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劲是为了缓冲
太极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既能赢得反应时间又要引进落空
2014年05月25日 01点05分 1
level 13
不让进又不让走粘黏连随不丢不顶
2014年05月25日 02点05分 2
level 13
软了要挨打顶了借不到力
2014年05月25日 02点05分 3
level 13
身形快的话这个劲几乎感觉不到。
2014年05月25日 02点05分 4
level 13
手极轻而不能过非不能过是不能过
2014年05月25日 02点05分 5
level 13
[真棒]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6
[茶杯]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level 14
不是peng,是bing掤!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7
难怪我找不到这个字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level 14
[OK]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8
所见略同[滑稽]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level 14
谢谢,学习了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9
八字方针都有具体了练法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回复 太极就是个圈 :你好,八字方针具体是什么?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回复 wdp761213 :这是第一个字,额还念错了[乖]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level 12
[bīng]
掤,读peng,与捧同义。如果对方打来,我因彼力斜而上掤之,使其力复还于身而不得下降。扔时两臂圆撑如弹簧,两肩下肢部似置弹簧球,两臂之掤力似是受此弹簧球支持,如蓄气之皮球,接触彼手,此按彼起,逆彼之势,承而向上,使彼力不得下降。所以掤字从手、从双月,恰似云手的双掤,而接手时双方各出一手相承,又宛如新月两个,说明掤字兼具形声和会意两义。
2014年05月25日 03点05分 10
似弹簧解释的很好,梢接劲时根就能感觉到,对方的劲未及身时恰好有反应的时间,这是听劲的一部分。
2014年05月26日 03点05分
level 9
对方打来,“接劲”时之掤,以“同向,同速”承接攻击,此时敌感如击“海绵”,则缓冲是手段不是目的。引进落空后“发劲”之掤,急如“闪电”,有的如“五捶”攻击时则属“冲击”性质,不能一概而论是“为了缓冲”。
2014年05月25日 04点05分 11
掤是为引进落空,要发一触即发。
2014年05月26日 03点05分
level 13
身如大弹簧,接劲时的掤化正是缓冲对方的力量,假如硬碰硬,结果是大家顶开,如桌球互相撞击。有缓冲才能粘往。接触点不丢不顶正是缓冲作用,如果中心晃动就容易丢了,缓冲作用也就消失了。
2014年05月25日 05点05分 12
你凭啥去缓冲?你说身如大弹簧,便如大弹簧了吗?是意念吗?
2014年05月25日 07点05分
想想看,对方凶狠无比的一拳打来,你如何去缓冲?你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弹簧?
2014年05月25日 07点05分
回复 半世山人 :是伸展着各关节去接。前受力点与后支撑点之间前臂到肘肩腰胯膝到脚都缓冲,这就是大弹簧。现代拳击封重拳都懂挡隔时松一下不硬接减低杀伤力。
2014年05月25日 09点05分
中是随时变的,缓冲为变赢得时间而不被破中而让对方失中。
2014年05月27日 04点05分
level 9
啊 原来是顺撬[滑稽]
2014年05月25日 06点05分 13
顺是从人,不是盲目的从,拨的意思。
2014年05月27日 04点05分
level 15
不只这样吧?太极八劲之源啊!
2014年05月26日 03点05分 15
八劲是一劲,用法不同[音乐]
2014年05月27日 04点05分
回复 太极就是个圈 :没那麼简单吧?
2014年05月27日 05点05分
掤是膨胀劲,内往外膨胀但没有旋转,其他七法是建立在不同方向的旋转的掤劲,产生不同用法。实则是八法不是八劲,接手的劲就是掤劲。
2014年05月27日 06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