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第2 李小龙第2
17岁学习截拳道的拳法腿法步法和散打的一些快摔以及传统武术的一些擒拿,25岁结婚,26岁到33岁到宁波做水产生意,后来把人家打了,伤的蛮重的有3个轻伤的2个,生意做不成,现在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现在有4个半徒弟,我的手力在我们本地无人能敌,差不多和400左右的人比过,年轻时和人比时能拿起400斤的铁模子离地20厘米,350斤的放到凳子上,这是我和人比力量有确实斤量的最高记录。
关注数: 0 粉丝数: 213 发帖数: 5,756 关注贴吧数: 7
对于自我的反思,以及关于截拳道的一个问题的解答 94位粉丝 柔道孤寂~雨烟 7 1楼 今日再读史旭光教练的《截拳道入门》又有新的体会。书中有一段说:鉴于此,在截拳道中,仅需要掌握那些经过反复实践所提炼出来的基本技术,在速度、力量等特质方面不断提高,然后辅以各项战术配合,在直接的对抗中学习应用与表达。 以前我与截拳道新人或者截拳道爱好者讨论问题的时候,总喜欢用一种不可辩解的语气说话(也许是因为看书看得多[其实和很多截拳道教练比,看得还是很少,也许是【夜郎自大】的缘故],所以对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有点讨厌。也有原因是因为初学者喜欢用一种确定的语气说话,比如“练习截拳道一定要学个3,5年咏春”之类的话)。 【这实在值得反思!】 这不但打消了他们学习截拳道的积极性,而且令他们对截拳道学习有所憎恶。所以感觉以后说话还是应该更充满人性味一点。 对于史旭光教师这段话,也让我想起了一个初学者们很喜欢问的问题。 问题(其实有时候会以问题方式出现,姑且这么称呼):截拳道只是一种概念,它没有套路,它不是一种格斗术,截拳道的哲学理念才是根本。 对于这类问题,现在我的回答是 答:黄锦铭师傅后院训练的弟子渡边一弘师傅在台湾台南讲演会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李小龙基金会所谓的[振藩截拳道],就是黄锦铭截拳道,李小龙先生所直接传授给黄锦铭师傅的是[真实的截拳道]。所谓截拳道,其内涵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外在身体的部分],另一部分为[内在的哲学性],此两部分就如截拳道标志的太极图般,阴和阳并非分别存在,而是两者交互合一,相辅相成”。 可见,截拳道并非只有哲学一面,而是身体训练和哲学思索所组成的共同体。身体训练则是符合截拳道三要素[简单、直接、非传统]的基本技术,李小龙生前所创造的早[晚]期截拳道则是符合三要素的基本技术[而且这些基本技术的“地基”很丰富,李小龙研究了几百种武术才从中汲取了这些不带有多余动作,简单直接的技术。就算是概念派所推崇的伊诺山度大师也没有修改李小龙的这些技术,要知道伊诺山度师傅也是饱读诗书的]. 如果没这些基本技术的指导,你只会原始的反抗和进攻手段,那么和王八拳又有何异?且王八拳对付和你一样或者比你弱小的人或许有用,一旦遇到身高力大的强者,便无用武之地了。这就好比,你韧带都没拉开,你却想用高鞭腿一样不切实际。 当然,我不否认,最高境界和原始姿态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都靠本能去反映。这就像李小龙当年所举的例子一样“在钢琴的琴键上,最高音键总是和最低音键比邻”。但,最高却不等同于最低。李小龙当年也说过,不成套路和无套路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是无知,后者是超越。 引用 藏良宫 (3楼) 截拳道是什么 李小龙当年给截拳道从很多方面下过“定义”,比如符合截拳道三要素“简单、直接、非传统性”的则可称为截拳道,再比如“截拳道是步法,平衡感,协调性,守中,机动性以及其他”,或者“科学的街头格斗术”,这方面的解释很多。 所以,你看,要解释什么是截拳道很难,如果要解释什么不是截拳道还方便一点,比如,不符合截拳道三要素的就不是截拳道,但是最好的方法是融入截拳道,去学习一下,多看看这方面的视频和文章,就能对截拳道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很多武术也都是如此,你处在帘幕之外怎么能够知道里面是什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撩开帘幕去看。 哈哈哈哈,需要说明的文章作者是孤寂~雨烟 哈哈哈哈,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对这方面的知识知道很少,所以请大家多看看吧,同时谢谢作者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