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yhzd htyhzd
成长,是一个快乐越来越少的过程。。。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33 发帖数: 21,820 关注贴吧数: 12
Oppo Find 5 工程机抢先动手玩! Oppo Find 5 的工程机已经出炉了,这是最接近量产版本的机型。当然手机本身的软件(固件版本 130105)还在调试中,这款机子的量产版本将会在春节前上市,并且会有 32GB 版本。我们本篇的抢先动手玩,就先简要认识下硬件外观和软件界面,更详细的评测报道还有待我们拿到量产版本后再来。硬件外观 正如我们之前所报道的那样, Oppo Find 5 使用了前手机行业中最高规格的 1,920×1,080 分辨率多点触控 IPS 屏幕,屏幕尺寸为 5 吋,屏幕的 ppi 达到了 441。Oppo 提出了息屏美学的设计理念,这个理念听起来有点难以理解。实际上你拿到手机就可以感受到,在屏幕没有点亮的时候,整个正面看过去是全黑的,而且很深邃。再加上白色的边框及底部笑脸形状的白条修饰,两者带来的色彩对比,感觉很有美感。在屏幕边框上,如果没有点亮的话,你会感觉正面就是整块黑色玻璃覆盖,下方的三个电容触控键看过去也没有那么明显。可惜的是,这三个电容触控键在晚上的时候仅会发出一些微弱的光,亮度貌似不可以调整(我们被告知这是工程机的缘故)。就色彩上来看,这个 5 吋的 1080p 屏幕无论是颜色和对比度、可视角度都让人满意。官方有内置了一段超高清的影片,整个画面看过去非常精致、色彩饱满,无论是人像皮肤表现还是自然景物表现都很到位。另外,在户外的可视度也非常好,阴天情况下当手机亮度打开到 60% 左右就能应付。手机右上角还有一个蓝色荧光闪烁功能,能及时提醒未接来电未看短信。手机的三围来看:141.8×68.8×8.8mm,算是 5 吋机型中的苗条身材,约 165g 的重量(做为对比,HTC DROID DNA 机身总体的重量为 142g,尺寸为 141x70.5x9.7mm)。手机的屏幕上面,可以看到一个 190 万像素的前置相机。手机侧边,则有开关机键(左侧),音量调节键(右侧),侧键本身材质是亚克力镜片材质中间有沉槽,键程很清晰且回馈力明确。Find 5 使用 Micro-SIM 卡槽,拿的时候同样需要顶针来帮助弹出。再来看看背部,白色的主色调摸上去有点与众不同,摸起来很细腻爽滑,试了下把一些尘土抹上,擦拭下则很容易清除。整个背部的线条略感一些弧度,边缘也没有直角设计基本上都是圆边处理。再来看看手机的后部,最醒目的就是其 1,300 万像素堆栈式 COMS 主相机,并有两个 LED 补光灯。Find 5 主相机首次实现录像也可以做 HDR,即 HDR 实时录像,而以前只能拍照时实现 HDR;镜头解析力为 2,100 线并且是 F2.2 大光圈,在拍摄上可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从而捕捉更好的画面。另外支持 0.3 秒快速启动相机,支持每秒 5 张照片高速连拍,可连续拍摄 100 张照片。相机功能上依然提供了全景模式、笑脸识别模式、HDR、极致美颜模式,菜单设置很简单易用,上手就会熟悉了。
[图]松下率先将4K应用至平板领域 仅厚0.4英寸! 2013 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大幕开启,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展,每年CES都汇集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厂商前来参展,他们带来了最为前沿的产品与技术,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媒体、科技爱好者前来参观。作为中国第一科技媒体,中关村在线特派前方记者全程直击CES2013,力求为网友带来最快速最全面的专业内容报道。 在Panasonic松下展台上,惊现一款拥有极佳视角、触控体验、用于Making Tools的20英寸4K高清Windows 8 Pro平板电脑。CES 2013松下展台松下展台惊现20英寸4K高清平板Windows 8 Pro平板电脑华丽的松下20英寸4K平板 内置各类工具栏配有触控笔进行操作拥有4K高清显示效果 该款平板电脑拥有20英寸、3840 x 2560 4K高清显示屏,屏幕比例为15:10,搭载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配有Intel 酷睿i5处理器,拥有4GB内存和16GB的存储空间,支持蓝牙4.0、USB 2.0,并设有前、后双摄像头。从图片中也可以看出,它可与触摸屏显示器固定使用。松下20英寸4K高清Windows 8 Pro平板电脑配置信息松下20英寸4K高清平板功能介绍 这款松下20英寸4K高清平板电脑除拥有显示效果极佳的大屏幕外,还具有云存储解决方案,支持编辑照片在线同步功能。另外,4K高清分辨率也为Windows 8 Pro的操作性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绝佳体验。
转自数码窝,小黄鸡-Lumia920简评~ 机器上市有些天了,网上评测多的一翔,既然拿到了机器,做个简评吧~ lumia920算的上市NOKIA最近呼声最高的机器了吧,不得不说NOKIA在广告宣传等方便下足了功夫。 不过机器量太少的问题一直让人诟病,这个就不吐槽了~一起看看机器怎么样吧~ 第一次接触到Lumia920是玩的朋友的,因为之前玩过Lumia800/900,对外形一直在延续这事儿不明白Nokia怎么想的,一队旗舰级别机器用一个造型,改变细微的基本可以无视。 对920感兴趣也是因为其有黄色,见到真机确实不错,相比现在黑白遍地的机海,选点亮色机型还是挺招眼,不过男的用略显招摇~当然还有红,黑,白,灰和湖蓝可以让大家选择 -很多网友吐槽920的重量太二,其实真机上手觉得还好,大概是因为一体式设计加上机器不算小等问题,略重但不是特别明显,握感挺扎实,不过185g还是听着挺二。 槽点一:重量(185g),厚度(10.7mm)。 -4.5寸屏幕机器放在去年初算是大机器,现在放在Android阵营算是常规尺寸,操控方面很合适。 PS:大屏越来越是趋势,11年觉得3.7是完美尺寸,现在却觉得4.0-4.6是完美尺寸。-4.5寸的屏幕配合1280*768分辨率,PPI 达到332,虽然不能和目前几款1080P的机器相比,不过现实效果的确不错。 当然还有Nokia的“ClearBlack”(悦幕)技术,帮助屏幕显示颜色纯正以及省电。 外加新增的“PureMotion HD+”技术则能够带来60FPS的高速响应,操作上流畅程度更加明显。-机身右侧按键采用二硼化锆陶瓷材质,据Nokia称这玩意有很高的强度、硬度,而且非常耐腐蚀且轻盈。 按键手感挺不错,软硬适中。 -前置120W相机,相比之前几款Lumia机型有些提升-wp8叫之前的UI上明显的变化就是主页瓷片支持了三种大小且边缘缩窄,显得主页比以前好看了些。 很多人觉得WP的界面太过于简单,容易审美疲劳。其实我个人觉得WP的UI最大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不容易误按,对于上了年纪的或者喜欢操作简单点的用户还是比较有亲和力的。-第二点明显改变,锁屏界面上可以显示更多通知提示。包括一些第三方软件(微博,搜狐新闻等),同样可以设置某通知的详细内容,比如下图设置了短信详情,可以在不解锁的情况下看到短信预览。-相机部位设置还是老风格,金属片标注“卡尔·蔡司”认证。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货附有“Pure View”技术。 像素为比较怪异为870万,光圈F/2.0。 白天成像虽然一般,夜拍却不得不说很强大。(帖子下面有样张)
【Exynos 5250的热设计功耗】 最后解决一个小问题。测试中可以发现,A15架构的Exynos 5250无论CPU部分还是GPU部分,峰值功耗都经常达到4W左右,但不会同时跑到这么高,那么如果CPU、GPU都运行在最高状态会消耗多少呢?我们上Nexus 10同时跑CoreMark、《现代战争3》,分别以红线、蓝线、绿线代表平台、CPU、GPU功耗,并按颜色将整个过程分成五段。在第一段(黄色),很吃显卡的《现代战争3》让GPU功耗接近4W,CPU功耗则不到1W;几分钟后切换出去,GPU功耗迅速下去了,CPU功耗比第一段后程略有提高;第二段(橙色),启动多线程测试工具CoreMark,CPU功耗很快就超过了4W,GPU则基本不活动。 接下来第三段(粉色),CoreMark保持运行,切回《现代战争3》,GPU全速开动接近4W(电压也上去了),而此时因为CoreMark变成了后台程序,CPU为它将频率降低到了800MHz,功耗也慢慢下来了,把资源让给GPU。 第四段(蓝色)重新切回CoreMark,CPU、GPU再次交替;第五段(绿色),又回到《现代战争3》,第三段场景重现,CPU+GPU合计功耗有一段时间达到了8W左右,但随后因为散热达到极限而降了下来。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 Exynos 5250的日常最大功耗在4W左右,峰值可以冲到8W。为什么要测试这两个数据呢? 因为Intel Haswell就准备把热设计功耗降到8W,到了再下一代14nm Broadwell完全可以轻松做到4W以下,那时候ARM、x86的性能和功耗对比就会非常有意思了。Haswell冲击8W 【最后的话】 我们已经知道,Atom Z2760的性能要比Krait S4好不少,但从功耗角度看,二者可谓针锋相对。平台层面上(至少是宏碁这款W510),Intel占优一些,但如果其它平板对屏幕和其它元件进行改良,这种优势很容易被逆转。 CPU核心方面高通领先,但这没有算上二级缓存,不过考虑到缓存的功耗并不会太大,即便加上的话相信高通也会更好一些。 GPU这边么,Imagination PowerVS SGX545的功耗确实很低,但是在3D性能上Adreno 225要好得多,玩个小游戏跑个加速什么的还得是后者。Intel在低功耗高性能GPU方面确实需要好好下功夫。 高通S4的待机功耗也非常惨出色,说明在面对台积电28nm LP工艺的时候,Intel 32nm也有点“落后”了,不过别忘了Atom架构已经有五年历史了,Intel 32nm也快三年了,二者结合仍能有如此表现你不得不佩服。今年Intel还会拿出崭新的22nm SoC,这会让ARM阵营很恐慌的。 Cortex-A15当然更值得说说。它在性能上可以挽回Cortex-A9不低Atom的局面,但也在功耗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功耗是高通、Intel的少则一倍、多则四倍。夸张的曲线和数字一直令人心惊。 无论是从测试数据还是从现实情况看, Cortex-A15短期内更适合轻薄笔记本、高端平板机,想进入智能手机的话一则要大幅度降频,但性能也就下来了,二则就是配合Cortex-A7核心组成big.LITTILE,从而兼顾性能与功耗,事实上ARM就是这么推行的,三星等也在这么做。不知道苹果下一步会怎么设计自己的CPU核心? 至少就短期内而言,ARM、x86两大阵营可以以4W为分界线,向下是ARM的天地,向上则是Intel的地盘。放长远了看么,14nm时代的x86或许就完全有能力把酷睿架构带到智能手机里,再不行2017年左右的10nm总可以了,那时候或许就能在手机上看到主流级别Sandy Bridge/Ivy Bridge处理器的性能了呢。 有趣的是,Intel拼命降低功耗的同时,ARM却在走一条相反的路,努力提升性能而慢慢牺牲功耗,这样对于其进军桌面乃至服务器是必要的,但要想稳住智能手机和平板机阵营,恐怕就得认真对待Intel了。 高通卖出了有力的一步,苹果的下代架构有可能带来惊喜。 如果将ARM比作新的AMD,高通和苹果就是做新Athlon 64的,只不过这一次,Intel不会再弄个Pentium 4出来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