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ntel用的
1h1o4m5o14
关注数: 19
粉丝数: 193
发帖数: 8,286
关注贴吧数: 22
疑似M5 iPad Pro 13常温GB6分数 GPU这块不确定能不能用A19Pro的GB/SNL比例来推断SNL性能 CPU跑分比单核榜上的4175略低,不排除那些是较低温度下刷的 左为9核M4
果子这代还是有点东西的 E核不加功耗性能暴涨,GPU疑似依赖2代动态缓存获得一系列的大提升 CPU单核浮点功耗也算是破10W了,成了8e5的最佳情况,多核能效都是小核顶上去的 另外极客弯测的单核能效,特别是A19和A19Pro的小核,我看那差距蛮大的。可能是单核心功耗太低也不好测,外围功耗影响太大,我只是看个乐呵 GPU能效也是压去年安卓Soc一头了,8e5和9500如果这都打不过那提升也太拉胯了 懒得说太多,详细内容出门右转极客弯
小众Soc天玑7020 Spec06测试 空载最低亮度整机0.5W,屏幕LCD功耗可能不低,测的A78 闲得没事跑的,这玩意性能早过时了
奇怪的单核测试增加了 8gen3 超大核满载满频,cpu温度接近撞墙,y700的散热都能这样 另外声阔你们的app是搁我后台挖矿还是死循环,能整成这样
n-1/n-2 Soc Solar Bay Extreme数据 8gen3对比8gen2,都不跑满频(减轻带宽/缓存瓶颈的影响) 8gen3 每MHz 0.9844分 8gen2 每MHz 0.86分 按这个粗略算,光追同频只提升了14.5% 拿满频8gen2对比非满频8gen3,频率8gen2高了17.6%,分数8gen3高了5.4%,同频提升24% 8elite手上没有,没得测 通子还要练
回顾RPL缩缸事件 实际上是个U都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加速老化 牙膏厂弄出小核后AMD倍感压力,Zen4时直接95°C目标温度拉性能。AMD上5nm牙膏厂也怕,搞了个TVB“bug”,高温照样睿频,这种有利于跑分的bug不修也罢 游戏玩家一口一个小核无用,然而小核跑后台+大核跑游戏照样能有游戏性能收益,小核在ring节点数有限时能大幅拉高多核吞吐量,弥补P核PPA不足的问题。有些游戏(例如2077)甚至能用上小核 AMD也不是不可能缩缸,电压电流到位了也会缩,但就那积热问题完全拉不动牙膏厂打磨了那么多年U技术也炉火纯青了,1.45V+上水冷也能勉强压压,为了打AMD的5nm这就成了i9的默认电压。 极高的默认电压就注定会加速老化。 另外还有一些i5都缩的,这些有一部分是用户想花小钱办大事,一颗i5嗯超频,只为游戏性能赶超i9(很符合我对永劫玩家的刻板印象),高电压导致缩缸 现在13/14代酷睿放心买,只要不指望能大核全核5.7/6GHz日用。i7-14700k或者i9需要到手降压/限频(限制个5.5GHz,再高就是等着高电压烧U),其余u默认使用除了功耗高以外没啥弊端,游戏性能不错,也比6核Zen5适合多任务。这年头没个8大核都没那多核性能站未来。 遥想当时,我每在外网看到一个所谓缩缸的说法,就简单翻译一下发个帖,全都是互动100+,水麻了事实是高电压给ring和ring上的所有东西淦了一圈,体现出来就是坏的有点随机
暴论:8gen3相比8gen2的GPU提升靠内存带宽 Z50Ultra(开不开省电模式都跑48GB/s左右)对比Y700 3代(开关省电模式都跑96GB/s左右) 从这个测试结果来看,8gen3直接翻倍,这还是在这两者都是8533内存的情况下(另外参考同为8533的小米13)。看来8gen2能跑那么低的电压(很多root后最低电压能跑到满频)可能是因为高通认为更高频率就内存瓶颈了,不是GPU做不到 软件用的是隐秘参数,一时半会有点懒,凑合(
怎么那么多人对pcie带宽有种误解? 这几天全都是为了个pcie通道数/版本吵的,我就好奇了,你们都买笔记本了还这么在意这个干嘛 5.0 x16给台式5090都过剩,4.0 x16/5.0 x8都够了,正常用笔记本显卡追求啥5.0 x16? Intel这方面有优势,CPU直连的通道比AMD HX多,还多了芯片组拆PCIe通道出来,但有的人又开始嫌芯片组发热高温了(当然这是Intel设计的问题,芯片组就不应该这么热) 主板走高频5.0线路是需要额外成本的,x16相对于x8也是需要占用额外通道的,等显卡占的多了,那些追求外围接口/m.2口的又得叫了 恕我直言,你要是不玩超频,用的又是5070ti或以下的,4.0 x8都够你用,5.0 x8都提不了多少。魔霸7p超能x3d 4.0 x8连4090m又碍它打网游了? 除非你目的很明确,买5080m 5090m,且要冲timespy steelnomad speedway世界纪录,这种情况你去追求5.0 x16我是理解的,4.0 x8会降分,参考附图魔霸x3d超频跑分 你不跑分,只是打游戏,4.0 x8和5.0 x16你用不出多少区别。即便有差距,这点区别甚至没你超个频提升的零头大,与其计较带宽不如去学个超频。 那些想靠着pcie带宽来抗高画质爆显存的,这么整一点用都没有,爆显存帧率都会暴跌,有需求就加钱上5080m 5090m 有的人又要说我替厂商洗地了,我只能顺从,有些人的知识结构/🧠算力理解不了太高深的东西
M4 Max原生《控制》≈3080 laptop 140W 转自r/macgaming,u/MarionberryDear6170 虽然OP原贴内没提到3080的功耗,但通过谷歌识图/搜索可以发现图一作为参考的3080laptop来自Zephyrus S17,算上DB最高140W 图1图2统一光追“高”,其余最高。图3图4不开光追,均为2k原生不开dlss/metalfx
PS堆栈越堆越糊咋办 rt,今天拿gx85配45-150拍了月食,15张1秒曝光的照片,丢ps里一次还合成不了,分5个1组/3组最后合成还得开降噪才勉强能看(用的HDR merge)。 我是不是哪里没搞明白
最早的一批9070xt首发评测(排雷数码港) 超频提升幅度不大,但是默频性能表现不错
9070XT性能在5070评测中意外流出 鉴定为没删干净 反正不差几个小时了,等出评测吧
5080缺ROPs版的性能测试 图一图二分别是不同分辨率下5080普通版对于5080缺ROPs版的性能提升 图三、四、五则是缺ROPs版在性能天梯图中的表现(取影响最大的几个)
AMD PPT: 9070XT 硬钢5070Ti COD有点拉高平均,但差距确实不算大,超超频就能追上去了,价格还低那么多 光追。。。意外的接近?虽然说确实不如
未知来源的9070(xt)性能爆料 光栅介于5070ti和5080之间 2077普通光追(超高)略低于5070ti但差距并不大 2077路径追踪低于5070ti 超频追5080默频 性能基本上稳了,就看价格
未知来源的9070(xt)性能爆料 光栅介于5070ti和5080之间 2077普通光追(超高)略低于5070ti但差距并不大 2077路径追踪低于5070ti 超频追5080默频 性能基本上稳了,就看价格
疑似机械革命50系移动端售价 9955HX 5090 ~2.3万 9955HX3D 5090 ~2.5万 9955HX 5080 ~1.85万
官方确认,除了5090,5070ti也存在缺ROPs的问题 5090 满血/残血 176/168 满血多4.8% ROPs 5070ti 满血/残血 96/88 满血多9.1% ROPs
疑似赛博朋克2077将在近期登陆MacOS
移动端N卡降压教程 目标:同性能大幅降低功耗发热,或者小幅降低功耗的同时小幅增加性能。额外的散热余量可以用于降低噪音,与此同时能延长本就很长的芯片寿命。 以下案例是降压到0.7V的操作,如此低的电压和频率搞起来会相对麻烦,更高电压的可以省略几步,步骤上会标明: 1.安装MSI Afterburner,并打开Curve Editor(图1) 2.确保后台此时没有占用显卡的软件,给核心频率向左拉到底,点应用(图2) 2.1(40系极低电压专用)键盘Shift,鼠标按下左键,划过VF Curve Editor上的所有点。选中其中一个点,继续拉低,但确保最低电压的点仍在窗口内(图3),然后按应用 2.2(40系极低电压专用)先对着Curve Editor界面空白区域单击左键,取消全选。选中你目标电压对应的频率点,向上拉到略低于你目标频率的位置(图4),点应用 3.选中目标电压对应的频率点,向上拉到目标频率±5MHz(图5),点应用。确保此刻右侧没有点比你目标电压下的频率高。右于目标电压的点应该呈现为一条直线,如果不是这个情况则按照(极低电压)重新调整 4.压力测试(Time Spy/Steel Nomad,或者自己的游戏都行),如果稳定可以回到第三步对该点的频率继续增加15MHz直至不稳定,然后应用比确定稳定设置低15MHz的频率(也就是比不稳定的频率低30MHz)。如果压力测试没问题,但游戏内遇到了不稳定,可以出来多降15~30MHz 拉完后根据设定电压不同曲线会有所不同,但大致形状可以参考图6图7 推荐目标电压和频率:(根据机器体质不同,后续根据自己机子体质逐步增加该电压下的频率) 4060m:0.925~0.95V,推荐初始目标频率2580MHz。显存推荐超频一点,但+500以上不一定换得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4070m:0.875~0.9V,推荐初始目标频率2400MHz。由于4070m的显存带宽很吃紧,推荐超频+500以上,性能增幅最大的肯定+1000以上了,但能不能到+1500看体质。先确保核心稳定再来拉显存 4080m:0.85V,推荐初始目标频率2280MHz。显存推荐超频+500左右,玩4k可以考虑压榨一下显存的超频潜力,但+1000就接近极限了 4090m:0.75V,推荐初始频率1980MHz。显存可以不超频,如果常玩4k可以+250左右,+500和以上不一定能换来额外的性能 推荐电压都是一些平衡功耗和性能的档位。调教结束后,4070m通常会比默认性能强5%,4060m/4080m/4090m大概率会与默认性能大差不差,与此同时功耗大幅降低。 后续有条件继续更新20/30系的推荐电压/频率,这两代目前已知0.7V的极限基本在1600MHz附近,推荐初始电压1500MHz逐步增加
780m Blender测试 今天离电跑blender时意外注意到这玩意比我之前玩过的rx580(OpenCL)还流畅,功耗还低,就跑了跑测试 锁1580MHz,对应电压0.7V,8845HS不能降压 空载2.8W,Monster14.5W,Junkshop13.5W,Classroom14.5W,平均满载-空载11.4W 总分209.66 看惯了手机12W往上的GPU功耗,现在这Windows端核显显得格外节能是怎么回事(
外国群众眼里的deepseek 梗已经开始多了,至少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支持ds
A卡跑DeepSeek还是等RDNA4来吧 现在也就只能打打Nv CUDA核心的残血FP16,给N卡开TensorRT用张量核心就是4060算力干翻7900xtx Nv做了那么多代DLSS没点算力哪跑的动,连FSR4都不能完全兼容的玩意还是别拉出来比了 RDNA3的FP16算力=FP32*2,而40系张量核心的FP16算力=CUDA FP32*8,比不了一点
疑似DLSS4多帧生成被破解 说是可在40系显卡上运行 有兴趣的8u可以试试
极客湾5090(D)测试 因为卡吧会删帖我就发这了 2077提升算是最大的了 补帧延迟尚可,前提是原生帧够高,性能太拉跨的卡开个4x补帧还是不流畅 超频核心3.1GHz,相比上代的提升还是不大,不过意料之内
史上第三次AMD台式机市占率超过Intel 如图,图二台式机,图三笔记本 如今5080m 5090m宁愿上ultra9也不上9955hx3d会使这个趋势怎么发展还不好说,但至少台式机上AMD还是挺受认可的
史上第三次AMD台式机市占率超过Intel 如图,图二台式机,图三笔记本 如今5080m 5090m宁愿上ultra9也不上9955hx3d会使这个趋势怎么发展还不好说,但至少台式机上AMD还是挺受认可的
5090能效拉了 虽然这是台式卡,但鉴于同架构也上笔记本,拿来参考一下 光栅(2,3)能效相比4090出现了倒吸,图1空载功耗相比4090提升超50%,图4光追能效有微幅零下(gn) HU图5,5090性能提升27%,CUDA核心数提升33%,显存带宽翻倍 看来5070tim碰不了4080m了
三星8elite大核4.47GHz 频率拉满功耗肯定升天了 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个频率的能效测试,反正肯定不好看
9070(xt)性能(mlid) 爆料,所以图个乐,看看就行 9个游戏中,有4个是7900xtx领先9070xt(其余差距较小),有2个是7900xt打平9070xt(其余9070xt占优) 黑猴光追9070系列乱杀rdna3,其余游戏光追压力可能没那么高,rdna4优势没显现太出来(2077没开路径) 9070xt整体光栅性能略低于4080,远强于4070ti super 9070xt 64CU 304W,9070 56CU 220W
采访A卡架构师(PCWorld) 由于需要大量AI算力,FSR4目前是仅支持RDNA4,AMD会尝试优化算法降低算力需求(兼容老卡) 显卡若干星期后发布 小幅光栅进步(相比啥他没说),大幅光追进步,巨幅AI进步
总结一下目前RDNA4的信息 长得和RDNA4 PPT一模一样的“Krackan Point”(图1) 面积好像和i卡b580差不多,成本可控就能打价格战 目前传疯了的跑分 去年年中我就有消息听说比4080强10~15%,前提是驱动发挥正常。看来驱动发挥没啥问题
海外50系笔记本首发价格 5090 幻16air U9-285H,~2.9万 5090 枪神9plus超竞 U9-275HX,~3.1万 5080 暗影精灵 U9-275HX,~2万 5080 枪神9plus U9-275HX,~2.1万 5070ti 魔霸9 R9-8000系(Zen4) 1080p(FHD),~1.4万 5070ti 幻14air hx370,~1.6万 5070 幻16air U9-285H,~1.45万 北京时间1月9号中午 Best Buy官网,价格升序
传闻AMD 1月15号发新卡,不知真假 mlid看个乐子得了
怎么这么多看位宽唱衰50系的人 128bit GDDR7带宽比上代192bit GDDR6都高,192bit GDDR7超越256bit GDDR6,256bit GDDR7都快摸到4090的384bit GDDR6X了。难道现在很多人只会看个位宽吗?我寻思当时20系GDDR5X升级GDDR6的时候也没这么看位宽喷的 128bit低也只是相对这代的卡低,不是带宽低。这代显存带宽已经不是瓶颈了,瓶颈在显存容量(5070m)和核心算力(5070m,5080m)。 上代80m 90m能降压降频功耗骤降还不减多少性能就是因为显存带宽瓶颈,这代肯定是功耗吃满的一代 配图是5070台式和4090笔记本,192bit GDDR7对256bit GDDR6
Z2 Go为6800H阉割CPU版 4*Zen3+,核显RDNA2 Dave2D
5090好像还有点性价比 5080价格持平4080s我是没想到的 5070ti比4070ti首发还便宜 5070和4070现售价差不多
50系好像还挺良心 5070 9520块 5070ti 11719块 5080 16117块 5090 21247块
RDNA4“发布”了 用形容词形容量化数据真笑嘻了 由于全篇基本没有和性能相关的信息我也不好下结论。图四更像是性能参考,推断新卡的定位是打算和哪些卡打
“新”u答辩命名 给Zen4 refresh的refresh用上类似老显卡的名字,这下子不能简写成R几了 Krackan Point挂上了个Ryzen AI听起来就不便宜,明明成本没多高,看来这两年的性价比机还是由Zen4当主力 der8auer有一句话我很赞同
B580对CPU游戏性能要求极其苛刻 典型驱动欠打磨,需要5700x3d或7600以上才能做到较小的游戏性能损失(失败的man除外) 2k开XeSS/FSR超采样会和原生1080p的帧率会比较接近,所以原生1080p测试仍有参考意义 老平台只升级显卡的最佳选择仍不是Arc (Hardware Unboxed "watch?v=00GmwHIJuJY")
国产机WiFi6E测试 图一Z50Ultra,图二小米15,速度竟然都差不多 套餐是2Gbps下行,可能是因为设备有点多网速跑不满,路由器是xb8 俩手机都能跑到1.5G我就满意了 不过Z50u连6GHz时行时不行,不确定是系统问题还是8gen2的锅
笔记本雪地超频(错误案例) 华硕这电池冻傻后CPU GPU一起锁功耗,极限性能刷不了一点不可能是我图轻便的240W小砖带不太动,之前单烤都完全能跑满功耗 CPU在未知功耗下跑了个3.4w就不拿出来发了,GPU锁了140~150W ts跑了个22080,最后锁65W刷了个r23(图5),比常温降压(随便30000)提高了2%左右,不太行 这么多天前的照片了,雪今天才开始化
这个吧到底怎么了 现在看不到熟悉又陌生的繁体字,也看不到🐭头像,只见得一个疯子上蹿下跳 难不成Intel真给营销费拿去做272mm^2的中端卡了?🤔
M4 Max SNL 140W功耗 刚刷到的,转发一下贴吧 这种功耗还离电不掉性能,看来果子的电池也是有点东西的。这么好的电池为啥不用iPhone上升级个快充
暴论:x86 大核PPA不差 x86阵营里PPA是Zen4 > Zen5 > LionCove 单看面积是LionCove > Zen5 > Oryon(Xe) > OryonL(N3E) > Avalanche(M2) ≈ Zen4 但x86 PPA还得是Skymont,比Zen5c还高,虽然工艺也更先进
果子的视频编码遭反转了? 怎么开了multi-pass编码质量还打不过Windows阵营,倒是时间长了很多
8gen4还可以,但不急着换 单核能效无论是大核还是小核目前暂时只有公版水平,单看性能表现还是比较平庸,但PPA上高通的大核明显强很多,8宽到这个水平相当了得了(当然巨大L2也有所助力) GPU提升有意思的,但感觉还是有打磨空间 手持8gen2坐等8gen5,反正tmobile的信号还没差到逼我换机
拿来比游戏测试的15个游戏中有6个开了Intel APO 9950x和14900k测试所有东西(包括游戏)用的是5600c28内存条,而285k用的6400条子,属实幽默了 另外一点ARL迭代品的信息
拿来比游戏测试的15个游戏中有6个开了Intel APO 9950x和14900k测试所有东西(包括游戏)用的是5600c28内存条,而285k用的6400条子,属实幽默了 另外一点ARL迭代品的信息
8750我嘞个全性能库 但面积跟天玑差不多 而且两者面积好像都没比A18p大多少,考虑到都是集成基带的,同晶体管的性能好像和果差不多
i吧85可以没了 比r/Intel还恶劣,幽默到家了
爆料5090m有24GB显存 nv疑似在等单颗3GB的GDDR7用上去,5090m爆料8*3GB,5080m大概率8*2GB而不是我曾经说的6*3GB。 70/60没有额外信息,但我仍不排除70ti laptop/60ti laptop是原卡加50%显存的产品 没想到我5个月前的猜测还有一定参考价值
LNL:用酷睿的成本做了颗理想的凌动 能效优势全在低功耗段,我不好评价,只是觉得这代架构好像不是很利好桌面端 续航着实优秀,符合我对凌动的刻板印象 核显可能是最不“凌动”的地方,相当的强,应该是系统缓存发挥了if cache类似的作用,比amd那缓存抠搜的核显强多了 不过spec如果按照牙膏厂给的4.8GHz单核来算,那就是int 1.75/GHz fp 2.96/GHz,不知道笔吧哪来的4.6GHz 如果按照4.6GHz算,那CPU还算正常升级,不错的提升 但如果按照4.8GHz算那ipc有点够呛了,整体不如Zen5,考虑到arl打9800x3d局势称不上太好
8845hs功耗测试 空载 封装3W 播放Spotify 封装3W 播放油管1440p60 av1 封装3.5W 屏幕2880x1800 60Hz 离电测试 个人对硬解av1的功耗相当满意
手机跑分高和体质关系大吗 rt,今天刷贴吧看到了这么个贴,我还以为不降压分都差不多。 手机Soc出厂会根据体质差距运用不同的Vf曲线吗?还是说这是单纯的温度低 附Z50u冰箱跑分,也是因为这个分数就想上来问问
无界14x轻负载长续航调度策略+外放增强 刚买了台无界14x,图的是轻便(是真小啊),开箱还没半天,明天继续琢磨umaf看看能不能控制空载功耗(7945hx后遗症) 内存还是自带的内存,盘加了一块RC20,对于空载功耗应该也有点影响,可以参考一下 晚上最低亮度看油管调的调度:Universal x86 Tuning Utility (UXTU)设置short pl 30秒 20W,long pl 60秒 12W,STAPM PL 5W,强制让处理器在低负载时跑低频。 控制面板→电源选项→设置离电最高频率3000MHz,算是一个性能仍然挺够用但保续航的档位 核显UXTU拉到最低200MHz 外放50%音量,亮屏1小时耗电8%左右,个人觉得还是很舒服的 UXTU的降压貌似无效,定频跑R23拉降压的话电压不变 图一是音效软件优化外放音质的调音,如果觉得中音太多了可以250hz那个条比我拉的少一点。 图三是手机spectroid测的无调音原始频响,可参考一下,最左侧100hz。这外放基本告别低音了
感觉A18Pro不是特别的出彩 不确定果子给的峰值性能+15%和同性能功耗-20%是啥测试,但如果拿极客湾的数据(精度未知)多线程中高频能效夹在9300和8gen3之间,火力全开约等于9300但功耗就取白线上的一点 GPU只说性能+20%,大概是箭头的直线上的一点,性能不错但功耗未知
极客湾发布LNL评测了 提醒一下8u🚪,楼主懒得看了,楼主先睡觉去
淘宝这个店的无界14x能买吗 rt,京东自营没货了,看了看淘宝发现这家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