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鹰J
雪鹰J
关注数: 1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38,861
关注贴吧数: 32
快三年了 @拉布啦登
继续----03
没事干就继续你的话题 @王金甲 王老汉,继续吧 先问你个问题,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多少度?
20年了 2000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亦称“18号文件”)规定:国内企业在国内销售其自产芯片,在2010年以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该数字在2002年降到3%。相比之下,进口芯片应纳17%的增值税,不享受这类优惠。 ======================= 18号文件,曾引起中美关于芯片的激烈交锋 20年后的今天,依然受制于人 当年就应该不计成本,由国家直接投资发展集成电路,哪怕一分钱不赚,哪怕是全亏,也要做出来,跟上时代脚步 可以省掉后来的许多麻烦 纯属外行,不过是有感而发
试图感化敌人 是愚蠢的行为
电子轨道进动 电子轨道拱点进动
被和谐了--- @南澳洲 老先生还好吧。。。 老先生已推出贴吧多年,可能看不到我的挂念 仍然遥祝老先生一切安好
继续---02
来这吧 1、受地球自转影响 2、如果导弹只能直线前进,那么将会偏东 偏离目标 到达目标需6000/400=12秒 北纬60度,地表线速度约为233米/秒 发射点到地轴垂直距离约为6371/2=3185公里 目标点到地轴垂直距离约为3185-6cos30°≈3180公里,此地线速度约为232.63米/秒 (233-232.63)×12=4.44(米) 有这么邪乎吗? @Caesar527 @睡的可以
卖箫的有没有在北京的? 我可以上门取货 先试试,合适就当面交易
继续
在被删贴驱赶N次后,这位废话连篇者终于第一次直接回答问题
转贴:恒星日和太阳日演示_好看视频 恒星日和太阳日演示_好看视频 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haokan.baidu.com%2Fv%3Fvid%3D4223037747050432723&urlrefer=61b5932d748adc4aa25e234781d6c583
知道你工作有几年了,建议别丢掉专业
凡不敢用【是】与【否】回答者,皆属心虚 请各位参与者确认教材插图【是否】正确
老姜看不到?
就没有人吹【月牙泉】吗 那么好听的歌,哪位高手来一曲,大家欣赏欣赏 累死我了,依然吹的乱七八糟
我可不在乎人多人少 一个垃圾都没有最好 拼命宣传绝对运动的【悟空必能、绝对运动6、快巴乐汉】等等一系列马甲,不敢回答【地球是否静止】 已被驱逐
困扰多时的加速运动,终于解决了 其实十分简单,记录,防止遗忘 先做匀速运动,然后度量该点距离,然后计算该距离的平方 选中计算结果,选中图形,执行构造对象上的点 OK
宇宙和谐之美
再请一位内行 @泪未干_笑依然 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 在牛顿物理中,一个独立天体围绕一个带质量球体公转时,这二体系统会描绘出一个椭圆,带质量球体位于椭圆的焦点。两个天体最接近的那一点为近心点(围绕太阳的近心点为近日点),其位置固定。在太阳系中有若干效应导致行星的近日点有进动,围绕着太阳公转。这主要是因为行星不断对其他行星进行轨道上的摄动。另一个效应是因为太阳的扁椭球形状,但这只造成很小的影响。 水星的实际轨迹和牛顿动力学所预测的有所偏差。水星轨道近日点的反常进动率最先于1859年由奥本·勒维耶在一个天体力学问题中发现。他分析了从1697年至1848年的水星凌日的时间纪录,并发现计算出的进动每100回归年便会和牛顿理论预测的相差38弧秒(之后重新估计为 43弧秒)。解释这偏差的一些论述通常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最终都不能被学术界接受。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是由时空的弯曲造成的。这机制能够解释椭圆形轨道为什么会在轨道平面上改变取向,从而造成近日点的进动。爱因斯坦证明了广义相对论预测出的数值完全符合观测所得的近日点位移数值。这个有力的证据促使了广义相对论被学术界接受。 过去对行星轨道的测量都是用传统望远镜进行的,今天,用雷达能够给出更准确的测量。水星的总共进动率为每100年574.10±0.65弧秒,参照系为国际天球参照系(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进动有以下几个来源:
月球轨道进动 月球轨道与黄道面的交点,西移--------顺时针进动,周期18.6年 月球轨道拱点(椭圆长轴),东移---------逆时针进动,周期8.8年 两种【进动】交织在一起,真是热闹 月球轨道的变化,还不止这两种 真难为这月球跟着地球跑了这么久 下面用动图示意这两个进动
是这样吗? @Zhucew5
科普【岁差】 其实就是增加些动图,直观一些 下面开始
老六,感觉你挺无聊的 @物空必能 说你的言论毫无价值,你不服气? 整天唧唧歪歪 还记得在我手下,你栽了多少次吗? 不服就再来一次 这里有个小问题,看你有没有长点出息 静止的物体,速度=? 开始吧,别说废话 说废话就请离,而且不要再烦我
【大家】新年快乐,2020更加幸福 以往每年都做个火焰年号动图,2020就偷下懒,不做了
准备科普【岁差】 先去找资料
就事论事 质点m向右加速运动
转贴只能转个链接? 还以为会显示视频
再来~~~~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力学相对性原理】相关的对决
被系统屏蔽?你干啥了? @姜秉寅 帖子是你自己删掉的?还是被系统隐藏了? 你犯什么事了?
【惯性】研究发展史 【转载---摘录】 文艺复兴之前,在西方哲学里最被广泛接受的运动理论是建立于大约 335 BC至322 BC的亚里斯多德的学说。亚里斯多德表明,假设没有“暴力”(violent force)施加,所有(在地球上的)物体最终都会停止运动,静止于其自然位置,但只要有暴力促使物体运动,物体会持续其运动状态。当抛物体被抛掷出去时,抛掷者的暴力转移到抛物体周围的空气,使这些空气流动,成为新的推动者,继续不停地促使抛物体移动。 在之后大约两千年内,亚里斯多德的运动概念广泛地被接受,属于主流观点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虽有个别智者不同意该观点,比如约翰·斐劳波诺斯等,但是无损于其主流地位 14世纪,法国哲学家让·布里丹提出冲力说。他称呼促使物体运动的性质为冲力,这冲力是由推动者传送给物体,促使物体运动。他否定了冲力会自己消耗殆尽的想法。布里丹认为永存不朽的冲力是被空气阻力或磨擦力等等逐渐抵销,只要冲力大于阻力或磨擦力等等,物体就会继续移动。布里丹的冲力与物体密度和体积成正比;速度越大,冲力也越大;物体内部的物质越多,就能够接受越多的冲力。 尽管布里丹只把自己的理论视为亚里斯多德基本哲学的微小修正,赞同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关于运动的观点,但是毕竟向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萨克森得阿尔伯特是布里丹的学生。他将布里丹的学说广传至意大利与中欧。在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思想家赫特斯柏立得威廉最先表述出平均速率定理:在同样时间间隔内,假若等速度物体的速度是等加速度物体的最初速度和最终速度的总和的一半,则此二物体移动的距离相等。这定理是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 早在伽利略·伽利莱之前,他们就已做实验证实了这定理。 尼克尔·奥里斯姆又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加以发挥,他创立了用曲线图来解释运动定律的方法,并且用几何方法证明平均速度定理。奥里斯姆于1377年发表的著作《天地通论》提出,当自由落体在加速时,其重量并没有增加,而是冲力增加。 在伽利略发表惯性原理之前不久,于1585年,意大利物理学者乔望尼·本尼得棣将越加成熟的冲力说限制为只能适用于直线运动: 本尼得棣特别举出甩石机弦的例子,当旋转甩石机弦时,其皮袋内的石头,由于被其皮绳约束,原本的直线运动被迫变为圆周运动;但若将石头扔出,脱离皮绳的约束,则石头会呈直线运动,而其直线轨迹会正切圆周于扔出点。 惯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发表的,它是作为捍卫日心说的基本论点而提出来的。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保持物体以匀速运动的是力的持久作用。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证明物体在引力的持久影响下并不以匀速运动,而是相反地每次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在速度上就有所增加。物体在任何一点上都继续保有其速度并且被引力加剧。如果引力能够截断,物体将仍旧以它在那一点上所获得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伽利略在金属球在斜面滚动的实验中观察到,金属球以匀速继续滚过一片光滑的平桌面。从以上这些观察结果就得到了惯性原理。这个原理阐明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 他主张,施加外力改变的是物体的速度而不是位置;维持物体速度不变,不需要任何外力。为了证实他的主张,伽利略做了一个思想实验。伽利略通过科学推理,认为:如果一切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一个钢珠从斜面的某一高度静止滚下,由于只受重力,没有阻力产生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如果把斜面放平缓一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则钢珠找不到同样的高度而会一直保持一种运动状态,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总结,假若不碰到任何阻碍,那么运动中的物体会持续地做匀速直线运动。他将此称为【惯性定律】。 这理论刚被提出时并不被其他学者接受,因为当时大多数学者不了解摩擦力与空气阻力的本质,不过伽利略的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更深刻地反应了自然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伽利略从惯性定律推论,假若没有任何外在参考比较,则绝对无法分辨物体是静止不动还是移动。这观察后来成为爱因斯坦发展狭义相对论的基础。 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是近代科学的起点,它摧毁了反对哥白尼的所谓缺乏地球运动的直接证据的借口。 而被现代社会所普遍认知的惯性原理,来自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1687),定义如下: 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都将一直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出现施加其上的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摘录-----主要梗概)
梁法库教授课堂演示【磁陀螺】运动特性
那些神一般的存在-----2014-08-06
2016年之前的帖子,通过快照即可访问----2014年的帖子 《大学物理》1991年第11期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管靖教授的文章《力学相对性原理与机械能》,提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满足力学相对性原理,“我们确可以找到由牛顿定律导出而又不满足相对性原理的定理和推论”,从而困惑地呼吁, “经典力学中,相对性原理是不容违背的,对问题的存在不能等闲视之,应寻求问题的解决.”此后,《大学物理》发表了多篇文章探讨这一问题,《物理通报》则早在1985年就曾专题讨论同一问题.从此物理学教育界发生了一场持续了25年的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否遵从力学相对性原理的学术争论,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定论. =================
僵尸行星是北落师门β的另一个昵称,是一颗巨大的外来行星,质量大约是木星的3倍。它是首颗在可见光下能直接拍摄成像的外来行星,发现时间是2008年。该行星环绕着尘埃包裹的恒星北落师门运行,距离地球25光年。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这颗人类在外太空观测到的唯一的在可见光波段能够展示的行星,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外来行星】说的有点扯了 它并没有【来】,而是在距离地球数十光年的外太空默默运行了不知道多少年 所谓【僵尸】的名号,也并非浪得虚名,而是表现得确实有些像僵尸
没事继续请人 @XHHISEA ,这位朋友还在吗?能否简单画一下受力图?随便截个图,在转盘上画上【离心力】 看看如何【平衡】,可否?
再毁一首----转调神曲---九儿
再记录
真是要了老命---高5高6新鲜出炉
抽象与具体 哲学术语 抽象:脱离客观实际而反映客观实际本质的纯理想化表述 具体:可感知的客观存在的现实 汤姆学成归来,老妈特意为他炖了只鸡 老汤姆问小汤姆:你都学了什么? 小汤姆:哲学 老汤姆:有用吗? 小汤姆:当然有用!比如这只鸡,普通人看只有一只,我们懂哲学的看,就是两只。一只具体鸡,还有一只抽象鸡。 老汤姆:好吧。我和你妈吃那只具体鸡,你吃那只抽象鸡。 (哲学小笑话,大意)
再来说说【地心系】 我的印象中,一切以【地心】为原点的坐标系,都是【地心系】 我不能保证这种说法有确定的证据,仅是以【坐标原点】来确定 以地心为原点的坐标系,有无穷多。只要画个点说是地心,然后以此为原点画三根轴,这就是个【地心系】 地心静止,坐标轴空间指向不变,那么这就是惯性系 地心曲线运动,或者坐标轴旋转,就是非惯性系 都叫地心系 地心静止的惯性坐标系,有吗? 其实,说他静止,他就静止。古来【地心说】,地心不是静止了几千年? 我要给地心说翻案?不然,坐标系的建立是理想化的,与实际并不吻合 实际上地球在运动,太阳在运动,银河在运动……找不到现实中的惯性系 怎么办?那就【指定】可以说,这个地球质心静止,坐标轴空间指向不变的【天球坐标系】,也是【地心系】。因为坐标原点在地心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别人如何理解或定名,我不能左右 我所说的【地心系】,就包括这个惯性坐标系。 因为我有言在先【一切以地心为原点的坐标系,都是地心系】 如果不妥,只能先修改这句话
简介【科氏加速度】的相关知识 先从地球讲起 (注: 我说的也仅是个人理解,误入此楼者请注意鉴别。当然,我会尽力给出主流依据) 无论是物理学还是地理学,都有【科氏力(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相关内容 这就是【转动参考系】惯性力家族成员之一 说科氏加速度为什么要说科氏力? 科氏加速度存在于惯性系中,具有明确的施力者,而科氏力存在于转动参考系中,没有施力者,说他干啥? 原因是,科氏加速度与科氏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知道了科氏力,也就知道了科氏加速度 而地球上的科氏力,是大家所熟知的。所以从地球表面的科氏力开始 即傅科摆、落体偏东、炮弹跑偏、河流冲刷、台风气旋等等现象,选一个开侃 需要画图 我的叙述有动图跟进,估计要比课本形象些先弄张图备用 可以看到,科氏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垂直、与转动系角速度垂直 计算规则是fc=2mv×Ω 也就是物体相对转动参考系的速度,转动参考系的角速度,矢量积 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这些都是教材内容,无须赘述
且看董会计如何自裁 只看质点A,具有【3】方向的加速度,同时具有垂直纸面方向的速度 董会计@进化的力学 说 【因为A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3】垂直,所以A不会向【3】的方向运动】--------------------① 悬吊的水平高速旋转圆环,突然剪断吊绳 初始时刻,每个质点都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且速度方向与重力加速度垂直 按照董会计的理论①,质点不会向【加速度3】方向运动然而董会计又说 【当然有重力加速度,因此水平自转的盘会向下运动】----------------------------------------------② 两句话都是董会计一个人说的,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垂直时,即会向加速度方向运动,也不向加速度方向运动 这就是民科,自己PK自己 各位观众请继续关注,静观这次PK的结果
阶段性清理垃圾完毕 本地虽不是什么高大上场所,也不支持胡扯 另外也不求人多
看来很有必要再说说【-ma】,不管叫它什么 两位小朋友讨论【苹果为什么加速下落】,答案很简单【因为受到了引力(或重力)的作用】 至此,该现象已经解释完毕 然而,虫子不同意 虫子认为自己静止,所受合力=重力+惯性力=mg+(-mg)=0 虫子的意见,对两位小朋友的讨论,有意义吗? 很明显,P用没有,而且添乱 再然而,无穷多的人却趋之若鹜,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民科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对【惯性力】痴心不改,对虫子坚信不疑 主流又如何? 嘿嘿,,就连我无限敬仰的理查德费曼,都掉进了坑中蓝线标注的那句话【轮子在进动,它就能够与重力转矩相平衡】说明费曼教授也在【惯性力大坑】中 与重力矩平衡的,当然还是力矩,这个力矩被称为【科里奥利力矩】,即科氏力形成的力矩,属于惯性力家族 也就是没有施力者的力,而且只存在于【非惯性系】中,正如第一图虫子所在的【它自认为是静止的苹果】 说到非惯性系,此事过于重大 不在于事件,而在于观念 容后再叙
化简为繁--------民科的必备技能 雪鹰J: 回复 进化的力学 :说过许多次,不妨再努力一下。你用笔在纸上点一下,这个黑点,有人说它【静止】,你会不会提出质疑? 2019-8-16 11:31回复 @进化的力学 : 回复 雪鹰J :当然会,你可以把它当做坐标系的原点,但不一定能把它当做惯性坐标系的原点。我要验证一下它的加速度是否为零。 2019-8-16 12:57回复 ==========================红色箭头所指的O点 你打算如何验证它的加速度是否为零?
看你对什么惯性力如此热衷 没惯性力你就活不成了?如果承认两图原理相同,就直接分析第二个 (如果不承认两者原理相同,就陈述理由) 第二图理想化为下图你来分析吧 告诉我【公转惯性力】在哪里,起什么作用 @进化的力学
继续练习----尽管没有突破
潮汐现象,一个很难理解之处,就是面对月球海水隆起【潮】,背对月球的一面,海水也隆起【汐】 这很令人困惑,背面应该是地球引力+月球引力,怎么反倒隆起?简单看了些解释,几乎都进入非惯性系,用惯性力来解释 如果某现象必须要离开惯性系才能解释,那么力学理论的基础就会出现问题 先弄个图放这,有时间再细说
你怎么还烦我?
堪称经典 进化的力学: 回复 雪鹰J :那你说说,一个半桶水,一个一桶水,肩膀突然消失后,扁担会不会旋转? 2019-7-7 10:50回复 雪鹰J: 回复 进化的力学 :你试试啊。你左手拿一个鸡蛋,右手拿八个鸡蛋,两手一起放,看看那边更快 2019-7-7 14:40回复 进化的力学:回复 雪鹰J :自由落体,一样快 2019-7-7 14:45回复 雪鹰J:回复 进化的力学 :知道还问我干啥?尔等民科,基本都是深陷如此低级的坑中拼命挣扎而不自知,老郭是没学过质点力学,看见位矢箭头,楞当成位移三十多年。你是没学过力的平移定理,忽然看到感觉很奇怪。一个个却高调反相对论,注定是悲惨结局。你们的共性就是【知识太少,想得太多】 2019-7-7 15:56回复 进化的力学:回复 雪鹰J :我是怕你不知道,既然你也知道了,既然你也知道了,你准备怎么办?修改你自己还是修改牛顿? 2019-7-7 16:06回复 ============================ 进化的力学:回复 雪鹰J :……【大小不同的鸡蛋自由落体时你还想产生转矩。】 2019-7-9 09:24回复 ============================ 雪鹰J:回复 进化的力学 :那跟你诬赖我【大小不同的鸡蛋自由落体时你还想产生转矩】有什么关系? 2019-7-9 10:15回复 进化的力学:回复 雪鹰J :没有诬陷你,你就是这么想的 2019-7-9 10:23回复 雪鹰J:回复 进化的力学 :【没有诬陷你,你就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你的招数?拿证据吧,没有证据,就是栽赃诬陷,按律应掌嘴 2019-7-9 10:28 回复 雪鹰J:回复 进化的力学 :【你就是这么想的】,你就这样反牛顿反相对论?没有证据,你给出别人的想法,然后反这个想法。你们民科都这么干吗? 2019-7-9 10:31 回复
近期和几位民科讨论的【学术】 由于原帖过于纷乱,特意单列出主要内容,以免观众误认为此地也是【打烂仗】
你这傻鸟连力的平移都不懂 还有脸@ 我? @进化的力学
继续记录2
做个【加速圆周运动】,非要用3dsmax?
结合教材谈谈【力学】-----回迁2016 ==============================
继续艰难前行
嘿嘿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