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石柱 科林斯石柱
关注数: 3,693 粉丝数: 323 发帖数: 10,134 关注贴吧数: 473
八卦掌内功与技击 中华武术讲究的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家外家概莫能外,只是方法上有所不同罢了。内练一口气是指内功,外练筋骨皮的目的是为了技击。          八卦掌作为中华武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拳法。其内修外练的方法也自有其独到之处。这里仅就笔者本人的体会来说说。         内功。八卦掌的内功主要的是通过转掌走圈练出来的。具体的就是通过八个单式转掌。另外是桩功。另外,也讲究内养打坐和经络运行等方法。但最主要的还是单式转掌和桩功。内家功夫练得是混元气,练完之后直接收功。不需要象外家功夫练成后要封口,否则会退功一说。          事实上,八卦的转掌功法与外家功夫的动功类似。初练的时候讲究姿势标准,动作轻柔。待内气上身就可以带气练功。逐渐加上暗力。         外功。八卦的外功除了操手和重手法之外,另外的部分其实就是内功的进一步延伸。而八卦绝技中的许多都是内功的表现。         而八卦功夫的最独到之处,我以为是在身法。所谓游龙八卦与连环掌者都是指身法而言。整个身体练得如同蛇蟒,如弹簧,卷得紧,放得开。蓄力发力都按照螺旋的劲路。         至于技击中的寸劲,暗力是要结合打穴和击打要害来施展的。因此,就一般的拳打脚踢而言,八卦未必胜得过散打之类的搏击功夫。然而,八卦独特的身法和打击方法却是实战中一般功夫所不能抗衡的。         个人体会,请方家指点。
谈谈八卦掌     习武是一个从身知到心知的体验过程。尤其是内家拳更是如此。内家拳的创拳根本如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所言,外家主于搏人,内家则是以静制动的,就武术而言其本身是一种反自然常态的功法。是后天返先天,是与人类生命自然状态对着干的功法。因此对内家拳的学习和体认也就更难。      作为内家拳的八卦掌则更是一种反自然常态的功法,八卦掌本身的口诀中就有八反歌,其不同流俗、打破一般武术常规的特色鲜明无比。董先师创八卦是在总结前世各派武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八卦掌是一种集大成的拳法。这决定了八卦掌本身体系和功法的高明,也决定了其学习的难度。      八卦不是一种基础功法,其本身是一种进阶功夫,是为具有一定武术功底的人进一步深造而准备的功法。没有功底之人习练八卦,一方面姿势做不到位,另一方面身体不达标,只能越练越坏,越练越糟。      这是八卦掌的过人之处,然而,也是八卦掌难以普及不如太极形意等容易普及的原因。这里提一点,都说转圈是八卦的基本功,事实上,正如近来有人提出三体式是形意的高级功一样,八卦的转掌走圈也是八卦的高级功。一上手是不能练习的。      问题是,八卦的基础功夫并不多见,系统地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尽管尹派、史派都有八卦入门功法流传,如尹派的罗汉拳等,可市面上能见到的只有转掌等一系列中高级功法。这给初学者造成困难。也使得目前流产下来的八卦功夫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八卦掌毫无疑问是玄妙的上等功法,然而秘而不宣、敝帚自珍的结果是使得许多想要习练八卦掌者步入歧途,也使得许多八卦习练者徒有虚名,或者徒有蛮力而无实际的八卦技击能力和八卦养生的真功。      就笔者所知,目前八卦掌体系完整,可以系统习练得是尹派宫式和史派狄氏两支,其余的都往往是掐头去尾,难见庐山真面。或者是秘不外传,也或者是原来就没传下来。      就笔者体验,八卦的功夫要练出来的也是一股整劲,但这股整劲和其他内家拳的整劲不同,是一种旋转的囫囵力。如果说形意是一种人体整个骨架的弹性力,太极在这种弹性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关节的拧转回旋力,那么八卦则是更偏重于整个身体的拧转回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骨架的弹力和关节的拧转回旋。因此,习练八卦得人与人交手之时对方往往有触碰旋转的钢轴之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