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跑山比FSD快
海子德令哈一夜
自动挡是工具,莫有意思
关注数: 87
粉丝数: 305
发帖数: 33,024
关注贴吧数: 98
求个趴趴狗N291 gps版说明书 Q18的。。需要说明书上的连接二维码
AP能做到哪些事(不能大幅度跨车道打方向帮您避险)
警惕关于AP能帮你大幅度打方向避险的虚假宣传。
特斯拉AP只是一个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功能的东西吧 是不带紧急避让功能的,也就是说,是不能大幅度打方向去帮车主避险的。而AEB是紧急刹停功能,主要是前方或者侧前方有障碍物,它会主动触发,帮助刹停。但这个AEB主要是针对人和车辆(能识别),并刹停。对人和车辆的识别率比较高。AEB(还是叫AES),只具有小幅度调整方向的功能,比如你偏离车道了,它会给你把方向拉回来。或者你准备变道,但侧后方来车咯(你自己没看到),它会给你抢方向,让你不要变道。 它更像是一个主动和被动的车道保持功能。而不具备大幅度打方向,帮你避险的功能(FSD才具备)。所以没买FSD的车主,不要因为特斯拉的车道居中功能(车道划线内微调方向帮你保持在车道内),或者不具备条件变道,制止你的变道动作并反打一把方向。就以为AP能在前方有障碍物,尤其是异形障碍物的时候,去帮你打方向了。AEB本来是主管紧急刹停的,但是像雪糕桶,石头,纸箱这些异形障碍物,它多半是不识别,是会直接撞上去的。(如果是人驾,要么刹车,要么绕开了)所以AEB主打一个识别人和车还行,识别别的物品不行,你不能指望它帮你紧急制动。(识别车,好像要比较正对着,才容易出发紧急刹车)。遇到上述异形障碍物,能主动绕过去的,是FSD咯。所以开启AP辅助驾驶的时候,你要避开前方障碍物,还是最好果断自己接手,并打方向避让。(距离来得及时,先刹车,后打方向)。
浮夸智驾功能的,不仅有余大嘴,还有一些抖音网红博主 比如极客阿来(特斯拉的智能避障能力,似乎被他夸大了),而且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具体内容点击我头像,看时间更早的一个关于极客阿来的帖子。
极客阿来关于AP避开障碍物的宣传,水分很重啊 被耗子发威打假了。 极客阿来宣传的AP避开障碍物,所有视频,都是车外视角。(是AP避让的,还是人避让的,说不清啊)而且特斯拉的记录仪视角,记录仪里是不显示是否打开AP的这些信息的,对吧。当然,有不少是极客阿来宣称的网友来稿。所以这种宣传的真实客观性,比较存疑。但是模仿类似场景,打开AP,车内视角一镜到底(包括车外)录像下来,去复现极客阿来所展示的那些AP避让障碍物情景,总是可以的吧。当然,对AP的成功率,不必苛求,但比如说类似场景,做6次,能成功3次,也不错嘛,证明AP有帮车主在避障。 但是极客阿来自己的场景测试,没有车内主驾视角来拍测试AP避障能力的。所以究竟是人打的方向避开障碍物,还是AP打的方向避开障碍物呢? 而这位耗子发威的测试,是拍了自己主驾完整动作的,以及中控屏幕的,和车外视角视频。比较真实可信。(而且开了AP的话,中控屏幕是能体现出来的吧)耗子发威测试的结果,AP几乎不具备避障能力。(但评论区又有一些说自己开AP有过避障的情景。)这位耗子发威就说,自己拿20万,欢迎特斯拉车主来测,如果确实能避险,他20万作为奖励给特斯拉车主。(肯定需要车内视角一镜到底直出的,只是前挡玻璃记录仪视角的肯定不行。)然后好像极客阿来,也不敢回应了。
特斯拉转向按钮,左右键烧脑小测试 ,当方向盘向右打成这样,你能分清哪个是左,哪个是右吗?二楼给答案。(先自行思考一下)
特斯拉焕新版Model3后视镜调节的问题 不是纯机械的,是先点进屏幕,(屏幕大概至少点两次,至少经历两个界面,再用滚轮去调节后视镜)。传统燃油车,直接就机械式调节了,哪里需要进屏幕,先点两下屏幕里的相应按钮啊。(我能说,这是特斯拉又一个为创新而创新的设计吗?)
懂车帝智驾测试和德国智驾测试结果截然相反 如图。我是手动挡驾驶员,曾经用油改气的1.5自吸车,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附近那个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道口,深夜跑到山顶森林公园入口那个坝子。然后重庆本地有个特斯拉车主,也是抖音,B站特斯拉FSD发视频很多的名人,叫 影音时光6 。他深夜从同样地点跑上去的用时(用FSD跑的),也是车内视角一镜到底跑下来的。4.5公里路,比我大约慢了1分50秒。(我要用思域或者型格的1.5T来跑,估计还领先更多哈)这个事情之后,我个人觉得FSD不过如此,连我油改气都跑不过。(当然据说国内FSD相当于阉割版,不是完整版。)我为啥对现阶段所有智驾都不感冒呢?(还不是速度,效率的问题。我相信很多智驾在高速上,表现还是不错,能一定程度缓解驾驶员的疲劳。)但我最烦,最拍智驾的是哪点呢?是各家车企,各种夸大宣传智驾,把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夸得天花乱坠,甚至有些说睡个觉就到了。有些浮夸宣传,在国外是要被列为营销欺诈的,如果被起诉,是可能要被赔得裤儿都不剩的。而我却看到了如此多车企,不切实际的夸大宣传。你宣传手机,可能只影响使用是否愉悦,满意或失望的精神体验。你浮夸车子的智驾,如果误导了消费者,消费者开智驾后在车里呼呼大睡,付出代价,很可能是生命啊!而且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参与者,我跑高速,都不知道哪个新能源是开的智驾,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在睡觉,或者玩手机。不是我反对智驾,如果这些新能源的驾驶员,都懂得时时监管,监督智驾,随时做好接手准备,那我觉得还不错。车企不能为了多卖车,把自己的智驾,说成是无所不能。真正负责的车企,应该向车主普及,目前国家对智驾的规定是怎样的,我们的智驾,还有哪些不足,哪些场景不能用智驾,用智驾的时候,车主如何进行监管,等等。我想,懂车帝测试的意义在于,或者是想借这次测试,向大家传递一下国家层面对智驾的态度——智驾不是无所不能的,智驾现阶段还有很多Bug和安全隐患,各位车主不能轻易将一车人的生命,完全托付给智驾。我发帖的意思,也不是要去排谁第一,谁第二,我正好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测试结果。我的意思,是提醒所有车主,你们打开智驾的时候,请履行好监管智驾的职责,不要害人又害己。
关于现阶段智驾,国家在法律层面的定义 各位车友,不针对谁,在座的各位,在智驾上,听听法律法规是怎么说的。履行好你们的监管职责,不要“脱手”,“脱眼”。(我觉得你至少是一个正常坐姿,应该目视前方,双手按法律来说别脱离盘子。(人性一点,你得有0.4秒时间,就能及时放回方向盘的准备吧。))
问界智驾车主实际贴出智驾比例 由于评论区太多,没有一一截图了。从使用率来说,的确挺高的啊。(但我觉得,在宣传上,还是不能像余大嘴那样宣传,智驾应该能缓解一些疲劳,但驾驶员应该有监管的义务和责任),要有准备接管,处理紧急情况的意识。同时,个人希望,各家智驾的拥趸,用户们,实际拍摄,上传B站,一镜到底,跑跑各种路段,让大家看看智驾的实际表现(人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并适时接管)。总的来说,懂车帝的测试,或许只是一个参考。B站视频允许上传的文件大,支持的时间长。大家可以上传不修不剪,一镜到底的智驾视频,供人们参考。
不太看好蔚来的换电模式 一、换电站投入成本较高,一座换电站150--300万不等。 二、虽然提供了车主不用下车,这样的尊享待遇。大雨天,车主比充电桩或油车用户,得到更尊贵的体验。 但是,车主更多的时候,也需要下车休息,到服务区撒个尿,抽根烟,买点东西吃。同时,也有需要下车混动肢体,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疲劳的需求。所以这个所谓雨天可以不下车的尊贵体验,在我看来有一些意义,但意义又不太大。油车一箱油1000公里高速,在大雨的时候,开进服务区,不下车,是不是也得到了和蔚来车主在换电站机器上折腾的这两三分钟的尊贵体验? 三、不同代数的蔚来充电站,兼容的车型还不太一样。第五代换电站,才好像比较全兼容一点。 四、换电站数量,总体不如公用充电站密集,蔚来车主跑换电站的时间成本,路途成本,抵消了一部分换电比充电快的时间成本,和人的精力成本。 五、租电价格,某蔚来车型月租电池费用为728元,比不多够2.0T纯油车,跑1000公里了。够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跑2200公里了。如果不是天天跑的那种人,如果遇到主人淡季一个月就跑几次的时候,这728的固定月租,更是让主人倒亏钱。 六、蔚来的能耗控制,目前刷到的案例不怎么多,以前也比较少关注。暂时看来,电池容量蛮大,续航却一般。(每度电跑的里程数,不如特斯拉。)因此,充电用这个车的话,它也不怎么节能。而且我认为这一点,是应该是一个纯电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七、由于没有别的品牌来合作分担换电站成本,容易导致日常利用率不足(车企总体投入资金较多,回笼较慢),而忙时仍需要排队换电的问题。以投入/产出比来说,可能还不如特斯拉的超充充电站。因为同样的投入下,超充桩,易于提供更多的充电桩。(两者占地面积方面的成本的差异,我不太清楚) 八、月租电池或者买断电池,带来蔚来客户的接受服务的高期许,日常不排队的时候还好,忙时会不会出现,换下来的电池,还需要换电站集体充一充,才能给车主换上的情况?毕竟一个换电站就7,8块电池,它抗节假日高峰的冗余能力,也不强。如果也需要客户排队半小时以上,容易使客户心生不满。而别的纯电车企,则是电池归你咯,充电我不管的占多,多依赖于公用充电桩(也存在兼容性,甚至节假日排队更久得多的问题。但用户不会因此而抱怨车企,只会感慨节假日太多电车了。)所以蔚来换电站,车少了不行,利用率太低,换电站成本回收太慢。车多了也不行,容易给包月租电池的用户,带来抱怨心理,从而对车企不满意。
电车现在长途都这么能的了吗? 感觉自己20多万公里白开了,见识增长了不少。48小时,3800公里。
四个月,特斯拉3起重大事故 传统燃油车,大众,丰田,好像没有做到那么多事故案例。(当然,这应该不是严谨的统计,仅仅是网上目前拍到的最近几个月的实际案例)特斯拉本身的车身强度,个人觉得在中型车里面,非常不错。但如果和大货车PK,那还是十有八九干不过。大众,丰田,可能加速慢一些,近期内干大货车的案例,好像还没有。 2025年5月份,特斯拉在服务区,高速追尾停着的大货车。2025年7月份,宁波特斯拉3P(高性能版),失控碰撞起火。8月份,特斯拉Model Y女司机(穿拖鞋),撞击大卡车。
特斯拉的行车数据和视频数据方面的问题 关于行车数据——每次出车祸,行车数据就很难拿到,拿自己的行车数据,或者家人的行车数据,就那么难吗? 我理想中的行车数据,应该能拿,能下载(当然,不能下载别人的,但自己的,自己家人的应该能被我自己下载观看这才正常吧?)为啥现实中,车主本人或者家属,想拿行车数据这么难? 行车数据难拿也就算了,你特斯拉的原厂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每次重大事故,好像都拿不到哦,经常是自行消失,我是不太懂,就行车记录仪视频,还能被远程删除的吗?一个技术大厂,记录仪都做不好?重大事故的视频记录,十有八九是丢失或者被删掉了(非车主或家属删掉) 为了避免文字太多,我在二楼提出我个人的建议
特斯拉的几大优点 一、全国统一售价,不搞地区差异。 二、车身强度高,被动安全性可以。 三、底盘用料扎实,操控性可以。 四、 AP在高速上比大多数车好用。(但夜间那个“谦逊”的自动灯光模式,不太好) 五、高速续航可以,长续航版110时速可以续航450 六、只要不磕碰底盘,三电系统看起来能用10年问题不大。 七、能去外面修,维修工不会被起诉。 综合看起来,也就一和四是油车做得略差的。但现在的油车总体来说已经白菜价了,12万裸车,基本就能买到2.0T的车型了。所以第一点也不是什么很大的优点。(但的确值得所有车企学习)
特斯拉焕新版Model3雨刷问题 自动模式下,晴天偶尔给你来一两下,大雨小刮,小雨猛刮。中雨到大雨的时候,传感器犹豫要不要刮,甚至短时间停刮。
关于特斯拉的怀挡和屏幕挂挡谁好 一、怀挡挂挡更利于盲操,不需要看屏幕。当然,屏幕挂挡也不是很麻烦。 二、从人体工程学来说,怀挡距离身体更近(右手不用伸直,就能挂挡),屏幕挂挡距离身体更远(右手手臂几乎伸直,完成挂挡),怀挡的人体工程学,更舒服方面一些。 三、生产成本,可能有区别。但这不是重点。对用户来说,哪个用起来更方便,更舒服,就是好的。 四、从创新的角度,屏幕挂挡更为创新,从实用性的角度,怀挡更为实用。
特斯拉全景天窗问题 全景天窗可以隔绝99%的紫外线。(大概是这个数字哈)。简单说来就是晒不黑,因为紫外线主要是管晒不晒黑来着。 但不怎么隔绝红外线。(管你晒得热不热来着) 如果原厂就有可控的电子天幕,就比较好。至少更能隔绝红外线,避免晒脑袋挺热的问题。 然而原厂不提供,得用户自行淘宝或者拼多多等购买。个人觉得对于一个二十多万的车,多少有点那啥。当然,丰田家的低配车,不带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也值得吐槽(虽然后期可以安装)。
特斯拉焕新版Model3的远光灯设计问题 一 、比较远。左手大拇指,几乎需要够着去按,手长的男士可能还好一点,拇指短一点的女士,按这个远光灯恐怕有点费力。下图红色长方框所圈出的左右距离。(这是把大拇指当中指用吗?)这是物理距离,设计得有点那啥。 二、当车子灯光设置,处于“自适应大灯”状态,或者“自动远光灯”时,自己想手动切远光,只能按住不动,一松就不能保持远光了。 解决方法:去车机里设置关闭“自适应大灯”,或关闭“自动远光灯”。 需要手动开远光的时候,长按方向盘上的大灯按钮2-3秒,远光点亮,可以持续亮。再按一次大灯按钮,远光关闭。 三、对于习惯手动操控远光灯的用户,特斯拉每次重新启动车子,灯光模式好像又会变成默认的“自动模式”。又需要用 上面二、里面的办法,开启手动控制远光灯,或者手动关闭远光灯。 四、夜间高速开启AP后,灯光重回自动模式了。要想开启远光常亮,只能手按住方向盘上大灯按钮不放。夜间AP模式下,灯光几乎是车子自己接受了,驾驶员对灯光没啥主动权。因为特斯拉的灯光逻辑是很礼貌的,所以夜间开启AP,会出现下图的灯光照射方式。只要前车有尾灯在,特斯拉就会很客气地不照射前车。(我开油车,跟车大不了切近光,近光平路低于前车后视镜就行了,有坡度的情况下,不归我管了。)夜间高速,别的车辆远光常亮也是常态。不是说特斯拉的礼貌逻辑不好,夜间撞个猫啊,也就算了,不排除夜间高速路上有人横穿的,好吧!所以AP要开可以,灯光为啥车主没有自主控制权啊???开AP,亮远光,这是很多车主愿意得到的功能。破油车,虽然没有AP,但好歹远近光车主说了算啊。特斯拉却只能在不开AP的情况下,实现远近光自由。 五、开AP,你不让我手动控制远光灯常亮(按住远光按钮不敢松手,不算控制了远光灯哈),也就算了。高速路,因为坡度原因,对面车道射过来灯光的时候,AP下的灯光,不仅不能开启远光互相伤害模式,甚至会调低自己的整体亮度。这个灯光控制逻辑,在国道省道,中间只是虚线而非高速隔离带的地方,更吃亏哈!很多车主反应,自动大灯模式下,只要周围不是漆黑一片,只要稍微有点灯光,特斯拉都会降低自身亮度,不会把照度给到很亮。 六、前面几条讲的是特斯拉灯光自动模式下(或者开~AP的时候,强制进入灯光自动模式),特斯拉的灯光是很为别人着想,很礼貌,甚至宁愿自己吃亏的类型。 但这里要说的是,抖音很多特斯拉车主说,自己明明开的近光,会车的时候,却总被对面来车闪。(原车默认近光高度设置)
特斯拉焕新Model3的转向灯设计问题 个人观点:拨杆转向,优于按钮转向,更利于盲操,而且可以中途打灯,哪怕你方向盘已经打出去了,拨杆始终在那里不动的,你可以盲操 。 按钮转向里,一些超跑也是,但人家左转向在左边,右转向在右边。(要稍好一些,更适合人的自然使用习惯。) 有些人会反驳我的观点, 说特斯拉转向按钮设计没毛病,人们都是提前打转向的。 但是在环岛的时候,比如我方向是往左打的,逆时针绕行环岛,但是到第二,或者第三道口,我要从右侧出去。这时按照提前3秒打转向的选择,我会在方向盘还向左的状态,去打右转向灯,提醒周围车辆,我要右转了。 第二种,下高速路时候的匝道,有时候导航慢半拍,你快要走错匝道,到距离匝道口还有几十米,你意识到的时候,第一时间打转向,然后反打方向,从另一个匝道出去。 我说的这两种场景,传统拨杆转向灯,不会受你方向盘已经打出的角度影响,且可以随时盲操打转向灯。 而焕新版Model3的转向按钮,在方向盘已经打出半圈,甚至一圈的情况下,这就需要你肉眼去找这两个左右转向按钮了。此时按准的几率,恐怕会有所下降。 如果再把上述环岛或者匝道的场景,换到夜间,你要从已经发起转向的方向盘上,去寻找转向灯按钮,并准确地按到它,难度又增加了。(未打方向前,你左手在 方向盘9点钟方向,按特斯拉车主的话来说,甚至有肌肉记忆,可以盲操)。方向打乱之后,再去找方向按钮,你还有肌肉记忆,还能盲操吗?显然不能了。而且,即使你肉眼搜索并锁定到转向按钮了,此时,你左手或右手,未必能顺手去按它。它甚至压根儿就不在你左手位了。
这碰撞测试,货车没锁卡扣? 处于货车的维护修理状态?(货车维护保养发动机的时候,车头可以掀起来)期待乘龙汽车来个客观版测试,用魔法打败魔法。前有李斌公开场合笑油车车主“买油车就是为了闻汽油味”,“有多怀旧才买油车”。后有理想自作聪明,搞与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
某豪华品牌底盘轻量化应该要出成果了 肉眼可见的!
这就是某新能源的底盘部件 貌似这车车身2吨多,底盘部件就这
油车的短板在于高油价 以及____收入
固态电池只是商业噱头 电池基础材料的突破,没有那么容易的。 我把话放在这儿,欢迎5年以后各位顶贴打脸。
买纯电新车,使用费一点也不低 我知道各位都拿充电费说事,实际上,一个车的用费大头,根本就不是电费或油费(跑得多的除外),而是车子每年自身的贬值率。特斯拉在所有电车中,保值率应该算高的了吧,然而每年车子本身,至少也折旧3万元左右。
个人不买纯电的原因 我来说说我不选纯电的原因:一、老小区,没充电桩,都是地面随机停。小区里只有一个宏光MINI是纯电,她自己从自己家里一楼拉线出来充。其余都是油车。有个GS8是蓝牌油混。二、每年通勤里程也就7000公里,杂七杂八加起来,不到1万公里。油钱4000---5000,我可以接受。(你买个20多万的纯电,油钱是0了,你每年车子折旧至少2万元),所以说4,5千的油费我可以接受。(还是在tm高油价,一半是税的背景下)。三、即使有地下车库的车位,即使能安私桩,我还有两个安全方面的顾虑:一旦在路上发生碰撞,剐蹭,伤到电池,几秒钟之类产生爆燃,把车主一键火花的概率不低。其次,如果在停车场发生自然,300万的三者险,都不一定够赔,特别是周围有豪车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我倾家荡产。所以纯油车,在我的里程范围内,一年4,5千的油钱,恰恰是可以预计的,可控的,一眼所见的略贵,但没有上述两个重大问题给我带来的焦虑。第三,我两个油车(其中一个是油改气),我去加气,排队5分钟,加气5分钟,我都嫌烦。要我出去公用充电桩充电,现在内江这个天气预报接近 40度的最高温度,实际近地面50来度的高温,我去充纯电??而且从安全角度,充电时最好不要在车里。我买车是用来用的,不是当爹供的,好吧。另外,在保养维护方面,机油/机滤(就一个放油螺丝,一个棘轮扳手搞定,一个机滤,一个机滤扳手搞定),空气滤(对应型号螺丝刀搞定),空调滤(卡扣,徒手搞定),我能自己换。不会换的,可以上途虎,或者路边修理店。也可以淘宝买零件回来开工时费让师傅换。不像很多纯电新能源,还不让路边维修店修,不然分分钟把维修师傅告上法庭。买新能源的朋友,几乎0油费,但需要维修的时候,你们就等着4S店维修售后部门的屠龙刀吧。另外长途自驾游,油车,包括插混,增程式,只要带发动机的,有电就充,没电拉倒,影响也不大。规划行程的时候,压根儿不用刻意考虑充电桩的问题。我一万多元的二手油车一箱油跑850km高速没问题,车能开多远,压根不是问题,人能撑多久,才是瓶颈。你纯电长续航,高速也就跑个450--500km顶天了。所以纯电这玩意儿是省油,但不一定省钱。得看使用场景来。
测了一下二手斯柯达的高原动力 感觉还可以。几乎见车超车,只被两个普拉多和一个宝马525超了。当地黑色营运车旗鼓相当,和吉利星越差球不多。把2.0T的坦克,3.0的三菱帕杰罗超了。 原车的法雷奥(法国品牌)离合器有问题,热车状态下1挡半联动会抖动,甚至会有抖熄火的趋势,我每次回家停车,会经过菜市场门口,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在高原堵车起步,上坡跟车蠕动,这个问题会很严重。所以淘宝买了LUK的离合器三件套。因为原车法雷奥离合器太重,两脚离合会干得我膝盖疼,所以换离合的时候,看了脚感最轻的LUK(德国舍弗勒旗下品牌)。二手车两条轮胎2016年的了,一条2017年,还有条没注意。统统换掉,换成雷神静悦PRO,1100元四条胎。这个车感觉油耗动力都还可以,长途油耗6.0以内占多,上坡为主的长途6.5,折多山上山,油耗一度达到10个。(EA111油耗不如EA211)。因为发动机没改气,所以上折多山的时候,2挡拉到5000转,发动机声音,震动也没啥问题。但是怕车子散热顶不住,一般2挡拉到4000+就升3挡了。
隆昌体育场早晨几点开放 上班前想锻炼下身体减减肥,不知是否可行
请老实人CC停止对我的污蔑 我可没说过两脚离合降档补油是赛车动作,你不要污蔑我。你喜欢给别人扣帽子,玩欲加之罪的游戏,你还是和几年前一个样。。。
一脚离合降档补油是“伪补油”!恭喜老实人CC 你成为了全网开创此观点的第一人!!
理性看待豆包对一脚离合降档补油操作步骤叙述的错误 观点如下:
补油基本不会,挂挡基本靠怼 此贴调侃大于理性讨论,仅供娱乐。
果然是驾校出品的“现代开法” 你跟他谈右脚补(空)油,匹配转速的肌肉记忆。他跟你装莽,说挂挡不需要肌肉记忆,说踩离合后档杆直接往里怼就是了。
还是不要半联动磨离合得好 一脚离合降档补油,不是以磨离合为主的,是以轰空油到目标转速的瞬间,去秒松离合为正道。你的那句把挡挂进去以后,轰油抬离合,目的是缓解抬离合的顿挫,把我整笑了。这不正说明你一脚离合降档补油基本功不到位,没有把转速补到目标转速,就松离合了吗?你所谓的轰油抬离合,其实就是在你日常降挡(补油补不足为主)容易造成顿挫的前提下,去采取的一种无奈的补救措施吗?(半联动给油,磨离合一会儿,缓解转速不匹配(松离合的瞬间发动机和变速箱还存在明显的转速差)带来的顿挫)。也难怪哈,人家花0.3秒瞥仪表,一眼,准确补油到目标转速,你说人家这样操作危险。你只看窗外,右脚又没有准头,头脑里也没有目标转速,只能瞎补一脚,然后右脚半联动给油一会儿找平转速差。看你以往的视频,除了摆拍降挡补油的,是补了空油的,日常行程非摆拍的,你大部分没补上空油,有些甚至是等转速掉到1000转附近了,才去松离合的,当然,你右手确实是先挂好挡在那里等了老半天的(好几秒)。这就是你现在不敢轻易出车内视角视频的原因。从你的发言,我都能猜到你是怎么降挡的。
纠正一下老实人CC的认知 一、 一脚离合降档补油,和一脚离合补油降挡,其实是一个意思,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只是日常称呼顺序不同而已。(比较官方标准的说法是一脚离合降档补油) 二、一脚离合降档补油,你愿意先挂挡也行(适合新手),你愿意后挂挡(松离合前的瞬间去挂挡)也行。(适合老手)。看样子老实人CC自己是用的先挂挡,老实人CC这人有个毛病,他认为只有他的操作才是对的,但是和他操作不一样的都是错的。其实他自己一脚离合降档补油,也是用的先挂挡,适合新手,难度最低的那种。难度高低且不论,只要和他操作不一致的,他都认为别人是错的,这多少有点毛病深沉。 ——按老实人CC的思维回路,可能认为挂好挡,就是完成换挡了。(我只能提示换挡完成是以松完离合器为标准的,而不是手上挂好挡为标准)
不建议学习一脚离合降档补油,两脚离合降档补油和跟趾 因为它们一个比一个更适合激烈驾驶,俗话说十次车祸九次快,你又不开快车,你学这些操作干嘛。
驾校降挡好啊,得学 驾校教的一脚离合不补油降挡,还是不错,能满足温柔驾驶和日常通勤需求。
一脚离合不补油,蛮适合新手司机的 豆包如是说:
驾校操作好,驾校开法棒 没人强迫你脱离驾校操作,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同样的,你也不需要向别人强制灌输,只有驾校开法才行的想法。
下折多山2挡4000转的意义 对比3挡是2500转同样60时速,发动机制动力,明显是2挡要大。请莫要说降档补油,只能用于加速超车了。还可以用于在较高的速度,提前降到较低的档位,去获得更多一些的发动机制动,同样可以。
谁的开法更依赖同步器? 谁的换挡更托同步器的福?
说你是硬挂,你还不服气 虽然硬挂这个词不够专业严谨,但大致意思是没问题的。
谁在抬杠,谁在理性交流? 杠精无处不在
特此声明我没说用驾校开法就不能跑折多山哈! 今天的确发了几个关于跑折多山下山的帖子,我提出的前提条件是60时速就3降2,更多利用2挡60发动机较高转速所产生的发动机制动力。在这种前提下,豆包说驾校开法不太适合下折多山。但去掉60时速3降2这个前提,我们用传统驾校开法完全可以的————没说驾校开法不能跑折多山啊,驾校开法一般不要求60时速就3降2,驾校开法要求差不多25--30时速才3降2,这种较低时速自然降速降挡,无需进行补油操作。只是相对来说对发动机制动的利用不那么充分,对刹车的依赖更多一些而已。
豆包的确在描述一脚离合降档补油的时候,有点问题 也说到了摘挡进空补油(这实际是两脚离合降挡补油的动作)。但建议老实人CC不要老去纠结这一个点。豆包关于手动挡驾驶的论述,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一脚离合不补油60时速3降2,下折多山 除了换挡瞬间顿挫(这算轻的),还有大概率挂不进挡(普遍现象),在发动机制动力利用方面,我本觉得和两脚离合降档补油换完挡后是一样的,但豆包说不太好。具体看图
根据豆包的描述,两脚离合降档补油并非毫无用处 如图
下折多山驾校式降挡,60时速不补油直接3降2如何 豆包如是说
驾校开法下折多山的弊端 请教一下豆包,看样子驾校开法,局限性很大嘛。驾校开法,对于高原下坡来说,安全冗余性不高,长此以往,对刹车系统的消耗会比较大
两脚离合降档补油,对于下折多山的积极意义 我自己下折多山的视频,就经常时速60就3降2,且基本是从2500转补油到4000转,这样做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有积极意义?为了避免被喷,为了避免王婆卖瓜。我还是特意请教了一下豆包。
反诈APP好啊,得用 不然很容易被包装成“高手”的江湖骗子骗了。
要想实现换挡自由,只会驾校教的换挡方式行不行 为了客观中立,我就不打小作文了,谦虚请教一下豆包
试了一下驾校开法,那难度简直就像…… 原先拿筷子吃饭的我,现在拿调羹吃饭,那感觉就像回到了2,3岁的时候。这是我的一点主观感性感觉。 且看豆包分析——
关于什么是伪操作 老流氓镇楼。 乔丹会罚球线扣篮,我不会,他这是伪操作。 乔丹会空中拉杆,我不会,这是伪操作。 乔丹会背身单打,成功率高,我不会,这是伪操作。 乔丹后仰投篮是一绝,我不会,这是伪操作。 乔丹百米速度快,可以生吃对手,我不会,他这是伪操作。 乔丹防守能力也是顶尖,我不会,他这又是伪操作。 乔丹关键比赛大心脏,有担当,经常投进致胜球,我不会,他这又是伪操作。 乔丹出勤率高,很耐造,我不行,所以他这是伪操作。 乔丹体能爆棚,进攻端,防守端能同时进一阵,最佳射手的同时,还是最佳防守。我不具备,所以乔丹这是伪操作。 乔丹第二天比赛,前一天熬夜打牌,第二天照样拿下比赛,或者晚上比赛,白天打一两场高尔夫,晚上照样赢比赛,我不会,所以这还是伪操作。
老实人CC的观点恰似一股清流 一楼老实人CC观点,二楼豆包观点
根据老实人CC最高指示,降挡建议直接挂的方式 一脚离合降档补油,老实人CC认为是伪操作 二脚离合降档补油,老实人CC认为是老古董开法。 老实人CC认为只有一脚离合不补油的降挡,才是最合理最正确,最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开法”。
原来豆包更喜欢坐“伪操作”的车 哈哈哈哈。为啥不选择坐“现代开法”的车呢?
通过老实人CC的描述,他眼里什么是伪操作我知道了 那什么不是伪操作,老实人CC能正式回应一下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