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闲的女生 很闲的女生
关注数: 9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5,989 关注贴吧数: 109
来写写2013的广东高考作文,我先来. “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接受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声明会偿还; 一家谢谢其好意,但认为是施舍,拒绝了。 自选角度,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今天的高考作文,你怎么看? 社会关系与金融观 作者;很闲的女生 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以较文明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导致贫富差距,但贫富差距很难甚至不可能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模式下消除,但一种较文明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减少一些贫富差距并保持社会的活力. 作为市场经济胜者的富人喜欢慈善事业,是追求较文明社会关系的体现.当然,慈善这个词有让人感恩的含义,用在经营一种较文明的社会关系上并不适当.市场经济下的资本社会,资本对社会秩序有相当大的决定作用,握有富余资本的富人,在花属于他们自己的钱财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秩序.富人用他们富余的钱财资助贫穷的人,一方面能让人们看淡钱财,另一方面能让市场经济的失败者有正常生存的信心,这从某种程度上捍卫了一种较人性化的社会秩序,对较文明的社会关系有促进作用.从经济结构来看,这种行为也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贫富差距,对一种较人性化的经济结构有所贡献. 较文明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不可能建立在富人资助穷人的基础上,但这种杯水车薪的资助行为能对社会产生明显的蝴蝶效应,产生一种淡化金钱,让市场经济失败者有信心的文化.同时,对于这些有较高觉悟的富人,不能以慈善,感恩,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他们,而应该把他们看成是政治家,时代的影响者,他们是以资本从政,用金钱影响时代.正如在战争时代,用刀枪谋略影响政治和时代一样,在资本时代,他们是用金钱影响政治和时代.当然,富人对穷人的资助不能建立在意识形态的强逼的基础上,而必须是他们自愿的,而且,他们展示自己的资本政治,或资本影响,也不止局限于对穷人的资助上,应该有更广泛的舞台. 有些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比喻有些道理,但也不恰当.因为所谓的渔,也就是市场经济规则,贫穷的人作为市场经济规则的失败者,很难通过鼓励等方式在市场经济规则下富起来,而且,这种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生活套牢在单一的市场经济规则下,也不文明和智慧,多元化的经济规则才是出路.当然,对于市场经济规则这个渔,也是可能改变的,但这只有国家政府和有较大资本的组织才有力量去改变.授之以渔,指的是从整体的市场经济规则,从经济结构去改变社会,使穷人能富起来或者至少有向好的生活发展的信心,这是宏观的角度,个别富人也可以通过资本去做,但影响微弱.以自己富余的钱财资助有一些觉得值得资助的穷人,这可以说是授之心渔,也可以说是授之以鱼,因为穷人的创业起步也需要一些资本,这是微观的角度,收效较快,帮一个是一个. 对于受资助者怎么看自己被富人资助,则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看法.感激并接受富人资助的人立足于儒家文化的感恩心态,感激的是钱财,欠的是恩情,这种心态好与不好,则要看接受资助的人的人生观,若他们乐意维系这种恩情文化,也未必不好,若他们觉得恩情是个负担,这倒不好.接受富人资助并保证偿还的人,立足于市场经济规则,较现实,这值得去提倡,毕竟,现代社会,很多人甚至资本家都常常向银行借钱,实质上是接受银行有偿资助,穷人活用金融手段解决一下燃眉之急或创业起步是可以理解和提倡的,特别是在金融向富人阶层倾斜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拒绝富人资助的穷人,也应该理解,这是他们的立场和观点. 对于富人资助穷人的问题,不仅涉到富人的心态,穷人的尊严这些微观问题,更涉及到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等宏观问题.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人的境界,文化,文明程度的问题,从整体社会这个宏观角度来看,这是金融问题,当社会进入资本时代,儒家文化那种无视金钱对社会影响的观念落后了,摆脱金融独向资本家和上层人倾斜,建立慧及普通百姓的金融秩序摆在了人们的眼前.
一种新的哲学思想的探讨 关于建立一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的探讨 在中国新的思想文化兴起之时,我希望科学思想能起领导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来达到这一目的,当然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好像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讨,共同构建这种全新的思想。下面我对这种思想给 一些内容简介: 一,以唯物论为代表的现代哲学思想出现诸多问题。   在没有出现符号文明之前,人类像大多数生物一样,是凭借视觉(眼睛)和触觉(手脚和其它感官)工具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达到判断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如种类,位置等信息),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目的。在出现符号文明之后,人类进入了知识文明时代,知识工具作为人类视觉工具和触觉工具的延伸,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现在为止知识工具已经成了人类不可缺少和力量巨大的工具。人类能凭借知识工具对各种现象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对自然界进行有效的改造。   人类进入知识文明时代以来,总是企图建立一种可以作为基础的思想,使一切或者至少大多数知识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一般称这种基础思想为哲学思想。老子,孟子,孔子,苏格拉底,佰拉图等都进行过相似的尝试。特别是在现代,唯物论就是这样的比较完善的哲学思想。    现在,以唯物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现举例一下一些出现的问题。 1,不能给自然事物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   比如一个苹果,它是我们所看到和所摸到的有形状有颜色有体积的东西,还是碳氢元素组成的东西,或高速运动的粒子团?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还有量子理论或弦论的物质最基础的东西的定义也并非现在的唯物论下用形状,体积,质量这些概念来定义的,即使宏观上的引力,也是如此. 2,不能给自然规律的正确性一个清晰精确的定义。    比如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牛顿定律正确还是相对论正确?也没有清晰的定义, 3,不能公平对等非现实存在的事物。    如人们相信四维或四维以上的空间,却不相信神和鬼。但它们同样都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 4,在现在这种哲学思想下,人们缺乏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比如大多数人对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等非常难理解,这并非是人的水平问题,而是认识观有问题。 5,在解释某些问题时有漏洞。    比如要求两个对象的距离时,那么这两个对象肯定是点,不可能是物质。 6,唯物论内部矛盾。既然世界是物质的,那么唯心论的东西也应该是物质的。意识也应该是物质的。 7,以唯物论为主的现代哲学思想在处理人类社会问题时出现的问题太多。   ................... 二,建立一种新的哲学思想的尝试。   由于以唯物论为代表的现代哲学思想出现了诸多问题,不适应该时代的需要,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更好的哲学思想来代替它,这就是新的科学哲学思想。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的要点。 1,作用   在现实世界里,一个对象要考察另一个对象获取另获取另一个对象的信息,是要通过与这个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比如人要考察一只苹果是什么,是通过与苹果在可见光层面(视觉)和电磁力层面(触觉)进行作用来考察这个苹果获这个苹果相关信息的。人们考察所有自然物体也一样,是必须与所考察的物体进行作用的,不可能出现在没有与物体进行作用的情况下获取对方信息的事情。所以“作用”是新的科学哲学思想的有效的基础之一。 2,对应(概念)。   某个人和这个人的相片是不同的东西,但人们能根据该人的相片来判断是不是这个人,这说明一个人和其相片的关系是有某种对应。对象A通过与对象B的作用认识对象B获取对象B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在对象A自己的脑子中反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信息是对象A脑子里的东西,在粒子层面来看,是对象A脑子里用来思考记忆的粒子团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和对象A有某种对应关系,即像一个人和其相片那样的对应。这种对应用个合适的的词语定义,即概念,包括有符号标识和没有符号标识的概念。由于仅是对应关系,因此概念和其对应的物体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互为独立的。这样,就把概念独立了出来。也就是说苹果对象和人们所能感觉到的苹果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是物体,后者是概念(即人脑粒子团状态和苹果物体的某种对应)。人只能感觉到概念(或对应),而不能感觉到物体。对应(概念)也是这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一。 3,同一物体的概念的意义可能不相同。   对象A要考察对象B获取该对象的信息从而制造对象B的概念AB,是通过与对象B进行作用来进行的。如果对象C要考察对象B获取对象B的信息,制造对象B的概念CB,则这个概念可能与前者制造的对象B概念不一样,即概念AB和概念CB可能是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同的对象或处于不同状态的同一对象对同一对象进行考察,其获取的信息制造的概念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举例来说明这一点。 A,考察对象:住在地球上相对于地球静止的人。被考察对象:地球。   “地球”概念的意义:有一定的体积、质量、形状等属性的物体,如天圆地方里的地平面,如无限延伸的平面,这都是住在地球里的人对地球有过的定义。 B,考察对象:在太空外相对于地球做高速变速运动的人。被考察对象:地球。   “地球”概念的意义:质量、体积、形状来断变化的物体。当高变速运动的物体考察地球时,适用相对论,此时地球的形状,质量,体积,长度都是不断变化的. C,考察对象:质子。被考察对象:地球。   “地球”概念的意义:巨大的稀薄的做高速运动的粒子团。 D,考察对象:引力人。被考察对象:地球。   “地球”概念的意义:由于地球的引力场充满整个空间,因此用引力人去考察它,地球是体积无限大的物体。 E,考察对象:类中微子(想像出来的不与地球发生作用的粒子)。被考察对象:地球。   “地球”概念的意义:由于“类中微子”不与地球发生作用,因此相对于它来说,地球是不存在的。 F,考察对象:计算题:地球和月球的距离为30万公里。被考察对象:地球。   “地球”概念的意义:一个点。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概念是由相互作用的对象来定义的,携带有作用对象双方的信息。因此说单独某个对象是什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把考察这个对象的对象放进去才有意义。   4,规律或定律概念的相对性。   在古人眼中,越用力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就走得更远,如抛石头,用的力大,石头就飞得越远,这种定律在那个时代也算很成功;后来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是遵循牛顿定律的,并且直到现在我们都把牛顿定律视为绝对正确的定律;但我们知道牛顿定律用在高速环境中是不正确的,相对论才正确,相对论在低速环境也成功,这说在相对论时代的人看来,牛顿定律其实也像古代人的“用越大的力作用物体,物体飞得越远”的定律一样,是只在某个环境中才正确的定律。这说明规律或定律其实也具相对性,不能脱离环境来说它是否正确的。这样也就为所有概念正名,即所有的概念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或不正确,现在没有用的概念,也可能会在以后有用,现在有用的概念,以后可能会失效。 5,人的目的。   既然自然物体和规律的概念都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它们的定义是不确定的,是有无数多种的,那么人们怎么去选择这些概念的意义呢?这就要看人的目的是什么了。当人的目的明确,那么所选择的概念对应的意义也确定了。比如人们的目的仅是计量粗糙的作息时间,那么用“地心说”,用太阳绕着地球转就可以了;如果人们的目的是仅是计算低速运动物体的问题,那么用牛顿定律就很精确了;如果人们要计算高速运动的问题,则要用相对论。 6,制造概念。   在制造概念时,我引入拼图模型来帮助解释怎么样制造概念。在拼图时人们做的,一是制造模板,模板一般是不能用别的模板拼出来的。二是利用模板拼出想要的图。 A,模板概念。   模板概念一般是通过人与自然物体的作用制造出来的概念。 a,自然物体概念。如苹果,桔子等,一般是通过人在视觉和触觉层面与这些物体进行相互作用制造出来的概念。 b,规律或定律概念。如在地球上“水往低处流规律”,“惯性定律”等概念,是通过人与自然界的作用制造出来的意识上的规律。 c,各种隐藏的逻辑或属性。 B,拼图概念。    拼图概念都是由以上三种模板概念“拼”出来的。是比较抽想,较难借助现实事物来理解的概念。下面举些例子。 a,数概念。自然数是用“自然物体概念”+“自然物体的离散属性概念”拼出来的。负整数=“自然物体概念”+“自然物体的离散属性概念+减法运算的反操作”。虚数==“自然物体概念”+“自然物体的离散属性概念+减法运算的反操作+开方运算” b,弯曲时空概念=曲面几何概念+引力相关属性概念 C,神鬼仙=人概念+某些生物概念+某些物体属性概念 ......... 从上面可以看出,引入拼图模型来解释概念的制造非常简单易懂,一切概念的制造都可以分为制造模板和利用模板拼图,这样即使非常抽想的概念可以由许多个不同的模板拼出来。 7,理解概念。    A,对模板概念的理解。由于模板概念是由人与自然物体的作用制造出来的,因此大多数是不能用别的概念模板拼出来的,也就是说不能借助别的概念来理解的。所以模板概念只能由人们与自然物体的作用的所留下的信息来熟悉它,或自己重新与自然物体进行作用来熟悉它。比如光速定律概念,不确定性定律概念等,本身就是模板概念,是不能用别的模板概念拼出来的,所以不能问为什么,只能熟悉它,或借助其发展史资源来理解(因为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它。 B,对拼图概念的理解。拼图概念一般都很抽想,但有的可以对其进行从新定义来使其理解简单些,比如负整数就很抽想,它跟自然数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现实不存在负的物体,但如果对其进行重新定义,把负1定义为拿走一个东西,则容易理解了。还有复数,把它的实部和虚部定义为平面的两个坐标的数字,则容易理解得多。当然不可能全部都能通过对其重新定义化简来理解,这样就需要多点时间来熟悉它。 C,理解概念时应该摆脱唯物论的束缚,由于从粒子层面来看,概念是人脑中用于进行思想维活动和记忆的粒子团的一种状态,所以所有的概念都可以统一地用人脑中用于思维和记忆的粒子团的状态来与之对应,来描述,这样所有的概念的属性都是一样的,不存在物质概念与意识的概念有本质的区别的现象。 8,使用概念。   A,使用概念对外部环境或事物进行判断、预测等,从而达到改造外部环境和操纵外部事物的目的。 我们把概念独立了开来,把它看成是一个像自然事物那样的东西,这样概念就成了人们的工具,像梯子那样的工具,人们凭借它达到上楼的目的。按拼图模型来看,则用模板拼出来的图与真实的图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使有概念时应该常常看看概念和与之对应该的物体或规律是否脱离了对应,如果是就应该制造新的与之对应该的概念或对此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了。如牛顿定律概念,在高速环境则脱离了与现实规律的对应。特别是当概念用处理时刻在变的社会问题,则应该常常根据实际情况看看一些概念是否脱离了与社会环境下的现实现象的对应。 B,使用概念改变人们自身的信仰,情绪等,从而实现改善人类社会关系的目的。   我们发现在这里,以前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鬼神等概念是有用的,人们可以借助这些概念来举行一些活动,如拜祭等来缓和社会的矛盾,改善人们的关系。 9,给自然物体和规律定律完整清晰的定义。   让人走进哲学思想中成为思想中不可缺少的概念,把“人的目的”加进对自然物体或规律定律的定义中,则自然物体和规律定律的定义是完整清晰的。比如当人的目的是计量粗糙的作息时间时,日心说是正确的理论;当人的目的是祭祖供财神爷时时,利用鬼神这些概念是正确的;.......... 10,给予包括点、神、自然物体等在内的一切概念相同的属性。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新的科学观思想的一些内容,可以看到这种思想是建立在“作用”和“对应”基础上的,把概念看成是一种东西,从与其对应的物体中独立了出来。赋予人在思想中不可缺少的地位。同时把物质和意识和所有的有区别的概念统一了起来,让所有的概念属性相同,比如让点和自然物体具有同样的属性、让鬼神仙等也和自然物体等概念具有同样的属性-------即这些概念都是人脑中用于进行思维活动的粒子团的某种状态。 11,可以看到,这种新的科学观将会带给人们对世界全新的认识,它使你摆脱旧的思想的束缚,从而在学习科学上的深奥的知识变得轻而易举。由于这种思想使概念独立了出来,从而使它应该用到社会问题上时变得灵活异常,方便在概念与其所对应的事物脱离对应关系时对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12,我们拿教育做例子,说明这种思想在处理社会问题时的灵活性。以前的“教育”概念的意义是固定的,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以教育意义是正面的。我们根据社会现实,发现教育与其对社会的所谓的正面作用脱离了对应,所以对教育这个概念进行从新定义,希望用以下的内容对教育进行定义,看其对社会的作用是好是坏:   A,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影响   B,制造的社会等级是否对社会有好处   C,教育授课的方式是否合理   D,教育的知识内容是否合理   E,对知识经济是否有良性作用   F,对人们生活是否有良性影响   G,对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否有良性影响
中国工业化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建造完整配套的设施 中国的工业化,无论从速度,还是从规模来说,都是这个星球是永远无法复制的,可惜的是,这只是一场冷漠的繁荣,猪圈式的生活环境.一间工厂容纳的工人,从几百到几万人都有,一个小小的工业村,人口达五六万人,这是一个普通大乡镇的人口规模. 工厂提供的所谓的包吃包住是不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意义的,只能是短时性的.只有周边有完整的配套设备,比如质廉的出租房,人性化的娱乐休闲设施,和其它生活设施,才是一个较完整的小社会,工人才能长久留下来,生活下去. 说起工业村的出租房,大多数复杂错乱,没一点文明的气息.但也有做得不错工业村,举个例子,比如广州番禺的蔡二新村就不错,村内有奥林巴斯等工厂.这个村出租房的面积比工厂面积还大,每栋四五层的出租楼,每栋楼数十间出租房,每间十多平方米,但洗水间,阳台,厨房,卧室都设计得简洁合理,月租二百多块,可住一至二人,当然,若不嫌挤,住三四人也可以.现在很多人打工,大多都是奔着工厂周边的居住环境去的,工资倒在其次. 像蔡边这样廉价质优出租房的工业村工业区不多,有其它的较完整的配套生活设施的工业村工业区更少.现在中国内地不少小县城也有了更多的工厂进驻,但很少对周边的出租房重视的,更别说其它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了. 即使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大国,中国人还是不愿面对工业社会的现实,不愿意从短时性的猪圈式的民工社会的意识形态中走出来.中国从事工业的工人有多少?保守的估计,在从事工作的人口中占半数以上,也就是说,这个国家,从事工业的人口占大多数,工人是主体,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并未在意过这个主体阶层正常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中国内需非常贫乏的原因,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没有稳定的居所,就不可能消费大件的商品,因为没地方放,搬迁也不容易.虽然工厂用交保险金等方式把工人留下来,但各种生活设施配套不足,人们不能在完整的社会中生活,终究是不能长久留下来的.
中国人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孩子,应该有怎么样的人生? 说起中国人对待他们孩子的态度,一个字,自私.越上一辈的人越自私,上一辈的人有一句话,养活孩子是用来孝顺防老的,有着明显的投资利益思想.当然,不能要求人们具有绝对的无私精神. 虽然动物养育它们的孩子全是无私的,但不能要求人应该有动物那样的无私精神.看看屋檐下的燕子,勤劳忙碌养育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却不知飞向何处,这样的无私精神,岂是人类能相比的. 现代养孩子的成本高得惊人,所以现在的父母若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不仅自己会过得很悲惨,自己的的孩子未来也会背上沉重的负担,最终也会活得惨不忍睹.所以,现代的父母应该最好有动物父母那样的意识,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和自己孩子的利益牵扯在一起,应该以较低的成本来供养他们,从而不把两人的关系套牢在一种商业投资的社会关系上.对于一些非必需的东西,攀比性的东西,不要一哄而上的态度去挤.比如上名牌学校,交高昂择校费什么的,这些花费巨大没意义的事不要去做,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花在起跑线上,这不仅让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也让自己的孩子未来背上沉重的负担. 对于自己的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个,应该有个共识,若是男的,老实不犯事,就是好的人生;若是女的,能嫁得到老实的男人,有稳定的家庭,就是好的人生.若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开始就逼上弱肉强食追名逐利的人生,那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押在自己孩子身上,要像动物养他们的孩子一样,以较低的成本,无为的心态,去养活他们.
觉得武侠片拍得最好的是新笑傲江湖了 说起儒家文化,或者说中华文化,也只有武侠文化觉得其精髓,中华文化构建的是整体上社会秩序的美好,而并非是局部的井然有序的秩序.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平整的,或者说不可能是处处所谓平等的,因为这样的社会没有动力,就像机械社会没有能源一样,无法维系的,但,一个社会应该有怎么样的秩序,才能维系整体上的美好,和局部的弹性和活力呢?这样的社会秩序,局部肯定是多元化的.而武侠文化就有这样最佳的视觉,把局部多元化的社会等级,情欲爱恨,追求向往,构建成整体上的美好的秩序.你看看现在的中国文化,像裁剪式的园林一样,讲究的是一个模子的东西,把每个人的意识形态裁剪得一模一样,男女都一模一样,但社会整体上却呈现出极端的不和谐和美好,呈现出一种魔性景况. 而武侠文化,从不忌讳局部多元化的社会等级,爱恨情欲,有美好的情欲,有正面的功名,有倾城的美色......,她直视现实社会多元化的东西,立足于现实完整的社会,而这些,却能被糅合得很好,让社会等级,功名,美色,情欲这些像能源一样的社会动力来维系美好的秩序,这样,不仅保证了整体社会秩序的美好,而且局部多元化的结构也有了弹性和活力.反观现代的文化,用一种一模一样的意识形态去约束局部的每个人,其结果就是整体上的社会秩序被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刚性决定,像社会等级,爱恨情欲,等也被由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形成的社会规律主宰,变成刚性的东西,局部的结构也没有弹性和活力. 我欣赏武侠文化,我觉得,现在除了武侠文化,很难找到完整的属于中国文化的东西了,而除武侠外的大多现代中国文化,是缺了灵魂的,不完整的,阉割的. 当然,武侠影片也能拍得好与不好之分,说真的,拍的好的不太多,我欣赏的,新龙门客栈不错,可惜是悲剧,流星蝴蝶剑不错,可惜也是悲剧,而且这两部经典的爱情不太多,新笑傲江湖倒不错,虽是半悲剧,但毕竟经典的爱情部分真的不错. 我觉得,武侠片可能是外国人永远看不懂的中国特有的文化.
劳动虽光荣但未必伟大 除人之外,一切生物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劳动寻食上,只有文明程度较高的人类才有比劳动更复杂的生活,比如学习知识,创造技术,知识和语言的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等.但一个事实就是,人类还没有足够的文明和智慧知识来调节这些生活元素分配的均衡和最佳组合,读书,工作,社会交往往往都被一种混乱无序的秩序控制,弄得读书读成孔乙已,工作劳碌成奴隶,社会交往或冷漠无情或关系复杂. 劳动一定是光荣的,但却不一定文明和伟大,因为劳动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当一个时代懒人太多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要努力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当一个时代过于忙碌时,就需要有一种放慢人们生活节奏的文化,让人们能闲下来,让人们生活变得慢下来.作为万物的灵长,一个人至少应该懂一个时代,缺失什么,需要什么,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而不是去疯狂加剧一种偏执的意识形态.在多数人不识字的文盲时代,孔子不屑种田劳作,提倡教育,这是个懂时代的智者.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劳动,读书,社会关系,情感交流等走向远离文明的时候,你又应该怎么看呢?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人只会劳动,而是因为人还能进化成有除劳动之外的智慧生活,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不是因为他的教育,而是因为他懂得一个时代缺失什么,需要什么,并为之努力过.
818刘洪波的<狼与羊的共识>,觉得意识形态不应僵化格式化要圆润. 转自刘洪波的狼与羊的共识 —— 故事加工厂之四 我梦到,一只狼和一只羊在交流新生活。狼嘴角挂着血丝,羊仍在瑟瑟发抖。 (注: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狼:羊,我的兄弟,你很冷吗,需要我的帮助吗?羊:你已经帮助过我的家人了,现在他们在你肚子里,他们的血还在你的嘴边上。狼:兄弟,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无法赞赏你的态度。自然是一个生态场,生命是一个食物链,这就是和谐世界,也就是人类所说的天人合一。我们都生活在自然界,自然对我们是一样的,这是起点的公平。我们的能力有不同,我能吃你们,这是竞争的结果。因为起点是公平的,所以结果也是公平的。爱自然,就要爱这个结果。羊:可是我们的下场是多么悲惨。狼:兄弟,你要开通些。吃和被吃,这不是悲惨,这是上帝的分工。世界因分工而专业化,专业化使效率得到提高,自然界因此生机勃勃。我们专注于吃你们,你们专注于吃草,草专注于消耗有机物,整个世界才丰富,并且使自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化育更多的生灵,滋养更多的生命。羊:我恨上帝,安排出这吃与被吃的效率和秩序。狼:兄弟,请理性地接受这一切。如果不吃你们,我们无法生存,一个物种就要消失,自然界的食物链就要断裂。如果没有我们吃,地球上到处都是羊,既有害于生物多样性,也不利于你们的进化。我们吃你们,这也是因为我们抓住了机遇,当你们走过我们的身边,我们迅速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吃掉你们,也符合你们的根本利益。我们吃你们,你们才有危机感。为了种类的延续,你们的繁衍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了个体的存续,每只羊都努力增强自己的生存本领,让自己逃跑得更快一些,避免落在羊群后面,成为我们的美餐。羊:但不管跑得多快,被你们吃掉仍然是我们的宿命。狼:兄弟,你还应该有历史的眼光,而不要总是横向攀比。比起我们,你们跑得再快也是没用的。但比起自己呢,过去你们跑得可没有现在快,素质没有现在高。世世代代,你们因生存危机而苦练内功,不找上帝找自己,虽然仍然没有跑过我们,但整个羊类比过去都跑得快了,跑姿也优美协调很多了,急起来一跑,可算是大自然里的一道美丽风景了。这就是我们吃你们带来的效果。羊:我们奔跑的快速,改变不了被吃的命运,只不过装点了自然风景啊。狼:兄弟,你懂不懂美学呢。自然是多么美好。你沉静地吃草,你奔命地奔逃,动静相宜,这是多么美。美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虽死而不灭。何况死于强者之手,既不窝囊,也无遗憾,“纵做鬼,也幸福”。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虫之挣扎,真是令人神往。而且我追你逃,各尽其能,这本身就是自然和谐的一个表现,符合生态文明,促进生态平衡。你们的一生能够融汇在自然界的规律之中,又是何其壮美。我们致力于自然的美好,你们也为自然的美好作了贡献,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做的事情却是一样的。羊:难道我们就只能永远被平衡掉吗?狼:兄弟,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双赢。生态链就是等级链,百分之二十的生物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资源,天经地义。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产出也永远是不足的,物竞天择,二八分配就是黄金规律,还能怎么样呢?但我们还是体恤你们的处境,希望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用“做大蛋糕”的思路来化解矛盾。我们希望水草丰美,这样你们的种类就可以扩大,我们当然也会吃得更多一些,但从我们嘴边上跑掉的羊也会多几头,这叫做溢出效应。“蛋糕做大”了,我们吃得更好,你们的数量也增加了,矛盾而又统一,我们就有了利益共同点,最后就能双赢。羊:我已经被你说服了,但为了维护自然的美好秩序,我们是不是应该有完善的章程呢?狼:这又是何必呢,自然的秩序早就有了生物链来体现了,章程不是多此一举。但如果你硬是想要,我们也不妨写一部。我可以保证,如果你在下游饮水,我不会再起诉你弄脏了河流,我们都要遵守自然法则,尊重竞争结果。我饿了吃你,你饿了吃草,草饿了吃肥料,当我老死时会变成肥料去喂草,这就平等了。而且,可以规定,在吃饱喝足的条件下,狼不许吃羊,还要加上,给予羊监督狼的权利。羊:这样很好。你真有民主作风,令我动容。于是羊与狼拥抱握爪,草原上春风和煦。但狼突然感到饿了,这一次它甚至无需追赶,就得到了美餐。梦到这里,我又醒来。
对于男女关系,比如性,爱情,和感情,古代甚至上一辈的人幸福得多. 且不说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六妾,就是结婚成家,也在十多二十岁左右,过性生活比我们早十多年,在爱情方面,由于女人大多未出村出户,大户人家空居深闺,贫穷人家也在一村之内生活,没有复杂的男女关系,所以那个时代的女人能给男人美好和安稳的期待. 至于我们上一辈子,年青时代大多生活在数百户数千人口之内的村落,女人长大之后大多在娘家从事义务劳动,与在娘家从事义务劳动相比,较好的出路当然是嫁人,所以我们上一辈子的人婚娶非常容易,女人不嫁,就得在娘家熬着,且能交往异性甚少,会忍不住想嫁.上一辈的人结婚也早,平均二十多点,性生活也早我们五到八年以上.那个时代受的干扰信息很少. 到我们这一代,教育业的发展,使女人的社会关系变得复杂,社会地位也提高很多,工业城市的发展,为女人提供了很多的出路,女人变得社会化了,男人要积累很多的资本才能娶个不合心的二手女人,至于像古代甚至上一辈子那样能让人觉得美好的女人,即使富豪掷亿万金也难寻. 所以老一代的人说现在的人怎么样怎么样,就能让人无名火起,男女关系,性,爱情,感情,他们那时代的人很富裕很均衡,而我们这代人却贫富差距巨大.他们名正言顺的性生活远比我们过得早,男女感情爱情也有美好或者至少安稳的期待,而我们,则没有.现在的男女组成的家庭,贫穷时相互争吵,富裕时会出轨,社会环境使然也. 所以看问题要看本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