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就是个圈
太极就是个圈
关注数: 25
粉丝数: 175
发帖数: 8,860
关注贴吧数: 4
理念 拳论很明白,练的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 这是我在武当山看到的。
炁 又不是气,只是道家的隐喻,这个字要分开解,有好几层意思。
打边炉 在广州吃打边炉,和老板聊了会,食材是非常精细的,油是专门榨的,酱油是自己做的,吃也是很讲究的。不像我们吃火锅,不怕串味。
剑宗好还是气宗好 有练太极有练拳的,有没有练太极拳的?
太极拳的实战真有那么难吗? 一是把劲走通,二招法纯熟,三勤加习练。
我是不好意思给人教拳 其一,平时练拳随心所欲,不按拳路来,随意衔接,又根据地方大小随意转换方位步子,不拿拳谱,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上次是如何教的。 其二,学拳的人总是记不住,教后面忘前面,为了让他们记住怎么练,就告诉用法打法,这样难度大的多按规矩练也累的多,再说打法本来就是可变通的,总有人说你别讲这么多,我学太极拳就是为了健身,又不想打人。
本来想自编一套棍法 玩了几天发现以太极拳法顺势而为就行了,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太极拳越来越好练 难练的几乎没有人能练,不改早失传了,今天根本就见不到太极拳了。
不会端着茶杯酒杯练太极拳 说明拳练的还不行
太极拳快走上正轨了 习练的人多了,慢慢就会有人接近原始的东西。
站桩想什么 教一友站桩,讲了要领后她问“站桩想什么?”
太极十年不出门 不然难以使人信服
太极拳为什么是这样的? 招招伤人的,教拳时要不要把架子改一下。办公室一同事年纪大点,教了一招倒卷红,想着可以降血压,谁知他把人摔伤了,还说是我教的
不用力 才能把力用到极处
太极拳的慢 是因为承载的太多,需慢慢融化。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定是老子静坐时的感受
太极拳的快 是不给对手反应的时间,反应过来已经无能为力了。
有其形无其精 神更谈不上
太极拳就像和面 越揉越劲道
虚领 才和太极拳沾边了,否则看着呼呼生风,用的还是拙力。上点年纪功力就会衰退,想耄耄御众是不可能的。
有气无力拳 就是太极拳
为什么想和我学太极拳的都是上了年纪的 这拳年龄大的练不了。
以为化劲是通过自身传导的 这是非常危险的
太极拳真正不能打的原因 练和打分开了
外示安逸内固精神 到此方能举重若轻,貌似轻描淡写实则雷霆万钧。
圆裆 真的很难看 本来是要把裆劲走圆,不是把裆露出来。
能不能推荐一位盟主 最好各大门派比试一下,再招几位长老,以后的纷争就好主持了
周伯通真是武学奇人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多日不练已经空到极高境界了
弯弓射虎 这是真功夫,考武状元用滴
心 未动都是一样的,动即有分别。
腋下夹个蒸馍 日久手臂的松沉劲弹簧劲就出来了
借力容易借劲难 好在不用力
说说手型 就是瓦楞掌
太极拳是柔和的舞蹈 只有武者能感受到武的气息
不用一丝拙力 时,拳就舒卷自然啦,才能真正体会到啥叫用意不用力。
九宫八卦步 跟小孩跳方似的,老好玩
拜师必须下跪磕头吗? 旧社会规矩大了去了,主要是门户之见,技不外传,更怕传于非人为非作歹,当然还有帮会组织等等。现在还有这个必要吗?以后门派之争会不会愈演愈烈?
不丁不八步 小时看平江不肖生的小说时知有此步,谁知学站桩时师父首教此步,说见此步必是有传承的。
慢练是因为太难练 形是表面,形不正劲必滞,发人似怒发冲冠,所以皮毛要攻。
左插脚右插脚就是裙里腿 师娘传滴,有人为了学这一招假装调戏师娘,挨了一脚才学会
越松其实越累 过节更累
斜行上三步 步之精妙尽在其中
雷霆之震 不震而自震,势之必然。
力拔山兮气盖世 不用劲是为了有劲
佛言 吾有涅磐妙法 教外别传 某甲请客吃饭,来了只苍蝇,急忙用手去赶。某乙不屑:赶它干嘛,苍蝇能吃多少?
太极拳是女人创的 太极拳最初叫长拳,只有寥寥几式,每两式都可首尾相接循环习练,如果不累的话可以永远练习下去,所以叫“长”拳。因为女子所创,所以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后来演变成十三式,因以势取人,又叫十三势。 此拳最初传于民间白莲教会,以弥勒佛教为宗旨,融合道教法门,从唐宋以来一直在教会女子中秘密流传,鲜为人知。宋元时融入明教等民间教派才初见端倪,张三丰太极拳大概是个那个时候学的。 太极拳发人于丈外,弹抖劲惊炸力伤人于无形,往往被认为邪术或妖术。明清以后农民起义多次失败,此拳散落民间秘密习练,不为外人所知。 吾习练太极拳时,师父讲指地锤接二起脚的用法,说这是白莲女教首的成名绝技。 太极拳融合大小红拳少林拳等多种打法并无不同,像玉女穿梭,其实就是白蛇吐信。只是练法上不尚力,适合女子习练,谁知这样却出乎意料的产生了一种威力更大的拳种
时光 匆匆 不曾停留 风云变幻 在候机 很抱歉的通知您 免费的盒饭 矿泉水 无奈的等待 闭上双眸 聆听月朦胧鸟朦胧 黎明 腾空了翅膀 西子湖畔 红肥绿瘦不住 夜半佛山 酒肉穿肠时 期待相遇的电话 已关机 麻辣的味道 沁透了衣衫 葩葩菜的清香犹在舌尖 在城市的丛林里 穿梭 掩饰不住的乡愁 正如 我轻轻的来又轻轻的去
一动百动 不是不动不得不动
低架已然无人能练了 拳架需从高到低从低到高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反复的习练
慢练是练功快练是练招
推手只能师徒间玩玩 各路大神的推法都不一样,估计都是自创的。
甭轻言拜访 这是古时的规矩。貌似客气,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莫要门户之见 额站的是形意桩,走的是八卦步,打的是太极拳
推手为什么会沦为摔跤? 这是有由方法决定的。
拳是相通的 就算站到那儿也可以是太极拳
peng劲是为了缓冲 既能赢得反应时间又要引进落空
风景这边独好
任何拳法都可以用太极拳打出来 我知道好多家太极拳的心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