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的风 南燕的风
关注数: 12 粉丝数: 590 发帖数: 12,968 关注贴吧数: 147
人类会竞争符号定义权 从表意功能的角度讲,一个符号如果具备多个含义,就应该承认这些含义。 而人类基于特定目标,却并不会承认所有含义。 我举一个正例,和一个反例:bug,公平。 bug的本意是特指编程时,行为违背了意图而产生的错误代码。但也有人用来代指游戏设计上的不平衡设定,当某个技能、物品、人物过于强大时,人们会说‘这把枪就是给bug’。由于通常没人去纠正这种误用,所以这一说法流传甚广,于是bug这个符号,就有了代指‘不平衡设计’的新含义(约定俗成带来的新含义)。 此例中,bug的所有含义都被人类认可了。 而另一些时候,人们则会竞争符号的使用权,即,否定某种用法。例如以下对话。 a:我们抽签乞讨,大家都付出了努力,排队抽签,但最后只有他抽中了,得到了施舍,这不公平。 b:不,这很公平。 在这里,a和b使用的公平虽然是同一个符号,但并没有指向同一个对象,b通过否定a所使用的那层含义,来争夺对公平这一符号的定义权,以达到观念操纵的目的。a所指的公平,是指‘付出了同样的辛劳,应该得到同样的收获’,而b所指的公平是‘得到应得的东西’,而施舍本就不属于【应得】的范畴,因此得到是幸运,得不到也谈不上不公。 当然,即使在b否定a所使用的定义时,他依然理解了a所使用的定义。ai应该去理解符号的一切含义,但在与人互动时,它不应该表现出对所有含义的认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