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谐之美
力学新生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2020年04月23日 02点04分 1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水星绕太阳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这几乎已经成为常识
这个椭圆轨道自身也在转动,如一楼示意图所示,这被称为水星轨道进动
根据牛顿力学计算轨道转动角速度,其结果与实际的观测,稍有偏差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纠正了这个偏差
但是无论谁的计算结果,水星轨道如图进动一周,都需要几十万年
太久远了
2020年04月23日 02点04分 2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根据《原子物理学》,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也会呈现一楼示意图情形
电子轨道也是椭圆,椭圆轨道也在进动
进动机制仍然由相对论【质量-速度】关系解决。
随着速度的变化,电子的质量也在变化,因此电子轨道不闭合,呈现出一楼情形
然而,这个进动又太快了
快到普通人根本就无缘接触,只有专业实验室以及顶级学者们才能间接体验并计算
2020年04月23日 02点04分 3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下面要说到关键,那就是【月球】
根据实际观测,月球绕地球运动,也是椭圆轨道,椭圆轨道也在进动,这被称为【拱点进动】
示意图,A为地球,C为月球轨道拱点
轨道这样进动一周,约为8.85年
从宏观(水星、月球)到微观(原子),都存在如此美妙的运动,体现出宇宙自然的完美和谐
可以说,人类就生活在原子中,头上的月球就是绕核运动的电子,脚下的大地,就是氢原子核
解决月球轨道进动的理论,仍然是【广义相对论】
牛顿力学尽管算的不对,还可以计算水星轨道进动,但是对月球轨道的进动,那是束手无策
牛顿甚至亲手推翻了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没能解决月球轨道进动,连个定性引力模型都没有
目前主流认可的解释,出自广义相对论
【题外话】
这完全就是【反相对论者】的噩梦
要推翻相对论,可以,请先解决这个8.85年一周的月球轨道进动
这个几乎人人都能亲眼看到,不像水星100年才不到1°,也不像电子那样谁也看不见
从有限的资料可知,人们并没有放弃用牛顿力学来解释月球轨道进动。【牛顿旋转轨道定理】近些年仍然有人在进行优化改进,然而效果仍不明显
(无论结果如何,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事实上已经遭遇不测,在《自认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为解决月球轨道拱点进动,就已经在修改引力的平方反比关系)
从宏观微观在此完美的统一可知,解决了月球轨道进动,就几乎是解决了全部问题
加油吧,闲人们
[呵呵]
2020年04月23日 03点04分 4
level 5
我想,广义相对论是否真能把问题完全解决了,也许,宇宙的运行可能是两个甚至更多定律的協同作用。
2020年04月23日 09点04分 5
要相信自然之神创造宇宙,贯穿着最简的统一的原则。这个【原则】,目前人类尚未发现,或者说尚无公认的总结
2020年04月28日 14点04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2020年04月23日 10点04分 7
赤道隆起带与卫星的作用细节在哪里?
2020年04月23日 10点04分
如果赤道隆起带对卫星的额外引力,可以圆满解决卫星轨道近地点进动,月球轨道近地点进动就能顺带解决,就没广义相对论啥事了。详细的计算过程在哪里?
2020年04月23日 10点04分
看来,建模也得视乎尺度,在小规模场合中不值一哂的参数,在大尺度体系中也许不可小觑,有些领域根本没实验可做,有些东西即使可以复制但对资源的需求大得不切实际,比如,十七级威力的台风就不可能在书桌上产生,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不等于恒星……。
2020年04月23日 11点04分
@姜秉寅 卫星本身就是实验。人造卫星技术已经成熟,千百颗卫星甚至轨道空间站,就在天上运行,我就不信连近地点进动都没解决。但是,解决的细节在哪里?与赤道隆起带的关系,如何体现?
2020年04月23日 11点04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张贴论文,经常被系统删除
大赞百度维护版权的举动
[大拇指]
只贴一部分问题不大
由这些文章可知,学者们一直在探讨【卫星近地点进动】,而且多数都与地球非标准球体、赤道隆起带有关
就别隆起带了,直接上圆环
卫星绕质量圆环做椭圆轨道运动
有谁能证明,椭圆轨道必然进动?
或者说,绕质量圆环运动的轨道,理论上不闭合
有人能给出理论推导吗?
2020年04月23日 12点04分 8
没有哪位大仙敢一试身手?
2020年04月25日 09点04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记录思路
惯性系(绿色桌面)中,月球绕地球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逆时针转动
至少知道的是,月球受到中心天体A(地球)的引力
在逆时针同角速度的旋转系中,绿色桌面会反向转动,椭圆轨道静止
在此参考系中,运动质点要添加惯性离心力,以及科里奥利力,还有就是已知的中心天体引力
这三个力的合力,维持质点标准的椭圆轨道运动
那么再返回去,也就是说在【惯性系】,质点受到这样的三个【真实力】的综合作用,将会形成第一图的运动
这就需要具体求解惯性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然后将它们当作真实力,在惯性系中找到施力者
就算完成任务
如果三个力的合力仍指向A,只需要修改【引力】即可(牛顿在《原理》中已经在修改,只是效果不佳)
如果不指向A,就要离开牛顿力学,另寻他途
2020年04月25日 15点04分 9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绿色倾斜面为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平面)
水平大圆为黄道面(太阳轨道所在平面)
绿面内的椭圆,为月球轨道
Q为月球轨道拱点
椭圆虚实分界处,即为升交点和降交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
升交点西移(顺时针进动)-------实际为18.6年一周
拱点东移(逆时针进动)----------实际为8.85年一周
这就是月球的运动及轨道的变化
前面弄的动图,有些好像是白道面也转动了
以此图为准
升交点的进动,可以由太阳引潮力给出定性解释(与地轴进动性质相同),定量尚未展开
拱点进动,,目前一筹莫展
据传说广义相对论可以解释并可定量计算,尚无任何实证
2020年04月26日 11点04分 11
@332703818 ,直接看这张图吧。交点进动+拱点进动
2022年02月09日 09点02分
@雪鹰J 之前没看过这个帖子,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你当时已经考虑到这几天我向你询问的问题了,所以你在这里的图其实就是我要的结果,我对这个图没有意义[真棒],能把互相垂直的直径标注字母更完美
2022年02月09日 14点02分
@雪鹰J 有两个错字,“意义”改为“异议”
2022年02月09日 14点02分
@雪鹰J 存图了[真棒]
2022年02月09日 14点02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这个还是要顶起来
除了老姜老费等几个活跃分子,本地还有大约上百人在潜水
任何人都可以对月球轨道拱点进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因为目前人类社会尚未对此做出靠谱的解释,所以需要各显其能集中力量攻而克之
至于传说中的主流认可的【广义相对论】解释,到此刻为止尚无任何证据可供验证
并且实话实说,相对论的解释,你相信吗?
水星轨道拱点进动,可以计算到百年43角秒,月球轨道拱点进动每年40多度,近千倍反而计算不出?
再说,就目前所知,人造卫星的轨道拱点进动,更快,却没见广相的解释,都是依赖地球的非均匀性导致额外引力作用加以解释
因此,【我认为】所谓的广相解释,属于【信仰】,而非事实
但是目前别无他法,大家只能【相信】广义相对论解决了月球轨道拱点进动,否则就只能承认人类对此束手无策
2020年05月04日 13点05分 12
我不过是插科打诨,真人们还未露相哩。
2020年05月05日 09点05分
@姜秉寅 不急。撼动物理学界的项目,不会一蹴而就。也许当代人都无法解决,要留给后世
2020年05月05日 11点05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这里还要提一下【运动学】与【动力学】
运动学----描述物体的运动,给出精准的数学模型。就像通过观测及计算,可以预测半年后准确的日出时间和方位,到那个时刻,准保预测精准万无一失。但是,这属于【治标】,俗称【是什么】
动力学----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求解其受力规律,并进一步找到【施力者】。这才是【治本】,也就是解答人们的疑问【为什么会是这样】
当然这涉及到【哲学】,但是却是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原始动力。如果不追问【为什么】,恐怕人类社会至今还处在茹毛饮血阶段
2020年05月04日 13点05分 13
比如,一旦能够清晰明朗地解答月球轨道拱点进动问题,很可能会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观众们应该看到一个事实,为了解决月球轨道拱点进动,牛顿不惜废掉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这说明此事事关重大,与你有直接关系,也许---你就是那个提升人类总体认知水平的---那个人
2020年05月04日 13点05分
那就意味着,太阳日恒星日的依据是现象,属于运动学的层次。
2020年05月04日 13点05分
@姜秉寅 说得不错。需要纠正的是那些都是【现象】,而不是【依据是现象】。但是即使是现象,总结其规律,也足以指导规范人们的行为,警示人们不要违反这些【自然规律】
2020年05月04日 14点05分
@姜秉寅 又被隐藏了。。百度基本对访客都一视同仁,我的回复也经常被隐藏。说到【现象】,就月球轨道拱点进动而言,这个【现象】已经被人类观察并记录了几千年,可以说早已熟知。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却是至今没有答案
2020年05月04日 14点05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学者们是真不容易
[大拇指]
如此详细的计算,必然是考虑了【轨道拱点进动】因素,然而与【广义相对论】没啥关系
为什么【月球轨道拱点进动】却要依赖【广义相对论】?
道理何在?
2020年05月05日 13点05分 14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它们在自转时会发射出规则的无线电脉冲。因此,脉冲星本身是一种计时器,这令精确监测其轨道运动成为可能。所有绕着其它恒星公转的脉冲星,在观察实验中,都展示出切实的近拱点进动,这观察结果不能用经典力学解释,但可以用广义相对论解释。例如,赫尔斯-泰勒脉冲双星PSR B1913+16(一对中子星,其中一颗为脉冲星)的进动率超过4°每年。这进动率可以用来计算该系统每一颗中子星的质量。
与原子或分子发射电磁辐射的方式类似,引力质量如果有四极子类或更高阶类型的震动,或是呈不对称形并进行旋转,就会发射出引力波。这些引力波的传播速度被预测为光速。例如,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不断通过发射引力波而失去能量,不过这效应极微小,在可见的未来是不可能探测得到。在赫尔斯-泰勒双星系统中可以间接探测到引力波。从脉冲的精确计时显示出,两颗星只是大约符合开普勒定律:随着时间演进它们逐渐呈螺旋形运动互相靠近,表现出能量损失,这能量损失很符合预测的引力波带走的能量。所以,尽管没能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螺旋形运动轨道的机制似乎必须使用它们产生的效应来做合理解释。赫尔斯和泰勒因发现这颗脉冲星而赢得诺贝尔奖。
=====================
慢慢收集资料
2020年05月05日 13点05分 15
这东西与前两年超级轰动的【引力波】也有关系。拱点进动,厉害[大拇指]
2020年05月05日 13点05分
这意味着,引力波只能是天文尺度系统的产物。
2020年05月06日 09点05分
@姜秉寅 那些东西,比水星轨道进动还玄乎,据说引力波探测器【日本正在建造中的神冈引力波探测器(KAGRA)(臂长3000米)】。不要说个人,小国举全国之力恐怕也造不出来。目前要紧的是月球轨道拱点进动,就在眼前,细心一点,自己都能观测
2020年05月06日 13点05分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不能贴全文,只能节选
论文的这部分主要讨论地球扁率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包括【交点】的移动,以及【拱点】的进动
但是【拱点进动率】是啥意思?难道拱点的进动有【加速度】?
拱点的进动,好解释;拱点的加速进动,不好解释?
进动角速度是ω,ω上面加个【•】,那就是【角加速度】了
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广相也将干瞪眼
慢慢来吧
要相信这个问题也会像【拉莫尔进动】那样,在【类简谐运动】思想框架下解决
这样才会有动力
[呵呵]
否则,只能望拱兴叹
2020年05月05日 14点05分 16
吧务
level 14
雪鹰J 楼主
看来理解有误,Ω上面加【点】,就是【角速度】而非【角加速度】
2020年05月05日 14点05分 17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