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谁不认识我 谁谁不认识我
关注数: 93 粉丝数: 269 发帖数: 4,526 关注贴吧数: 36
【分享】观照内心,让我们贴近自己 我们在回观自己的时候,回观的对象可以有三个: 第一是自己的身体,随时随地都知道自己现在坐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是无意识地随便坐在那儿,还是有觉知地坐在那儿,发现自己塌腰了,马上把腰挺起来?你可以去回观你自己的身体,把注意力带到自己身上。 第二,此刻你的脑袋在想什么,因为你脑袋里现在在想的东西会变成你下一步的语言和行为。所以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或说的某句话而感到后悔。比如说 我,因为我反应很快,说话又直,所以我有时候话一下子说出去了,就会变成利剑伤到人。现在,我学会观察自己了,常常话到嘴边就停住,一个动作还没做就停下 来了,这样就观察到了,就可以放下了。 第三种观察对象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情绪——“我”当下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情绪是很不好的时候,我就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胸口很紧绷、很闷,甚至感觉到气有 点儿短,很不舒服。我觉察到了,此刻我的感受不是特别好,情绪也不是特别好,于是我就无声无息地把这种感受带到心门,放松、放松,然后享受这种感觉。 以前的我感觉到胸口紧绷、人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想要逃避这种感觉,我可能会立刻抓来电话打给朋友,或者立刻发条微博、发个微信,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可是现在我学会了,当下我这里不舒服,我要跟它在一起放松、放松、放松,然后把呼吸带到那里,把它当成一个小孩一样地疼爱——“我知道你现在不舒服,我允许你存在,我深呼吸不是要赶走你,只是想告诉你,我很爱你。”然后去享受这种感觉。 但我以前是想推开这种感觉,而现在我会试着去享受这种感觉。好久没有感受到这种胸口紧绷、闷的感觉了。突然,好朋友又回来了,你就跟它说“我愿意跟你在一 起。”就不会累积太多的情绪、太多的垃圾。然后慢慢地,你可以享受到一种傻乐的乐趣,就是当下你啥都不做,可是你就能够发现这朵花很美,阳光很灿烂,就连 天窗也很美,各位都美得不得了。
【分享】一起做普鲁斯特问卷:发现自己的改变 普鲁斯特问卷简介: 著名的Proust Questionnaire(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因著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的 Marcel Proust 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颇为流行。因此后人将这份问卷命名为“Proust Questionnaire”。 普鲁斯特在13岁和20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来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一个作家成长的变化。再后来,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开始在每期封底搞普鲁斯特问卷专栏,专门挑一些知名人士来回答。 以下是普鲁斯特的回答: 13岁时的答案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和妈妈分开。 你喜欢在哪儿生活?——我的理想国。 你认为现实中的幸福是怎样的?——活在那些我爱的事物当中,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大量的书籍和音乐,不远处有一家法国剧院。 哪一种错误你觉得是最可以被纵容的?——失去工作的才能。 虚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那些浪漫而有诗意的,对思想的表达远胜过对现实的虚构的。 你最欣赏的历史人物?——苏格拉底、伯利克里、穆罕默德、小普林尼和奥古斯丁的混合体。 现实中最欣赏的女性是谁?——有天份却过着平常生活的女人。 你欣赏的小说中的女英雄是谁?——那些非常有女性气质,非常柔弱、纯洁、任何一面都非常美的女子。 你最欣赏的男性气质?——智慧,有道德。 你最欣赏的女性气质?——温柔、自然,聪明。 (来源:壹心理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nli001.com&urlrefer=08d41018975f4365b6647d11e2e7612b) 你最希望拥有的?——阅读、做梦和写诗。 你最希望成为谁那样的人?——如果这问题没有的话,我宁愿不回答。非要说的话,我希望是小普林尼。 20岁时答案: 1.你最显著的特质是什么?——渴望被爱,或者说,希望被关怀、被溺爱胜过被钦佩和赞赏 2.你最喜欢男性身上什么品质?———温柔的、女性的迷人气质,阴柔的吸引力 3.你最喜欢的女性身上什么品质?——有着男性的美德,在友谊中率直、真诚 4.你最看重朋友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敏感,倘若他们对我具有某种身体上的吸引力,那他们的敏感就是我需要的 5.你天性中的缺点是什么?——缺乏理解能力,意志力不强 6.你认为完美的快乐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恐怕那是一种很崇高的东西,我还没有勇气来说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假使敢于表达,恐怕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已经破坏了它 7.你最伤痛的是什么?——从不曾见过我的母亲与我的祖母 8.你最想成为什么?——我自己,就如那些我赞赏的人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 9.你最想在哪个国家生活?——一个能让我对某些事确定不疑的国家,在那里,敏感温柔的思绪总是可以得到回应 10.你最喜欢的小说中的男主角是什么?——哈姆雷特 11.什么是你最不喜欢的?——我自己的,最糟糕的品质 12.你最希望具有怎样的天赋?——意志力强与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13.你感觉最被纵容的错误是什么?——那些我可以理解的错误 14.什么是你的座右铭?——我宁愿不说,担心那会带给我坏运气
这人是谁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刘锋 刘锋,犯罪心理学专家,湖北省首席谈判专家,中国犯罪画像第一人,任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影视中心负责人,曾给武汉市基层各警种讲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三四十场。2003年被湖北省公安厅授予心理学教授,高级教官。 刘锋是中国极端行为心理画像先行者。他将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中医理论、量子物理学、遗传基因学、艺术、风水学、犯罪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结合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心理画像”理论与实践,在揭示变态人格心理特征的犯罪行为上,在对人们的个性特征和婚姻组合如何影响人的性格、行为上有着令人惊奇的成就。 心理画像必须先是“杂家”。刘峰的同事胡勇警官说,刘峰心理画像的奇异和准确就在于他的“杂”,称他为“杂家”一点不为过。 刘峰有20多年刑侦任务虚践,看着生理周期。他本来学的是物理专业,至今仍处置着“江城警讯”电视栏目标艺术就教及机器设备维护和珍惜任务;他喜爱哲学、西医、地理、无线电、心理学等,勤于思索,生理学。特别是多边缘交错学科头脑,擅长辩证推理,特长识人用人;他喜欢普遍,会器乐、声乐、戏曲、曲艺,极有口才……正是由于涉猎极广,养成了他过人的分析阐发和边缘头脑才干,对人对事的判断推论准确率特高。 刘峰以为犯科心理学的研究,该当以多学科为本原,生理期。研究其中的次序,而非脾气。 ---------- 评论,影视中心负责人?
李玫瑾教授谈复旦投毒案  “生命的教育”对青少年尤为重要 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从被曝光以来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尤其是在警方公布了罪犯林某因“生活琐事”而杀人的犯罪动机之后,更让人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于是媒体争相报道投毒案的细节,并尽可能地通过还原林某真实的形象,为此前不那么令人信服的犯罪动机作进一步的解读。甚至有网友概括了林某在媒体笔下的性格特征,似乎是为了解释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的某种逻辑关联。然而,媒体找到的林某外表孝顺、和善、恋家,内心敏感、自卑、记仇、渴望认同,这些性格特征究竟多大程度上与他的犯罪行为存在联系,是不是拥有相似性格的个体也存在犯罪的“潜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认为,性格与犯罪行为是存在关联的,但是,不存在某一类性格的人就一定会做出犯罪行为这一说法。所谓的性格,指的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而人格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整体风格,它既包括了智力这样主要源自先天的能力特征,同时也包括了主要有后天形成的性格特点。“有少部分人具有犯罪人格,他们很可能会终身犯罪。”李玫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相较于普通人,他们并不具有正常的、完整的人格。“而这往往是由于,他们从小到大没人疼爱,因此,情感异常;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所以,能力也异常。他们只能选择不择手段地活着,久而久之,他们以犯罪为生。”在李玫瑾看来,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校园枪击案、 丹佛《蝙蝠侠》首映式枪击案,以及当时震惊世界的挪威枪杀事件当中,犯罪人员都属于这一类。对他们而言,这种爆发性的犯罪行为,早晚会发生。“但是,无论是马家爵、药家鑫还是林某的犯罪都是属于一次性的,是由于某个刺激激发了他们性格中的某项弱点。”李玫瑾认为。当然,每个人的性格弱点都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而言,别人对他的质疑、批评,可能诱发犯罪,但其他性格的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不过,人们不禁要问,也并非所有心胸狭窄的人遇到这样的刺激都会采取同样的行动。因此,李玫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性格缺陷并不是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导致犯罪最重要的基础是这个人的心理是否有底线,也就是说他是否知道人是有可为、有可不为的。”李玫瑾说,这就有赖于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从来都是最难的。因为,生的教育和死有关,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经历过最爱的人的离去,他是不会感受到那种失去的痛楚的。”李玫瑾曾在对马家爵进行犯罪心理分析时提到,“他对人生和生命的意义的疑问,从他中学时代就已出现,然而,从那时起,直至他杀人那一天,都没有人真正给他一个解答!”既然“100年后,早死迟死都一样”,那么,身边的人早死晚死又有什么差别呢?所以,当马家爵与别人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无论是马家爵、药家鑫还是林某,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让人们觉得无比遗憾,是因为他们拥有正常的生活环境,他们聪明,受过高等教育,也懂得爱,而由于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内心的力量并不完整,对生命的理解出现偏差,才最终导致犯罪。心理学家曾经指出,人的攻击行为与挫折感成正比。而李玫瑾表示,青少年的挫折感要多于成年人,所以青少年的攻击性比较突出。她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有关“人生”的疑惑。因此,她也多次呼吁,尤其在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独立人生知识课”、“婚姻恋爱课”、“人际交往知识课”等等。“总之,要增加对年轻人更现实、更实用的人生知识性课程。”
【分享】这个世界,温暖美好 它们不只是宠物,它们也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这组作品来自:摄影站点PictoryMag的主题系列《Love without Language》(无言的爱)。讲述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温暖而美好的情感。你也是否这样爱着你们家的“它”? 他耳朵上有个因打架留下来的窟窿,他有时候闻起来很糟,他也不是街区里最漂亮的猫,但当他爬到我腿上,咕噜咕噜驱走烦恼的时候,这一切都不重要。有些道理是只有动物才能教会你的。——印度摄影师Adilah I. 我的狗被车撞伤之后,尽管身上还有伤,但她眼里仍满是光芒。是她坚信这是个美好世界的信念让她保持快乐。——Madhu Singh 怀俄明州牧场上一群绵羊在温暖一只刚出生的小狗,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发生无数次。——Cat Urbigkit 当我们在街上发现这只小猫并带回家,我们的狗立刻拉着她,拥抱和帮她清理身子。狗在扮演妈妈的角色、而猫满足的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我因这母亲的天性而微笑。——Coco Videla 我一直养猫,但没有任何一只像她那样无所畏惧,我想她会不会因为自己是黑色的而觉得自己是隐身的。她是一名专业猎手,她给我带来的“礼物”包括:鸟、鼹鼠、甚至有次是条蛇。她教会我,如果想要什么,不要畏惧,勇敢去追。—— Louise LeGresley 我们的狗厌倦在同样的路线上来回散步,他会拽着我们去一些从没去过的地方,发现一些奇怪的角落。他永远喜欢新的气味,我猜他大概想告诉我,如果你走一条新的路,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Henry Simpson
分享:亲近大自然,让你更幸福 导读:绿色植物能为人们带来好心情已不是什么新闻,最近依然有相关研究表明绿化带的面积与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直接相关。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丰富的公园和花园资源似乎能促进都市人的心理健康和增加人们的满足感。 研究人员发现,比起那些住在没有公园、花园或者附近没有其他绿化带的城市居民来说,那些住在拥有更多绿化面积的城镇居民来说,他们感觉自己更幸福。 这一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查看英国家庭的调查数据,发现住在绿化程度更高的地方,人们的心理压力会更少,而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 甚至,在研究员将参与者收入、职业、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和住房条件都考虑进去后,这样的结论依然成立。 哲学博士马修·怀特和他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的同事均惊讶的发现:住在一个绿化程度更高的地方,对于像结婚或就业等人生大事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比起住在绿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城市,住在绿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与幸福感的联系更密切,并对此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影响力大约相当于已婚相对于未婚的三分之一和就业相对于失业的十分之一。” 研究员指出,跟其他影响生活满足感的因素相比,住在绿化程度更高的区域对人的影响更明显。 怀特说:“当政府试图决定如何投资开发稀缺的公共资源时,这些比较对于决策人来说相当重要。例如,他们有责任开发或者维护公园的设施,而且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 此前的研究结果发现绿化面积与幸福感有联系,但是这些研究不能排除一项可能性,就是人们若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只需移居到一个绿化程度更高的区域。 从1991年开始到2008年进行的全国普查中,每年都会收集超过一万名居民的数据。怀特和同事们通过分析这些纵向数据,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新的研究并不能证明移居到一个绿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就一定能增加幸福感,但它确实符合实验结果,并显示短期身处绿化区域能改善人的心情和认知功能。 虽然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影响可能很小,但是怀特指出对于全社会来说,绿化面积潜在的积极影响将是重大的。 怀特总结说:“对心理学家、公共卫生官员和城市规划者来说,由于他们对了解这城市化和城市计划对人们健康和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很感兴趣,所以这项研究将相当重要。”
李玫瑾教授在普洱公安局的“犯罪心理画像及在侦查中的应用”专… 李玫瑾教授在普洱公安局的“犯罪心理画像及在侦查中的应用”专题视频讲座 为有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四项建设”进程,切实落实“大学习、大培训”队伍建设任务,提高普洱市各级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5月26日普洱市公安局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李玫瑾教授到普洱作“犯罪心理画像及在侦查中的应用”专题讲座,普洱市、县、区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参加了学习。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梁正军主持讲座。 李玫瑾教授以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部分重大案件为例,从犯罪主体的类别、特征等方面,全面细致地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相关内容,理论精辟、观点新颖、深入浅出,生动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为普洱市广大公安民警上了生动精彩的一课。 最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梁正军就李教授生动精彩的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办案部门的同志,要牢记今天讲座的内容,总结课堂笔记,把李教授的宝贵经验同普洱市具体的公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磨练业务技巧,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总结创新的工作方法,将全市的公安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分享]世上最慷慨的愿望 传说世间的一切生灵皆可修炼成仙,而猫自然在其中。每修炼二十年,猫就会多长出一条尾巴,等到有九条尾巴的时候,就算功德圆满了,连天上的神仙都要敬让三分。 可是,这第九条尾巴却是极难修到的,当猫修炼到第八条尾巴时,会得到一个提示,帮助它的主人实现一个愿望,心愿完成后,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但是从前的尾巴也会脱落一条,仍是八尾。这看起来是个奇怪的死循环,无论怎样都不可能修炼到九条尾巴。 有一只很虔诚的猫,已经修炼了不知道几百年,也不知道帮多少人实现了愿望,但仍然是八条尾巴,它向佛祖抱怨,这样下去如何才能修炼得道?佛祖只是笑而不答,它只得继续修炼。 有一天当它在暴风雨中回到它藏身的村庄,遇到一个少年被狼群围攻,以它的造化,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地赶走了狼群,救下了这个少年,之后发现这个少年是它第一位主人的后代。按照规矩,它需要帮少年实现一个愿望,然后脱落一条尾巴再长出一条新的尾巴,继续它的死循环。 少年当然是欣喜若狂,九尾猫的传说在当地不知流传了多少年,而自己何其有幸,竟然成为了八尾猫的主人,还有一个不论多奢侈都能够实现的愿望!八尾猫问少年的心愿是什么,他一时之间竟回答不出来,于是八尾猫变化成一只普通的猫咪,暂且跟少年回到了他家。在之后的几天里,少年小心翼翼地与八尾相处,发现它的眼神里除了看透世事的淡然以外,竟然还有些许悲哀。当他得知了死循环的秘密之后,竟然对这只神通广大的猫产生了怜悯。 终于有一天,八尾猫待得不耐烦了,便问少年到底有什么愿望。少年想了想,问,“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吗?”八尾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少年接着一字一顿地说,“那么,我的愿望就是,你能有九条尾巴。” 八尾猫愣住了,眼睛里充满了疑惑,随后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恩眼神。它俯下身,舔了下少年的手,很温暖。 于是,八尾猫长出了华丽的第九条尾巴,变成了真正的九尾猫。而少年的一生,也过得十分幸福美满。 故事到这里结束。原来得道的天机是如此,只有遇到一个肯让它圆满的人,八尾猫才能有九条尾巴。以前的人都自私地为自己考虑,觉得八尾猫为他们实现任何愿望都是应该的,从不会考虑八尾猫的感受,可是每一条尾巴都要付出八尾猫几十年的修炼。 当我读到少年的愿望时,着实吃了一惊,一直以来,不管是阿拉丁神灯还是雅各布斯的猴爪,人们在得到命运的眷顾时,所许的愿望都是为了自己。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人们总是享用得如此理所当然。 而耗费自己难得的运气去成全别人的圆满,这或许是世间最大的慷慨、最真心的回馈了吧。 谨以此故事,为你取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玫瑾:**休息权须得到保障 南都讯 记者王殿学 发自北京 清明节前夕,**部昨日对外公布了近五年来**因公伤亡的有关数据。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平均每年有441名**因公牺牲、3364名**因公负伤。其中因劳累过度导致猝死占接近一半,成为**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   **部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2年,全国****因公牺牲12312人。1981年至2012年,全国****因公牺牲11286人,因公负伤164250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平均每年441名**因公牺牲、3364名**因公负伤。今年以来,截至2月,全国****因公牺牲19人,因公负伤51人。   因劳累过度导致猝死成为**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近五年来,****因劳累过度猝死1098人,占同期牺牲**总数的49.8%,其中,2012年因劳累过度猝死234人,占54.4%,为历年最高。五年来因执法执勤时遭遇犯罪分子暴力袭击而牺牲的**有63人,占同期牺牲**总数2 .9%.因执行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牺牲652人,占同期牺牲**总数的29.6%,呈逐年下降趋势。   暴力袭警则是**因公负伤的主要原因。2008-2012年,****因执法执勤时遭遇犯罪分子暴力袭击负伤5450人,占同期负伤**总数32.4%.   专家看法   专家:**休息权须得到保障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玫瑾对南都记者说,现在**承担的任务很多,要保证**的身心健康,就必须要保障**的休息权。   李玫瑾说,这些年**加班加点情况很多,有的地方取消了周六休息,有的地方虽然没有取消,但是因为活动很多,**实际上也只是休息一天。   “休息少就导致**生理上休息不够,导致身心问题,而且必然使**有家庭矛盾,让妻子承担所有的家务也是会有矛盾的,所以一些**就处于内外焦虑的状态,很容易出现心理压力。”李玫瑾说。   在李玫瑾看来,虽然**加班有加费费,但是加班费和休息毕竟是两回事,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钱来换。   “我有时候到地方讲**心理健康的课,我说应该先给领导讲心理健康课,领导们应该调整管理方式。”李玫瑾说,**也应该有宪法规定的休息权利,不能用行政权力让他们缺少休息。   李玫瑾还说,**的工作是很累的,老百姓有事找**,有一些不应该由**管理的事实际上也是**在处理,还有规定多长时间必须出警,而实际上一个***晚上可能只有三五个人值班,如果有几个事情,同时出警警力是不够的,这就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比如一些案件经常在晚上发生,**处理完后经常是次日凌晨两三点钟,这时候根本无法休息,早上还要正常上班。”李玫瑾说,她在基层做**的时候,所有的**都是一周有两天要24小时工作。   李玫瑾还认为,现在有些人对**不太认可,而实际上,**违法乱纪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是坚守职责的。李玫瑾认为,一方面要让**文明执法,学习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配合**,以使**更好地维护每个人的安全。 2013年04月03日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