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晓菜 花晓菜
关注数: 93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22,979 关注贴吧数: 37
Kabachnik-Fields Reaction(Kabachnik-Fields反应) Kabachnik–Fields反应由Martin Kabachnik和Ellis K.Fields于1952年独立发现,是一种三组分有机反应,它由伯胺或仲胺、羰基化合物和膦酸二烷基酯(RO)2P(O)H(也称为亚磷酸二烷基酯)反应生成α-氨基甲基膦酸酯。α-氨基膦酸酯作为α-氨基酸的磷类似物(一种生物同位体)是重要的合成目标。在药物发现研究中对于生成拟肽化合物此反应也非常关键。 反应物: 伯胺或仲胺、羰基化合物和膦酸二烷基酯(RO)2P(O)H(也称为亚磷酸二烷基酯) 生成物: α-氨基甲基膦酸酯 成键类型: C-N, C-P 实验贴士: 底物除了亚膦酸二烷基酯,亚膦酸和膦酸三烷基酯也能进行此反应; 常用催化剂:三氟甲磺酸的镧系金属盐(Sc, Yb, Sm, In),Al, Co, Ni的酞菁络合物,CF3CO2H, LiClO4, SiO2,或 TaCl5-SiO2等; 反应活性:酮>醛,脂肪酮的活性很高,但环状脂肪酮和芳基-脂肪酮的反应活性相对较低,芳基酮的活性极低。 反应机理 Kabachnik-Fields反应的途径取决于底物的性质。胺和氢磷酰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其中任一个配位体可以与羰基化合物反应。通常,胺的碱度决定了反应途径。弱碱性胺如苯胺,可以作为质子供体,有利于亚胺的形成,而烷基胺如环己基胺不形成亚胺。原始文献 M. I. Kabachnik & T. Ya. Medved Bulletin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Division of chemical science volume 2. 1953, 769–777. T. Ya. Medved & M. I. Kabachnik Bulletin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Division of chemical science volume 3, 1954, 255-261. Ellis K. Fields J. Am. Chem. Soc., 1952, 74, 6, 1528-1531. 热门引用 A facile and highly efficient route to α-amino phosphonates via three-component reactions catalyzed by Mg(ClO4)2 or molecular iodine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06, 4, 1663-1666. An Extremely Efficient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Aldehydes/Ketones, Amines, and Phosphites (Kabachnik−Fields Reac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α-Aminophosphonates Catalyzed by Magnesium Perchlorate J. Org. Chem. 2007, 72, 4, 1263-1270. 相关反应 · Mannich 反应 相关化合物 · 胺 · 酮
低电渗合成琼脂糖——条带分离度提高近30%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分离、鉴定和纯化核酸的一种常用方法。 百灵威提供的合成琼脂糖系列产品,采用新型合成技术,摆脱天然海藻原料的依赖性,以获得更高的凝胶强度、更低的电内渗(EEO)和更高的分辨率。 950081合成琼脂糖,低电渗——拥有极低的电内渗(EEO=0.03),因此条带压缩度高,分辨率显著高于传统琼脂糖凝胶(图1)。所制备的凝胶透明度亦高于传统琼脂糖。 高凝胶强度:凝胶不易破损,适用于常规电泳及脉冲场电泳; 低电内渗:电泳条带分离度显著优于传统琼脂糖(图1); 易溶解:快速溶解为均一澄清溶液,粘度适中,不易起泡; 不含DNase、RNase和Protease。图1 同一样品的凝胶电泳图对比;左图是某品牌产品,右图是950081;条带分离度分别为58.06%和84.58%,950081可将条带分离度提高近30%; (条带分离度=1—同一泳道内所有条带高度之和/泳道总高度*100%); 条带分离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反之则弥散现象越严重 使用方法 琼脂糖凝胶配制浓度与DNA的最佳分离范围: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要根据要电泳分离的核酸的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琼脂糖浓度及电泳缓冲液,从而提高核酸分子的分辨率。琼脂糖凝胶浓度和线性DNA分离范围及电泳液参考下表:实验步骤 1. 配制相应浓度的琼脂糖溶液,微波加热至完全溶解(溶液为TAE或者TBE,点击查看TAE、TBE配制方法)。 2. 量取适量琼脂糖,加入核酸染液,混匀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制胶膜中。 3. 室温下使胶凝固,然后置于电泳槽中进行电泳(建议参数为:90 V,70 mA,30 min)。 备注:本品适合低压电泳,推荐90V跑胶30分钟。产品杂质少,跑胶速度快,低电压下电泳时间不需要延长。 产品列表
中国自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在7月4日举行的外交部例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我国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时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始终执行公正、合理、非歧视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国家。 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我国自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镓和锗都是新兴的战略关键矿产,在高技术产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均已被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名录中。同时,镓也先后被欧盟、美国、日本等列入战略性/关键矿产目录。受访专家认为,此次出口管制可以避免我国战略性资源的流失,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将对国内镓锗生产和半导体产业产生一定利好。 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其中显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镓相关物项包括金属镓(单质)、氮化镓(包括但不限于晶片、粉末、碎料等形态)、氧化镓(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态)、磷化镓(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等形态)、砷化镓(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态)、铟镓砷、硒化镓、锑化镓。锗相关物项包括金属锗(单质,包括但不限于晶体、粉末、碎料等形态)、区熔锗锭、磷锗锌(包括但不限于晶体、粉末、碎料等形态)、锗外延生长衬底、二氧化锗、四氯化锗。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金属矿产无论是在储量还是在产量上,中国均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在镓方面,数据显示,全球探明的金属镓储量仅27.93万吨,中国拥有19万吨,占比在68%左右。而从产量来说,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德国、乌克兰等国家已相继停止镓生产,我国在全球镓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占比已超90%。目前,除我国之外,拥有镓生产能力的国家主要还有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在锗方面,美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曾发布过一份统计数据,全球已探明的锗保有储量仅为8600金属吨,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其中美国占全球的45%,其次是中国,占全球储量的41%。中国锗的产出主来累计供应全球68.5%的锗。 镓和锗都是新兴的战略关键矿产,均已被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名录中。镓也先后被欧盟、美国、日本等列入战略性/关键矿产目录。那么,这两种矿产究竟有何用处?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镓被称为“半导体工业新粮食”,在半导体、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光纤通讯、红要来源于褐煤矿,开采便利,因此在全球锗产量中位居前列,近十年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锗则主要用于光学玻璃、红外光学器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在镓方面,资料显示,此次被列入出口管制中的氮化镓(GaN)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其在功率器件、射频器件、光电器件领域大有作为,可应用于太阳能逆变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此外,同样在此次公告中被列入出口管制的砷化镓则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在高频、高速、高温及抗辐照等微电子器件研制中占有主要地位;半绝缘砷化镓材料主要用于雷达、卫星电视广播、微波及毫米波通信、无线通信(以手机为代表)及光纤通信等领域。 在锗方面,全球锗终端需求则涉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主要包括太阳能、红外、探测器级锗单晶和光纤级四氯化锗。其中,锗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具体体现在聚光电池与硅锗薄膜电池中,主要是用作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衬底材料。太空探索中大多数卫星都采用锗基太阳能电池供电。此外,四氯化锗是目前光纤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其他长波光纤材料无法替代的战略型光纤信息材料;锗在部分半导体器件上仍广泛使用;在石油化工领域,锗是生产聚酯纤维(PET)重要的催化剂;还可利用有机锗的生物活性用作医疗保健用品。 保护产业和资源安全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用途显示出镓与锗的重要性,此次实行出口管制,便可能与此类重要性相关。郭涛认为,镓和锗是战略性资源,在高技术产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此次出口管制有利于国内保护产业安全和资源安全。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同样认为,这种措施可以保护国内镓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出口管制也可以避免我国战略性资源的流失,从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洪勇指出,对镓和锗的出口管制,可以促进国内镓锗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程度。其次,这也可以提高国内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竞争力。”洪勇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出口管制也可能会对国内企业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如降低企业的出口收益等,这就需要政府和产业层面合力积极寻求平衡。”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我国采取镓、锗出口管制措施的目的是加速推动相关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镓、锗应用主要涉及功率半导体,借助这两种元素的资源优势,将有望加速我国在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
百灵威微信公众号活动(微信公众号搜索“百灵威”) Feb 520·2023 网络情人节网络情人节日520将至 “五氧化二磷,没有氧化是什么五二磷” 身为化学党的我们 除了实验、实验、实验 是不是也要展示一波化学人专属表白呢 神马?还没想好?快来看看我的!进入正篇如果可以的话 我想氧化还原你的梦 萃取你的赤心 蒸馏你的甜美 稀释你的寂寞 融化你的寒冰 过滤你心中烟尘 加成你的幸福快乐 置换你的烦恼忧愁 沉淀你的苦闷不悦电解你的昨日 取代你的明天 酯化你的酸and醇 生成芳香四溢的酯 燃烧你的爱情 沸腾你的憧憬 转移你爱的分子 消去彼此的单键 生成共价的幸福双键也许在你生命最后时光 也未曾想起我来过——催化剂 卿就算像金一样沉默 我也将化身王水 慢慢把你融入我心 Mg+ZnSO4==MgSO4+Zn 女:“为什么喜欢我” 男:“你的镁夺走了我的锌” 2H2O2==MnO2(催化剂)==2H2O+O2 即使世界支离破碎 但我对你的坚守永不减少 我是SbF5你是F- 有你在的地方,我才是最强(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身为化学人的你还有哪些独有示爱招数呢 评论区写出你的化学专属宣言 讲述你的爱情故事 我们将为点赞数量(≥52)第1名用户 奉上指定情侣电影票一套 点赞数量2-10名将获得10元话费 点赞数量11-20名将获得5元冰淇淋代金券 活动时间即日-5月22日中午12:00 这个网络情人节,示爱啦
百灵威色谱柱全线产品75折特惠 根据《西游记》记载,如意金箍棒为太上老君炼制,是孙猴子鼎鼎大名的神兵利器!这根从东海龙王手中抢来的“定海神珍”可不简单,原书中记载其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本身具有灵性,无需法力驱动;可长可短、可随心变化;能上天能入地,变化飞腾均能取胜;威力巨大,上仙也敌不过它,故名为“如意”。 假如我的实验室里也有这么一条“如意金箍棒”,那么…… 【灵性十足 无需施法】 选择合适的流动相,不同组分均可有较好的分离度, 峰形优异;分离效率高,大大节约检测时间。 【可长可短 大小随心】 多种柱型、长度可供适配挑选,具有广泛、优异的 选择性;接受定制,针对难分离的组分可选择专用柱。 【上天入地 腾移挪移】 优异的填料配比与内径, 展现出超常的分离效率和耐用度; PH耐受宽,适用不同种试验条件, 并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变化多端 威力显现】 采用单层分子层和封尾技术,稳定性强; 批间差小,更换相同柱子,无需重复摸索方法。 【星斗铺陈 龙纹凤篆】 柱体设计精密,操作防滑,备件兼容性高; 外包装精美,科技感十足,又不失艺术气息,可以说每一根线条和色块的颜值点都长在小编我的审美线上了。 百灵威明星产品之——色谱柱 可以说,主打的就是一个“如意”! 好啦,《西游记》我看完啦~~《白龙马》我唱过啦~~龟派气功和元气弹我练好啦~~ 接下来,是福利时间! 【好礼第一重】 本文留言集赞第一名,送指定电影票一张!(2023.5.10 12:00截止) 【好礼第二重】 即日起一周内,下单任一色谱柱,即可享“进淄赶烤”88元套餐一份 【好礼第三重】 五月好购,百灵威色谱柱全线产品75折特惠!
气相色谱柱的工作原理 色谱柱利用色谱柱先将混合物分离,然后利用检测器依次检测已分离出来的组分。色谱柱的直径为数毫米,其中填充有固体吸附剂或液体溶剂,所填充的吸附剂或溶剂称为固定相。与固定相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流动相。流动相是一种与样品和固定相都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一般为氮或氢气。 待分析的样品在色谱柱顶端注入流动相,流动相带着样品进入色谱柱,故流动相又称为载气。载气在分析过程中是连续地以一定流速流过色谱柱的;而样品则只是一次一次地注入,每注入一次得到一次分析结果。 样品在色谱柱中得以分离是基于热力学性质的差异。固定相与样品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亲合力(对气固色谱仪是吸附力不同,对气液分配色谱仪是溶解度不同)。当载气带着样品连续地通过色谱柱时,亲合力大的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慢,因为亲合力大意味着固定相拉住它的力量大。亲合力小的则移动快。 检测器对每个组分所给出的信号,在记录仪上表现为一个个的峰,称为色谱峰。色谱峰上的极大值是定性分析的依据,而色谱峰所包罗的面积则取决于对应组分的含量,故峰面积是定量分析的依据。一个混合物样品注入后,由记录仪记录得到的曲线,称为色谱图。分析色谱图就可以得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
炼金???科学暴富不是事! 黄金热又起,看金价起起伏伏,数以万计青年为之心动,作为化学专业的小编不懂金融,但是对炼金却跃跃欲试,所以今天不谈经济只谈炼金。屏幕前面的小伙伴儿,快点撸起袖子跟我学炼金吧! 金=≠金子 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指青铜 战国、秦、汉的金“金”通常是真金子 明清不加单位的金,一金指一两白银 民国“一金”指一个银元 炼金的前世 神秘的职业,被贵族养着的贵人 古炼金术又称金丹术/炼丹术/点金术/黄白术 是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炼制丹药的方式 起源于战国,发展于秦汉魏晋 《抱朴子》记载了当时炼丹术中化学成就 约从公元前1500年-公元1650年 化学几乎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炼金术在复杂环境跨越至少2500年 除中国、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印度、日本、朝鲜 还曾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以及穆斯林文明 17世纪后,炼金术遭到了批判 但19世纪前,炼金术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 古炼金为什么失败 炼金术士失败是因违背了科学规律 用燃烧等简单方式并无法改变金属性质 试图把廉价铜铁变成贵重的金银终成泡影 化学方法是无法改变元素性质的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无法再分 无心插柳 金子是黄色,人类尿液也是黄色 或许能带来梦寐以求的黄金 布兰德收集尿液,组装炼金仪器 最终发现了-磷,这是人类发现的第1种化学元素 炼金仅需4步 溶解→还原→净化→熔炼 1.将炼金原料放置烧杯,加入脱金水,加热蒸发使完全溶解,滴入浓盐酸取下冷却,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过滤后的溶液用蒸馏水定容,控制溶液中金的含量; 2.把溶液温度控制在30至40,一边搅拌一边迅速加入浓度为150g/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直至金全部还原成金粉沉淀; 3.过滤所得的金粉沉淀中的杂质,提升金粉纯度,用15%的盐酸加入金粉中,搅拌煮沸5分钟,倒出酸液,过滤出的沉淀物即为海棉金; 4.把海棉金加入硼砂一起放入坩埚中,用火枪加热即可得99.9%的纯金了。
80个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燃烧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我科学家建立更快更高效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 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发表了题为《利用化学重编程高效快速制备人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新的化学重编程体系,更加快速和高效地将人成体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 团队成员介绍,多潜能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和分化成生物体所有功能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些神奇的特质使其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和疾病模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再生医学领域最为关键的“种子细胞”。如何在体外诱导获得多潜能干细胞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2013年,邓宏魁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原创性成果,即不依赖卵母细胞和转录因子等细胞内源物质,仅使用外源性化学小分子就可以逆转细胞命运,将小鼠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体细胞重编程的路径。2022年,邓宏魁研究组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了利用化学小分子将人成体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人CiPS细胞)。 生命的本质是化学过程,通过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理论上是最有效的方式。化学重编程与传统重编程技术存在本质区别:传统转基因重编程技术如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技术(iPS技术),是通过细胞内源转录因子的过表达,驱动细胞命运发生直接转变,其诱导过程难以控制;而化学重编程是利用外源的化学小分子模拟外界信号刺激,驱动细胞命运以分阶段的方式发生转变。因此,该方法可控性强,有望实现精准调控细胞命运、逆转细胞身份和功能状态,使逆向发育成为可能。 在这次最新研究成果中,邓宏魁研究组建立了一套更加快速、高效和稳定的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化学小分子组合,大幅加快了重编程进程,诱导周期由原来的50天缩短到30天以内,最短16天即可完成诱导。与此同时,诱导效率大幅提升,最高可达31%。新体系在不同遗传背景、不同年龄的17名个体来源的体细胞上进行了测试,均可实现高效诱导,加速了人CiPS细胞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和疾病模型等方面广泛应用的步伐。 根据研究组先前报道,原有体系在诱导人CiPS细胞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类上皮细胞阶段、可塑性中间态细胞阶段、类胚外内胚层细胞(XEN-like)阶段,最终建立了多潜能干细胞。而该研究发现新体系更加快速和高效的分子机制:可塑性中间态细胞在增殖能力和氧化磷酸化代谢活性方面显著增强,不再经历XEN-like阶段,多能性基因激活更加快速,分子路径更加直接。特别重要的是,传统iPS重编程依赖逐步增强的糖酵解代谢过程,而化学重编程最为关键的阶段——可塑性中间状态的产生则依赖氧化磷酸化,并不依赖糖酵解代谢。这一发现,揭示了特定能量代谢途径对不同细胞命运转变过程的重要性,为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理解细胞命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此外,本研究建立的新诱导方案不仅快速、高效和稳定,更重要的是,该方案成分明确,不依赖血清,不依赖于饲养层细胞,这些属性更好地满足了临床应用的需求,为建立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的人CiPS细胞系奠定了基础,使其向临床应用迈进了关键一步。与转基因过表达转录因子相比,化学小分子具有不整合基因组,作用可逆,操作简单等优势,因此CiPS技术更加安全、简单且易于标准化,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邓宏魁研究组已利用人CiPS细胞高效制备了胰岛细胞,并在大动物模型上验证了其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凸显了人CiPS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治疗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