有大智慧的人相信,我们没大智慧,有大福报的人相信,我们没福报。 《弥陀经》说的多善根就是大智慧,多福德就是大福报。善根、福德不是这一生修的,过去生生世世累积,听到就相信,不怀疑,就把自己放下,一切全靠阿弥陀佛。 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158集
净空法师:【性相近,习相远,心念能量无量无边】一切众生皆有佛 净空法师:【性相近,习相远,心念能量无量无边】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法平等,这是平等的基础,平等的理论。 佛法肯定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一体,对于一切万事万物,性相、理事、因果彻底明了,没有一样不清楚,这是真实慧。 要有好老师教,自己依教修行,才能成就真实慧,真实慧是自性本有,不是外头来的。 诸佛如来讲经教学,完全是帮助大家了解事实真相,(自己)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证得圆满。 大乘教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成佛,得到什么?什么也没有。为什么?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得到了,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是唯心净土,是自心本有,不是外来,所以无所得。 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切法心想生,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宇宙之间所有物质现象,统统是心想生,心念能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心念能量能生万法,这个要懂。你有真实智慧,看世间事,才看到圆满,看到真相,没有真实智慧看不到。 世间事无常,没有一定,千变万化。随什么变化?随众生念头变化。如果这个地区有圣贤教,愈变愈好,如果没有圣贤教,愈变就愈差。 《三字经》讲,性相近,习相远。圣贤教育是什么?是尽量把你拉近,从习性拉回来,回归本性,本性本善,习性不善。圣人做事没有私心,念念为大众,不是为自己。 本文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08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