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丶º Score剪影丶AW
叔叔台剪影丶Crescent贴吧一直吃东西发不了一点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98 发帖数: 3,106 关注贴吧数: 31
ALGS小组赛数据透视——东南亚的名额问题 今天事情有点多,就不写的那么正式,我们直入主题 东南亚到底值不值得多几个名额? 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各个赛区队伍每场比赛获得的平均分如下: 北美:6.8分 日韩:5.66分 欧洲:4.96分 东南亚:6.13分 南美:2.82分 这证明东南亚的强队在世界上是完全能数出名头的。 但是,我们再对比各个赛区世界赛得分平均分与自己赛区内的前20的队伍得分平均分的差值,若差值为正则代表该赛区的队伍在世界赛的小组赛期间相较于赛区内的比赛更容易获得分数。差值为负则该赛区的队伍在世界赛的小组赛期间相较于赛区内的比赛更不容易获得分数。 注意:接下来的数据中小括号内的数值为二者差值【我不算南美了,他们的数据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南美可能最终只能留下1个名额】 东南亚前20名的队伍在赛区内的得分平均值为263.95,场均得分为6.44(-0.31) 北美前20名的队伍在赛区内的得分平均值为263.45,场均得分为6.43(+0.37) 日韩前20名的队伍在赛区内的得分平均值为269.95,场均得分为5.51(+0.15) 欧洲前20名的队伍在赛区内的得分平均值为259.95,场均得分为6.05(+1.09) 因为欧洲的部分强队被卡了签证,所以导致了欧洲队伍在本次世界赛上获得的场均平均分虚低,差值虚高,但即使如此,欧洲队伍的这个值在修正之后也应该是正值而非负值。由此可得:日韩、北美、欧洲三大赛区排名前十左右的队伍在自己赛区内的预期场均得分都要比在世界赛的实际场均得分低,即他们在世界赛得分都更容易,因此他们拥有十个名额并不奇怪。 因此东南亚想要在欧洲队伍身上爆名额是比较不现实的一件事。 同时我们再看强队一端,我们把每个赛区的前五单独抽出来看得分情况。强队虽然可以和各大赛区的队伍掰掰手腕,但是即使是强队,整体实力也与北美日韩欧洲有一定的差距。 况且我们赛区内部的断层是相当大的,具体可以见我区决时做的分析。由此,东南亚的五个名额其实是比较符合赛区整体实力情况的,如果接入到我区决时分析划分的聚类数据模型里,可能最多能再从南美身上爆一个名额。 综上,东南亚的名额在5个或者6个的时候是比较合理的,7个名额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我个人认为应该给六个,按照数据模型做名额分配可以给到北美13 日韩11 欧洲10 东南亚6 南美1。如果按照赛事方自己的新增名额规定,我们只能保住五个名额,也是合理的。】这是三个赛区在三轮比赛之中所获得积分的堆积图与队伍总分堆积图。东南亚三轮的得分是一轮比一轮低,颇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样子。其实如果只看第一轮,东南亚是有机会获得他们的第七个名额的。但是随着比赛进程的推进,数据和我们都会渐渐趋向于理性。这其实对于东南亚赛区而言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毕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向】日韩队伍数据可视化分析以及对中国队的启示 在我们对东南亚五场比赛便结束赛点制感到意兴阑珊的时候,日韩赛区的比赛又让我们重新看见了赛点制的魅力。13局比赛,13只赛点队,每支队伍都奋力争先燃烧热情,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差点把解说和选手都熬死的视觉盛宴。 和昨天对东南亚的分析一样,我对日韩赛区的总体数据也进行了一次可视化。如果想看东南亚赛区数据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这个帖子:https://tieba.baidu.com/p/8180755129?pid=146334426111&cid=0#146334426111 (注意,本文进行的分析范围为整个6周常规赛+最后1周地区决赛的数据,数据来源为BattleFY和Liquipedia。如果需要转载请标明原作者和数据来源。) 1. 队伍风格分析 日韩赛区一改过去圈内一扎不抬头的风格,拿出了大量的烟透烟狗体系,甚至包括第三周之后伴随着卡特利斯解禁出现的墙透阵容。日韩对于这类阵容的理解很高,尤其是赛区内部的强队更是将这套阵容烂熟于心。如图所示。无论是赛区里的顶级强队FNC NTH还是上中游队伍CR和Flora,都处于这条队伍风格分隔线偏向进攻的一侧。从他们进入世界赛的队伍数据来看,有7队都处于进攻侧,只有PVX E36和GHS处于防御侧。前十队伍的击杀分与排名分之间的差值为173。这证明这个赛区的圈边环境相当恶劣,强队多位于圈边的整体局面为这个赛区带来了极大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反观东南亚这一差值为59,从这一数据可以得出日韩赛区强队的圈边进攻性和承担的压力要远强于东南亚赛区的强队。 2. 分地图分析 不同的队伍在世界尽头和风暴点也有着各不相同的侧重点,这从赛事的总得分地图占比可以看出,因为我们赛区主要的问题是风暴点发挥整体不佳,所以我改动了一下数据呈现的方式。在这张图上越靠左边的队伍得分越依靠世界尽头,越靠右边的队伍得分越依靠风暴点。赛区内两大强队FNC和NTH一个队伍擅长世界尽头,一个队伍擅长风暴点。而且不要被这张图的倾向所欺骗,FNC虽然自己的得分倾向在世界尽头一侧,但是他们在风暴点这张地图上的得分依然达到了214分,仅次于NTH的235分排名断层第二。而整体看来FNC比NTH的总得分高出40分,达到445分(NTH 405分,排名第三的CR只有328分)。这两只赛区超级强队为我们揭示了成为强队的两条途径——全面发展,或者学NTH一样在风暴点拿到能追回21分的统治性优势。参考一下FNC和NTH在风暴点上的跳点(FNC北部平台,NTH高墙)和阵容(FNC烟希鸡,NTH烟希地),他们将为中国队伍提供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这个我们在后文会继续论述。 3. 得分情况和稳定性分析 由于赛区内炼狱般的圈边环境和较高的运营强度,这个赛区没有像东南亚的BB那样42场只白给1场的常胜将军。而是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情况。赛区内最稳定的队伍是KN,他们排在第12。但是他们相当偏僻的落点也意味着前期很低的不稳定性(世界尽头温泉,风暴点坠舰点),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展开论述。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RIG的爽局(20分以上的局)场次排在所有队伍第三,但是算上10-20分的情况,这队伍一下子就掉出了前十。这说明这支队伍在4进5圈和5进6圈的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位置较次需要自己争取机会的圈。结合阵容(希鸡胖)来看,他们在抗压能力远超不带胖子的队伍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高爽局率证明直布罗陀的抗压和保下限能力,但是在4圈5圈这队经常容易犯病。这一点可供国内队伍好好学习。 另外,赛区内的超级强队NTH和FNC白给率都非常低,这也说明了稳定性才是一只强队真正应该具备的底蕴。 4. 队伍等级分析: 由于日韩赛区的大部分队伍和我们没有直接交手的机会,这里我就只贴出结论不做分析了。T1:FNC,NTH T2:CR,E36,Flora,PVX,Ganbare,FC D,RIG,GHS,FUN,NKD,MKN,KN T3:GROW,Villain,DNG T4:OLAF,WQT,Meteor,FL,MSK,RID,NES,UNL,FLCO,EVA,USG T5:LAG,RZ 5. 队伍分地图排名 依旧只是列出,分析将在下面分队进行。5. 日韩赛区的数据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因为国内队伍大部分属于圈边队,日韩的圈边环境能够较好的模拟国内队伍的圈边模式,对于一些队伍甚至可以在日韩那边找到“世另我”,我们将分队伍进行分析。 DF:应该学习FNC的打法,可以从CR的身上寻找教训。根据上面的风暴点队伍强度图,FNC的风暴点总得分是214,而DF则是122。在两队跳点接近(FNC:北部平台,DF:磨坊),打法阵容接近(FNC:烟密鸡圈边,DF:烟密希圈边)的情况下,学习FNC的打法可能将会成为DF的破局关键。如果他们需要找平时对局中出现的问题的参考,日韩的CR和他们落点接近(检查点),阵容同为烟透,同样是风暴点打的较差,他们的解决方式可能在DF的身上同样有效。 MDY:独树一帜,日韩没有他们的参考。日韩的渔场是不跳人的,而发射场跳的是防御性拉满的PVX,旁边的树木是GHS,两队都偏防御性,缺少相同或相似跳点的圈边队进行比较分析。不过根据昨天的分析情况来看,MDY现在属于东南亚的强T3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往前看啦啦棒的尾灯都看不见(就算加上一周,在我的模型里也得排到单周前五才能和拉拉棒一起排在T2),所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早点固定阵容,老老实实练小晚下赛季老老实实打,别再因为不会挂DC被踢了。【以及运气好一点吧,我求求你们了】 2M1K(MDYB和FC):国内少见的风暴点和世界尽头水平相近的队伍,NTH将是他们圈边模式下的完美模板。他们的落点居然和NTH完全一致!(世界尽头:改装店,风暴点:高墙)并且打法也一致(都推圈边!)。虽然2M1K在后续的比赛中出于自己的考量还是换上了密电鸡,不过对于能打圈边的他们来说,直接学习NTH的圈边打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简直都是世另我了,到时候打子地平线,文轩密客,小凯烟妹,玩好一点就有潜力成为NTH翻版!】 MDYW:和Flora面临相似的问题。Flora的阵容是烟密鸡,跳点是风暴捕手和雷霆守望。而且同样是在风暴点这张地图上有软脚虾的症状。他们在解决队内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以Flora为参考。 附上东南亚的队伍分地图排名统计图如下:正如我在上一个帖子里面所说,比赛已经结束,但是属于他的记忆和经验将会继续留存。三明治在打完昨天的比赛之后也说:“经常看到大家讨论的‘问题’,看了基本没有人能说到点上,那感觉就像在跟一个老外谈论我的英语,其实非你专业之内的差距要远比你想象的更大,尤其这个吃鸡游戏并不只有表象带给你的那些,选手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还有很多隐性的原因没经历过都不会知道问题所在的这些都无不影响着胜利。”我们无论从比赛过程和比赛数据看下来,都只能看见比赛流露出来包罗万象的内容中很小的一部分。不需要过多的指责和质疑,我们能做的仅仅是为这些依然奋斗在赛场上,热爱这项事业的选手们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CNAPEX还没有到达能让我们“沸腾期待”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团结在一起,怀揣着炽热之心等待。 苦行百炼终破魔,开云振名垂竹帛。 CNAPEX,加油。
【数据向】日韩队伍数据可视化分析以及对中国队的启示 在我们对东南亚五场比赛便结束赛点制感到意兴阑珊的时候,日韩赛区的比赛又让我们重新看见了赛点制的魅力。13局比赛,13只赛点队,每支队伍都奋力争先燃烧热情,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差点把解说和选手都熬死的视觉盛宴。 和昨天对东南亚的分析一样,我对日韩赛区的总体数据也进行了一次可视化。如果想看东南亚赛区数据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这个帖子:https://tieba.baidu.com/p/8180755129?pid=146334426111&cid=0#146334426111 (注意,本文进行的分析范围为整个6周常规赛+最后1周地区决赛的数据,数据来源为BattleFY和Liquipedia。如果需要转载请标明原作者和数据来源。) 1. 队伍风格分析 日韩赛区一改过去圈内一扎不抬头的风格,拿出了大量的烟透烟狗体系,甚至包括第三周之后伴随着卡特利斯解禁出现的墙透阵容。日韩对于这类阵容的理解很高,尤其是赛区内部的强队更是将这套阵容烂熟于心。如图所示。无论是赛区里的顶级强队FNC NTH还是上中游队伍CR和Flora,都处于这条队伍风格分隔线偏向进攻的一侧。从他们进入世界赛的队伍数据来看,有7队都处于进攻侧,只有PVX E36和GHS处于防御侧。前十队伍的击杀分与排名分之间的差值为173。这证明这个赛区的圈边环境相当恶劣,强队多位于圈边的整体局面为这个赛区带来了极大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反观东南亚这一差值为59,从这一数据可以得出日韩赛区强队的圈边进攻性和承担的压力要远强于东南亚赛区的强队。 2. 分地图分析 不同的队伍在世界尽头和风暴点也有着各不相同的侧重点,这从赛事的总得分地图占比可以看出,因为我们赛区主要的问题是风暴点发挥整体不佳,所以我改动了一下数据呈现的方式。在这张图上越靠左边的队伍得分越依靠世界尽头,越靠右边的队伍得分越依靠风暴点。赛区内两大强队FNC和NTH一个队伍擅长世界尽头,一个队伍擅长风暴点。而且不要被这张图的倾向所欺骗,FNC虽然自己的得分倾向在世界尽头一侧,但是他们在风暴点这张地图上的得分依然达到了214分,仅次于NTH的235分排名断层第二。而整体看来FNC比NTH的总得分高出40分,达到445分(NTH 405分,排名第三的CR只有328分)。这两只赛区超级强队为我们揭示了成为强队的两条途径——全面发展,或者学NTH一样在风暴点拿到能追回21分的统治性优势。参考一下FNC和NTH在风暴点上的跳点(FNC北部平台,NTH高墙)和阵容(FNC烟希鸡,NTH烟希地),他们将为中国队伍提供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这个我们在后文会继续论述。 3. 得分情况和稳定性分析 由于赛区内炼狱般的圈边环境和较高的运营强度,这个赛区没有像东南亚的BB那样42场只白给1场的常胜将军。而是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情况。赛区内最稳定的队伍是KN,他们排在第12。但是他们相当偏僻的落点也意味着前期很低的不稳定性(世界尽头温泉,风暴点坠舰点),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展开论述。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RIG的爽局(20分以上的局)场次排在所有队伍第三,但是算上10-20分的情况,这队伍一下子就掉出了前十。这说明这支队伍在4进5圈和5进6圈的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位置较次需要自己争取机会的圈。结合阵容(希鸡胖)来看,他们在抗压能力远超不带胖子的队伍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高爽局率证明直布罗陀的抗压和保下限能力,但是在4圈5圈这队经常容易犯病。这一点可供国内队伍好好学习。 另外,赛区内的超级强队NTH和FNC白给率都非常低,这也说明了稳定性才是一只强队真正应该具备的底蕴。 4. 队伍等级分析: 由于日韩赛区的大部分队伍和我们没有直接交手的机会,这里我就只贴出结论不做分析了。T1:FNC,NTH T2:CR,E36,Flora,PVX,Ganbare,FC D,RIG,GHS,FUN,NKD,MKN,KN T3:GROW,Villain,DNG T4:OLAF,WQT,Meteor,FL,MSK,RID,NES,UNL,FLCO,EVA,USG T5:LAG,RZ 5. 队伍分地图排名 依旧只是列出,分析将在下面分队进行。5. 日韩赛区的数据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因为国内队伍大部分属于圈边队,日韩的圈边环境能够较好的模拟国内队伍的圈边模式,对于一些队伍甚至可以在日韩那边找到“世另我”,我们将分队伍进行分析。 DF:应该学习FNC的打法,可以从CR的身上寻找教训。根据上面的风暴点队伍强度图,FNC的风暴点总得分是214,而DF则是122。在两队跳点接近(FNC:北部平台,DF:磨坊),打法阵容接近(FNC:烟密鸡圈边,DF:烟密希圈边)的情况下,学习FNC的打法可能将会成为DF的破局关键。如果他们需要找平时对局中出现的问题的参考,日韩的CR和他们落点接近(检查点),阵容同为烟透,同样是风暴点打的较差,他们的解决方式可能在DF的身上同样有效。 MDY:独树一帜,日韩没有他们的参考。日韩的渔场是不跳人的,而发射场跳的是防御性拉满的PVX,旁边的树木是GHS,两队都偏防御性,缺少相同或相似跳点的圈边队进行比较分析。不过根据昨天的分析情况来看,MDY现在属于东南亚的强T3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往前看啦啦棒的尾灯都看不见(就算加上一周,在我的模型里也得排到单周前五才能和拉拉棒一起排在T2),所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早点固定阵容,老老实实练小晚下赛季老老实实打,别再因为不会挂DC被踢了。【以及运气好一点吧,我求求你们了】 2M1K(MDYB和FC):国内少见的风暴点和世界尽头水平相近的队伍,NTH将是他们圈边模式下的完美模板。他们的落点居然和NTH完全一致!(世界尽头:改装店,风暴点:高墙)并且打法也一致(都推圈边!)。虽然2M1K在后续的比赛中出于自己的考量还是换上了密电鸡,不过对于能打圈边的他们来说,直接学习NTH的圈边打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简直都是世另我了,到时候打子地平线,文轩密客,小凯烟妹,玩好一点就有潜力成为NTH翻版!】 MDYW:和Flora面临相似的问题。Flora的阵容是烟密鸡,跳点是风暴捕手和雷霆守望。而且同样是在风暴点这张地图上有软脚虾的症状。他们在解决队内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以Flora为参考。 附上东南亚的队伍分地图排名统计图如下:正如我在上一个帖子里面所说,比赛已经结束,但是属于他的记忆和经验将会继续留存。三明治在打完昨天的比赛之后也说:“经常看到大家讨论的‘问题’,看了基本没有人能说到点上,那感觉就像在跟一个老外谈论我的英语,其实非你专业之内的差距要远比你想象的更大,尤其这个吃鸡游戏并不只有表象带给你的那些,选手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还有很多隐性的原因没经历过都不会知道问题所在的这些都无不影响着胜利。”我们无论从比赛过程和比赛数据看下来,都只能看见比赛流露出来包罗万象的内容中很小的一部分。不需要过多的指责和质疑,我们能做的仅仅是为这些依然奋斗在赛场上,热爱这项事业的选手们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CNAPEX还没有到达能让我们“沸腾期待”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团结在一起,怀揣着炽热之心等待。 苦行百炼终破魔,开云振名垂竹帛。 CNAPEX,加油。
【数据向】ALGS亚太南赛区常规赛队伍数据可视化及相关分析 东南亚的常规赛在昨天已经告一段落,最终通往线下赛的悬念也已被一一揭晓,DF在前两局局势大好的情况下没能把握住机会,最终由MST三连鸡拿下赛点,失去了夺得最后一张门票的机会。 比赛已经结束,但是属于它的价值和记忆仍会长久流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亚太南赛区常规赛队伍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注意,本文进行的分析范围为整个6周常规赛+最后1周地区决赛的数据,数据来源为BattleFY和Liquipedia。如果需要转载请标明原作者和数据来源。) 1. 队伍风格 从整体上看,亚太南赛区由于世界赛名额较少,赛事初期大家的打法风格偏向保守。而在两周之后,一些队伍做出了改变,选择跳出早进圈的模式,拿出地平线密客希尔和后来的烟狗烟透体系。能够体现队伍风格的数据便是一个队伍的击杀分与排名分的比例,一般来说,圈边队的击杀分会明显高于排名分,反之亦反。经过数据筛选和可视化之后,我们得到了一张这样的散点图。图上已经详细阐述了各个元素的意义,这里不再赘述。这张图可以看出中国队的整体风格在东南亚大环境里属于相对激进的一派,DF 2M1K MDY MDYW DNZ ANT GS都呈现出击杀分高过自己排名分的特征,尤其是对于DF,MDYW和2M1K这种圈边圈内打法都尝试过的队伍而言。这样的数据表明自己的队伍风格更适合圈边打法。尤其是2M1K,距离平均值线在所有圈边队里是最远的,这进一步证明了无论其在MDYB时期还是半FC时期,都能够在圈边打出一片天地。DF也是如此,换上烟妹体系的他们也打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分地图分析 不同的队伍在世界尽头和风暴点也有着各不相同的侧重点,这从赛事的总得分地图占比可以看出。这张图上,竖线左边的队伍风暴点强于世界尽头,右边的队伍世界尽头强于风暴点,越往上代表队伍的整体得分能力越强。尤其是DF,整届比赛下来他们在世界尽头上拿到了64%的总积分(比如决赛前两局的40分),反之,他们在风暴点上得到的分数只占36%,在T1级别的强队中,CS和DEWA也有和DF相类似的特点。【这三只队伍在世界尽头这张图上的落点分别是倒计时(DF)碎片东(CS)和侦察营+西侧火车隧道(DEWA)】而放眼整个CNAPEX,也是世界尽头普遍比风暴点要强。以MDYW为例,他们在风暴点上的落点是相当富裕且位置优秀的风暴捕手+雷霆守望,这是前世界冠军RIG在东南亚的跳点,但是他们也没有完全打出这个跳点应有的效果来。所以对于大部分CNAPEX的队伍来说,风暴点是他们接下来必须要重视的地图,假设破碎月亮会加入比赛图池,更是需要在它在加入之前练好风暴点,才能保证进一步的竞争力。 3. 得分情况和稳定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正常队伍一场比赛的得分在0-30分之间(要得到30分以上,需要在吃鸡的同时砍下18杀以上)。而这些得分情况的分析就是我们平时一直说的“白给局”“小分局”“大分局”“爽局“。对此我们将队伍的得分情况分为以下五个区间:0分(白给局), 1-3分(安慰局,一般拿到1-2个击杀分被劝架淘汰,或者作为残编进入4圈以上可以获得这个区间的分数),3-10分(小分局),10-20分(大分局),20分以上(爽局),并制作堆积百分比图予以分析。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五只世界赛队伍(Boogie Boarders, EXO CLAN, DEWA UNITED, Chicken Sandwich和Moist Esports)所存在的共同特征:安慰局和白给局非常之少。白给率最低的BB稳定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们一共打了42场比赛,只有1场比赛是0分出局的!五只队伍中白给率最高的CS,也依靠着图1可以看出的较强的进攻性,以较高的爽局和大分局概率稳固了名额。在拼积分的最后关头与DF咬的很死的MST,也有着所有队伍中倒数第三的白给率,稳定性依旧是首屈一指的。这里还有一支需要注意的队伍,ANT。他们的白给率相当之低,结合两张地图上他们的跳点来看(世界尽头:俯瞰点,风暴点:北部平台),较为偏僻的跳点和较为稳定的队伍造就了他们白给率的倒数第二。对已经是其他队伍潜在对手的ANT来说,假设队伍阵中有东南亚T0的强力选手,他们的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4. 赛区队伍水平分析 在ALGS的常规赛中,有两种算分模式,一种是按照击杀分1分,排名第一12分第二9分的单局积分模式。还有以一周为单位,周积分第一的队伍25分,第二的队伍21分......的单周赋分制,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数据放入同一张散点图,就可以得到东南亚赛区队伍整体的实力排名。(注意:这里的排名仅供参考,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例如第一周少一人作战的MDY,在积分模式上得分超过了Truth,但是在赋分模式上稍欠一些。)仅从这届东南亚的常规赛表现来看,队伍的排名应该如下: T1:DEWA,CS,MST,BB,EXO,DF T2:BRU T3:MDY,Truth,2M1K,NS,505,ANT,MDYW T4:FA,PK,EMM,ATH,T4,GS,ADL,RTL,HRMGRD,GR,DNZ,SRY T5:GQ,Duguplay,20th,R1(STB)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对亚太南赛区常规赛的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和分析,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并为下一步的比赛和研究提供参考。我们相信,ALGS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而CNAPEX将会,也也必将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CNAPEX,下半年,我们再见。
【数据向】ALGS亚太南赛区常规赛队伍数据可视化及相关分析 东南亚的常规赛在昨天已经告一段落,最终通往线下赛的悬念也已被一一揭晓,DF在前两局局势大好的情况下没能把握住机会,最终由MST三连鸡拿下赛点,失去了夺得最后一张门票的机会。 比赛已经结束,但是属于它的价值和记忆仍会长久流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亚太南赛区常规赛队伍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注意,本文进行的分析范围为整个6周常规赛+最后1周地区决赛的数据,数据来源为BattleFY和Liquipedia。如果需要转载请标明原作者和数据来源。) 1. 队伍风格 从整体上看,亚太南赛区由于世界赛名额较少,赛事初期大家的打法风格偏向保守。而在两周之后,一些队伍做出了改变,选择跳出早进圈的模式,拿出地平线密客希尔和后来的烟狗烟透体系。能够体现队伍风格的数据便是一个队伍的击杀分与排名分的比例,一般来说,圈边队的击杀分会明显高于排名分,反之亦反。经过数据筛选和可视化之后,我们得到了一张这样的散点图。图上已经详细阐述了各个元素的意义,这里不再赘述。这张图可以看出中国队的整体风格在东南亚大环境里属于相对激进的一派,DF 2M1K MDY MDYW DNZ ANT GS都呈现出击杀分高过自己排名分的特征,尤其是对于DF,MDYW和2M1K这种圈边圈内打法都尝试过的队伍而言。这样的数据表明自己的队伍风格更适合圈边打法。尤其是2M1K,距离平均值线在所有圈边队里是最远的,这进一步证明了无论其在MDYB时期还是半FC时期,都能够在圈边打出一片天地。DF也是如此,换上烟妹体系的他们也打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分地图分析 不同的队伍在世界尽头和风暴点也有着各不相同的侧重点,这从赛事的总得分地图占比可以看出。这张图上,竖线左边的队伍风暴点强于世界尽头,右边的队伍世界尽头强于风暴点,越往上代表队伍的整体得分能力越强。尤其是DF,整届比赛下来他们在世界尽头上拿到了64%的总积分(比如决赛前两局的40分),反之,他们在风暴点上得到的分数只占36%,在T1级别的强队中,CS和DEWA也有和DF相类似的特点。【这三只队伍在世界尽头这张图上的落点分别是倒计时(DF)碎片东(CS)和侦察营+西侧火车隧道(DEWA)】而放眼整个CNAPEX,也是世界尽头普遍比风暴点要强。以MDYW为例,他们在风暴点上的落点是相当富裕且位置优秀的风暴捕手+雷霆守望,这是前世界冠军RIG在东南亚的跳点,但是他们也没有完全打出这个跳点应有的效果来。所以对于大部分CNAPEX的队伍来说,风暴点是他们接下来必须要重视的地图,假设破碎月亮会加入比赛图池,更是需要在它在加入之前练好风暴点,才能保证进一步的竞争力。 3. 得分情况和稳定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正常队伍一场比赛的得分在0-30分之间(要得到30分以上,需要在吃鸡的同时砍下18杀以上)。而这些得分情况的分析就是我们平时一直说的“白给局”“小分局”“大分局”“爽局“。对此我们将队伍的得分情况分为以下五个区间:0分(白给局), 1-3分(安慰局,一般拿到1-2个击杀分被劝架淘汰,或者作为残编进入4圈以上可以获得这个区间的分数),3-10分(小分局),10-20分(大分局),20分以上(爽局),并制作堆积百分比图予以分析。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五只世界赛队伍(Boogie Boarders, EXO CLAN, DEWA UNITED, Chicken Sandwich和Moist Esports)所存在的共同特征:安慰局和白给局非常之少。白给率最低的BB稳定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们一共打了42场比赛,只有1场比赛是0分出局的!五只队伍中白给率最高的CS,也依靠着图1可以看出的较强的进攻性,以较高的爽局和大分局概率稳固了名额。在拼积分的最后关头与DF咬的很死的MST,也有着所有队伍中倒数第三的白给率,稳定性依旧是首屈一指的。这里还有一支需要注意的队伍,ANT。他们的白给率相当之低,结合两张地图上他们的跳点来看(世界尽头:俯瞰点,风暴点:北部平台),较为偏僻的跳点和较为稳定的队伍造就了他们白给率的倒数第二。对已经是其他队伍潜在对手的ANT来说,假设队伍阵中有东南亚T0的强力选手,他们的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4. 赛区队伍水平分析 在ALGS的常规赛中,有两种算分模式,一种是按照击杀分1分,排名第一12分第二9分的单局积分模式。还有以一周为单位,周积分第一的队伍25分,第二的队伍21分......的单周赋分制,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数据放入同一张散点图,就可以得到东南亚赛区队伍整体的实力排名。(注意:这里的排名仅供参考,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例如第一周少一人作战的MDY,在积分模式上得分超过了Truth,但是在赋分模式上稍欠一些。)仅从这届东南亚的常规赛表现来看,队伍的排名应该如下: T1:DEWA,CS,MST,BB,EXO,DF T2:BRU T3:MDY,Truth,2M1K,NS,505,ANT,MDYW T4:FA,PK,EMM,ATH,T4,GS,ADL,RTL,HRMGRD,GR,DNZ,SRY T5:GQ,Duguplay,20th,R1(STB)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对亚太南赛区常规赛的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和分析,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并为下一步的比赛和研究提供参考。我们相信,ALGS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而CNAPEX将会,也也必将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CNAPEX,下半年,我们再见。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