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如命3588 爱车如命3588
爱壶的人。
关注数: 282 粉丝数: 2,893 发帖数: 35,708 关注贴吧数: 22
再吐机车(滚压)壶(原创话题)   关于机车(滚压)壶的话题之前已经也发过帖子,今天再说为什么反对机车(滚压)壶。紫砂壶为什么吸引人?最大的原因是它是一种文化,一把真正意义的紫砂壶它不仅是包含了原矿紫砂的自然属性更是蕴含了从艺者制作技艺、融入了作者创作思想的非物质人文艺术属性,是非物质文化人文艺术与大自然物质属性最完美的结合。而机车(滚压)壶是什么东西?其一从制作原料开始就偏离了真正意义的紫砂,为了保持泥料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保证泥料在制作过程中不会断裂或变形必须添加一些化学成分的东西(具体加什么鬼谁知道),临了制胚前滚压头还要抹什么油,再者由于机车(滚压)壶制作中的高速高压工艺使得其泥料已经完全失去了原真紫砂的透气性和利茶性,这样制作出来的东西能称之为紫砂壶?说白了就是披着的紫砂外衣的人妖壶!其二说这个机车(滚压)工艺,这是现代社会浮躁功利的产物,片面地求快求多的产物。有道是物及必反,这样做产量是多了,效率也高了,可也偏离真正的紫砂却越来越远了,每把壶都100%一模一样(嘴、把等其他部件也都是注浆或模具压出来的),这样做出来的所谓紫砂壶有什么玩的意义?用机车(滚压)壶就像用一次性纸杯一样的有什么意思?   真正懂玩壶的壶友本能地就是会去抵制垃圾机车(滚压)壶,因为它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它本质上只是借用紫砂之名的纯工业化的机器壶、人妖壶、画皮壶!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迟滞也许机车(滚压)壶因价格优势有可能会占领一定的市场,但它也绝不可能对真正讲究、追求紫砂传统文化的从业者和壶友有丝毫的影响,因为机车(滚压)壶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紫砂壶!
闲话我的玩壶观   没事闲来说说我的一些玩壶观,单纯是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如果能持续长久地玩壶,有机会终究还是要玩玩全手壶。   对于单纯泡茶来说,同样的泥料全手壶和半手壶泡同样的茶从效果来说没有什么区别,至少我没有感到有区别,至于可能有那个别味蕾特别灵敏的人说能感觉出区别我也不否认,我还是相信大多数人的感觉。那既然泡茶没区别为什么终究还要玩全手壶呢?因为全手壶它更多是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和理念,体现的是作者的功力和细节处理的水平,一把好的全手壶它一定是凝聚了作者匠心的壶。即使是同一壶型的全手壶比如西施或者石瓢不同的作者做出来的壶在比例协调、气势方面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我们玩壶的人追求的是用心的全手壶而不是那些单纯为“全手”而做全手的壶。   二、买壶尽量选纯料,尽量远离调砂料。   玩紫砂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玩泥料,越是原生态越少人为因素的料子越值得玩。为什么这么说?紫砂矿形成于千万年前其自然属性和物化成分造就了它特殊的养成效果。玩紫砂的最大体验就是享受它在泡茶过程中慢慢玉化的过程。紫砂要有砂感是没错,但那种为了片面追求砂感而用调砂的方法来体现砂感这就本末倒置了,浆砂分离的砂感不是真正意义的紫砂,更有些是假冒作伪的手段。有机会学习学习关于紫砂泥料的书籍,比如“宜兴紫砂矿料”这本书了解泥料的基本常识,不要被不断冒出的泥料新名词迷惑了双眼,最经典的一句话:泥一直在那没有变,变的是人心。   三、刚开始玩壶要两忌。   一忌便宜、二忌多。这里首先要说的是自己的定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要因为便宜就买过来,到时候家里放不下,也没必要每样来一个,到时照顾不过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不要贪便宜,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只有买错没有卖错。   四、理性玩壶,不要被壶玩。   玩壶,求真是基础,求精是追求。玩壶能力的提升都是从长期实践中得来的,不下苦功却得了“珍玩”的病,烧着银子,想着漏子,不长脑子,这不是在玩壶,这是在被壶玩。量体裁衣,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去玩壶。不要总想着要买的壶日后会升值,能平出已经是中奖的概率。
学习交流紫砂显色机理   看到不少小白喜欢选颜色鲜艳的壶,殊不知这种壶都不是原矿泥料的正常显色。以下整理一些网络上关于紫砂显色的知识,希望小白不要再踩坑。看到颜色特别艳丽的壶要小心谨慎。   紫砂土被称作五色土,其实紫砂泥的原始显色不止五个,其缘故就是紫砂泥中富含多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为显色物,不同的矿区开采出来的紫砂泥中主要的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所以被分为段泥、红泥、紫泥三个大类。紫砂泥经过一千多度的高温煅烧后,经过氧化还原反应,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由增多到逐渐减少,黑色的氧化亚铁由无到逐渐增加,其他氧化物的含量也同时在发生变化故烧成品有不同的颜色。同矿区不同矿层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往往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又有老、嫩之别。   铝、硅、铁含量是衡量紫砂泥品质的主要因素。概而言之,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及其多寡决定紫砂矿的显色,不同价位金属离子的氧化物种类及其多寡决定烧成品的显色。从单个金属氧化物来说烧制后镁、铝显现白色;铜呈现绿色;钴显现蓝色;锰显现黑色;鉄显现褐色至暗红色;镍呈现黄褐色;铬显现黄绿色。   段泥中鉄的含量最低,显色物质主要为镁和铝,所以段泥的烧成品颜色偏淡。红泥中铁的含量高,鉄就成了红泥的主要显色元素。紫泥的情况比较复杂,所含成分较多且相对为均衡,因此无论是泥料还是烧成品,其颜色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故紫泥的显色最为丰富。   另外紫砂壶的颜色还受泥料的不同配比和烧窑时是处于氧化状态还是还原状态的影响。   以下表格是不同泥料的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比例,表中没有段泥只有绿泥,段泥的指标与绿泥的接近,同样可作参考。  以下是各氧化物在紫砂泥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Sio2(二氧化硅):酸性氧化物,以砂状石英的形态夹在泥质中,一部分和黏土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成为紫砂壶的骨架,另一部分,则与长石中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生成玻璃物质*,填充于胎体的骨架之间,同样提高紫砂壶胎体的机械强度和成品的致密度;SiO2在烧成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SiO2含量过大,会降低热稳定性,减少可塑性、粘结力、收缩率。   Al2O3(三氧化二铝):中性氧化物,主要与硅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成为胎体的骨架,并能提高烧成温度,扩大紫砂壶的烧结范围,提高成品壶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氧化铝对烧成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在20%左右,烧成温度变化不大,若低于15%,则会明显降低烧成温度,缩小烧结范围,降低热稳定性,极易造成紫砂壶的变形。   Fe3O2(三氧化二铁):一种红褐色或猪肝色着色氧化物,随着含量的多少、组成的不同和烧成气氛的不同,能使紫砂壶呈黄色、青色、灰色、红色等。另外它还有较强的助熔作用,能降低紫砂壶的烧成温度,也是矿料中的矿化剂,能促进烧结。   CaO(氧化钙):金属氧化物,高温下能与二氧化硅形成低共熔物—一偏硅酸钙(CaO·SiO₂),也起到助熔作用,降低还料烧成温度,增加坯料的致密度,提高紫砂壶的机械强度。还原气氛下,CaO可以增强Fe3O2的着色作用,在捂灰和还原烧中起到作用。   MgO(氧化镁):金属氧化物,在紫砂壶的烧制过程中,与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发生反应,生成熔点较低的堇青石,减小紫砂壶的膨胀系数。   K2O(氧化钾):金属氧化物,易溶于水,且熔点低,是陶瓷坯、釉的主要熔剂,能降低烧成温度。还能熔融部分二氧化硅形成玻璃相,填充于胎体的骨架之间,加速莫来石成长。   TiO2(二氧化钛):着色金属氧化物,氧化气氛中烧制呈黄色,还原气氛中烧制呈不稳定的灰色。换句话说TiO2的多寡影响成品壶的颜色。所以金属氧化物里,和朱泥加铁红粉一样,要使得段泥颜色纯、亮、嫩、就会额外加氧化钛。
新手来学学怎么区分调砂(冲浆)和原矿的砂   从我个人玩紫砂的经验来说说怎么区分调砂和原矿的砂。这里先解释一下两个概念:1.调砂,2.原矿的砂。   先说调砂,这个其实大家百度一下就会有答案了,为了给下面的案例作铺垫再说一下也无妨。所谓调砂,其实是紫砂制作的一种工艺,简而言之就是在炼泥时按照一定比例和一定目数加入另外的熟或者半熟的同类或其他类的泥料,并且使两者充分均匀结合。有人问了:为什么要调砂呢?正常来说调砂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降低制作难度,提高泥料的可塑性(这在朱泥类的壶中经常可以见到);二是为了降低泥料的收缩率提高紫砂壶的烧制成品率(因为砂在烧制中基本不收缩,在收缩性比较大的泥料中调入适量的合适的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泥料的收缩风险,从而达到提高烧制成品率的目的),当然还有第三种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泥料所谓的“砂感”。   再说原矿的砂,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只要单纯从字面来理解就行了。原矿的砂说白了就是指原始矿料中本身含带的砂。   那么怎么区分二者呢?为什么要区分?因为调砂这个古老的工艺已经被一些人玩坏了,他们调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单提高成品率那么简单,而是在利益驱动下为了模仿某种稀少泥料特点而用调砂来达到假仿冒充的目的欺骗壶友赚取黑钱。最近在吧里见得最多的就是调砂假冒降坡,几乎每天都看到两三个。有的新人被骗了还蒙在鼓里。 好了废话不说了,现在讲讲怎么区分二者。   调砂调砂调的这个砂在紫砂界怎么界定它呢?这是补充说一下砂的定义,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是以80目为分界点,目数低于80目的比如60目、50目、30目都属于砂的范畴;目数高于80目的比如100目、120目的那就属于泥或浆的范畴了。   调的砂和原矿的砂二者最直接的区别就是感观上的区别:   调的砂其砂颗粒与砂颗粒之间是分开的有距离感的,其周围没有其他目数大小和颜色质感不同的砂包围,往往是单一的泥或浆,而且砂的质感也是单一的大小均匀的,其砂粒质感是突出状的、没有层次感的。如下面前三图所示。   而原矿的砂其砂颗粒与颗粒之间是自然过渡的紧挨着的,每个砂粒周围是其他不同目数、有时颜色质感也不同的砂,砂与砂之间是和谐共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样的状态,质感是丰富的有层次的。如下面后三图所示。打个比方:原矿的砂就像美女的健康皮肤上的毛孔一样与皮肤浑然一体,而调的砂就像美女的健康皮肤过敏后出的小疹子一样,与皮肤格格不入。   紫砂紫砂无砂何以紫砂?根据迄今唯一具权威、官方性内部资料——江苏省国营宜兴陶瓷公司于一九九一年刊发的〈宜兴陶瓷原料矿产资源〉一书所述黄龙山紫砂矿“砂”与“泥”的比例为6:4——7:3之间,且“砂”的种类丰富具备各种目数。而外山料“砂”与”泥“的比例根本达不到这个比例,甚至比例相反,现在市场上大量的调砂料也从侧面反应出砂性重的原矿好泥料真的越来越少了,调砂往往也是为了掩盖那些差泥料泥性重的手段。调砂本身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或提高成品率为目的并没有错,但如果把调砂用来作为仿冒伪装其他某种泥料的特征特点而欺骗壶友就大错特错了。另外要说的是,还有比较低劣的一种泥料作假方法就是冲浆,冲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最低级的调砂。简单的判断冲浆就看它砂颗粒间的距离,砂粒间距离越大冲浆的可能性越高。最后一图为冲浆效果图。   人为调砂的效果:  原矿自身含砂的效果:  冲浆效果图: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新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前几天说好的今天送壶,现在开始。   要送的壶具体描述:   壶型:合欢壶   成型方式:半手工(借助模具成型)   容量:约160CC左右   款识:底款(商号款,避免广告嫌疑不作具体说明);盖款:杨其平   泥料:红皮龙(红泥系分支之一)   制作年份:2014年   品相:残次品(手把根处有断裂过,已经粘好可以正常使用)   数量:壹把   送壶方式:参加猜数活动中奖者吧内短消息我快递资料(姓名、地址、手机号),我包邮安全寄壶。   活动壶具体照片见下面附图:第一图是关于红皮龙泥料的资料说明,第二、三图是手把断裂情况的照片,之后三张是开闪光的泥料细节特写,最后一图是壶完好时的室外照片。  参与送壶活动新人资格规定:   参加送壶活动的新人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同时具备)有:   1.贴吧吧龄1年(含)以上(以其头像显示吧龄为准)   2.在紫砂壶吧的级别7级(含)以下   3.仅限壶友参加(壶商、艺人绕行)   送壶活动的得壶规则:(参与活动者只能主楼回复参与,楼中楼的数无效)   1.符合上述参加活动资格规定的壶友请在000-999之间任意猜一组三位数(必须是三位数,一位或二位数均无效)如果与中国福利彩票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wl.gov.cn%2Fygkj%2Fkjgg%2F&urlrefer=98a47ed48d3824f7128f8a6f3182da01 福彩3D在6月12日的开奖号码一致或最接近者(几何差值正或负最小值)即为中奖得壶者。   2.如果出现有两个以上的壶友符合上述第一条的,以其头像显示的发贴数(示意图如下)多者为最终得壶者。   申明:此活动系我个人行为,活动规则由本人负责解释。  祝各位好运。
名壶出名人,但名人不一定出名壶。   话说“什么才是好壶?”面对壶商纷纭、各说各的话甚至互相矛盾的推崇,作为一个爱好者我想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与教训与诸位交流。玩壶,心态非常重要。如果仅仅是要一把喝茶的壶就比较简单了,只需找一把样式符合自己审美、用起来顺手、材质比较纯正的紫砂壶就行了。   如果搞收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要明确收藏本身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买上几把昂贵的名家壶就是收藏了。不管经济条件允不允许,新人都不要一下手就直接买什么名家壶。   应先从买一些普通的商品壶入手,有步骤、有目的地了解紫砂的材质、成型工艺及作者后再考虑收藏。对于当代名人名作、职称或得奖之类,应该正确理解,不能盲目追求。“名壶出名人,但名人不一定出名壶。”我想这句话大家应该能理解。   职称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现在好像变成了提升自己壶品价格的法码。试想,供春并没有因家奴的身份贬损他在紫砂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大亨也没有因他无高工的职称而影响其一代巨匠的历史地位。所谓评比得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行业内从业者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一种竞赛结果,没有功利性;而如今却变了味,到处办展,处处得奖。一些博览会组织者甚至借用行业名义,以交参评费的多少来决定参评作品的各种奖项。而这些奖项又反过来为作者提升壶价起作用,同时成为作者评定职称的依据。   可悲的是,很多不知内情的爱好者以为获奖越多、职称越高作者的名气就越大。于是,市场形成了一个怪圈:参展越多、得奖越多者,名气就越大,作品价就越高。以至于宜兴紫砂壶业内戏称“(展)会不怕多,有名就行;壶不在精,一展就灵。”其实大家想一想,创作是一件费工费时非常严谨的过程,而这些作者整天东奔西走,能出好作品吗?而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的作品时,没有人着眼于历史人物的出身、职称,而着眼于其作品的本身艺术魅力。所以,作为一个玩壶者,应理性看待当前市场上的这些浮躁现象。多与同好者交流,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用心体会,而不被市场所左右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看到一把壶时不要先问作者是谁、是不是名人、有没有职称,评定这把壶的优劣应从材质入手,再看制作工艺及作者对作品形制的把握:整体是否协调?这壶能不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共鸣?   如能达到上述目的,不管有名没名,应该是一把非常不错的壶。在紫砂界,一直有“人如其壶,壶如其人”的说法,壶是手工的作品,是作者内心想法的外在表现。可以想见,一个人连最基础的道德情操都把握不准的话,他是做不出好壶的。   所以当你看上某件作品时,应多了解一些作品背后的东西如作者的艺术修养、道德情操、作者对作品创作的过程,以及作品的存世量,这些都是些关键的。千万不要听信一些商家的炒作误导,图虚名,看名头、职称,更不要谁的名气大就买谁的,应该用自己的审美眼光理性地作出判断。至于说名家大作,其实任何一个名家,他们都是从无名到有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作品的本身而不是职称,靠炒作终究不会长久。
预言一下:半手工(模具)壶会被机车壶取代,不服来辩。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如果没有行业的自律管制和约束,未来紫砂壶从成型方式来说只有全手工壶和机车壶这两种类型,传统的半手工壶和模具壶将慢慢被“品相完美”“价格低廉的机车壶所取代。至于问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1是因为潜在的新人基数大,新人对什么是真正的紫砂毫无概念,对紫砂的自然属性和人文艺术价值的认识也是一片空白,所以对真正的紫砂壶没有清晰的价格认知。只会片面追求便宜、便宜再便宜。而机车壶的生产效率和制作手段决定了它成本低的特点,所以便宜是肯定的。   2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视觉动物,特别是新人不了解紫砂的原始自然特征和属性,对铁质和一些轻微瑕疵不可接受,追求100%的完美。而机车壶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因为机车壶用的都是大批量市场化生产的经过酸洗和各种处理(调色、添加金属氧化物等)的商品泥,做出来的壶品相非常“完美”,在传统全手工和半手工壶中经常出现的瑕疵几乎没有。   3行业管制的缺失、大环境下信息的不对称和奸商昧良心的逐利行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机车仿半手模具、甚至机车仿全手、仿代工等各种低劣的奸商行为。量大质次利高的机车在这些人眼里无疑就是摇钱数,试问在利益面前有几个能守得住道德底线?那些吧友反映的直播现象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几何图形与空间的组合——紫砂壶壶型结构审美简析   玩紫砂壶的很多朋友对究竟什么样的壶形才算是做得到位的还是有很多的疑问或者说存在审美上的差别,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精品紫砂壶造型的美妙之处。   紫砂壶的造型源于点、线、面、几何图形及空间的合理而巧妙的组合。不同的组合造就出千变万化的造型,但基础原理却是不尽相同。    圆的组合与对称   圆是几何图形中运用于紫砂壶最多也是最普遍的元素,几乎没有一种壶能离得开圆这个元素。拿最具经典的大亨掇球举例来说,大亨掇球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是严格的几何形态器形,对制作者要求非常高。   此壶的要点是“圆”,一个圆接一个圆,圆套圆,圆交圆,要做到壶通体线条流畅无死点,而且有张力显出气质。大亨掇球难做在于让整把壶的各个部件都融合成一个整圆的定义,又要让各个部件都独立具有圆的概念。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三角形的重心与稳定性   紫砂壶的造型上必须要符合稳的要求,稳即稳定、除了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稳感。紫砂壶为求使用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对称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重心垂线,必然落在壶底的中心点,所以在壶底的大小就在视觉上影响着壶的稳定性。此外,壶体的肩、腹部位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如壶体比较矮,底部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视觉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稳或压重感。又如壶体较高,底部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轴上升而产生轻巧和生动感。以一件简单的牛盖洋桶为例,他的体型比较高,为求造型稳重大方,所以壶底就顺着身筒的大小而做,使其外观匀称、虽高而平稳。  又如石瓢壶,它的侧立面近于正立的三角形,重心全靠在壶体底部,但壶底以三乳钉状支脚架空,使造型稳而不重。以子冶石瓢器型为例:身筒三角、壶把三角、壶纽三角,流与身筒夹角的型也还是三角,把的三角从身筒过渡到流,形成三个三角的相互穿插,在顶上加入一个三角纽,身筒又非常稳重的撑起了两边角度对等的小三角。  三角结构体现壶嘴和把在壶体上的均衡,紫砂壶的嘴和把对主体的结构均衡起着很大的影响,如壶体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过重,或者是壶把外向回转的过大,都会使造型重心偏离中轴。若嘴和把在壶体两侧的位置和空间安排不当时,也会影响造型的均衡。    倒立三角形的结构   如下图仿古如意壶,看似与三角结构似乎毫无联系,其实不然。流与把的倒等腰三角形结构如果到位,做出的壶自然就耐看。壶嘴与把以对称形式展开,使壶具有端庄安稳的效果。  倒立三角形的结构方式常见于一弯流的壶  壶嘴和壶把除了对等展开形式外还有二者都朝一个方向倾斜的形式,壶把的曲度与壶嘴的伸展方向相同,这种处理形式,在取得造型均衡的同时,也产生动感。如下面这把顺竹壶就是最好的例子。   壶嘴与把倾向同一斜度时,可使造型具有动感。   对称与协调   紫砂壶造型设计上的对称与协调是利用壶身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壶体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坯制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元素。紫砂壶艺中对称与协调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   如一把壶的纽部和壶身,设计者往往用以小补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又把壶纽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对比中取得调和。以四方抽角竹鼎壶为例,在体型和轮廓上,他的体面方圆结合,线条曲直并蓄,上下对称;但是作者又在明确的对称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度和衔接,来取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及左右空间对称。   四方抽角竹鼎壶的方圆结合,曲直并蓄,整体造型十分统一协调。   实体与虚空间   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型本身与形体以外相对形成的空间。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壶把在壶体上回转构成的两形空间,若可呼应主体形状或其线条的特点,则可起到加强整体感的作用。又如在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壶体上部的虚空间,或是以简单的桥形壶纽形成壶顶的透空位,这些手法都是以虚实对比的原理以增强造型的气势。   以鹧鸪提梁壶为例,此壶的重心在壶体下部,造型稳健庄重,但通过提梁的回转,构成壶体上部的虚空间,使壶体舒展大方,增加了整个造型气势。提梁所形成的完整空间,亦增加了造型的装饰感。     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空,可强化下部的虚空间。例如:传炉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