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辉映1 星云辉映1
关注数: 30 粉丝数: 233 发帖数: 9,235 关注贴吧数: 6
关于物质极大丰富 物质极大丰富,可以说是代表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代表的意义还有很多,比如关系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所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 问题是:人类社会中的物质极大丰富可以到达什么样的程度?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可以让我们走到哪一步? 事实上,从资本主义近百年来的发展来看,物质丰富的道路可以说走到头了,因为除去通涨的因素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没有往丰富上走的,出现平均收入下降少了的情况就很不错了。而同时,人类社会生产能力倒是节节进步的。这么说来,两种情况的出现仿佛又很矛盾,究竟原因在哪里呢? 也许我们从中国改开几十年的过程来看比较容易理解一些。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快速提高是个事实,这主要是由于巨量投资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可以长期延续下去吗?不可能的。因为那涉及到消费能力的问题,否则为什么会出现大力推动社会消费的口号呢?社会消费可以大力推动吗?其实是很有限的,因为那涉及到贫富悬殊问题,涉及到社会分配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情况。 目前可以让我们看清楚的事实是,银行纷纷减息,而且会持续多久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投资环境处于相当坏的境况,或者说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难怪有人说中国经济回到了78年的路口了。 从以上所说我们不难明白,对于物质丰富,我们实在不能有太多期望的,物质极大丰富总是对社会的极少数人而言的,除非。。。。。。。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是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很不科学,另外一个是不能期望资本主义会自然进入社会主义。
漫谈健康之道 我们这一代人,健康问题已经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了。 重点基本有两个:一是心境,二是健身与饮食。说来真是简单,讲究起来可不容易。 在心境的方面,能说的已经很少,因为道理都让人们说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过是选择与坚持的事。 健身与饮食的方面就比较复杂,特别是饮食,现在五花八门的理论特别多,还有各种偏方,让你应接不暇。尤其是相互矛盾,难辨真伪,弄得你是无所适从。 对许多人来说,我看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是更为重要了。比如说,均衡饮食,少油少盐,多吃蔬果。那就基本可以了。特别是均衡饮食,关键在于不挑食,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不能多吃,再好的食疗食补多吃的话都是不对的,再差的食谱都不至于要抗拒。 中国的食疗食补方子特别多,基本都是以中医理论为根据,如果是偏方,则更多从实效出发,连中医理论都牵不上,这就更要注意一个问题,一个适用问题。就是说,别人适用有效的,到你身上就未必是好。因为按中医理论,人的身体差异很大。 其实健康生活之本在于运动,或者说活动。人不能那么高贵,现在的人在科技的帮助下,舒适程度是大大提升了,这就给人造成了最大的健康问题。舒适一些是好事,但舒适过头了就一定不利于健康。 如今的各种健康饮食说法多,人也特别留意和在意,但有几个人能真的了解其中的道理呢?这就造成了许多盲目现象,更出现了一些严重偏食行为。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久而久之,能吃的就没剩几样了。 总而言之,摆在我们面前的健康之道问题还是不少的,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我们形成健康知识观念的重要时期,一旦形成了不正确观念就会有麻烦,实在不能轻而视之。
坚定信念与解放思想 j坚定信念与解放思想 坚定信念,是形成信仰的重要步骤,是意志力提高的根本所在,正确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没有坚定信念的过程,对人的行为就不可能有多大影响。这个过程你也可以说是洗脑过程,通过反复的思想影响,达到坚定的信念。 解放思想,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只有不断的接受改变,思想才有进步的空间。但是,这只是理论上比较说得通而已。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人类的思想理论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比如在百年的光阴里,你几乎可以认为是没有改变的;其二,现代社会,思想的分歧几乎只有社与资两条,而它们当中并没有调和的余地,基于这两条原因,我们可以说说解放思想的口号是假的。 由此可见,乍看两者没有根本冲突,其实意义完全不一样,后者内里反映的更是****的本质。 从实践的结果可以看到,由于解放思想,人们的信念薄弱,也没有比较统一的信念。社会争吵声音过于吵杂之外,是非观念也建立不起来,思想教育没了根本,而最大的好处是全盘西化。。。。。。 反观西方,千百年来有解放思想的过程吗?几乎都处在一个坚定信念的过程中,并且把他们的信念推向世界。如此一来,他们就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真正说起来,解放思想的口号适用于物质文明的改造当中,而在社会学科学上就没有多少实用的价值,这是由人类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
真理与悖论 真理与悖论 人人都向往真理,因为真理揭示的是世界最根本的规律,对我们帮助很大。 所谓悖论,是指自我矛盾现象特别严重的结论,人们在厘清正误上会相当困难。真正的悖论典型就不去说了,只引出一些自我矛盾较大的例子吧: 我们可以证明人的私心是导致人类黑暗的最大凶手,也可以证明私心是人类发展的最大动力。 我们说思想觉悟提高,人懂得越多政治越有利于社会进步,也可以证明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并非越高越好。 我们说人聪明并多认识社会现象最好,却发现愚笨糊涂的人快乐更多。 我们认为人应该多些理智,却发现理智的人缺乏人味。 太多的例子,就不多举了,相信人们留意的话会发现更多,而从辩论会上也容易感受。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说,这些状况都发生在以人为对象的时候。这说明什么呢?就是在社会科学上,我们能得到真理的机会几乎为零。而且,既然真理不存在,我们的社会制度设计甚至经济理论就没有可靠的发展基础,而社会则总是呈现公说有理,婆说也有理的争论不休状态。 对于这种人类社会现象,我们似乎没有太好的办法。因此,老祖宗们提出了中庸的理论,虽然不那么理想,但也不失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作为一般人来说,我觉得明白这种现象还是有意义和有益的,因为起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包容和理解的态度,让这个社会更和谐一些,这已经是很好的事了。
思想与行动 人的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何?如果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来描述,那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究其原因,关键是尽管人进化了千万年,但人这具“臭皮囊”其实变化并不大,人的思想能力,特别是有了高效的文化传承以来,思想上的高度是有了,但人本身的动物本性却基本都保留着。 具体的表现大概为:一,人们往往在懂得大道理的情况下,做出不符合道理的行为,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不理智行为;二,人们会想出许多符合大道理的行为规范,但实际的可行性不高,而且往往会忽略了所需要的附加条件。 在前一条中,比较明显的是一些人的大“欲”,以及一些容易成瘾的东西,还有父性母性,克服起来相当困难。而后一条,则出于一些脱胎于梦想,空想方面的不成熟设想,在实行的时候一定会状态百出。 不难看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教育了,包括法制法规的贯彻都是教育的手段。在教育方面,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尤其在缺乏宗教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观的教育。这里不是说宗教有多么好,但宗教在世界观的教育方面,是现今最有效的,有值得仿效的地方。 不得不提的是,我们到底应该保留多少人类的天性?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焦点。 人的问题相当复杂,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思想与行动的关系,也许是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吧。
道德的基础是什么? 这世界上,恐怕否定道德重要性的人不多。以中国人来说,儒家所提的八端能留传千年,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但是,儒家所提的大体都停留在愿望上,愿望是好的,但努力下来,收到的效果甚微,比之其他宗教也有所不如。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道德到底是什么?道德其实是等同于不成文的具软约束的社会规则,德治又称为礼治,与法治共同起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作用,是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德治的效果是最好的,法治则是最后手段,德治所起的作用越大,说明社会越进步。 儒教的核心是仁字,其主要表现是个礼字,因此,中国又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说起礼字,确实对于人的道德建设有其科学性。我们由此可以发现,道德的基础是由礼字发展而来的,只有通过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特别是利益上的尊重,从而抑制了自我,照顾了全体,道德就有了依存,从共同愿望表现出了实体。 儒教的消亡是不可逆的,因为儒教的礼建立在封建思想上,随着封建制度的改变,那种上下纲常的秩序关系被平等观念所取代,那种礼也自然消失得差不多了。 在道德观念改变的时候,出现道德滑坡的感觉是自然的,因为平等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真正的平等观念出现在新中国,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到达了历史的最高峰,人的利益之争也大大降低,这就有了道德上的最好表现。 而到了改开,人又开始有了尊卑之分,利益之争更是日趋激烈,这时,社会道德不大大下滑才是怪事。 由此可见,道德的基础在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由此抑制各自的私心,从而照顾到大众的利益。 那么,什么社会有利于道德发展,我们能从哪里做出最根本的动作,结论实在不是那么难的。
社会总是在自然进步的吗? 发现现在不少人以社会会自然进步来说话,仿佛人们去关心社会进步的问题都是多余的,探讨什么主义,什么社会制度都是属于吃饱了撑的。更有人认为只要国家稳定,国富民强就是最终结果。这种看法对吗? 我看是不对的。 不错,历史伴随着社会进步是一个大的规律,但从政治上说,那是在无数斗争中发展下来的结果,不说斗争无法停止,就是斗争少了,社会在政治上的进步就呈现止步不前的状态。 真正说得上不断发展的是科学技术,以致带动着经济也有所发展。但人类的经济发展无疑只能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方面,说经济发展了社会就进步了是片面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与政治是一个社会的组成,政治上的状态必然造成经济上的影响,但两者对人类的科技发展影响就要小一些,有时甚至还会反而促进着科技,比如战争因素。 那么基于互成关系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就是说,以科技进步来说明社会进步的观念其实是错的。 我们还可以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看到,他们虽然富,科技也跟得上,但制度上就仍然停留在封建时代,思想观念上根本没什么改变。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我们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什么?这里就以自由,民主,正义来说好了,更进一步的还有平等,共富,私心抑制等目标。可见,这些都是与科技关系不大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那种错误观念呢?我看是由于我们处在一个科技时代的关系,是把科技放在了一个过高位置的关系,这其实是在走一条很危险的道路。
文明教育与自由 人都喜欢自由,这是天性。 但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其自由的程度就会自然地逐渐降低,原因是加在人身上的条条框框一天天的多了。 这里面起最大作用的是人所受到的文明教育。所谓的文明教育大概以做人的道理(包括道德)与基本礼仪组成。 以往的文明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发展到学校也占了很大比重,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则又再进了一步。 文明教育的形式并不是都那么明显的,有相当部分还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自然进行的。比如城市与乡村相比,人们所受到自然的文明教育就有较大的分别。 一个人受到的文明教育越多,其自由度就会越小,但这只是事实而已,而从人的感觉上可能就不是这样。因为只要人意识到是自己应该做到的事,那就不会有什么不自由的感觉。 根据以上的一些道理,也许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现象可以得到解释了。比如,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人的文明表现就比较突出。又比如,不同的国家实行同样的民主模式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如此说来,文明教育是导致人的自由度下降的行为,那么,在社会主义高度文明要求的场合中,有些人感觉少了自由也是自然的。其实这也是部分人的感觉,尤其是局外人的感觉,而在当事人中,因为思想上的接受程度不同而感觉不一样。 我们还可以看到,自由的诉求与许多人常说的奴性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 以上只是一些不太有条理的粗略看法。在自由这个大话题上算一个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吧。呵呵 欢迎指正。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