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ual-44 UIC6907YT1236L
Yourual-44™ 从未留心过,所以也绝无感情。
关注数: 4,986 粉丝数: 2,365 发帖数: 22,405 关注贴吧数: 2,988
愚蠢的李宁赞助CBA协议 欧文在NBA赛后采访上大谈和安踏的合作,还特意把球衣脱了,露出有安踏LOGO的背心,这耐克不找联盟罚他钱? 显然,耐克和NBA没有像李宁和CBA那样,签了一个过度排他的赞助协议:除非花钱买脚,球员就不准在比赛场上穿非李宁的鞋,更过分的是比赛场外、训练中,甚至球队给外援拍个接机视频,都得把竞品loqo屏蔽掉。 这真是太蠢了,对双方来说都是,世界上就没有其他联赛这么搞的,影响别人赚钱了吗?相反CBA坐拥全球第二大篮球市场,能赚钱的球队屈指可数。 对李宁来说,搞这么严格的排他,那它就得多掏钱,赞助的装备不算,5年10亿的现金让李宁成为CBA 最大的金主,而23年李宁预计净利润31个亿。耐克赞助NBA是8年10亿美刀,而耐克23财年净利润是50亿美刀。对比一下这个投入比,以及CBA本身在篮球市场的赢弱影响力,李宁对CBA的赞助溢价太多,性价比太低。 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讲,球队队服上的ogo位是传播价值最高的地方,而你在其他环节排他所获取的传播价值,能不能对得起你赞助合同的溢价部分,实在是一个让人很怀疑的事情。 事实上,这个条款在传播上还有过负面价值,16年开始非常严格地执行禁脚令时,不少重量级球员,很多都没有代言合同,都发声抵制,易建联作为带头大哥更是球场上现场脱鞋,网友们里也有很大比例支持球员的,设身处地想想,鞋子是球员在场上最重要的装备,然后你不让球员自由选,打球的都知道这得有多难受。到了17年稍微松动了,开了个买脚费的口子。 现在是一个饭圈时代,个人IP价值远远大于一个冷冰冰的机构IP价值,李宁还不如不支付那个溢价,多签几个球星带货,现在CBA几个顶流,没一个签李宁的。 对CBA来说,签这种协议,完全是目光短浅、本未倒置。 职业联赛就是这项运动的一个舞台,一个市场,就是要把玩家搞得多多的,热闹起来,才能哄抬你的平台价值。让更多的运动品牌加入中国篮球这个饭局,多一点活力和竞争,长远得看,肯定能把蛋糕做得更大,最后反而比单一品牌多掏钱,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球员是联赛的核心资产,你搞个一年50万的买脚费,抬高其他品牌的投入成本,就是在损害球员的商业利益。各个品牌用自己的球探体系帮你挖掘球员、用自己的商业体系帮你开发球员的商业价值,也就是在提升你联赛的价值。球员能拿到更好的代言合同,也有更好的经济实力去寻求更高水平的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的球迷,一切都是正向循环,非要去设个绊子。
折叠iPhone值得期待 无论是专利申请还是供应链,一直有苹果搞折叠机的消息,据传最快26年推出。近两年iPhone销量有式微趋势,苹果也是得想办法在它的拳头产品线上搞点新东西来逆转形势了。 折叠机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用户认知度不够高然后价格太贵,这两点苹果进场都会改善。 促进一个新品类的普及还是得靠老大哥苹果宣传,然后制造业规模为王,买得人多了自然价格就会降下来。 事实上24年的横折机已经降到7-9000元的档次,相比两年前动辄过万的起售价,已经便宜不少。用户接受度高了,国产手机自然会把折叠屏下放到中端手机,又会推动价格进一步下降。 老编觉得有竞争力的安卓横折机售价是同等档次普通手机加价1500到2500,比单独再买个同档次平板还是要贵点,毕竟是二合一设备、提供了额外的便利。这就意味着未来可能5000元就能买个横折屏的手机。 当然,苹果的定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现在iPhone Plus是6999元起,iPad mini是3999起.加起来是10998元,如果未来苹果折叠机的起售价不超过13999元,就会对iPad mini的销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折叠iPhone会吸引对价格不敏感、想要便携的大屏体验又懒得持有两台设备进行切换的用户,他们会放弃iPhone+iPad mini的组合,直接一台折叠iPhone搞定。这又可能会促使苹果把iPad mini降价促销,回归到最早的入门级iPad的定位,以维持这个产品线的规模。 苹果入场折叠屏手机,还有个希望飘渺的好处,即促进折叠屏app生态的发展,因为苹果的app store肯定会逼着各大app适配它的折叠屏交互,到头来会反哺安卓的折叠机。 老编这里之所以说希望飘渺,只因为有平板市场的前车之鉴,没有任何反哺,大部分安卓app都是直接把手机端的拿过来直接用,用户体验稀烂。
马斯克和乔布斯的内核区别 特斯拉近期的一些问题,很多专业机构都责怪于马斯克身兼数职、无法专注特斯拉。但老编认为,这只能解释一些执行力上的问题,没有大老板天天在家盯着,大家是要松懈一些。 策略、价值观上的问题,比如机械应用“第一性原理”降本增效、轻视普通用户的切身感受、视监管要求为守旧官僚找麻烦,还是反映了特斯拉的企业文化——习惯性地蔑视大众、传统和权威。而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99%都是由创始人的性格决定。 马斯克最早火的那段时间,一堆媒体把他比作下一个乔布斯,老编作为乔学专家,对这种观点一直是嗤之以鼻的。 乔布斯90年代,在他最落魄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直接让老编泪奔:“Our species is to take the best and spread it around everybody”,老乔一辈子都把“为大众打造伟大产品”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憋了好多年、结果交付一个面板能直接被风吹落的车(cyberTrunk )给消费者,这种事儿,乔布斯永远都干不出来。 马斯克特别爱说“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或者“让生命多行星化”这种高大上的话,但无论是“世界”还是“生命”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你很难直接联系到普罗大众。而老乔说过“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human race 就是那干千万万具体的用户。 这种人文精神上的差异,也反映到企业内部治理中,乔布斯治下的苹果,虽然卷但也有着基本的人情味,离职员工顶多抱怨一下乔布斯在产品上要求太多、压力太大,但是围绕“第一性原理”降本增效的特斯拉,它的离职员工爆料就五花八门了,毕竟它老板可是个私人助理要加薪就拜拜的主儿。员工,以及大众消费者,都是他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人。 这也不奇怪,乔布斯作为被领养儿童,一辈子在养父母的宠爱中长大,而马斯克从小被同学霸凌还有个严苛变态的父亲,而且还是他10岁父母离婚,他弟妹都选择跟妈过,他怕父亲孤单所以主动选择跟爹过,哪知道一片好心遇到了个大魔王,年幼的小马是有多伤心,以至于他未来功成名就了谈起他爹还是禁不住流泪。哦,对了,这个爹还在一大把年纪的时候和比自己小41岁的继女结婚并生育小孩..... 这还真是,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特斯拉单踏板被禁,第一性原理要输麻了? 23年,中国监管部门逼着特斯拉把动能回收强度的选项还给了车主。 24年又要把它引以为豪的单踏板模式给禁掉了。号称要颠覆传统电池工艺的4680电池也一直没法解决量产问题,负责电池和能源的高级VP、也是长期以来的特斯拉2号人物在24年宣布大裁员的前一天离职。 智能驾驶一直喊要坚持“纯视觉路线”,结果24年第一季度买活了一家快倒闭的激光雷达公司。看样子,无往不利的“第一性原理”到了24年,失去了神奇。它太刻意寻求一种简化的模型来解决复杂问题了,而有时候复杂问题就是没有简单答案。 最近特斯拉无论是股价还是业绩都有式微倾向,搞得马斯克疯狂想办法降本增收。 裁员和降价都不用多讲,一个略微增加续航和加速能力的OTA都开始单独卖一两千刀,还非常鸡贼地把FSD beta(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改名成FSD Supervised(完全自动驾驶-受监控版),然后向全北美用户推送免费试用一个月,FSD买断价和订阅价也是大幅下降到8000刀和99刀/月。 在特斯拉多年不推新升级车型、cybertrunk量产 L1--1 困难的情况下,只有靠卖软件来增加营收了。 长期关注老编的朋友都知道,一直以来,哪怕是特斯拉销量最巅峰的时期,老编的观点都是,它和它的创始人,以及他们天天宣传的价值观、方法论,都被神话了。 马斯克和特斯拉当然是伟大的企业家和企业,为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新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你也要承认,在很多一般性的企业管理问题上,他们犯了错: 长期不在产品线上推新升级,是2C企业中极为罕见的决策; 频繁调整售价,把汽车卖成了期货,连常规的 OTA都能单独开卖,严重伤害消费者感情且low化品牌; 车的做工问题也是长期无所谓,不做汽车行业通用的质量控制体系标准认证,机械应用“第一性原理”降本增效,产品品质怎么可能高?最近交付的cyberTrunk更是密集出现了车身面板直接脱落的低级问题; 向消费者夸大误导其智驾能力,在相关的安全功能上设计得也不够严谨精细,多次被美国监管机构责令整改召回,现在都被追着要数据以进一步调查它的智驾; 中国大陆是它最重要的经营区域,软件本地化却做得稀烂,24年实在扛不住业绩下滑压力,才想起上百度导航。 普通企业有以上问题,早就倒闭多少轮了,也就是特斯拉作为行业先驱积攒的巨大先发优势,让它经得起折腾。 为什么老马会犯错,我们下回分解。
为何机构股东反对马斯克的560亿刀薪酬方案 前些日子,马斯克560亿刀的天价薪酬方案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高票通过,但这有赖于特斯拉超高比例的散户投资者,他们被马斯克的人格魅力和传奇般的历史业绩所征服,相信他会继续创造辉煌。 相当多的机构股东就没有这么乐观了,它们对近一年来增长失速的特斯拉前景非常担忧,并认为首要原因就是马斯克长期多线作战、对特斯拉缺乏投入,所以才会有产品线多年不更新换代扩充、重要产品迟迟无法突破量产瓶颈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点在多次股东电话会议上都被提及。 我们看看马斯克名下的一众企业,所属领域更是五花八门:特斯拉(新能源和AI)、SpaceX(航天)、推特(社交网络)、神经链接(脑科学)、无聊公司(基础设施)。其中前3个,都在实质的大规模商业运作阶段,有大量的日常工作需要马斯克处理。日常企业管理之外,马斯克还特别爱在推特上高强度建政,天天就世界上各种热门议题和网友打趣撕B。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政商跨界网红,马斯克满世界走穴的强度也完爆同级别的企业家,在推上转个疑似反犹的帖子,就得立马飞到以色列澄清自己的态度。与以上相比,马斯克的一众儿女和高频更换的女朋友,对他时间的占用简直不值一提。 我不是要否认马斯克很天才很厉害,我只是说马斯克毕竟还是一个有着血肉之躯的人类,不能像漫画《守望者》里的曼哈顿博士那样,能给自己变一堆分身来处理不同事物。 马斯克必须要选择一个重点来经营,而这个重点只能是特斯拉。因为这是他最大的资金来源,没特斯拉,老马连买推特的钱都没有,同时特斯拉所处的新能源和AI也是未来最有前景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马斯克必须要全身心投入。 但过去的历史表明,马斯克显然没有这么做,特斯拉在4680电池、semi、cybertrunk、廉价车型以及FSD上的进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受阻。在22年特斯拉正值高峰时,马斯克还玩了个大的,套现几百亿刀把推特给买了下来,然后不仅从特斯拉抽调工程师,自己也开始睡办公室来监工推特的改造。有这种情况发生,你就很难相信马斯克会在特斯拉上花太多心思。他就像那种多动症神童,很快就看透了一类游戏并取得胜利,之后就再没有兴趣碰这个游戏了。 当初,我们都认为特斯拉会成为下一个苹果,但马斯克显然不像乔布斯那样,把“专注”刻在脑门上,特斯拉在智能电车领域并没有像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那样趁热打铁建立统治力,马斯克的不专注给了特斯拉的中国竞争对手们巨大机会,原本一超称霸的格局变成了多极世界。
说说山河大学 之前山河大学事件的持续发酵可谓是博足了大家的眼球,这一网上云建校的创举也是如今抽象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山河大学自然也成为了大家一笑而过的网络热梗,但其背后是山河四省学子的辛酸和无奈。 作为高考大省,山河四省承载了太多的不公,教育资源的贫乏也造就了诸如衡水模式这样的内卷产物。或许你会说,这不就是优胜劣汰,其他省不也是这样吗?高考制度是公平的,但细究起来,有的省份还是更公平一些的。 (图为山河大学校徽) 北京以一市之地坐拥众多高校,自然其升学压力较小,而四省之地竟凑不出四个985大学,河北、河南的高校更是捉襟见肘,升学率低的可怜。若是地方省份高校众多的话,对于本省的学子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为何只有四省的学子需要涉水跋山?疯狂内卷地争取那可怜的教育资源呢? 从现在而言,教育资源或者说高等教育资源,在学历日益贬值的今天,变得或许不再那么重要了,仿佛一切便从出生那一刻便已决定了。张雪峰质疑新闻学专业的事件已经揭开了高等教育的遮羞布。三千块的农民工不好找,三千块的大学生倒是一抓一大把。但我们不可否认,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便是众多无产阶级百姓实现阶级跃升的唯一途径。 本来工农子弟考取大学就不太容易,我们暂且不论城乡教育二者之差距,先来对比各省本科上线率我们便可以看到,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山河大学的成立不过须臾片刻,其效率之高令人称叹。但如此高的效率背后,便是众多学子的无奈,发挥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山河大学的校长是杜甫,取其诗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意。目的是为了实现四省学子有学上、有书读。 我突然想到了当初教资面试之时,抽到的题目便是中国历代教育制度的演变。思之令人感慨。我国的教育制度演变的主线便是世俗化、平民化的。无论是春秋时期的私学兴起,文化下移。亦或是宋代的书院私塾的建立。科举制度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为寒门子弟甚至是平民百姓。提供了上升的通道,新中国的教育变革更是无需多言,将教育之风真正吹到了每个工农子弟的头上。 对于教育资源的渴望,就是对未来发展、阶级跃升的一个渴望。这一般是工农子弟改命的唯一通道。但如今日益高昂的高等教育学费以及大量以及为了争得高等教育资源而付出的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主要是金钱上的),使得大量工农家庭难以为继,以至于放弃。 我上半年在河北的一个县城初中实习。其教育资源相较于我之前所在的初中相去甚远,师资力量更是无从谈起。我们一方面说着老师行业的前景堪忧,疯狂内卷,教师冗余,而另一面又是基层老师的素质良莠不齐,师资匮乏,这是何等的割裂。教师的待遇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确实也在提高,但这提高不应该提高到更多偏远地区抑或中西部地区基层教师的手上吗? 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差距极大的同时。省与省之间的差距更是雪上加霜。以至于如今的大学之中,中产家庭子女居于多数,而居于社会多数的工农子弟却是少数了。这使得教育的精英化趋势日益明显。 而山河大学正是广大无产阶级争取教育资源的一次舆论热潮,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是教育资源的妥善配置。当然。山河大学当中所带有的地域色彩,其实是错误的。其他高考大省与山河四省的境遇其实是相同的,但其地域色彩也是有情可原的,山河四地所遭遇的不公是较大的,但我们不应该各自为营,以地域化的狭隘视角来看待这个教育资源再分配的问题。
折叠iPhone值得期待 无论是专利申请还是供应链,一直有苹果搞折叠机的消息,据传最快26年推出。近两年iPhone销量有式微趋势,苹果也是得想办法在它的拳头产品线上搞点新东西来逆转形势了。 折叠机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用户认知度不够高然后价格太贵,这两点苹果进场都会改善。 促进一个新品类的普及还是得靠老大哥苹果宣传,然后制造业规模为王,买得人多了自然价格就会降下来。 事实上24年的横折机已经降到7-9000元的档次,相比两年前动辄过万的起售价,已经便宜不少。用户接受度高了,国产手机自然会把折叠屏下放到中端手机,又会推动价格进一步下降。 老编觉得有竞争力的安卓横折机售价是同等档次普通手机加价1500到2500,比单独再买个同档次平板还是要贵点,毕竟是二合一设备、提供了额外的便利。这就意味着未来可能5000元就能买个横折屏的手机。 当然,苹果的定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现在iPhone Plus是6999元起,iPad mini是3999起.加起来是10998元,如果未来苹果折叠机的起售价不超过13999元,就会对iPad mini的销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折叠iPhone会吸引对价格不敏感、想要便携的大屏体验又懒得持有两台设备进行切换的用户,他们会放弃iPhone+iPad mini的组合,直接一台折叠iPhone搞定。这又可能会促使苹果把iPad mini降价促销,回归到最早的入门级iPad的定位,以维持这个产品线的规模。 苹果入场折叠屏手机,还有个希望飘渺的好处,即促进折叠屏app生态的发展,因为苹果的app store肯定会逼着各大app适配它的折叠屏交互,到头来会反哺安卓的折叠机。 老编这里之所以说希望飘渺,只因为有平板市场的前车之鉴,没有任何反哺,大部分安卓app都是直接把手机端的拿过来直接用,用户体验稀烂。
苹果要用折叠屏替代iPad mini了? 最新一代iPad mini还是21年9月推出的,24年上半年把上一代推出时间更晚的iPad Pro/Air更新了,也没更新mini。 而安卓阵营早就放弃了10寸以下的小平板产品线。老编一直在思考小平板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生产力什么的你就别想了,肯定还是影音娱乐,看书、刷社媒、刷视频、打游戏..... 这也是老编日常使用那台10寸平板干的事儿,但从来没有过一个瞬间,老编觉得手里的这台平板太大了,要是小一点就好了。 小平板唯一的相对优势就是便携性,8.3寸的iPad mini单手握持也非常轻松。 但你再便携,也比不过手机,能直接塞裤兜里走人,小平板还是得单独找个包装着,那我为何不装个大点的呢? 而且现在手机屏幕普遍做到6.8寸,在可视性上相比8.3寸也不是特别差,更别提还有折叠屏手机。所以在你必备一部手机的情况下,在选购第二移动设备以追求一个更好的视觉体验时,没人会为了一个偶尔的单手握持场景,去舍大弃小,要一台小平板。 虽然苹果每年公告里也不会把具体型号的数据发布出来,但我相信iPadmini占比应该很低,不然它的更新频率就不会在同类产品中最低,而起售价却比用料更多、配置同档的10寸普通iPad贵上1000元,制造业规模越小价格就越贵。 mini的前几代,销量还是很不错的,那时iPhone 屏幕还在5寸以下,在10寸常规平板之间确实有那么个缝隙可以被填补。 到了今天,这个产品线的存在价值还有多大,就真得很让人怀疑了。 在产品决策上,不要把苹果想得那么高明和果敢,相反,这家公司因为过往的辉煌和雄厚的实力,有着极大的傲慢,最经典的例子是,它曾经坚持手机屏幕4寸刚刚好,乔布斯走后,它更是在诸多功能创新上成了安卓阵营的追随者。 所以我认为很快苹果还是会接受市场教育,放弃iPadmini并推出折叠手机。 希望这能对促进折叠屏app生态的发展,因为苹果的app store肯定会逼着各大app适配它的折叠屏交互,到头来会反哺安卓的折叠机。 当然也不能太乐观,很大概率还是像平板市场一样,没有任何反哺,大部分安卓app都是直接把手机端的拿过来直接用,用户体验稀烂。 各位觉得小平板如何?欢迎投票评论。
明白理想为什么那么慌了,但还是请别太慌 在路测的理想纯电SUV,不知道是M8还是M9。 原来理想整个纯电系列都用的MEGA一套设计语言。 难怪理想把首款纯电SUV的发布计划直接推迟到了到25年初,看样子是回炉大改去了。 理想整个公司更是大裁员18%。这是不是有点慌得过头了? 论现金储备,理想有900亿,还是最有钱的新势力。论营业现金流,理想L系列在SUV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销量一直在和问界争第一,理想也是少有的在赚钱的新势力。 你想想小鹏和蔚来,顶着亏损经营了多少年啊, 尤其是蔚来,天天被批低效浪费,几度没钱了濒 临破产,到现在还是蔚小理3家中员工数量最多的,但别人也没搞出过18%的裁员来。 然后你一看蔚来的基本面,确实非常好:建设了几千座换电站,还迭代到第4代,有9个在售车型,不仅是换电,基础性的电子电气架构,还有智能驾驶,不说领先那也是在行业前列,另外还搞了个售价更亲民的第二品牌乐道,并发布了一款车型。 所谓厚积薄发,蔚来做得这些工作肯定在未来某个节点能转换为暴涨的销量,尤其是在乐道的帮助下。 所以啊,理想就别怪网友一直嘲讽你鸡贼,太抠了就胆子小,拿不准就不敢投入,遇到点风浪就狂把人踢下船。现在新能源还是在扩张期,不要怕亏钱,就是要抢地盘。 而且就算你要裁员,你也不能裁研发啊,尤其是智驾岗,你前面因为拿不准不敢投入,智能驾驶的水平已经严重不匹配你的售价了。 我理解李厂长以前融资难,开厂前没有何小鹏和李斌那样雄厚的资金和人脉实力,所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但今非昔比啦,L系列优秀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自己,不要那么谨慎,在关键时刻怜惜起弹药来。 创业史上确实有很多瞎花钱倒闭的企业,但也有很多不敢花钱错失时机的企业,而理想要失败肯定不会是因为前者。 最后我就好奇,李厂长这轮裁人,有没有把MEGA 的设计负责人给嘎掉,有没有把公关负责人给嘎掉,尤其是后者,他花钱养了一堆只会唱赞歌拍马屁的KOL,严重误导了理想的战略判断。不裁直接负责人,光裁做牛做马的基层打工人,意义不大。
520男朋友只送了半个西瓜正常吗? 如题,520之前我已经和他说过我不想要吃的礼物。当天520的时候我说“你给我准备了啥?”他回答说水果。我说“啊?”当时愣住了,真的会有人520准备水果吗?…(PS:我自己已经把礼物送出去了) 他看到我表情不对劲就立马解释说,“这个礼物我想了很久,原本是想给你买其他的,带你去吃好吃的,但是想了想你刚下班回来肯定不想这么折腾。等下我做好吃的给你。” 我没有回答他。回家的时候我就看到冰箱里有半个西瓜,她跟我解释说“因为之前你不是想在空调房里用勺子kuai着西瓜吃吗?然后我就给你买了西瓜。然后今天你就舒舒服服的在空调房里吃我做的饭,吃完之后就可以边吃西瓜边看动漫了" 我回答:“我很早之前就和你说过我不想要食物的礼物,而且520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做的这些不过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每天都有给你做饭,还会买水果。” 他说“哎呀,西瓜不是礼物啦,西瓜只是其中之一, 我的主要目的是想让你过的舒舒服服的一个晚 上" 我没说话,因为我实在是不想理他,我之前就已经明确表示过不要吃的。我在想为什么他不可以做完这些再买一个礼物不就完事了吗?哪怕买一个娃娃,不贵的东西也可以啊。这让我感觉到他真的没有认真去准备· 我现在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是我太拜金了吗?
要怎么和男朋友提出来我的想法呀! 我和男朋友五年前就在一起过,但是后来因为学业问题分开了。去年十一月份,又慢慢了解彼此,在二月份我俩都在家的时候,约出来玩了一天之后就在一起了。春节之后我们回学校上课,他因为是专科的定向培养士官的专业,大三了就要去某军校实习一下嘛,就最近两个月也没有怎么说上话。 从确认关系到现在,有挺多个事情我觉得他对我 不是很上心或者根本就只是想在一起玩玩 1.我俩去玩的时候,拍了几张合照,都挺好看的,当时我发了朋友圈官宣,但是他从在一起到现在没有官宣过,只有我俩约会打电话的时候接触到的朋友才知道我们俩在一起了(他挺多朋友都认识我的,不过我和他们没有联系方式。在过去那五年时间里他交的女朋友不仅微信官宣,还会发某音某手官宣,可能我不是很拿的出手吧) 2.这段时间挺多节日的(春节,情人节,5.20什么的),但是他都没有过什么表示,就算是基本的节日对我说点让我开心的话也没有过。我俩能见面约会的时候,我都是觉得付出是相互的,也主动买单,可以说我俩约会基本是AA制了。他还没去军校的时候我经常给他寄东西(贵的,便宜好玩的都有)。他可能觉得没有对我付出什么,有点抱歉,就给我点了点吃的。(他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对女朋友好,以前做暑假工当网管时,会为了当时那个女朋友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为了陪那个女生)3.后面他就到了军校实习,他也不告诉我比如他一般什么时候能给我发消息呀,我给他寄快递能寄什么呀这些日常事情,但是他每次不是忽略就是搪塞过去。后来有一天他告诉我“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发手机,只是有些时候忙完手机就要收回去了”但是有一次两三个星期都没回复我。最近三次他给我发消息,有一次他们那暴雨涨水不能训练,从17:30间接的给我发消息发到了19:40, 一次22:15给我发消息,这一次我跟他说了个“感觉我俩越来越不熟了”,他就早上7:15回我了。很多时候都在想他是不想和我发信息还是没有时间发信息。 我真的很爱他,他是我之前五年青春里的白月光(这个我有和他讲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了我那么喜欢他,所以觉得我不会离开,就那么忽略我),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想的太多是个误会,我也不是很敢和他聊这件事,怕他和我误会的不一样,让我们关系产生隔阂,更怕他真的和我误会的一样,就是想玩玩,不是真的喜欢我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