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书 锺书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80 发帖数: 19,434 关注贴吧数: 1
160110【东吧有爱】人,究竟可以多浮躁? 刚刚看完了快播庭审的文字记录,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网民常说,评论比新闻精彩,这些年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触。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曾经这样戏谑:大学里只有2种人,一种是有思想的人,一种是以为自己有思想的人。我没办法给这2种人下个很明确的定义,但我想,一个人如果是浮躁的,那他或许很难成为有思想的人。浮躁,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这么多年来,我经常被人批评,所以时常警惕,尽管终究无法根治,但是至少保证不在这种浮躁里陷得太深。 说回快播的事情,之所以在这么晚的时间去看文字记录,也是为了去验证一个很浮躁的看法“乐视举报了快播”。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是几天前在腾讯新闻首页看的一条新闻,标题大致上是“辩护律师声明,乐视举报快播”之类的文字,带有很强的“指向性”,点进去一看,竟然是个澄清性质的新闻,说辩护律师说乐视举报快播,而乐视网CEO澄清举报的是侵权,并且早就结案。我没有太去深究辩护人说了什么,但我基本可以肯定,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乐视举报快播涉黄,而举报侵权这件事我认为乐视并没有做错。新闻内容是在澄清,但这标题确实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而评论这新闻的人,似乎个个都没有看过内容一样,纷纷骂乐视举报快播(导致被查封)。类似的事情我已经司空见惯了,网络浮躁之风可见一斑。 今天晚些时候我去了乐视吧,基本上是“收拾”过后的场景了,我就点了置顶的一个帖子,也是个澄清贴,自然有人在下面骂,其中一个楼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人说乐视举报的是快播涉黄,但我想,辩护人似乎是不大可能在法庭上说乐视举报快播涉黄的,且不说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就算有,知道举报人是谁似乎也不能自证清白。于是,我就去看了庭审文字记录,其实,辩护律师说的是参与鉴定的那家公司曾经为举报过快播的乐视提供服务,质疑这样的公司是否具有资格参与鉴定。很明显,这并不是在说乐视举报了快播涉黄,但不知道是某个人将其解读为“乐视举报快播涉黄”,还是像腾讯网那样的标题党们的误导甚至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用心,总之,带了一拨乐视的节奏,而浮躁的网民们,也根本不去看澄清的内容,一股脑地骂乐视。这种“浮躁”似乎也带到了一切关于快播的新闻中,评论的内容跟新闻本身关系也不大,只是一股脑地骂乐视,挺快播而已。一个人如果很浮躁,那么一旦认定某种看法(这种看法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很容易变得盲目,接受不了反对观点(即使那是事实),很难教他有所改变。 我知道,快播案体现出来的浮躁不过只是整个网络世界浮躁的冰山一角罢了。我不知道,人,究竟可以多浮躁?
想起让我入坑的伙伴的一句话 很久以前我提到过是一位小伙伴带我入了东野的坑,当时他跟我提起他最近在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一提到推理小说,我就下意识地问他:“你一般能猜到真相吗?”他说:“看东野的书,一开始的时候你会很想去猜真相,你会觉得猜对真相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然而看了很多本之后,你最在意的不是去猜真相,而是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完成这个剧情,去感悟人性。”我不知道别人怎样,但我看东叔的书也基本是这样的了。传统的推理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智力游戏,读者热衷于去猜凶手,猜手法。猜不到的结局,读者会感叹过瘾,猜到了结局,读者也许会自觉聪明,也许会说小说不够刺激,总之不会对这部小说产生太高评价,看过也就过了。东野小说的风格改变后,关注点转移到了社会与人性身上,凶手,手法都不再是重点,有些读者把关注点放在这些上面而予以的评价并没有错,只是从全书来说,忽略了最重要的地方。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习惯,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怎么读书,要求别人怎么去理解,每个人看完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想,可我现在越发觉得,如果一个作家有多部作品,那么在自己没有看过这个作家足够多的作品前,在你不了解这个作家前,即使每部作品都是独立的,你对其中任意一部作品的评价都有可能是很片面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