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upu3y3y pupupu3y3y
关注数: 127 粉丝数: 3,509 发帖数: 21,651 关注贴吧数: 47
三门问题升级版--五门问题,概率还是博弈? 概率还是博弈大家自行判断了。我们先从两个简单的开始说明,类似三门问题。 我要从五扇门里选一个,门后有奖品。 问题一(开胃菜了): 条件一,奖品不是随机放,强调一次,不是随机放而是主持人选择放的。 条件二,五扇门里有两个是红色的门,三个是蓝色的门。由于我多次参加游戏,大概率选红色的门 条件三,主持人知道我喜欢选红色的门,并且也不想让我中奖。再强调一次奖品在哪扇门后面由他定。 好了,今天我一反常态,选了个蓝色的门。主持人接着打开了另外两扇蓝色的门--没有奖品,问我换到红色的门不 大家说 换了中奖的概率大还是不换的概率大? 当然这不是我的问题,但是是个引子。我们来看问题二 和前面的条件一,二一样。 不同的是条件三---这次,主持人知道我喜欢红色的门,但是想让我中奖 同样我一反常态选了蓝色的门,主持人接着打开了另外两扇蓝色的门--没有奖品,问我换到红色的门不 大家说 换了中奖的概率大还是不换的概率大? 以上两个问题想必还是比较简单。。现在关键的问题来了 改变的依然是条件三 条件三,主持人知道我喜欢选红色的门,但是我不知道主持人是想让我中奖还是不想让我中奖。 所以在我一反常态选了蓝色的门以后,他打开了剩下两扇蓝色的门---没有奖品。。。你说我换还是不换?? (再次提示,不是随机放的哦)
实在无聊了,提几个问题 首先说明不针对人任何人,不针对任何事,有关什么悬赏是无解,有关某人拉黑我什么的于此完全没关系 我们先看这个问题:当X---无穷大的时候 sinX = ?? 这个问题有人能解答吗? 嗯,函数扯远了,我们不谈周期性函数。我们就说自然数。 1,2,3,。。。。 n 好了,第一个问题,当n---无穷大的时候,他是奇数还是偶数?? 是不是大家觉得太简单了??嗯,能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的简单了。 我们也学某人来玩球,10个球。 我们拿个盒子,当时间t=1时,我们往盒子里放10个球 当 t=2时, 我们再把这10个球拿出来 t=3时,我们再放进去 。。。。 简单说 t为奇数时我就放10个球进去,为偶数时我就拿10个球出来。。请问当t--无穷大时盒子里是有球呢还是没球? 能弄清楚 n到底是奇数还是偶数,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很简单? 有人说,不会有无穷的时间!!! 所以我们再把这个问题变一下形状 按自然数顺序,我们把奇数放分子,把偶数放分母,你看这个问题你熟悉不?? 当时间t=1/2时 我们往盒子里放10个球 当时间t=3/4时 我们再把这10个球拿出来 当时间t=5/6时 我们再放进去 。。。 总之t=(2n-1)/2n 进行一次操作。。 好了,那么现在时间到1分钟了,请问盒子里有球还是没球呢?? 是不是很眼熟? 类似的无聊问题,我能想出几百个 我随便再出1个, 我和大师,傻瓜三个人玩游戏。 我们三个 开始的球都一样多 每轮我得N个球,大师就得N+1个, 傻瓜就得N-1个 请问游戏进行多少轮,我和大师,傻瓜的球一样多
哈哈哈哈---- 我不笑别的,我正笑那诸葛无谋,周瑜少智 “”8月2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加公开活动时表示,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同时承认对抗通胀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 请允许我大笑三分钟。。。 我不笑别的,我就笑鲍威尔最最最基础的经济学理论都不懂。。这样的鸟人当美联储主席 美国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无论是凯恩斯或者弗里德曼,又或者斯蒂格勒茨。。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美国人。 芝加哥学派,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货币学派,需求学派--这些经济学的大流派基本都诞生于美国。。 如此人才济济的经济帝国-却选了一个啥都不懂,啥也不会的人来瞎指挥。。 哈哈哈。。我要学曹操在华容道长笑20分钟。。 我们先看看斯蒂格勒茨怎么说的: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0jqka.com.cn%2F20220824%2Fc641365705.shtml&urlrefer=f7299f18e52c611f069da2719dc8b26c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接受采访时说,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提高利率并不能解决供应方面的问题,”他说。“这甚至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大对供应侧瓶颈的投资,但提高利率会使这些投资变得更加困难。”   货币政策决策者正在指望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遏制一代人以来最高的通胀率并保持通胀预期稳定。然而,斯蒂格利茨对这种做法并不太有信心。   他说,鉴于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展现出明显的“市场力量”迹象,即企业可以在不失去业务的情况下提高价格,标准的经济模型显示加息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胀率。   他提到了美国住房市场,因为有证据表明,房东通过租金将更高的利息成本转嫁给租户,推动了价格上升。   “加息将如何带来更多食品,更多能源,并解决芯片供应问题?完全不会,”斯蒂格利茨说。“它们不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根源,真正的风险是情况会变得更糟。”
太阳之后我们的太阳系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然只是现有理论幻想(瞎想)而已 首先太阳还有40-50亿年的寿命。 在太阳寿命末期会有膨胀,会吞食掉水星,金星,地球等。。 然后呢?? 最后太阳会坍缩成为白矮星。 我们的想象从这里开始。 1.坍缩成为白矮星,说明太阳末期不会发生超新星爆炸。不会发生超新星爆炸,就不太可能抛出大量物质点燃新的恒星---那么结局1就是一白矮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带,奥尔特云内的物质逐步在其他星系的作用下合并到其他星系,或者白矮星带着这一票物质成为其他星系恒星的伴星。 2.复**神星是否存在??-- 太阳系中的物质(铁以后的元素不少) 告诉我们,太阳并不是第一代星系。也就是说太阳诞生以前,出现过超新星爆发。当然超新星爆发的结果可能是中子星,也可能是黑洞,或者是1A型超新星爆发(那就啥都不剩) 总之上一代恒星的残骸是可能存在的。 如果上一代恒星的残骸存在,那么在太阳系内点燃新的恒星的可能性就大增。这就是可能性2--点燃新的恒星 (当然这个前提是复**神星存在) 3. 木星有可能被点燃吗? 这里说的点燃不是点燃木星上的氢气,而是让木星成为核聚变的恒星。 点燃木星需要的是太阳质量 8%左右 而木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0.1% 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不太可能依靠太阳末期的抛出物质达到这个质量
美联储的人快来打滚---我来嘲笑一下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8月2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加公开活动时表示,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同时承认对抗通胀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 请允许我大笑三分钟。。。 我不笑别的,我就笑鲍威尔最最最基础的经济学理论都不懂。。这样的鸟人当美联储主席 美国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无论是凯恩斯或者弗里德曼,又或者斯蒂格勒茨。。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美国人。 芝加哥学派,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货币学派,需求学派--这些经济学的大流派基本都诞生于美国。。 如此人才济济的经济帝国-却选了一个啥都不懂,啥也不会的人来瞎指挥。。 哈哈哈。。我要学曹操在华容道长笑20分钟。。 我们先看看斯蒂格勒茨怎么说的: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0jqka.com.cn%2F20220824%2Fc641365705.shtml&urlrefer=f7299f18e52c611f069da2719dc8b26c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接受采访时说,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提高利率并不能解决供应方面的问题,”他说。“这甚至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大对供应侧瓶颈的投资,但提高利率会使这些投资变得更加困难。”   货币政策决策者正在指望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遏制一代人以来最高的通胀率并保持通胀预期稳定。然而,斯蒂格利茨对这种做法并不太有信心。   他说,鉴于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展现出明显的“市场力量”迹象,即企业可以在不失去业务的情况下提高价格,标准的经济模型显示加息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胀率。   他提到了美国住房市场,因为有证据表明,房东通过租金将更高的利息成本转嫁给租户,推动了价格上升。   “加息将如何带来更多食品,更多能源,并解决芯片供应问题?完全不会,”斯蒂格利茨说。“它们不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根源,真正的风险是情况会变得更糟。”
说说外国“”民科“”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 天文学 要说“”民科“” 能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天文学。 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民科“” 因为在天文学上的突破,摇身一变成为“天文学家” 其实在这之前,其实只是“”民科“” 说好听点,天文爱好者 前有谷神星(神父发现的) 婚神星,等被“”民科“”发现 小行星 (小行星带。。即使现在去观测也是大有可为的领域) 后有,柯伊伯带的齐娜(这个记不太清楚是还是齐娜什么赛娜,不过一听命名就知道是民科发现的) ---发现一个行星。。至此留名青史--多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天文领域可以努力的方向很多。 有爱好者去寻找地外行星---也有收获。。 有爱好者去研究柯伊伯带--也有成果。。 就是内太阳系,所谓“官科” 研究不到的空白区域也非常多。。 随便在某个领域研究一下就能“”填补空白“ 比如你观测研究一下木卫10 木卫20 土卫11 比如研究一下冥王星的卫星 卡戎 就是最容易的,买个高级一点的望远镜研究小行星带,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个别人没有命名的大石头---从此由你命名 理论方向就更多了 从提丢斯 开始其实就是一民科, 后面的大牛 勒梅特 其实本来也是民科(人家本职是神父) 所以,民科们不要整天想推翻这个推翻哪个。。 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很重要。。 你推翻爱因斯坦100次,估计也没人理你。。。你在木卫20 研究发现了水---那就可能震惊世界了
影响我后半生的判断---房价的未来走势 首先 要普及一个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正如当年我的老师总结的: 经济学只有现象的堆砌,没有定律的总结。 当然这句话也不全对,有个例外。 就是供求关系,或者叫供求定律,这是任何经济学家都不能否定的铁律,这是人类长期实践的铁律。 当然这也是门口卖水果的大爷都明白的道理: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所以一切的价格变化,归根结底也是寻找未来供求会怎么变化而已。 其次 我们现来回顾历史---中国房价总来来说,狂涨了20多年 ,过去为什么会涨??? 依然离不开这个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来说 97年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刺激了市场。 更重要的是,市场改革和我们国家另外一个重要事件一起进行。。 “”城镇化“” 说白了 城镇化 就是把农村人口赶到城市里面。。 97年的时候中国有多少农民?? 将近8亿。。现在有多少 ?? 这么多农村人口进城,当然需要住的地方 -----这就是需求的大头,有的工作顺利的,找到了每个月1万的工作---自己去买房了。 有的工作一般的,找到了3000元一月的工作,那需要住房住----买房投资的(或者投机的) 有了空间。 所以在一段时间以内中国多数城市的规模都是总体膨胀的。 有没有例外?? 有而且不少,有多数膨胀的城市,有北上广深那样急剧膨胀的城市。。那么也就有类似鹤岗,玉门这样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人口总体规模减少的城市----这样的城市需要不断减少,房价只会下跌。。 这个过程中,人口膨胀得越快,房价涨的就越离谱。原因很简单,买房的人多了,房价自然就高了(无论你买来是干嘛) 而类似鹤岗这种,卖房的人多了,买的人少了,价格自然一直跌。。 一个东西买的人多,他就一定涨价吗?? 当然不一定,这就要看供需矛盾的另外一个方面。。 供给。。。 有个词叫“”供需两旺“” 一般的商品需要的人多了,生产的人就会提高产量,供给就多了,价格波动一下就会回归。(比较典型的是猪肉的“”猪“”周期) 然而,在房地产市场这是不行的。因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 属于中华人民共同共有---也就是说,虽然你有份,但是你一点都不能用。 拽完文,其实就是一点,作为房子来源的土地是国家供给的, 并不是土地有限什么的概念(当然多少有关系)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既然参与市场经营,又参与市场管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旺盛,本来需要的是大量土地,大量开工建设项目,以供给的“”量“”增 来回应需求的“”量“”增 这样房子不会涨价,即使涨也有限。 而作为土地的供给的部门,地方政府因为自己也是利益的获得者(随便一个地王,地方财政能多得多少钱?)反而控制,限制土地的供给规模,抬高地价。。。实际上这让 “”供给“” 量增加难上加难。 并且后来很多地方财政逐步依赖了上了土地财政,土地买不出高价,公务员工资都要开不出去。当真本末倒置。。 以上这点就决定了,供给增加远远跟不上需求增加。 供不应求,价格当然涨 -----这才是这20多年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 那么未来呢? 说两点 1.总体趋势。 以上供需矛盾的主要点未来会有改变吗?? 10年之内暂时不会。但是再过1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基本完成。也就是说,除了少数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多数城市人口不会再有大的增加。 这就注定了,房地产总体趋势来说,涨价有且还有10年左右。到那个时候,需求就会大幅度降低---你就是卖房也不一定有人买。。 2.各城市差异会越来越大。。 有的城市比如深圳,再过20年,房价也是一路上涨的。 有的城市,比如贵阳,比如东北的一些城市,用不了10年房价就会一路下跌 供求关系的定律在这里,任何人都违背不了。。 所以,未来房地产行业最多还有10年,具体到贵阳,并没有10年。贵阳吸引不了太周边的人口过来。。能保持房价基本不跌也就差不多了。。未来房地产的涨价,总体到头了(一定是总体,某些城市还是会涨的)
为什么这个时代没有文学大师? 自清末到民国。。。。中国的文学大师辈出。。 无论是大陆推崇的 鲁迅 还是和民国政府关系密切的胡适都是当然不让的大师。。 除了这两个头面人物,堪称大师级别的人物也数不胜数,随随便便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大师中的大师。。 比如“”表哥“”徐志摩 林语堂 钱钟书 乃至郁达夫,郭沫若或者冰心,茅盾 ,戴望舒,又或者留着辫子的辜鸿铭,巴金,老舍 甚至我不怎么喜欢的张爱玲等等 这个事情的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大师级别的文学人物,随口说几个都是流芳千古的名字。。。。即使很多人不熟悉的萧红,丁玲,梁实秋,曹禺这些,也都有很多不错的作品。 然而解放以后,就再没出过什么大师。当然"小师",文学巨人还是出现过几个的 比如 舒婷 史铁生 后来的海子 贾平凹 顾城 汪国真等等 固然不如鲁迅 胡适 茅盾 这些大师流芳千古,也算一代文学巨匠。。 然而自80年代以后。。哪个作家,谁在文学上的造诣能达到一代大师?至少一代“”小师“” 的水平??? 没有。。当年韩寒是有希望的,可惜年轻人成名赚钱以后迅速堕落让人唏嘘。。 有人说莫言。。晕莫言哪年生的?主要作品是那个年代?? 至于小说的其他大师,比如刘慈善什么的 那是小说。。金庸武侠小说写得再好。。文学上的造诣他也不敢碰瓷他表哥不是? 问题来了。。为什么??
正史中的科技谜团 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历史疑团之一。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这一位这人是谁??--拉斯普京 (又翻译拉斯普廷) 这人是俄国沙皇被推翻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他的“”帮忙“” 列宁可能还在德国流浪呢。由于他的干政,让本来就昏聩的沙皇政权迅速崩溃。。 在他身上至少有三大疑团: 1 .治疗血友病之谜 2.不死之身之谜 3.超强“性”能力之谜 后面两个主要存在野史。我们今天不讨论(虽然我也很感兴趣)。我们就说说第一个 治疗血友病之谜。这个是正史 记录在案的,逻辑上也100%成立的问题。 其实沙皇本人很讨厌 拉斯普京 更讨厌他干政。然而这个人抓住了沙皇的命脉 他唯一的儿子--- 阿列克谢。 由于欧洲皇室近亲结婚太多, 阿列克谢从小就遗传了严重的血友病,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加病症越来越严重。几次都差一点挂掉。 直到 拉斯普京 出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沙皇夫妇把他请进了宫。。然而奇迹出现了,自从拉斯普京 出现以后 阿列克谢 的血友病 得到了根本的控制,出现了大幅度好转。只要 拉斯普京 在宫中 他的血友病就能得到控制(因此虽然沙皇非常非常厌恶他,但还是不得不把他留在宫中) 说这些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拉斯普京 能控制重症血友病的发作(至少是控制) 是100%的事实。 可是谜团来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知道,血友病直到 1977年左右才出现 能抑制病情发作的药物。 而拉斯普京出现在1907年.这个时候还不存在特效药(就是用于急救的蛇毒也是1937年左右才被发现) 正史记载---他依靠催眠术控制血友病 当然这完全是扯淡。催眠术不具备这样的功效,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催眠术不能治疗血友病。 那么作为神神叨叨的一个怪物,也没有学过医学,更没有药物类相关知识。。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控制血友病发作的呢?
正史中的科技谜团 --- 生化方向 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历史疑团之一。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这一位这人是谁??--拉斯普京 (又翻译拉斯普廷) 这人是俄国沙皇被推翻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他的“”帮忙“” 列宁可能还在德国流浪呢。这是他的干政,让本来就昏聩的沙皇政权迅速崩溃。。 在他身上至少有三大疑团: 1 .治疗血友病之谜 2.不死之身之谜 3.超强“性”能力之谜 后面两个主要存在野史。我们今天不讨论(虽然我也很感兴趣)。我们就说说第一个 治疗血友病之谜。这个是正史 记录在案的,逻辑上也100%成立的问题。 其实沙皇本人很讨厌 拉斯普京 更讨厌他干政。然而这个人抓住了沙皇的命脉 他唯一的儿子--- 阿列克谢。 由于欧洲皇室近亲结婚太多, 阿列克谢从小就遗传了严重的血友病,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加病症越来越严重。几次都差一点挂掉。 直到 拉斯普京 出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沙皇夫妇把他请进了宫。。然而奇迹出现了,自从拉斯普京 出现以后 阿列克谢 的血友病 得到了根本的控制,出现了大幅度好转。只要 拉斯普京 在宫中 他的血友病就能得到控制(因此虽然沙皇非常非常厌恶他,但还是不得不把他留在宫中) 说这些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拉斯普京 能控制重症血友病的发作(至少是控制) 是100%的事实。 可是谜团来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知道,血友病直到 1977年左右才出现 能抑制病情发作的药物。 而拉斯普京出现在1907年.这个时候还不存在特效药(就是用于急救的蛇毒也是1937年左右才被发现) 正史记载---他依靠催眠术控制血友病 当然这完全是扯淡。催眠术不具备这样的功效,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催眠术不能治疗血友病。 那么作为神神叨叨的一个怪物,也没有学过医学,更没有药物类相关知识。。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控制血友病发作的呢?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