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jj1113 dujj1113
关注数: 61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10,669 关注贴吧数: 18
「叶落知秋」◆淡忘‖偷来的文 《叶落知秋》 . 当一只落叶唤醒昨日的你 那讲了许多故事的梦 也终于转身离开 . 这时,乡愁乘着南飞的雁 带来一窗陌生的雨 踩着我热烈的思念,咚咚作响 . 一树追着雨的秋身后 一叶叶泛黄的记忆 排列成一声厚厚地叹息 ——叶,落了 苍老了谁的年华 . ◆陈其林诗评: 在接触太多诗歌之时,人们正 在走向麻木,凌川的诗歌却能给麻 木的诗坛一些震惊。特别是这首 《叶落知秋》,标题虽然可以看出 一些台港文化气息。我以为在她诗 歌的轨道上,已经形成了她成熟的 风格,同时也把她对诗歌的看法用 自己的诗歌语言表达了出来,传承 着我们文化。落叶, 乡愁,南飞 的雁,都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文化 宝贝。而我们现在许多年轻诗人过 多看重的是网络语言,甚至有些年 轻诗人在自己诗歌中中添上一行两 行英文,以此表示自己的新潮。我 们从凌川这首诗歌中还可以看出, 她在我们许多年轻诗人忘却了的传 统文化里捡起了这些宝贝,运用到 了这首的诗歌里。“诗尽管是虚幻 的,但人生又不能没有诗。”(尼 采语)诗歌也是传承文化的形式。 一树追着雨的秋身后/一叶叶泛黄 的记忆/排列成一声厚厚地叹息/——叶,落了/苍老了谁的年华。 秋的凄美被她浓缩在一棵树上。她 代表着诗歌,代表着我们人类,向 一片片落叶质问生命。这个质问不 仅是个美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 题,涵盖着人世间每一个生命的社 会、人生。
「名家典藏」之◆白荻诗选 ◆白萩(1937年—),本名何锦荣,台中市人,毕业于省立台中商职,台湾诗人。 . 白萩早期曾受日文教育,初中时受张自英的诗集《黎明集》和《骨髓里的爱情》启笛,1952年即投入新诗创作,于台中《民声日报‧副刊》投稿。1954年转向《公论报》上的蓝星周刊大量投稿其创作。1955年更以《罗盘》获得中国文艺协会第一届新诗奖,与林泠同被冠以“天才诗人”称号。三年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蛾之死》。 . 白萩1956年曾加入纪弦“现代派”,《蓝星》诗社,接任《创世纪》编委。1964年白荻与林亨泰等人共同创组笠诗社,发行《笠》双月刊,与韩日诗人合作,编辑出版《亚洲现代诗集》。曾获吴三连文艺奖,荣获台湾诗奖,台中市大墩文学奖文学贡献奖。著有诗集《蛾之死》、《风的蔷薇》、《天空象征》、《白荻诗选》、《香颂》、《诗广场》、《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自爱》、《观测意象》及诗论集《现代诗散论》等多种。 . 白萩自述其创作历程可简单划分四个阶段:《蛾之死》是第一阶段;《风的蔷薇》是第二阶段;《天空象征》、《香颂》、《诗广场》是第三阶段;《观测意象》是第四阶段。白荻在语言上通过重新铸造和组合,使读者思想活脱脱地呈现于文字的结构里,且不堆栈虚华的文句。因此造就深刻的韵味,想像力致密,致力探讨生命,富悲剧精神。
【现代诗画派的美术创作与美学欣赏】(修改稿)/长篙 前叙 现代诗歌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二十四诗品》从圣者与道家的潜心修炼,身居世外桃源了;《文心雕龙》中的“诗言志”,“诗为性”也不仅仅只强调自我内心深处的体会,而是针对广大读者们内心的打动和心灵的振撼。现代诗创作有了更广泛的意义,产生出更多的巧妙,可以说是繁花纷缤。韵律在现代诗中虽然不再强烈,但时有体现。 在对诗歌的审美阅读中,有人认为读者“为之一颤”或者“豁然开朗”,或者已经感动了内心,便达到了诗歌的至高境界。其实诗歌是丰富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在早期的诗评中便有此说。在这里,不能规范别人的胃口,只对现代诗中的审美延伸,提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诗从文学类别的一大分枝,与其他文学的审美有着必然的联系。自古以来诗之美学议论如潮,曾有大量的专门谈论诗美学的文章,他们从作者本身的体会出发,结合文学理论综述,成为有价值的审美观。我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谢冕也曾发起过对诗歌美学价值的纠偏与探讨,更有众多名家对当代诗歌的美学价值与去向提出过疑问。更多的列举则是从《二十四诗品》发展开来。 在网络中我们看到对现代诗的评好坏不一,更有许多诗友各立门户,有着自己不同审美标准。在诗歌个性上,不同的个性能产生不同的诗趣。因此,诗歌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人云亦云,才会五光十色,蓬勃发展。
转【蝴蝶】 《蝴蝶》 ---布罗茨基 你在一只蝴蝶里挣扎 你挣扎成思想的巨蝶、想象的狂蝶 悲伤之情蝶、文字之诗蝶 你挣扎一万次,还不是真正的轻盈 蝴蝶是一道深渊的时候 诗人,你的文字是何等的浅薄 诗人是一道深渊的时候 蝴蝶,穿过幽暗,像惊雷闪电 蝴蝶会发出尖叫的时候 人类就该闭嘴,开始屈膝于兽类 人类有权对蝴蝶疯狂嚎叫 蝴蝶能怎么办,只好离喧嚣远去 你用人类的一切文明去捕捉 诗学、数学、哲学、美学、病理学 无非一张虚无的网。即使耗尽一生绝学 你捕捉到的依然是人的污浊。这张网 总有一日你会挥不动。而一只蝴蝶从不捕捉人 它偶尔会在人的某一部位稍作停顿 稍安勿躁。人,你是多么的幸运 那点绝无仅有的人性至纯,此刻被蝴蝶抓在手中 先别得意,人。蝴蝶还是飞走了 事实证明,这是蝴蝶绝无仅有的一次错觉 ▁▁▁▁▁▁▁▁▁▁▁▁▁▁▁▁▁▁▁▁▁ 赏析: ◎诗以蝴蝶为题,以一种灵动之物为意象,正如让想象安上蝴蝶 的翅膀,全诗呈现出一种很深入的想象之挖掘。 ◎※※※※※※※※※※※※※※ ◎蝴蝶,做为许多诗人笔下积极向的意象,在这首诗里,却是一种消极,悲观,打碎了一面臆想的镜子,让更多的残酷现实直面我们。 ◎※※※※※※※※※※※※※※※ ◎『你在一只蝴蝶里挣扎 你挣扎成思想的巨蝶、想象的狂蝶 悲伤之情蝶、文字之诗蝶 你挣扎一万次,还不是真正的轻盈』 『挣扎』与『轻盈』,诗人用 『巨蝶』『狂蝶』『情蝶』『诗蝶』把人的思想挣扎(也许是诗人他自己吧!),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以现在进行时的『电影画面』进行播放。 文字精简,干练,只有四行,却透着一首诗的完整状态,几乎可单独成诗。 ◎※※※※※※※※※※※※※※※ ◎『蝴蝶是一道深渊的时候 诗人,你的文字是何等的浅薄 诗人是一道深渊的时候 蝴蝶,穿过幽暗,像惊雷闪电 蝴蝶会发出尖叫的时候 人类就该闭嘴,开始屈膝于兽类 人类有权对蝴蝶疯狂嚎叫 蝴蝶能怎么办,只好离喧嚣远去』 这节给我的感觉首先是一种章法,将这节紧紧联系,不可分割。 然后,我又看到了,诗人深化(或者升华更合适吧)意象的技巧,仿佛一蹴而就,不加思索的畅所欲言。 当技巧到了没有斧凿的痕迹,那才是大成之境啊! ◎※※※※※※※※※※※※※※ ◎『你用人类的一切文明去捕捉 诗学、数学、哲学、美学、病理学 无非一张虚无的网。即使耗尽一生绝学 你捕捉到的依然是人的污浊。这张网 总有一日你会挥不动。而一只蝴蝶从不捕捉人 它偶尔会在人的某一部位稍作停顿 稍安勿躁。人,你是多么的幸运 那点绝无仅有的人性至纯,此刻被蝴蝶抓在手中 先别得意,人。蝴蝶还是飞走了 事实证明,这是蝴蝶绝无仅有的一次错觉』 说实话,这节的诗理有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同时让诗的意境,从一开始的清晰明了,到第二节的 意境深邃,再到这节的玄妙。 这种意境的三重奏,像我这只菜鸟是难以吸收的,只能是在这边羡慕得无以复加。 ※※※※※※※※※※※※※※※※※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