魉丶花 魉丶花
事实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29 发帖数: 6,692 关注贴吧数: 74
(不是挂人)借这个机会浅聊一些比较抽象的话题 “人们只要听到道歉就会群起围攻,因为一旦道歉不就是承认自己做错事了吗,既然做错了事,那被砸石头也只是刚好而已吧” ---MEM/赤坂明 不是挂人,图是牛处动态截的,不批判图里包括nzh在内的所有人的所有行为,仅和第一段一样作为引子聊一下道歉的“不必要性” 在互联网上,道歉没啥用,这一点第一段也点明了,从各种事件来看大家也应该都看懂了,你道歉了就说明你认错了就说明你有错,所以不能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道歉这个理论其实本身貌似是一条我很在意的理论在互联网上得到一些其他条件后进一步解释的结果,这一条我在意的理论叫“赎罪无尽头,则赎罪无意义”,这帖子主要想看看各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小时候和邻居家小孩打起来,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把他打坏了你得养他一辈子”,这句话本身是否对错也按下不聊。只是当时我还小,“一辈子”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太重了(mygo那帮子十几岁天天一辈子一辈子的就已经很吓人了),这导致我几岁的时候对这种话有很深的印象,所以当时我就有一个小想法,就是如果有这么一个场景,a在很特殊的情况下亏欠了b,特殊到不管怎么赎罪都赎不清,与其说无可挽回,更合适的说法是“无限”。 那赎罪还有意义吗? 这里其实涉及到了赎罪的本质,赎罪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补偿a对b的亏欠,而亏欠本身又分两种,一种是a对b心理上的亏欠,另一种是a对b经济上的亏欠,后者好说,只要是数字就是数字,再不济还有律法替b计算损失、替a摆明现状。所以真正的问题其实出现在前者,也就是a对b心理上的亏欠,不管是b的心理还是a的心理,有亏欠所以要赎罪,而心理的亏欠没有尽头也可能马上就是尽头,所以心理上的亏欠可以做到所谓的“无限” 无限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我在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代入b感受自己的一步步扭曲,也会代入a感受一下坠入深渊的无助,倘若在这种情况下,a对b的赎罪还有意义吗?他还有必要赎罪吗? 这是一个很冒犯的话题,冒犯的点*在于以理性的思路去僭越感性的雷池,以至于我说到这里可能还有吧友看不懂我在说什么,也可能是我好久没码小作文了有点语无伦次。总而言之问题拋给各位,至于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简单,我认为,如果赎罪无尽头,则赎罪无意义。开始叠甲,以上已经论证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感情上的无尽头,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如果我是a,我会在数字上的补偿结束后选择不顾,如果我是b我会在拿到理性的补偿后选择放手(再叠甲,前提是无限不是感性,如果单纯的有什么小感情债该还还)这个问题又一个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不是a我也不是b。 好了最后回顾一下引子,有人说你巴拉巴拉拿这么多东西水帖和你一开始挂的在互联网上道歉有啥关系吗?其实从这个角度上讲,在互联网上道歉本质就是去偿还“无限”,虽然a对b的亏欠可能没那么大或者说没有亏欠,但是受制于b本身是群体,以及双方有信息载体导致的交流障碍和b可能的某些需求,a对b可能会达成“亏欠”上的“无限”,虽然实际上不是亏欠也没有无限就是了,但是对于双方来说,面对的困境是一样的,所以道歉没啥意义
能和我犯一辈子的唐吗? 码了几千字,读不通,都删了,挑一下主要矛盾说一下吧 nzh,他作为主播是合格的,但是作为玩家不行,他的很多反应能力处理能力表达能力都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玩家。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特殊的点,那就是玩家是没有门槛的,没人规定你打游戏不行就不能打游戏,找五个八十岁老太也可以五排赋能打瓦,没有问题,游戏会成功启动。 但是主播是有门槛的,nzh主播合格但是玩家不合格,当一个游戏主播的时候,由于受到“本应该约束不到玩家的合格玩家标准”约束,而变成了一个不合格的游戏主播 并且众所周知,联动是工作车队是生活,各位也能看出来的,nzh相对于联动来说,更能在车队里放得开。所以车队打游戏里,nzh本身主播属性较之联动其实有所下降,进而相比于联动来说更为合格 所以矛盾点有三个,前两个是“合格的主播”与“不合格的游戏主播”之间的矛盾以及“合格的车队牛处”与“不合格的小丑皇包头”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两个矛盾,弹幕产生了对游戏牛的错误认识 第三个个是“觉得合格玩家的标准约束不到自己”和“实际上合格玩家的标准约束到了自己”,因为这个矛盾,nzh产生了对节目效果的错误把握 综上,顺便说一下这个标题,这个标题,我是打算拿来当那个几千字原文的升华呼应的,但是原文读不通让我给删了
泛八爷的巅峰期来了 起这个标题是怕有的人不看内容直接进来骂我,当你看见这一句的时候我确定你能放下心来好好看我说话,那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一篇夸赞帖。 看见吧里评价也这么高我就确信了,泛八爷大概在某个视频开始和粉丝进入了融洽状态,今天这个视频算是彻底标志着泛八爷和粉丝的蜜月期(?)也可以叫巅峰期开始了。用形象一点的说法说就是泛式和泛团已经彻底共同开始向“泛式和泛团”开进(好吧还是有点抽象 那来点具体点的,锐评下这期视频,这期视频制作上还是很好的,但是出现了和之前几期好活里“为了整活玩个call back再剪个辑”完全相反的“为了call back和剪个辑而整活”,比如“最喜欢你了”的多次利用,和那几个画面的插入。似乎不是因为放“最喜欢你了”很合适很好笑,而是需要找地方去放一下“最喜欢你了”,这种现象其实是比较危险的,只是对观感的影响对部分人来说不太明显就是了 回到第一段那个话题,啥叫“共同向‘泛式和泛团’开进”呢?各位可以类比一下巅峰期的凉风kaze,期期五百多万播放,蒸蒸蒸蒸蒸蒸日上,然后……囿于没活被自己的粉丝和体量卡住变得尴尬无比直至现在。 有人要说了,“啊那你凉风没活是他自己的问题,你怎么能拿凉风做类比呢这不是类比不当吗?”“啊凉风做节目走到最后忘本了也能和泛式比?”,吧里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是很讨厌错误类比的,所以我说一下这里面我个人认为的底层逻辑。凉风在巅峰期的时候,向着粉丝们希望的凉风开去了,那个时候的凉风已经不是做视频的凉风了而是模仿过去的自己的凉风,粉丝们也想看过去的凉风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其实粉丝这块还好,哪个粉丝不是因为up主曾经做得好所以关注呢?但是up主这块不一样,up主去模仿过去的自己会陷入失去自我的泥潭,会执念于不模仿自己的恐惧和模仿自己的惯性,最后伴随着粉丝群体的演变与成长,囿于所谓的没活。 泛八爷最近视频就很有模仿自己的气息,自己和模仿自己这两个细细品味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还有前几期视频就已经有点公公又式式的意思了,不光是视频,还有评论区,b站泛八爷视频评论区已经连造梗都有点流水线的感觉。这期看各位评价这么高我也确信了,这个人的蜜月期来了,沉沦于此固然好,但是很可能重走凉风老路 我是泛式的粉丝,我不知道这几行字他能不能看到,如果能看到就太好了,我关注和喜欢泛式有八成是因为他是优秀的动漫up主,而我是动漫爱好者,剩下两成是因为我觉得他可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突破某些互联网的规律所以有了一些先天的好感和期待。我也不希望他像凉风一样最后陷进去,最后附一张凉风巅峰期播放量和泛式视频截图镇楼
【观影/总结】名侦探柯南 黑铁的鱼影(无剧透 这篇观后贴无剧透,请今天还没观看黑铁的鱼影的朋友们放心观看,一会发个带剧透的链接放楼下 总的而言呢,这部剧场版我比较喜欢,十分给个八分吧,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有可圈可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结构编排紧致但不急。推理部分彻底融入了剧场版本身为剧场版服务这点我还是觉得很有说法的 最让我感到不容易和不可思议的是组织的压迫感又回来啦,虽然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制作和画面这块,没看过m25,m24由于场面的问题也比不了,但是肯定是暴打以前的所有海上剧场版,只能说科技和氪技都在上升 虽然最近很多人都对小兰有所意见和不满,但是不得不说这部剧场版没把小兰落下,该有的高光全都给上了。除此之外其他人,尤其是水无和博士的细节以及心理都塑造得很好 最后就是赤裸裸赤裸裸赤裸裸的柯哀感情线,我不知道以前的暗示柯哀感情的暗示程度具体有多大,但是以前的柯哀感情线绝对没有这么赤裸过。太明显了,太香了,而且除此之外各种场景暗示和环境动作描写直接贴到脸上。那几个场面的震撼和完满以我的文笔是描述不出来的,我最多只能写一句话: 从我买了爆米花开始就没停过的手和嘴,在那几个画面前静止了 多的一句说不出来了,就这样#柯南M26观感#
原因很多了,从小往大说最小的,单论他自己,他自己整活能力下降 原因很多了,从小往大说 最小的,单论他自己,他自己整活能力下降了,“没活了”,这可不是我说的啊这是他自己说过的。然后也有点摆 往外扩大一圈,整个牛圈,虽然我混瓶吧但是不得不承认某“歌甜人善”女主播在前两年确实给整个牛圈注入了很多活力,现在负责这个位置的是四个牛叠,你不能指望这四个牛叠能像她一样帮nzh扩圈打开市场 再往大扩一圈,动画区,你b动画杂谈区整体流量都在跑,就连泛式也有一定程度的流量下降,当然靠着马太效应和他自己的实力没那么明显就是了 再再往大扩一圈,整个b站泛二次元,这byd惹了太多人了,惹婆罗门惹小团体惹op等等等等,虽说每次都不多或者都不大但是架不住次数多和舆论造势,更何况现在b站二次元谁说话算啥样人多都明摆着的,舆论这块就限制住了流量来源 又双叒叕扩一圈,整个泛二次元,一直看到有人说nzh重文案,其实与其说他重文案,不如说他重输出,重观点和情感的输出。而不知为何泛二次元反指导的风气越来越大,你不能保证一个喜欢输出的up主在这个反指导的时代还能长风破浪 最后一个,是整个网络,随着网络亚文化的扩圈、缩圈和分裂,现在整个亚文化整体偏向“群体”而非“反群体”,换句话说喜欢某个东西比其讨厌某个东西更能让他们聚集,那么靠“他骂的都是我讨厌的”吸流量的nzh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不吃香的。简单点说一个人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被nzh骂,以前他可能就看好nzh,现在可能就不看好
主播的人类属性、商品属性和我自己的一点看法---观赫萝切片有感 思路比较散想到哪说哪 赫萝切片看完了,诸如“赶走一个下一个又是谁呢”这种低级的逻辑谬误就不一一列举出来骂了,主要还是提取一下他的观点。 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想让大家都是正常地不功利地玩,还有他好像还是保持他之前他那个观点,就是他之前说的观众不要想着操控主播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主播本人属性的问题,有一个论断说过很多次了,相信大家也能够接受,那就是互联网上你给别人的印象和别人在你眼中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是一小部分的“人”,ta只会涉及到被看的人的残缺的一小部分,原因有很多,文字和多媒体本身传递的有限或者信息茧房等等等等。而主播这个行业恰巧就是出售这残缺的一部分“人”提供的服务,这和up主不一样,up主的作品会经历编排和剪辑,这残缺的一部分和自己身上真的那一部分其实是有点区别的。主播是正儿八经的直播,不管是不是rp主播都是会实时为观众提供服务的。那这里其实因为人的不完整,人类属性在被服务者心里是被淡化了的。 而直播本身是一个提供服务的过程,这里面主播本人就是服务业从业者,众所周知,服务属于商品,而主播本人的一块完整的人类属性又因为互联网被淡化了不少,所以,主播自己其实是有相当的,不是决定性但是不容忽视的商品属性在的 目前我们还置身事外所以我们可以说用客观点的视角看,那你说这些“大v”没人权吗?那不能,对他们的攻击、建议和表扬都会实时传递给她本人,就好像十三爷经常在吧里出现,吧友打分贴打的是狼人杀里的那一部分她的分,可是她看到的时候真正去思考去接受信息的是一个完整的她本人,因此说你不管因为网络导致的人类属性在主观上减少了多少也不能说主播没有人权 然后就是观众,观众是被主播服务的用户,观众有权从自身体验去出发对主播指指点点,这也是主播商品属性的一种体现,赫萝不满在于哪?在于对他来说大v的商品属性没那么严重,这些都是线下见过面的朋友,都是好端端的人,你怎么能对我的朋友和我们的赛博聚会指指点点? 这便是真正的矛盾:商品属性与人类属性在具有互不可忽视的占比的同时出现在了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观众希望良好的直播体验,不管是不是泛团,有没有饭圈,有没有把别的主包当成精神寄托;而联动的这几位想打游戏,不管是不是直播,谁的游戏体验如何(这里插一个题外话,有点暴论也有点跑题但是突然想出来的就写在这了。支持让主播们玩得更开而去忽视观众直播体验的粉丝貌似也是一种饭圈) 目前看好像又锁死了,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新东西还和稀泥了,本人不喜欢这样,所以一定要说点东西的。 之前我那个分析贴还有录播组评论区下都有人一直在说一个事,那就是艾尔莎不止一次的让泛式以及直播间泛团有不佳的体验(血染和别的哪几次联动),那这个事就好玩了,动机无外乎有二,一是她疯批+cpu过载干一些逆天事,二是她想蹭泛式想要画面。咱们不是她,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两个都说了吧。如果说是前者,那属于是应该被敲打,这里参考nzh,猪脑过载的时候没少被攻击;如果是后者,那也该被敲打,这里参考蹭皇冰糖。这两种攻击的区别在于,前一个属于是攻击人,是从人类角度的对人进行批判,后一个按理也是批判人,但是后者这里这个蹭的行为一发生,『主播自己强化了自己的商品属性』,那这里我觉得对主播进行被服务者角度的批判完全没问题。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当然了,商品属性再强,在各位眼里再不是完整的人,她也是个人。真给搞出啥事来也不太好,反正按赫萝yygq时候的那个意思,她这几周不会来了,不想让她来的人目的达到了 结束前来句题外话,有没有发现瓶吧在b站的舆论场没那么吃亏了?瓶吧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也有人愿意在b站站在瓶吧角度(或者是站在非反瓶吧角度)说话了,令人感叹 bv号放二楼
说到底还是看联动的都是泛团之首刀保护的含金量 不管怎么讲环动画区的观众、粉丝,差不多九成九都是泛团燃烧瓶,就算程度各有深浅,泛式深层粉丝占比也是相当有决定性的,没办法,体量摆在那里。 我不是说这样会有什么错,只是显而易见的如此一来环动画区的舆论风向就握在泛团燃烧瓶手里,这两个群体重合度又是令人发指的高,泛八爷还没有nzh那么拟人(非贬义,网上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黑料与乐子齐飞,瓶宝与瓶÷一体的nzh肯定要相对更像人),于是泛式就更容易成为泛团的情感寄托。所以最终表现出的就是主导整个联动圈舆论的观众们的情感代入了泛式。 这么一看有个很好玩的地方就是说没人有错。那你说艾尔莎有错吗?没有,她按规则找人刀了没毛病。泛团有错吗?也没有,自己作为观众的观看体验被破坏了生气很正常 我本人很不喜欢矛盾以后出现这种来一句谁都没错然后就没了的孬贪结论,跟和稀泥一样,那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两个没错的东西之间产生了冲突,冲突在于破坏游戏体验的艾尔莎不知道泛式没有游戏体验泛团没有观看体验,你又做不到说让艾尔莎像障总mtc一样会读空气。这么一想,在规则范围内解决这种问题那可太简单了 把首刀保护加上就行了,上一局第一个躺的第一次会议前有盾
纯动画党浅评芙莉莲前四话 (涉及剧透) 按观看顺序,先评价第一集的op(这段评价只针对第一集的op)。因为我纯动画党嘛,对原作没有任何印象,自然也不会对第一集op本身的曲风产生什么意见,乐理我也不大懂,前几句都还好,在让人进入看番状态这点上算是合格。结果后面副歌有点给我幻听群青了我是没想到的,然后哥们就跳过了。至于后面几集的op和对op的总评价,最后说🤗 开篇剧情交代得很完善,逻辑链很全,作画也流畅,bgm和细节等很明确深刻地刻画了那跨越时间长河的游离感、迷失感和伤感。 至于片尾ed我愿称之为神,第一集塑造的那个让人有点迷失的悲伤气氛就好像易溶于水的气体被溶进了ed里,让乍一听平淡如水的ed瞬间在感情上变得令人回味。 勇者开篇没多久就似了但是很多细节都在去刻画勇者,尤其是第二、三集,第二集的找花简直神来之笔不管是场景刻画,剧情,还有最后飞至塔顶那一幕,都看得人热血但不狂躁,高兴但不兴奋。 说到第三集就不得不说那段打怪了,作画本身非常非常流畅,在一些特写和细节上明显都是下了功夫的,打斗更是清脆爽快,属于是钱当柴火烧而且烧得很旺。“杀人魔法”和“一般攻击魔法”的对照和反转也很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悠远绵长。 第四集的日出和寻书,一个是又一次拉高勇者的高度和本动画的立意,一个则是转章,很平滑地过渡到了大篇章上,在连播的最后把观众的期待提出来。看日出,铺垫紧凑但是不急,最后“看日出”这么需要作画的情节,作画也丝毫没影响剧情的展开甚至日出也震撼了观众 按观看顺序说完了接下来说说这动画的几个特点 1、对快感的把控 看动画,很多人都是图一乐,这种气氛很忧伤的动画大多很难解决“让观众乐一下”这问题。但是芙莉莲做到了,芙莉莲巧妙地用了翻包袱玩梗在忧伤之余造了几个笑点(比如说宝箱怪、睡懒觉),完美的应用了笑点来源之一的“反差感”本身的相对性,气氛忧伤不要紧,越忧伤我就越不用整活就能让你笑。拉低全作品氛围在这一刻不是笑点的阻碍而是笑点的助力。而且这样一来笑点本身就更日常更不脱离实际,更能方便观众沉浸 2、对燃点的掌握 本作品有几个燃点,燃点也和快感一样受制于作品的氛围从而在制作时有些难度。但是芙莉莲很明显突破了这一桎梏,举两个例子 ①飞塔顶看花 飞到塔顶看花这一段于我而言绝对是这几集的一大燃点,但是作者和制作组不仅不受制于缅怀勇者的忧伤氛围,还利用这个氛围,一鼓作气飞上塔顶,本作优秀的bgm和流畅的作画成功将两个看似有所冲突的部分巧妙融合,塑造出了一幅称得上完美的画卷。重复一下前面的评价,让人热血但不让人狂躁,让人高兴但不让人兴奋,对“度”的把握简直极限且巧妙 ②打开大树拿书 这一段对“燃”的塑造难度不亚于上一段甚至更大。因为在这前后,无限重申寿命论,大魔法师的古代感,千年前和师父的缘分等已经很让人悲伤了。一旦燃起来不成功便是黯淡无味,成功了便是一扫之前的气氛,这样看起来彻底没梗了。但是我们芙莉莲的bgm再次发力,配合对环境的渲染,书卷打开的那一刻,庄严、庄重,令人充满希望但不让人欢乐也不让人浮躁,又是一个完美的“度”的把握。 3、画风的沉浸感 本作画风下,两位目前占主要戏份的女角色看起来都有些“肥”,这种画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作品本身更真实(谁脸上还没点肉呢),把二次元角色猫脸对沉浸感的影响也消去了大半。而且这样的画风在造梗搞笑的时候(睡懒觉),也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4、对信息的利用 如果第一幕有枪,第三幕,枪就要响。这几集利用了很多细节来进行铺垫和反转,比如说松鼠,还有对芙莉莲师父作品“都是假的”这一刻板印象的塑造和打破。可以说每一幕都没有浪费,对我这种眼睛不离开屏幕的观众来说简直是福利。这里点名nzh😡经常看番低头不知道在干什么,希望你看芙莉莲的时候没有低头 综上所述,本作品作画顶级、音乐顶级、剧情顶级、塑造顶级。最关键的是,上述几个东西的联结也是顶级,把控更是顶级。后两个顶级成就了这个无限优秀的番剧,抛开我们还没说的那一部分,我甚至可以说,2023年里,我们能遇到这部动画,真的是太好了。 如果打分,十分我可以打9.9,什么,你问那0.1去哪了? 好了接下来让我们评价一下后三集的op🤗 第一集气氛拉得简直圆满,所以第一集的op和后三集的op听上去可以说完全不一样,我现在算是理解nzh那句“把勇者给唱活了”是啥意思了😅,合着您才是大魔法师啊,您这首op是不是真是各大魔法师一直追求的那什么劳什子死者复生术啊,您唱您吗呢?喜丧是吧,这作品不管bgm还是ed,那么多音乐都合适,怎么到你这拉了呢?知道啥时候您这音乐适合放吗?如果大结局是魔王复活要毁灭世界,芙莉莲复活勇者,勇者开大干掉魔王,那这时候您这复活的号角可谓是合适得再不过了 最后再重申一下,神中神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