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听松图一醉
月夜听松图一醉
醉里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关注数: 162
粉丝数: 577
发帖数: 18,859
关注贴吧数: 3
【读书疑问】关于妇科病遇到曼月乐环的一些问题 这两年治妇科病,碰到一些患者来处理月经的,月经量少,或者不规律少量出血。 往往开始没怎么注意,就按异常处理,出血的一般还可以,但经量少或闭经的,效果有时不理想,总是往药方上找原因,但碰到的多了就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不少人上的曼月乐环。
【杂谈】证已发,爱好者转正。顺便拜吧!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读书疑问】子宫肌瘤的攻补问题,大佬来指导下 这两年处理了些子宫肌瘤问题,效果好坏参半。 好的就不说了,只说不好的,主要探讨四公分以上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攻补的效果问题。 大多数肌瘤用桂枝茯苓丸之类攻伐效果平平,也借鉴过日本汉方加大家薏仁的用法,仍然不满意。 也有些借鉴少腹逐瘀汤的思路,攻补兼施,反而出现两例不降反增的情况。 这里陷入了困局,如果有处理大肌瘤经验的通道,还请赐教一二,不胜感激!
【读书疑问】中药饮片颗粒剂问题,大家提提意见。当前中药饮片质 【读书疑问】中药饮片颗粒剂问题,大家提提意见。 当前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开始考虑颗粒剂替代。 颗粒剂当前六个厂家在生产,有经验的吧友说说意见。 不胜感激!
通过专长执业医师考核,发帖纪念! 我歌诚自恸, 非独为君悲! 感谢cctv、ktv、mv… 感谢中医吧及众吧友的支持、鼓励、鞭策… 终于,可能名正言顺的说:我是个中医
妇人乳腺增生问题小议 作为妇科大夫,老是谈方子怪无趣的。 好久不来,翻了翻帖子都没什么感兴趣的,索性自己开一个吧,留着慢慢写慢慢玩。 也不抛砖引玉了,万一把大舌头引来就不好了
妇科:乳房胀痛问题小议 今年多次碰到乳房胀痛的妇科病患者,颇有些感慨。 索性开个贴,得空小议下这个病。 老规矩,抛砖引玉吧
月经问题,一直是妇科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 一个是人群数量不少,一个是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今天开个贴,得空说说月经病,兼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理解。 老规矩,抛砖引玉,望诸同道不吝赐教。
说说妇科常用药:逍遥散 逍遥散这个药听名字就非常霸气,在妇科用药里也是出镜率极高的。 如今用散的不多,或用汤药,或用成药逍遥丸或丹栀逍遥丸。
生化汤依然是出自傅青主这个神人,现在被用于产后排恶露的专用方。 方子取自桃红四物去红花,去地黄白芍,加甘草干姜汤而成。
妇科名方_完带汤 初学妇科的时候,接触的就是傅青主女科。 学的虽然是一知半解,但任感受益良多。后每当遇到难以处理的妇科病,就从傅青主的书中找思路和灵感。 而后也读过很多妇科世家的书籍,其中很多祖传方或名方,细细推敲总是能发现傅青主女科的影子,不由对傅青主这个奇才的敬佩之情又增加几分。
谈谈妇科病方: 将军斩关汤。 妇科病中崩漏是个常见病,而久治不愈的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在于崩漏问题常常是虚实错杂,导致补虚则邪盛,攻实则更虚。 前几年读朱南孙先生的书,对妇科病的理解上获益良多。 而今想来,最有印象的就是将军斩关汤了。
关于病与治的一点粗浅看法 学剑攻书两不成, 年来踪迹愈如萍; 而今隐水无鱼钓, 収拾纶竿海上行。 这两年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冷静下来看看中医与疾病,当年毛头小子时无病不可治的盛气已然不在,更多的则是敬畏或无奈。 以下都是胡言乱语,不需要赞同或反对,甚至不需要观众。权当给自己做个纪念,十年后回头再看今天,做个笑柄而已。 最近很喜欢看张子和,就以子和的诗开个头吧。
请将你最钟意的那本医书给我推荐下! 感谢伟大的中医吧,在这里多年晃悠我感觉受益匪浅。 从一个自学的爱好者到一个拜了师父依旧以自学为主的爱好者,多年来似乎没走邪路的关键,就是中医吧诸路大神不断的批评和指导。 春天来了,又到了一年购书季。 还请诸位将自己最满意的那本书不吝推荐给我,小可不胜涕零!
2018年最大的收获是开始认识气机。开个贴,写在2018年最 2018年最大的收获是开始认识气机。 开个贴,写在2018年最后一天。 也祝各位老友新的一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妇科)阴痒证治疗医案及思路探微20180928 近几日临近放假,来贴吧次数多了点。 看来看去也没几个讨论治病的,索性开个贴自娱自乐下好了。 今日探讨的是老月以前的老本行,妇科病的治疗。 为避免范围发散帖子太监了,干脆发个阴痒证小医案做引子,探讨下这个烦人的妇科病。
关于小儿夜啼证的治疗思路探微 这两天也在思考小儿夜啼证的治疗,总体感觉应该以胃肠思路为主,兼顾肝气的疏泄升降问题。 虽然有个大体思路,但用药遣方却有点不得法。 想起以前学儿科曾看到过有专门的论述,今天特意找出来以伺同道,共同探讨。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至我的中医。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水帖: 对李东垣和郭生白内外分型的一点看法 最近看郭生白的伤寒六经求真, 里面对三阴三阳的理解划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问题。 不由联想到李东垣的内伤外感分法,感觉颇为类似。 所以干脆开个贴,水水更健康。
医案记录一则,抛砖引玉。 发现贴吧越来越不好玩了,有羊粪的帖子是越来越少。 连讨论吹水的帖子都少的很。 干脆发个自己的医案吧,权当抛砖引玉。 本帖纯发散吹水用,不问诊不看病
浅谈腰椎、颈椎病的一丁点治疗经验(致敬2018) 在贴吧胡闹了好几年,回头一看,除了年纪更大了一无所成。 运气好2017年突然脑抽决定要好好对待中医,然后潜下心来看了看书,然后发现全都看不懂了。 以前总觉得看了几年书可以装大神了,后来见过真正的大神才发现自己了解的太浅薄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再后来看到真正的大医家,才知道什么是云泥之别。 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越来越低,从尽愈诸病到愈大部分病,再到愈几个比较典型的病,最后到能治个感冒头疼脑热的就可以了吧。然后依旧被打脸,治个头疼脑热都不怎么容易呢。 所以只能越来越少说话了,实在不知道从何说起。 今天又有点抽,还是觉得在春节到来之前,和自己探讨点什么,以便几年后可以翻旧贴子时可以开心的嘲笑今天的自己。 哪就结合这两年治的几个为数不多的腰椎、颈椎问题,浅浅的探讨下大致的思路。 此帖只为自娱自乐,可以不讨论,一定不网诊。 得空就更,太监正常!
中医吧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 2017年又晃悠过去了。 得失均有,总体还算满意。 新的一年来了,大家还好吗? 不要问我中医学的怎么样,我也很绝望呀
谁能背过伤寒论?或者其他医书? 有几个能背过伤寒论? 或者能背诵其它医书? 来报个到。 都说中医要下功夫,我调查下看大家功夫下的怎么样? 我功夫下的太浅,头大。
假装是个大夫:接受妇儿两科咨询,欢迎捣乱! 学习又进入新一年的迷茫混乱期了,越来越觉得我离学成废柴不远了。 在正式成为废柴之前,开个贴接受妇儿两科技术咨询。 非医非道非神仙,尽力而为。可以捣乱! 学艺不精,男科不会。 可咨询探讨,看病还请去正规医院。
癫痫医案两则 风痰闭阻 唐某,男8岁。 反复发作神昏抽搐一年,有两次高热惊厥史。 初始神昏喜寐,后突然惊恐昏仆,抽搐痰鸣,口角流涎,持续越45分钟后汗出神清,抽搐停止。 伴夜寐多梦神疲喜卧,纳可便干。 舌淡红,胎白稍腻,脉玄滑。 脑电图中度异常。 证属心神亏虚,风痰闭阻。 治养心安神,清热涤痰,熄风止痫。 处方: 百合 10克,龙齿 10克,炒莱菔子 10克,琥珀末 4.5克(冲服),淮小麦 15克,炙甘草 6克,天竺黄 6克,白僵蚕 6克,胆南星 6克,天麻 6克,全瓜蒌 12克,红枣 5枚 七剂,服药后癫痫未发。 后加减续服两个月停药,未再复发。
(杂谈)治病小有进步,休息下 最近治病有进步。休息下休息下! 越治病越是觉得中医很靠谱,同时也觉得中医的水确实深,深到不可测。 不再整什么劳什子医案了,自己给自己打打气,休息下,之后继续启程。 大家假装没看见我好了
(杂谈)关于伤寒和温病的问题,我想说…… 关于伤寒和温病的问题,这几天好像大的不可开交。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 我不拉架,我就是看看热闹
【私信多被骗】走上师承之路,开始闭关三年。嘿嘿。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医案讨论】面瘫医案治疗直播求指导,兼谈我为什么反对网诊。 网诊这个问题其实很矛盾,包括我自己也是意见有时候不一致。 我一直比较反对网诊,直到有段时间看了几本书治了几个小病有些自我膨胀。 恰逢贴吧一女面瘫四处诊治无效,并愿意做白鼠同我这二把刀一同试药。于是老月的首次非法网诊就开始了。 但是这个事最终却坚定了我以后坚决不再网诊的决心。 下面就该医案的进展和思路讲讲,并持续跟踪到该妹子痊愈后关闭此贴。 之后坚决不再网诊,并对网诊持反对态度。请诸位同好指正。
(杂谈)治病又不顺利了,气的我书扔了一地。歇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杂谈)苦闷的五年自学之路,漫漫无期。写在2016之末,自勉。 机缘巧合,从2011年开始自学中医,被各种牛逼医案吸引遂疯狂读书。 仗着自己悟性尚可,满以为学个三年就可以行道救人,也勇于拿自己做实验,期间治好过一些病例也无效过一些病例。 三年期满,徒留医书满柜,仍觉不得其法。 从第四年开始,两其它医书全部封存,跟着胡悉恕的伤寒金匮讲座听习两年。 才明白中医之深,远非我当初所想。之前三年皆是虚度了,即使误撞治了几个病,也仅仅是误打误撞罢了。 自此在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上方有所获,同时也对未来漫漫长路感到丝丝寒意。因为我知道,再给我十年时间,能否有所小成怕也是未知。 今年一整年都在苦闷的听书中度过,真希望胡老在世能当面提提心中疑问,而不是隔着数十年前的录音,哪有多好。 2016再见,2017,来吧。
【学术交流】【我是搬运工】国医大师朱良春谈治疗痛风经验 一、痛风病名之商榷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 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医案讨论】二把刀自治腹痉挛,痛不欲生的经历博大家一笑。 数日前一傍晚,二把刀也就是鄙人因xx原因,突发小腹内xx痉挛,小腹拘急疼痛导致冷汗淋漓,无法屈身亦不得卧。 因位置在左因此排除急性阑尾炎,而定位为xx急性痉挛。 当时脑子里出现两个治疗方案,一是打杜冷丁止疼,二是用温下解痉药去痉挛。 好吧我家里没有杜冷丁,只能选第二个方案。 口述药方,遣人抓药一副,回来立刻熬了两碗分开服用。 一顿下去痛止痉挛得解,可以安寝。 凌晨大约四点多药性散去,伴随轻微痉挛疼痛导致苏醒,遂将第二碗汤药服下。次日未再发作,告愈。 记之,以备以后自己查阅。
(杂谈)闲来随手拍,四周皆药材 随手拍拍,周边用心找,其实好多野草都是药材。 闲来拍着玩了
【读书疑问】最近夫人特批巨款用于购书,大家可有什么干货书籍推荐 近期治病有功,夫人大发慈悲,特批巨款用于采购医书。 请大家推荐些干货书籍,我把单子列好前去采购。 多谢多谢!特请xx镇楼!
【读书疑问】让人又爱又恨的中医,我又回来了 账号丢了,好久没来玩了。 过来看了看,好像吵架的少了,当然纯交流的好像也少了。 对于中医,从前两年的懵懵懂懂,到现在依旧懵懵懂懂。 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我先要向玄胡兄说句抱歉,你的书我看了的却没能深入研究,只是最近通过治一个病人才增加了治痰的体会,实在惭愧。 其次也要向自己说句抱歉,这两年为生活琐事所累,中医路上前行的脚步已然放慢了,这使我觉得非常惶恐。 今天来看看,然后计划七月开始重拾心情,再次进入读书状态。 发帖以自勉,记之。
(杂谈)一本奇特的书:六经辩证解温病 《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从此伤寒温病之间的关系纷争不断。一说伤寒是伤寒,温病是温病,胡不相干。一说伤寒分狭义广义,温病包含在广义伤寒里。一说温病是伤寒的补充。一说温病就是伤寒中的阳明病延伸。一说温病和伤寒是南北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区域适用治法。。。。总之,乱。
【医案讨论】一个失败的医案,三省吾身! 快升12级了,本想用一个漂亮的医案交个答卷,为自己这几年的坚持做个见证,却不想却成就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我并不惧怕失败,惧怕的是失败后从此失去进取的心。 索性以一个失败的案例为契机,重新收拾心情,继续前行!路还有多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会继续行走下去,直到精疲力竭,倒地不起。
(杂谈)没的水了,买到了仲景用的大药壶,水一贴庆祝! 家里有两个药壶,怎么说呢,都有点小。按仲景的大剂量方子,再按剂量加水就远远不够了。今天逛药店,看到一个超过3.5L的大药壶,泥马这不就是仲圣专用产品吗? 做工粗糙,容量大,价格低廉。
(杂谈)中医沦为嘴把式的那天,就是灭亡之日。 胡老讲伤寒金匮,多次提到伤寒金匮里也有不足取的地方,就是对一些现象的解释。 有些病古人的治法想当有效,但对于原因,古人也非得说个子丑寅卯,换句话说古人什么都想解释,解释不了就借五行或其它学说进行说明。至少在胡老看来,很多解释是牵强附会之说,并不足取。 观当世中医,几乎个个能说会道,或高深,或玄幻,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甚至巧舌如簧。 五行八卦阴阳信手拈来,内经道德经甚至佛经无所不含。 可惜的是,很多人的疗效与理论相比,相形见拙,甚至相去甚远。理论是高超的,临床是无力的。 没有疗效的支撑,中医最多只能算个文化遗产。 中医彻底沦为嘴把式的那天,也就是寿终正寝之时。
(杂谈)肺痈的胸中甲错,谁见过?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胸中甲错,当指胸肺部位肌肤甲错,粗糙,干燥,角化。 谁见过,求给描述下!
(杂谈)讨论下大黄蛰虫丸功效及禁忌 不知怎的,昨天发的大黄蛰虫丸贴被删除。重新发帖,讨论下大黄蛰虫丸的适应症及禁忌。 是药三分毒,请诸好友各抒己见。
【读书疑问】大家指导下胡希恕胡老的书买那几本合适? 听了胡老的录音,惊为天人。买了弟子整理的口述伤寒金匮,还有弟子自己写的跟师的伤寒金匮笔记注解。 总感觉不如录音好,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胡老相关的书,请同道推荐几本,非常感谢!
讨论:古谓人参,后世不少医家都认为是党参。元芳,你怎么看? 本经原文:人参,一名人衔,一名鬼盖。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生山谷。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人参解 人参之种类不一,古所用之人参,方书皆谓出于上党,即今之党参是也。考《神农本草经》载,人参味甘,未尝言苦,今党参味甘,辽人参则甘而微苦,古之人参其为今之党参无疑也。特是,党参之性,虽不如辽人参之热,而其性实温而不凉,乃因《神农本草经》谓其微寒,后世之笃信《神农本草经》者,亦多以人参之性果然微寒,即释古方之用人参者,亦本微寒之意以为诠解,其用意可谓尊经矣。然古之笃信《神农本草经》而尊奉之者莫如陶弘景,观其所着《名医别录》,以补《神农本草经》所未备,谓人参能疗肠胃中冷,已不遵《神农本草经》以人参为微寒可知。因此,疑年湮代远,古经字句或有差讹,吾人生今之世,当实事求是,与古为新。今试即党参实验之,若与玄参等分并用,可使药性无凉热,即此可以测其热力矣(此即台党参而言,若潞党参其热稍差)。然辽东亦有此参,与辽人参之种类迥别,为其形状性味与党参无异,故药行名之为东党参,其功效亦与党参同。至于辽人参,其补力、热力皆倍于党参,而其性大约与党参相似,东人谓过服之可使脑有充血之病,其性补而上升可知。方书谓人参,不但补气,若以补血药辅之亦善补血。愚则谓,若辅以凉润之药即能气血双补,盖平其热性不使耗阴,气盛自能生血也。至《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无非因气血充足,脏腑官骸各得其养,自有种种诸效也。
(闲扯个蛋)即将赶鸭子上架,给自己打气加油! 几年来对中医边学边用, 陆续治了一些小病,也慢慢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决心。一直想学上十年八年,再应对些略严重的病症以求循序渐进。没曾想计划不如变化,最近一些偶然情况,需要赶鸭子上架了。 春节到了,回想这一年有些惭愧,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医书却不曾认真读过几本,春节期间决定好好学习,节后硬着头皮做那上架的鸭子。 值此新春到来之际,自己给自己加个油先! 希望同好们也春节快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交流:钱本草和古钱入药 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讨论:请大家谈谈,中医对突发昏厥的救急方法。 昨日一同事猝死。 先是感觉胸闷,送治途中昏迷,送院不久即不治身亡。享年不惑。 对于此类病症做了思考,由于不懂针灸,有些手足无措。仅知道气血上冲可以十宣刺血缓解,水火不交可以刺人中交通。 还请高人指点一二,晚生也拜学下。
【医案分享】治验母亲轻度足痈一例, 权当抛砖引玉. 作为爱好者, 经常在这里混水. 不小心升了个级,惭愧的很. 记得去年我写了个自治荨麻疹的帖子, 诸位同好不吝给予指导,使得我这一年对中医的理解还有些许提升. 为了感谢诸家的指导提携, 一年后再写个医案, 分享出来, 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可以藉此对中医能入个门,也是一件美事. 言归正转, 家母今年来给我带孩子, 每日操劳辛苦, 也为我这做子女的减轻了不少负担. 5月中旬的时候, 发现母亲半夜老睡不着觉, 问了下, 说没啥事,就没上心. 5月下旬一天突然接到老婆电话,说母亲带孩子走到公园, 脚痛的走不回去了,老婆回去把母亲扶回家. 待我回家母亲已经卧床了. 询问原委,母亲才说5月初双脚心开始长肿块, 开始有些痛, 她自己药店买了点泡脚的泡了没效果,疙瘩还在长大, 后来晚上痛的睡不成觉了, 又去药店找大夫看, 给开了膏药, 贴着效果还是不好,当时药店坐诊大夫说她这个肿块膏药不行的话就得去医院手术割开处理. 她不想做手术所以硬撑着. 今天孩子闹着出去玩,她就强撑着带孩子去公园玩, 结果脚痛的实在走不回来了,只能坐公园给老婆电话救急,现在只能躺着,脚不能挨地了. 老人家身体有异都喜欢瞒着子女, 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母亲的伟大常常就体现在这些小事上. 这件事让我这个做儿子的心中懊恼不已, 事后想起来让我这个五尺老男也禁不住暗自流泪. 歇歇开始正式写医案.
出差在外,偶得一套秦伯未全集,甚喜!发帖庆祝! 忙里偷闲,在秦老家乡,偶得一套秦老全集,甚喜!发帖庆祝下,顺便冒个泡! 祝诸位同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伤心中,赋诗一首。 习医识药三两载, 圣贤门外苦徘徊。 荆棘难阻凌云志,深坐颂典却伤怀。
谁能解释下为毛没人交流学术,却热衷指导妹子学医呢? 有些思考想交流下,一个活人都没有。 妹子亮个照说要学医,一大群人扑上去争妹子。 诺大的中医吧,已然沦为问诊吧、卖药吧和指导妹纸吧了。悲哀!
【交流贴】过敏症、荨麻疹、皮肤痒症的治疗思路 刚跑错吧发过敏吧去了。 重新来过。 首先声明下, 今天脑子一热开个小帖子, 主要是最近就荨麻疹等问题做了些小小思考,就索性记录下来,一边以后回顾。 同时也欢迎同道指导交流! 1. 改贴用于思考与交流, 不用于问诊,请病家绕行。 2. 针对荨麻疹类问题,我都是根据自己实际经验而写,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言辞激烈点都可以。 3. 针对诊治,我的主要思路来自伤寒论,少量辨病辨证方式与温病有关。如果阁下不喜欢伤寒、或者不喜欢温病、或者两个都不喜欢, 请不要拍我。因为你不喜欢直接点击右上角关闭就好。 4. 我不是专职医生,写东西也是想哪写哪,写的不好请见谅。 时间上不保证一两天写完,有时间就写写,万一太监了那就太监了。 首先说下, 针对荨麻疹这个病, 我是老主顾了,以前别人给我治,基本每两年治一次,曾经还为这个住过医院,打过N个月吊瓶。 这个破病曾经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总是及时出现,曾经险些毁了我的人生,还好我生命力比较顽强,不然早早玩完。 去年开始自己治疗自己此病,之后小小总结了下。 此次再次总结,是因为我女儿前段时间出现同样症状,被迫又出手治疗一把,心里不爽,这病不但缠我还欺负我女儿,索性好好总结一番,以便以后回顾。 下面有时间就慢慢进入正题。没时间就想起来再写吧。 以前的自治案例: http://tieba.baidu.com/p/2392612977?pid=35025397954&cid=35027596019#35027596019
【闲来回顾】过敏症、荨麻疹、皮肤痒症的治疗思路---欢迎交流! 首先声明下, 今天脑子一热开个小帖子, 主要是最近就荨麻疹等问题做了些小小思考,就索性记录下来,一边以后回顾。 同时也欢迎同道指导交流! 1. 改贴用于思考与交流, 不用于问诊,请病家绕行。 2. 针对荨麻疹类问题,我都是根据自己实际经验而写,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言辞激烈点都可以。 3. 针对诊治,我的主要思路来自伤寒论,少量辨病辨证方式与温病有关。如果阁下不喜欢伤寒、或者不喜欢温病、或者两个都不喜欢, 请不要拍我。因为你不喜欢直接点击右上角关闭就好。 4. 我不是专职医生,写东西也是想哪写哪,写的不好请见谅。 时间上不保证一两天写完,有时间就写写,万一太监了那就太监了。 首先说下, 针对荨麻疹这个病, 我是老主顾了,以前别人给我治,基本每两年治一次,曾经还为这个住过医院,打过N个月吊瓶。 这个破病曾经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总是及时出现,曾经险些毁了我的人生,还好我生命力比较顽强,不然早早玩完。 去年开始自己治疗自己此病,之后小小总结了下。 此次再次总结,是因为我女儿前段时间出现同样症状,被迫又出手治疗一把,心里不爽,这病不但缠我还欺负我女儿,索性好好总结一番,以便以后回顾。 下面有时间就慢慢进入正题。没时间就想起来再写吧。 以前的自治案例: http://tieba.baidu.com/p/2392612977?pid=35025397954&cid=35027596019#35027596019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自学中医最大的困难在于: 有无数问题要问,但没人解答; 有无数书籍要看,但没有时间; 有无数次要放弃,但没有成功。
一百元六本书,值当不? 伤寒论76版,已经有两本伤寒了,看到了还是忍不住买了,败家!
请教:桂枝的用法用量 遇到一个阳虚者,10克桂枝合15克炒白勺,太阳百会具有胀感。 尝闻桂枝走三阳,怎么这么小量也这么凶猛?抑或有什么伍配讲究? 请善用桂枝者指点一二,让晚辈也学习学习。
有临床医师没?给推荐几本临床书籍吧。一旦采纳有美女送! 求好的临床书籍推荐哈,谢谢谢谢!
【自治医案一则】祖传秘方自治感冒------纯属无聊! 自上半年自治重度过敏性荨麻疹之后, 半年勤学苦读, 只为下次生病做准备。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我在冬至后如期病倒: 重感冒! 上午觉察有些不对,自行号脉----我擦,脉浮! 感冒了! 苦于上班中,就近仅找到一粒快克,凑活吃了。结果无效,下午病情加重,开始发冷---于是穿外套,还是冷!! 等到挨到下午下班, 已经脉象浮紧了。 虽然还没冷的发抖, 不过也差不多了。 回家直接躺床上盖被子继续发冷,而且浑身痛,头也痛,量了下体温----我的妈呀, 高烧36.9摄氏度。 哎,和我难受程度完全不相等。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病, 得治。 于是纸笔伺候, 写下祖传秘方: 麻黄 9g、 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 一剂 药到熬了好半天才熬了一小碗出来,期间可难受死我了。 最后因药的剂量太大, 没敢一口气干了, 而是分四次,每次两小口喝, 喝一会看看发汗情况是否严重再喝下一次,最终半小时内喝完了。喝到第三次的时候浑身就不痛了,透着一股子舒坦。 然后呢? 妹的当晚慢慢的发了好久的汗。 第二天早晨起来有些小发虚, 估计药量太大了略微伤了正气。 然后中午猛吃猛喝一顿, 下午又生龙活虎了。 对于这个祖传秘方的解读, 下次继续。未完待续!
【中医吧】13-07-13〖杂谈〗耳后三焦经出现串状疙瘩,何解? 近日遇一同事, 双耳后手少阳三焦经颅息、翳风之间,有连续三个红色的疙瘩,大约直径6、7毫米的样子一个。 按压紧实,表热。左右耳完全对称。 丝竹空位置有痛感, 但无异常。 因为忙也没把脉, 想到近日节气而言相火当令, 三焦郁热所致, 于是叮嘱去弄一点金银花泡茶或黄连上清丸吃吃清清火。 这家伙直接买了金银花下火冲剂喝了几包, 几天后疙瘩也就下去了。 但是问题来了, 谁知道为何会在三焦经上淤出疙瘩? 什么原因会出这么样的郁积? 而且左右都在耳后这么对称?相火不是应该下降吗, 那是不是应该郁积在肩部或者颈部呢?为何会出现在耳后? 头一次见这种怪事, 很好奇。 请明白人指导下, 咱也学习下。
脉诊失误一次,呜呜呜! 下午有个mm 来诊脉玩,先诊出孕脉,mm 承认. 再诊男女,左右手不知为何差别小,辩不大清楚,辩了五分钟,感觉左手尺脉略大,断出是男孩. 结果错啦! 为毛男女这么难辩呀,啊啊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