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满闲庭✨ swt040204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49 粉丝数: 244 发帖数: 18,924 关注贴吧数: 83
36011就是矢量喷口,新原型机修改或因SERN矢量喷口技术还不成熟 现在有说法说36011不是矢量推力喷口而新原型机改为了二元矢量喷口,其实从36011的细节图上可以看出36011的已经是二元矢量喷口了。从36011侧视图可以看出来喷口上唇口肯定是可以偏转张开-收敛的,发动机下唇口和中间两个尾椎线条都不是连续的如果不是矢量喷口,那应该做成和YF23一样只有单边唇口可偏转的结构,那样更容易隐身YF23这个排气槽实际上属于机身而不是发动机的喷口,铺设了耐热的钛合金隔热瓦和引气冷却,它需要在发动机开加力时承受2500华氏度/1371℃高温,在超巡时承受1500华氏度/815℃高温,必然是比较重和复杂昂贵的。 另外可以从YF-23原型机的近距离高清大图上看到,YF23发动机舱下是整体一块大蒙皮,这块活动蒙皮没有延伸到唇口最尾部,且维护时才拆下,根本看不出36011那种发动机喷口下唇口和尾椎的缝隙YF-23的发动机维护时拆掉底部整体蒙皮,向下进出发动机。实际上YF-23的发动机舱维护口盖是这里~~综上所述,36011并不是YF-23那种下唇口对接机身排气槽的结构,它的发动机喷口下唇口实际上是可活动的非机身结构,之所以新原型机上没有采用这种喷口,可能原因有三个: 1.这种喷口的控制、散热等方面技术未成熟; 2.需要长时间耐受高温,金属隔热瓦和冷却装置增加许多死重,因为六代机超巡往往要超过2、3小时,这么长时间高温加热,不是用碳纤维什么的能搞定的,更不可能是一次性短寿命隔热瓦; 3.这种喷口可能造成了一定的推力损失,目前歼36要满足足够推力指标。
沈飞的无人战斗机设计论文 这篇《高机动变体飞机总体参数设计》是少有的讨论制空高机动无人机的论文,之前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可变V尾,进而引申到沈飞有人六代机上,事实证明最终并未选择可变V尾的设计,反而是里面关于单大推制空无人机的设计指标非常有借鉴意义到这里才点出是无人机的设计这个无人机的指标是在无尾布局时过载可达12g,这是远高于有人战斗机能达到的过载的,目前有人战斗机只能达到9g过载,而且持续时间仅有十余秒,无人机则不受飞行员承受能力限制,持续长时间高过载能击败任何一款有人战斗机,甚至能躲避多数导弹(导弹的发动机工作时间短,十几秒内抓不住目标就没力气了) 载荷能力是800kg,相当于4枚PL-15中距空空导弹的重量,这也符合单大推无人机的弹舱尺寸,虽然不如歼20和歼35多,但无人机有数量上的优势,不需要单机载弹量多。 另外里面还列出一个重点就是作战半径,无人战斗机在有亚音速和部分超音速巡航段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居然达到1600公里,也就是说纯亚音速作战半径可能达到2000公里,这和搭配六代机作战的需求是一致的为了满足如此大的作战半径,该无人机方案空重便达到9400kg,超过歼10,内油更是达到4.8吨,跟阵风一样,发动机是推力最大15.5吨的,大概率是某种涡扇10改型或者涡扇15改型,涡扇10推力可能没这么大,涡扇15则是耗油率可能稍高,4.8吨内油飞16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比较困难,也许是某种加大涵道比版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