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gtsl gpsgtsl
关注数: 6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32,704 关注贴吧数: 6
文艺青年不懂好大学的标志是“高峰”与“前沿”   毫无疑问,经济泡沫带来了高等教育泡沫。文艺青年认知水平被花里胡哨的“地域论”、“区位经济论”、“高考分数论”等所障眼,尤其是被不良大学排行榜忽悠得不要不要的。自己水平低,就怪不得别人骗你。   首先,你要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中国的大学并非都是教育部所辖,有一支战略大学集团是教育部管不了的,那就是“国防七子”,什么意思?自己品味。另外还有一支中科院大学集团,这是利用中科院的优势,对中国高等教育提供有力的补充,也就是教育部大学并不完美。   其次,教育部大学是中国普及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防七子”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中坚力量,是强国的需要;中科院大学是服务于科技发展的特殊需要,专注于“科学”。   第三,教育部大学办学雷同,属于俄罗斯套娃模式,只有大小,没有样式区别;“国防七子”属于特色办学,每校都有一门看家本事、独门绝技、国之重器;中科院大学追求的是基础学科、世界前沿。   第四,举例子说明:北大清华可以追求大而全,两校基本上涵盖了教育部所有的学科门类,所谓什么都强也就什么都不强,航天航空舰船战车火炮就是玩不过“国防七子”,量子科技也玩不过中科大,中科大量子科技已经处于领跑世界前沿。好大学从根本上还是要看“高峰”和“前沿”,不用多,一门即可。一技行天下行,以量取胜太低端。   第五,大学好赖认定在国家,不在民意。高等教育市场化已经改变了老百姓大学价值观,某些大学绑架民意谋求上位心情可以理解。但拆拆分分合合并并的大学绝不是好大学,至少国家没把你当回事。比如“中华武”再咋吹进入前十,但就进入不了C9,上哪说理去?   所以,你是要做个“文艺青年”还是“智慧青年”呢? (注:文艺青年也叫傻B青年)
GDP与人口有关,2014年的人口排名,供你思考 2014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各省人口排名    省区市 人口数量 人口排名 GDP (亿元) 人均GDP(元)人均排名   1 河南省 9413万人  3    14234     15056      16   2 山东省 9579万人   2    25326     27148      7   3 四川省 8107万人  4    9657     11708      25   4 广东省 10644万人   1    29863     32142      6   5 江苏省 7939.49万人   5   24738     32985      5   6 河北省 7287万人   6    13387     19363      11   7 湖南省 6690.6万人   8   8366     13123      20   8 安徽省 6928.5万人   7    6906     11180      28   9 湖北省 5799万人   9    8451     14733      17   10 广西省 5282万人   11    5386     11417     27   11 浙江省 5493.8万人  10   17633     35730     4   12 云南省 4687万人   12    4260     9459      30   13 江西省 4522.15万人   13    5323     12204     24   14 辽宁省 4390万人   14    10418    24645      9   15 贵州省 3502.22万人   19     2543    6742      31   16 黑龙江省 3835万人  15     7081    18463     12   17 陕西省 3763.7万人   17    4806    12843     21   18 福建省 3774万人   16    8440    23663     10   19 山西省 3630万人   18     5465    16143     15   20 重庆市 2970万人   20     3938    14011     18   21 吉林省 2699万人   21     4693    17211     13   22 甘肃省 2582.18万人   22     2494    9527      29   23 内蒙古 2497.61万人   23     6140    25558      8   24 新疆2232.78万人   25     3305    16164      14   25 上海市 2415万人   24     11658    65473       1   26 北京市 2114.8万人   26     8879    57431       2   27 天津市 1007万人   27     5014    7972       3   28 海南省 803万人    28     1121    13361      19   29 宁夏区 572万人    29     769    12695       23   30 青海省 529万人    30     706    12809       22   31 西藏区 300.2万人    31     326    11567       26
施一公:西湖大学最快明年招收本科生 据@央视新闻 3月5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日前表示,西湖大学最快明年将第一次招收本科生,招生面向世界各地。施一公认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必须同时看重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基础研究强调的是零到一的突破,是最原创的成果。最原创的成果经常是核心技术突破的源泉。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集聚一批基础研究的顶尖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布局,最后形成突破,为我们的核心技术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自强自立还必须依靠核心技术的突破。核心技术更倚重于众人合力,最后形成突破。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核心技术,靠的都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最后还是靠教育。 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学从创立以来就是为改革而生,“我们希望在西湖大学探索一个立足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又完全符合国际教育规律的新型大学。” 施一公介绍,从2017年至今,西湖大学已经招收了4届博士生,截至目前,西湖大学已经有超过1600位师生员工,包括608位年轻的博士研究生。 “今年,西湖大学5期博士生约300人将入学,(最快)明年,2022年,我们将面向社会、面向全球,第一次招收本科生。我们希望我们的一部分本科生来自中国,另外一部分本科生来自世界各地。” 观察者网注意到,教育部3月1日刚刚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西湖大学有5个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等发起创办,于2018 年2 月14 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钱颖一教授为校董会主席,施一公教授担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西湖大学官网显示,学校目前设有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3个学院。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做为全球第一个宇航空间研究(空天技术)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已经正式在松北科技创新城正式动工兴建了。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叫“国家大科学工程”,是指国家为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投资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设施。   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是哈工大有史以来承担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科技工程类项目,它是我国航天领域唯一、也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研究领域最全面的国家“宇航与空天技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与北京的电子回旋加速器、上海的光源、兰州的重水反应堆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聚焦宇航与空天技术领域的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我国首个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环境耦合效应试验研究平台,深化对空间环境与航天器作用机理和规律的认知,提升宇航与空天技术科技领域中原始创新水平和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大型空间综合环境模拟设施、综合性空间环境与物质相互作用科学研究平台的空白。大科学工程将夯实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在国际宇航与空天技术竞争中抢占先机,支撑航天领域基础研究发展,加快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该项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完善黑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极大的推动哈工大飞行器设计、新材料、力学、控制、微电子、光学、能源、生命、食品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极大的促进哈尔滨航空航天、空天飞行器与高超声速武器、空间与深空探测器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城市地位、国际知名度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作为哈工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工大建设“全球航天学术重镇”与打造中国版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最强有力的宇航与空天技术研究平台。   通俗的讲,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就是把月球、火星或整个太阳系搬到地面上,在地球上建设一个能够模拟月球、火星或整个太阳系真实的宇宙空间环境的“超级太空实验室”。宇宙空间里近零磁环境是什么样?太空辐射会对飞行器和宇航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在地面感受到太空失重效应?在地球上怎样展开太空工业化制造与生产?在地面上如何实现太空育种实验……许多需要进入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就能够完成。尤其是哈工大围绕世界“空天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正在重点开展“空天技术”领域中的空天飞行器系统技术、空天材料技术、空天信息技术、空天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空天”概念一般指距离地面20公里以上的领域。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建成后,将结合国家重大任务需要,瞄准未来中国空天技术领域新的战略制高点,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核心技术,组织开展空天技术战略研究和系统论证,培育重大科技项目。在空天技术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发展基础理论,探索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主要装置以诸多空间环境因素的综合模拟为基础,可以实现空间综合环境与物质作用过程的原位/半原位表征,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多种空间环境综合作用的耦合效应机制研究,探索空间综合环境下材料、器件和系统的性能/功能退化的时空演化理论,建立空间材料、器件及系统在轨可靠性及寿命的评价理论与方法。整体上,该设施将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空间综合环境(真空、高低温及交变、等离子体、弱磁/零磁、粒子辐照、电磁辐射、原子氧、分子污染等)模拟条件平台,并配以诸多先进的原位、半原位分析测试装置,形成目前国际上最为完备的空间环境及其与物质作用机理研究的条件和能力。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由空间综合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包括综合环境模拟分系统、空间生命科学分系统、微观机理分析分系统、离子加速器分系统、器件离子辐照子系统)、空间磁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数值仿真与ZY监控系统及配套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该项目将在科技创新城中建设,项目投资超20亿元,其中国家支持15.1515亿元(具体投资额),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周期约5年。
26岁中科大特任教授,攻克世界难题...... @中国新闻网 网友:别说陈杲特任教授攻克的世界难题了,我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会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则简短的消息,让“硬核”二字刷屏评论区!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26岁的陈杲简介格外瞩目↓↓↓ “陈杲特任教授年仅26岁。他2008年入读中国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陈秀雄教授攻读博士。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陈杲博士(左)与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来源:科技日报由作者提供 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 同日,科技日报在报道中表示,陈杲攻克的是一道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据介绍,这项成果属于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该领域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另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一直是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发表论文的《数学新进展》是国际数学界最权威的期刊之一,与《美国数学会杂志》、《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顶尖数学期刊。目前,他的论文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消息传出后,他的家乡(浙江温州瑞安)也第一时间转载推送,有网友说:这才是“全村的骄傲”!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2017年间,陈杲的成长故事就多次发表在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公众号上。而2020年6月,他在写信给母校时提到: “回顾我近十年的科研之路,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除了勤奋和机遇之外,和我远大的志向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关。” 网友:真·年轻有为!
凡是合并了医科大学的学校,吹起来让人感觉**   99年浙大带头四校合并,中国高校开创了一个合并新时代。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怎么突然间搞起了合并?其实这还要从机构精简说起,如今年轻学生看问题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更不看历史,而且喜欢拿排行榜说事,甚至否认国家定位,令人忧心。   实际上在92年国家已经对中国好大学进行了一次定位,共计14所大学被定为副部级大学,这是国家实打实认定的好大学。体制的问题,学而优则仕,只有级格上去了,才能体现“好”。其余大学都是厅级建制,当然量大得不要不要的。既然是机构精简,咋办?那就合并吧,这里就存在真合并与假合并,真合并一般就是四所厅级大学或以上合并,然后给个副部级待遇,而假合并就是大鱼吃小鱼,就是本来已经是副部级大学,可以根据需要吃掉一所厅级大学,或是相中人家校园,或是有点渊源。最牛的是北大和北医的合并,两所副部级合并,当然不会给你个正部级待遇。   这是历史事实,于是2000年和2003年分两次对合并大学进行了调整,分别给予了副部级待遇,其中对某些未合并大学也给予了副部级待遇,因为不给难以平衡。   而四校及以上合并大学,根本谈不上好大学,只能说还行,只不过是机构精简的需要。有趣的是合并的“巨无霸”随后反倒嗨起来了,尤其是当时有个武书连及其搞的排行榜,完全以总量数据排列大学,彻底混淆了大学实力,把大学弄得好赖不分,大学排行榜的核心指标是ESI,也就是论文指标,于是“巨无霸”变成了好大学。   其中最能掩人耳目的是合并了医科大学,很多人不了解,医科大学往往附属了很多医院,不少都是三甲医院,有的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就多达3000人以上,最多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十余座,你品,你细品。有意思的是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不都算大学教职员工,但其晋职称所写论文及课题都算大学的。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某些大学靠附属医院涮论文,制造虚假成绩。可见某些大学不要脸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某些网友好信的话,去查查哪些大学有超过十座附属医院。   事呢就是这么个事,这里以C9大学为例,C9中只有清华、哈工大、中科大、南大没有附属医院,所以总量就上不去,甚至被唱衰。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并不是人人都有。占便宜还卖乖的大学该醒醒了~~
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大学价值的认知也不同   站在不同角度对大学的判断评价是不同的。中国之大可谓“百国之和”,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加一起人口都不如中国多。中国区域文化差异之大,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以及民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必然导致对大学的认知也五花八门。   有人凭地域判断大学、有人看区域经济认同大学、有人以高考分数排序大学、有人靠排行榜标榜大学,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毫无疑问,这些都受到了眼界、胸怀、格局的限制,大多数考民及家长难以脱俗,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能说不对。   但对大学正确价值观还是要以国家战略考量,国家战略往往与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建国后,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国家部属大学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和重点建设,投入力度也不尽相同,也体现了不同的“国家定位”。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某些高校开始混淆视听,通过绑架民意、玩各种花哨否认“国家定位”,甚至以大学排行榜招摇谋求上位,把描述国家的“综合实力”移花接木,转移到了啥也不行的“大杂烩”大学身上来,令人贻笑大方。   好大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几所大学一合并就成了好大学的。历史底蕴、办学层次、是否经历了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同时还要从国家大战略布局,国家安全以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多重考量。好大学的好是持续的一贯的,抛却历史底蕴、没有经历历次重点建设、没有国家贡献、丧失了大学精神,完全依靠干巴巴的数据比出好大学是可笑的,大学绝不是农民比大粪堆比出来的。   给大家提供一种综合的大学价值观,希望对你那种不科学的认知有所启迪。
华中科技大学获奖44项 在医科领域表现抢眼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张海鸥教授团队研发的“金属微铸锻同步复合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图为研发人员进行设备调试。(图片由通讯员成国煌提供)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通讯员王潇潇)2019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获奖44项。记者注意到,仅该校19项一等奖中,医科项目就占了9席。近年来,该校医科领域发展迅猛,与其科研攻关与临床实践结合紧密、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密不可分。 20年前,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一所工科、医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此次9个一等奖医科项目,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 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国人慢性鼻—鼻窦炎免疫病理机制及精准诊疗策略的探讨》,由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争教授团队完成。慢性鼻—鼻窦炎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疾病,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明确慢性鼻—鼻窦炎免疫病理机制的异质性,是建立慢性鼻—鼻窦炎精准诊疗策略的前提。研究团队率先发现国人具有与白种人不同的T辅助细胞和粒细胞炎症特点,不同的粒细胞炎症导致不同的鼻黏膜组织重塑特征;首次在鼻黏膜局部发现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存在;首次发现糖皮质激素并不能有效控制国人慢性鼻—鼻窦炎的中性粒细胞炎症,需要依据慢性鼻—鼻窦炎不同的免疫病理学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研究成果被作为重要依据纳入我国、欧洲及美国慢性鼻—鼻窦炎指南,有力地推动了慢性鼻—鼻窦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 协和医院谢明星教授团队的成果《疑难心血管疾病超声精准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此次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以疑难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为基础,在临床应用研究上不断创新,极大提高了超声诊断准确性,显著推动了我国疑难心血管病诊断与治疗的进步。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内外同行贡献了宝贵的协和超声抗疫经验。 据了解,华中科技大学拥有10家附属医院,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学校医科专业众多教授都担任了湖北省应对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双一流”建设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也作出了很大贡献。长期以来,科研攻关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 此次,华中科技大学共获奖44项,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 【纠错】 【来源:湖北日报】
我国首次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效率比国际提升6000多倍 据《科技日报》1月13日报道,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质的超纠缠源,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中继是在噪声信道中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径,而量子纠缠纯化是量子中继中的关键操作,可以从两份纠缠度较低的纠缠态中提炼出一份纠缠度较高的纠缠态。此前的纠缠纯化协议都是利用两对低纠缠度的光子对实现,而研究组与合作者提出了仅需一对超纠缠光子对的纠缠纯化方案。 研究团队制备出偏振和路径分别处于纠缠态的超纠缠光子对,并在11公里长的多芯光纤里进行纠缠分发,然后进行量子纠缠纯化操作。结果表明,分发后的偏振纠缠和路径纠缠初始保真度均为约0.665时,纯化得到的纠缠态保真度可以提升到0.774;而初始保真度均为约0.771时,纯化后的保真度则可提升到0.887。他们还首次将纠缠纯化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纯化前纠缠态的纠缠度太低,产生的有效密钥率为0,而经过纯化后,有效密钥率则提升到0.371。此外,由于只需要使用一对超纠缠光子对,该方案的纯化效率(每秒大约输出400对)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 这一成果迈出了纠缠纯化从实验室平台到远距离的关键一步,同时大幅提升了纠缠纯化效率,为将来实现高效率的量子中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科技日报》1月13日 01版,记者 吴长锋)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