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贵梦缘 心贵梦缘
每一次改变都是为了初心不变
关注数: 146 粉丝数: 195 发帖数: 13,827 关注贴吧数: 12
【喜讯】贵州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列全国高校第39名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及“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23项课题通过立项评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414万元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类最高层次的国家级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多少,反映了一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水平,是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我校今年的立项数创下历史新高,在全省各申报单位中排名第1名,在全国各申报单位中并列排名第42名,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39名,在西部地区申报单位和高校中排名第6名。立项课题涉及党史、经济、管理、哲学、民族研究、法学等多个学科。包括任钢建主持的《建立健全“三公”经费治理长效机制研究》、王元培主持的《中西方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和社会阶层机构的比较研究》等。该批课题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人文社科处和各相关学院精心策划,通力配合,积极做好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校、院两级多次组织项目申请人进行项目选题、课题论证,并邀请社科领域知名专家来校指导,有效地保证了申报质量,使得今年的申报数量和立项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我校振兴人文社会科学取得的成效。
贵大校长郑强亲手为万名毕业生授学位,上“最后一课” “走进社会,我不鼓励你们研究星座和风水,但希望你们学点天文地理;不提倡你们学习厚黑学、玩弄权术,但希望你们多学点接人待物、生活常识。”昨日,在贵州大学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郑强亲自为万余名学生授学位。他说,毕业生走进社会后,要站稳脚跟、学会坚强、敢于担当。 花6小时为万余学生授学位 28名博士研究生、1731名硕士研究生、万余名普通本科生、401名专科生。昨日,贵州大学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万余名2013届毕业生激动地接过校长郑强亲自授予的学位,纷纷和校长热情握手,边敬礼边感谢,授这些学位,郑强足足花了6个小时。 郑强在为毕业生上“最后一课”。 郑强在致词中说,大学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希望同学们从这个起点开始,走出更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社会与校园是有距离的。你们走进社会,一定会感到迷茫,扑面而来的陌生将会让你们感到处处不公,感慨世界为何如此?但是,请你们不要胆怯。” 他激动地说,社会的真实和残酷需要你们勇于面对,“这段青春历程,就是你们的财富,也是你们的骄傲!” 工作别靠美貌和“拼爹” “面对离别有些感伤,但是请贵州大学的同学记住,在你们的身边,永远站着一个坚强的女孩,她就是我们贵大人永远的骄傲——被誉为‘最美高考女孩’的肖丽。” “她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大学的梦想,她的坚强,是我们贵大人永远的财富。贵大有了肖丽,从此贵大的学生就不再输给中国任何名校的学生!” 郑强给大家讲述了肖丽的故事。他希望同学们:“面对亲和,要待以友善;面对美丽,要知道欣赏;面对诱惑,要敢于拒绝;面对邪恶,要勇于抵制。” 谈到未来的工作,郑强说:“贵大学生不必有一个位高权重的老爸,不必有一沓高额度的信用卡,不必有美貌和黄金比例的身材”,因为贵大学生可以用勤奋赢得信任,用勇于担当赢得尊重。 强哥梦想:贵大桃李满天下 “同学们,有一种别离,叫大学毕业。对于贵大,你们就如同即将远行的孩子,你们将是母校永远的牵挂……”说到动情之处,郑强又面色凝重,他希望毕业生毕业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重新构建你的知识体系,到社会里砺练、检验,把所有知识真正变成自己打拼天下的武器。“作为校长,我的梦,就是在不远的将来——在北京的长安街,在上海的外滩,在深圳的世贸,在香港的铜锣湾,在纽约的华尔街,在中国的大型国企,在外资企业,在国防部门,在科学院所,在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有我们贵大的校友。在贵州、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咱们贵大培养的学生。”
【喜讯】贵州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列全国高校第39名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及“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23项课题通过立项评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414万元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类最高层次的国家级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多少,反映了一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水平,是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我校今年的立项数创下历史新高,在全省各申报单位中排名第1名,在全国各申报单位中并列排名第42名,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39名,在西部地区申报单位和高校中排名第6名。立项课题涉及党史、经济、管理、哲学、民族研究、法学等多个学科。包括任钢建主持的《建立健全“三公”经费治理长效机制研究》、王元培主持的《中西方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和社会阶层机构的比较研究》等。该批课题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人文社科处和各相关学院精心策划,通力配合,积极做好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校、院两级多次组织项目申请人进行项目选题、课题论证,并邀请社科领域知名专家来校指导,有效地保证了申报质量,使得今年的申报数量和立项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我校振兴人文社会科学取得的成效。
陈鸣明副省长到我校二期扩建工程现场办公 6月9日下午, 陈鸣明副省长到我校调研二期扩建工程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     陈鸣明来到我校校园二期扩建连接部建设现场,了解目前建设情况及未来规划,询问当前遇到的困难。 郑强校长向陈鸣明副省长介绍了新老校区连接部工程进展:目前,“贵州大学新老校区连接部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并报审批,连接部景观工程绿化施工已初步完成,建筑城规楼方案已经获得审查通过,音乐厅、游泳馆项目场地基本平整完毕,连接辅道已经完成,成为新老校区主要通道以及即将实施的艺术学院的施工通道。 随后,陈鸣明在贵州大学校园扩建工程指挥部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姚小泉代表学校党委行政表态。他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是我校将加快推进总图设计相关手续的办理和建设投标等工作,确保土地移送到位就能立即组织施工单位开工建设;与花溪区充分对接、积极配合好征地拆迁工作;加紧制定工程建设进度表,以明年年底为节点,全力以赴确保完成任务;对新老校区连接部工程和二期工程要同步推进、分步实施、能动则动、及时沟通;打破“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加强沟通、整合资源,充分发扬贵州大学敢打敢拼敢于作表率的精神,快速有效推进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 我校党委副书记任钢建汇报了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二期工程及新老校区连接部工程进展情况。在积极配合花溪区政府做好土地征收方面,我校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成立二期土地征收配合小组,全程配合花溪区土地征收相关工作的开展。此外,我校还将项目分化为四个区域,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工。到目前为止,省级财政承担的85000万元征地拆迁资金,17000万元贷款资本金已经到位。 听取汇报后,陈鸣明指出,“穷省办教育很困难,不办教育难上加难”,贵州大学扩建二期工程建设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抓的项目之一。他肯定了近期我校二期工程建设取得的进展。他强调,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出现新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就不怕。他要求我校尽快排出时间表,“二期工程一天都耽误不得”,该按时间办的必须按时间办,特殊事件特事特办。他表示,贵州大学是贵州教育发展的标志,贵州大学建设好了,贵州教育才有希望。贵州大学二期工程建设一定能在时间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省政府办公厅、市住建局、市规划局负责人,我校领导王红蕾、刘勇和我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办公会。
我校参与863计划项目研究磷矿捕收剂绿色制备技术 6月4日,“十二五”863计划“选冶药剂绿色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贵阳举行。我校矿业学院承担了“非硫化矿靶向分子设计及绿色制备技术”课题中“磷矿捕收剂的绿色制备技术”的研究任务。 我校党委书记姚小泉、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处长王磊、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张一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战凯、项目首席专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何发钰以及各高校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课题承担单位科技管理人员等出席会议。 姚小泉书记代表学校在会上致词。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介绍了学校支持科技强省的发展思路。姚小泉表示,“选冶药剂绿色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后,贵州大学将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全力支持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鼓励高水平研究,对国家级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加大对“863”等高级别课题的支持力度,在贡献国家科技进步的同时实现学校的大发展。 会上,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处长王磊对项目实施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张一敏教授对“十二五”863计划管理办法的新要求进行了解读;项目首席专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何发钰研究员对项目进行了总体介绍。   项目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硫化矿选矿药剂的靶向性设计及绿色合成技术”,“非硫化矿靶向分子设计及绿色制备技术”,“有色冶金萃取剂的开发与合成新技术”3个课题进行了实施方案汇报与讨论。清华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等项目单位就各自分工合作进行了进一步协商。
贵大拟推“三学期制” 寒暑假不变新增夏季小学期 贵大或将实行“三个学期制”,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教学。这是该校5月16日在《贵州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的讨论稿中提出的。至于是否从下个学期开始实行,目前尚未定论,贵大学生则对此褒贬不一。   网传贵大一年将有三学期   这几天,不少网友发帖称,贵州大学从下个学期起,将实行每年三个学期制。三个学期分别为秋季学期(9月中旬——次年1月中旬)、春季学期(2月下旬——7月初)、夏季学期(7月初——8月初)。其中,秋、春季学期,均实行17周授课、1周考试的教学安排,主要是理论教学。夏季学期,则包括4周上课和半周考试时间,主要是选修课和实践课。   此消息一出,不少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减少假期?”有同学表示,学校在做决定时,应先征求学生意见。   根据网友提供的日程表,原本7月初就应该结束的春季学期,却因为夏季学期的出现,要推迟一个月放暑假。事实上,学生每年享有的假期总数,并没有明显差别,寒假为每年的1月中旬到2月下旬,暑假为8月初到9月中旬。加起来也有3个月左右。   由于假期变化并不明显,有同学表示赞成。   一位赞成的学生表示,如果实行学分制,就会出现同一门课,在同一学期分别由几个教师开设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就增加了竞争性,有助于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短学期仅四周左右 总假期不减   针对网上传言,贵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向淑文表示,贵州大学确有从2013-2014学年开始推行三学期制的计划。向淑文说,推行三学期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条件已经具备。   “我们推行三学期制是考虑到贵大的气候特点和教学条件,将通识课、实践周等集中,有利于教学安排。”向淑文说,贵州冬季湿冷,经常有凝冻现象,而夏季气候凉爽,所以有必要缩短冬季学期时间,延长夏季学期时间。   “其实我们的‘三学期制’更应该被称为长短学期。”向淑文说,贵州大学三学期制的初步安排,与网上传的时间表相差不大,夏季学期由一个正常学期和四周左右的小学期组成,两个学期中途不放假,假期总时间也没有减少,同学们不必担心假期回不了家。   目前,贵州大学的“三学期制”,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具体如何实行,时间段是怎样,还不确定。   “暑期小学期”以实践为主   在贵州大学5月16日发布的《贵州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的讨论稿中,也已明确提出要调整“学期结构”,设立“暑假小学期”。   意见提出,在“16+2”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调整学期结构,将分散在春秋学期和秋冬学期的4个“实践教学周”,集中调整为“暑期小学期”。即春夏学期共22周,其中第19-22周,为以实践为主的“暑期小学期”,秋冬学期调整为18周。   各个学院可根据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暑期小学期”的教学,包括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新生研讨课程、专业前沿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及重修课程等。还可结合本学院实际,邀请校内外教师开展“暑期学校”等活动,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暑期学校”等学习交流活动。   贵大计划实施“二专业、二学位”   而调整学期结构,也将成为贵大完善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校将在调整学期结构的同时,实行学分收费,开设辅修项目,实施“二专业、二学位”修读计划,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此外,该校还将通过实施卓越培养工程,推进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即以已经开展的“卓越工程师”和“卓越法律人才”两个计划为基础,逐步扩大“卓越计划”类别及实施专业,探索应用人才培养的新形式。   另外,该校还将通过“博学计划”增强学生理论基础,并鼓励学生深造。以及启动部分基础性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试点。   相关链接   “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教学模式来源于美国,目前我国如厦门大学等多所 高校实行这一制度。   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将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实行“三学期制”。   相关新闻   20名留学生获奖学金来黔留学   贵网5月23日讯(黔中早报 记者 郑钰辉)昨天,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贵州大学预录的20名来自老挝、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留学生,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批准,他们将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黔留学。   据了解,通过驻外使馆、教育机构推荐,校际交流或个人申请等方式,共有102名申请者,向贵州大学提交了申请材料。   按 照“通盘考虑、符合政策、互惠对等、保证质量”的原则,力保优质生源,贵州大学择优预录了20名学生。
贵州省新获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省科技厅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组织凝炼和申报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日前,贵州大学“中低品位磷矿清洁充填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贵州黎阳天翔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多功能燃气射流冰雪消除车研制”课题双双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别获得572万、762万资助。 《中低品位磷矿清洁充填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将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提升磷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为磷矿的采选、磷精细化工产品深加工以及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突破严重制约我国磷肥、磷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瓶颈。 《多功能燃气射流冰雪消除车研制》课题针对近年来我国冰雪灾害频发的情况,开展凝冻天气下道路冰雪清除技术、大面积疫情环境下公共区域烟雾消毒技术、化冰除雪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集吹雪、除冰和烟雾消毒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燃气射流冰雪清除车,并结合专业救援队技术培训开展示范与应用,为国家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提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 省科技厅将以两个国家支撑课题的立项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项目的组织凝炼,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支撑产业发展,使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