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闲的女生 很闲的女生
关注数: 9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5,989 关注贴吧数: 109
文学产品远比制造业产品过剩,所以对文学别太较真,应注重生活。 就网络上看,中国目前算不错的文学作品数以亿计,并且每天以数万的数目增加,人们能看得了多少?相信中国四大名著,能看齐全的人都不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成为商品转化为与作者劳动所得等价的金钱更是少之有少。 中国制造业产生的过剩产品丰富了外面人的物质生活,但雷锋不是能长期做的,以做奴隶的身份去做雷锋,更是一种可悲。所以中国的经济会转型,方向当然是适应人们的生活。 现代的社会,儒家思想里很多道理会走向穷途末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样生活才有意义,现实的环境之下又能够支撑怎么样的生活。我们寻找的是在现实和理想中权衡的最佳结合点,文学或文字的最重要作用在于提供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渠道,从而凝聚出一些立足于现实的共识,进而形成文明的社会关系。 文学作品不应该是一件收藏品,虽然收藏品的价值可能无法估量,现在的一本不起眼的小说,可能在五十年之后得诺奖,但不对现实产生影响,时过境迁之物,除了为一些人谋财外,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一个每帖只发十多字的发帖者,或楼主,可能就是最好的文学家,他们的帖子,他们的楼,就提供了这样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渠道,某种程度上会凝聚一些共识,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使人们摆脱一些时代的困境和生存难题。 政治若想涉足文学,那么得从财政,从印钞机上拿出钱来支撑这种文学与现实的沟通和交流,仅把文学作为一种免费使用的政治工具,应该叫他们,lan~~~~.
天下是我们农民工的,谁也拿不起,也抢不走. 中国本身的实力,不需要去谈,只要看日美两国不到中国五分之一人口产生的实力可以预想一下.至于中国未来的路,即使发达国家肯卖身给中国,也养不起,而且也没有能力把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榨取廉价劳动力,所以中国的未来可以一目了然,一眼望到底,没有什么悬念. 中国还在不断付出廉价劳动力为发达国家大量制造产品,我这里不用卖,是因为这种付出很难收回来.民工的勤劳的成果有一部分变成了外储,当然大部分乌龙掉了.至于中国民工数十年出口累积的外储,据说是两万多亿美金,这只是个传说,具体真实数目可能很惊人,只需要看看民工的数量和数十年的勤劳不难推测.这么巨额的债,享用中国民工产品的国家是还不了的,所以这些国家和中国民工需要文明和智慧的沟通,在共同推动人类走向更文明的目标中化解这些心结.享用中国民工产品的国家必须认可中国民的勤劳和汗水,并有义务和责任改善中国民工的生存环境,使中国民工走向文明. 至于中国的官僚和政治制度,社会机构,甚至教育,你也牛不起来,中国民工社会数十年,无论是官僚机构,政治制度,还是教育,根本就无视民工社会的存在,更谈不上改善生存环境,更有甚之还在为自己的利益给民工添乱.应该知道,中国已经从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国家,工人也就是主流说的农民工是人民的主体,作为人民的主体,当然而且也必须有对社会和国家的话语权,政治制度,社会机构,教育都必须为适应民工社会而改变,而不是要作为人民的主体的民工去适应你的制度,官僚机构,教育.多霸道的权力都没有用的,抵挡不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无论是享受中国民工商品的国家也好,中国的政治制度,官僚机构,社会机构也好,都必须认可和正视作为中国人民主体的民工所作的贡献,也必须正视和认同中国民工在世界的与之贡献相等的地位,在两方平等对话沟通的基础上,推动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
理性的谈谈男人和女人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影响,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很难完美丽和善了.用基于儒家思想的道德来看待男女关系不是不好,而是行不通,即使推行,也只能务虚.但完全用思方的思想似乎在受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的中国社会来说,也不怎么可行,而且西方的思想也不见得就是好的.我们必须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 理性的角度来看,较适合用道家思想来看这个问题,要用道家的思想制造一种势,使男女的结合趋于稳定和美好.这就是说,要找到一些立足点,用这个立足点来构筑男女关系. 用外貌协会的观点,把男人和女人各两为两种,一种是长得普通甚至不好的,称之为吊丝男或吊丝女,另一种是美女和帅哥,在这四类人的结合中,美女和帅哥的结合最容易,但由于两者追求者很多,所以是不稳定的结合.吊丝女跟帅哥的结合,也较容易,但几乎都是几夜情之内的,是基于性的.吊丝男跟吊丝女结合也很难,这不仅是男人的问题,女人可能更偏爱男色.最后一种结合,吊丝男跟美女的结合,虽然不可能一见倾情,但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这是最好的结合,因为前者受女人关注很少,较有精力从事事业和创造有价值财富,而女人在帅哥男和金钱男和地位男之间选择时,会比较现实地选择后者.所以吊丝男跟美女的结合是一个稳定的立足点,这种体系一方面可以减少吊丝女的帅哥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消耗掉美女对社会的无序诱惑力,再一方面使一些老实的男人能有力为社会做事. 理性的说,只有确立吊丝男和美女结合的体系这一立足点,才有可能定位较好的男女关系社会秩序.这是很现实的东西.
对于工业,中国的老板们必须有智慧和一点点的良心. 谋取利益并不可怕,可怕的愚昧的害人害已.对于中国的工业,我非常了解.中国工业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工资本身,而是在于它的环境---刚性的环境,包括招工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 就招工而言,很多工厂都有很多没有意义的限制,比如学历限制,计生限制,年龄限制,甚至视力限制,工作经验限制......,总之搞得跟选美一样.这诸多的限制把要想找工的人排除在外,而合条件的人又几乎能进入同类的任何工作,所以有资金也有机会跳槽.这样打工的人就会分成两种,一种是被招工条件限制在外的,一种是时刻有机会跳槽的, 这种工作环境使工厂常常缺人,从而要强迫员工加班加点,这样就导致员工更容易逃离工厂. 还有就是有很多工作环境极差的,基本上没人会在其中呆得长久的,基本上很少工厂会改善,只是以加些工资来留人,结果当然是留不住的. 在年青劳动力逐渐减少的现实环境下,老板们必须有智慧地看清形势,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甚至还必须有义务改善工业社会.对现实社会和各自己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共同的利益. 中国三十多年的奴隶工厂,人们的愤怒也压制了很久,撕破脸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对资本主义工业贡献最大的国家,这个国家若不能让工业走向较文明的未来,就可能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墓地. 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工业老板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对工业社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提醒的是,黑帮都有黑帮的文化,黑帮头子都有黑帮头子的社会觉悟,你工业老板的觉悟在哪?三十多年的奴隶工厂,什么工会法律形同虚设,以刚性的生存胁迫这个大国几千年来最大的一群年轻人从事奴隶工作,也没有大的**和动乱,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也只有中国才会有这样好的事.
谈谈道德,希望能引起争论,争鸣. 1.道德的定义. 要谈道德,得首先弄清楚道德究竟是什么东西,必须给道德个定义.给道德作清晰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只能给个模糊的定义.一个对道德较适当的定义是,一种基于大多数人共识的行为规则.这个对道德的定义应该是比较适当的,儒家思想甚至中国历来的统治者看中道德也正是因为她是建立在大多数人共识的基础上的,因而在推行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得到人们的支持并受到最小的阻力.这可以看到,道德这个工具的确是非强大的统治工具,但同时也应该预感到,她也可能导致盲目的愚昧. 2.多数人的共识并非就是文明的,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愚昧的. 关于这点,例子多不胜数,我不想扯太远太多,只拿教育做例子.不可否认,尊师重教,到现在为止都是多数人而且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大多数人对教育的发展都持认可甚至赞扬的态度.现在的主流观点来看,谁要不尊重教师,谁就是不道德,谁反对质疑教育,谁就是支持文盲化,就是不道德的.但文明层次较高的少数精英能看到教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实面目,只有去质疑教育,质疑老师,才能改变教育走向负面的方向.这样来看,少数文明层次较高的精英就触犯了基于多数人共识的道德.如果社会用道德来做最强力统治工具,少数文明层次较高的精英就会成为道德的炮灰,多数愚昧的人民就能在道德的支撑下继续愚昧下去,教育现状无法改变. 3.在历史上,道德的推行导致的结果往往只是巩固统治地位的稳定,巩固社会秩序稳定,而并非让社会和人民走向文明. 封建礼教是道德统治的表现形式,实事求是的说,在古代,道德的推行是完全借助于封建礼教来实施的.凡是违反封建礼教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可否认,中国文化能千年绵延直今,基于多数人共识的道德统治功不可没,这也足以说明道德的确是非常好的统治工具.但同时,中国社会几千年都是一个弱肉强食,黑暗不堪的社会也是现实. 4.现在即使可以无视文明而只追求统治地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道德统治也难以像封建时代那样深入人民的推行. 首先,当道德的现实实施工具封建礼教被废除后,你借助什么推行道德?仅借助意识形态来推行?不可能.中国的马列主义推行了很久,从小孩开始熏陶,结果还是左耳进右耳出,成了空头口号.为什么马列主义思想不能像儒家的道德思想那样渗透进人们现实的生活之中呢?最大的原因是它没有实施这种思想的现实工具,它没有像实施道德统治工具那样的封建礼教,一种完全脱离人们生活的意识形态当然不可能像道德那样能借助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用到的封建礼教而完全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 封建礼教废除后,要推行道德统治,就只能借助于意识形态喊口号,号召人们学雷锋,但问题在于像学雷锋这样的事只是极少数好人才会去做的,也就是说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不相干.也就是不是们们主流生活之内的事.这样,道德就不可能借助于现实的有效工具来实施. 现代人基本上都受到了较高的教育,而且又是熏陶在对封建礼教抨击的文化之中.所以道德难以复兴封建礼教来推行.某校长不是推行过孝文化么,结果不得而知了. 5.现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难以让道德有施展的空间. 工业化城市社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非常快,并把人的行为套牢在资本主义生产线之上,人们很难有时间去做一些发扬道德的非功利的事,很多时候反而要越过道德来谋取生存.人们生活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已,在谋取生存和尊守道德之间作选择时基本都会选择前者. 6.在现代社会,多数人的共识也很常和多数人的现实行为相矛盾,这导致只能推行伪道德. 这个问题,现代男女关系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当然,多数人的共识当然是纯洁的男女关系,出轨,婚外情,婚外性行为当然被认为不合共识非道德的.但现实如何?是混乱不堪吧.这就是说,要推行男女关系的道德,也只能推行伪道德,只是信仰上的. 7.道德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若是古代,遵守道德要守孝三年,女方出轨要被浸猪笼.现在来看,这些道德文明吗?这几十年间中国社会变化很大,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但多数人的知识和意识形态却还停留在农业时代,这样由落后的知识和意识形态凝聚的共识而形态的道德观很多是愚昧的. 8.关于道德的问题,要谈用一本书也谈不完,所以谈到现在只想做个总结,我从来不反对道德,并且生活中很少有不道德的行为,而且也不看好不道德的人.这就像我尊重知识却会质疑教育,质疑教师一样. 最具智慧的道德是文明,当然文明也只能用道家思想的"道可道,非恒道"来定义.我希望能用文明来构造现代社会秩序,来构造社会等级. 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知识立足于现实的博弈所形成的文化,就能蕴育出文明.
觉得老一辈应该留下点能让后代人去尊敬的东西  老是指责后一辈的人不尊敬老一辈,不孝顺老一辈的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前提是老一辈的人要有值得让人去尊敬的东西.清点老一辈的成就,无非就是推动资本主义繁荣劳苦功高.除此之外别无任何贡献.但对资本主义贡献最大的还是年青人.撑着传统或道义的画皮挂头卖狗肉只会被人无视.  你要谈孝顺,那么你得找出一种文化,能让我们这一代成为老人时,还能被年青人孝顺.问题在于,当我们成为老人时,一个老年人口占多数,年青人占少数的社会,如何让少数人去孝顺去顺从多数人? 说起孝顺,是必须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的,这种基础是立足于社会结构上的,包括物质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上的社会结构.在物质的社会结构上,孝顺的基础是家庭,在城市社会,没有健康的社区结构,也就没有健康的家庭,也就不存在孝顺的基础.在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上,没有健康的男女关系,孝顺也没有立足之地.   觉得老一辈的人应该培养一定程度上的真诚,用传统道德做画皮而钻营功利的事不会换来年青人的尊敬.人老了,并非就可以超脱于社会,应该多反省自己,还可以有很大作为.   老年人要真正得到年青人的尊敬只能立足于文明的社会秩序.一种适合流氓无赖生存,适合小姐小三生存的社会,人家孝顺你,尊敬你,你也会不好意思.老想着退休金,养老金,有什么意义,难道用来***,用来买长生不老药?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