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鹰J
雪鹰J
关注数: 1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38,861
关注贴吧数: 32
据说这位全宇宙通吃的大师,很少活动了?
三次低级笑话 简单小结一下 ============================= 平阳睡狮郭峰君: :如果S是距离,就不要与ut联系在一起。 2019-5-26 12:10回复 雪鹰J:动车速度100km/h,从北京出发直线行驶两小时,请问此时动车到北京的距离=?动车的位移=? 2019-5-26 21:47回复 平阳睡狮郭峰君:你如此提问,虽然大家都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学术角度讲,如此提问,在学术上并非严谨,所以我拒绝回答。 2019-5-26 21:53回复 ============================= 如下图,C点以速度u直线运动 老郭声称距离S和位移ut,是不同的。但是拒绝解答有什么不同这算是第三次和老郭【讨论】 第一次v/c→0问题,老郭认为v是变量,并请来8位裁判。结果被几位裁判集体判负 第二次是【错把位矢当位移】,没学过位矢,看到图上的蓝色箭头,脑袋都没拍就当成了位移 这是第三次,关于【距离】和【位移】,也不知道老郭从哪里来的自信,楞说S与ut不同 既然拒绝解解答有什么不同,那就到此为止 如果有观众,都可以看到,这些【讨论】,一次比一次低级 第一次好歹还涉及极限 第二次至少还涉及到位置矢量,尽管是从不知道到知道 这第三次干脆就睁着眼瞎说了,然后无法自圆其说,就来个拒绝回答 诸位看客(不知有没有),看好了,这就是【民科】
坚决支持华为 坚决支持华为
力量微薄,也要支持华为 呵呵 我现在用的是mate9,已经两年 两年中,喝醉酒撞墙上把手机屏幕撞碎,几次掉地上,甚至在去年不慎掉进旱厕,捞出来冲洗后继续使用 至于各项功能就不说了,就说这么皮实,真实良心货 目前我全家都用华为手机 衷心希望华为实现完全自主,不受制于人,继续发展壮大
要让民科理解速度的定义,难度实在太大
自认为比较重要----搬回来吧 质点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旋转,并以角速度Ω绕Z轴旋转,半径R不变 选择质点位于顶点时为起始时刻 现在开始分析质点的加速度以及受到的作用力 经时间t ,质点运行到下图位置质点的运动方程 x(t)=Rsin(ωt)cos(Ωt) y(t)=Rsin(ωt)sin(Ωt) z(t)=Rcos(ωt) 第一次求导,得到各轴速度分量 x'=vx(t)=Rωcos(ωt)cos(Ωt)-RΩsin(ωt)sin(Ωt) y'=vy(t)=Rωcos(ωt)sin(Ωt)+RΩsin(ωt)cos(Ωt) z'=vz(t)=-Rωsin(ωt) 这是质点在t时刻的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合成他们 v²=vx²+vy²+vz² =R²ω²[cos(ωt)cos(Ωt)]²-2R²ωΩcos(ωt)cso(Ωt)sin(ωt)sin(Ωt)+R²Ω²[sin(ωt)sin(Ωt)]² +R²ω²[cos(ωt)sin(Ωt)]²+2R²ωΩcos(ωt)cso(Ωt)sin(ωt)sin(Ωt)+R²Ω²[sin(ωt)cos(Ωt)]² +R²ω²[sin(ωt)]² 整理得 v²=R²ω²[cos(ωt)]²+R²Ω²[sin(ωt)]²+R²ω²[sin(ωt)]² =R²ω²+R²Ω²[sin(ωt)]² =[Rω]²+[RΩsin(ωt)]² 可以看到,质点的速度v由两个分速度合成 Rω就是随圆盘自转的切向速度RΩsin(ωt)是质点垂直自转盘面方向(绕Z轴旋转)的速度,也就是此图那个变化的红箭头 当然也就是直接从图上看出的v(t)=RΩsinωt 再次求导,得到加速度 ax=-R(Ω²+ω²)sin(ωt)cos(Ωt)-2RΩωcos(ωt)sin(Ωt) ay=-R(Ω²+ω²)sin(ωt)sin(Ωt)+2RΩωcos(ωt)cos(Ωt) az=-Rω²cos(ωt) 合成他们 a²=ax²+ay²+az² 质点加速度 a²=[-R(Ω²+ω²)sin(ωt)cos(Ωt)-2RΩωcos(ωt)sin(Ωt)]²+[-R(Ω²+ω²)sin(ωt)sin(Ωt)+2RΩωcos(ωt)cos(Ωt)]²+[-Rω²cos(ωt)]² 整理得 a²=[2RΩωcos(ωt)]²+[RΩ²sin(ωt)]²+[Rω²]²+2[RΩωsin(ωt)]² 可以看到 该加速度由3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上图中的1)-------Rω²,轨道运动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 第二部分(上图中的2)-------RΩ²sin(ωt),公转(进动)运动向心加速度,指向Z轴 第三部分(上图中的3)-------2RΩωcos(ωt),方向与前两项垂直
我去,,置顶帖和那个精心整理的大民科帖子 都不见了
再前进一步 真是难上加难
挑战高音4
继续艰难前行
继续记录---鞭策自己前行
记录点点滴滴,鼓励自己继续前行
力学大家----梁昆淼 据网络信息,梁教授已经仙逝 向梁教授致敬 尽管【自行车也是靠了回转仪效应才得以保持稳定】也出自梁书 但是这里要说的不是这个,而且这句话源自西方教材,责任并不全在梁教授一人身上
用初等几何不能证明?
继续练习----争去每天都有进步
重新拿起洞箫 ......
【转】已存在350年:木星大红斑即将消失 木星上有个“大红斑”,是太阳系内最庞大的风暴,也堪称最长寿的,但它很快就要消失了。
国土变迁---这是谁弄的? ........
为什么会有空白?
转动系讨论第三波 经过跨年讨论,目前转动系话题讨论取得如下成果 1、csq567a同学勉强接受了转动参考系这个概念,并认同该系内的结论2、两位当事人均表示【点对点的速度】说法欠妥接下来开启了第三波讨论【转动系中质点的受力分析】
与木星共用轨道的特洛伊群小行星,位于木日系统第四第五拉格朗日点
耳石症的故事【转】 ..... 系统在害怕什么?
这伙计…
液滴热毛细迁移研究的重要进展 作者:武作兵 2018-12-07 09:10
找到玻璃玻色峰的方向序 作者:蒋敏强 2019-01-10 11:48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科研进展 【百度禁止贴链接,只好如此】
地球磁北极在快速由加拿大移向西伯利亚
昨天你被“外星人”刷屏了吗?你是否也凑热闹地写了一句“不要回 来源:天文茶餐厅 作者:水兄 昨天你被“外星人”刷屏了吗?你是否也凑热闹地写了一句“不要回答”? 几乎全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个“重大新发现”,多数标题都是“Mysterious / A Secend Repeating Signals Have Been Detected”——探测到神秘重复信号,直到《英国卫报》、《今日美国》等报刊、网站使用“could be aliens”(不排除外星人)、“Aliens signals?”(外星人信号?)等字眼,随后国内一些媒体和公众号也居心叵测地使用了类似字眼,吸引了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那么天文学家究竟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暗示了外星人呢?
终于做出来了
我擦,,连个删帖记录都没有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玩这么多年电脑,依然被初级问题所困
祝各位吧友2019红红火火
三年前的帖子被你挖出来 厉害!
红框里的帖子,能否看到? @别问是劫是缘
这几句还有点意思 单独拿出来 比如解释某质点的加速运动 1、亚里士多德说【无力不运动】 2、伽利略说【一个普通的物体不会自发地改变它的速度】 3、牛顿说【外力使然】 4、达朗贝尔说【不但有外力,还有惯性力也作用于其上,构成平衡力系】 5、哈密顿与拉格朗日说【不但有外力和惯性力对质点构成平衡力系,还有虚功和作用量】 6、爱因斯坦说【空间弯曲使然】 7、量子力学说【质点在哪里?】 8、弦理论说【%…¥#@】 9、超弦理论说【23维!】 10、膜理论说【…………】 【注】 1、纯属玩笑,不必当真 2、自8以下,似乎已经被驱逐出物理学
我去,真有这吧
@各为梁稻謀 :(b)的转动惯量是怎么来的,求详细的解答过程这个带宽度的圆环(筒),绕直径旋转的转动惯量,是将它简化成一个理想圆环,其转动惯量即为答案的第一部分 然后再简化成等宽度,长为圆周长的理想薄板,绕绿轴旋转其转动惯量也就是答案的第二部分 直观上理解就是,圆筒旋转的同时,构成圆筒的薄板自身也在旋转
看样子两人吵累了 @别问是劫是缘 @csq567a 如果你俩争论的主题仅仅是那么,以下教材已经做出裁决如果你俩争论的主题仅仅是【转动参考系】这个概念是否存在,到这里应该结束了 很明显567的观点与教材不符 本轮论战,别问胜出 前面说过,我不评论观点的对错,只看该观点是否符合教材 至于【符合】与【不符合】教材的两个观点,谁对谁错,那是另一个问题 令我不解的是,你们老两位继续纠缠 而且是针对一个十分荒唐的【点相对点的速度】展开激烈的辩论,谁也不肯松口 在我看来,这是你们争论的第二个问题 你俩能不能各自说说自己对【点相对点的速度】的定义? 各自把定义亮出来,还有什么好争的吗?
孤波 苏格兰科学家、造船工程师约翰·史考特·罗素(1808–1882)于1834年8月在英国格拉斯哥运河旁骑马时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孤波——水面上滚动的水柱以每小时8-9英里的速度向前滚动,持续超过一英里。10年后,他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第14届会议上,发表论文《论水波》也称为罗素水波。 孤波解是一类特殊的偏微分方程的解。
定位?
伽利略变换
有请这位同学 @654415785qq :大哥,去学微积分吧,求你了!!!楼主解释都没有什么错。只是你以为楼主的解释和牛顿理论有差别罢了 回复我的主题:“关于规则进动陀螺问题的一些解释” > 理论物理吧10-21 10:22回复 =============================== 这位同学,那篇帖子你看完了吗? 是否看到了该贴70楼? ------------ 厉风 讨论结果: 我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错误方面有三: 1---力矩=转动位置矢量x力,我刚好弄反了。所以,M确实应该是重力矩。雪鹰说得对。 2---总角动量也是转动的,所以不存在总角动量守恒的说法。所以不需要存在平衡M的力矩。雪鹰说对了。 3---陀螺不倒的原因,并非是力矩平衡,而是力矩导致角动量没有向着倾倒的方向改变。 这里,我心悦诚服地对雪鹰说:你赢了 ------------
终于删贴走人了 在伽利略变换x'=x-ut中,x是什么? 老郭认为【是动点的位移在X轴上的投影】 (原帖已被老郭删除) 只看一个参考系,P(x,y)中的x,是什么? 在t=6时,P点在图示位置t=0时,P在哪里? 问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它此刻(t=6)在图示位置,其他时刻可以在平面上的任何位置 此刻P的横坐标就是x 如果还有个坐标系O’从O向右以匀速u运动,在O'中t=6时,P点也会有坐标(x',y') 那么这个坐标x'就=x-ut 这就是所谓的伽利略变换 十分浅显直白 将x和x'理解为点的位移在横轴上的投影,是十分愚蠢的 x的意思,仅仅是坐标,是该时刻该点到原点距离(矢径)的投影,而不是位移的投影 其他时刻,该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由它的运动方程决定 接下来再说说速度 在t=6时,假定P的速度为v 就到这,时刻已经确定,P就在唯一的一个位置,正如静止在一张照片上的空中的篮球在照片上,篮球是静止的,它怎么会有【速度】呢? 所以老郭一直嚷嚷【没有位移,哪来的速度?】,并且为了有位移,擅自决定质点必须从原点出发,所以就想当然地把位矢(即坐标)当成了位移 这个暂且不论,继续说速度 在上图中,蓝球的确是静止的,它没有动。但是众所周知,它有速度。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很简单,这不过是篮球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瞬间 经典力学理论认为,运动是连续的,时间也是均匀连续的 那么在下一个瞬间,篮球就会出现位移 下一个瞬间是多久?只要篮球在运动,其实多久都可以,两个瞬间的间隔称作Δt 在这段间隔内,蓝球有一段位移Δr,两者之比,就是速度Δr/Δt=v 然而,这个速度是不精确的,因为Δt可长可短,Δr也并非蓝球实际的运动路程 为了更加精准,数百年前,由牛顿和莱布尼茨引入了【无穷小】 也就是【Δt趋于零】的概念,即Δt→0 这样Δr/Δt在Δt→0时,记为dr/dt=v,既可以真实地表达质点的瞬时速度 质点在一个无穷小的时段内,运动了无穷小的距离 因此也就在一个(几乎)确定的时间点,在一个具体的位置上,具有了(瞬时)速度 当然,后面这段,已经与伽利略变换无关 伽利略速度变换,不过是两个坐标系之间的瞬时速度变换 同时也说明,毋须质疑【没有位移,哪来速度】,位移当然有,只是无穷小罢了,而不是从原点O移动过来
定义 位置矢量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①质点在参照系内选定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是一根由坐标系原点指向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的r。 ②对于直角坐标系,质点的位置矢量可用x、y、z来确定,其大小为 。 其方向的余弦分别为 ,且 。
明月
《质点运动学》 从头学吧,伙计们
正常的速度是这样 数据变化太快,不便于观察
老郭满地打滚纪实 这伙计@平阳睡狮郭峰君 彻底撕下伪装,开启了打滚模式
老郭趣事摘编 @平阳睡狮郭峰君
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平缓了许多 然而有时还是会暴躁
原子振动与脉冲星 共同点之一是【都非常稳定】 铯原子钟 它利用铯原子内部的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跳跃时辐射出来的电磁波作为标准,去控制校准电子振荡器,进而控制钟的走动。这种钟的稳定程度很高,最好的铯原子钟达到2000万年才相差 1 秒。在国际上, 普遍采用铯原子钟的跃迁频率作为时间频率的标准,广泛使用在天文、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中。 脉冲星 1967年10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安东尼·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24岁的乔丝琳·贝尔检测射电望远镜收到的信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为1.337秒。起初她 以为这是外星人“小绿人(LGM)”发来的信号,但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发现了数个这样的脉冲信号。后来人们确认这是一类新的天体,并把它命名为脉冲星(Pulsar,又称波霎)。脉冲星与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安东尼·休伊什教授本人也因脉冲星的发现而荣获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人们对贝尔小姐未能获奖而颇有微词。 1997年拍摄的美国电影《超时空接触》(Contact)中女主角破译了来自外太空的有规律的信号,并据此制成了特殊的机器。但第一次确定乘坐机器与外星智慧联系的人选时,却没有选她。这段情节被认为是影射了贝尔小姐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
强大的几何图霸。。。 此图证明,质点系角动量定理准确无误 但是我还没想出如何给出几何证明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
这东西违规?
质心参考系
开始清理垃圾 本地尽管算不上什么高大上,也不允许随意制造垃圾 那个绝对运动6,你连自己的绝对运动速度是多少都不知道,就别在这装B了
我佩服的民科 目前只有两位
lhq月影: 麻烦楼上的各位说f大小的时候把方向也说下吧 @lhq月影 : 麻烦楼上的各位说f大小的时候把方向也说下吧,还有怎么判断出来哪的大哪的小呢 2018-6-12 17:49回复 ================= 与其去翻那些冗长的陈年老账,我【建议】你倒不如亲手计算质点的加速度就在这个转子的边缘任选一点,计算它的加速度 为了方便计算,就假定陀螺规则进动,且简化成薄圆盘,如下示意图,且大大降低了自转速度 你不妨动手算一算 等你算出来,许多问题将不言自明
砸中牛顿脑袋的苹果倒下来的物体不肯倒下的陀螺以上几种现象,无论你用什么理论解释,都可以 但是请遵守规则,那就是【基于相同的公理】 在此基础之上,能简则简 来试试吧
达朗贝尔对力学的贡献 =======================================================================
马大师傅@太阳光照在旅途平板车匀速运动,速度为V 车上有一匀速自转圆盘,半径R,角速度为ω 圆盘上有一质点P,轨迹如图所示 现在请分析质点P的加速度 开始吧 你不是张口闭口推翻这推翻那吗? 如果你做不出这道中学水平的力学题,说明你不懂力学,就不要再吹牛B了 敢试试吗?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